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節 撫仙湖探奇——尋訪“水下金字塔”

  細節的力量總是讓人無法忽視,而最容易被遺忘的恰恰是細節。前人的建築藝術、縫紉技術、陶瓷製作工藝、金屬抗蝕防鏽的處理能力都值得我們研究和借鑒。很多時候,文明最精妙處帶給我們的感動往往是由一些細節創造的。

  西山仰韶文化城址的建造藝術

  乘前啟後,時代先河

  發現地點:河南省鄭州市邙山區古榮鎮孫莊村

  分布範圍:位於仰韶文化秦王寨類型聚落群的中部

  距今年代:5300~4800年(仰韶文化晚期)

  考古地位:是我國現已發現的最早的雛形城市,對於研究華夏早期文明的起源

  和形成及中原地區在其中所起的曆史作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西山仰韶文化城址的特點

  西山仰韶文化城址,位於鄭州市北郊23公裏處的邙山餘脈上,這裏屬於枯河北岸的二級階梯邊緣,西北連著連綿不斷的豫西丘陵,東南是一望無際的黃淮平原,南倚巍巍嵩嶽,北瀕滔滔黃河,地勢險要,氣象萬千。在我國已發現的40餘處史前城址中,西山文化城址距今5300~4800年,是迄今中原地區最早的史前城址,也是國內發現年代最早、建築技術最為先進的早期城址。

  西山遺址麵積約10萬平方米,仰韶文化城堡隻占遺址的一小部分,城內麵積約為31000平方米,目前揭露的麵積達4700平方米。城址平麵大體呈圓形:西垣殘存60餘米;北垣西段自西北向東北方向延伸,長約60米;中段向東延伸,略向外弧凸,長約120米;城的西北角和東北角形狀略同,與交接城垣各呈約135度夾角,類似於八角形的平麵,殘長約50米。城垣現存高度保存最好的一段,殘高約3米,寬約5.6米;城牆折角加寬至8米;西北角城垣基底寬約11米;城外壕溝寬57.5米,深4米。

  仰韶文化時期的環壕聚落,平麵大都略呈圓形,即圍繞著居住區有一條又深又寬的壕塹,這是為保護居住區和全體氏族成員的安全而挖的防衛設施,其範圍和形狀大致與居住區的狀況相適應。陝西臨潼薑寨遺址,是一處較為完整的仰韶村落遺址,村落的輪廓呈東西長、南北闊的橢圓形,麵積約18000平方米,居住區的中央有一片4000平方米的廣場,周圍是一圈排列整齊的房屋,房門都朝向廣場。這種圓形村落形式,被稱為“周邊集團”的規劃布局。而西山古城不僅繼承了“周邊集團”的規劃布局,同時還具有自身特點,開創了我國古代圓形城的先河。這與世界上一些著名古城的規劃是非常一致的。如美索不達米亞的烏爾、伊朗的弗拉斯巴等,平麵均為橢圓形。埃及的厄爾卡勃,伊朗的塔布裏斯、圖斯伊斯法罕、瑪沙德、席拉茲等,平麵均為圓形。在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中,城市更是被表達為一個圓形圈,圈內的十字交叉路把城市分割成四份。這些例子表明圓形布局屬古代城邑之典範。但到了龍山文化時代,城池平麵則大都發展為方形,從而形成了我國古城形製的基本模式。及至夏商周迄明清之際,圓形之城已屬罕見。

  西山城堡的建造程序是:在將要建城牆的區段,將上層堆積全部挖掉直至生土,作為城牆基槽,然後在經過修整的基底平麵上夯築城牆。隨著城牆高度的增加,所需的土方量越來越多,則就地取材,在城牆內外兩側挖溝作為土方來源。城牆外側溝在城牆築好後不再封填,自然成為保護城牆的防禦設施。而內側的取土溝在城牆築起後要立即予以封填,以保護城牆基礎不受破壞。城牆建築是分層逐塊逐段夯築起來的。在建造過程中,局部地段可能采用中間立柱固定夾板,四麵同時逐塊夯築的方法,因此在局部的板塊與板塊之間,往往保存有埋設立柱而形成的寬約30厘米、深約40-50厘米不等的基槽,基槽內分布有直徑12厘米左右的柱洞。在西山城址東北角城牆的解剖發掘中,就可以看到直徑3-4厘米、窩深0.3-0.5厘米的圓形夯窩,築城者是用3根一組的集束棍,來完成夯築城牆這種浩大的工程。這種建築技術,在當時來說應該是最為先進的。

