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五、文以載道閱古常新——經詩文台

  在封建社會儒家的一些著作通常被尊崇為“經”,班固《白虎通義》:經即是“常”、“常道”的意思,也就是亙古不變的道理。孔子研究《詩》、《書》、《易》、《禮》、《春秋》、《樂》,始稱六經,後漸漸發展至十三經等。此類儒家著作長期作為封建社會意識形態的代表,對鞏固、發展、延續封建統治起著重要的作用。不僅如此,對中國史學、文學、美學乃至科技也有著深刻的影響,從而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推而廣之,諸如先秦散文、楚辭、漢賦、唐詩、宋詞……無不滲透著豐富的理性精神、包容氣概、公忠氣節、人文關懷,以文載道,起著凝聚民族精神、弘揚愛國主義的獨特作用,無愧為祖國寶貴的文化遺產。

  今天走上文王點易、孔子弦歌、老子說經、屈原吟詩之台,仍會深深地感受到那憂民之熱忱、愛國之深沉、格物之辯證、達理之圓通……中華文化雖曆久而常新。

  €€先秦文台

  @@@羑裏文王演易台

  在現今信息時代,幾乎人人都知道離不了二進製。二進製的發明者是18世紀初德國數學家、哲學家萊布尼茨,據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考證,萊布尼茨在發明二進製時,曾經受到耶穌會士帶給他的兩張《易圖》的啟迪。萊布尼茨認為中國八卦卦形與他發明的二進製數表之間,存在著驚人的一致。如果把卦中的陽爻譯作“1”,陰爻“––”譯作“0”,那麽八卦正好是一個三位二進製碼組的集合:卦數N=23=8.

  這就進一步印證早在3000年前,中國古代發明的八卦這一信息傳載率相當優化的複合編碼象理的巨大影響和深遠意義。乾、坤、震、巽、坎、離、艮、兌每一種卦象,都可以在一定的定義域內,作為事物、狀態、情緒、意願的信息編碼,既有內涵的規定性,又有外延的模糊性,八卦兩兩推衍而成六十四卦,共三百八十四爻,使其充滿了奧秘與魅力,並反映出周代古人的辯證觀。神奇的《周易》在中國傳統的文化經典中被推崇為第一奇書,自是當之無愧。

  《周易》的作者和著作年代,古代曾有伏羲氏、神農氏推演八卦的說法,那隻是傳說,比較有把握地推斷則是西周初年的作品,一般認為由文王演易。

  文王演易台是西周文王被囚之地,位於河南湯陰縣城北3.5公裏處羑裏城遺址,此遺址為龍山至殷商時代的古文化遺址,高出地麵4米許,麵積約為1萬平方米,保存完整。漢書述:“西伯拘而演周易”。據史料記載,商代末期,西伯姬昌禮賢下士,所從甚眾。殷紂王聽信崇侯虎的讒言,疑姬昌聚眾謀反,將其囚禁在羑裏。姬昌82歲被囚,89歲獲釋,在其被囚的日子裏,將八卦圖演易為六十四卦。後其子姬發(武王)滅殷,建立周朝,姬昌被諡為文王。後人為紀念他,在羑裏城舊址建文王廟,現存文王廟係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重修,但也僅演易台保存比較完整。演易台高13米,牆厚1米,坐西朝東,相傳是周文王演易之處,也即被囚之室,其餘建築僅存遺址。廟內古柏蒼鬱,有明代石構建築演易坊,左側有明代刻石文王易碑(又稱八卦碑),上列六十四卦,並注卦辭;右側為乾隆禦書碑,上刻草書謁文王祠詩一首。

