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中國古代最早的“冰箱”之謎

  你相信在古代人們已經能夠製冷了嗎?考古證明,製冷技術在古代已經發明。

  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偉大的詩人,他創作了充滿激情的詩篇《楚辭》。在《楚辭·招魂》一章中,屈原滿懷對家鄉的熱愛,將楚國當地的飲食融進了詩文,誘導那些楚國的亡靈要留戀故土,不要遠去。屈原所記的楚國美食中不僅有五穀飯食、牛鴨魚肉,當然還有摻著甜甜蜂蜜的美酒,而且還特意提出了濾糟的冰凍酒,自然是莫大的享受。而這種冰鎮酒是怎樣製作出來的呢?1978 年考古工作者在離楚地不遠的湖北隨縣戰國曾侯乙墓出土了一種器物——銅鑒缶,正是中國古代南方的一種冰鎮器,考古學家稱之為冰鑒,其作用相當於現在的冰箱。

  這件銅鑒缶高63厘米、長寬均76厘米、重168.8千克。整體為方鑒內套尊缶的形式,上有鏤空蓋。蓋身正中有方形孔,正好套住尊缶口。尊缶有蓋,溜肩,下腹內收,底部有三個榫眼。方鑒底部與尊缶榫眼相應部位安有三個彎形栓鉤,尊缶放入時,栓鉤與榫眼恰好扣合,其中一隻拴鉤還裝有倒鉤,拴鉤插入後,倒鉤就自動倒下來卡緊,使尊缶不能搖動。方鑒腹部和四角有8個龍形耳,龍頭頂承8塊方形和曲尺形的銅勺,是舀酒的用具。把這種銅鑒比作冰箱,從冷凍的作用上講,可說是名副其實。

  銅鑒是通過鑒和缶中間大量的冰塊來達到冷凍的效果,有人懷疑春秋戰國時期是否具有製冰和藏冰技術。大量的文獻和考古遺跡已經證實我國在很早的時代就已發明了藏冰的方法。藏冰的地方,稱為淩陰、淩室、冰井、冰窖等。曆代王室必設藏冰機構,有專人處理有關事務。有的地方政府乃至民間有財力的人家,也建有藏冰設施,以備夏季使用或出售牟利。如近 3000年前的周代就建成了“冰庫”,而且還配置了管理冰庫的專門官吏,名叫“淩人”,掌管鑿冰、藏冰、頒冰諸事,所藏冰主要用於王室成員的飲食。南方春秋時的吳國和楚國,也建有相當規模的冰室。史書記載,楚臣申叔豫在夏日曾以冰為床,穿著皮衣躺在上麵。在今鄭州延津縣西南 20 裏有一處冰井遺址,傳說為戰國韓襄王建的藏冰之所。在陝西寶雞古城村,曾發掘出春秋時期秦國的一個冰窖遺址,能貯存100多立方米冰。可見春秋戰國時期,不僅周王室有專管藏冰的官吏,諸侯列國也爭相仿效,以藏冰為本國的一件大事。在每年的寒冬時節,淩人指揮奴隸們將河中的冰鑿成大長方形塊,運到專門的大房子裏堆砌起來。春天人們整理盛冰用的銅鑒擊,到了夏天便隨時提供冰塊,用於祭祀、宴客。由於能貯存冰,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就有冰可用了。曾侯乙墓冰鑒的發現,與古代文獻關於春秋戰國時期流行在夏季飲冰鎮酒的記載正相印證。當然這種冰鑒在收藏保鮮食物上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視的。

  更令人讚歎的是這個銅鑒的製作工藝非常精湛。器物上有許多鏤空裝飾,透視有若幹層次,審采用失蠟法鑄造的,即先用蠟做模,模外做範,加熱烘烤使蠟模融化流失,使整個鑄件模型變成了一個空殼,再將青銅溶液澆灌至空殼內,就可鑄成所需的器物。這說明在 2400 年前的戰國早期,中國的失蠟法鑄造技術已經達到極高的水準。整件冰鑒製作匠心獨運,集實用性、科學性與藝術性於一體,在中國古代的冰鎮器具上實屬罕見。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