  鄭州西山城址外有一條環繞城牆的壕塹,溝寬5~5.7米,深約4米,它已初步具備了後代城牆外圍的城壕性質,可以看做是護城河的萌芽。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往往城池並稱。關於城,《說文》雲:“城,以盛民也。”就是說,城是用來裝載人民的。《古今注》說:“城者,盛也,所以盛受民物也。”《墨子·七患》中也說:“城者,所以自守也。”《管子·度地篇》謂:“內之為城,城外之為郭。”漢劉熙《釋名》謂:“城,盛也,盛受國都也;郭,廓也,廓落在城外也。”從金文“城”字的結構考察,像以武器守城狀。由此看來,古代築城的目的在於自守,而護城河就是城外的壕溝,中國稱之為池。《說文》雲:“池,陂也。”又說:“沼,池也。”城牆與壕溝的關係極為密切,修城與挖溝往往同時進行,從壕溝中挖出來的泥土,用來修築城牆,一正一負,從而構成了雙重的防禦體係。秦蕙田《王禮通考·社稷篇》中“而城隍所以衛人,且浚隍為城,亦土之功用”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孟子·梁惠王》雲:“鑿斯池也,築斯城也,與民守之,死而民弗去。”由此可見城池的防禦功能。西山古城的城牆與壕溝,實為我國最早的雙重防禦體係設施。

  西山仰韶文化城址的性質與地位

  關於西山仰韶文化城址的性質,學術界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西山城址是一代都城,因為黃帝所都的有熊國地望就在新鄭。而從秦王寨類型遺址的分布來看,有熊國的地域並不限於新鄭,還應包括新密、鄭州和滎陽等地。西山遺址就處在有熊國的轄區內,應屬有熊國文化,當時的氏族部落也屬於有熊國的組成部分,在西山發現的古城就隻能是有熊國的城,如果別處沒有發現第二座城,西山古城必是有熊國國都。另一種觀點認為,西山遺址不能算作城,因為城垣作為一種防禦性設施,在其早期階段不具有階級性。並且,有城垣建築的不一定是城市,城市也不一定有城垣建築。

  通過對西山城址的分析,史學家普遍認為其始建年代可定為黃帝時代,但並沒有足夠證據說它就是有熊國的國都。西山遺址有技術先進的城垣建築,城外環繞著類似護城河的壕溝。在該遺址發掘的200餘座墓葬中,有父子合葬和夫妻合葬墓,這表明當時已經發展到父係社會階段。從一些廢棄的窖穴底部,發現有扔棄的人獸同存的骨架、完整或零散的人骨、整具或同穴兩具完整的獸骨架,這些可以認為是舉行某種祭祀的犧牲。在古城東北角還發現了城門及貫通城內外的道路,道路東西兩側分布著頗具特色的建築遺存。種種現象表明,西山城堡已經逐漸發展為一個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雖然它不一定是有熊國的國都,卻可看做是一座“雛形城市”,不能完全否定地說它不算城市。

  據考古資料證實,我國早期城址很少或根本不帶有“市”的性質,即並未使手工業和農業相分離,也沒有達到交換的進一步發展和商人階層的異軍突起,所以,中國古代城堡的出現並不是商業發達的結果,並不具備貿易中心性質。也就是說,中國初期的城市,不是經濟起飛的產物,而是政治領域中的工具。它們雖具備了城市的雛形,但還算不上是真正的城市。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鄭州西山古城是我國迄今所知最早的“雛形城市”。

  鄭州西山城址位於仰韶文化秦王寨類型聚落群的中部,是這一聚落群中的唯一城址,地位高於聚落中其他遺址。雖然西山古城迄今僅發現了遺址中的城垣,但這意味著與之相應的廟、壇、殿、堂等重要建築有存在的可能。因此,古城址的出現被認為是人類原始社會過渡到文明社會的基本標誌。西山城址是當時國內發現年代最早、建築技術最為先進的早期城址。這是中國古代建築發展史上一件具有裏程碑意義的大事,它開啟了後代大規模城垣建築規製的先河,對中國古代城址建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中國古代城市發展的曆程及特征

  古代城市的發展,首先是防禦的需要。我國春秋戰國時期,就經曆了一個築城的高潮。一些城市的平麵也曾由一套方城發展成二套城牆,都城則有三套城牆,每層城牆外均有深而廣的城壕,這些都是從防禦要求出發的。

