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中國古人如何加工糧食

  民以食為天,糧食的加工生產也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標誌之一。

  說起唐代詩人李紳,知道的人肯定不多,但是說起他寫的那首《憫農詩》,可以說是家喻戶曉。“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樸實無華的語言告訴我們每一粒糧食都來之不易,都飽浸著稼穡者的無數心血。在當今社會裏,大多數農業都采取了現代化的作業方式,而在古代,把糧食播種到地裏非常不容易,收割回家也蘊含著豐收的艱辛,即便加工成能食用的,也並非朝夕之功。

  中國最早的穀物加工工具出現在舊石器時代晚期。在距今17000年的山西沁水下川遺址中,就有了石磨的蹤跡。先民們用研磨的方法,將采集來的植物和種子顆粒在一塊平坦的石頭上搓下來,考古工作者稱這塊平坦的石塊為石磨盤。這一事實說明,遠在以狩獵和采集為生的舊石器時代,人類就已發明了石磨盤。到了新石器時代早期,隨著原始農業的發展,先民們發明了石磨和石磨棒這樣成套的穀物加工工具,取代了新石器晚期出現的單一的而且粗糙的石磨盤。考古學家所發現的石磨盤、石磨棒,以河南新鄭裴李崗遺址最為突出。同一時期的北方草原以農業為主的諸文化遺址中,也使用這套穀物加工工具,如內蒙敖漢旗一帶的興隆窪文化,但器物的造型粗糙,遠不如裴李崗的精致。裴李崗中的石磨盤多呈前寬後窄的鞋底形,下麵像出四個柱狀足。同時期的河北磁山遺址的石磨盤則多為兩端稍尖的形狀,長約半米以上,底部有四個或三個乳釘足。這套穀物加工工具到新石器時代早期,在先民生活中一直起著很大的作用。新石器時代中期以後,石磨盤和石磨棒逐漸被石臼和石杵所取代,臼最初是在較硬的地麵上掘一個槽,夯實內壁,把要加工的穀粒放入槽內,手執具有相當重量、下端呈橢圓形的木棒,連續舂擊,把穀粒上的穀殼和糠皮舂落,最後經過吹簸,得到幹淨的糧食。臼後來改用陶製的,後又改用鑿在較大石塊上的石臼。

  秦漢時期,糧食加工工具有了很大進步,出現了踐碓、木扇車、磨、碾等。踐碓實際上是杵臼的改進和發展,是一種簡單的機械裝置。它借全身之力用腳踏杵,而不用手舂,不僅可以提高加工效率,還大大減輕勞動強度,大約出現於西漢時期。河南濟源泗澗溝和洛陽東關漢墓都出土有踐碓模型。它的一端為外向內圓的臼窩,杵置其中,杵上安有長杠杆,架在杵架上。木扇車也出現在西漢時期。河南濟源泗澗溝漢墓出土陶米碓的右側就是扇車模型。其車廂為梯形,車廂中部有方漏鬥形高欄,安有裝風扇的軸孔。在風扇口後部立一俑,雙手伸前,作搖風車姿態。在欄的左側為斜坡形空箱,是盛穀糠的地方。木扇車在西漢晚期已在黃河流域普遍使用,到了東漢又普及到南方以及邊遠地區。磨是研米或麥為粉的工具。它是由兩扇鑿有起伏磨齒的圓形石塊所組成,下扇中央裝一短軸,上扇合在下扇上麵,可以繞軸轉動。穀物由上扇的磨眼徐徐注入,隨著上扇繞軸心旋轉,穀物在兩扇之間均勻散開而受磨。碓的舂擊穀粒是間歇動作,磨是連續加工,所以磨的工作效率比碓高些。最早的石磨見於櫪陽秦代遺址中。西漢時期逐漸推廣。河北滿城漢墓劉勝墓北室出土了大石磨,旁有馬骨,看來已用畜力拉磨。磨的普遍使用改進了飲食結構,麵粉製作的食物逐漸推廣。至於碾,隻見於文獻記載,尚未見到實例。

  魏晉南北朝時期,在農產品的加工方麵,廣泛使用了水力機械,如水碓、水磨和水碾。水碓的發明至少可以上溯到兩漢時期。魏晉時期,水碓的使用比較普遍。例如《三國誌·魏書·張既傳》中曾載,曹操移漢中民數萬以充實長安及三輔,由此引起了隴右、天水、南安等地百姓的不安。張既就讓三郡的官吏放假,讓他們回家修葺房屋,安置加工糧食的水碓,以此告訴三郡的百姓安心生活,政府不會讓他們遷走的。這也說明當時比較富有的人家已經多有水碓。一些大地主家的水碓更不隻一處。史載西晉時的大富豪石崇家中就有水碓30個。《晉書·惠帝紀》在描述西晉末的八王之亂時,記載了張方橋決堤,致使洛陽的水碓都因河水的幹涸而失去動力。由此也可看出,水碓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確已占據了相當重要的地位。不過,西晉以前的水碓一般都是單碓,西晉時杜預進行了改革,在單碓的基礎上發明了連機碓,使舂搗穀物的效率成倍地增加。這種連機碓設置在流水岸邊,借水力推動渦輪。渦輪軸上裝幾根撥杆。撥杆多少視水流大小而定,每一撥杆撥動一個碓。當渦輪轉動時,軸上的撥杆依次撥動各自杠杆的一端,使各杠杆的碓頭,此起彼落,舂擊各臼中的穀物。傅暢在《晉諸公讚》中曾說,由於杜預製成了連機碓,洛陽的穀價狂跌。至於水磨和水碾是用水輪帶動磨石或碾石來研磨穀物的工具,兩者的結構大同小異,其出現不應晚於南北朝時期。《魏書·崔亮傳》講,崔亮擔任北魏的尚書仆射後,曾奏請在洛陽的張方橋東堰建造了數十個水碾、水磨,糧食加工效率增加十倍,老百姓從中獲得便宜。《北齊書·高隆之》也講,高隆之在東魏天平年間(公元534~公元537年)任營構大將軍時,也曾在鄴南城的外麵鑿渠引漳水,並中渠上建水碾、水磨。南方也在同時出現了關於水磨的記載,如《南齊書·祖衝之傳》中說,祖衝之在樂遊苑建造水碓和水磨,南朝齊世祖親臨觀看。南北朝以後,糧食加工工具仍然繼續發展,隻不過其基本種類在此時已經確定。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