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3)

  圖書:

  《民革川康五魂》屈武團結出版社

  邵力子

  邵力子,男,1882年出生於浙江紹興。國民黨員。1906年10月,留學日本,隨後加入同盟會,次年春回國。1920年5月,邵力子與陳獨秀等人在上海發起建立馬克思主義研究會。8月,轉為中共黨員並參加上海共產主義小組。1924年1月,當選為國民黨一屆中央候補執行委員。1925年夏,因參加領導五卅運動,被上海護軍使下令通緝,離上海去廣州。5月起,曆任黃埔軍校秘書長、政治部主任,公開共產黨員身份,參加組織生活。1926年1月,任國民黨二屆中央監委。1927年5月初……邵力子從蘇聯回國被扣押至南京。1929年3月,在國民黨三大上,邵力子繼續當選為中央監察委員。此後,他又相繼出任甘肅省政府主席、陝西省政府主席等要職。力促西安事變和平解決。1937年1月,蔣介石正式免去了邵力子陝西省政府主席的職務。2月,邵力子任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長,其間做了大量促進國共第二次合作的基礎工作。1940年5月,邵力子出任中國駐蘇聯大使。1942年11月,蔣介石又免去了邵力子駐蘇大使的職務。1945年,邵力子作為國民黨代表,與張治中一道參加了國共重慶談判,在與共產黨合作方麵,隻要在他的權限內,隻要他有能力辦到,總是有求必應,以求和平建國。10月10日,他與共產黨代表周恩來、王若飛等人在重慶桂園簽訂了《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通稱《雙十協定》)

  1946年11月,國民黨單方麵召開了所謂“國民大會”。邵力子拒絕擔任大會秘書長一職,並拒絕參加“國大”的選舉。1949年邵力子作為國民黨政府和平談判代表團成員與中共進行和平談判。國民黨政府拒絕簽署和平協定後,他聲明同國民黨脫離關係。1949年9月2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北平開幕,邵力子作為特邀代表出席了會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邵力子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委員,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第一、二、三、四屆全國政協常委。1967年12月25日邵力子在北京逝世。

  文物:

  03243 W中蘇文化協會等歡送邵力子,這是邵力子出席大會的請柬檔案:

  D00014潘梓年致函宣傳部部長邵力子

  PB004711717路軍駐各省部秋季運動會。楊虎城在運動會主席台,其右為邵力子……

  00601 R周恩來與邵力子等

  02173 R 1961年10月1日,吳玉章、邵力子等在天安門城樓上。

  06452 R 1946年第三方麵代表赴南京前,歡宴國共雙方代表於範園。圖為各方代表,一排右起:雷震(政府)楊永淩(青年黨)李維漢(中共)蔣勻田……羅隆基(民盟)吳鐵城(政府)周恩來,二排右起黃炎培(民盟)沈鈞儒、章伯鈞(民盟)邵力子。

  06550 R 1938年8月,印度尼赫魯訪問重慶和邵力子、陳銘樞等留影。

  07603 R前駐蘇大使邵力子。

  08983 R國民參政會秘書長,為和平努力不懈之邵力子。

  09046 R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1927年3月27日在漢口成立,抗戰期間,該會會員於抗敵文藝寫作貢獻甚大,圖中前排第二人為張道藩,第四人為邵力子,第五人為日本反戰作家鹿地亙,第六人為陳銘樞。

  09263 R西安事變解決,張李送蔣委員長乘機返京,委員長側為楊虎城、邵力子、張學良。

  圖書:

  《邵力子先生致力於一九四九年國共和談》程思遠《文史資料選輯》合訂本《回憶邵力子先生和我的關係》孫越崎《文史資料選輯》合訂本《中國人民民主製度發展的必然趨勢——對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長期共存……互相監督”方針的體會》邵力子《文史資料選輯》合訂本《憶邵力子先生二三事》淩其翰《文史資料選輯》合訂本《懷念新聞師尊邵力子》萬枚子《文史資料選輯》合訂本。

  《出使蘇聯的回憶》邵力子《文史資料選輯》合訂本

  《邵力子生平簡略》傅學文《文史資料選輯》合訂本

  《懷念邵力子》傅學文

  《我的父親邵力子》邵偉真

  《邵力子在莫斯科》蘇杭《民國春秋》2001年4月

  《有官職無官氣的邵力子》金光群《炎黃春秋》1999年3月

  《邵力子營救新四軍》張軍《黨史文匯》1984年12月

  《邵力子提倡第三次國共合作》黎碧石《縱橫》2006年9月

  《周恩來與邵力子》舒風北京華文出版社2001年8月

  《和平老人邵力子》中國政協文史資料北京文史出版社1985年10月《邵力子》朱順佐河北花山出版社沈鈞儒沈鈞儒,字秉甫,號衡山,男,浙江嘉興人,1875年出生。中國民主同盟領導人……早年留學日本法政大學。回國後參加立憲運動、辛亥革命,後又參與護法運動……反對曹錕賄選。致力於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期間,撰文提倡新道德,新文化……1935年先後組織上海文化界救國會和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1936年11月與鄒韜奮、李公樸等七人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入獄,至抗戰爆發後出獄。抗日戰爭時期……曾組織平民法律扶助會,為被迫害的人民、抗日軍人家屬及進步圖書雜誌義務辯護。還在漢口籌組抗日救亡總會。1939年9月初與鄒韜奮、章乃器等在重慶發起成立統一建國同誌會。1941年倡議組織中國民主政團同盟,1944年9月改組為中國民主同盟,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常務委員。他還出任《新華日報》的常年法律顧問。抗戰勝利後,任中國人民救國會主席。1946年1月代表民盟參加舊政治協商會議,為爭取全國的和平民主而鬥爭。當國民黨反動派撕毀舊政協決議,下令召開偽國民大會時,曾代表民盟發表聲明,堅決反對偽國大。1947年民盟被國民黨。

  反動派非法解散。1948年初在香港主持民盟一屆三中全會,發表緊急聲明,堅決與中國共產黨合作,終於促使民盟走上革命道路。同年5月響應中共五一宣言,9月赴東北解放區,次年春到北京,參加新政治協商會議的籌備工作。建國後,曆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政協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民主同盟中央主席。1963年6月11日在北京逝世。

  檔案:

  R322沈鈞儒的檔案

  01221 R《新華日報》創辦五周年紀念大會上,潘梓年社長和民主人士沈鈞儒先生賽跑,潘梓年旁站立者為茅盾。

  02546 T 1938年1月14日,沈鈞儒為《新華日報》創刊題詞。

  史迪威

  約瑟夫·沃倫·史迪威,男,1883年3月19日生於美國佛羅裏達州帕拉特卡。美國軍官。早年考入美國陸軍軍官學校(西點軍校)成為當年最年輕的學員之一。

  1921

  年以步兵少校任駐華使館隨員,在北京學習漢語。1925年任駐天津美軍參謀長。

  1932年至1939年任美國駐華使館武官。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擔任駐中、印、緬美軍司令,中國戰區參謀長,羅斯福總統的代表等。1944年1月,史迪威同意政治顧問戴維斯關於向延安派遣美軍觀察組的報告。七八月間,美軍觀察組分兩批抵達延安。史迪威因主張動員中國的一切力量抗擊日本,反對蔣介石在抗日戰爭中消極避戰,建議羅斯福總統采取措施,將中國的所有武裝力量統一在美軍指揮之下等,而同蔣介石發生了尖銳的矛盾。1944年8月,羅斯福派赫爾利來華協調蔣介石和史迪威的關係,但未獲結果。同年10月,由於蔣介石的要求,美國政府被迫將史迪威召回美國。回國後,曾任美軍陸軍地麵部隊司令、駐衝繩島美軍第十軍軍長等職。1946年10月12日,史迪威因患胃癌並轉移到肝部,在舊金山萊特曼陸軍醫院逝世,終年六十三歲。遺著被後人匯編為《史迪威文件》。

