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講 血誠

  曾國藩給我們的啟示有很多,本書側重於個人成功,而不是曆史問題,所以把血誠列為第二。跟他同時代的人,有立功的,有立言的,也有立德,而能稱並三不朽者,僅此一人。他是個書生,來自農村,全無背景,卻能官居極品,統兵三十萬,號令天下人才,成功鎮壓太平天國,靠的就是他的一片血誠。

  他是在為誰盡那一片血誠?說高一些,是他的人生理想。儒家培養的就是竭盡血誠之人,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當做人生理想。湖南農村至今保持著耕讀傳家的傳統,仍然供奉著天地君親師的牌位,所不同的是,君字已經改為國字。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是儒家的一種人生態度,曾國藩早年就發達了,所以他要兼濟天下,而非獨善其身。

  上書惹惱鹹豐帝

  曾國藩出生在偏僻的農村,如果不是大清朝廷的科舉考試,無論他多麽聰明,無論他怎麽奮鬥,都不可能在十年間爬上二品高官。27歲考中進士,37歲做大官,這樣順遂的官場道路,一般書生想都莫想。正是清政府給了他機會,所以他擁護清政府,感謝清政府,主動站在清政府一邊,自覺報答它。他自己也說:“我一個窮人出身,卻攝居高位,如果還不知足,連鬼神都不會答應了。”“從此以後,我定要竭盡血誠,精忠報國,決不顧個人私利。”同樣的利益立場決定了,他所要竭盡血誠的對象,必然是大清朝廷。這是他的階級性所決定的。

  但他對大清朝廷又不滿意。滿清經過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幾朝,社會矛盾被盛世掩蓋了,鴉片戰爭則像掀鍋蓋一樣,把清朝的腐朽揭露開來。曾國藩來自社會底層,知道老百姓的苦,做官以後,又看到官場的糜爛貪暴,所以他跟一般官僚不同。他痛恨官場的黑暗腐敗,正是官吏的貪暴和壓榨,逼迫百姓造反。所以他用“不愛財、不怕死”來要求自己,想整頓吏治,革除弊政,維護和更新大清朝廷的統治,希望出現像唐朝、宋朝那樣的中興局麵。但是,除了成功鎮壓太平天國,讓大清朝廷多延續了五十年之外,中興局麵始終沒有出現,因為那是一種幻想,他不可能實現。

  盡管他對大清有不同的看法,又無野心推翻它自己做皇帝,所以他別無選擇,隻能把自己的血誠奉獻給大清,希望整朝綱,興利除弊,維係大清王朝的統治。

  他能看到大清的腐敗和危機,是由他的家庭背景和他所交往的一群書生決定的。他來自農村,了解農民的疾苦,也多少感覺到他們的反抗情緒。而湖南地方的一些先知先覺的知識分子,他們一直生活在農村,早已察覺到某種鬥爭風暴,並在謀劃準備。江忠源一戰即鎮壓雷再浩起義就是明證。

  他體氣本弱,為了做一個聖賢,學成文武藝,賣給帝王家,天天搞理學家那一套靜坐修身工夫,結果吐起血來,最後不得不放棄,從此也睡不好覺了。那時他身在官場,知道學問有成,才能做大官、獲大福、享大名。他的理想還在三者之外,想做一個聖賢。什麽是聖賢?為國為民,不計個人得失,這就是真聖賢。聖賢未必能夠富貴雙全,孔子不曾富貴,他的幾個著名學生,也不曾富貴,朱熹也沒有當什麽大官,但儒家理想已經流淌在曾國藩的血液裏。

  曾國藩的啟示

  為國為民,不求富貴,才是真聖賢。

  曾國藩一直跟家鄉的朋友有書信往來,討論學術問題,也交流對時局的看法。他們深受儒家思想影響,家庭環境和政治理想也相近,唯獨曾國藩官運亨通,但他們“位卑未敢忘憂國”,渴望把農村的意見傳遞給曾國藩,上達天聽,曾國藩也渴望從他們那裏了解情況,籌思對策。往來最為頻繁的是劉蓉、郭嵩燾、江忠源、歐陽兆熊、羅澤南等人。

  正是在這些充滿書生血誠的好朋友的鼓動下,當鹹豐皇帝下令征言時,曾國藩連上十四封奏章,希望整頓吏治、革除時弊、培養人才、訓練軍隊,為國家做萬一之想。最後一封奏章,更是直接批評鹹豐帝的三大缺點,惹得龍顏大怒,差點獲罪。

