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章 石破天驚——人類最古老的文化

  center石含太古雲水氣,墜地金石自有聲。——集唐詩句

  人類的文化,或者說文明,是從有意識地製造和使用工具開始的。文化的起源、發展與擴散,是相對於人的生理演化的另一種形式、另一種意義的演化。恩格斯說過,“沒有一隻猿手曾經製造過一把哪怕是最粗笨的石刀。”可以說,人類從製造第一把“石刀”開始,就真正地拉開了與動物世界的鴻溝,開始了其征服世界、改變世界的漫漫旅程。這是一件石破天驚的事,其意義遠非蒸汽機的發明、電腦的問世、飛船的上天、克隆技術的出現等可比擬。也可以說,沒有人類製造的第一件粗糙、簡陋的石頭或骨頭工具,就沒有人類社會所擁有的一切現代文明。

  迄今所發現的人類製造的最早工具,是南非330萬年前左右南方古猿非洲種(Australo原pithecus africanus)製造的骨器,以及埃塞俄比亞高納(Gona)地區260-250萬年前左右某種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製造的石製品(包括石核、石片、斷塊和砍砸器等)。在非洲發現的時代早於200萬年前的考古遺址迄今已有13處,其中,在埃塞俄比亞的保裏(Bouri)地區發現的有人工切割痕跡的骨頭年代距今250萬年。著名古人類學家路·利基(L。Leaky)於1932年報道了在東非奧杜威大峽穀發現的190-160萬年前以簡單的石製砍砸器、刮削器為特征的舊石器工業,將奧杜威第一層(BedⅠ)上部堆積物中的人工製品命名為奧杜威文化(O ldowan),其上的第二層(BedⅡ)的地質時代也超過100萬年前,其中出土的以兩麵打製的手斧為主要特色的舊石器工業命名為阿舍利文化(A cheulean)。這兩個含早期人工製品的層位成為了研究非洲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的經典層位。

  歐洲最早的古人類遺址和舊石器遺址是格魯吉亞的D m anisi遺址,該遺址除出土直立人頭骨和下頜骨外,還有石製品(包括石核、石片、砍砸器和刮削器等),其時代為距今180萬年左右。中國所發現的最早的人工製品,在長江以南是安徽省繁昌縣人字洞舊石器遺址出土的240-200萬年前的骨製品及石製品,在長江以北則是被國際學術界譽為“東方奧杜威”的泥河灣盆地中的馬圈溝舊石器遺址(位於河北省陽原縣)出土的166萬年前的石製品。

  繁昌人字洞中新世含古猿化石裂隙堆積

  €€1.石器的製作與分類

  狹義的舊(新)石器是指舊(新)石器時代人類製作、加工的各種石質工具,廣義的舊(新)石器除石質工具外,還包括骨器和角器。本書僅涉及舊石器時代的文化遺物,所以新石器不在考慮之列。目前已知的骨器至少有六種:骨錐、骨鏟、骨針、骨刀、一端帶關節的尖骨器和無刃骨棒。常見的角器包括角鏟、魚叉兩種。舊石器的製作,一般分為兩道工序,第一道工序是打擊石片,第二道工序是挑選毛坯,經多樣化修理加工成器。我國舊石器時代的人類曾使用六種直接打片方法,到了舊石器時代晚期,少數遺址采用了新的打擊石片技術——間接打片法。

  在進行第一道工序之前,往往還有對原料的選擇。

  直接打片法是用石頭敲石頭,用石錘擊打另一塊石頭,使從被打擊的石塊上剝下石片來。依我國現有舊石器資料,已知有六種方法被使用過:錘擊法、碰砧法、砸擊法、投擊法、銳棱砸擊法、摔擊法。打片工序主要是生產石片,常見的人工石片通常都具有台麵、打擊點、半錐體、放射線、瘢痕和同心波等特征。用錘擊法打下來的石片就叫錘擊石片,生產錘擊石片後,剩下來的或打過石片的石塊就叫錘擊石核,如果是單方向進行打片就叫做單台麵石核,若是從兩個方向以上打片的石核就叫做多台麵石核。用錘擊法生產的石片和遺留下來的石核是最常見的,隻要是較重要的舊石器地點或遺址都有這類標本,而且大多數遺址以它作為主要打片方法。直接打片法是貫穿舊石器時代始終的,間接打片法僅是舊石器時代晚期才發展起來的新方法。用間接打片法,由於對石核進行認真細致的修理,所以生產的石片大體一致。