  @@@老子說法樓觀台

  樓觀台位於陝西周至縣東南20公裏的終南山山麓,自古為道教聖地。傳說周大夫函穀關令尹喜,曾在此結草為樓,觀看天體,初稱草樓觀、紫雲樓。後老子(姓李名耳)騎牛入關,在樓南高崗築台,講授《道德經》,故又稱說經台,樓觀台即取此意而得名。樓觀台北瞰渭水,南觀終南山,依山帶水,群峰競秀,茂林秀竹,綠蔭掩映,有天下第一福地、洞天之冠、仙都之稱。唐代詩人杜甫詩曰:“東來紫氣函穀關”,溫庭筠在此留下詩句:“紫氣氤氳捧豐山,蓬萊仙境共巉岩。”相傳在周穆王時,崇神拜仙的穆天子曾遊曆於此,在半山腰營建了“樓宮觀”。自秦至清,曆代多有擴建或修葺。秦始皇、漢武帝曾在此建宮立祠,企求追尋仙蹤,成仙長生。漢順帝時,巴蜀的張道陵創立道派,以《道德經》為主要經典,奉老子為教主,傳為老子著《道德經》講“道德經五千言”的古樓觀就順理成章地成為道教聖地,尤以唐、宋、元時最為興盛。唐代皇帝姓李,而老子姓李名耳,所以老子被尊為李唐先祖。唐高祖武德年間(618—626)曾親自“謁樓觀老子祠”,並改樓觀宮為宗聖宮。唐玄宗時(713—755),又把宗聖宮改名為“宗聖觀”,由書法家歐陽詢書“大唐修建宗聖觀碑”,至今保存完好。宋真宗(998—1022)時,按宮殿樣式修建玉清昭應宮。金代,樓觀台為兵災毀壞,元代初年又進行了大規模重修,更名“宗聖宮”。明清之際,樓觀幾經興衰,到清末,唯餘殘垣斷壁。從此,以老子當年說經台為中心,古樓觀便正式被稱為樓觀台。現方圓10裏範圍內,散布有50多處古建築和景觀,有說經台、煉丹爐、宗聖宮、望氣台和老子係牛處等,這些都成了道教聖跡;且名人題詠碑刻也頗多,其中唐代書法家歐陽詢隸書“大唐貞聖觀記”石碑,“老子道德經”碑和元代書法家趙孟隸書“上善池”等碑最為珍貴。

  @@@孔子絕糧弦歌台

  春秋末年,孔子奔走於魯、鄭、陳、蔡、衛、宋、楚諸國之間。“楚昭王(前515—前489)聞孔子在陳、蔡之間時,使人聘之。陳蔡大夫相議,以為楚用孔子,陳蔡危矣,乃相與發兵圍孔子於野。孔子絕糧七日,而弦歌不輟,”“從者病莫能興”,此即世傳孔子在陳絕糧之事。相傳發生在今河南淮陽縣城外西南隅,其地有台,名曰弦歌台。《元和誌》載,“後漢陳王寵善射,嚐於此教弩”,因又名弩台。明成化六年(1470),知州戴昕建祠,名厄台。嘉靖年(1522—1566)間,改為今名。原有後樓5楹,廊廡左右3楹,齋室30餘楹,庖廚盥洗室數楹,屢廢屢修。現僅存門兩座,正殿7間,均為綠琉璃瓦蓋頂,翠飛挑角。前門內有清康熙五十年(1711)所立“弦歌台”石匾額。進二門即為正殿,周有方形石柱24根,正門石柱上鐫刻對聯一副:“堂上弦歌七日不能容大道,庭前俎豆千秋猶自仰高山。”

  “堂上弦歌”展示出孔子“厄於陳蔡”仍從容弦歌傳誦至大之道的情景,從中可體味到孔子在困境中的坦然和自信。弦歌台三麵臨水,唯台東有羊腸小道,遊人徒步登台,有“厄台四麵平湖水,水麵平台台欲低”之感,秋來葦青荷香,別有一番情趣。