  曾國藩惹惱皇帝,既是他個人的書生血誠,也是他身後那一群人的書生血誠。他知道自己是在冒險,又不能不做:“官至二品,不為不尊,若於此時再不盡忠直言,更待何時乃可建言!”劉蓉鼓勵他說,你說了卻不見效,不能以此來推卸責任,你是國家大臣,“不愛錢,不怕死”可表明你的誌向,卻不能盡大臣報國的忠心。羅澤南則說,有所畏懼,就不敢說,這是大臣貪戀權位的私心。在他們的鼓動下,曾國藩將“得失禍福置之度外”,大膽呈上了批評信。事後他自己也感到恐懼,過了一個月,跟鹹豐皇帝表明心跡說,我“無朱雲之廉正,徒學其狂;乏汲黯之忠誠,但師其憨”。

  這些支持者,多數成為湘軍集團的骨幹分子。書生血誠是這個集團的一個重要特征,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官逼民反,他痛恨這個東西,所以想整頓吏治,想為國為民,鹹豐帝卻不聽,他們的一片血誠算是白費了。

  天津教案的風波

  就在這個時候,洪秀全造反了,他獲得了新的機會。在湖南辦團練,他不顧輿論,大肆殺人,就是為了治國平天下的血誠。在長沙練兵,不顧旁人指責,不管侵權越職,結果遭到士兵追殺。鹹豐帝要他趕快出兵,去救援安徽,他三次都拒絕了,搞得皇帝大為不滿。凡此種種,就是因為他的一片血誠,要報效國家,要感激朝廷,不怕負惡名,不怕擔罵名,也不計個人利害得失。他還把這種血誠作為思想武器,灌輸給那些樸實的農民,開創了為私人武裝做政治思想教育的先例。

  鹹豐八年(1858),他從老家複出,仿佛變了一個人,做人、做事、做官都有了很大改變,處處忍讓,委曲求全,完全不似先前的激進、暴躁。但他對清政府的看法,以及要竭盡自己一片血誠,都沒有變化,因此能在六年之後,攻陷南京,使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宣告失敗。

  太平天國失敗之後一個月,即同治三年(1864)七月二十九日,他給皇上寫了一個奏章,《遵旨查辦道員稟訐知縣訊明定議折》,全文八千三百字,是曾國藩傳世的所有文章中最長的一篇。

  他遵旨查辦的,是一起以權謀私,公報私仇,官員內部相互傾軋的嚴重案件,涉案官吏多達數十人,一年前由沈葆楨報告朝廷,朝廷命令曾國藩複審,要他親自提調人證卷宗,秉公辦理。他用了一年的時間,才了結該案。

  由於案情複雜,涉案人員較多,都是官差,他不得不謹慎。正是為了把案件的來龍去脈梳理清楚,把對涉案人員的處分及處分理由奏報明白,所以才花了一年時間,用八千三百字,對每一個涉案人員,如何處分,為何那麽處分,都寫得翔實明白,有條有理。這麽長的奏章,誰都讀著發昏,也可知他所付出的心血。

  那是攻打南京城的最後一年,本來已經傾注了他的全部精力,卻肯撥出心情和時間來處理這個案子,正表明了他的入局精神,在其位,謀其政,竭盡一片血誠。

  曾國藩的啟示

  在其位,謀其職。盡力做好份內的事。

  太平天國和撚軍都失敗了,曾國藩又想為清朝中興竭盡血誠,但他無法成功。吏治已經腐敗,大清朝廷也奄奄一息,走在了沒落的最後一層樓上。幕僚趙烈文說,不過五十年,清朝將要滅亡,他不信;當他去北京當直隸總督,了解各方麵情況,尤其親眼目睹了把持朝政的各等人物的才具之後,聽了慈禧太後不痛不癢的政治見解之後,終於相信了趙烈文的預言,徹底放棄中興幻想。

  天津教案是他的末日。天津教案事涉洋人命案,以他的聖明,不會不知道其中的麻煩,可他還是要去淌那道混水。事情原委是這樣的:

  同治九年(1870)五月,法國天主教堂收養的嬰孩突然死亡三四十人,死因非常可疑。天津周邊又連續丟失多個嬰孩,根據被抓獲的人販子口供,多與教堂牽連。這引起了天津人民的極大關注。

