s 閱讀頁

序言

  一

  《影響中國曆史100名人》,是集中華民族五千年悠久曆史文化中一百名曆史偉人於一堂來排名定位,評說高下,啟人深思。中國古典小說《水滸傳》首創給人物排名定位的先例,將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漢排座次,稱為英雄聚義。給小說人物排名次,由於小說人物是作家創作的,人物貢獻可以因文生事,較易排定。而曆史人物,貢獻大小,是曆史造成的,曆史學家不能因文生事,最多隻能以文運事,排名次就困難得多。正由於此,中國曆史學家,從未有人想過要給中國影響曆史進程的人物排名次。美國學者邁克爾・H。哈特1977年出版了《曆史上最有影響的100人》,從全世界全人類中精心挑選一百人加以評長論短,排名定位,用這種方法來表述作者的一種曆史觀,簡明生動,極富哲理,很快風靡全世界。毫不諱言,本書是在哈特思維方式影響下運作的,但又繼承了中國的文化傳統,構建了一種新體係,這是本書值得自豪的。

  二

  中國是人物傳記的故鄉,《美國大百科全書》就把世界上最早的傳記作家選列在中國,司馬遷第一,劉向第二。中國正史以人物為中心,稱紀傳史。我國曆代蟬聯而下的紀傳史,積數有26種,4042卷,洋洋4500餘萬言,各史按朝代序列完整無缺地保存下來,舉世無雙,故學術界有“全史冶之稱,記事起於黃帝,迄於清末,中華五千年文化發展規模體製,載述畢於此編。紀傳體正史是以人物為中心敘事,它創始於《史記》,帝王稱“本紀冶,臣民稱“列傳冶。司馬遷這一創造,活生生地展示了社會各色人物的活動,它不僅是曆史內容的創新,而且也是曆史方法的創新。從內容上說,《史記》人物傳記可以說是全方位記錄社會生活的文字,它既是曆史,也是文學,還蘊涵著深厚的哲理,所以內容豐富多彩,引人入勝,讀來扣人心弦。從方法論上說,以人為中心敘述曆史,在古代是一種進步的曆史觀,它是對神意史觀的一種否定。總上兩點,以人為本位敘述曆史,生動活潑,說理形象,有血有肉,易於普及,啟人深思,在今天仍有意義,仍可借鑒。本書的編纂,正是基於這一思考原則,以人物評傳形式普及曆史知識,啟迪多元思維,是非常有意義的。

  一部紀傳史,所選人物,或多或少,本無定數。入傳標準,隨史家觀點而不盡相同,這都是很正常的。一部二十四史,每一史有一史的義例,但入傳人數、入選標準很難理出規範義例,似乎多數正史,並無謹嚴義例。就當前學術界所出版的各種人物傳記,也很難規範出嚴格義例。其實義例是主觀對客觀的條理或係統反映,就是編纂者的一家之言,總是帶有或輕或重的主觀色彩。曆史偉人成千累萬,選編二百人、三百人或更多的人,未嚐不可。但是太多、太隨意,就無義例。數目過小,易失偏頗,數目過大,必流於隨意。我覺得哈特限定的一百人,恰到好處,數目不大不小,極好做文章。一百是一個整數,人們常用來表示比較完滿的數目。一百可以再下分十組整數,十也是一個整數,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被稱為數之極。所以本書也選定一百,並安排10×10的謹嚴義例來排定人物,勾畫中國曆史的五千年,評說一百曆史人物的影響,安排他們的序列,指出他們的獨特創造,這就不能是隨意的了。單個的人好比是一個電子元件,容易評論是非,如果把一百人組合起來推演曆史棋局,就好比是由集成電路組裝的電器,它將顯示無限的神力,產生係統效應,表達種種思想。這效應這思想就是作者個性思維的學術體係。每個讀者在閱讀中還可以再創造,可作新的排列組合,這無疑是特具神韻的。

  三

  曆史人物有正麵,有反麵,他們對曆史的進程都產生了或大或小的影響,都可以說是英傑人物。有時正麵、反麵並不是絕對的,有的人物正反皆備,可以稱做雙重性格的曆史人物。往往最傑出的人物都具有雙重性格。古人雲:“才過百人謂之傑,智過萬人謂之英冶(參閱《禮記窯禮運》注及《淮南子窯泰族訓》)。本書編選一百人物是遵循中國曆史傳統的。中國傳統史學懲惡勸善,曆史記載總以正麵英雄為主。這不僅符合我們民族文化的傳統,而且也是符合曆史進程的。不過從辯證法的角度來審視,正麵反麵都不要絕對化。絕對化往往走向單一思維,好就是好,壞就是壞。其實對於偉大的曆史人物不能以簡單的好壞二字定評,也不能搞什麽三七開或四六分,而應當是功過畢書,留待讀者去評說。古代的封建帝王,尤其是雄主,一般都是雙重性格,簡言之有大功亦有大過,或者說既偉大而又渺小。偉大是他的超人舉動;渺小則是他有同凡人的血肉之軀的正常表現。由於環境地位不同,留下許多折光。所以我們要用多維思考去審視曆史人物,既把握主流,也不要增飾或掩惡,這是本書力求做到的一點。讀者也應從這一原則在閱讀中進行再創造,智者見智,仁者見仁,不必求定論,不必求答案,方能獲得更多的啟迪。