  @@@屈原行吟天問台

  屈原是我國第一個偉大詩人,為我們留下《離騷》、《天問》、《九歌》、《招魂》等20多篇偉大詩作。在他被流放苦度多年的洞庭湖畔尚有詩人不滅的印記:湖南益陽桃花江畔穀山(一說鳳凰山)山腰,舊時有屈原天問台(亦名天問閣),其下巨石陡峭,傳為天問石,亦名屈子釣魚台,傳說此處有屈原女兒秀英之墓,屈原手稿亦發現於此。清同治《益陽縣誌》載:“相傳屈原作天問於益陽桃花江。考原放逐江南,作九歌於玉筍山中。山在湘陰,事見《湘中記》、《廣輿記》,則天問作於此間,不為無據。”另有傳說天問台原為楚王宗廟,屈原流徙過此處時,適逢大卜鄭詹尹主祭。鄭詹尹是著名的善卜者,滿懷苦悶的屈原便向他提出了許多人生社會是非善惡方麵的問題,鄭詹尹無言以對;屈原隻好叩問蒼天,將自己心中的問題,一一寫在壁畫旁。風狂雨驟,電閃雷鳴,屈原依然屹立如山,仰天長號。在風雨中屈原問了三天三夜,總共問了170多個問題。人們為紀念屈原,便將楚王宗廟改建為天問台。據說,每逢風雨之夜,這裏還似能聽到屈原的問天之聲。

  €€兩漢南北朝文台

  @@@馬融講學絳帳台

  絳帳台在湖北江陵城內荊州中學西側,距南城牆約180米,為東漢學者馬融在此講學的地方。馬融遍注《周易》、《尚書》、《論語》、《孝經》等,使古文經學達到成熟的境地。《後漢書》載:“融才高博洽,為世通儒,教養諸生,常有千數。涿郡盧植,北海鄭玄,皆其徒也。善鼓琴,好吹笛,達生任性,不拘儒者之節。”“常坐高堂,施絳紗帳,前授生徒,後列女樂,弟子以次相傳,鮮有入其室者。”後因以“絳帳”為師長或講座的代稱,含有尊敬稱美的意思。據《江陵縣誌》載:台旁有一清池,上繞古樹,鴉鵲鳴噪其上,故稱“老鴉台”。清代存空台,旁臨池水,日本侵略軍入侵時,台被夷為平地。現池尚存,呈長方形,麵積為1350平方米,水深3米,上建曲橋。

  @@@郭生注釋爾雅台

  爾雅台在四川樂山烏尤寺羅漢堂後右側,相傳是漢代郭舍人注釋《爾雅》的地方。

  《爾雅》是我國最早的解釋詞義的專著,是考證詞義和古代名物的重要資料,宋時被列為儒家《十三經》之一。漢武帝時,犍為郡(今樂山)郭舍人首先為其作注。郭曾在烏尤山小住,然其注文已佚未傳。郭舍人所注《爾雅》雖早已失傳,但在晉人郭璞注釋中可見。東晉著名學者郭璞,集《爾雅》學之大成,名重於世,因與郭舍人同姓,故後人附會,將此地傳為郭璞注爾雅處。可見這裏並非真正的郭璞爾雅台,千年之後,直至清末,“郭舍人注爾雅”才為世人公認,曆史誤會得以澄清。

  現今爾雅台為明初所建,原為3層,20世紀50年代拆去兩層,改上層為“聽濤軒”。可在此近觀沫水,遠眺峨眉,正中後壁書刻有“漢犍為郭舍人注爾雅處”。其實,此處非當年郭舍人注爾雅處。古跡應為今曠怡亭址,那是明成化(1465—1487)時,州守魏瀚將古爾雅台改建為曠怡亭。袁靖時,袁子讓任州守又重修爾雅台,並襲眾說,刻“晉郭璞注爾雅處”碑記。1925年,縣人獲當年曠怡亭資料,複改建為亭,爾雅台即遷至今址。古往今來,烏尤山的爾雅台名聞遐邇,文人名士多來尋訪。北宋詩人蘇轍《初發嘉州》詩亦有“雲有古郭生,此地苦箋注。區區辨蟲魚,爾雅細分縷”之語。

