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十二、論早期巴文化

  陳果

  一、巴文化形成的生態環境和曆史環境

  (一)巴文化產生的生態環境

  三峽地處北緯28°到31°之間,氣候條件優越。氣溫比長江中下遊的同緯度地區高3°-4°,具有冬暖、春早,降水量大、溫度高、無霜期長的特點。而且三峽內“兩岸連山,略無缺處”,容易形成自己的小氣候。河穀炎熱,山地涼爽。

  三峽地區山高水長,水能資源豐富,除長江外,其流域麵積大於50平方公裏的河流就有450餘條,總長度達12700多公裏。

  三峽地區的礦產資源也是十分豐富的,各個地質時期的礦產都有積聚,品種多達60餘種。正是由於氣候的優越和水源的豐富使三峽地區的植被與動物資源十分的豐富。三峽地區除了在古代文獻中記載的虎、猴、蛇、猿、鹿以外,根據考古發掘的資料看這個地區還有螺、蚌、鱉、野豬、獾、獐、狗、狸、狼、象、馬、牛、豹、犀牛等動物。在三峽地區,獸類有80餘種,爬行動物類27種、兩棲類20種。三峽地區共有鳥類231種。

  綜上所述,從氣候、土壤、礦產資源、生物資源上等方麵來看,三峽地區在古代的自然環境是優越的。這樣的自然環境為三峽地區古代人類的產生和繁衍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條件,這樣的環境是適宜產生悠久而發達的古代文明的。

  (二)關於早期巴文化產生的曆史環境探討

  四川大學張勳燎教授經過大量民族語言學和民俗學的考證,推斷出“巴”字是我國南方壯傣語係民族中“魚”的讀音,“巴”就是魚。“古代巴人以‘巴’名族,這是由於他們在生活中和魚有特別密切的關係而又把魚讀做‘巴’音的特點所致。應該是一種他稱而不是自稱。”“根據大量的資料說明,早期的巴人是以漁獵為主的民族,沿水而居,以船為家,這點過去已經有人談到。應該特別強調加以補充的是,在他們的生活中和魚的關係尤為密切。在原出於《世本》的早期巴人傳說中,便有廩君乘土船從夷水至鹽陽,‘此地廣大,鹽水神女告廩君:魚鹽所出,願留共居。’其後廩君射殺女神而君於夷城的記載。這雖然是神話傳說,但可見巴人選擇居地,首先是以產魚為條件……過去學者們經過研究認為屬於戰國至西漢初年巴人的墓葬,不僅把棺槨做成船形或以船為棺槨,在棺槨中發現了大量的魚骨遺存。在巴人的於、鉞之類的銅器上,也發現有若幹魚和船的圖像。此外,1960年在湖北荊門出土的一件戰國巴人銅戈上,還發現有人裸體入水擒魚的圖像。在宗教方麵,巴人祭祀用魚,即使到了他們已經脫離以漁獵為主的狀態以後,這種風俗仍然保存下來。”

  最早關於巴人的文獻記載就是《山海經·海內經》“西中的記載:南有巴國。太暤生鹹鳥,鹹鳥生乘厘,乘厘生後照,後照始為巴人”。

  “鹹鳥”二字,據任乃強教授的研究,就是鹽鳥,即運鹽之鳥,巴人裝載著巫鹽的“輕舟”在大江上像鳥一樣快速行進,因而被為鹹鳥。管維良教授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解讀,的乘就是乘載的乘,(音“乘釐”釐離)是治理的意思,可以解釋為治理乘載之事,“乘釐”即管理運鹽之事的首領。“後照”的“後”是首領之意,如後羿、夏後啟等。“照”應是灶的錯別字。後灶,就是管理煮鹽的頭領。這表明,巴人不僅運鹽,也開灶煮鹽。於是我們發現,鹹鳥、乘釐、後灶3個名稱,均表明巴人與巫鹽的直接聯係。《世本·氏姓篇》載:故出“廩君之先,巫誕。”

  二、巴人的起源地

  巴人的祖先是來自於三峽之內的早期古人類,巴人起源於峽江地區的巫巴山地,而巴文化也是從那裏開始誕生的,從考古學的角度上來講,三峽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必然和早期巴文化有直接的淵源關係。而巴文化的真正的起源是從峽江內開始的,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它開始不斷地向東、向西發展,到了夏代到早商時期,在文化上,巴文化已經成就了其最為輝煌的時期。我在這裏探討一下從新石器時代晚期經過夏時期到早商這一段時期內巴文化初步成熟並向外發展的過程。

