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13章 1912年度 保爾·薩巴蒂埃

  因發明氫化不飽和烴的有效方法而榮獲1912年諾貝爾化學獎

  保爾·薩巴蒂埃(法國,1854~1941年),1854年11月5日生於法國奧德省卡爾卡鬆。1874年,薩巴蒂埃大學畢業獲物理學學士學位,後赴巴黎隨有機合成創始人伯索從事金屬硫化物研究,1878年獲圖盧茲大學理學博士學位後留校任教。薩巴蒂埃在圖盧茲大學度過了他的大半生,他從開始工作到1930年退休都未離開這所大學。1941年8月14日,薩巴蒂埃逝世於圖盧茲。

  薩巴蒂埃是當時化學界公認的天才,即便遇到最難計算的化學方程式,他也會很快求出結果。他做實驗總是有條不紊,輕鬆自如,實驗結果非常精確,他既講授物理又鑽研化學。在伯索的引導下,他致力於金屬催化(如鎳催化劑)加氫在有機合成應用方麵的研究。在研究氫化反應過程中,薩巴蒂埃發現了化學反應與熱力學的關係。

  1897年,薩巴蒂埃研究乙炔氫化反應時發現,某些易分離的金屬,如鈀、鉑、鎳等對該反應有良好的催化作用,可促進不飽和烴與氫氣的反應。但是這些金屬必須從它的氧化物或鹽類中製得,而且要隨用隨做,因為這種新還原的金屬活性較大。其方法是將反應物的蒸氣與過量氫氣一起通過新還原並保持在適宜溫度中(150~200℃)的鎳,從而製成鎳催化劑。

  此後,他利用此類催化劑將苯轉化成環己烷,若將鎳催化劑擴大到其他芳香族化合物,發現它都有類似的催化性能,甚至還可把一氧化碳氫化為甲烷。薩巴蒂埃繼續研究又發現,同樣的催化劑在高溫下可以脫氫,他用鎳粉作為催化劑,將伯醇轉化為醛,仲醇轉化為酮。他在對氧化物催化作用的研究中發現伯醇用氧化鋁為催化劑可生成烯烴,而用氧化銅為催化劑則生成醛。薩巴蒂埃認為,催化劑的催化機理是物質的分子在催化劑的表麵形成了不穩定的化合物(稱之為化學吸附),這些不穩定化合物在催化劑表麵大量集中,增加了分子間接觸的可能性,並降低相互作用的活化能,從而加快了反應進程。薩巴蒂埃將油脂中的不飽和脂肪酸氫化成飽和脂肪酸,為油脂工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今天,人們品嚐到的美味人造奶油,就得益於薩巴蒂埃的研究成果。

  維克多·格林尼亞發明的格林尼亞試劑和保爾·薩巴蒂埃發明製取氫化不飽和烴的有效方法共同奠定了現代有機化工的基礎,他們共同分享了1912年諾貝爾化學獎。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