  其次,社會形態影響城市布局。在中國的古代城市中,統治階級專用的宮城占據中心位置,且麵積很大。

  最後,經濟發展影響城市布局。在整個封建社會的發展進程中,小農經濟雖然是社會的經濟基礎,但商品經濟的發展仍然是促進城市發展的主要因素。所以,城市往往分布在一些交通要地、河流的交匯點或者商業發達、手工業集中的地方。

  所在地點:雲南中部玉溪市郊

  發現時間:1992年

  距今年代:2000多年

  考古地位:為古滇國的研究提供了實物依據

  撫仙湖景觀

  在雲南省澄江縣城的鳳山公園,有一座名為“撫仙”的雕塑。雕塑上有這樣的記載:“傳說天上有石、肖二仙因慕‘澄江海’的清澈明淨,駕雲來到湖邊,被這瑰麗的湖光山色所陶醉,以致流連忘返。久之,二仙搭手撫肩化為山石。撫仙湖也因此得名。”

  民間則把這段話編成了一個美麗的故事:

  一日,久居天庭的玉皇大帝步出宮門,遠眺人間,發現在雲霧繚繞的萬山叢中,竟然鑲嵌了一顆狀如葫蘆的明珠,明珠上閃耀著湛藍的波光,明淨空靈。玉皇大帝愛上了這人間美景,傳肖、石二仙立即下凡,描摹此景,帶回天宮。

  肖、石二仙遂騰雲駕霧,降臨到明珠所在的東南方向,他們定睛一看:這明珠原來是一片煙波浩渺的湖泊,湖水清亮如鏡,無風時柔和嫵媚、靜若處子,起浪時水花飛濺、如玉落銀盤,確是一處人間仙境。再看湖泊四周怪石遍布、姿態各異、極富情趣;湖中有孤山獨臥,雲霧彌漫時,孤山忽隱忽現,似一位嬌羞少女,猶抱琵琶半遮麵。這時而縹緲、時而真切的遠山近水令兩位仙人隻顧讚歎,早就把玉皇大帝交代的任務拋到了爪哇國。時間一天天、一年年地過去了,肖、石二仙依舊陶醉在美景之中,舍不得離開,慢慢地,他們就變成了兩座搭手撫肩、俯視明珠的石人山,撫仙湖之名便由此而來。

  撫仙湖是個高原斷陷湖泊,位於雲南省玉溪市澄江、江川、華寧三縣之間,距昆明60多公裏;湖容積為206.18億立方米,為雲南省第三大湖;湖水最深處為155米,是我國除天池外的第二深水湖泊。撫仙湖三麵環山,湖麵北部寬而深,南部狹而淺,中部細長,如葫蘆狀。湖底多是岩石暗礁,起伏很大。撫仙湖水主要來自雨水聚積,屬淡水湖泊。湖水呈藍綠色,含磷量高,清澈透明。由於撫仙湖周圍的自然環境沒有遭受大的破壞,水質較好,且其水溫冬夏變化不大,故為極佳的遊泳之地。

  撫仙湖探奇

  對於撫仙湖的探究早在20世紀90年代就已經開始了。1992年,生活在撫仙湖當地的職業潛水員耿衛,就在水下發現了成堆的石塊。為弄清原因,後來他又攜帶水下攝像機,對水下景觀進行了拍攝。拍攝錄像引起了有關專家的極大興趣,認為這些水底建築有明顯的人為加工過的痕跡。鑒於此發現的重大意義,2001年,考古人員在撫仙湖進行了我國首次湖泊水下考古。

  撫仙湖的水下遺址主要集中在湖的東北部區域,這是考古探測的重點。這次考古活動不僅有專業的水下考古人員,還動用了一個專門執行水下探測任務的潛水器,以便對水位較深的區域進行勘測。這一次的考古收獲是:在水深15米處發現了一堵長約60米,高約2米,呈正南北向的石牆,石牆下有散落的石塊,石料多為大青石和石灰石。這片區域還有石塊堆砌的石道,石料大小不一,大的約60-70厘米,小的約20-30厘米,每個石塊上都有一兩麵是平整的,有明顯的人工加工痕跡。曆史地理學家於希賢教授認為,這種建築特點帶有當地彝族的古代建築風格,類似普通城市裏的“一般居民居住區”。