  經過挑選準備進一步加工成各類工具的石片、石核和礫石稱為工具的毛坯。已知的毛坯類型有錘擊石片、砸擊石片、碰砧石片、銳棱砸擊石片、斷石片、錘擊石核、砸擊石核、銳棱砸擊石核和礫石等九種。前五種合稱“片狀毛坯”,後四種合稱“塊狀毛坯”,以前者為主,後者居次。在片狀毛坯中常見的是錘擊石片和斷片,在塊狀毛坯中比較多的是錘擊石核和各種大小的礫石。

  毛坯經進一步加工修理,即為工具。石製工具的修理技術也與打片方法一樣,曾用多種方法:錘擊法、碰砧法和砸擊法,其中的錘擊法還采用不同的六種方式(向背麵、向破裂麵、錯向、複向、對向和交互打擊)進行加工,是貫穿舊石器時代始終的最基本的方法。除上述直接修理技術外,還有壓製修理。石製工具從功能、形態上考慮,可以分為兩大類:第一類工具,即製作石器的工具;第二類工具,即以加工生活資料為主的石製工具。第一類工具基本上是自然物,如礫石、鵝卵石等。它們在用於打石片或修理工具中使自身也發生破損,由於使用方式的不同,其上留下的痕跡也不同,常見的有石砧(包括碰擊石砧和砸擊石砧)、砸擊石錘、銳棱砸擊石錘和錘擊石錘等四種。

  第二類工具即石器,依功能和形狀可分為七個常見類別:

  (1)刮削器:一類小型工具,一般長在30-50毫米,重在100克以下,主要是用石片做的,少數是用小石塊或石核做的。每件標本至少有一個以上的邊經修理成不同形狀的刃口,可供切割、刮削之用。刮削器或因刃口多寡或因加工部位的特殊,通常把它再分成四組:單刃組、兩刃組、端刃組和複刃組。刮削器在使用時偏重於水平方向的運動,是用於加工獵獲物的重要工具之一。刮削器是一個遺址出土的主要工具類型,也是我國舊石器時代任何遺址和絕大多數地點出土的數量最多、類型多樣的工具。

  (2)尖狀器:一類小型工具,大多數是用石片做的。裴文中通俗地將其定義為“兩邊夾一角”,即毛坯相鄰的兩個邊經修理並使其相交,生成一個尖刃的標本。而一側邊修理過,前端有一個自然尖的標本隻能叫單刃刮削器,不能稱為尖狀器。尖狀器在我國舊石器時代工具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類,它的功能與刮削器有相同之處,可起切割作用,但更偏重於錐割的作用。尖狀器在使用時偏重於垂直方向的運動,以尖紮入加工的物體,而後割裂它。尖狀器是割裂獵獲物和采集所得的植物塊根的重要工具。

  (3)石錐:這是從尖狀器中派生出來的一類石工具,器體很小,常見者長度為20-30毫米,多用斷片做成。其加工方法與尖狀器相似,也是兩側經加工並相交於一端生成一個尖刃,但其尖刃與尖狀器的尖刃稍有不同,其尖刃總是在標本頂端的中部,未見有尖角的;另外其尖刃較壯或相當短而扁,不像正尖狀器那樣,尖刃修長扁銳。

  (4)雕刻器:多數是用石片或斷片做的小的石工具。其具體做法是:垂直打擊一側或頂麵,轉而再打擊頂麵或一側,使其在一角上生成一個鑿子形的刃口。可分為三種類型:角雕刻器、平刃雕刻器、屋脊形或笛嘴形雕刻器。雕刻器顧名思義做雕刻用,也就是製作藝術品的工具。

  (5)砍砸器:一種大型工具,長度多在80毫米以上,重量原則上應超過250克。已知這類石製工具的重量多在500克左右。多數是用石核和礫石製成的,少數是用大石片做的。砍砸器以其鈍厚曲折的刃口和厚重的器身,可起到砍劈、錘砸和挖掘等多種用途,因之它除加工生活資料外,還用於製造工具(如砍樹、做木棒等)和用於取得生活資料,如挖掘塊根、砸堅果等。砍砸器的分類與刮削器相仿,可分五組:單刃組,兩刃組、多刃組、端刃組和尖刃組。前三組從刃口形態上看與刮削器一樣。端刃組的主刃在毛坯相對的一端,都屬寬刃型,即標本的最寬度就是刃口的寬度,從形態上可分兩類:普通端刃砍砸器和锛形砍砸器,後者在國外文獻中叫手锛。尖刃組從形態上和加工特點上看,是尖狀器的增大,也有正尖和角尖之別。

