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節 浪跡江湖?

  雖然正史中言之鑿鑿,但建文帝在城破前就已出逃的傳聞卻從明代起就在民間流傳,並被一些朝野人士采輯入集,廣為傳播。

  史料記載,萬曆年間,《致身錄》、《從亡隨筆》兩書問世。《致身錄》作者史仲彬從洪武末年自己進翰林院寫起,至洪熙元年赴雲南見到建文帝等為止。《從亡隨筆》則從南京城破寫起,直寫到建文帝被迎入大內供養為止。兩書都記載了朱允炆到過什麽地方,做過什麽事等。

  明朝末年,甚至出現了一本《建文年譜》,始於洪武十年,訖於正統五年,給人以很強的真實感。在西南地方誌中,也有很多涉及到建文帝在當地的活動。

  關於建文帝出亡一事,穀應泰《明史紀事本末》中的記載最具有代表性。他認為建文帝並未自焚,而是在大臣的保護下由密道逃出南京。具體的記載如下:

  建文四年六月,建文帝得知南京金川門失守,長籲短歎,想自殺以謝國人。翰林院編修程濟說,不如出走流亡。少監王鉞跪在地上提醒皇上,高皇帝升天之前,留下一個寶匣,並且交代說,如有大難,可以打開。眾人一起趕到奉先殿左側,打開這個紅色寶匣,但見裏麵有度牒三張,分別寫著“應文”、“應能”、“應賢”,裏麵還有袈裟、僧帽、僧鞋、剃刀,以及銀元寶十錠。第一張“應文”度牒寫著:“應文從鬼門出,其餘人等從水關禦溝而行,薄暮時分在神樂觀的西房會合。”建文帝看後歎息一聲:“莫非皇祖早知今日,又或者運數使然,尚複何言?”程濟立即為皇上剃去頭發,換上袈裟、僧帽、僧鞋。吳王教授楊應能表示願意剃度,隨帝流亡;監察禦史葉希賢毅然說,臣名賢,無疑就是“應賢”,也剃度改裝隨從。當時在殿上的五六十人痛哭流涕,都表示要隨從流亡。建文帝說,這麽多人一起行動,勢必引起懷疑,決定由九人陪他前往鬼門,朱允炆帶著一些人就從鬼門出了宮。什麽是鬼門,實際上按現在的故宮來說,就是故宮北門,前門正門,上朝都走正門,那人要死了的話要從後門抬出去,從鬼門走。還有一批人就從禦溝水關跑了。建文帝帶著一批人走到神樂觀,看見一個船就在岸邊上停放,這個岸邊是神樂觀道士叫王升,他一看見建文帝來了,說皇帝萬歲,我在這等候您了。怎麽回事呢?說我頭天做了個夢,太祖就托夢給我讓我今天預備好船在這等您。這時候天正是傍晚時分,於是從水關逃出的人也在這會合了,在神樂觀乘船至太平門。少頃,楊應能、葉希賢等十三人趕來。一行二十二人開始了流亡生涯。建文帝出宮後初欲往雲南避禍,隨侍的人說:“不如往來名勝之地,東西南北,皆可為家,何必一定要往雲南?”於是罷議,為了避人耳目,留下七人保護建文帝,彼此以師徒相稱。餘人隱姓埋名再訂會期,大哭一場,就此分別。建文帝交代,今後互相以師弟稱呼,不必拘泥君臣之禮。兵部侍郎廖平建議,隨從不必多,更不可多,挑選沒有家室之累又有膂力五人足夠,其餘遙為應援。當場決定楊應能、葉希賢稱為比丘,程濟稱為道人,這三人左右不離建文帝;其餘六人往來道路,運送衣食。第一站來到吳江縣的史彬家中。八月十六日,建文帝與兩位比丘、一位道人同行,其餘人等星散。十月,來到襄陽的廖平家。獲悉跟蹤者也已到此,大家商議後便決定前往雲南。程濟《從亡隨筆》上的記載可能有可信成份。說建文帝出逃跟隨的人共二十二人,左右不離者三人:吳王教授楊應能、監察禦使葉希賢、以及他——翰林院編修程濟。傳遞情報,負責後勤者六人,化名為:馬先生、雲和尚、雲門僧、衣葛翁、者補鍋、東湖樵夫。這些人有名有姓不像是假的。

