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章 安祿山被殺,安慶緒繼續叛亂

  安祿山攻取洛陽後,建元稱帝,自以為大功告成,遂逐步喪失了前進的銳氣,開蛤驕奢淫逸,止步不前。其統治集團內部也因刊害關係而產生了錯綜複雜的矛盾。由於各種矛盾的激化,安祿山被其子安慶緒所殺。

安慶緒取代安祿山的地位以後,由於飯軍的力量仍然相當強大,同時。唐朝廷哲時還無力消滅飯軍。所以,安慶緒繼續領導飯軍,與唐朝廷分庭抗禮。肅宗吸取重用房均而出師不利的偉痛教訓,開始重用郭子儀、李光粥等有軍事才幹的翁領,收複長安。繼續東進,從實阮意義上揭開了平定飯亂的序幕。

眾叛親離,安祿山被殺

玄宗拋開了太宗以來居安思危的傳統觀念,在太平盛世的氛圍中逐步驕奢淫逸,不理政事,致使大權旁落,奸相專權,為安祿山叛亂提供了可乘之機。安祿山在洛陽稱帝後,更是目光短淺,他沒有注意玄宗失敗的修痛教訓,反而緊步玄宗放縱奢侈、荒淫無度的後塵,很快激化了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促使自己走仁了絕路。

最初,玄宗每逢宴會,場麵都非常奢華,開始先是太常雅樂,太常雅樂又稱大唐雅樂,分坐、立二部,堂下立奏者,謂之立部伎;堂上坐奏者,謂之坐部伎。立部伎有《安舞》、《太平樂》、《破陣樂》、《慶善樂》、正月五日,嚴莊與安慶緒手持兵器站於帳外,李豬兒直接進帳砍殺安祿山。次日早晨,嚴莊對外宣布安祿山病危,立晉王安慶緒為太子,接著,就即帝位,尊安祿山為太上皇。最後,才宣布安祿山已死,為其辦理喪事。

安祿山曾經是玄宗的親信,他視楊貴妃為母,玄宗為父結果,安祿山叛亂,迫使玄宗逃之夭夭。嚴莊曾是安祿山的親信,在別人很難見到安祿山的時候,隻有嚴莊可以轉呈文官武將的上疏。結果,嚴莊夥同安祿山的兒子安慶緒殺死了安祿山。類同的曆史事件,為什麽會接連重現呢?難道親信都是最危險的敵人嗎?回答隻能是否定的。問題的關鍵在玄宗、安祿山本人。他們生活奢靡,不理政事;用人隻看表麵,不本質,喜聽華而不實的阿談奉承,拒聞有實際意義的忠言。他們深居禁中,不了解民情,也不知周圍人的實際情況,把自己完全孤立起來。這樣以來,就給那些野心勃勃,善於投其所好者提供了良機。曆史是一麵鏡子。如果後來的統治者不懂得這麵鏡子的作用,不注意從玄宗、安祿山的敗亡中吸取教訓,還是要重蹈覆轍的。

安慶緒繼續叛亂

安慶緒,是安祿山的第二子。其母康氏,是安祿山的結發之妻。由於安慶緒善騎射,故得安祿山偏愛。不到20歲,就被玄宗命為鴻臚卿兼廣陽太守。他最初名仁執,後被玄宗賜名慶緒,為安祿山的都知兵馬使。

安慶緒取代安祿山的帝位以後,改安祿山的年號聖武為載初。由於安慶緒懦弱無能,說話語無倫次,嚴莊擔心他在統治集團中難孚眾望,故而不使其見人。嚴莊身為禦史大夫、馮嵩郡王,一切權力集中於他一人之身。在統治集團,他盡量籠絡人心,以鞏固自己的地位。安慶緒以兄事嚴莊,自己不理政事,日夜縱酒為樂。

安慶緒繼安祿山為帝,這個政權的性質沒有改變,他仍是和唐朝廷針鋒相對的叛亂政權的代表。因此,他不可能向唐朝廷投降,因為投降就意味著這個政權的覆滅;再者,安祿山雖死,但叛軍的力量沒有遭到重大損失,這就決定他必然堅持與唐為敵,繼續叛亂。由此看來,安慶緒取代安祿山,對全國的形勢沒有產生重要影響。

安慶緒即位不久,就命尹子奇為仆州刺史、河南節度使,繼續進攻唯陽。接著,又命史思明為範陽節度使,兼領恒陽軍事,封妨川王;又以牛廷介領安陽軍事;再以張忠誌為常山太守兼團練使,鎮守井陘口;其他將領都維持原來的地位,繼續募兵與唐軍作戰。

安慶緒的部署和安排,實際上就是繼續進行叛亂。這就決定肅宗要進行的平定叛亂的戰爭還是一個艱難的進程。

郭子儀攻取河東

肅宗重用房館的失敗,促使他不得不把注意力轉移到善於指揮作戰的軍事將領身上。但是,他重用手握重兵的軍事將領也是顧慮重重的,玄宗重用安祿山的後果,他還曆曆在目。所以,他急需要郭子儀、李光弼等這些能征善戰的將軍,但又對他們很不放心。子是,肅宗征求李泌的意見道:“今郭子儀、李光弼已為宰相,若克兩京,平四海,則無官以賞之,奈何?”顯然,這是考慮李光弼,郭子儀在立了戰功以後應該怎樣控製的問題。其實,不僅是肅宗,而是很多最高統治者都關心的問題。當然,也有例外,像晚年的玄宗那樣,整日沉浸於醉生夢死之中,無疑是沒有這些顧慮的。