  有一天,人們當場抓獲了一個人販子,據他供認,是教民王三給了他迷藥,迷拐一個嬰孩,可得五塊銀洋。

  王三是中國人,因為入了天主教,有教民的身份,就跑進教堂躲起來。

  由於群情激憤,天津衙門不敢輕視此案,就帶人去跟教堂交涉,要他們交出人犯王三,教堂拒不交人。衙門的人先走了,圍觀的群眾一時沒散,就與教堂的人發生口角,結果雙方大打出手。

  天津的通商大臣叫崇厚,法國領事豐大業兩次要他派兵鎮壓,崇厚隻派了兩個士兵過去。豐大業要士兵抓人,士兵不聽,豐大業抓起他們的辮子,一路倒拖,怒氣衝衝找崇厚算賬來了。到了衙門,豐大業兩次朝崇厚開槍,都沒有打中。如此橫行霸道,洋人在中國真是作威作福慣了。

  槍聲傳出來,在衙門外圍觀的群眾以為裏麵打起來了,一傳十,十傳百,就傳成中法開戰了。民眾敲鑼打鼓,紛紛聚集攏來,要來幫打。

  崇厚看情況不妙,怕鬧出亂子,勸豐大業不要出去,等群眾散了再走。豐大業像一頭魯莽而愚蠢的洋豬,高聲咆哮著,氣勢洶洶跑出來。民眾見洋人出來了,主動後撤,讓出一條道路。豐大業上了浮橋,正好迎麵走來天津知縣劉傑。豐大業二話不說,提起槍來就朝劉傑射擊,打傷了他的隨從。圍觀的群眾怒不可遏,忍無可忍,一起衝上來,把豐大業一頓暴打,當場就打死了。

  天津人民憤怒了,壓抑多年的怒火潮水一般湧出來,集體衝向法國天主教堂,還有其他洋人機構,搜出罪犯王三,救出中國兒童,也打死了二十幾個洋人。

  這就是著名的天津教案。法、英、美、俄等七國串通起來,一麵出動軍艦,一麵向清朝施加壓力,形勢一度緊張起來。

  曾國藩本來在南京做兩江總督,跟天津隔著三千裏。偏偏朝廷要削奪他的兵權,同治七年(1 868)七月,撚軍失敗一個月後,曾國藩被調到北京當直隸總督。活該曾國藩倒黴,他是直隸總督,自然該他來處理天津教案。那時,他任直隸總督還不滿兩年。

  他接到命令,就痛苦不堪起來。痛苦的原由,一是因為該案涉及洋人性命,不好處理;二是因為他病情沉重,不堪負荷。同治九年(1870)三月,他的右眼已經完全失明,左眼依稀能見到一點光,肝病越來越重。四月二十一日,請假養病一月。五月二十二日,續假養病。五月二十三日,天津教案就發生了。

  曾國藩預見到去天津的艱苦,隻好準備遺囑。他給兒子曾紀澤寫信說:“我即日就要去天津辦案。洋人性情凶悍,津民習氣浮囂,大概很難調和。將來構怨興兵,恐怕會激成大變。我反複思慮,找不到任何辦法。先跟你交代一些事,以備不測。”

  接著他說,從鹹豐三年(1853)招募湘勇以來,就發誓效命疆場,現在人老了,病也多,危難之際,更應該不怕死,而辜負當年的血誠。如果我死了,靈柩要運回湖南老家。我的奏折、文章抄好之後,隻宜保存在家,不宜刊刻印行。

  最後反複告誡兒子,要克勤克儉,孝友持家。其中還提到,帶兵之初,立誌不取軍餉肥家,基本上做到了,很高興。

  他知道去天津不是好差事,為什麽不因病推卻?他病情嚴重,誰都知道,因病推辭,名正言順,誰都不好責怪,為什麽還要去呢?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不避險難,不求苟免,才是真血誠。

  至於他在處理教案中所表現出來的民族投降主義,被罵為賣國賊,跟一片血誠沒有關係,而是他一直以來的軟弱外交和投降主義的結果。所以一方麵他做了投降主義的錯誤判決,另一方麵又為自己的判決感到歉疚。不過,他隻同情官吏,覺得他們沒有大錯,卻遭流放,而對老百姓隻字不問,可知他心中的某種傾向。

