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9章 四麵楚歌

  漢四年十月,項羽“兵罷食盡”,無力再與劉邦打下去,於是接受了劉邦“中分天下”的建議,“鴻溝以西者為漢,鴻溝而東者為楚”,放回了被扣兩年四個月的劉邦的父親和妻子,但是,劉邦在得到被扣兩年多的父親、妻子後,立即撕毀協議,一路追殺項羽,直至固陵。此時,劉邦雖然已經在全國戰場上形成對項羽的合圍之勢,但是,由於韓信、彭越不按時出兵合圍,劉邦的戰略優勢並未得到充分發揮,劉邦實際上是孤軍追擊;所以,項羽十萬軍隊一個反擊戰就把劉邦二十萬軍隊打得隻能困守固陵,不敢出戰。劉邦在主戰場上的被動局麵至此仍然沒有得到徹底扭轉。劉邦怎麽才能改變主戰場的被動局麵呢?項羽能夠最終逃脫失敗的命運嗎?

  30.劉邦臨陣結盟韓彭劉邦二十萬軍隊打不過項羽十萬軍隊的現實讓劉邦很無奈,隻好問計於張良,張良能夠向劉邦提出什麽高明之見呢?

  張良講了兩點:第一,韓信、彭越為什麽不來?

  張良認為,西楚很快就要被打敗了,但是,韓信、彭越兩個人卻沒有封地。而且,他們不來是有道理的(楚兵且破,二人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

  韓信被封為齊王,並不是劉邦的本意(齊王信之立,非君王之意),韓信自己也知道劉邦並不是真心實意地願意封他做齊王(信亦不自堅)。

  彭越平定了整個梁地,功勞很大(彭越本定梁地,功多)。當初,因為有魏王,所以,隻封彭越做了魏國的相國(始,君王以魏豹故,拜彭越為魏相國)。如今,魏王已經死了,彭越早就希望當梁王,但是,劉邦卻不封他為梁王(今豹死母後,且越亦欲王,而君王不蚤定)。

  第二,劉邦應該怎麽辦?

  張良認為,如果劉邦能和韓信、彭越共同分享天下,可以立即使他們到來(君王能與共天下,可立致也)。如果現在能夠把睢陽以北直到穀城的地全封給彭越,讓彭越當梁王(今能取睢陽以北至穀城皆以王彭越);把陳(今河南淮陽)以東直到海邊的地封給韓信——因為韓信是楚人,他希望得到楚地(從陳以東傅海與齊王信。信家在楚,其意欲複得故邑)。

  如果大王能捐出這兩塊地給他們兩個人(能出捐此地以許兩人),那麽,他們兩個人就會各自為戰(使各自為戰),楚兵就容易被打敗了。

  張良的回答主要有兩個要點:一是當封未封,二是共享天下。

  所謂“當封未封”是指韓信、彭越立有大功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封賞;所謂“共享天下”是要求劉邦要能夠與消滅項羽的功臣共享天下。

  前麵我們講過,當君王的人要“三善”:善聽、善用、善賞罰。劉邦非常善聽,也善用人,賞罰也基本恰當。

  為什麽一個善於封賞的劉邦此時卻想不起來割地封王這一殺手鐧了呢?

  關鍵在張良“共天下”三個字上。“共天下”是要求劉邦與韓信、彭越這些大功臣共同享有天下,這對此時的劉邦來說實在是很難接受。

  劉邦在彭城之戰大敗而歸的途中曾經主動提出過要將函穀關以東的地捐出來,以招納賢士、共同破楚(吾欲捐關以東等棄之,誰可與共功者)。張良馬上向他推薦了黥布、彭越、韓信。

  彭城大戰徹底打破了劉邦迅速統一天下的美夢,對劉邦的刺激非常之大。迫於五十六萬大軍打不過項羽三萬騎兵的殘酷現實,劉邦不得不利用捐地作為破楚的工具。盡管劉邦沒有明確說出“共天下”三字,但是,劉邦的“捐關以東”實際上就是要和破楚的功臣“共天下”。

  劉邦兵敗固陵之時與他兵敗彭城之時已經大不相同。兵敗彭城,他第一次嚐到了楚軍的勇猛;兵敗固陵,他已經完成了對項羽的戰略包圍。因此,兵敗彭城,他主動提出捐關東之地尋找“共功者”;兵敗固陵,劉邦擁有的戰略優勢使他不願重提捐關東之地尋找“共功者”的主張。

