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4、奮戰守孤城,視死如歸――122師上將師長王銘章

  王銘章(1893-1938),字之鍾,四川新都縣泰興場人。1909年畢業於新都高小,後考入四川陸軍小學,1914年畢業於四川陸軍軍官學校步兵科,在劉存厚部任排長。1916年護國討袁戰役中負傷,升任連長。後參加軍閥的成都巷戰,又負重傷。由於他勇敢善戰,由營長、團長、旅長至1925年升任為第29軍第3路司令、第4師師長、成都衛戍司令等職。

  “七・七”事變後,王銘章任22集團軍41軍122師中將師長。1937年9月,他滿腔愛國熱情,率部出川開赴抗日戰線,出征前給家人寫下了“誓以必死報國”的遺囑,表達了為國捐軀的忠勇之心。第22集團軍在出川前分駐成都西北地區,所轄兩個軍均係“乙種軍”編製,整個集團軍不過4萬多人,武器裝備陳舊。王銘章率部從川北開拔進入了陝西,長驅數千裏,向山西挺進,在娘子關附近的東西回村、柏井驛、平定一帶與日寇血戰,傷亡很大,掩護了其他部隊安全撤退。

  1938年1月,第22集團軍孫震總司令奉命率領下轄的41、45兩軍赴山東滕縣南北地區據險防守,阻止日軍南下。2月,122師師長王銘章被任命為第41軍前方總指揮,率領122師部和364旅旅部等部隊進駐滕縣。122師雖說是1個師,卻隻有兩個旅,每個旅實際上隻有1個團的兵力,日軍不僅在數量上占有優勢,還裝備有山炮、野炮、重炮等多種特種兵器,武器裝備上的優勢更為明顯,而川軍主要武器為為數很少的四川土造輕、重機槍、迫擊炮,重兵器則完全沒有。但是,王銘章師長對抗日滿懷信心,他坦率地說:以川軍薄弱的兵力和窳敗的武裝,擔當津浦路上保衛徐州第一線的重大任務,力量不夠是不言而喻的。我們身為軍人,犧牲原為天職,現在隻有犧牲一切以完成任務,雖不剩一兵一卒,亦無怨尤。不如此,則無以對國家,更不足以贖二十年川軍內戰的罪愆了!

  由於韓複榘放棄濟南,使北線西路日軍迅速南下進攻,直接威脅到徐州的安全。當時,徐州空虛,援軍尚未調到。蔣介石、孫震先後下達命令:“41軍王銘章,務必死守滕縣三日,以待增援部隊鞏固徐州”、“務必令41軍兩師死守”。

  3月14日,日軍第10師團33旅團瀨穀啟少將指揮日軍步兵、騎兵約15000餘人,配備大炮20餘門、坦克20餘輛、飛機30架於拂曉向滕縣全麵進攻。守軍127師周營全體官兵,奮勇作戰,因寡不敵眾,一一戰死在陣地上。在王銘章指揮下,125、127師與敵激戰一日,拚死堅守。孫震總司令也趕到滕縣前線陣地視察,在陣地上大聲說:為了國家存亡,必須人人抱定“有敵無我,有我無敵”的決心,與敵死拚,不負男兒七尺之軀。孫震臨陣的動員,振奮了滕縣守軍的士氣,他們相互轉告,勉勵自己。

  3月15日,日軍陸續增加部隊,上萬日軍向滕縣右側迂回,加強了對滕縣的進攻。滕縣東北十餘裏的馮河、龍陽店等幾個主要據點被日軍包圍。下午5時,日軍主力發起第三次對滕縣的攻城戰,集中了30餘門大炮,日機以10架一批輪番助戰。此時,王銘章師長能夠指揮的滕縣守城部隊,隻有8個步兵連,1個衛生隊,連同滕縣縣城的警察和保安隊,一共也不到3000人,真正有戰鬥力的部隊隻有近2000人,城防處於十分危急狀態。王師長向孫震請求援兵,孫複電,蔣委員長已令湯恩伯軍團共三個軍10萬之眾北援。王銘章堅定地表示,我們一定固守待援。回滕縣指揮所後,當即告誡滕縣城內全體官兵,我部必須死守滕縣。我和大家一起,城存與存,城亡與亡。現在立即把南門和北門堵死,東門和西門暫時留出通道,沒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準出定自若,登上滕縣城頭,不斷慰勉守城官兵,堅決阻擊日寇,誓與陣地共存亡。為了集中兵力加強滕縣的防守,天黑以後,他命令城外各據點向滕縣靠攏,進入縣城防守。

