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二節 吉米·卡特

  1924年10月1日,吉米·卡特生於佐治亞州西南部的普萊因斯。他父親是一名花生農。吉米在回憶錄中說:“幼年時我家很窮,黑人和白人形成了一種令人吃驚的親密關係。我們沒有任何白人鄰居,隻有黑人鄰居。我的夥伴是黑人孩子。我和他們一起玩,一塊打架,一塊摔跤,和他們一起在地裏幹活,一起去釣魚。”但當吉米進入中學後,這種關係忽然發生了變化。他的幼年朋友不再叫他“吉米”,而是稱他為“先生”。他感到非常不自然。這是他第一次體味到種族歧視。

  吉米·卡特吉米16歲從普萊因斯中學畢業後,到附近阿梅裏克斯的佐治亞西南大學讀了一年書,然後作為海軍預備軍官訓練團的學生進了佐治亞理工學院。1943年,由該院到安納波利斯進入海軍學院。

  1946年,吉米以優良成績從安納波利斯畢業。這對於一個來自佐治亞偏僻農村的孩子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成就。吉米在總結海軍學院三年的學習時寫道:“我欣賞那裏的全部生活,甚至那些不太愉快的部分。那些年月是挑戰性的,使人興奮的,是上進的年月。”吉米經常用“挑戰”兩字來形容他的軍事生涯,很明顯,正是這個方麵對他最有吸引力。

  畢業後,吉米短期回到普萊因斯與羅莎琳結婚。吉米帶著他的新婚妻子回到海軍。他申請到潛水艇上工作。從1948到1953年離開海軍為止,他一直在潛水艇上服務。

  吉米開頭服役的一批潛艇是用蒸汽來發動的。它需要定期浮上水麵來追加燃料。但當時海軍正在發展第一批核動力潛艇。對這一革命性的原子能發展負主要責任的人是海軍中將海曼·裏科弗。他是新成立的核潛艇方案署的署長。吉米馬上遞了一個求職申請。裏科弗與他的這次接見是吉米最津津樂道的故事:

  那是我第一次會見裏科弗將軍,我們單獨坐在一間寬敞的屋子裏有兩個多小時,他讓我挑選任何我所希望討論的問題。我非常謹慎地挑選了我當時知道得最多的那些問題——時事、航海技術、音樂、文學、海軍戰術、電子學、射擊學,接著他問了我一連串愈來愈難的問題,每一次他都很快地證明,我對我所挑選的問題相對地說是知道得很少的。

  他老是直接地注視著我的眼睛,始終沒露笑容。我浸透著冷汗。

  最後,他問了我一個問題,我以為我可以得到拯救了。他說,“在海軍學院,你在班上的成績怎麽樣?”由於到安納波利斯當一年級學生以前,我已讀完了佐治亞理工學院的二年級,所以成績的確很好,因此我就驕傲地挺起了胸脯回答說:“先生,在810人的一個班中,我名列第59.”說完後我就舒坦地往後一靠,等待著祝賀——但祝賀並沒有到來,到來的是一個問題:“你竭盡全力了嗎?”我張口想說“是的,先生”,但是我記起了他是誰,我回想起在海軍學院曾有許多次我本來應該更多地鑽研一些關於我們盟國的情況、我們的敵人、武器、戰略等等。我隻是常人而已。最後我吞了一口氣說:“沒有,先生,我並不總是竭盡全力的。”

  他注視著我很長時間,然後轉過他的椅子,結束了這次會見。他問了最後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我一直不能忘懷——或者說一直未能作出答案。他說:“為什麽不竭盡全力呢?”我坐在那裏待了一會兒,惘然若失,然後慢慢地離開了房間。

  裏科弗有一次曾經這樣總結過他的哲學:“你在和平時流汗越多,你在戰爭中就流血越少。”他具有一種幾乎是超人的精力,無情地鞭策著他自己和他的部下。關於他,吉米寫道:

  他有一種令人難以置信的勤奮精神和工作能力,他要求他的部下全部獻身於工作。我們懼怕他,尊敬他,並且盡力做到使他滿意。我想不起那一時期他曾經說過什麽讚揚我的話。不批評就是他的讚揚;如果一件事情沒有做到他認為能夠做到的程度,他就會毫不遲疑地進行嚴厲批評。他對我們的期望是極大的,但是他總是作出了更大的貢獻。

  我記得有一次,在一天的辛勤工作結束之後,隨他一起飛往西雅圖。這是一次在商業噴氣飛機上的長途飛行。飛機起飛後他就開始工作,我們也決定進行工作。幾小時後,我們其餘的人都丟下工作睡著了。當我們醒來時,裏科弗卻還在工作。