  但是,張良比劉邦清醒。張良知道僅靠劉邦軍團不可能最終戰勝項羽,所以,他提出如果能夠與韓信、彭越“共天下”,就可以立即將他們招過來;否則會怎樣,張良沒有講。但我們可以想象得到,如果不這樣做,劉邦絕不可能單獨消滅項羽。

  聽了張良一番話後,劉邦再一次發揮了他善聽的特點,立即派人與韓信、彭越訂立盟約。韓信、彭越得到劉邦如此明確的封賞,立即帶兵與劉邦會合。

  31.四麵楚歌霸王驚心韓信的三十萬大軍到了,從北麵合圍項羽。

  漢五年(前202)十一月,劉邦手下的劉賈策反了西楚主管軍事的大司馬周殷(周殷的叛楚,對項羽是致命一擊),聯合九江王黥布,從南麵合圍項羽;劉邦、彭越從西麵合圍項羽。

  漢五年(前202)十二月,各路聯軍合圍垓下。

  據《史記·高祖本紀》記載:項羽被韓信、彭越、劉邦、劉賈等圍於垓下,夜聞漢軍四麵都用楚聲唱歌(四麵皆楚歌),項羽心中大吃一驚。因為,四麵楚歌說明漢軍已經占領了西楚的大部分國土。於是,項羽起身,在帳中飲酒。

  垓下之戰是項羽和韓信的對決。韓信當時統率三十萬大軍,項羽隻有十萬軍隊。韓信首先進兵,然而,打得不順,向後退卻(淮陰侯將三十萬自當之。孔將軍居左,費將軍居右,皇帝在後,絳侯、柴將軍在皇帝後。項羽之卒可十萬,淮陰先合。不利,卻)。韓信的左、右軍包攻上去,項羽抵擋不住,韓信又從正麵殺了個回馬槍,項羽大敗(孔將軍、費將軍縱,楚兵不利,淮陰侯複乘之,大敗垓下)。

  關於韓信與項羽對決垓下韓信首先接戰而後退兵,有人以為這是韓信慣用的示人以弱的謀略,有人以為項羽仍然是雄猛的困獸。但是,無論如何,韓信最終以優勢兵力擊敗了項羽。

  項羽垓下之戰失敗的原因,後人頗多議論,我認為,最重要的有三點:一是軍心渙散——四麵楚歌。

  戰國的楚地主要包括淮河流域和長江中下遊地區。此時,黥布、劉賈,加上最終背叛項羽的大司馬周殷,西楚國在南方的土地大多已被劉邦控製。劉邦利用漢軍中的楚地士兵大唱楚歌,給項羽軍團造成了楚地盡歸漢軍所占的假相,大大動搖了楚軍的軍心。

  二是軍力懸殊——十萬疲兵麵對六十萬諸侯合圍。

  當時雙方兵力究竟如何呢?

  漢軍這麵,韓信帶了三十萬大軍;劉邦追趕項羽帶有二十萬大軍;這兩方麵是五十萬。彭越軍團有多少人呢?漢二年四月劉邦打進彭城的時候,彭越當時就有三萬士兵了,經過兩年多的發展,彭越軍團至少應在三萬之上。

  南方戰線有兩股力量,一是黥布、劉賈的軍團,二是剛剛被收編的楚大司馬周殷的兵團。

  上述幾股力量的總兵力至少應當在六十萬以上。

  此時項羽隻有十萬軍隊。

  三是軍糧匱乏——項羽因軍糧匱乏而不得不同意中分鴻溝,此時,項羽軍團的軍糧更加困難。

  32.二八壯士五千追兵垓下兵敗之後,項羽帶領八百士兵向南突圍。盡管漢兵有六十萬之眾,但是,項羽仍然帶領八百騎兵向南突出重圍(壯士騎從者八百餘人,直夜潰圍南出,馳走),而且未被漢軍發現,這也一個奇跡。

  直到天亮,漢軍才發覺項羽已經逃亡,劉邦命他的騎兵司令灌嬰率五千騎兵追趕。

  等到項羽渡過淮河,隨從的八百騎兵僅有一百多人跟了上來。

  趕到陰陵(今安徽定遠縣西北),迷失了道路(項王至陰陵,迷失道)。項羽向田邊的一位老農問路,這位老農騙他說:“向左走”(問一田父,田父紿曰左)。結果,左邊是一片大沼澤地,戰馬陷入沼澤地跑不動,延誤了行軍時間,被漢軍追了上來(左,乃陷大澤中,以故漢追及之)。