  四

  有的人生前顯赫,死後默默無聞;有的人生前無名,死後卻流芳百世。入選本書的人物,我們有以下幾個方麵的思考:其一,貢獻大小;其二,口碑影響;其三,浩然正氣;其四,創始影響;其五,警世取喻。貢獻大小,不言而喻,這是最基本的原則。但就是這一最基本的原則,在理論上爭議卻最大。不同的曆史觀點對同一人事的看法卻有天差地別。秦始皇、漢武帝貢獻最大,沒有爭議,而曹操的貢獻就有爭議了。李自成、洪秀全他們的貢獻就更有爭議了。發明造紙術的蔡倫,貢獻是大還是小鑰從現代科技日新月異的變化來看,文化的積累,一代一代經驗的沉澱,對於曆史的影響無可估量。在這個意義上,蔡倫對於曆史的貢獻比任何帝王都要大。一般來說,帝王影響主要就是生前那麽幾年或幾十年。他所建立的國家,締造的製度,影響幾百年或幾千年都隻是個別的。而這一個別的,也可以說是從某一個側麵所作的相對立論。例如說秦始皇開創的中央集權製度影響中國兩千年,也就是這樣的相對意義。而科學技術的發明,可以有無限的影響,幾十年、幾百年、幾千幾萬年都無法作尺度。人類社會進入蒸汽機時代到電子時代,突飛猛進的速度何止是幾百年幾千年鑰如果沒有倉頡式人物造字和蔡倫式人物發明造紙術來傳播語言,打破時間、空間的界限,那麽人類也許至今還處於青銅與鐵器的時代。因此,發明語言的,發明文字的,發明造紙的,發明印刷的,等等,而推及於一切科技、文化的發明者、創造者,他們的貢獻都應大於帝王。本書入選了文化科技人物過半數,達57人,政”軍事人物43人,正是基於這一考慮。中國曆史上曾經有過光輝燦爛的時代,不僅有偉大的帝王,而且更有偉大的科技文化偉人。近代中國落後的原因之一不正是封建帝王們阻滯文化科技而造成的嗎鑰中華民族既有悠久的文明曆史,必將有奮起之日,絕不遜於任何民族而立於世界之林。我們正在奮起直追,因緬懷先人而備受鼓舞。

  另外需要說明一點的是,中國與世界的交往是源遠流長的,文明越向前,同世界的交往交流越多。國外的文化、人物毋庸置疑對中國有很大影響,特別是近現代以來,改革開放以來,世界的曆史名人對中國的影響愈益增加。但因為本書有姊妹篇《影響世界曆史100名人》,本書不再收入對中國曆史有深刻影響的國外名人,但他們對中國的影響是不容否定的。

  五

  以人物為中心敘述曆史,所選人物既是本身而又不是本身,它是各類人物的代表。司馬遷首創人物傳記,其所選人物皆為典型,組成一盤推演曆史興亡的棋局,其入選人物皆各有旨歸,而並非以地位資望為唯一條件。本書選入100人,貫通五千年,每個人物都應放在這個大曆史背景中來考察,這樣就不會孤立地去評論人物的長短。因此對於每個人物的寫法,不是記流水賬的功勞簿,而是取其一兩點,足以表現他有別於他人的創造作特寫。每個人物采用雙重標題,副題在前,正題在後。副題舉其常用的表字與徽號,加上一個曆史烙印的定語,點示他的突出之點,正題一律標列本人姓名。例如“千古帝王秦始皇冶,這個副題包含“秦始皇冶這個習見的皇帝稱號,“千古帝王冶這個定語揭示他所創製度貫通中國兩千年。當然這個定語換一個角度標為“統一六國的冶字樣,那意義就小得多。正題就是“嬴政冶。正題表示個體某某,副題在前標示某某在五千年文化史上的地位、獨特貢獻與影響。副題前標示100人物的序號,也就是在本書中的排序。為什麽某人有某號,難道前一個序號人物就一定比後一個序號人物影響大鑰那就很難判斷。但人物總是要有序號,這當然是一種主觀的色彩,也就是一家之言。一家之言反映了客觀實際,才有價值,才能獲得公認。每一個讀者都可以一試身手,在這一百個人物的名單中進行增減排序,總數以100人為限,按每個讀者的增減從100人的總數中平衡,那麽保留下來的人,就是讀者心目中的百分比。每個讀者都試試看,都來給本書打分。能保留60人,就是60分,可以及格了。保留80人,得80分,已經是良好了。保留90人,得90分,那就是優秀了。百分之百的保留不可能。每一個讀者的這種打分都是一家之言,本書編選者也是一家之言。凡事都不要人雲亦雲,都來個一家之言,這就是創造。