  《山海經·海內南經》記載:(巴)“夏後啟之臣孟塗,是司神於巴,人請訟於孟塗之所,其衣為血色乃執之,是請生。(孟塗)居山中,在丹山西。丹山在丹陽南,丹陽居屬也。”《後漢書·南蠻傳》李賢注引《世本·氏姓篇》載:“故出巫”他把巫寫做巫誕,說明“廩君之先,巴人原係巫山原始部落——誕部落的成員,是從這個部落裏分出來的一個氏族。這些是關於巴族及巴文化的起源最早記載”。但實際巴人的起源比這要早得多,郭老曾說過:

  “傳說裏的氏族部落,一般都是才從神話中引申出來的。事實上氏族和部落比關於他們來源的神話要古老得多”。

  在任乃強教授的《四川上古史新探》中,他談到了一些關於巴人起源的看法:他認為巴族長於遊泳,善於行舟,原是以捕魚為生,是我國獨木舟的創始者。巴人利用小舟在江河、溪流上自由穿梭,使他們能夠在廣大的區域內捕捉各種魚類,並且和各江河沿岸的居民進行貿易,他們便成了長江水係諸河流域最早成功的水運商人。他們深受沿岸各族人民和定居從事農業生產者的喜愛。當時巫國掌握著巫山地區的兩大鹽泉,巫溪縣寧廠鎮寶源山鹽泉和彭水縣鬱山鎮伏牛山鹽泉,因而出產大量的鹽,但是要向外運輸就是個大問題了。這時他們想到了善於走水行舟的巴人,他們讓巴人為他們承擔起了沿江運鹽,並經銷的任務。而為了運鹽的方便,巴人並在離泉鹽產地不遠的巫溪流域和大溪河流域定居下來了。當然,巴民族能在巫臷國的領土上定居下來,說明其當時還是巫臷國的屬部,巴人們在此定居也肯定得到了巫臷國的首肯。從此巴人就有了自己的領土,也開始走向了從部落——部落聯盟——形成統一民族——國家之路。巴國在尚未建國之時,為獨立的部落聯盟之時,其部落活動在峽江地區及其鄂西一帶,時間為新石器時代末期至夏代的早、中期。其經濟形態為捕魚和為巫臷國(部落)運銷食鹽,他們的流動性和擴散性很強,但其範圍不出長江中遊能夠行船之處。

  我個人認為巴族就是從新石器時代生活在巫山、巫溪一帶的原始居民中發展而來的,巴文化的形成過程在新石器時代就已經在慢慢地孕育了,我們要研究巴人的起源就必須注意這一地區的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和重要的遺跡、遺物。

  我們把三峽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逐步成熟演變到早期巴文化的過程,分為兩段,即形成和擴張的階段。

  三、三峽新石器時代文化與早期巴文化淵源考察

  我們要探討巴文化,那我們就先要提出早期巴文化在考古學上的概念,我個人認為早期巴文化的概念即是從巴文化的形成(新石器時代晚期)到巴文化基本定型(西周時期)這個時間段中的巴文化。這時的巴文化基本上是往外擴張的時期。那時的巴文化由於社會生產力水平的低下,受到的中原中央王朝文化的影響,還並沒有像晚期巴文化一樣受到秦、楚文化等外族文化的影響那樣強烈,所以保留了更多屬於自己的東西,是比較原汁原味的本民族的文化。

  而要探討早期巴文化,我們就要從峽江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開始進行追根溯源,探尋一下在巴文化之前的“先巴文化”。先巴文化與巴文化之間是一種淵源關係,是先巴文化賦予了巴文化一種傳統的文化特征,即是說巴文化從先巴文化中繼承了一種文化傳統。我們隻有先找準了什麽是先巴文化,先巴文化的特征是什麽,才能正確地分析巴文化及早期巴文化,才能找到考古學上巴文化的特征到底是什麽。