  我國常把手斧歸入尖刃砍砸器。砍砸器基本上是用錘擊法修理成的,隻有極少數是用碰砧法修理成的。

  (6)石球:通體呈球形,器身遺滿小石片疤,兩小片石疤之間的夾角超過90毅,其上基本上見不到打片的台麵。做石球的原料常常是質軟的。石球的用途大概是兩種,一種是用於錘砸,加工食物;另一種是被用做投索球。

  (7)鏃:用石片製作成,或呈橢圓形,或呈不規則的梭形。它是壓製成的,兩麵遺滿小石片疤,尖端銳利,分為尖底和圓底兩類。

  人類最早掌握的是石核——砍砸器技術,最早於250萬年前左右出現在東非。

  舊石器時代早期的人工製品,與某些自然動力“造出”的天然標本往往魚目混珠,難以區分。總體而言,要判斷一個遺址出土的材料是否為人工製品,應該從以下幾種因素進行考慮。

  (1)原材料的多樣性。人類利用自然界的石料製造工具,往往是有選擇性的。一般就地取材,選擇硬度較大、具有耐用性的石料(如石英、石英岩、燧石)進行加工。一個遺址中,人類所利用的原材料具有多樣性,或者偏重於某種石料作為主要原料來製造工具,這往往由當地的石料性質所決定,完全單一地使用某一種原料的情況極為少見。但這也不是絕對的,如果附近沒有質硬的石料,也會用質地相對較軟的石料,如石灰岩等加工石製品。

  (2)工具的多樣性。一個遺址中,石製品應包括石片、石核、石器。如果缺少石片、石核這一類組合,則需慎重考慮自然環境的因素,分析有無自然作用形成假石器的可能性。一般情況下,一個遺址中石製品的組合具有多樣性。根據生產需要,人類不可能就製造一種單一的工具,工具的多樣性反映人類生產中需求的多樣性。

  (3)人工石製品的形、向、位等特征。一般說來,人工石製品應具備上述三個特征,否則即為假石器。形,指石製品應具備一定的類型或形狀,以滿足一定的生產需求;向,指石製品應有一定的加工或打擊方向;位,指石製品應有一定的加工或打擊部位。尤其是有無轉向打擊,即對一塊石塊從不同方向,旋轉90度或180度等不同的角度進行多次剝片或修理,是鑒別真假石製品的一條重要標準。自然作用形成的假石器往往不具有轉向打擊的特征。

  隻要掌握了上述三個標準,對於一個遺址中出土的石頭材料的人工屬性的判斷就不是太難的事了。

  €€2.舊石器時代的劃分

  舊石器考古學與第四紀地質學和古生物學關係十分密切。第四紀是人類演化最為關鍵的一個時期,也是地球曆史上距離現在最近的一個時間單位,它隸屬於新生代,包括更新世和全新世兩個階段。第四紀與新近紀的界限問題一直是國際地層學界長期爭論的重大問題之一。對於第四紀的下限年代,不同的學者采用不同的標準。中國學者通常將距今258萬年作為第四紀的開始。本書采用2002年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頒布的國際上通用標準,將距今181萬年定為新近紀與第四紀的年代界限。新近紀末至第四紀初是地史上一次最重要的全球環境發生轉變的時期。在此期間,哺乳動物界曾發生過幾次重要的進化事件,如人屬(Homo)、真象(Archidiskodon)、真馬(Equus)和真牛(Leptobos)的首次出現。這些事件與全球性重大的環境事件,如三趾馬紅土轉變為黃土、青藏高原迅速隆起、東亞季風形成等,在時間上較為一致。