做為謀臣、李泌為肅宗提出了一套有效的方案。李泌說:“古者官以任能,爵以酬功。……夫以官賞功有二害,非才則廢事,權重則難製。是以功臣居大官者,皆不為子孫之遠圖,務乘一時之權以邀利,無所不為。”他還舉例說,安祿山就是官大權重而難製的典型。因此,他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以能任官,以爵賞功。這是“萬世之利”的良策。肅宗頗為欣賞。

按照李泌的良策,肅宗自然要重用郭子儀、李光弼等軍事將領。郭子儀認為,河東位十兩京之間,如果奪取河東,即可使叛軍所據的兩京受到威脅。當時,叛軍將領崔乾佑駐守河東。在崔乾佑奪取河東時,唐朝的一些地方官員,如永樂尉趙複、河東司戶韓星、司士徐靈、宗子李藏鋒等,都被崔乾佑俘虜。這4人雖然身陷叛軍之手,但還念念不忘唐室,他們時刻希望唐軍反攻河東,自己乘機內應。郭子儀了解這些情況,遂派人潛人河東,和這些人取得聯係,準備裏應外合,奪取河東。

至德二年二月初十,肅宗前進至鳳翔〔今陝西風翔)。肅宗前進至關中,雖然未經戰爭的奪取,但也標誌著肅宗又向長安前進了一步。叛軍奪取長安後,安祿山忙於改元稱帝,沒有再繼續向前發展勢力。所以,在關中,叛軍隻是控製著以長安為中心,南不出武關,北不過雲陽,西不過武功的局部地區。鳳翔距武功不遠,肅宗由靈武逐步前進,直達鳳翔,接近叛軍控製區的邊沿,實際上反映了肅宗決心平定叛亂,一往無前的進取精神。肅宗臨近前線,也就是支持郭子儀奪取河東的計劃。

郭子儀從洛交出發,先進兵馮翎。馮翎已經接近河東,然後又渡河而東,逼近河東。這時,在河東內部準備內應的韓旻等人,看到時機成熟,遂於二月十一日夜翻城迎接唐軍,殺叛軍近千人。叛軍守將崔乾佑逾城而逃,義發動城北叛軍反攻唐軍,被郭子儀擊破。崔乾佑逃走,郭子儀跟蹤追擊,斬首4000級,捕虜5000人。崔乾佑逃至安邑,安邑人開門迎接他,在他的人馬進人一半時,安邑人突然將城門關閉,把進人的人全部殺死。崔乾佑未及人城,雖然幸免於死,但也隻好遠逃而去了。

二月二十二日,郭子儀命其子郭叮及兵馬使李韶光、大將王柞渡河進攻淦關,初獲勝利,殺叛軍500人。不料,安慶緒立即派兵援救渡關,郭盯等戰敗,被殺1萬餘人,李韶光、王柞戰死,另一將軍仆固懷恩退回河東。

三月二十三日,叛軍將領安守忠率騎兵2萬人進攻河東,被郭子儀打敗,叛軍被殺8000人,被俘5000人。

郭子儀在戰爭中不斷顯示才能,由於形勢發展的迫切需要,肅宗不得不把郭子儀放到重要崗位。四月,肅宗就命郭子儀為司空、天下兵馬副元帥,使其率軍前往鳳翔。

郭於儀剛剛進據河東,肅宗為什麽很快又召他回師鳳翔呢?這主要和當時戰爭形勢密切相關。

叛軍西進,威脅肅宗

肅宗到達鳳翔10日以後,隴右、河西、安西、西域等地的軍隊陸續來到、江、淮一帶的庸調,也運到了洋川、漢中,很快即可陸運至關中。本來,江、淮一帶的租庸是通過運河、黃河、渭河,運抵長安,現在因安祿山叛軍占據洛陽、長安,隻好改由長江、漢水,運到洋川、漢中,再陸運到關中。現在,既然有了相當數量的軍隊,物質供應也有了來源,下麵就是怎樣進兵的問題了。

李泌主張,派安西、西域來的軍隊,向北進軍,繞到範陽之北,向南進攻範陽,直取叛軍的巢穴。肅宗認為,各路軍隊已經集中,不必遠道去取範陽,應當先取兩京正當肅宗準備向叛軍發起進攻時,叛軍反而先向肅宗發動攻勢了。

本來,原在嵩關作戰失敗退回後方的王思禮,又被肅宗任命為關內節度使,駐守武功。其部屬兵馬使郭英又駐軍武功東原,王難得駐軍武功西原。

二月於九日,叛軍將領安守忠等進攻武功,郭英又抵抗失利,麵頰中箭;王難得望見而不加支援,反麵後撤。王思禮後退至扶風,叛軍前哨部隊繼續西進至大和關,距鳳翔僅有50裏。這樣一來,肅宗所在的風翔必然大為震動,立即實行戒嚴。郭子儀就是在這種形勢下被任命為天下兵馬副元帥,奉召回到鳳翔的。

四月十三日,叛軍將領李歸仁於三原北襲擊唐軍,郭子儀命其部將仆固懷恩、王仲異、渾釋之、李若幽等,對其進行還擊,叛軍全軍覆沒,李歸仁隻身逃走。

郭子儀率軍東進至西渭橋,接著,又推進到濡水以西。叛軍安守忠、李歸仁所部屯兵於長安城西清渠。雙方處於五月初六,安守忠假意後退,郭子儀跟隨前進。叛軍用相持90狀00態精。銳騎兵擺成長蛇陣,唐軍猛衝其中,叛軍首尾作為兩翼夾擊店軍,庸軍饋敗失利,判官韓液、監軍孫知古均為叛軍所俘,軍資器械全部損失,郭子儀退保武功。

從當時的形勢看來,叛軍的力量還相當強大,肅宗平定叛亂的力量還不占明顯的優勢,雙方在較量中互有勝負。這就是說,肅宗要實現平定叛亂的願望,還是一個相當艱苦的過程。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