  在早期巴文化的遺存中,陶器的陶質從新石器時代開始就形成了以夾砂陶為主的傳統,而陶色也是從新石器時代就開始以紅褐陶、灰褐陶為主,這種傳統一直延續到晚期巴文化。陶器主要的器類為平底器、尖底器、圈足器、三足器、圜底器。在新石器時代三峽地區還不見三足器和小平底器。而其他的器類都已出現,其中圜底器以圜底釜為主,而平底器以大口深腹罐和高領罐為主要的類型,其他的還有盆和缽,尖底器主要為大型的尖底缸,而圈足器在早期則以矮圈足的豆和碗為主,到了中、晚期,高圈足器開始大量出現。

  在這裏我們可以看到許多一直從新石器時代就一直遺留下來的傳統:

  (1)圜底器類,在圜底器類中以圜底罐和圜底釜這樣的炊器為大宗,早在距今7000多年的玉溪下層文化和城背溪文化之柳林溪類型就開始普遍流行了,在宜昌路家河遺址堆積層中出土的圜底器多達上千種,這類器物在後來的大溪文化、屈家嶺文化、石家河文化直至夏、商、周時期的巴文化遺址中都沿襲下來,以至成為了巴文化的一種傳統性器類。無論是柳林溪、大溪遺存,還是屈家嶺、石家河遺存,他們的主要炊器都是圜底釜。釜不但出土數量較多,而且整器也相當豐富,可以斷定,圜底釜是峽江原始文化中的基本炊器。

  (2)而從新石器時代早期以來,大型口深腹罐和高領罐就是主要的盛器,並在三峽以西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序列中得以一直延續下來。小平底罐在大溪文化時期就有發現,而從石家河文化的白廟遺存開始,大口深腹小平底罐開始大量進入峽江地區,並同釜一樣並列成為最重要的炊器,甚至在陶器組合中所占的比例還有大於圜底釜,峽江地區先秦文化以釜、罐為主要炊器的傳統開始形成了。而缽、盆這樣的盛食器在城背溪文化中開始出現,在大溪文化開始流行,自此以後,整個峽江地區(包括川東的新石器時代遺址)都一直非常流行這類盛食器,這類盛食器一直沿用到西周時期。

  (3)尖底器類,在鄂西的大溪文化中就有發現,後來到了屈家嶺文化、石家河文化都有發現,三峽西部的老關廟下層文化中同樣也能見到此種器型,在宜昌清水灘等大溪文化遺存中都出土有尖底器,在相當於屈家嶺文化、石家河文化的宜都紅花套、宜昌中堡島、白廟等遺址堆積層,也出土有尖底器,但那時的尖底器多為大型的尖底缸。

  (4)而圈足器也是在城背溪文化時期開始出現,早期巴文化中的圈足盤傳統在這一時期形成的,在其後的大溪文化、屈家嶺文化、石家河文化時期這一傳統都得到了很好的延續,這種傳統一直延續到三峽地區的早期巴文化的遺存中。而圈足豆(包括矮圈足和高圈足)的出現同樣是從大溪文化時期開始的,圈足豆的傳統也一直延續了下來。

  此外應該注意的是屈家嶺文化與大溪文化的前後繼承關係,主要體現在江漢地區,而在鄂西的峽江地區這兩種文化還存在一種一定程度上的相互平行的關係。屈家嶺文化的來源是複雜的,它其中包括了大溪文化的因素,也同時有著其他文化的一些傳統。因此我們對於文化特征的傳承和某些典型器物形製變化和發展上的分析和研究也必須注意到這個方麵。

  四、早期巴文化的形成

  我個人認為,第一段即巴文化形成的階段為新石器時代晚期到二裏頭(夏代)文化時期。這個時期三峽東部的新石器時代晚期考古學文化主要是以季石文化類型為主體的,其中以石板巷子、白廟、香爐石、季家湖、紅花套等遺址為代表。三峽東部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有著自己的一些特點:這一期的器物以平底器較多,袋足器次之,尤其是盛食器多為平底;泥質陶居多,尤其是泥質灰、黑陶居多;以炊器以釜和釜形鼎為主,釜的器形較大、其出土數量相當多;花邊口沿罐在陶器中所占比例也較大;大口深腹小平底罐、矮圈足盤,厚胎平底杯、粗陶甕、細圈足豆、直頸罐、寬扁足鼎、高柄杯、筒形厚胎缸、豆盤、缸、碗、器蓋、紡輪等都是這一時期三峽西部地區較典型的器物。而且這類遺址普遍受到了來自龍山文化尤其是王灣類型的影響,盉、器蓋、鬶等河南龍山文化的代表產物在這些遺址中比較常見。