  第四紀時期形成的一套地層稱為第四係,包括更新統和全新統兩個早晚銜接的地層單位。1948年,地質學家楊鍾健曾把中國第四紀沉積物分成4大類,即洞穴堆積、礫石及山麓堆積、河湖堆積和土狀堆積。第四紀的沉積物具有很強的區域性,同一時期,在不同的自然環境裏和不同的地貌單元上,可以形成各不相同的地層。由於早期人類的生存幾乎完全趨附於自然環境,因此,早期人類的遺跡在地層中的分布是有一定規律的。舊石器時代考古的野外調查,需要應用第四紀地質知識,比如恢複更新世古地理環境,確定在適合於古人類生存的條件下形成的第四紀地層等。調查、發掘工作隻有在充分認識第四紀地層的基礎上才能順利進行,特別是對於埋藏在河湖相沉積層裏的古人類文化地點,隻有采取第四紀地質的工作方法才是有意義的。對古人類文化遺物時代的確定,第四紀地層的劃分、對比和對哺乳動物的分析判斷在目前仍然是主要的方法。當然,古人類文化遺物也是第四紀地層劃分的一項重要依據,因為人類本身就是地質曆史的產物,早期人類的遺跡通常作為地質現象被埋藏在地層之中。

  在人類的文化或工業發展的早期階段,先後經曆了舊石器時代、中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銅石並用時代、青銅時代和鐵器時代。考古學上,將258萬年前到距今1萬年前的地質時代稱為舊石器時代(Paleolithic Age),是以使用打製石器和骨器為標誌的人類物質文化發展階段。舊石器時代的分期,基本上是依據石器文化的發展階段,並參照地質時代的劃分標準與人類的演化階段來劃分的。國際上,通常將舊石器時代劃分為早(258-20萬年前)、中(20-4萬年前)和晚(4-1萬年前)三期,分別對應晚上新世-中更新世晚期,中更新世晚期-晚更新世早期,晚更新世晚期。其中,舊石器時代早期又被進一步劃分成兩個階段:早期階段,258-78萬年前,地質時代上屬晚上新世-中更新世;晚期階段,78-20萬年前,地質時代上屬中更新世早期。人屬(Homo)的出現代表舊石器時代早期的開始,早期智人(archaic Homo sapiens)的出現代表舊石器時代中期的開始,而晚期智人(m odern Homo sapiens)的出現則代表舊石器時代晚期的開始。

  舊石器時代的文化在世界範圍內分布廣泛。由於地域和時代不同,以及發展的不平衡性,各地區的文化麵貌存在著相當大的差異。早在19世紀中葉,非洲就發現了史前時期的石器。到20世紀初葉,已初步建立起更新世時期舊石器文化的發展序列。自20世紀50年代末以來,非洲在古人類和舊石器方麵又有一係列重要發現,從而使這一大陸的舊石器時代考古在世界舊石器時代考古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這裏不僅發現了迄今最早的人類化石,還發現了迄今最早的石器文化。歐洲最早的舊石器發現於意大利和西班牙,其時代都為距今80萬年左右。歐洲是世界上對舊石器研究最早和最深入的地方,其舊石器時代文化發展分期的序列常常成為世界許多地方考古文化分期的標尺。

  歐洲舊石器時代根據文化發展的階段性通常也被劃分成早、中、晚三期。其中,早期被進一步劃分成阿布維利時期(A bbevillian,380-40萬年前)和阿舍利時期(Acheulian,40-20萬年前);中期被進一步劃分成勒瓦婁哇時期(Levalloisian)和莫斯特時期(M ousterian,20-4萬年前);晚期被進一步劃分成夏特佩龍時期(Chatelperronian,3.2-2.85萬年前)、奧瑞納時期/佩裏戈爾時期(Aurignacian /Perigordian,2.85-2.2萬年前)、格拉維特時期(Gravettian,2.2-1.8萬年前)、索魯特時期(Solutrean,1.8-1.5萬年前)和馬格德林時期(M agdalenian,1.5-0.5萬年前)。

  歐洲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可分為兩大係統,一是手斧文化係統,包括阿布維利文化和阿舍利文化;一是沒有手斧的石片石器文化係統,如克拉克當文化。兩者大體是平行發展的。舊石器時代中期以莫斯特文化為代表,其主要特征是修理石核技術(勒瓦婁哇技術和盤狀石核技術)有了很大的發展,典型器物是比較精致的尖狀器、刮削器、勒瓦婁哇石片和三角形手斧的複合體。