  這倒產生了一個問題:如果朱元璋死前已預見到一切,並為命運不濟的長孫作了逃生的周密安排。為何不為他穩固君位作周密的安排,反而讓朱棣起兵威脅到其孫的帝位?因此這段的神話色彩不敢讓人輕信。也有可能經曆過人生大風大浪的明太祖朱元璋,深知王權之路的險惡,他知道自己文弱的長孫在接過他至高無上的帝位之後,也就意味著接過了叵測與凶險。因此他在臨死之前,為長孫做了周密的逃生安排,而他的先見之明終於應驗了。但是傳說中的密道是否存在呢?

  可在此後的一些典籍中,出現了關於建文帝逃出宮中所走密道的描述。

  《明史考證》裏有這樣一段記載:“宮中陰溝,直通土城之外,高丈二,闊八尺,足行一人一馬,備臨禍潛出,可謂深思熟慮矣。”

  也許神話般的記載並非神話,建文帝有可能真的出逃了。清人有詩寄此事:

  “正是圍城四麵攻,如何地道遠能通。不知飛燕來何事,卻說潛龍去此中。”

  詩中“飛燕”指的是燕王朱棣,“潛龍”指的是建文帝。

  我們可以這樣想象一下,回首600多年前的那個夜晚,文弱的建文帝知道,他那打著“清君側”旗號的叔叔朱棣一旦攻進王宮,是絕對不會放過他的。為了求生,建文帝使了一個火燒王宮的金蟬脫殼計。而朱棣為了能名正言順地登上天子寶座,隻好把一具燒焦了的殘骸當成建文帝的屍體安葬了。這樣,他才可以掩人耳目,名正言順地取代建文帝的王位。

  很快地,明成祖派遣戶科都給事中胡濙前往西南地區,打著探尋道教宗師張三豐(即張邋遢)的幌子,其實是為了偵查建文帝的下落。消息傳來,建文帝決定遁跡深山。

  永樂八年三月,工部尚書嚴震以出使安南(即今越南)的名義,至雲南秘密探訪建文帝的蹤跡。某一天,嚴震偶然在雲南道中遇到建文帝,兩人相對而泣。建文帝問他:你準備怎麽處置我?嚴震回答:皇上請便,臣自有辦法。夜間,嚴震自縊於驛站。建文帝見蹤跡暴露,再次躲進白龍山。

  長期的野外生活,使得他身心疲憊,顏色憔悴,麵容枯槁。到了夏天,又患上痢疾,但因害怕被發現,不敢出山覓食、求醫,狼狽到了極點。這時史彬等三人趕來,境況頓時改善。幾天後,三人離別,抱頭痛哭一場。建文帝交代,今後不必再來,一則道路艱險,二則關津盤查嚴密。

  永樂十年三四月間,一直隨從建文帝的楊應能、葉希賢相繼病逝,建文帝收了一名弟子,賜名“應慧”。永樂十四年六月,建文帝足疾發作,程濟進城覓藥,才得痊愈。這使建文帝感到危機時時迫近,便口述流亡的經過,由程濟筆錄,寫成《從亡傳》,建文帝親筆寫了序言,命程濟藏於山岩中。此後幾年,建文帝奔走於雲南、貴州、四川之間。永樂十八年十月,在程濟的陪同下,建文帝登上了峨嵋山,賦詩一首,其中兩句為:“登高不待東翹首,但見雲從故國飛。”流露了他此時此地思念故國的複雜心情。