  通過大約40米的開闊平地以後,潛水人員發現了一座帶有台階的高台式建築。這片區域較之前一個區域要小,但是這裏的石料明顯大而厚,其中還有二三十米長的石牆、兩三米寬的石板等。石料三麵都有加工的痕跡,修造得十分平整精細,有的還鑿有圓洞或石槽,就連所有散落的石塊都排列有序。這一區域內還有數米寬的南北向石板大道,兩旁則建有大型的建築物。於教授推測,這裏可能是古城的“富人區”或者是寺廟及祭壇。繞過一道長200多米、寬9米的石質城牆後,又是一片建築區域,該片區域的建築物的規模、數量、體積和石塊的加工程度都遠不如前兩個區域,大概就是“貧民區”了。

  到2005年年底,近兩年的水下考古工作已經探明撫仙湖古城遺跡麵積達2.4平方公裏,分布在南北長2公裏、東西寬1.2公裏的水域中,主要建築共有8個,其中兩座高大階梯狀建築和一座圓形建築最為重要。兩座階梯狀建築中,一座高為16米,分三層,底層寬60米,中層寬32米,頂層寬18米。從相關部門所做的聲呐掃描圖上可以看出,這座建築的台階非常整齊對稱。另一座階梯狀建築則分為上下五層,每層大的台階之間都有小台階相連,第一級大台階則從底部有一條筆直的小台階直通而上。整座建築高21米,第一層底部寬63米,第二層寬48米,逐層遞減,第五層寬27米,三四層倒塌嚴重,無法計算。這種構造非常類似於中美洲瑪雅人的金字塔。此外,在這兩座建築中間還有一條長300多米、寬5~7米的石板路麵,用不同形狀的石板鋪成,石板上麵有各種幾何圖案。在另外一個建築區發現了一座圓形建築,其底部直徑為37米,北麵倒塌得比較嚴重,東北麵有個缺口,南麵偏高,依稀還可以辨別出台階,類似於古羅馬的鬥獸場。

  這種台階式建築的圖案曾在一些青銅器上出現過。帶有這種圖案的青銅器是在雲南晉寧石寨山出土的,屬於古滇國時期的物品。更令人驚奇的是,一些刻畫在青銅扣飾上的環形台階式建築圖案,幾乎與水下發現的圓形建築形式一模一樣。青銅器上的環形台階式建築分上下兩層,第一層有十餘人,第二層有三四個人,坐在台階上觀看鬥牛或者其他表演。因此,有專家認為,該圓形建築是古代的娛樂設施或體育場。但也有人對此持反對意見,認為如果這種建築作為古代的娛樂設施未免過於奢華,不切實際。

  在撫仙湖水比較淺的地方露出的石板上,還可以看到直徑約8-15厘米的孔洞,與在水下建築上發現的一些孔洞類似。如果把這些圓孔插上木樁,再用繩子連接起來,會形成一個規則的長方形,這非常符合幹欄式建築的基礎。所謂幹欄式建築就是先用竹木搭成房架,底層懸空,再修牆而形成的建築,這是古滇國建築的主要形式。

  從水下建築群的建築風格和石料雕鑿工藝來看,湖底的建築群與滇中發現的古長城頗為相似,應與其處於同一年代,即距今大約兩千年前。這為“古滇王國”的存在提供了有力佐證。並且據史料記載,公元110年的東漢時期,這片區域曾經發生過一次大地震。那麽,水下古城有可能就是在這次地震時沉沒的。但這座水底古城是否就是一直未被發現的古滇國都,它的陷落是由於災變,還是因湖水上漲而導致的,它陷落的確切年代是什麽時候,這些問題都有待進一步的考古證實。

  “莊開滇”

  這是一個關於古滇國曆史的故事。戰國時代,群雄逐鹿,楚國作為南方大國,也不甘示弱,它在逐鹿中原的同時,還把霸業大旗伸向了西南。楚威王時,大將軍莊開始帶兵出征西南各地。莊是苗人的後裔,勇武善戰。在一個黃昏,楚國的大軍跋涉千裏來到了滇池。一場場激烈的廝殺以後,滇池之畔的大小部落盡歸楚國,將軍莊的威名也響徹了雲南。但是,就在他準備凱旋的時候,秦國也開始南侵,恰好切斷了他的歸途。無奈之下,莊隻好帶領將士返回滇池,在那裏生活下來。他們逐漸適應了當地的風俗,還與滇人一起從事農、牧、漁、紡織,並經營采礦。莊始稱“滇王”。到了漢武帝時代,中央王朝把滇國所在區域設為“益州郡”,下轄24個縣,滇王成了名義上的統治者,古滇文明逐漸衰弱,融入中原文明。但是,由於曆史記載的不足,古滇國的消失至今還是不解之謎。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