  他自己也說,“庇護天主教本乖正理”。為了表示歉疚,特意籌集了一萬四千兩銀子,當做盤纏,送給被發配黑龍江的兩位天津官員。也後悔,同治五年剿撚無功,就該辭職還鄉,不該繼續做官,結果攤上這樁爛事,把一世英名全部付之流水,虧了晚節。

  他給兒子寫信說:“吾此舉內負疚於神明,外得罪於清議,遠近皆將唾罵,而大局仍未必能曲全。”他已經是頭眼昏眩,心膽俱裂了。他知道自己“名裂而無救於身之敗”,仍然抱著“臨難不敢苟免”的血誠,苦苦支撐,亦是他堅忍精神的表現。

  慈禧太後一句話就把他打發了,“文武全才,惜不能辦教案”,讓他重回南京做兩江總督。一年八個月後,他就死了,可知他病情確實不輕,精神又大受打擊,所以支撐不住了,終於倒下,徹底盡了血誠。

  即使如此,他在南京兩江總督任上,仍然抱持一片血誠,恪盡職守。臨死前的五天,身體本來很不好了,仍然堅持會客,除最後一天無法起床外,另四天分別見客七次、七次、八次、六次,都是公事。江蘇巡撫都被感動了,奏報朝廷說,他是被工作累死的(見本書人才章)。

  血誠的影響

  他61歲就死了,一個直接的原因就是心血積虧太過,為他的人生理想、為大清朝廷竭盡了最後的血誠。

  血誠不等於他就對大清朝廷忠心耿耿,決不撒謊。攻陷南京,他跟朝廷報告說,南京城裏太平軍有十幾萬,其實他在撒謊,軍民總共不過三萬。他的目的是給湘軍邀功,說明戰鬥有多麽艱難,所以圍困了兩年四個月才打下來,省得言官在旁邊說湘軍的壞話。如果以此來指責他不誠懇,裝出一片血誠,那是迂夫子的所為,不值得論。

  血誠是他對大清朝廷的一種態度,為了事情達到理想的效果,他可以把大清朝廷放在次要位置上,所以英法聯軍侵入北京時,他不想派兵勤王,與嶽飛的愚忠頗有區別。正是因為他不像嶽飛那麽愚忠,也不像江忠源那麽聽話,才有機會成就大事。否則可能也會像江忠源那樣早早死掉。

  血誠也使他團結了同樣的血誠書生在他身邊,江忠源是,羅澤南是,還有好多人都類似,血誠是他們這個集團的精神標誌。這個集團中有很多人死在戰場,比如江忠源、羅澤南、吳文;有的是兄弟幾個都死了,比如李續賓、李續宜。曾國藩也死了兩個弟弟,六弟曾國華死在三河之役,最小的弟弟曾國葆死在安慶軍營。

  還有很多人不屬於湘軍集團,都為大清朝廷盡了血誠。

  周天受是四川人,本授湖南提督,後被革除。鹹豐十年九月,帶兵守安徽寧國府城。太平軍大舉圍攻寧國府,周天受堅守七十幾天,援兵一個沒來,糧食也吃光了,最後隻好突圍。周天受命令將士衝殺出去,還親自送到南門,他自己卻不肯走,要與城池共存亡。文武官員跪著請他出城,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徐圖恢複。周天受不聽,而要以身殉難,決不偷生。那天黃昏,太平軍打進城來,割下了他的腦袋。周天受就這樣為大清朝廷盡了愚忠,竭了血誠。

  他的弟弟周天培,鹹豐九年死於長江北岸。另一個弟弟周天浮,則在周天受死時兩個月前,也是堅守孤城,力竭而死。

  曾國藩奏報朝廷,說他們一門忠勳,貞烈可風,請求在寧國府和四川老家,為他們三兄弟建立專祠,以褒獎忠義,勸激天良。

  在《行營設立忠義局采訪忠義第一案片》中,曾國藩講到一個74歲老頭。忠義局的工作就是為那些肯為大清朝廷盡忠死難的人樹碑立傳,建立祠堂。

  安徽寧國縣有一個老家夥,原來在貴州當官,退休回來,本居原籍安徽舒城,為躲避太平軍,臨時寄住寧國縣。太平軍打到寧國府來,他一看,反正也逃不掉了,就拿把椅子,端坐堂屋中間,厲聲辱罵,被太平軍一把火燒死了。一起被燒死的,還有他的女兒、女婿、兒媳、侄子七人。他的兒子從外麵回來,“奮身殺賊”,傷重而死。他的二兒媳婦,帶著他的一個孫子,在原籍舒城反對太平軍,辱罵太平軍,也被殺死。曾國藩奏稱,程枚一家十口,忠孝節烈,滿門殉難,應該給予褒獎。