  那些在吉米當州長時和後來在1976年總統競選中同他一起工作過的人,都證實吉米是以裏科弗的為人為榜樣的。

  卡特作為總統,隻獲得一任。任內主要做了兩件好事。第一是促成了以色列和埃及的和平談判。第二是正式承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並邀請鄧小平正式訪美。

  卡特的最大敗筆是伊朗問題。

  1978年,他受伊朗國王巴拉維的邀請,前往德黑蘭進行訪問。他在廣播中盛讚巴拉維是“一名極明智的領袖,是中東穩定的支柱”。原來這位國王是開明人士,認為伊朗應當西化,引起了伊斯蘭極端分子的不滿,他們發動政變,取得政權,並請避難在巴黎的宗教領袖霍梅尼回國主政。

  巴拉維要求到美國避難,卡特起先加以拒絕,但後來又允許他來美治病。政變分子大怒,占領了美國大使館,扣留了52名美國人質,並提出下列要求:

  1.把國王送回伊朗。

  2.把國王財產交還伊朗人民。

  3.美國對過去的作為進行道歉。

  4.承諾以後不幹預伊朗內政。

  雖然國王最後去了埃及,但人質問題沒有能解決。於是卡特決定采取軍事行動。他組織了幾架飛機,實行搶救。但有一架飛機在沙漠地區出了毛病,全體人馬隻好無功而回。這釀成了一次國際大笑柄,也導致卡特在連選中的失敗。

  1981年1月14日,卡特在白宮發表告別演說。他主要談的是外交問題。他說:

  請給我幾分鍾,暫時拋開我的總統地位,作為一名世界公民就我們所麵臨的三大難題講幾句話。三大難題是:核危險問題,管理地球資源問題,維護人類的人權問題。

  自從廣島投下第一顆原子彈以來已有35年了,然而,核危險的可能已愈來愈大。如果美國軟弱(不管真的軟弱還是使人覺得軟弱),都可能引誘人們發動侵略而釀成戰爭。我們必須保持強大,而且一定要保持強大。但是,美國和所有國家必須以同樣的決心想方設法控製和壓製由於世界核貯備的增加而帶來的可怕危險。

  第二個嚴厲的挑戰是要保護我們所生存的這個世界的質量。籠罩在我們未來的陰影不僅僅是武器的發展,而且還有未來世界之是否宜居。

  我們最珍貴的自然財富正麵臨真正的和愈來愈大的危險:我們所呼吸的空氣;我們所食用的飲水;我們所依靠的大地。如果我們不采取行動,到2000年時,世界會變得不如今日。

  不過,我們不用悲觀。如果我們有勇氣和遠見來處理這些問題,我們是可以解決這些問題的:飲水,糧食,礦藏,土地,森林,人口過剩,汙染等。

  我剛才講的是人類可能發展的破壞力量,我們也有可控製它們的辦法。其中主要的力量就是加強民主來提高個人自由的作用。爭取人權是超越膚色、民族、語言和國界的。

  我全心全意地相信,美國必須永遠在國內和國外維護基本人權。這是我們的曆史,也是我們的命運。

  卡特的這番話,實際上為美國的外交政策定下了框框。

  卡特之所以有名,倒不在於他是總統,而在於他是一名偉大的“總統後”。美國曆史上沒有一位“總統後”能像卡特那樣關心人權,並為之四處奔走呼號。

  美國《交流》季刊曾發表《永不停息的卡特》一文,介紹下台後的卡特:

  1981年,吉米·卡特競選連任失利,回到老家佐治亞州的普萊恩斯,幾乎處於崩潰的境地。他受到的責難不一而足,說他是美國種種弊端的製造者,美國經濟停滯不前的罪魁禍首;尤其叫他倍感羞辱的是,他為營救52名美國人質而采取的行動在伊朗一片人跡罕至的沙漠裏一敗塗地,而伊朗卻在羅納德·裏根宣誓就職的當天宣布釋放這些人質。卡特個人的經濟狀況一塌糊塗:當他去白宮走馬上任時他的花生貿易貨棧本來是生意興隆的,由於全盤交托別人,如今卻拉下了一百萬美元的虧空;他眼看就要把農場賠進去,說不定連自家的住宅也保不住了。吉米·卡特不得不承認,當了一任總統之後,他麵對著的生活“一片空虛,了無指望”。