  檔案:

  R522史迪威的檔案

  R470(宋慶齡的檔案)1.宋慶齡與史迪威在陪都重慶(團結報)

  01621 R宋慶齡與史迪威0698207026-07027 Y史迪威舊居(李子壩、嘉陵新路63號)

  07071 Y重慶市頒布的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標誌牌(史迪威舊居)

  07072 Y史迪威舊居(李子壩、嘉陵新路63號)

  07107 Y史迪威舊居(嘉陵新路)

  07108-07110 Y史迪威舊居(嘉陵新路)

  09349 H在我軍會師後,中印公路亦隨之完成,1944年1月22日,中印公路正式通車。由印度雷多開始,過孟拱,過密支那,經八莫,龍陵而至昆明,全長1044英裏,我國被敵封鎖三年,遂被打破,蔣主席以緬甸之戰多賴史迪威將軍指揮,命名為史迪威公路圖書:

  《中國戰區參謀長史迪威將軍》(4)苑魯重慶出版社2005年3月《史迪威與中國》史迪威研究中心編重慶出版社《史迪威與中國》楊耀健北京中青社1991年10月《史迪威與蔣介石》苑魯重慶出版社1990年1月史良。

  史良,女,江蘇常州人,1900年出生。中國民主同盟中央主席。1921年,考入上海政法大學攻讀法律。1931年後,任上海律師公會執行委員,上海婦女救國會常委。1935年12月21日,史良出席上海婦女界救國會成立大會,並在會上致辭,後當選上海婦女界救國會理事、上海文化界救國會執行委員、上海各界救國聯合會執行委員等職。1936年11月22日,史良、沈鈞儒等七人被國民黨所逮捕,為曆史上著名“七君子”。抗日戰爭期間,在武漢、重慶等地從事民主運動。1938年10月到重慶,1939年冬至1940年春,各抗日民主黨派在重慶掀起憲政運動,她是婦女憲政運動的主要領導者。1941年“皖南事變”後,為抗議國民黨反動派的分裂活動,她退出國民參政會。1942年,參加中國民主政團同盟(後改為中國民主同盟)任民盟中央常委。1946年7月,著名民主人士李公樸、聞一多遭到暗殺。接著陶行知因時局的刺激而患腦溢血逝世。她是李、聞、陶追悼活動的負責人之一……1947年民盟被國民黨政府強迫解散後,她留在上海堅持地下工作,為民盟華東執行部負責人之一。建國後,任中央人民政府司法部部長、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盟中央主席、全國婦聯副主席。1985年9月6日因病逝世,享年八十五歲。

  檔案:

  R346史良的檔案

  01802 R吳國楨在追悼會上與鄧穎超、史良兩女士晤談

  01803 R鄧穎超與史良在重慶各界婦女集會上

  02070 R吳玉章與史良在廣東從化溫泉(1962年2月)

  沈鈞儒、沙千裏、李公樸、鄒韜奮。

  05108 R抗戰期間重慶召開各界抗日群眾大會,會前史良(右)與謝蘭鬱交談05109 R抗日戰爭爆發後,史良在上海與何香凝等積極組織領導慰問抗日工作……圖為史良親手向上海抗日將士分發慰問品05110 R抗戰期間史良(右一)與民盟領導人張瀾(右三)沈鈞儒(左三)

  ……梁漱溟(左一)等在重慶留影

  圖書:

  《史良自述》史良北京文史出版社1987年3月

  史沫特萊

  艾格尼絲·史沫特萊,女,1892年出生,美國人。1910年,史沫特萊加入了印度工人黨。1916年史沫特萊來到紐約,為《號角》撰稿。1918年她因聲援印度獨立運動而被捕入獄6個月。1928年她完成了自傳《大地的女兒》。1929年初,史沫特萊作為德國《法蘭克福日報》的記者途經蘇聯來到中國。在上海,她認識了魯迅……郭沫若等文化名人,並協助宋慶齡處理一些文秘工作。1933年她發表第一本有關中國的書《中國人的命運》,次年又發表《中國紅軍在前進》一書。希特勒上台後,她改為擔任英國《曼徹斯特衛報》駐中國記者。1935年史沫特萊再次來中國。1936年,在中共地下黨員劉鼎的安排下,史沫特萊到達西安,報道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並永久地被貼上了“中國共產黨的辯護人”的標簽。1937年……史沫特萊受中國共產黨邀請,前往延安。她是一個精力充沛的圖書管理員,負責擴展延安窯洞圖書館外文書籍。她為延安引進了一種新的娛樂方式——西方式的交誼舞。1938年1月,她從山西來到武漢,在中國紅十字會軍醫部展開工作。她還說服日內瓦國際紅十字會供應中國軍隊部分急需藥品。為解決中國軍醫缺乏問題,史沫特萊積極號召外國醫務誌願者來中國。在武漢的10個月,通過在前線的經曆完成了《中國在反擊》一書。1938年10月中旬,史沫特萊隨中國紅十字會醫療救護隊退至長沙。1940年9月史沫特萊去香港養病。1941年5月史沫特萊因病回。

  到美國。回國後,她到處講演,撰寫文章,介紹中國抗戰的真實情況,為中國的抗戰募捐,並為朱德作傳《偉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時代》。1950年5月6日,史沫特萊因手術不治在倫敦逝世。

  檔案:

  《一代女傑:史沫特萊傳》石垣綾子北京光明日報1992年10月

  《史沫特萊》朱華麗沈陽遼海出版社1998年10月

  舒繡文

  舒繡文,學名舒彩雲,曾用名許飛瓊,女,1915年出生。中國話劇、電影演員。

  她早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就投身於田漢領導的“五月花劇社”、“春秋劇社。”

  ……開始了革命話劇活動。1931年開始藝術生涯,1932年5月加入五月花劇社,演出了《亂鍾》、《戰友》等獨幕劇。同年秋到上海,隨春秋劇社參加為東北難民募寒衣的義務演出,後與藝華影片公司簽約,走上了影劇兩棲的生活道路。1934年春赴南京演出《梅蘿香》,成功地塑造了筱春蘭的形象,遂與上海明星影片公司簽約3年,並參加上海業餘劇人協會,成功地塑造了《原野》中的金子和《大雷雨》中的卡巴諾娃形象。1937年“八一三”後到武漢參加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電影股工作,同時演出《前夜》、《中國萬歲》、《古城的怒吼》等抗戰話劇,還主演了電影《保衛我們的土地》。後隨電影股西遷重慶,相繼拍攝了《塞上風雲》、《血濺櫻花》等影片並演出了幾十部話劇,塑造了不同的人物形象,獲得很高評價。抗戰時期,在周恩來、郭沫若的領導下,在重慶、成都等地的“中國萬歲劇團”、“中華劇藝社”任主要演員,先後在郭沫若、陽翰笙、曹禺、洪深、老舍、宋之的、馬彥祥等許多著名作家的劇作中擔任主要角色。抗日戰爭勝利後她回到上海,演出了《天國春秋》、《清宮外史》等劇,並拍攝了《一江春水向東流》、《裙帶風》等影片,被評為最出色的女演員。1950年調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了《女司機》、《一場風波》等。1957年調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先後演出了《關漢卿》、《伊索》、《駱駝祥子》、《女店員》等劇,塑造了虎妞等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她生前是國家一級演員,北京人民藝術委員會副主任;曾先後被選為第一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三屆全國婦聯執行委員會委員,全國文聯委員,中國劇協和中國影協常務理事。1969年3月17日卒於北京。