  16日,從黎明開始,日軍1萬餘人向滕縣東北方向發動猛烈進攻,上萬發炮彈瀉落在滕縣城內,飛機整整轟炸了一天,城內百姓逃跑一空。我軍集中二三百手榴彈投擲日軍,並展開肉搏戰,反複多次進攻,敵、我雙方傷亡都很大。

  滕縣保衛戰正緊張之際,湯恩伯集團軍於16日上午趕到了臨城,孫震立刻電告王銘章援軍已到,並要轉告守滕縣所有官兵,務必死守待援。守軍得知中央軍已到臨城,大為振奮。孫震商請湯恩伯派部隊開赴滕縣增援,湯卻違抗軍令,他以奉命所部經臨城向日軍左側背進行攻擊為由,拒絕援助滕縣。為了解滕縣之圍,孫震令第22集團軍在臨城部隊僅有的1個特務營營長率3個步兵連星夜出發,急行軍趕往滕縣,支援王銘章師長防守滕縣,他自己身邊隻留下1個手槍連。

  日軍優勢兵力久攻不克,第10師團師團長磯穀廉介惱羞成怒。在16日夜間,他調集日軍3萬多人、70多門大炮、近50輛戰車,把滕縣城關的東麵、南麵、北麵包圍起來。

  3月17日拂曉,日軍就開始向滕縣進行猛烈炮擊和轟炸,每分鍾都有數十發炮彈落到縣城,敵機接連不斷地向中國守軍投彈、掃射。陣地被炸毀了,房屋倒塌了,起火了。滕縣城內,到外硝煙彌漫,一片火海,隻有北關的美國教堂還依稀可辨。王銘章師長指揮官兵用機槍、手榴彈頑強抗擊;日軍從缺口衝過來,官兵們就用大刀同鬼子展開了肉搏血戰。陣地上,到處是中國官兵和日軍的屍體。王銘章師長尚不知湯恩伯部已拒絕支援滕縣的情況,看到部隊傷亡越來越嚴重,焦急萬分,接連給孫震發電報二份:“敵人步兵登城,經我軍衝擊,斃敵無數,已將其擊退。若友軍再無消息,則孤城危矣!”下午,日軍連續用重炮猛烈轟擊縣城,日機的攻擊也越來越頻繁。我守軍所構築的工事幾乎被夷為平地,團長王麟在炮火中犧牲,守城官兵大部分在同日本鬼子的拚殺中光榮殉職,陣地剩下的人都已血肉模糊,連麵目都分不清了。王銘章師長在炮火連天的陣地上,發出了最後一份電報:“目前敵用重炮、飛機從晨至午不斷猛轟,城牆缺口多處,敵步兵屢次登城,屢被擊退。”最後,他表示:“決心死拚,以報國家,以報知遇。”發出這份電報後,神情泰然起來,向一處陣地走去。忽然,他看見滕縣縣長周同站在身邊,他停住腳步,語氣和藹地說:周縣長,你可以走了,你應該走了。守城,有我指揮。周縣長注視著將軍,說:王師長,守土有責這四個字,我是明白的。抗戰以來,隻有殉土的將軍,沒有殉職的地方官。我們食國家之祿的,非常慚愧!王師長這樣愛國,這樣愛民,我們深受感動。我為一縣之長,決不苟生。我要做一個為國犧牲的地方官。肝膽相照,悲壯淒涼。將軍和縣長緊緊地擁抱在一起,迸發出一種不可戰勝的力量。在滕縣被日軍占領前,周同跳下城牆,以身殉城。

  日軍從東麵和西麵攻入縣城。王銘章師長把指揮所設在縣城十字街頭,親自督戰。看到日軍衝過來,他舉起槍,憤聲怒吼:弟兄們,我們要堅守到最後一分鍾,要拚到最後一滴血!