  但當這些遺址在向二裏頭時期轉變時,其文化麵貌發生了一些改變:首先是大口深腹罐成為主要的炊器,而且出土的數量很多,而釜和鼎的數量變得相對較少;其次隨著大口罐的出現,罐的陶質多為夾砂陶,在陶質上夾砂陶開始占據比較重要的位置;高圈足盤的數量也開始減少。說明了當西陵峽區的原始文化晚期瀕臨解體之際,中原龍山甚至二裏頭文化的影響使鄂西地區的本地文化出現了一個過渡性的階段。從1993對白廟遺址的發掘來看,其二裏頭文化(夏代)時期的文化麵貌同其屬於石家河文化時期的文化麵貌發生了巨大改變。釜、鼎的數量很少,而罐的數量成為各種器物中最多的,並發現很多罐的底部有煙炱痕跡,說明罐已成為主要的炊器。而且有煙炱痕跡的罐多為夾砂陶罐,其特征為大口或中口、深腹,說明如此多數量的罐有分工的,熱性能較好的夾砂陶罐主要用作炊煮器。高領甕逐漸減少,被矮領甕和弇口罐取代。器座開始出現。而這些正是巴文化的一些比較重要的特點。

  而這時期三峽西部的文化以老關廟下層文化(仰韶時代中、晚期)和魏家梁子文化(龍山時代)為主,老關廟文化在陶質、陶色上仍然堅持了三峽西部地區以夾砂紅褐陶為主的風;製作方法以泥條盤築法為主,在製作時較多陶器口沿家厚,唇部多有按壓的花邊、短線或凹槽;器表多飾繩紋,占了總數的98%;器形多為直口或敞口,侈口較哨,多平底器或尖底器;主要的器物組合為有粗砂陶罐、細砂陶罐和尖底缸,其次為壺、盤、碗、缽、豆和器蓋。典型的器物為大花邊口尖底缸、斂口淺盤豆、卷沿瘦腹罐、侈口鼓肩罐盤口器。老關廟文化的陶器以夾砂褐陶為主,器物口沿常見花邊。器形多平底器,圈足器比較少。這些特征都與哨棚嘴文化相同,應視為哨棚嘴文化因素的繼承和發展。

  當三峽西部的早期文化發展到龍山時代的時候,魏家梁子文化成為這一時期的主要文化。魏家梁子文化的陶器以泥條盤築法為主;陶質分夾粗砂陶、夾細砂陶和泥質陶三種。顏色有紅、灰、灰黑、黑皮陶和褐陶幾種。器表多以素麵為主,紋飾除繩紋外,還有方格紋、籃紋、刻畫紋、附加堆紋、弦紋和鏤孔等。器物口沿多見鋸齒形裝飾。陶器造型以平底器和圈足器為主,圜底器、尖底器和三足器比較燒堿。器本器物組合為罐、盆、缽、盤、杯等,其中以夾細砂褐陶深腹罐、夾砂或泥質紅陶高領罐、夾砂侈口罐、泥質灰陶缽和高圈足等為代表性器物。

  雖然說是過渡的過程但這時已初具巴文化的端倪,早期巴文化中的小平底器和圈足器在這時已成為了這些遺址裏相當主要的器物了。但我們應該注意到在當地的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中或多或少就已經有了一些早期巴文化的東西,而這些東西是從峽江地區中大溪文化以及季石文化時期開始就已經遺留下來了。由此可見,生活在新石器時代早期峽江地區的古人類就極有可能為巴人的祖先,而正是峽江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孕育了以後的巴文化。