  00178 R張瑞芳、舒繡文等正在排練郭沫若寫的《棠棣之花》。1941年)

  09761 H 1940年12月26日,宋之的的新作五幕話劇《霧重慶》在國泰大戲院上演。應雲衛導演,舒繡文、黎莉莉、陳天國、江村、吳茵在劇中扮演重要角色。

  斯諾

  埃德加·斯諾,男,1905年出生,美國人。1928年,斯諾來到中國。1932年斯諾與海倫·斯諾結婚。1934年,斯諾兼任燕京大學新聞係講師。1936年6月,在宋慶齡的幫助下,斯諾訪問陝甘寧邊區並采訪了毛澤東,成為第一個采訪邊區的西方記者。1937年7月,在北京寫成《紅星照耀中國》。同年10月該書在英國倫敦出版……1938年2月,中譯本在做了少量增刪後改名為《西行漫記》在上海出版。引起極大轟動。“七七”事變爆發,斯諾在北平南苑目擊了中國抗日戰爭的開端。同年9月末,他又在上海目睹了“八一三”淞滬抗戰。接著,斯諾沿著日軍在中國的侵略戰線,橫越中國國土,去了漢口、重慶、西安,並再一次去延安,其間撰寫了一係列的新聞報道,揭露日軍的蠻橫凶殘和中國人的不屈反抗。1941年,斯諾回到美國,仍然向美國人民和世界人民宣傳中國的抗日戰爭。1942年,斯諾前往中亞和蘇聯前線采訪。1959年,全家遷居瑞士日內瓦。斯諾同毛澤東等中共領導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誼,1949年後於1960年、1964年和1970年曾三次重訪中國。1972年2月15日,斯諾病逝於日內瓦。1997年1月,海倫去世。斯諾著名作品有:《遠東前線》(1933年)中國現代短篇小說英文譯作《活的中國》(1936年)《紅星照耀中國》(即《西行漫記》)1937年)《為亞洲而戰》(1941年)

  《蘇聯力量的格局》(1945年)《斯大林需要和平》(1947年)《複始之旅》(1959年)《今日紅色中國》(1962年)

  檔案:

  R4(周恩來的檔案)31.美國作家斯諾關於周恩來總理的介紹

  Z0145斯諾著《西行漫記》1938年鄧托夫捐贈

  00608 R 1938年周恩來與鄧穎超在武昌會見斯諾

  05200 R 1936年7月9日,周恩來在安塞百家坪西征前線遇到了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圖為周恩來(右二)同斯諾(左一)熱情握手。

  06571 R宋慶齡1939年在香港會見埃德加·斯諾

  圖書:

  《美國友好人士斯諾訪華文章》三聯書店1971年7月

  《斯諾眼中的中國》(美)路易斯·惠勒·斯諾中國學術出版社1982年2月《西行漫記:紅星照耀中國》(美)埃德加·斯諾北京三聯書店1979年12月《漫長的革命——紫禁城上話中國》(美)埃德加·斯諾新疆大學出版社1994年9月《漫長的革命》(美)埃德加·斯諾上海人文出版社1975年4月《冒險的歲月——埃德加·斯諾在中國》(美)伯納德·托馬斯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9年7月司徒雷登司徒雷登,男,1876年出生於杭州城北部天水橋畔耶穌堂弄天水堂旁的傳教士住宅。他後來成為第二代美南長老會傳教士。1919年1月,司徒雷登被聘請為燕京大學校長。1921年司徒雷登受聘為中國教會教育調查團成員。1930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授予司徒雷登榮譽文學博士學位。1933年受美國總統羅斯福召見,聽取他對中國時局的意見。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他因拒絕與日軍合作,和華北地區英美人士一同被日軍關押在山東濰縣集中營(長老會樂道院)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後獲釋。1945年,獲釋後的司徒雷登繼任燕大校長(後為校務長)直到離開中國。1946年7月11日司徒雷登出任美國駐華大使。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攻占。

  南京,他沒有隨國民政府南下廣州,而是堅持要留在南京美國大使館。直到8月2日,司徒雷登才被迫悄然離開,返回美國並隨即退休。據說在他離開中國前夕,曾經和中國共產黨高層秘密接觸,也打算前往北京磋商美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事宜,但是被提前召回,未能成行。回到美國後,他先被國務院下了“禁言令”,後來又被麥卡錫主義者騷擾。患了腦血栓,導致半身不遂和失語症,最終於1962年9月19日在華盛頓病故。主要著作有《啟示錄注釋》、《司徒雷登日記》……《在華五十年——司徒雷登回憶錄》等。

  入國民黨,不肯任官職。抗戰後期,他還鼎力支持國內經濟建設事業,在重慶等地設立華僑興業銀行。抗日戰爭勝利後,反對蔣介石集團的內戰政策。1946年4月……司徒美堂率眾抵滬。6月21日,司徒美堂晤蔣,話不投機,悻悻而去。兩天後,他親赴南京梅園30號拜會中共代表周恩來,旋又參加中共代表和上海民主人士為他舉行的歡迎茶會。此後,周恩來代表中共親自到司徒美堂寓所兩次訪談,並邀他到解放區參觀。兩相對比,使司徒美堂開始疏離國民黨而接近共產黨。1947年在南京和上海,司徒美堂兩次拒當國大代表,杜月笙替蔣恐嚇:“蔣叫你當,你就要當,他不是好惹的人。”司徒美堂揮杖拍案而起,大吼:“我司徒美堂不當就不當,告訴蔣某人,司徒美堂難道就好惹嗎!”1949年毅然離開居住了69年的美國,應邀回國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建國後,擔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

  全國人大常委等職。1955年5月8日病逝於北京,享年八十七歲。

  檔案:

  Z0028周恩來致馬歇爾、司徒美堂的信

  00478 R周恩來與司徒美堂、黃興夫人等在重慶“八辦”。

  00479 R周恩來與司徒美堂等人

  06729 Ww司徒美堂提議召開各黨各派各界領袖組織特別委員會調整國共關係致蔣介石、毛澤東。

  圖書:

  《回憶司徒美堂老人》北京政協、廣東政協文史資料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8年5月

  《愛國華僑司徒美堂》陳民《人物》1980年第3期

  宋慶齡

  宋慶齡,女,1893年出生於上海。國民黨員。1908年,宋慶齡赴美國佐治亞州梅肯市留學,獲威斯裏安女子大學學士學位。1915年,宋慶齡與孫中山結婚。1925年3月孫中山在北京逝世,宋慶齡繼續堅持孫中山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同違反孫中山革命原則的勢力進行了不懈的鬥爭。1926年1月,在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1927年8月,宋慶齡出訪蘇聯,以後旅居歐洲4年。“九一八”事變後,宋慶齡再度從西歐回國。1932年12月……宋慶齡與蔡元培、魯迅等人在上海組織了“中國民權保障同盟”,“同盟”保護和營救了大批為祖國獨立和解放而奮鬥的共產黨人和愛國人士。宋慶齡於1938.