  這樣的事情還不隻這一例。

  鹹豐十年(1860)四月,常州武進縣也有一個舉人,在城破之日,自剄而死。他的老婆、兒子、媳婦、孫子,連同丫鬟、傭人三十一口,都自投園池而死。曾國藩稱他們是“深明大義,視死如歸”,請求朝廷給他們建立專祠,以垂永久。

  說他們是守著一片血誠也好,說他們是為大清朝廷盡了愚忠也好,都表明這樣一個事實,滿清朝廷用儒家綱常教育天下士民,確實培養了一批忠心血誠的人才。這些人都跟大清朝廷一個利益立場,因此能竭盡血誠,死而後已。遍觀曾國藩的奏章,他沒有為別的哪個貧苦百姓建立專祠,他們不屬同一個利益集團,因此貧苦百姓不為他們竭盡血誠。湖南農民踴躍參加湘軍,主要的、基本的是為了吃飯,來到軍中,受到誘惑,就想升官發財,逐漸跟他們走在一個利益立場上。如果他們參加太平軍,同樣也能舍生忘死吧。

  有一個細節值得注意,太平軍當中有不少投降派,比如程學啟、韋誌俊、李世忠、陳國瑞,都在清朝那邊混得不錯。而湘軍當中,投降的似乎很少,更沒有誰在太平軍那邊當了大官。這固然跟太平軍失敗有關,也從一個側麵表明了“書生之血誠”在曾國藩湘軍集團中的影響力和凝聚力。

  對那些擁護太平軍的人,他就采用血洗手段,大肆屠殺,決不留情。他說的血誠,必然要包含鮮血,才能稱之為“血誠”。

  為大清朝廷效力的,還有另外一種不貪財,不怕死的人。

  田興恕(1836-1877),湖南鳳凰人。16歲當綠營兵,20歲成為湘軍水師的一個營官,隨蕭啟江作戰。22歲帶兵去貴州,奉命堵截石達開,因功升為貴州提督,為一省綠營兵最高長官,從一品,官階跟總督一樣,不過仍受總督(從一品)或巡撫(從二品)節製。鹹豐十年,他被授為欽差大臣。鹹豐十一年,兼署貴州巡撫,總攬一省軍政大權,才27歲。

  他招募了一百親兵,作戰勇敢,不要命,號稱死勇。應募的人到了,先叫來問話:“你怕不怕死?家裏還有什麽人?敢不敢舍棄?”來人正在回答,田興恕猛然抽出大刀,一頓亂砍。如果不為所動,就留下來,說他是條漢子,發給五十兩白銀,作為安家費。稍微有一點畏縮,就一頓亂罵,轟了出去。田興恕帶兵,大都類似這種強盜作風。

  由於非常時期,他的官比曾國藩升得快。但是,在立德、立功、立言並三不朽方麵,就沒有什麽可說的了。

  田興恕年輕得誌,獨攬一省大權,本為一介武夫,沒有受過多少儒家教育,難免任意妄為,藐視大清法紀。他曾上書談論洋務,把功勞推到肅順身上,惹得慈禧太後大不高興,這個女人比他還年輕。貴州地處偏僻,他就獨斷專行,要麽不跟朝廷報告,或者事後才報告,又蒙騙朝廷,虛報戰功,最後被人參了一本,罷職回京。後來因為殺了洋人,發配新疆,最終死在那裏。

  像田興恕這樣的人,多半是一名貪官,一個凶惡的、濫用權力、濫殺無辜的粗人。其實不然。史書說他“美風儀,眉目英武”,是一個英氣勃勃的大帥哥。而且絕對不是貪官,罷職以後,他要離開貴州,竟然連路費都湊不齊。

  後麵講到的陳國瑞,跟田興恕類似,最後也被發配新疆。如果他們肯讀書,或者像劉銘傳那樣,肯接受曾國藩的教誨,結局可能會好一些。難怪曾國藩說:“田興恕得欽差,李世忠做幫辦,天下豈能太平!”