  €€3.中國的舊石器考古學簡史

  美國傳教士埃德加(J。H uton。Edgar)是中國舊石器考古調查的先驅,也是三峽地區史前考古的拓荒人。1913年,他在湖北宜昌到重慶的長江沿岸采集到了5件打製石器,這是在我國境內所發現的最早的石製品。這批材料因缺乏地點及地層記錄,其性質及年代尚存爭議。1925-1926年,美國自然曆史博物館的納爾遜(N。C。Nelson)在宜昌和萬縣(現重慶萬州區)之間進行了史前考古調查,除了在長江沿岸采集外,還考察了367個石灰岩洞穴。他采集了大約20000件石製品,並且把最好的約1000件標本帶回紐約存放在美國自然曆史博物館,其他標本送給了後來合並於北京大學的前燕京大學和美國芝加哥自然曆史博物館的前身菲爾得自然曆史博物館。1935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前身原中國地質調查所新生代研究室的楊鍾健先生和法國傳教士德日進(P。Teihard de Chardin)等在萬縣南大約10公裏處長江右岸階地上采集到1件石製器。研究者當時雖然已經注意到石製品在形態上不同於長江兩岸通常看到的新石器,而且其表麵附著膠結物,但是依然沒有肯定它就是舊石器。

  1920年,法國神父、古生物學家桑誌華(E。Licent)在甘肅慶陽縣城北35公裏處的趙家岔和55公裏處的辛家溝(今屬華池縣),在黃土層及其下的砂礫層中發現了一塊人工打擊的石核和兩件石片。這是中國第一批有正式記錄的舊石器。在1920年到1949年的30年間,中國舊石器時代考古的發掘工作僅僅局限於華北、西北地區幾個地點,參與工作的人員也很有限。然而這一階段發現與研究成果的意義卻非常重大,奠定了中國舊石器時代考古發展的基礎,成為本學科發展的良好開端。西北地區舊石器的發現,打破了中國沒有舊石器時代的認識。

  70多年前北京周口店的北京猿人遺址的發現則證明早在直立人階段,早期人類即已生活在中國大陸,為人類認識自己發展的曆史提供了重要而可靠的科學證據,在人類進化史上占據了重要位置,曾經在世界古人類學史上寫下輝煌的一頁,也為研究早期人類發展提供了重要基礎。新中國成立後,經過幾代考古學者的努力,在我國境內找到的舊石器文化地點不下1000處。尤其是近年來,在長江沿岸地區發現的大量不同時代的舊石器文化遺址,更是大大加強了中國舊石器時代考古學在世界史前史研究中的地位,使中國在這個學術領域中成為不可或缺的關鍵地區之一,引起了世界各國學者的廣泛關注。

  €€4.中國的石器工業類型

  我國著名舊石器考古學家、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張森水經過深入研究,認為根據類型和技術,中國舊石器時代北方與南方各有一個主工業類型,同時並存若幹區域性工業。這些區域性工業類型包括:廟後山工業類型(遼寧本溪)、丁村文化B組工業類型(山西襄汾)、水洞溝工業類型(寧夏靈武)、清水河工業類型(內蒙古清水河)、下川工業類型(山西沁縣)、孟家泉工業類型(河北玉田)、觀音洞工業類型(貴州黔西)、貓貓洞工業類型(貴州興義)、銅梁工業類型(重慶銅梁)等9種。

  我國諸多的工業類型雖各具特色,但如果把細石器工業及與其相關的長石片工業製品暫且排除在外,它們之間可以找到一些共同點,如用硬錘打片和修理石器,至少有9個工業類型是如此。與之相關的有石核不預製,基本上不修理台麵,故使石核與石片缺乏相對穩定的形態,石器形態不甚歸整,刃緣曲折,常呈波紋形,修疤單層者多,且以深寬型為主,以及石製品向著長寬等比方向發展。這些共同特點大體貫穿舊石器時代始終。若以此為考慮的出發點,則它與非洲、歐洲和西亞的主體舊石器工業有著明顯的不同,後者其重要特點之一是總趨勢向著長寬不等比小型化方向發展,應屬不同的工業傳統,可以把這些共同點看做是中國舊石器工業大區域連續發展的證據。這與中國大地上古人類演化以區域進化為主,與周圍地區基因交流為輔的模式互為印證。區域連續演化的人所使用的製造石器的一些技術代代相傳,一直被應用,形成主要技術上和類型上的共同性。