  年在香港創建“保衛中國同盟”,致力於戰時的醫療救濟和兒童保健工作。她通過各種方法和渠道向海外華僑和國際社會宣傳抗戰真實情況,並向愛國華僑和國際友人募集了大量資金、藥品、醫療器械和其他物資,支援抗戰。她團結和組織國際友人和國際醫療隊到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去考察和工作。斯諾、史沫特萊、白求恩、柯棣華、馬海德等記者和醫生都是經她安排進入解放區的。抗戰勝利後,宋慶齡將“保衛中國同盟”改為“中國福利基金會”,主要從事婦幼衛生……文化教育和社會福利救濟事業。此時的國民黨又發動內戰,宋慶齡雖然身在國民黨的心髒地區,卻繼續募集大批醫藥物資,利用各種機會和條件運往解放區,支援共產黨領導的解放戰爭,為建立新中國立下了特殊的功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受中共中央邀請,到北京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當選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之後她一直擔任中華全國民主婦女聯合會名譽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婦女聯合會名譽主席和中國人民保衛兒童全國委員會主席職務。1950年,她被選為世界和平理事會理事。1952年,被選為亞洲及太平洋聯絡委員會主席。1954年9月宋慶齡當選為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後相繼擔任副主席、人大副委員長等職務。1981年5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宣布接收宋慶齡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16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授予宋慶齡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榮譽稱號。1981年5月29日病逝於北京……

  檔案:

  R470宋慶齡的檔案

  D00271宋慶齡、何香凝、柳亞子、彭澤民致蔣介石電

  00160 R宋慶齡1939年在香港

  00163 R宋慶齡與王安娜前去桂園拜見毛澤東

  00731 R周恩來與宋慶齡

  01617 R 1942年,宋慶齡在重慶慰問抗日戰士。

  01618 R 1948年,宋慶齡檢查中國福利基金會募集的即將運往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解放區的醫藥器材。

  01619 R 1939年,宋慶齡在香港攝於英國友人約翰·桑勒克諾弗特捐助的大型救護車前。在保衛中國同盟的安排下,這輛救護車被護送到了延安。

  01620 R宋慶齡1942年攝於重慶

  01621 R宋慶齡與史迪威

  05060 R 1938年8月,宋慶齡在廣州視察傷兵醫院。

  05061 R 1942年,宋慶齡攝於重慶。她在1941年12月香港淪陷前六小時,乘最後一班飛機赴重慶,繼續開展“保衛中國同盟”的工作。

  05142 R毛澤東、周恩來在重慶談判期間,廣泛會見各方麵人士以及外國朋友……反複闡述我黨反對內戰,爭取和平民主的政治主張。圖為他們在桂園門口送別來訪的宋慶齡。

  05144 R在1927年3月召開的國民黨二屆三中全會上,吳玉章當選為中央常務委員、中央政治委員。前排右起:吳玉章、經亨頤、陳友仁、宋子文、宋慶齡、孫科、譚延闓、徐謙、顧孟餘、丁惟汾,中排右起:朱霽青、林伯渠、毛澤東、彭澤民、於樹德、陳其璦、鄧懋修、丁超五、董必武、江浩

  06378 R 1942年春,宋靄齡(中)宋慶齡(右)和宋美齡(左)在重慶參加一個群眾獻機報國的活動

  06379 R宋靄齡(左)與宋慶齡出席中美文化交流招待會(1942年在重慶)

  06476 R 1949年9月30日,會議選舉的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和副主席劉少奇……朱德、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在大會主席台上。

  06477 R 1948年,中國福利基金會領導人宋慶齡檢查該會募集的運往解放區的醫療器械

  06566 R宋慶齡三姐妹在重慶視察兒童保育院

  06570 R宋慶齡在重慶

  06571 R宋慶齡1939年在香港會見埃德加·斯諾。

  06712 R宋慶齡

  01506 R宋氏三姊妹在一起

  01507 R蔣介石與宋氏三姊妹在一起

  02686-02687 W宋慶齡1943年5月賑豫足球義賽紀念章(正背麵)

  02888 Ww宋慶齡關於國共合作的聲明(1937年11月於上海)

  06474 Ww 1941年1月14日,宋慶齡、何香凝、柳亞子、彭澤民聯合致函蔣介石及國民黨中央,憤怒譴責他們製造皖南事變。

  06595 Ww 1941年1月14日,宋慶齡、何香凝、柳亞子等為皖南事變致蔣介石等的通電。

  06642 Ww宋慶齡、何香凝、柳亞子、彭澤民強烈抗議國民黨頑固派製造皖南事變。

  02605 X宋慶齡、何香凝、柳亞子、彭澤民致蔣介石及中央執行委員諸同誌信函。

  03026 B宋慶齡等聯名電蔣製止內戰禍國行為

  03489 B報照:宋慶齡等聯名電蔣、製止內戰賣國行為。

  03678 B宋慶齡發表當前時局主張

  圖書:

  《宋慶齡傳》呂明灼上海人文出版社1988年11月

  《宋慶齡在香港》劉家泉北京中央黨校出版社1997年7月

  《孫逸仙夫人:宋慶齡傳略》張戒·喬思·哈利戴北京中國和平出版社

  《宋慶齡誕辰百周年學術論文集》胡北淇主編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年5月

  《宋慶齡》鄒英毅北京昆侖出版社1999年1月

  《宋慶齡書信集》(上下)宋慶齡基金會中國福利會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

  《宋慶齡與二十世紀》上海宋慶齡研究會上海社科院出版社1999年9月

  《宋慶齡畫傳》劉東平北京青年出版社2006年1月

  《宋慶齡與黃琪翔的革命友誼》黃久恒《縱橫》2007年10月。

  《我所了解的宋慶齡》愛潑斯坦《人物》1980年3月總3

  《論宋慶齡與何香凝》尚明軒著《近代史研究》1983年4月總76

  《我最信任的朋友和同誌》——記宋慶齡與愛潑斯坦日農著《人物》2002年6月總160

  《處境艱難的宋慶齡——謝偉思問美國國務院的報告》羅濤(譯)

  《紅岩春秋》1989年5月《回憶宋慶齡在救國會時期二三事》胡子嬰遺著

  《文史資料選輯》合訂本32冊95輯第73-77頁

  《黨派我給宋慶齡當秘書》李雲著《炎黃春秋》2001年6月。

  《宋慶齡與香港“一碗飯運動”》陸茂清著《縱橫》1994年3月

  《宋慶齡與周總理》陽日濃著《相遇貴相知》第2輯

  《宋慶齡與抗日戰爭學術研討會暨第七屆全國孫中山、宋慶齡紀念地聯誼會論文集》中國·重慶1995年11月《抗日戰爭時期宋慶齡在重慶活動的報刊資料匯集》宋慶齡基金重慶分會研究室編1995年10月《隻求實幹不圖虛名——介紹宋慶齡致友人的一封信》馬硯祥《文物天地》1986年3月《“我最信任的朋友和同誌”——記宋慶齡與愛潑斯坦》日農著《人物》2002年6月

  《傲霜雪愈挫愈奮——宋慶齡追求真理的韌性戰鬥》陳撚《黨史文化》1998年8月《宋慶齡偉大光榮的一生》宋慶齡基金會北京中國和平出版社《宋慶齡題詞選》宋慶齡基金會北京中國和平出版社宋之的。

  宋之的,原名汝昭,筆名一舟、宋人,男,1914年生於河北省豐潤縣宋家口頭村……中國劇作家、戲劇活動家。1930年夏入北平大學法學院。1932年參加中國左翼戲劇家聯盟北平分盟,任出版部長、《戲劇新聞》主編。還參加嗬莽劇社,組織苞莉芭劇社,演出愛國救亡戲劇,並多次為東北義勇軍募捐義演。1933年春,為躲避國民黨憲兵搜捕,流亡上海,在左翼劇聯領導下,參加理論組活動,並隨新地劇社赴南京演出。同年因參加進步活動和演出戲劇,曾兩次被捕,後經營救出獄。1935年去太原,參加西北劇社和西北電影公司,並編輯《西北電影》雜誌。