  曾國藩有沒有蒙騙朝廷,有沒有虛報戰功?有。擅殺李秀成就是一個典型。不過他做得並不露骨,也不過分,何況大功擺在那裏,所以朝廷也不深究。曾國藩的修身功夫,還有道德、文章方麵的能耐,更是田興恕所不能及。這就是書生血誠與魯莽武夫的差別。

  曾國藩的啟示

  能夠把握度,就是書生血誠和魯莽武夫的差別。

  曾國藩給鹹豐帝上書,盡管沒有成功,卻是他和他背後的那些知識分子,第一次以“書生之血誠”,嚐試著為儒家理想而奮鬥。如果沒有洪秀全,曾國藩或許能做個學問家,但無法成為中興名臣,而羅澤南、左宗棠等,則多半要終老山林,默默無聞。他們靠的正是書生的一片血誠,加入到鎮壓太平天國的事業中來,為保衛他們的“偉大理想”而奮鬥。洪秀全等人起事,是被形勢所逼,也包含了他們的人生理想,要耕者有其田,創造一個大同社會,同樣是出於一片血誠,但歸宿完全兩樣。

  曾國藩獨特的血誠

  血誠不是天生就有,也不是始終不變。年輕人都有一腔熱血,願意貢獻生命;年紀大了,愛國血誠逐漸被貪婪取代,昔日的愛國青年就變成了貪官,隻肯為個人利益盡血誠。

  曾國藩給皇帝上書,固然有邀名譽之嫌,但其中為偉大理想而奮鬥的血誠,也是事實。帶兵以後,已成騎虎之勢,也就隻有一條道跑到黑,要麽戰死,要麽徹底勝利,想中途抽身,當逃兵,既為形勢不允許,也非他的做人性格。長沙被追殺時,靖港吃了敗仗時,坐困江西時,遇險祁門時,因天津教案而被全國唾罵時,靠的就是一片血誠,硬生生挺了過來,支撐他走到生命的最後。

  為了這一片血誠,他奉獻了他的全部,不愛財,不怕死,一生也基本節儉度日,不講排場。他無法限製兄弟的貪婪,卻對兒子、老婆有絕對的權威。所以他能自豪地說,他這一生沒有被妻子兒女拖累,也是一大幸福。國家、朝廷要的就是這種人才,肯為國家利益竭盡一片血誠。古往今來那麽多世襲的富貴之家,有幾個人肯為國家竭盡一片血誠?

  能夠堅定不移地固守這份血誠,就已經不容易了,何況還要實現它?曾國藩卻做到了,是在受到皇帝限製、大臣排擠、無權無餉的情況下實現的,是在種種辱罵、批評、責難中做到的。是他的血誠,他的堅忍,支撐他從艱難中走過來,而成就大事,所以更加難得。

  “撐起兩根窮骨頭,養活一段春意思”,就是他血誠精神的最好寫照。盡管可以罵他偽道學、殺人狂、賣國賊,而在以血誠為旗幟的道德、文章、武功上,他確實有過人之處。

  這裏有一個問題,他的血誠是從哪裏來的?是教育和環境影響的結果。他考中進士後,祖父告誡他說,我們本是耕讀傳家,斷不靠你做官發財。他自己也立誌做官以貪財、怕死為恥。在翰林院讀書養望時,又得到唐鑒、倭仁一幹人等的指點和引導,加上他個人獨特的稟性,所以他沒有成為貪財享樂的官。

  曾國荃跟他一個爹媽生的,卻很貪婪,綽號老饕。他在家起了好幾幢大宅子,大夫第已經燒毀,今天看不到了,現在僅存富厚堂,其規模宏大,靠他做官的薪水,即使收得若幹禮金,也起不了那麽宏大的宅子。何況他起房時,很多木材都是高價買來的。某家有大樹,不肯賣,他就出十倍、二十倍的價格,強行收買。可以推斷,那些錢財多半是他在戰爭中搜刮來的。

  如同懲治貪汙腐敗一樣,隻有教育不夠,隻有法製也不夠,還要看他是一個什麽樣的人,他處在什麽環境當中,如果連父母都不肯尊敬,如何會是清官、好官?血誠也是如此,隻靠教育不行,隻靠製度也不行,還要看他的天性,要把天賦、教育、製度等因素綜合起來考察。