  而第二段即巴文化的向外發展階段為二裏頭(夏代)文化末期到商代中期。可以說巴文化成為一種真正完備的具有自己特色的考古學文化是在這個時候。這個時候鬲、尖底杯、甗、斝、尖底罐、鳥首形器把等新器形開始出現。而圜底釜的出現更是改變了以前的以釜和鼎或者單純以罐為主要炊器的習慣,形成了巴文化以圜底釜和罐為主要炊器的特點,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同時在陶質、陶色上也發生了變化,陶器主要為夾砂陶,陶色上以灰黑陶、褐色陶為主,紅陶、黃陶次之。最主要的是這時的文化麵貌開始出現了兩種趨勢:第一種,一部分巴人向西部開始擴張,他們原有的大溪文化以及後來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川東的土著文化和一部分中原文化(如二裏頭文化)的因素開始融合;另一種,也有一部分巴人卻開始沿江而下,他們開始在三峽東部發展自己的文化(隨著巴人沿長江而下向江漢平原發展,他們把三峽東部的本土文化也帶到了那裏),和江漢平原的早期土著文化以及逐漸南下的中原二裏頭甚至二裏崗文化開始融合,形成了帶有中原文化和江漢平原文化特點的類型,最後就是這兩種文化趨勢促成了具有最顯著特色的巴文化開始係統全麵的形成。

  我們先來看一下早期在三峽東部的巴文化,筆者個人認為其主要表現為路家河文化類型:

  路家河類型以西陵峽地區為中心,分布的範圍主要沿長江沿線向東、西兩個方向延伸。其年代主要為二裏頭晚期到商代晚期(即殷墟中段之前)以前,峽區內包涵有該遺存的遺址有:路家河遺址、楊家嘴遺址、大沙壩遺址、三鬥坪遺址、長府沱遺址、鰱魚山遺址、朝天嘴遺址等,因為路家河遺址的麵積最大,文化堆積層最厚,出土文物最豐富,所以命名為路家河類型。

  路家河遺址商時期遺存分為四期,其年代分別相當於中原地區的二裏崗下層、二裏崗上層、殷墟早期和殷墟晚期。路家河遺址發現了大量的網墜,文化層中可見大量的動物骨骼和成層的魚骨,由此可以斷定其經濟生活以漁獵活動為主。

  其陶器以夾砂褐黑陶為主,夾砂紅褐陶次之。器形大多為圜底器,還有少量的袋足器、圈足器和平底器。紋飾以繩紋為主,還有弦紋、方格紋、圓圈紋、附加堆紋、S紋、貝紋、雲雷紋等等。路家河文化第四期時,由繩紋組成的方格紋釜的數量約占釜的總數的30%。

  陶器中可見的文化因素有四:a。夾砂褐陶類侈沿釜、敞口中長腹罐、器蓋、紡輪、花邊口沿器;b。灰陶類長頸突肩罐、燈形器、高柄豆、鳥首形器把;c。鬲、假腹豆、盉、簋;d。夾砂紅陶大口缸、鬶。a群器物是西陵峽地區從新石器時代晚期以來一直流行和占主要地位的,各種圜底釜(罐)一直是作為這一地區的主要炊器來使用,所以其發現的數量相當多。b群器物則是典型的三星堆文化的器物,a、b兩個群的器物都是對白廟類型a、b兩群文化因素的繼承和發展。而c群器物完全是受了商文化因素的強烈影響,這組器物都是商文化中的標誌性器物。d群器物為江漢平原同期文化的時代共性器物。而各種文化因素在路家河文化類型中所占的比重依次為:a、b、c、d。雖然各種因素在各個時期的具體情況有所改變,但a群因素的器物始終在該文化中占據絕對優勢的地位,而b群器物則是從白廟類型開始就廣泛存在於西陵峽以西的廣大夏、商、周時代遺存中了,c群因素是在商代時突然進入的中原文化因素,它代表的是此時中原地區最主流的文化因素,d群因素在二裏崗上層時期非常活躍。