  1936年5月返回上海,加入上海業餘劇人協會。

  “七七事變”爆發後,他參加了集體創作的3幕話劇《保衛盧溝橋》,並為導演團成員。

  八一三上海戰爭爆發,宋之的與馬彥祥、崔嵬、賀綠汀等組織抗日救亡演劇隊第一隊,任副隊長,率隊演出於武漢、鄭州、西安等地,推動了中原、西北地區抗日救亡戲劇運動的發展。1938年春赴重慶,參加進步文化運動,任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常務理事和重慶業餘劇人協會負責人。1939年與王禮錫共同率領作家戰地訪問團,去西北、中條山區和晉東南抗日前線等地訪問。1941年春,“皖南事變”發生,根據周恩來的指示,宋之的與其他著名作家、藝術家飛赴香港,同於伶、金山等組織旅港劇人協會。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攻占香港,宋之的等人長途跋涉,回到重慶,在夏衍領導下,與於伶、金山等共同組織中國藝術劇社……演出進步戲劇。1946年初,宋之的去上海,協助於伶恢複上海劇藝社。同年4月去蘇北解放區,9月被中共華東局宣傳部分配到山東大學文藝係,任教授。1947年11月去哈爾濱,任《生活報》社長,並參加東北文藝協會工作。1948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冬參軍,任第四野戰軍南下工作團研究室主任、武漢軍管會文藝處副處長。1949年參加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任解放軍代表團副團長,並當選為中華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全國委員。建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文化部文藝處長、《解放軍文藝》主編。1954年當選為中國作家協會理事、中國戲劇家協會常務理事。1956年4月17日逝世。

  09759 H 1940年4月5日,由怒潮劇社擴大改組而成的中國萬歲劇團在國泰大戲院首次演出老舍、宋之的合著的四幕劇《國家至上》。魏鶴齡飾張老師(右二)……孫堅白(石羽)黃子清(左三)張瑞芳飾張孝英(左二)

  09761 H 1940年12月26日,宋之的的新作五幕話劇《霧重慶》在國泰大戲院上演。應雲衛導演,舒繡文、黎莉莉、陳天國、江村、吳茵在劇中扮演重要角色陶行知陶行知,原名文浚、陶文睿,乳名和尚,男,安徽歙縣人,1891年出生。人民教育家、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常委。1914年畢業於金陵大學,後赴美留學。1917年回國,曆任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教授、教務主任等,1923年與晏陽初等發起組織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推行平民教育運動,創辦曉莊師範。1930年4月,國民黨反動政府以“勾結叛逆,陰謀不軌”為借口,武力封閉曉莊學校。陶行知受到通緝,被迫臨時避難日本。1931年春,返回上海,任《申報》總管理處顧問。1932年起,先後創辦了“山海工學團”,“晨更公學團”,“勞工幼兒團”,首創“小先生製”,成立“中國普及教育助成會”,開展“即知即傳”的普及教育運動。1934年主編《生活教育》半月刊。7月,正式宣布將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改為“行知”。“九·一八”事變後,陶行知積極從事抗日救亡運動。1936年,當選為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執行委員和常務委員。7月,與沈鈞儒、鄒韜奮、章乃器聯合發表《團結禦侮宣言》,毛澤東主席複信表示支持。接著,受全國救國聯合會的委托……擔任國民外交使節,出訪歐、美、亞、非二十八個國家和地區。1938年8月,回國路過香港,倡導舉辦了“中華業餘學校”,推動香港同胞共赴國難。1938年10月來重慶,以國民參政員身份出席了國民參政會第二次會議。1939年創辦重慶育才學校。1946年初,他在中國共產黨的支持下,與李公樸等創辦重慶社會大學。

  1939年7月,在四川重慶附近的古聖寺為兒童創辦育才學校,培養有特殊才能的兒童。1945年,陶行知當選為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1946年1月,陶行知在重慶創辦社會大學,推行民主教育。抗日戰爭勝利後,陶行知回到上海,立即投入反獨裁,爭民主,反內戰,爭和平的鬥爭。終因“勞累過度,健康過虧,刺激過深”於1946年7月25日患腦溢血逝世,享年五十五歲。8月11日毛澤東親筆寫下了“痛悼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千古”的悼詞。

  檔案:

  R577陶行知的檔案

  D00066特務匯報“陶行知所辦育才學校遷往化龍橋紅岩村情形。”

  Y00025陶行知先生手跡(信)

  Y00028陶行知先生追悼大會特刊

  01738 R陶行知與育才小學的學生們

  00291 Y 1939年7月,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重慶創辦的新型學校——育才學校

  02859 W 1941年7月20日,陶行知手書“會計英雄雷君醴泉之墓。”

  06887 W陶行知的《教育做合一討論集》

  06891 W陶行知的《普及教育》

  06894 W陶行知的《幼稚教育論文集》與《幼稚教育文化文續集》

  02520 T宋慶齡題寫的悼陶行知先生挽詞

  02521 T廖仲凱夫人悼陶行知先生挽詞

  02533 T 1946年9月2日,馮玉祥為陶行知先生之死題詞。

  03270 T陶行知遺墨

  03271 T林伯渠為陶行知先生逝世題詞

  03272 T黃炎培詩《哭陶行知先生》

  07203 T毛澤東為陶行知逝世題詞

  07204 T江澤民為陶行知題詞

  07205 T周恩來為陶行知題詞

  07206 T馮玉祥為陶行知題詞

  07207 T李鵬為陶行知題詞

  03279 B人民教育社論:革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

  圖書:

  《育彼英才:陶行知和育才學校在重慶》四川育才社會大學編重慶出版社1984年9月

  《陶行知年譜稿》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2年9月

  《陶行知紀念文集》四川省陶行知籌備組四川人文出版社1982年5月

  《陶行知》餘子俠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

  《陶行知與育才學校》(1939-1952)重慶陶研、市育才合編2000年11月

  《民主之魂:陶行知的最後100天》中國上海陶行知研究會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

  田漢

  田漢,字壽昌,曾用筆名伯鴻、陳瑜、漱人、漢仙等,男,湖南長沙人,1898年出生。話劇作家、戲曲作家、電影劇本作家、小說家、詩人、歌詞作家、文藝批評家、社會活動家、文藝工作領導者,中國現代戲劇的奠基人。1916年考入日本東京高等師範學校,1919年在東京加入李大釗等組織的少年中國學會,開始發表詩歌和評論,1922年回國。受聘於上海中華書局編輯所。1929年冬開始,在從事文藝活動的同時,積極參加政治活動。1930年3月他以發起人之一的身份參加了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成立大會,並被選為7人執行委員會之一,接著參加了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同年6月南國社被查封,左翼劇團聯盟改組為左翼戲劇家聯盟,他是發起與組織者之一。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後參與了黨對文藝的領導工作,和夏衍等打入電影陣地,為藝華、聯華等影片公司寫了《三個摩登的女性》、《青年進行曲》、《風雲兒女》等進步電影文學劇本,使電影文學從思想到藝術出現了新的麵貌。1935年2月被捕入獄,後被保釋出獄。1937年“七七”事變後,創作了五幕話劇《盧溝橋》,並舉行勞軍演出。8月赴上海,參加文化界救亡工作。上海淪陷後到長沙、武漢從事戲劇界抗日統一戰線工作。12月成立了中華全國戲劇界抗敵協會,他是組織者之一。1938年初與馬彥祥等編輯出版了《抗戰戲劇》半月刊……後又去長沙籌辦了《抗戰日報》。1938年2月到武漢參加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負責藝術宣傳工作,同洪深等組建了10個抗敵演劇隊、4個抗敵宣傳隊和1個孩子劇團,1940年到重慶,與歐陽予倩等創辦《戲劇春秋》,後到桂林領導組建新中國劇社和京劇、湘劇等民間抗日演劇團體,1944年春與歐陽予倩等在桂林主持了西南第一屆戲劇展覽會,對加強戲劇隊伍的團結和堅持進步戲劇運動。