  可是一天深夜,他忽然筆直地坐在床上說了一句:“解決衝突。”他對夫人羅莎琳說:“我現在知道卡特中心(Carter Center)應該幹些什麽了。咱們可以把它辦成一個調解衝突的地方。”

  羅莎琳·卡特至今回憶起來還覺得有點好笑,她說:“一開始我還以為他得了什麽病。我從來沒有見過他半夜爬起來,連在白宮的時候也沒見過。”

  卡特自己是這樣說的:

  當我1980年從白宮退休時,羅莎琳和我麵臨著如何度過餘生的問題。我們正值壯年,都是五十多歲,但都沒有工作。我們直接從白宮回到我們在佐治亞州普萊恩斯的家。

  我不想再次競選公職,因此我們開始考慮如何利用多年來獲得的某些技巧和經驗,解決對我們來說是很重要的問題。

  頭一年我們一直在苦思冥想,在這一過程中就產生了成立卡特中心的念頭。我們設想這是一個非營利中心,不屬於任何政府,也不屬於任何政黨。在這裏,我們可以集中財力、物力和人力,促進世界各國的和平和改善世界各國人民的健康狀況。1983年,我們在埃默裏大學校園裏創辦了卡特中心,並已於1986年搬到永久性總部,與新近落成的吉米·卡特圖書館與博物館相鄰。

  多年來,羅莎琳和我退而不休,在卡特中心開始另一項事業。在不當總統的這些年裏,我們的生活比我擔任公職的那些年更充實。我們代表卡特中心去了115個國家。在朝鮮、海地、尼加拉瓜、利比裏亞、蘇丹以及其他國家,我們幫助解決衝突,化解潛在的爆炸性危機。我們在非洲偏僻的村莊一待就是幾個星期,教當地居民如何消滅麥地那龍線蟲害,分發免費藥品以控製盤尾絲蟲病。在非洲,我們幫助農民利用簡單的、花錢不多的農業耕作法,把穀物和玉米的產量提高400%。我們促進人權,幫助第三世界國家製定發展的總體規劃。

  在美國的家中,羅莎琳繼續為精神病患者的利益而努力,這項工作在她當佐治亞州第一夫人和美國第一夫人時就已經開始了。我們幫助亞特蘭大市中心的居民製定改善他們生活的辦法,向100多個其他城市介紹我們的經驗。當我們不再為卡特中心工作時,我們每年花一個星期時間與美國以及其他國家的安居工程誌願者一起蓋房建屋。

  所有這些項目在許多方麵豐富了我的生活。我了解了我在當州參議員或者州長甚至當總統時從未了解的東西。在我們與其他人接觸時,羅莎琳和我也滿足了自己的需要,那就是迎接挑戰,充當全球社會中有所貢獻的成員。

  我們還發現其他人也付出了時間、經驗以及財力、物力和人力,以緩解人們的痛苦,改善生活。我們生活在充滿機遇的國家裏。退出政壇給我們打開了一個充滿激動和挑戰的全新世界。我們還能夠有更多的時間與家人在一起,與兒女和孫兒女在一起,享受天倫之樂,並從新的愛好和新的興趣中得到樂趣。我在62歲時學會了滑雪。我還開始觀察研究野鳥的生活習性。我花大量的時間待在車庫的木工房裏,為家人和朋友做家具。羅莎琳和我還曾攀登過喜馬拉雅山,並登上過富士山之巔。我們在許多地方垂釣,到我們在佐治亞州山的小木屋裏消遣。

  對我們來說,退休不是生活的結束,而是生活的新的開始。我們希望在今後的許許多多年裏發光發熱,積極地充分利用我們的餘生。

  2001年《交流》秋季刊再次發表了以“吉米·卡特:白發國務活動家和木匠”為題的文章:

  前美國總統吉米·卡特離開白宮時,被認為是政績最差的美國總統之一。但是自那以後,卡特頻繁出訪世界各地,到處倡導民主和人權事業,證實自己是最受尊敬的卸任總統。但是,他個人影響最大的地方還是他的祖國。在這裏,他拿起自己的錘子,幫助窮人建造經濟適用住房。卡特卸任後的生活表明,使人偉大的不是權力,利用權力和影響所做的事才是偉大的真正標誌。

  去年秋天,卡特中心宣布首次在國內執行一項大規模計劃——亞特蘭大計劃,並稱其為“解決城市地區貧困現象引起社會問題而實行的一項全社會的空前壯舉”。鑒於當時舉國上下突然再度認識到城市危機問題,在人們心目中,這項創舉是頗有先見之明的。他承認“計劃有可能失敗,但是如果根本不推行這項計劃,那肯定隻能坐待失敗的來臨。”