  曾國藩的啟示

  先天的天性,後天的環境,是影響一個人性情的兩大因素。

  曾國藩所在的那個環境,貪官多,庸官多,立誌高絕的少,才大堪用的少。他的好朋友郭嵩燾跟他相似,但做了幾年廣東巡撫,歸鄉時,也攢下足足四萬金,各種財物家當,要二十一條船才夠裝。所以曾國藩是獨特的,是難得的。儒家教育給他的影響最大最深,所以他能立誌自拔於流俗,竭盡一片血誠。

  孔子,諸葛亮,司馬懿

  孔子是聖賢,是曾國藩的榜樣,所以他說“不為聖賢,便為禽獸”。孔子一生與富貴無緣,卻名重萬世,傳遍四方,連法國大思想家伏爾泰都對他崇拜得五體投地,用他的畫像裝飾了書房的一麵牆。孔子靠的什麽?薄薄一冊《論語》,表達了他全部的治國理想,也包含他全部的人生抱負。

  他周遊列國十四年,都沒有被重用。

  齊景公向他問政,孔子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齊景公讚歎道:“你說得真好啊。要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我在哪裏安身呢?”就想用他,去征求晏嬰的意見。晏嬰卻把孔子數落了一通,說儒士有一大堆毛病,齊景公隻好作罷。

  孔子找不到飯碗,就帶著他的一群學生,繼續流浪。他們一大群人,兵不兵,工不工,商不商,農不農,看似一群讀書人,實際更像一個政黨,難怪各國都不敢收留他們。秦始皇焚書坑儒,似乎也不僅僅是針對一群書生吧。

  他們困於陳、蔡之間,孔子也被別人描述為累累如喪家之狗。盡管遭遇到饑餓、兵災、死亡等種種困難,孔子沒有退縮,而要為自己的理想付出一片血誠。

  學生問他:“老師,您不怕死嗎?”

  孔子說:“文王之後,文化傳統就在我身上了。上天如果要拋棄的話,後人就得不到它了。上天沒有拋棄它,所以我得到了它,那麽我怎麽會死呢!”

  流浪那麽久,都找不到安身之處,孔子知道學生心懷不滿,就問他們:“我不是老虎,卻行走在曠野。是我秉持的道錯了嗎,為什麽落到這步田地?”

  他的最有天份的學生,名字叫顏回,說:“是您的道太大了,所以天下不能容納。有道而不修,是我的愚蠢。修道了而不見用,是國家的愚蠢。”

  孔子欣然笑了,難得有這麽聰明的學生。可惜這個顏回,29歲就死了,據說是死於營養不良。

  經過十四年流浪,孔子返回家鄉,人也老了,就安下心來整理書籍,編撰文書,要把他的道理傳於天下,直到73歲去世為止。

  孔子的大道雖在當時不行於世,但是,不僅他自己在竭盡血誠地宣傳這個道,他的徒子徒孫也都抱著一片血誠,誠懇信奉他的道,積極傳授他的道,所以才能傳到今天而不衰竭。

  人們都說孔子“述而不作”,述就是述說、演講,他就跟今天的政黨領袖一樣,日夜不停地演講,大聲宣揚他的道,嗓子都喊啞了,哪裏還有精力寫作?“述而不作”正表明,他為傳播儒家的道,奉獻了自己的全部血誠。他的大道,連同他的血誠,被一起傳承下來,培養了一代又一代可歌可泣的英雄。

  不知道多少年以後,儒家思想又培養出一位英雄豪傑,他的名字叫諸葛亮。他被認為是中國第一大忠臣。

  劉備死前,拉著他的手說:“兄弟,你的才幹勝過曹丕十倍,一定能安定國家,完成統一大業。如果劉禪可以輔佐,你就輔佐他。如果不值得輔佐,你就取代他。”

  又轉過頭來對劉禪說:“你要像對待父親一樣對待諸葛丞相啊。你要和他共理朝政。”

  諸葛亮本來就是個大好人,聽到這話,越發受不了了,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說:“臣定當竭盡血誠,輔佐太子,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末兩句話因此成名句,傳於後世。

  從此,蜀國事無巨細,都由諸葛亮裁決,劉禪基本不管,這可把諸葛亮累慘了。他知道魏國比蜀國強大,按理說,應該保境安民、大力發展經濟,而不宜主動進攻。但是,他時刻記得自己的諾言,要竭盡自己一片血誠;也明白自己死了之後,蜀國再沒有像他那樣竭盡血誠的人才,所以年年用兵,主動攻打魏國。