  至於晉郭璞注釋爾雅台之所在,湖北宜昌爾雅街有清代重修之爾雅書院,相傳為郭璞流寓夷陵,注《爾雅》和著書處。

  院內有爾雅台、明月台等,現荒廢。

  @@@才女回文織錦台

  甘肅省天水市西關務農巷東端和育生巷南端交界處,有一條小巷,即原二郎巷,傳為前秦才女蘇若蘭巧織回文璿璣圖之處。前巷口門樓懸有“古織錦台”和“晉竇滔裏”兩匾。蘇蕙,字若蘭,前秦苻堅時秦州刺史竇滔的妻子。竇由秦州調守襄陽時,隻帶著愛妾趙陽台赴任,把23歲的蘇若蘭留在秦州。若蘭滿腹憂傷,嘔心瀝血織成了手帕大的五彩回文錦,也稱璿璣圖。上有29行文字,每行29字,無論從右到左,或是從裏到外,都能讀成各種格式的詩文,真乃巧奪天工。後來竇滔讀了回文詩後悔恨交加,便辭去趙陽台,接蘇若蘭到住所,從此夫妻更加恩愛。璿璣圖是我國古典文學寶庫中的珍品,無論左右、上下、裏外、交互、退一字、疊一字、半段順逆、旋回誦讀,均能成七言、六言、五言、四言、三言各種格式的詩文,上陳天道,下達人情,中稽物理,博引廣譬,寄意深遠,玄妙至極,堪稱千古奇文。

  €€唐宋文台

  @@@杜甫渼陂西南台

  西南台又名玉蟬台,位於陝西省戶縣城西約2公裏處澇水河畔渼陂湖。渼陂湖原為澇水故道,曲曲彎彎時寬時狹。

  因“水出終南山穀,合胡公泉”(《雍大記》),匯聚於此。形成方圓7公裏的陂地,高岸逶迤,古水縈繞,水光山色,滉瀁一氣,乃古代上林苑著名遊覽勝地。興於周、秦,盛於漢、唐,曾有“關中山水最佳處”之譽。唐天寶十三年(754)六月,杜甫遊渼陂,登上渼陂西南高台遙望陂麵,飽覽水色天光,遂作《渼陂西南台》:“高台麵蒼陂,六月風日冷。蒹葭離披去,天水相與永。”高台勝狀,壯闊景色,感受深切;“身退豈待官,老來苦便靜。”“從此具扁舟,彌年逐清景。”更抒發了幽棲陂上的複雜無奈的心情。後人為紀念杜甫之遊,在陂中修建了一座祠堂,取杜詩《渼陂行》中“空翠”二字命名。空翠堂中有一頗有特色的對聯:“片片片片片片片,雪下湖中影不見。莫非當朝杜少陵,然然然然然然然。”傳說為杜甫雪中遊吟時與一漁翁對聯而感,讀來別有情趣。後蘇軾、王九思等都曾在此遊曆。今空翠堂依然存在,當地群眾又對渼陂重加修整,建築了涼亭水榭,添置了遊船畫舫。渼陂,又以其迷人的風貌招徠遠近遊客。

  @@@東西南北鳳凰台

  鳳凰台位於南京城內西南部花盝岡。相傳南北朝劉宋元嘉十六年(439),有三隻狀似孔雀的大鳥,翔集於今花盝岡,並招引無數鳥類群集於此。當時認為這是“百鳥朝鳳”,象征太平盛世,於是詔置鳳台裏,在山上起台,名鳳凰台,稱三鳥翔集之山為鳳凰山。也有傳說秦皇當年命宮娥吹簫,引得鳳凰山上鳳凰起舞,延至漢代,乃有鳳凰棲於其上,故名。北宋初,曹彬部隊攻克金陵,將台焚毀,今存遺址。唐詩人李白曾登臨此台,作《登金陵鳳凰台》詩:“鳳凰台上鳳凰遊,鳳去台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更使鳳凰台名揚天下。明代元帥徐達後裔曾在鳳凰台旁築有徐氏西園,名“鳳台園”。園內有鳳凰台、鳳麓台,現均已無存。明代畫家郭仁的《金陵八景》圖卷中有“鳳台秋月”,描繪中秋時節在鳳凰台故址賞月的情景。