  起到了推動作用。建國後,曾任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等職。寫有話劇、戲曲、歌劇、電影劇本100餘部,並寫有大量詩歌和歌詞,是國歌的填詞者。1968年逝世。

  09766 R著名話劇演員王瑩,1939年與金山率領新中國劇團在中國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從事抗日宣傳。1941年6月王瑩到達重慶,圖為王瑩路過桂林與田漢、夏衍等留影

  06946 W田漢撰寫的社論:武漢劇壇印象

  06433 T 1940年6月,同遊北碚縉雲山,田漢書贈趙清閣七律條幅立軸圖書:

  《回憶田漢專輯》全國政協文史資料研委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35年10月

  《田漢評傳》田本相、吳衛民等重慶出版社1998年10月

  王昆侖

  王昆侖,男,1902年出生於河北保定。國民黨員。早年入北京大學讀書。1922年8月,王昆侖應聘到天津南開中學做國文教員。1926年初,王昆侖從北京到廣東,任黃埔軍校潮州分校政治教官。同年7月,隨軍北伐。“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以後,他在南京擔任了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政治部的秘書長。1933年王昆侖同孫曉村、曹孟君等,組織了革命團體南京讀書會。不久由中共南京市委負責人盧誌英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利用國民黨老黨員的合法身份,長期從事愛國民主運動和共產黨的統一戰線工作。1941年“皖南事變”後,王昆侖在中共代表周恩來的支持下,與王炳南、屈武等在重慶發起組織“中國民主革命同盟”(簡稱“小民革”)在國民黨內部堅決主張抗戰到底,反對倒退,反對分裂。1943年,他又與譚平山等發起組織“三民主義同誌聯合會”,積極進行抗日民主活動。1945年5月5日至21日,國民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在重慶複興關(現名佛圖關)舉行……會上,王昆侖揭露了國民黨頑固派勾結日偽,製造分裂,策劃內戰的陰謀,引。

  起了很大的震動,蔣介石很惱火,立即把他的名字從候補中央執行委員候選人的名單中勾去。同年8月28日,毛澤東、周恩來、王若飛、秦邦憲等代表中共中央赴重慶同國民黨談判。王昆侖等組織中蘇文化協會成員熱烈歡迎,8月31日下午,毛澤東特地在自己的住處——桂園會見了王昆侖和“小民革”的同誌。1948年1月王昆侖也申請“出國考察”,在美國,他同馮玉祥聯係密切,積極協助馮玉祥在旅美華僑中開展一係列反蔣民主活動。1949年1月,王昆侖父女倆道經蘇聯回國,進入解放區,參加籌備並代表民革出席了同年9月在京召開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當選為全國政協常委。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後,他被任命為政務院政務委員。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後,他曆任第一、二、三、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從1955年年底起,他擔任了北京市副市長,積極參加新中國的政權建設。1981年12月20日,王昆侖當選為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主席。接著,又當選為政協全國委員會副主席。1985年8月23日病逝。

  《王昆侖》王朝柱河北花山文藝出版社1997年3月

  王世傑

  王世傑,男,1891年生於湖北崇陽。國民黨員。1917年獲倫敦大學政治經濟學學士學位,後轉入法國巴黎大學,之後獲得法學研究所法學博士學位。畢業後應蔡元培之邀執教北大,兼法律係主任。1922年與李大釗等人發起組織“民權大同盟”,又與胡適、陳源等創辦《現代評論》。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王世傑任法製局局長兼海牙國際仲裁所裁判官。抗日戰爭爆發後,王世傑隨同國民黨總部到重慶,先後擔任軍事委員會參事室主任、國民參政會秘書長,後為國民參政會主席團七主席之一。曾兩度兼任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部長。1945年8月任外交部長,與蘇聯簽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抗戰勝利後,蔣介石在加緊內戰軍事準備的同時,又玩弄“和平”的政治伎倆,於1945年8月14日、20日和23日三次電邀毛澤東赴重慶談判。在43天的談判中,毛澤東同蔣介石先後進行過7次麵對麵的商談,相互交換意見;同時,中共代表周恩來、王若飛,國民黨方麵代表王世傑、張群……張治中、邵力子等,還就具體問題進行了多次談判。王世傑在這次談判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國內外輿論壓力下,經過國共兩黨多次談判,10月10日,周恩來、王若飛、王世傑、張群、張治中、邵力子等國共雙方代表,共同在桂園客廳簽訂了《政府與中共會議紀要》(即《雙十協定》)1949年,王世傑隨蔣介石逃台後,由外交部長改任國民黨“總統府”秘書長。1953年11月他因“蒙混舞弊……不盡職守”罪名被究職查辦。6年後,年近70歲的王世傑才找到一生歸屬之地—

  “中央研究院”。這位新任院長增設了物理、經濟兩個研究所,在各重點大學成立數、理、化、工程生物等研究中心,廣籌經費,充實設備,改善科研人員待遇。他不時地去“中研院”,像一位普通學者般“隱入坐席”,聽名流們演講。

  1981年4月21日病逝於台北榮民醫院,終年九十歲。

  文物:

  H00174林祖涵致王世傑與張治中的信

  06690 R王世傑

  08020 R行政院長宋子文(中)偕外長王世傑(右)至莫斯科,簽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蘇外長莫洛托夫至機場歡迎握手。

  08488 R 1943年11月10日,中國訪英團赴英報聘。前排中立者為團長王世傑,團員為王雲五、胡霖、李維果、杭斌、溫源寧。

  08550 R威爾基接見記者(旁為王世傑)

  08927 R外交部長王世傑

  09011 R 1947年6月16日,聯合國亞洲遠東經濟會議,外交部長王世傑致詞。

  10021 W“關於國共談判問題”林祖涵致王世傑張治中的信

  02623 X周怡致王世傑信函

  02625 X中共代表告之邵力子、王世傑、張群關於會議名單之函。

  02940 X潘梓年就羅世文等不明被捕致王世傑的信

  03054 X中共代表林祖涵就再致國民政府代表張治中與王世傑信函

  03055 X 1944年6月15日,國民政府代表張治中、王世傑對林祖涵6月11日信的答複。

  03056 X 9月10日,張治中、王世傑對林祖涵8月30日信的答複。

  03081 X關於國共談判問題林祖涵致王世傑與張治中的信(1944年8月20日)

  03140 B報照:“王世傑和毛澤東暢談。”

  03221 B報照:周恩來和王世傑就軍事問題繼續談判

  圖書:

  《現代譯論派與王世傑》範體仁《文史資料選輯》合訂本31冊90輯魏德邁阿爾伯特·科蒂·魏德邁,男,1897年出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市。祖上是德國裔,其祖父於1830年移民美國。1919年畢業於美國陸軍軍官學校(西點軍校)1925年至1927年,在中國天津的美軍部隊服役。1927年至1932年,在駐美國本土的美軍部隊服役。1932年至1934年,在駐菲律賓的美軍部隊服役。1936年……畢業於美國陸軍指揮與參謀學校。1936年至1938年,為德國軍事學院學員。1938年至1940年,任美國陸軍步兵學校教官,軍銜為中校。1941年5月至1942年6月……任美國陸軍參謀部作戰與計劃部參謀,在計劃組內工作。其間他撰寫的《勝利計劃》,提出美國應在歐洲以擊敗納粹德國主要目標。此項計劃後來獲得接納,成為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基本戰略。1942年2月晉升為上校,同年6月至1943年10月,任美國陸軍參謀部作戰部副部長並升為準將。1943年9月晉升為少將,同年10月至1944年10月,任東南亞盟軍司令部副參謀長。1944年10月,盟軍中國戰區參謀長、駐中國美軍指揮官史迪威與蔣介石不和而被撤換,美國委任魏德邁接替史迪威的工作。他擔任此職至1946年3月為止。日本投降後的受降、接收等問題亦由魏德邁協調。1945年1月晉升為中將。1946年3月魏德邁返回美國,臨行前獲贈青天白日勳章。當時美國政府有意由魏德邁接替赫爾利,出任美國駐華大使,因故作罷。1946年9月至1947年10月,任美國第2集團軍司令。1947年曾奉杜魯門總統之命組成調查團再訪華。魏德邁對國民黨當局的腐敗大加批評,指出單以武力不能解決國民政府的問題,必須在政治及經濟上挽回民心。魏德邁在報告內警告國民政府軍事上已處於劣勢,中共很可能統一中國。魏德邁建議美國政府承諾給予國民政府援助,但同時國府必須改革。唯其意見不被美國政府采納,撰寫的報告更被列為機密被束之高閣。1947年。