  永樂二十二年二月,建文帝東行。十月,在旅店遇到史彬。史彬關切地問起道路起居,建文帝說:近來強飯,精爽倍常。於是同史彬下江南,回到吳江史彬家中。這時史彬的從叔祖史弘從嘉興趕來,在客堂見到老和尚,問史彬:大師從何而來?史彬不答。史弘把史彬拉出,說:此建文帝也。史彬矢口否認,史弘說我曾在東宮見到過,這是我的救命恩人。史彬隻得如實相告。史弘頓首後,哭泣著詢問近況。建文帝說:賴各位從亡者給我衣食,得以周旋於險阻之間。二十年來,戰戰兢兢,今日想來,可以終老了吧!隨後在史弘的陪同下,遊覽天台山,到寧波渡蓮花洋。

  匆匆間,成祖死,仁宗即位,不到一年,仁宗死,宣宗即位,十年後英宗即位。皇帝已經更換了好幾個。政治環境的變換,是他再現真身的時候了。正統五年(1430年),正在廣西的建文帝對程濟說,我決意東行。

  建文帝有文才,流亡中經常詩性大發而賦詩,最著名的一首就是:

  流落西南四十秋,蕭蕭白發已盈頭。

  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漢無情水自流。

  長樂宮中雲氣散,朝元閣上雨聲收。

  新蒲細柳年年綠,野老吞聲哭未休。樊樹誌:《國史十六講》,中華書局2006年4月。

  人們常說,詩言誌。從這些詩中,不難體味到一位流亡皇帝的心靈呼聲。巧得很,同寓所的一名和尚,竊得建文帝的詩稿,跑到思恩知州岑瑛那裏,大言不慚地說,我就是建文帝!岑瑛大為驚駭,馬上報告藩司。藩司下令把和尚與建文帝一並逮捕,飛章報告朝廷。當朝皇帝下詔:押解回北京。皇帝命禦史在宮廷中審訊,那和尚稱:年九十餘,且死,想葬於祖父陵墓旁。禦史說:建文君生於洪武十年,現在是正統五年,當六十四歲,何得九十歲?後來查實得知,這和尚名叫楊應祥,鈞州白沙裏人。報告皇帝後,和尚被判處死刑,下錦衣衛監獄關押。建文帝此時把實情告訴了禦史,禦史秘密上報皇帝,皇帝派曾經服侍過建文帝的老太監吳亮探望虛實。建文帝見到吳亮,脫口而出:你難道不是吳亮?吳亮說:不是。建文帝糾正道:我有一天在便殿就餐,吃子鵝,一片肉掉到地上,你手裏拿著壺,趴在地上把它吃掉了。還說不是你!吳亮伏地大哭。他知道建文帝左腳趾有黑痣,查看後果然,想不到幾十年後能夠見麵,痛哭流涕,不能仰視。於是,皇帝下令把建文帝迎入宮中西內養老,宮中人都叫他“老佛”。壽終正寢後,葬於西山,不封不樹。因為很難給他一個名分,所以成為一座無名墓。毛佩琦:《朱允炆下落之謎—明十七帝疑案》,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

  以上是這本紀事本末以及野史根據傳聞描繪的一段失落的史事,建文帝生死之謎,在幾十年以後,什麽時候才能有一個真相大白的結果呢?