  四川成縣縣城東南4公裏的鳳凰山下也有一鳳凰台,在飛龍峽口右側杜甫草堂之內。唐乾元二年(759),杜甫自秦州到同穀(今成縣),曾在飛龍峽口“修茅茨容身”。草堂重建於北宋,現存為清代建築。坐西朝東,南北寬約10米,東西長約30米,大殿3間。舊有杜甫塑像,早毀。草堂古柏森森,碑石羅列;堂前山石陡峭,有二石對立,其形如闕,傳說有鳳凰棲息其上,故名鳳凰台。據《成縣縣誌》載,杜甫《鳳凰台》就作於此。詩有“山峻路絕蹤,石林氣高浮。安得萬丈梯,為君上上頭”句。

  湖北荊門,曆史悠久名勝眾多,尤以“三台”和“八景”著名。清代邑人《三台八景歌》中寫有,“鳳凰台作今州署,鳳凰名字傳千古,藹藹多吉翽其羽”,首數鳳凰台,今湮滅。

  傳說杭州也有一鳳凰台。此鳳凰台與明忠貞愛國英雄於謙少年故事有關。相傳於謙10歲那年,領父命向親戚家喜賀新年。他騎馬闖了杭州巡撫張大人道,遂有張大人出“紅衣兒騎馬過橋”,於謙對“赤帝子斬蛇當道。”張大人誇其聰慧,邀於謙到新宮橋鳳凰台遊玩,又出“今朝同遊鳳凰台”,於謙應答:“他年獨占麒麟閣。”張巡撫連聲道:“答得妙。”舉薦神童於謙應試浙江提學道,成為杭州有名的“童子秀才”。

  另南方文化古城潮州,在明代,辟鳳凰洲,築鳳凰台,建鳳凰塔,成為潮州新八景,並隨乾隆年間進士鄭蘭枝赴京科試所作八景七言詩八首聞名海內。其中《鳳凰時雨》就是詠鳳凰洲頭的鳳凰台:“鳳城郊外聳層台,時雨霏霏渡水來。雲鎖湘橋疑海市,煙迷筆嶺憶蓬萊。一天銀竹侵朱檻,八麵簷花點碧苔。霽後山川多景色,老鴉洲上好徘徊。”此台為明隆慶三年(1569)所建,曆代多經修葺。鳳凰台分三級,上奉古佛,下祀龍神。台基有一四柱四角方亭,單簷歇山頂,圍以護欄。亭子四麵橫梁分懸四塊匾,名曰:“中流砥柱、鳳凰時雨、有鳳來儀、鳳台時雨”。台基中層正麵鐫有“洪水止此”字樣,台基頂層正麵陰刻“鳳凰台”三個大字。登台遠眺,景物隨時節不同,變化萬千。每當天氣晴朗、風和日麗,會使你心曠神怡;更有情趣的是雨天景色,湘子橋、筆架山就像置身於虛幻縹緲之間,遙看湘子橋疑為海市蜃樓,筆架山猶如蓬萊仙境;如能逢上“東邊日出西邊雨”的時候,又可看到一天銀竹簌簌直下的奇觀了。“鳳凰時雨”也由此得名。