  該類型文化可分為四期,第一期包括紅花套遺址的T112③、T111③A和向家沱遺址的T1⑦、T2⑦、T4⑦的出土物和向家沱遺址的部分采集品。屬於一期的器物還有花邊口沿罐、盉等。袋足根部呈圓錐狀。紋飾以由繩紋組成的網紋為主。第二期以紅花套遺址的T71③、T72③、T74③A、T64③A,T58的H218等單位的出土物和路家河遺址的T8④、T7⑤、T9⑦為代表。出土物由幾何印紋硬陶、敞口缸、簋、細圈足豆、卷沿圓肩圜底釜、直領球形釜、侈口溜肩罐等。袋足根部呈圓柱狀。紋飾有米粒狀紋、連珠紋。第三期包括紅花套遺址的T111的H501,路家河遺址的T3③、T4⑧-⑩以及三鬥坪、鰱魚山的大多數出土物為代表。夾砂灰黑陶數量明顯減少,夾砂褐陶、泥質灰陶、夾粗砂紅陶大量出現。與其陶係相對應的,是夾砂褐陶係各型釜、罐的出現和有肩罐、燈形器數量的減少。器形多圜底器,不見盉、斝之類的袋足器。特別是夾砂褐陶釜取代了前兩期的有肩平底罐的主要炊器地位。新出現雲雷紋、S紋、蕉葉紋、貝紋和各種壓印紋,繩紋多長條豎向,密布器腹。第四期以路家河遺址T1③④、T2③④、T5②-⑤為代表。其主要器物有釜、高領罐、尊形器、鼓腹杯、燈形器、大口缸等。在該期開始出現的器物有硬陶折肩罐、方唇大口缶、夾砂褐紅陶深腹簋、泥質陶折腹簋等。本期的燈形器數量開始減少,某些型式的燈形器已經消失或少見。根據簋、折肩罍的形態和大口缸全為杯狀底和漏鬥狀底的現象,本期遺存的主要年代在殷墟前期。

  但畢竟由於向西和向東兩種趨向,造成了三峽西部地區乃至江漢平原和三峽東部地區及西陵峽以西這兩個地區的早期巴文化存在著地域性的差異,三峽西部地區在早期巴文化的擴張時期,所表現出來的是中壩子類型:

  中壩子類型文化的分布範圍相對較小,主要分布在從萬州到瞿塘峽一線,它的時代相當於商代早、中期。該文化類型的主要遺存有:萬州中壩子遺址、哨棚嘴遺址的第二期遺存。

  中壩子類型的陶器以手製為主,輪製較少見。陶質中的夾細砂陶占絕大多數,夾粗砂陶較少,泥質陶少見。陶色多不純正,以紅褐或黃褐陶及灰陶為主,還有少量紅陶、黑陶褐黑皮紅胎陶。陶器多素麵,施加紋飾者較少,紋飾以繩紋最為常見,還有弦紋、籃紋、線紋、以及壓印紋、戳刺紋、雷紋、波紋、附加堆紋等。器形以平底器為主,圈足器也較常見,還有一定數量的尖底器和三足器。器形有罐、碗、豆、燈形器、甕、壺(瓶)、缸、杯、鬶、缽、簋形器、鳥首形器把、器蓋等。其中以罐、碗和燈形器為主體,尤其以罐最多。

  此文化類型的陶器中可見的文化因素有四種:a。繩紋鼓腹平底盆、花邊口沿盆(罐)、雞首形立耳壺、大口尊、盔形(圜底、尖底)缸;b。聳肩小平底罐、細高柄豆、燈形器、觚形器、圓頂器蓋、鳥首形器把等;c。厚胎角狀尖底杯;d。以袋足鬶、簋形器為代表。其中a群器物是川東地區從新石器時代晚期開始流傳下來的一群器物,它們帶有濃厚的土著色彩,是本地區文化的標誌性器物群。b群器物是三星堆文化的典型器物,毫無疑問屬於三星堆文化遺存。c群的厚胎角狀尖底杯是在該文化類型時期大量出現的特殊的,帶有明顯的地方性特色的器物。這種器物在塘房坪類型時期就開始出現了,自從這種器物產生以後,在該地區先秦各個遺址的不同時期遺存中都能見到這種器物的蹤跡,本人認為它的出現和大規模的鹽業生產有關,這個問題在後麵聚落考古的部分要詳細地敘述。