  10月至1948年11月,任美國陸軍參謀部計劃與作戰部部長。1948年發生的柏林危機,西方國家的空運行動得到過魏德邁的支持。1949年10月至1951年8月,任美國第6集團軍司令。1951年8月,任期屆滿並退出現役。1989年12月17日,魏德邁病逝。

  檔案:

  K24.140094魏德邁報告書全文(重慶《新民報》日刊1949年8月23日第一版)

  K24.140095魏德邁報告書全文(重慶《新民報》日刊1949年8月24日第一版)

  K24.140096魏德邁報告書全文(重慶《新民報》日刊1949年8月25日第四版)

  K24.140097魏德邁報告書全文(重慶《新民報》日刊1949年8月26日第四版)

  K24.140098魏德邁報告書全文(重慶《新民報》日刊1949年8月27日第四版)

  02351R毛澤東(左)與魏德邁(中)陳誠(右)在一起

  07672 R左:赫爾利大使,1945年11月22日辭職,由馬使來華右:1946年1月陪都慰勞盟軍將士大會(左至右)於斌、魏德邁、馬歇爾、何應欽07767 R蔣委員長與美軍司令魏德邁至鄂北舉行軍事會議09201 H日本投降初步會議,中坐者係陸軍總司令何應欽將軍之代表蕭毅肅中將,左坐者係魏德邁將軍之代表柏德諾參謀長,投降之日本代表則對坐於會議廳之下方C0540美陸軍中將魏德邁(右三)視察中美合作所總部。

  PB02534《良友畫報》1945年刊登魏德邁將軍返國蔣介石在渝最高勳章頒發魏氏聞一多聞一多,原名聞家驊,又名多、亦多、一多,字友三、友山,男,湖北浠水人,1899年出生。中國民主同盟早期領導人。早年參加過五四運動。1920年4月,發表第一篇白話文《旅客式的學生》。同年9月,發表第一首新詩《西岸》。1921年11月與梁實秋等人發起成立清華文學社,次年3月,寫成《律詩底研究》,開始係統地研究新詩格律化理論。1922年7月赴美國芝加哥美術學院學習。年底出版與梁實秋合著的《冬夜草兒評論》,代表了聞一多早期對新詩的看法。1923年出版第一部詩集《紅燭》,把反帝愛國的主題和唯美主義的形式典範地結合在一起。1925年5月回國,曆任國立第四中山大學、武漢大學、青島大學、北京藝術專科學校……政治大學、清華大學、西南聯合大學教授,曾任北京藝術專科學校教務長、南京第四中山大學外文係主任、武漢大學文學院長、青島大學文學院長。1937年抗戰開始,他在昆明西南聯大任教。抗戰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發誓不取得抗戰的勝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戰到底的決心。在西南聯大時期,特別是1943年以後……聞一多在中國共產黨的影響和領導下,積極投身於反對國民黨政權的獨裁統治……爭取人民民主的鬥爭洪流。1944年,參加西南文化研究會,隨後加入中國民主同盟。從此,他以民主教授和民盟雲南省支部領導人的身份,積極參與社會政治活動,成為廣大革命青年衷心愛戴和無比尊敬的良師益友。在“一二·一”學生愛國運動中,聞一多始終站在廣大愛國學生一邊,指導和鼓舞他們敢於鬥爭、善於鬥爭,為“一二·一”運動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1945年為中國民主同盟會委員兼雲南省負責人、昆明《民主周刊》社長。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樸先生大會上,發表了著名的《最後一次的講演》,當天下午即被國民黨特務殺害,時年四十七歲。

  文物:

  H00259《李公樸、聞一多先生遇刺紀實》

  H00409李公樸、聞一多兩先生追悼大會籌備會啟事

  W00794《新華日報》“為聞一多教授遇難而呼籲。”

  W00795《新華日報》“西南師大留渝校友昨天舉行聞一多追悼會。”

  W00805《新華日報》“抗議聞一多教授的被刺殺。”

  W00815《新華日報》追悼李公樸、聞一多先生特刊

  檔案:

  05716 R聞一多在閱讀《新華日報》(時間、地點待查)

  01770 R聞一多先生

  05220 R聞一多在西南聯大時為生活所迫掛牌刻圖章

  07260 R聞一多先生在1944年“五四”紀念大會上演講

  10106 W《人民英烈》——李公樸、聞一多先生遇刺紀實

  10259 W李公樸、聞一多兩先生追悼會籌備會啟事

  05741 Ww聞一多撰寫的“一二·一”運動始末記手跡

  02518 T吳玉章題寫的聞一多、李公樸二烈士悼詞。

  05736 T周恩來悼李公樸,聞一多詞手跡。

  03589 B報照:毛主席朱總司令電唁聞一多家屬

  03839 H李公樸、聞一多先生追悼會。

  06495 H參加送葬的聞一多(左三)等教授為死難學生致哀

  06673 H聞一多(左三)等教授為“一二·一”慘案死難學生送葬、致哀。

  PB02019聞一多烈士像

  PB02023聞一多向學生演講

  PB02343雜牌特務熊福廣係暗殺李公樸、聞一多先生的凶手

  PB00321劉國鋕1946年8月20日在《新華日報》發表文章《略論聞一多先生》

  圖書:

  《聞一多選集》聞一多北京開明書店1951年7月2日

  《李公樸、聞一多烈士紀念冊》民盟雲南委員會昆明民委會1986年7月《聞一多紀念文集》北京三聯出版社1980年8月《聞一多》(中國名人叢書)張同霞、聞立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11月吳羹梅吳羹梅,男,江蘇常州人,1906年出生。愛國民族資本家。1932年在上海創辦中國標致鉛筆廠。抗戰時期,任遷川工廠聯合會常務理事兼總幹事。1945年參與發起中國民主建國會,任常務理事。建國後,曾任上海製筆工業公司經理、民建常委、全國工商聯常委、全國政協常委等職。1990年去世。

  檔案:

  R281吳羹梅的檔案

  吳祖光

  吳祖光,又名吳召石、吳韶,男,原籍江蘇武進,1917年4月21日生於北京。現代著名劇作家、導演。1934年發表小說《宮娥怨》。中法大學文科肄業。1937年,吳祖光任南京國立戲劇專科學校校長室秘書,同年創作抗日話劇《鳳凰城》。隨後幾年間,他創作了《正氣歌》、《風雪夜歸人》、《林衝夜奔》、《牛郎織女》和《少年遊》等劇作聲震劇壇。抗戰期間,他是重慶中央青年劇社、中華劇藝社編導。1945年,他主編的《新民晚報》副刊率先發表了毛澤東的詞作《沁園春·雪》。1946年,他在上海創辦《新民晚報》“夜光杯”副刊和《清明》雜誌,還創作《捉鬼傳》和新劇《嫦娥奔月》,聲討國民黨的反動統治,後逃亡香港。