  €€5.攀登計劃

  1998年,在原國家科委主任宋鍵同誌的關懷下,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和國家科技部資助,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邱占祥研究員(現為中科院院士)擔任首席科學家的“國家‘九五’攀登專項——《早期人類起源及環境背景研究》”正式啟動。該專項分成以長江流域為主的四個課題組(雲南課題組、安徽課題組、鄂西課題組及泥河灣課題組),其主要目標是試圖在我國境內尋找200萬年前的早期人類化石或文化遺物。截至目前,該項目已取得豐碩的成果。

  雲南課題組在雲南發現了大量中新世古猿化石,泥河灣課題組在河北省泥河灣盆地發現了數處年代超過100萬年的舊石器時代遺址,鄂西課題組在湖北建始龍骨洞發現了距今200萬年前後的建始人化石及大量的骨製品和石製品(詳見本書第四章)。安徽課題組在長江下遊地區的安徽省繁昌縣人字洞發現了上百件240-200萬年前的古人類製造、使用過的舊石器和骨器,並采集到9000多件門類豐富的脊椎動物化石,在所采集到的大型哺乳動物肢骨碎片中還發現了若幹有人工砍砸痕跡的管狀骨頭。目前,對於這些重要發現的研究正在深入進行中。

  這裏,我們對中國乃至東亞地區最早的人類活動遺址——安徽省繁昌縣人字洞舊石器遺址作一簡單介紹。對人字洞遺址的初步研究成果表明,這裏出土的石製品和骨製品是目前在東亞地區發現的最早的人工製品,其年代與非洲最早的舊石器大致相當。人字洞的石製品原料多樣化,包括鐵礦石、燧石、石英砂岩、片麻岩、矽質泥岩和矽質灰岩等六種。這些石製品具有明顯的人工打擊痕跡,石製品打片方法主要是錘擊法,從石片或石核均可見到轉向打法的特點。石製品的種類有石核、石片、刮削器和幾件有雕刻器打法的標本。刮削器是石器的主要類型,特點是加工粗糙,方式多樣,用硬錘修理,以向背麵修理為主,單層修疤,以深寬型的居多。在打擊骨器中,以一件犀牛下頜骨和一件骨片加工最為清楚。從類型和製作技術上看,繁昌發現的石製品都比中國境內其他的晚上新世石製品顯得粗糙、簡單而原始。

  除人字洞舊石器遺址出土的人工製品外,安徽課題組還在該遺址中發現了大量原黃狒(Procynocephalus)化石,同時在該遺址附近的一處中新世中期的裂隙堆積物中發現了上百顆小型古猿牙齒化石,並在安徽淮南大居山上新世中期(約300萬年前)的裂隙堆積中發現了古猿、獼猴等三種靈長類化石。安徽課題組近年在淮河和長江下遊地區發現的靈長類化石不僅種類較多而且標本數量多,這為研究高等靈長類係統分類和演化提供了重要的材料。人字洞動物群也是中國上新世晚期的代表性動物群。人字洞動物群門類豐富(71屬75種),有乳齒象、劍齒虎、犀、馬、貘、鹿、模鼠、竹鼠、豪豬、兔、蝙蝠等多種哺乳動物。

  從現已發現的動物化石判斷,其地質時代和重慶巫山龍骨坡遺址的時代大體相當,甚至可能稍早,其年代可能為距今240-200萬年之間。

  攀登專項首席科學家邱占祥先生指出:人字洞可能是亞洲地區目前已知的人類最早的活動遺址之一,這對於尋找亞洲早期人類活動線索,揭開亞洲人類起源之謎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中國著名舊石器考古學家張森水先生也認為,人字洞出土的人工製品是至今所知歐亞大陸最古老的文化遺物,把人類在中國生活的曆史(相對於元謀人)至少再向前延伸了30多萬年,這批材料的發現,對石、骨器的起源以及人類對不同材料的應用的研究都有重要意義。安徽課題組組長、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金昌柱指出,這裏出土的眾多哺乳動物化石表明,該地當時的自然環境很適合於人類生存,人字洞出土的石製品和骨製品表明我國長江流域在上新世晚期已有古人類活動的蹤跡,因此,發現石製品和骨器的主人——遠古人類的化石的可能性非常大。