  諸葛亮長於治軍,卻不擅奇兵,長於謀略,卻不能果斷。而且他遇到的是一個聰明、陰險而又狡詐的對手司馬懿,所以始終沒有成就大誌。他治理國家的才能,不比管仲、蕭何差多少,卻又找不到韓信那樣的將才,結果把自己累垮了,才54歲,就死在五丈原。他的兒子、孫子都死在蜀國破亡之時。

  諸葛亮與司馬懿相持五丈原時,派人去司馬懿軍帳下戰書。司馬懿用酒菜招待來人,並問諸葛亮一天能吃多少米飯,來人說隻吃三四升。又問處理公務的情況,來人說,凡是杖決二十以上的處罰,諸葛亮都要親自審查。司馬懿就說,看來諸葛亮活不了多久了啊。果然沒多久,諸葛亮就死了。

  諸葛亮有能力,有威信,完全可以取代劉禪,但他從沒有那麽想過,反而竭盡血誠,累死自己。這樣的大忠臣,天下能有幾人?他死後,蜀國人民懷念他,直到今天,四川偏遠山區的個別老人,還頭纏白布,就是因為當年為悼念諸葛亮,人民批麻戴孝,而傳下來的習慣。蜀國所在地區,到處建有武侯祠,就是用來紀念他的,幾乎每一個縣城都有,可惜大都被拆掉了。

  杜甫做詩讚頌他:“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嶽飛手書的《出師表》,至今還掛在成都武侯祠。難怪曾國藩說:“讀《出師表》而不動心者,其人必不忠。”

  曹操卻沒有劉備幸運,沒找到像諸葛亮那樣忠誠的助手。他本來對司馬懿的野心有所察覺,卻又愛他的才,所以猶豫不決。聽說司馬懿能像狼一樣回首反顧,就把他招來試驗。他讓司馬懿走在前麵,命令他回頭看。司馬懿身子不動,臉朝後看過來,正好轉了一百八十度。曹操又夢見三馬同槽,非常厭惡,所以告誡曹丕:“司馬懿不甘久居人下,你要小心。”

  偏偏曹丕跟司馬懿關係很好,處處幫他說好話,而且司馬懿很有才幹,又盡忠職守,廢寢忘食,曹操才放鬆了警惕。

  曹丕死後,魏明帝即位,司馬懿亦得重用。魏明帝死前,急詔司馬懿回京。司馬懿日夜急行四百裏,趕到宮中。魏明帝拉著司馬懿的手,看著太子說:“我把後事托付給你。我忍住不死,就是為了等你趕回來。能夠見到你,我就沒有遺憾了。”

  魏明帝詔明曹爽與司馬懿一起主持國政,司馬懿卻找個機會,把曹爽殺了,還殺了曹姓很多人,不論男女老幼,統統都殺了,連已經嫁出去的女子也不放過。這固然是因為曹爽排擠他,更因為他沒有諸葛亮、郭子儀那樣的忠義血誠。他不對曹氏血誠,隻對自己的利益血誠。

  司馬懿死,他的權力全部傳給兒子司馬昭。司馬昭更沒有忠義血誠,讓屬下把曹魏皇帝殺了,另立了一個皇帝。為推卸責任,還把那個屬下當做替死鬼,誅其三族。

  他的權力又傳給兒子司馬炎。司馬炎更過分,才四個月,就廢掉曹氏,自己當了皇帝。司馬懿的子孫就這麽輕鬆得到天下,是為西晉。

  西晉不過才三十七年,就因為一場動亂,被迫南遷,是為東晉。東晉明帝時,他問大臣,先人是如何得到天下的。大臣就把司馬懿如何誅殺曹爽,司馬昭如何殺死曹魏皇帝的事,一一講出來。明帝把臉伏在床上,難過地說:“如此說來,晉的天下又如何能夠長久呢?”

  史書說,司馬懿子孫殘忍好殺,大致符合狼顧本性。話說回來,像司馬懿那樣,肯對自己血誠,也是可以有所成就的。曹操雄才大略一生,卻被司馬懿奪去了政權,在知人這一點上,他似乎略遜於劉備。

  真能夠竭盡一片血誠,不論於公於私,大抵能有所成就,這就是曾國藩及古代聖賢帶給後人的一個啟示。國家當然需要肯為公竭盡血誠的人,“學成文武藝,賣與帝王家”,今天隻要賣給自己的祖國就可以了。“天下為公”,說這話的人,即為中國竭盡了一片血誠。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