  此種類型文化可以分為兩期,三段。第一期遺存以中壩子遺址的第⑤層和第④層下的遺跡單位為代表。該期陶器主要有聳肩小平底盆(罐)、廣口深腹缸、深腹平底缽、厚胎角狀尖底杯。已開始顯現一些三星堆文化因素的影響,但並不強烈。從第一期的陶器和該地區新石器時代陶器有顯著的不同看,該期應處於從當地新石器時代文化向三星堆文化範疇的過渡階段,其時代可能相當於二裏頭文化的末期。第二期遺存以中壩子遺址的第④層和第③層下的部分遺跡單位為代表。該期為典型的三星堆文化遺存,陶器組合以聳肩小平底盆(罐)、聳肩小平底缸、袋足鬶、高柄豆、燈形器、觚形器、圈足碗、圓頂器蓋、鳥首形器把為代表,從器物的特征來看,本期年代應與三星堆文化第二期相當,屬於商代早期。其中該期第一段是以中壩子遺址的第④層為代表。該段的聳肩小平底盆(罐)的肩部較圓和,有的口部有按壓花邊;燈形器的上部作圜底杯的形狀,柄均為直柄;袋足鬶的袋足較大,足根不明顯;鳥首形器把的鳥頭還較扁,形態介乎於鴨、鵝之間。此段的年代為二裏頭文化第二、三期。本期第二段以中壩子遺址的第③層下的部分遺跡單位為代表,該段的聳肩小平底盆(罐)肩部較外凸;燈形器的柄上部外鼓作腰鼓形;圓頂器蓋頂隆起,蓋紐邊緣外撇。此段的年代為二裏頭文化第四期。

  巴文化的逐步形成和向外擴張的過程應該是從相當於中原二裏頭時期的夏代開始的,可以說早期巴文化的形成是一個繼承和融合的過程,形成的過程包括了兩個方麵的內容:第一,對於峽江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傳統的繼承;第二,融合三峽地區東部和西部的新石器文化傳統,並和外來文化比如說中原文化、江漢平原的土著文化和早期蜀文化因素的融合,開始凝聚成為具有峽江特色的一種新的考古學文化——早期巴文化。

  五、早期巴文化向外發展的原因

  現在我來分析一下巴人向東、向西發展,並且在器物上和當地新石器時代文化有繼承關係以及新器形產生的原因:我個人認為鹽的生產和銷售在其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綜觀整個三峽地區的史前文明的發展都是和鹽密不可分的。三峽地區從舊石器時代以來人類活動的蹤跡是十分頻繁而密集的。在亞洲被發現的最早的人類化石——巫山猿人化石就是在三峽地區被發現的。除了三峽地區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和優越的氣候條件以外,鹽是三峽地區之所以能孕育如此多的古代人類並產生多姿多彩的原始文化的最主要原因。

  三峽地區的鹽資源是十分豐富的,尤其是鹽泉資源更是遠古時各部落和古國互相爭奪的稀有資源,擁有了它完全可以達到“富國強兵”的目的。

  巫溪縣寧廠鎮的寶源山鹽泉、彭水縣鬱山鎮伏牛山鹽泉和湖北長陽縣清江邊的“鹽水神女”部所占據的鹽水等三大鹽泉資源在上古時代就是其附近的地區人類和動物的身體所需鹽分的最主要來源。身體的需要使古代人類意識到了鹽對於他們的重要性,他們不由自主地向鹽泉靠近,同時由於鹽資源的豐富使他們的身體的生長發育比較健康,同時由於其他的動物也需要鹽,它們也會不自覺地向鹽泉靠近,人們在鹽泉附近就容易捕捉到獵物,所以在三峽地區不論是舊石器時代的遺址還是新石器時代的遺址都比比皆是。

  由於峽江地區地理環境的限製,在峽江地區的經濟形態不太可能以農業經濟為主,相反漁獵經濟必然會占主要的方麵。三峽峽內由於較暖的水溫是魚類產卵的極佳場所,每年都有很多魚類回遊到此地產卵,正是由於這個得天獨厚的條件使峽江之內的魚資源特別的豐富,在瞿塘峽南側的巫山大溪遺址、西陵峽段的秭歸、宜昌境內的大溪文化地層中,皆發現有大量的魚骨、魚牙和魚鰓骨,經鑒定,魚骨種類有青魚、草魚等。1993年夏秋之際中堡島的考古發掘,更發現有一魚骨坑深達1米多,口徑達2.6米,坑內魚鰓骨成堆成片堆積,魚鰓紋理清晰可見。像這樣的魚骨坑,中堡島一處大溪文化遺存已發現一、二百個之多。而且在三峽地區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有一種引人注目的一種葬俗,在有的墓葬中發現有大魚陪葬墓主人的現象,如大溪遺址第三次發掘時就發現有7座墓葬中都葬有大魚,大魚一般多在1米以上。葬魚的方法是:有的雙手擁抱、有的口含大魚。還有的墓葬中隨葬有龜或蚌珠。這種特將魚或龜用於殉葬死者的現象有一定的含義,這說明了當時魚類資源十分豐富,極易捕捉,正是因為這樣,漁獵經濟才成為了峽江地區古代人類的主要經濟模式。