  截至目前,人字洞舊石器遺址的發掘工作尚未結束,厚達近30米的剖麵中,尚有底部的10多米原生堆積物需進一步發掘。對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安徽省繁昌縣人字洞舊石器遺址進行進一步發掘與研究的國際合作項目即將展開。我們期待著在將來的發掘工作中,會有更重要的發現與驚喜出現。我們也期待著,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人字洞舊石器遺址會隨著石器的主人——遠古人類的化石的發現而更名為人字洞古人類遺址。

  €€6.北緯30°線上的奇跡

  地球的北緯30毅線附近(更精確地講,是北緯29毅至31毅之間)的區域,是地球遠古自然奇觀和人類史前文明遺跡最為集中,也最為神秘的地區。在這條緯度線上,分布著許多自然之謎、文明之謎。地球陸地上的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海洋最深處的馬裏亞納海溝,世界上最著名的幾條河流(尼羅河、幼發拉底河、長江和密西西比河)的入海口,古埃及的金字塔群、獅身人麵像,古代巴比倫的“空中花園”,中美洲的瑪雅文明遺址,傳說中的“大西洲”沉沒處,複活節島上的巨石人像,百慕大三角區,以及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猶太教以及印度教這幾個大宗教的發祥地等,都位於北緯30毅線附近。

  從最東端的錢塘江大潮、河姆渡遺址,到中部的黃山、廬山,再到西部的長江三峽、峨眉山、自貢的恐龍化石、三星堆文明、金沙文明、布達拉宮、雅魯藏布江大峽穀,中國在這條緯線上同樣也有許多自然之謎、文明之謎。在下麵的章節裏我們將要詳細介紹的一些古人類遺址和舊石器遺址,如,中國迄今發現的最早古人類遺址——重慶巫山人遺址和湖北建始人遺址,中國乃至世界上最早的藝術發源地——重慶奉節興隆洞遺址,中國典型的南方舊石器遺址——豐都高家鎮、煙墩堡、冉家路口、井水灣、棗子坪等,以及重慶巫山河梁人遺址等,都位於北緯30毅線附近。同樣,中國乃至歐亞大陸最早的舊石器遺址——安徽繁昌人字洞舊石器遺址,也位於北緯30毅線稍向北的區域裏(北緯31°)。

  總體而言,北緯30毅線是亞熱帶和北溫帶的過渡地帶,是南北植物種類的過渡區域和眾多動物繁衍生息的交叉地帶,降水相對豐沛,溫度也最適於人的生存,所以早期人類可以比較容易地生存於此,同時,早期文明和社會就容易在這個地帶發展起來。

  鑒於近年來在地處長江上、中遊的重慶、湖北地區所取得的一係列令人矚目的重要考古發現,尤其是我國學者在這個地區相繼發現的大約200萬年前(甚至更早)以及10-4萬年前這兩個人類演化最關鍵時段裏的人類化石和文化遺物,在下麵的章節裏,我們將把尋找我們祖先蹤跡的目光投向大巴山、巫山、七曜山、武陵山、長江三峽以及重慶市(簡稱渝)東部的長江沿岸。這片區域分布在北緯28毅至32毅之間,神秘的北緯30毅線從中間橫穿而過。或許,這本身就注定了鄂西、渝東地區將籠罩上一片神秘的色彩。

  遠古人類在至少200萬年前就在此繁衍生息,將一條不絕的人類演化脈絡延續至今。這裏遍布著大自然的神來之筆,造化的不朽之作。這裏有許多古老、特有且珍稀的動植物,如銀杏、鵝掌楸、岩柏、桫欏、珙桐、鐵堅杉、水杉、冷杉、紅豆杉,金絲猴、金雕、蘇門羚、大鯢等。這裏是露天的自然曆史博物館,有曆次造山運動留下的自然痕跡,有千姿百態的喀斯特地貌、鬼斧神工的自然奇觀,有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各地質時期的地層和動、植物石化群。這裏是巴、楚文化的發祥地,這裏有古樸神秘的巫文化與世人皆知的豐都鬼文化;這裏有神農嚐百草的傳說和漢民族的神話史詩《黑暗傳》等。

  下麵,就讓我們把視線轉向長江三峽地區,從古人類學、舊石器考古學、古生物學的角度,來看看我們遠古的祖先,曾走過怎樣的演化軌跡、進化曆程;從地質學、地理學的角度,來看看我們遠古的祖先曾賴以生存、繁衍、發展的山山水水,曾經曆過怎樣的滄海桑田。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