  今天我們在西南數省,可以看到很多有關建文帝的遺址和傳說。除了在《明史紀事本末》中,有建文帝隱姓埋名,雲遊天下的說法,西南各省的地方誌中也都有記載。據雲南一些地方史學者考證,如武定獅山的龍隱庵、保山白龍山寺等都是建文帝在滇的遺跡,鶴慶觀音山的石洞中還有床、桌、凳等保留下來。徐霞客在《徐霞客遊記》中記載有建文帝曾在貴州白雲山修行時遺留的遺跡:“有巨杉二株,爽立磴旁,大合三人抱;西株為火傷其頂,乃建文君所手植也。再折而西半裏,為白雲寺,則建文君所開山也;前後架閣兩重。有泉一坎,在後閣前檻下,是為‘跪勺泉’。下北通閣下石竅,不盈不涸,取者必伏而勺,故名曰‘跪’,乃神龍所供建文君者。中通龍潭,時有金鯉出沒雲。由閣西再北上半裏,為流米洞。洞懸山頂危崖間,其門南向,深僅丈餘,後有石龕,可旁為榻。其右有小穴,為米所從出流以供帝者,而今無矣。左有峽高迸,而上透明窗,中架橫板,猶雲建文帝所遺者,皆神其跡者所托也。洞前憑臨諸峰,翠浪千層,環擁回伏,遠近皆出足下。洞左構閣,祀建文帝遺像(閣名‘潛龍勝跡’,像昔在佛閣,今移置此)乃巡方使胡平運所建,前瞰遙山,右翼米洞,而不掩洞門,其後即山之絕頂。”《解密:朱棣攻破南京建文帝不知去向》,《法製晚報》2005年5月3日。

  最近,又有一位學者指出,建文帝出逃之後曾藏匿於貴州的山穀之間,並在這裏寫了一份討伐朱棣的檄文,讓隨從刻於山崖之上,號召臣民支持他推翻朱棣,重登帝位。這份檄文就是幾百年來,無人破解、具有濃厚神秘色彩的“紅崖天書”。“紅崖天書”寫在貴州省安順地區曬甲山的一麵山崖上,字形似文似圖,若篆若隸,因字條紅色,又無人能破譯,故被稱為“紅崖天書”。

  據報載,江南造船集團公司林國恩先生經九年嘔心瀝血的研究,最近終於破譯了“天書”:其成書約在1406年(明永樂四年),是遜國的建文帝頒發的討伐燕王朱棣篡位的《伐燕詔檄》。全文直譯為:“燕反之心,迫朕遜國。叛逆殘忍。金川門破(燕兵由金川門攻破南京——筆者注)。殺戮屍橫,罄竹難書,大明日月無光,成囚殺之地。須降伏燕魔,作階下囚。丙戌(1406年)。甲天下之鳳凰(禦製)。”如果譯文準確無誤,就能證實建文帝朱允炆確已逃出,並圖謀恢複。這又與《明史紀事本末·建文遜國》中所載朱允炆的一首詩相印證:

  風塵一夕忽南侵,天命潛移四海心。

  鳳返丹山紅日遠,龍歸滄海碧雲深。

  紫微有象星還拱,玉漏無聲水自沉。

  遙想禁城今夜月,六宮猶望翠華臨。

  此詩的後兩句,分明是複辟心態的直白!

  明末清初有一本很著名的史書叫做《罪惟錄》,這個作者叫查繼佐,他在書裏麵開列了有關建文帝謎蹤的23種說法。他說了一句話,23種難道就沒有一個是對的嗎?他說沒有,如果有的話隻有一個是對的,正是因為有23種所以都不對。我們按照邏輯推理也確實是這種情況。他當時提出來很多,說當時人心惶惶,56個人都一塊走了怎麽一個人敗露都沒有?不可能一個人敗露都沒有。說說鬼門可以出,為什麽還要出水門?既然說皇宮的後門可以走,大家一塊兒走後門,幹嗎一批走北門一批還走水門?他提出問題,說當時金川門打開皇宮一片大亂,大臣進皇宮都已經很難,為什麽跟隨的一批小臣都能夠到皇宮裏去?都是疑問。當時天下大亂,兵荒馬亂,人心惶惶,怎麽還有神樂觀的道士在那兒做夢,舟船還在那兒等著?這個事情可能嗎?也是不可能的。總而言之他舉了很多疑點,所以我們到現在無法證實這些傳說。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