  在當時從長江中捕捉的魚一般較大,如果吃不完怎麽辦?這時鹽的作用就顯示出來了,古代三峽的土著居民用鹽醃製吃不完的魚,漸漸地形成了在魚汛時把多餘的吃不完的魚醃製起來的習俗,而後再出現了把醃魚去交換其他生活必需的用品,從而推動了原始的醃魚交換商品的原始商業活動的產生。

  而巴人的興起便是從他們利用自己高超的水上技能,能夠駕駛著在江麵、水麵上行走如飛的小舟開始為控製寶源山鹽泉和伏牛山鹽泉的“巫之民”運鹽、販鹽開始的,他們從運鹽、販鹽的過程中看到了鹽可以為他們帶來的豐厚的利潤,使他們擁有雄厚的財力,從而自己擁有鹽泉並壟斷鹽的生產、運送和銷售就成為了他們的夢想。

  也正是由於巴人的水上技能和運鹽、販鹽的謀生手段使他們走上了向外發展的道路。他們通過水路把鹽不斷運向各地,在這個過程當中他們的勢力也就隨之滲透到這些地方。如果對方的勢力並不是很強大,英勇善戰的巴人在探清其虛實後,巴人是絕不會放過擴大自己勢力範圍的機會的。而鹽業生產給他們帶來的巨大的經濟效益,也可以幫助他們的部隊(就是護送運鹽船隊的巴族戰士)裝備達到一個比較先進的水準。巴族的勢力隨著他們對鹽的壟斷不斷膨脹。

  而巴人正是在運鹽出峽的過程中,造就了巴文化向外發展的不同方向。沿江而下,占領了江漢平原的是以蛇為圖騰的龍蛇巴人;沿江而上,最後建立了巴國的是以白虎為圖騰的白虎巴人;從奉節出西陵峽,經烏江這一運鹽到四川的路線,過合江縣、宜賓市再到彭山縣、溫江縣的是以魚鷹為圖騰的魚鳧巴人;在白虎巴人東遷入主川東,建立國家後,因為土地稀少的原因從彭水縣也沿烏江轉芙蓉江運鹽到黔中,到達貴州遵義,最後進入川西建立“開明”王朝的是以鱉為圖騰的鱉靈巴人。正是由於他們不同的信仰,不同的運鹽、販鹽路線,同不同的土著文化進行了交流,才形成了巴文化不同的發展方向。但由於川西的新石器時代文化與三峽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較相近,才主要形成了向東、向西兩大主要發展方向。

  從考古學的角度來說,巴人所使用的一些典型器物也是由鹽業生產、運輸和銷售而決定的。例如在忠縣哨棚嘴遺址中發現的成片堆積的大小、形狀都幾乎一樣尖底杯,它們就是用來包裝鹽的。古人要賣鹽必然需要一種量器,你如果買鹽,要多少錢可以買這一尖底杯的鹽,這就為賣鹽和買鹽的人提供了一個標準,同時你買鹽的人走的時候就可以用這個尖底杯把這個鹽帶走。這個裝鹽的容器之所以做成這個形狀就在於尖底杯能夠一個疊一個地套在一起,從而節省了它在船上所占的空間。

  六、結語

  巴文化的發源、形成以及擴張階段,都是屬於其早期階段,即早期巴文化的範疇。在這個階段內早期巴文化是不斷融合了峽江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中原的二裏頭(夏)文化、二裏崗(商)文化,江漢平原的土著文化,先蜀文化以及蜀文化而形成的。這是和巴人喜歡遷徙,並且善於利用水上技能的生活習性是分不開的。

  正是他們熟練的水上行舟的技巧和能力,使得占據著川東地區兩大鹽泉的巫部落利用他們來運銷食鹽,漸漸地巴人也學會了自己煮鹽,並發現了許多隱藏在河流中的鹽泉,巴人開始強大起來,而由於峽江地區的地理限製和巴人在運銷食鹽過程中積累起來的對附近環境的認識,他們開始向外發展,曆經夏、商、西周終於成為了獨霸一方的強大國家,而此時早期巴文化也開始向晚期巴文化過渡了。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