  蔣介石下達的堅守滕縣三日的時限早已過去了,戰鬥還在繼續。鏖戰至下午5時,王銘章師長和少數隨從已經無法在街上同日軍展開搏殺,王銘章即從西北角登上城牆,準備到火車站去指揮戰鬥,繼續與鬼子拚搏。他與師參謀長趙渭濱、副官長羅甲辛等10餘人剛行至西關電燈廠附近時,日軍以密集的火力射擊,王師長不幸腹部中彈,趔趄倒地。隨從們忙扶他起來,他疾呼:“殺敵!殺敵!不要管我,我死在這裏痛快。”正當衛士們掩護他轉移時,日軍密集的火力又打死幾人,王銘章接連又身負兩傷。他見大勢已去,危城難守,自己已負傷3處,不願落入敵手,遂高呼,“殺敵,殺敵!”“抗戰到底!”隨即用手槍飲彈殉城。王銘章殉城後,城內受重傷的300名士兵,以他為榜樣,不願受日軍殘殺,互相以手榴彈爆炸,為國捐軀。隨同王銘章師長殉難者有趙渭濱、124師參謀長鄒慕陶、師政訓處長繆嘉文、副官長羅甲辛、傅哲民、中校參謀羅毅成、謝世文、少校參謀張重、謝大,127師師部工作的中共黨員馮、翟、吳3人。中國守軍沒有一個投降。

  3月18日,滕縣、臨城陷入日軍之手。

  從3月14日至3月17日,王銘章師長麵對10倍於己的日軍的瘋狂進攻,率領部隊堅守滕縣陣地4個半晝夜,近萬名的川軍將士壯烈犧牲(日軍傷亡4000餘人),為台兒莊大捷創造了有利條件。指揮魯南會戰的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將軍說:“若無滕縣的死守,焉有台兒莊之大捷?台兒莊之戰果,實滕縣先烈所造成也!”“滕縣一戰,川軍以寡敵眾,不惜重大犧牲,阻敵南下,完成戰鬥任務,寫出了川軍抗戰史上最光榮的一頁。”

  3月30日,蔣介石給李宗仁的電報中稱:“王故師長銘章,力戰殉國,緬懷壯烈,悼惜殊深,準給特恤一萬二千元,轉請國府特予褒揚,追贈陸軍上將,由軍委會依上將例給恤,並將生平事跡宣付史館,以資矜惜,而慰忠勇!”

  1938年4月6日,國民政府發出褒獎令:“陸軍第122師師長王銘章,賦性剛毅,忠行忠貞,此次滕縣之役,苦守要區逾三晝夜……率部奮力巷戰,竟爾殉職。緬懷壯烈,悼惜殊深,應予特令褒揚,追贈陸軍上將,交軍事委員會從優議恤,並將生平事跡存備宣付史館,用彰忠烈,以資矜式。”

  王銘章將軍犧牲後,其靈柩運回家鄉四川新都安葬,沿途城市群眾都舉行了公祭。1938年5月8日,當王銘章將軍的靈柩運抵武漢大智門車站時,國共兩黨在武漢的領導人和武漢各界民眾6千多人到車站迎靈,在武漢隆重地舉行了一周的追悼活動。9日,蔣介石代表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到靈堂致祭。

  中共中央和八路軍、新四軍的領導人也到靈堂致祭,敬獻了花圈和挽聯。毛澤東、吳玉章、秦邦憲、董必武、陳紹禹等聯名送的挽聯內容為:

  奮戰守孤城,視死如歸,是革命軍人本色;

  決心殲強敵,以身殉國,為中華民族爭光。

  5月9日,郭沫若發表廣播悼詞,其中說:“王師長是我們炎黃的優秀子孫,是保國為民的英勇戰士,是中國的模範軍人。他的死為國家,為民族,為全中國人民。他的勳名將永垂史冊,他的精神將永遠不死!”

  國民黨的黨、政、軍要員也到靈堂致祭。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為王銘章將軍的靈堂題寫了楹聯:

  執幹戈以衛家邦,拚取忠誠垂宇宙;

  聞鼓聲而思將帥,忍標遺像肅清高。

  門額為:壯節殊勳

  王銘章的靈柩運回四川時,重慶、成都沿途群眾路祭不絕。英國、法國在長江上的船舶,下半旗,鳴禮炮致哀。6月15日,成都8萬多人到牛市口迎接王靈。8月30日,王銘章靈柩運往新都,次日在新都舉行數萬人公祭,數架飛機在空中散發宣傳王銘章將軍事跡的傳單。事後在成都少城公園鑄造了將軍騎馬的銅像,表達了四川人民對抗日英烈的崇敬。

  1984年9月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追認王銘章將軍為革命烈士;9月1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頒發了烈士證書。王將軍在新都的墓地也重新修複,人民將永遠緬懷和崇敬王銘章將軍。

  (唐維華)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