  @@@王安石舒台夜月

  舒王台也稱舒台,在安徽潛山縣內,為北宋文學家、政治家王安石讀書處。北宋仁宗皇祐年(1049—1054)中,王安石任舒州通判,後入相,封舒王,故名。王安石任舒州通判三年,不僅勤於政事,還勤於學習,三年如一日,日日至舒王台秉燭苦讀至深夜。故民間傳說:王安石上任時,一女子獻祖傳奇珠為燈伴大人夜讀,其明亮有如皓月當空。抵舒州後即修築一座高台,置珠於台上,每夜伴度,不知疲勞。舒州市民以為是明月高照,謂之“舒台夜月”。

  “舒王台高十餘丈,方圓數十畝,結構奇特,巍峨壯觀。”台東南臨雪湖、學湖、南湖。夏季月夜登台,山色朦朧,湖光飄渺,垂柳拂麵,蓮香撲鼻,舒台夜月成為“潛山十景”之一。宋在此建天寧寺,因明史可法在此屯兵,故此台又稱天寧寨,傳說原是曹操的“點將台”。《世說新語·假譎》載,魏武帝曹操率領83萬大軍南下,行至天柱山“失汲道,軍皆渴”,曹操靈機一動,鞭指遠處潛山縣城說:“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兵士們聽說有酸梅可吃,頓時“口皆出水”,“乘機得及前源”。這即是“望梅止渴”的典故。故潛山縣城又稱梅城。後曹操命大將張遼在此築起這座“點將台”。

  @@@蘇軾始題八境台

  八境台坐落於江西贛州市北。贛江上源章水、貢水匯合處,與磚石城牆同時修築,渾然一體,是著名的八景文化發祥地,也是贛州古城的象征。今台有三層,仿古建築,全台高28米多,總麵積574平方米。飛簷鬥拱,朱梁畫棟,雄偉壯麗。據史載,原台為石樓,為北宋嘉祐年間(1056—1063)孔宗瀚所建。孔宗瀚是山東曲阜人,孔子第四十六代孫。他鑒於“州城歲為水齧,東北尤易墊圮”,於是“伐石為址,冶鐵錮基”,將土城修葺成磚石城,建城樓於其上。北宋元豐三年(1080),孔宗瀚將登石樓所觀而繪製成卷的《南康八景圖》請蘇軾題詩,蘇軾詠詩八章並題序一篇,此後石樓遂改名為八境台而名聞遐邇。蘇軾在詩中提出了城市八景,從此中國曆史上第一次形成一組旅遊勝境,為後世模仿,如燕山八景、香港八景、台灣八景等,不失為中國旅遊文化的一個裏程碑。

  作為一個風流倜儻的大文豪,蘇東坡一生遊覽和題賦的名台頗多,武漢東湖蘇公祠左側的淩虛台就是其中的代表。此台是北宋時鳳翔府太守陳亮創建,蘇軾寫有《淩虛台記》和《淩虛台》詩而使此台聲名日盛,詩雲:“才高多感謝,道直無往還。不如此台上,舉酒邀青山。青山雖雲遠,似亦識公顏。……台前飛雁過,台上雕弓彎。聯翩向空墜,一笑驚塵寰。”

  後來台址三遷,最終移到現址,清光緒年間重建並增建適然亭一座。現為遊人登高遠眺和賞湖光山色的主要景點。

  蘇東坡路過江蘇高郵,曾和秦觀、孫覺、王鞏等文人在一座名為“泰山”的土阜上飲酒論文,有宋代曾幾“憶昔坡仙此地遊,一時人物盡風流,香蓴紫蟹供杯酌,采筆銀鉤入唱酬”的詩句記載。從此這裏得名為文遊台,後築台於山頂,又將其詩文刻石嵌於壁上,成為一處名勝。據方誌記載,台始建於北宋,經多次重修,大部分為清嘉慶十九年(1814)重建。現存石刻內容有:蘇軾生日祝壽圖、蘇軾畫像和秦觀、秦少章、黃庭堅、米芾、阮元等人的詩文和書法。此台不僅布局緊湊,建築造型亦較優美。