  六

  本書100人的排序,充分運用縱橫比較法,具體落實為八個字:“以類相從,時代為序。冶就總體而言,在這個框架下又略有變通,即立例又破例。立例是條理,沒有條理就沒有理論;破例是變通,曆史是複雜的,不變通不足以反映複雜性。哈特在他的書中,是對所選100人物逐個排名定位,本書將100人分編為10組,縱向線索分明,單看一編,入選10人是否是某個領域的劃時代頂尖人物,讀者也易於判斷。本書為10×10的排序結構,承先啟後,寓意深遠。

  七

  全書100人,分為10編,每編表現縱向曆史發展的脈絡,非常清晰。但是也有它的局限性,一是曆史內容豐富多彩,不能簡單條列;二是許多人物為全能型,如司馬遷、梁啟超、郭沫若,既是文學、史學大家,又是思想家、政”活動家。一言以蔽之,人物千差萬別,不可能用幾個類列囊括無遺。所以分類隻是相對的,可以視為若明若暗的比較線索,不可偏執。對於全能人物,以他最傑出的某一方麵的創造而影響綿延久遠者入選某一編。例如司馬遷是紀傳史的奠基人,梁啟超是新史學理論的奠基人,郭沫若是馬克思主義史學的奠基人,這些創造具有劃時代意義而又綿延久遠,所以把他們歸在一編。當然,這隻是本書編選者的一家之言。其餘類推。

  八

  通過精選最有影響的曆史人物,限其數量,排列組合,形成縱橫比較,借以在比較中評價曆史人物,考察曆史棋局,反映曆史大勢,閃爍思想火花,懲惡勸善,啟迪思維,以供評說,以供欣賞,這將是一件很有意義的學術工作。

  美國學者邁克爾窯H。哈特的《曆史上最有影響的100人》一書為我們提供了示範,產生了用比較方法總括中華民族的曆史發展,評說華夏英傑的想法,這是策劃本書的緣起。正式提出日程在1988年,由當時在蘭州大學曆史係任教的張大可教授提出,得到汪受寬、左書諤兩先生和王慧敏同誌的支持,共同討論,選錄人物。1991年,中國曆史文獻研究會在西安召開,在學術交流中談到這個課題,得到熱烈響應,於是正式組織撰稿,各高校及科研單位的作者遍及全國各地,本書作者凡48人,署名於篇末,此依姓氏筆畫為序,列名如下:丁啟陣、寸崇德、馬大品、馬奕雲、王誌功、王傑渝、王夏剛、王慧敏、韋葦、醜潔明、鄧瑞全、左書諤、白奚、劉春梅、劉偉、劉喜堂、呂敏、任冠文、江湄、湯明珠、孫虹、張大可、張樹桐、張奇虹、陳冠英、李小寧、李寶生、李明、何乃光、汪受寬、吳以寧、嚴家才、來可泓、周子燕、俞陽、顧兆貴、顧吉辰、徐日輝、徐興海、徐敏栩、徐黎麗、錢曾瑤、康民、梁一仁、梁誌勝、蔡華、蔡新職、魏明孔。兩個副主編作者:汪受寬,蘭州大學教授;張奇虹,澳洲華人青年學者。3/4的作者是全國各高等院校從事教學的正副教授高職,部分作者是社會各界的精英人士,可以說也是群英薈萃,陣容整齊。這是本書耐讀、耐思,具有豐富曆史哲學內涵的根本保證。本書是主編張大可與王慧敏師生合作,曆經十年打磨的一個成果。本書首印是在2000年,現已是第三次出版,得到了社會的認可。這次出版得到重慶出版集團的支持,集中了數位編輯集體審讀,字斟句酌,打造精品。每次出版內容都有一些調整和修正,表明編著者並沒有在成功麵前停步,而是精益求精,不斷深入認識,務期於完善。希望本書構思布局的深層思想,敘述的曆史知識與成功的曆史偉人的風采,能帶給讀者以啟迪,能提高讀者的修養,能豐富讀者的生活情趣與追求,這將是全體作者莫大的欣慰。

  另外特別感謝本書頭像插圖作者桂林工學院藝術設計係的劉堅同誌。

  張大可2008年5月

  §§第一編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