  1947年,他在香港編導了《國魂》、《莫負青春》、《山河淚》、《春風秋雨》和《風雪夜歸人》等電影。建國後,吳祖光陸續創作出反映紡紗女工的電影《紅旗歌》和兒童劇《除四害》等作品。1954年後,吳租光導演了電影《梅蘭芳舞台藝術》、《洛神》、《荒山淚》,為梅蘭芳、程硯秋兩位京劇藝術大師留下了極其珍貴的資料。1963年,他與妻子新鳳霞合作改編了評劇《花為媒》,成為了評劇舞台上的成功佳作。此外他還創作了《武則天》、《三打陶三春》、《闖江湖》、《新鳳霞傳奇》和《三關宴》等大量作品。

  1949年後吳祖光曆任中央電影局、北京電影製片廠導演,牡丹江文工團編導,中國戲曲學校、中國戲曲研究院、北京京劇院編劇,文化部藝術局專業創作員,中國文聯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常務理事、副主席等職。2003年4月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八十六歲。

  09811 R重慶抗戰劇人為推翻國民黨反動政權解放全中國,1949年部分同誌聚集香港,準備返回北平,參加新中國建設,左起:張駿祥、吳祖光、張瑞芳、夏衍、白楊、沈寧、葉以群、周而複、陽翰笙。

  06701 w抗戰時期在大後方出版的進步劇本,吳祖光撰的《風雪夜歸人》。

  06839 w吳祖光的《畫角春聲》封麵

  06921 w吳祖光著《風雪夜歸人》

  06922 w吳祖光著《少年遊》

  06923 w吳祖光著《牛郎織女》

  06924 w吳祖光的《正氣歌》

  06931 w吳祖光創作的劇本集錦

  09746 w1939年1月,國立戲劇學校在國泰大戲院公演,吳祖光的處女劇作《鳳凰城》,圖為《鳳凰城》劇本初版封麵。

  冼星海

  冼星海,曾用名黃訓、孔宇,男,1905年生於澳門。中國近現代著名的音樂家,作曲家。1926年入北京大學音樂傳習所。1929年去巴黎勤工儉學,1931年考入巴黎音樂院。留法期間,創作了《風》《遊子吟》《d小調小提琴奏鳴曲》等十餘首作品,1935年回國後,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創作了大量戰鬥性的群眾歌曲……並為進步影片《壯誌淩雲》《青年進行曲》,話劇《複活》《大雷雨》等譜寫音樂。抗戰開始後參加上海救亡演劇二隊,後去武漢與張曙一起負責開展救亡歌詠運動。1935年至1938年間,創作了《救國軍歌》《隻怕不抵抗》《遊擊軍歌》《路是我們開》《茫茫的西伯利亞》《祖國的孩子們》《到敵人後方去》《在太行山上》等各種類型的聲樂作品。1938年任延安魯迅藝術學院音樂係主任,並在“女大”兼課。教學之餘,創作了不朽名作《黃河大合唱》和《生產大合唱》等作品。1940年去蘇聯學習、工作,1945年10月30日卒於莫斯科。在冼星海短促的一生中,創作生活約10餘年,共作歌曲數百首(現存250餘首)大合唱4部、歌劇1部、交響曲2部、管弦樂組曲4部、狂想曲1部以及小提琴、鋼琴等器樂獨奏、重奏曲多首。在冼星海的創作中,數量最多、影響最廣的是多種多樣的群眾歌曲。其中有正麵表現中國人民的抗日鬥爭、采用號召性、戰鬥性的進行曲形式的《救國軍歌》《青年進行曲》《保衛盧溝橋》和《到敵人後方去》;有具體展示人民戰爭壯美的戰鬥圖景、將抒情性與鼓動性或描繪性與概括性結合在一起的《在太行山上》《遊擊軍歌》和《反攻》;有表現工農群眾的勞動生活、采用特定的勞動音調和節奏寫成的《頂硬上》《拉犁歌》《搬夫曲》和《路是我們開》;還有為抗戰中的婦女、兒童寫的《隻怕不抵抗》《祖國的孩子們》和《三八婦女節歌》等等。在這些群眾歌曲中,冼星海根據不同內容,創造具有不同個性特征的音樂形象,或以具有衝擊力的節奏和挺拔高昂、富於棱角的旋律,表現激昂慷慨的情緒和威武豪壯的氣勢;或以氣息寬廣的旋律、舒緩沉著的節奏和抒情含蘊的音調,體現革命人民豐富的內心世界。《黃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和影響最大的一部代表作。1945年10月30日在莫斯科逝世。

  05737 R人民音樂家冼星海

  09496 R漢口海星歌詠隊全體隊員歡送冼星海先生留影(1937年10月)

  02477 T周恩來為冼星海題詞

  05025 H演劇九隊演出歌舞《新年大合唱》的一個場麵。冼星海曲,李淩詞,錢風、陳家鬆、向路編舞。演員:於因、易潔。1946年2月在重慶)

  鮮英

  鮮英,字特生,男,四川西充縣人,1885年出生。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執行委員之一。1908年入四川陸軍速成學堂學習。曾任袁世凱總統府侍衛官、參加“護國戰爭”討袁。1921年劉湘以川軍總司令據守重慶時,委任他為總司令部行營參謀長兼重慶銅元局局長。後為陸軍第十師師長兼江北、巴縣衛戍總司令。1928年改任四川善後督辦公署參讚兼惠民兵工廠廠長。還與陳愚生等創辦《新蜀報》。該報聘請惲代英、蕭楚女、陳毅、漆南薰主持筆政。1935年任四川第十三行政區督察專員駐守綿陽。1936年改任第十一行政區督察專員駐守南充。抗日戰爭爆發後,協助張瀾在南充創辦“建華中學”,張瀾任校長,他任董事長。抗戰時期,常年居家於重慶上清寺特園,周恩來、董必武、王若飛、郭沫若、沈鈞儒、馮玉祥等人常來特園活動,張瀾等人常常下榻於此。1941年2月,張瀾、黃炎培、梁漱溟。

  羅隆基等人在特園秘密成立中國民主政團同盟,並設總部於此。1944年9月,他當選為民盟中央執行委員,並兼重慶市民盟支部負責人。1945年8月,毛澤東三次來特園會見他與張瀾,毛還手書“光明在望”四字贈送其女。董必武稱特園是“民主之家”,郭沫若書贈“民主之家”匾額。1949年重慶解放前夕,為確保重慶免遭破壞,鮮英積極進行策反楊森工作,並做其他川軍將領的工作,促其起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曆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委員、四川省民盟副主任委員等職務……並被推選為全國政協委員、全國人大代表。1968年8月在北京逝世,享年八十三歲。

  06018 Y毛澤東曾在特園的這間房與張瀾、鮮英進行多次長談。

  06366 Y毛主席第一次由周恩來陪同到“特園”同張瀾、鮮英談話的房間。

  06984 Y鮮英舊居——嘉陵橋西村5號(平樓)

  06989 Y鮮英舊居中的康莊2號

  00296 Y鮮宅大門

  00286 Y南方局對各黨派人士進行工作的重要場所之一——特園客廳05341 Y特園05603 Y重慶特園大門、後門、二門走廊05604 Y重慶特園大門後的花園草坪,這裏在抗戰前後的民主運動中經常作為民主人士聯歡和集會活動的重要場所。

  05605 Y特園內的寢室,張瀾等曾在此居住。

  05607 Y重慶特園後院的草坪側影

  05864 Y民盟總部特園

  05928 Y抗戰時期民盟總部

  許德珩

  許德珩,字楚生,男,江西九江市人,1890年出生。“九三”學社創始人、中央主席。青年時代加入同盟會參加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