  另有愛山台,位於湖州城內,取蘇東坡“尚愛此山看不足”之句而名。北宋元豐三年(1080),蘇軾來湖州主政,極愛城南道場山一帶山水風光,寫了許多詩詞以抒懷,其中一首有“我從山水窟中來,尚愛此山看不足”句。蘇在湖州任職三月,即因“烏台詩案”被誣去職,郡人築台以誌紀念。登愛山台,可眺望道場山山色與塔影。“坡老歸嶼?汪臣去矣!湖山我又重來。明月今宵,多情飛上層台。……”清康熙初知府吳綺《愛山台看月》詞的字裏行間飽蘸湖城清遠山水和湖州人追念前賢的一片情懷。

  @@@朱熹嶽麓赫曦台

  赫曦台現在湖南長沙嶽麓山下嶽麓書院內,位於書院頭門之後的中軸線上。原赫曦台在嶽麓頂峰禹王碑下。南宋乾道三年(1167),朱熹應邀到嶽麓書院與張栻講學,同登峰巔觀日出,因築台以紀其勝。台額為朱熹手書,乃曰“赫曦”,頌嶽麓高大顯赫而首占朝輝。明嘉靖七年(1528),知府孫存在山頂建台,王守仁為之題詩:“隔江嶽麓懸情久,雷雨瀟湘日夜來,安得輕風掃微靄,振衣直上赫曦台。”後漸荒廢。明代萬曆以後,峰頂台廢無存。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於院前修築前亭,總攬“嶽麓全勝”。清道光三年(1823)發現赫曦台原碑,遂將前台改為“赫曦台”以存故跡而紀念朱張二位大師。現存建築為清同治十年(1871)重修,平麵呈“凸”字形,青瓦頂,空花琉璃背,挑簷卷棚,台簷及左右兩壁有戲曲故事堆塑,極有藝術價值。右壁草書福、壽二字,為嘉慶年間所書,每字皆一丈有餘,筆法蒼勁,其中左壁“壽”字尤其筆力千鈞。據說這“壽”字為一偶過的道士用竹掃帚揮就,傳為仙跡,而山長羅典則在右壁補白“福”字,實則反映儒道兩家相互交融的情況。

  @@@千年東流鬱孤台

  在贛州西北隅田螺嶺(賀蘭山)上有一著名的鬱孤台,它建於唐廣德至大曆年間(763—779)。台高17米,共三層,麵積約300平方米。鬱孤台北依贛江,南望古城贛州。“冠冕一郡之形勢,而襟帶千裏之江山”,隆阜鬱然孤峙,故名。鬱孤台雕梁畫棟、甚為壯觀,為贛州一大名勝,曆代文人墨客留下許多題詠。

  北宋紹聖元年(1094),蘇軾因反對王安石變法被貶嶺南惠州,途徑贛州,登臨鬱孤台,詩興大發,曾寫下了《過虔州登鬱孤台》。南宋鹹淳十年(1274),文天祥任贛州知州,任職期間,文天祥登上鬱孤台,憂國憂民之情湧上心頭,遂吟成“鬱孤台”一詩:“城廓春聲闊,樓台晝影遲。並天浮雪界,蓋海出雲旗。風雨十年夢,江湖萬裏思。倚欄時北顧,空翠濕朝曦。”辛棄疾的《菩薩蠻》更為著名,傳誦千古:“鬱孤台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台以詞顯,詞以台傳。800多年來,對辛棄疾的這首“橫絕六合,掃空萬古”的詞,人們唱和不絕。遊鬱孤台的還有宋代“江西詩派”的開創者黃庭堅;江湖詩派的劉克莊、戴複古;宮廷詩人康與之;明代詩人劉崧、謝榛;哲學家王陽明、戲劇大師湯顯祖;清代著名詩人王士禎、朱彝尊等人。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