  人們不禁要贈給吉米·卡特一個稱號:“誌願人員的最高表率”。他走遍世界調解爭端,指導卡特中心初具規模的業務,到鄰近的埃默裏大學授課演說,募集基金,還作為“仁愛居所”計劃(Habitat for Humanity)的一員親自動手做粗木工。這許許多多的工作沒有一件是領取薪金的。

  吉米·卡特至少在一點上遙遙領先於曆屆卸任總統。他總是不知疲倦地親自動手。用哈佛大學曆史學家弗蘭克·弗裏德爾的話來說:“卡特表現了曆屆卸任總統都沒有的一種特殊品格——隨時隨地卷起袖子直接與老百姓打成一片。”

  說卡特隨時隨地卷起袖子親自動手做事,最動人的例子莫過於每年一次為“仁愛居所”計劃盡義務了。卡特夫婦說,為了“仁愛居所”工作的經曆不但給他們提供了發揮基督徒助人為樂精神的機會,還能跟普通老百姓打成一片,向他們學習。他們的話是無可置疑的。吉米·卡特最近接受采訪時沉思了一陣,然後說,打成一片未必能輕易做到:“你怎麽才能了解誰是真正的窮人呢?這是一條很少人能夠逾越的鴻溝,你往往有可能被拒於千裏之外。‘仁愛居所’計劃教會了我怎樣去做工作。”

  卡特雖然在世俗生活中多有建樹,但他從來不曾為此而動搖了出於宗教信仰而獻身誌願服務的決心。這一點並不奇怪。他在佐治亞普蘭斯鎮老家的浸禮會家庭教堂主持主日學已經快四十年了。隻要他和羅莎琳在普蘭斯,他仍舊堅持去主講,如今由於亞特蘭大計劃日趨繁重,每個月通常隻能去一兩次了。

  除了有從事誌願服務和助人為樂的真誠願望之外,卡特夫婦還堅信,早年的失意不應該妨礙晚年的成功。在他們合寫的《大有可為:如何使晚年生活更充實》(Everything of Gain:Making the Most of the Rest of Your Life)一書裏,羅瑟琳說道:“如果我們早年的抱負沒有得到實現的話,那就應該樹立新的抱負,或者設法從早年的抱負中看一看還有沒有什麽可以補救的東西。無論我們打算做什麽,最好堅持到底。”

  從以上這段話來看,任何人都不會懷疑吉米·卡特的為人是言行一致,心口如一的。

  2002年,卡特榮獲諾貝爾和平獎:“為了他幾十年來努力於為國際爭端尋求和平解決之道,為了他努力促進民主和人權以及推進人類之經濟和社會發展。”

  他在80歲生日的慶祝會上說:我很幸運地在56歲時離開了白宮,因此有時間來從事其他各種活動。

  2002年,卡特訪問了卡斯特羅,並獲得允許在古巴電台上發表友好演說。這是1959年古巴革命以來美國前總統第一次在古巴訪問。

  2004年8月15日,委內瑞拉舉行了一次要求罷免總統的複決選舉。卡特特地前往觀察。結果在任總統查韋斯仍然獲勝。卡特和美洲國家組織秘書長加維利亞共同聲明,選舉基本正常,沒有舞弊。

  2006年,卡特訪問尼泊爾,為尼泊爾共產黨說好話。

  2007年,卡特不斷抨擊小布什錯誤地發動對伊戰爭。

  凡此種種,引起了國內一部分人的不滿。一位名叫司提芬·海沃德的,特別寫了一本書:《吉米·卡特真麵貌》,“揭露”我們這位最次的總統如何破壞美國的外交政策;如何姑息一些獨裁者;如何培植了克林頓和寇裏這類貨色。

  卡特曾在馬薩諸塞州布蘭代斯大學講話中說:“人們稱我為反猶分子,稱我為偏執盲從者。我還被說成是年老糊塗,被說成是亂說一氣。也有人說我是文抄公。諸如此類,不一而足。”

  尼克鬆總統的國務卿基辛格則說:“他和我在地緣政治方麵的觀點有時並不一樣,但很難找到像他那樣對事業如此無私如此投入的人。”

  卡特曾多次來華,2007年12月6日他在中國政法大學作了一次演講,其中說道:

  你們的國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它正在成為世界的經濟與政治大國。中國的未來充滿機遇與責任。全球變暖將是中國麵臨的一個嚴峻挑戰。中國高速的工業增長使中國成為二氧化碳和其他汙染物的最大排放國之一。中國必須同國際社會共同找到解決方案。中國在非洲日益增長的影響力以及對能源的需求,使得中國可以在諸如蘇丹和達爾富爾問題上發揮重大作用。中國與緬甸關係獨特,國際社會認為這將有助於解決緬甸的紛爭及侵犯人權事件。

  我知道即使是向別國施加有益的影響也有悖於中國長期以來奉行的不幹涉他國內政的原則。

  從微觀層麵而言,卡特中心也麵臨同樣的挑戰。不同的是,卡特中心沒有任何權力與權威。盡管如此,我們仍然應邀協助主權國家在推動和平、自由、民主、改善環境質量、減輕人類苦難方麵提供服務。我們做過的工作包括協助磋商和平協定、減少侵犯人權行為、69次觀摩國家一級的選舉、協助800萬個非洲家庭提高糧食產量並保護耕地質量、幫助數百萬赤貧人口減少或免於可預防疾病的困擾。

  巨大的影響可以通過和平的途徑產生,這些和平途徑與國際準則以及貴國古老的價值傳統一脈相承。

  在21世紀之初,我應邀在挪威的奧斯陸發表了一個演講,題目是“世界在新千禧年麵臨的最大挑戰”。我的回答是:“日益增長的貧富差距”,不隻是國與國之間的差距,也包括一國內部的差距。

  中國非凡的經濟增長取得巨大成功,但財富的積累也造成了嚴重的貧富差距。不隻中國,美國也同樣深受貧富差距過大之苦。胡錦濤主席已經把貧富差距看作中國未來的重大挑戰之一。

  各國領導人應該共同應對挑戰,在今後的歲月裏麵對挑戰需要智慧與堅忍。

  和你們一樣,我年輕的時候受過良好教育,和你們不同的是,我後來成了一名工程師,參與開發艦船核動力的工作。在選擇這項工作時,一位令人生畏的海軍指揮官、也是和平使用核能之父的海軍上將海曼·裏科弗對我進行了麵試。在交叉詢問階段,他問到我的畢業成績。當時我自豪地對裏科弗說,在820名畢業生中,我排名第59名。他沒有對我的成績表示欣賞,而是厲聲問道,“你每次都竭盡全力了嗎?”我猶豫了一下,終於承認說:“並沒有每次都竭盡全力。”他問我為什麽沒有竭盡全力,然後移動椅子背對著我,結束了麵試。我得到了那份工作,但裏科弗將軍的問題我一直沒有忘記。

  像貴國曾經湧現出的傑出先輩們一樣,我希望你們將來能成為富有勇氣和遠見的領導者,為此你們必須從現在開始努力。祝你們學業有成,事業順利!我希望你們也總問問自己,“為什麽不竭盡全力?”

  2009年11月19日,法新社報道了卡特在中國的一項活動如下:

  美國前總統吉米·卡特今天前往中國西南部啟動一項活動,旨在為一萬個貧困家庭提供負擔得起的住房。

  總部設在美國的人類家園國際組織說,現年85歲的卡特與妻子羅莎琳一同在四川省邛崍市啟動的這項工程為期5年,是一項包括5個國家的活動的一部分。

  卡特計劃用6天時間同來自世界各地的近3000名誌願者一道在泰國、越南、中國、柬埔寨和老撾建造和維修166座房屋。目前卡特正在中國訪問。

  卡特在發給本社的一份電子郵件聲明中說,“今天,我和妻子非常高興地和誌願者一道參加一年一度的建房活動”,“我們特別宣布今天啟動一項為期5年的活動,將給中國的10000個家庭以及5個國家的總共50000個家庭提供負擔得起的住房”。

  2010年8月25日,卡特以個人身份,為釋放被扣的美國公民艾賈龍、戈梅斯到朝鮮進行斡旋,終於讓朝鮮當局釋放了戈梅斯。

  2010年9月8日,卡特一行到上海參觀世博會,首先來到了中國館,觀看了貴賓廳的一些精美展品,隨後乘電梯抵達第一展區觀看了多媒體電影《和諧中國》。在“國之瑰寶”展區參觀了“一號銅馬車”,對中國古代人民的勤勞和智慧表示了極大的讚許。參觀結束後,卡特和夫人寫下了熱情洋溢的贈言,表達了對中國人民的良好祝願。

  卡特保持著健康,我們相信他還會不斷地有所作為。

  看來,卡特真的做到了“生命不息,服務不止”了。我們不能不對卡特這樣的人表示崇高的敬意。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