  項羽忙帶兵向東,跑到東城(今安徽定遠東南),此時身邊隻剩下二十八名騎從,而身後漢軍則有追兵五千。

  項羽知道已無法脫身。於是,他對身邊的二十八名隨從騎兵說:我起兵到今天已經八年,身經七十多戰,抵擋我的人都被我攻破,我所打擊的人都表示臣服。我從未打過敗仗,於是便稱霸於天下(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餘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嚐敗北,遂霸有天下)。然而我最終被困在這裏,不是我不能打,是上天要亡我(然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今天我要決一死戰,痛痛快快地打一仗,一定要衝破包圍、斬殺漢將,砍倒漢軍軍旗。讓你們知道:這是天要亡我,不是我不能打仗(今日固決死,願為諸君快戰,必三勝之,為諸君潰圍,斬將,刈旗。令諸君知天亡我,非戰之罪也)。

  於是他將隨從他的二十八位騎兵分為四隊,從四個方向同時向山下衝,並且約定到山下後再會合為三隊。無論是分為四隊往下衝,還是會合為三隊,項羽的目的都是為了不讓漢軍知道自己究竟在哪一隊。項羽衝下山,隨手斬殺一員漢將。漢軍不知這三處哪一處有項羽,又分兵三處包圍。項羽又衝了出去,再斬一員漢將,同時殺死漢兵幾十人,再次聚集他的二十八騎,僅僅損失了兩名騎兵。項羽問他的部下:怎麽樣?眾騎兵都回答:果如大王所言(乃謂其騎曰:何如?騎皆伏曰:如大王言)。

  這時,劉邦手下的一位騎兵將領楊喜追殺項羽(是時,赤泉侯為騎將,追項王),項羽瞪著眼衝楊喜大吼一聲,楊喜連人帶馬都大吃一驚,一下子倒退了幾裏地(項王瞋目叱之,赤泉侯人馬俱驚,辟易數裏)。

  韓信在曆經磨難最終被劉邦拜為大將時曾向劉邦談到項羽時說:項王喑噁叱吒,千人皆廢。

  “喑噁叱吒”是怒喝之聲,“廢”的含義是“癱”。這是說項羽大吼一聲,上千人都嚇得癱在地下。韓信在項羽手下當過“郎中”,因此,他很了解項羽的這一特點。楊喜連人帶馬被項羽大吼一聲倒退幾裏地,自屬當然。

  東城之戰,項羽以二十八位騎兵與劉邦的五千騎兵相周旋,充分表現了項羽的勇武過人。

  項羽為什麽要以二十八騎與五千漢軍打這一場不可能勝利的戰鬥呢?

  項羽的目的是要證實自己的失敗不是自己不能打(非戰之罪),而是天之亡我。項羽直至此時仍滿足於二十六位隨從的“如大王言”。

  33.自刎身亡不再起兵東城之戰的“勝利”激發了項羽的勇氣,原來“自度不得脫”的項羽又打算東渡烏江了。恰好,烏江亭長停船在岸,對項羽說:江東之地雖然不大,方圓有數千裏,人口有幾十萬,足夠稱王了,希望大王趕快渡江(江東雖小,地方千裏,眾數十萬,亦足以王也,願大王急渡)。現在隻有我有船,漢軍即使追上來也沒有船,無法渡江(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

  項羽笑著說:上天要亡我,我還何必要渡江(項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何況我與八千江東子弟兵渡江西進,現在沒有一個人活著回來。即使江東的父老鄉親擁戴我,讓我為王,我有什麽臉麵見他們(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麵目見之)?即使他們不說,我難道心裏沒有愧疚嗎?

  項羽與一生愛笑的曹操相反,最愛發怒。但是,麵對烏江亭長,項羽笑了。但是,這悲涼的一笑之後,項羽就決定以死明誌了。

  於是,項羽對烏江亭長說:我知道您是一位長者。我騎這馬五年了,所當無敵,曾經一天日行千裏,我不忍殺了它,還是贈給你吧(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嚐一日行千裏,不忍殺之,以賜公)!讓跟隨他的騎從都下馬步行,拿著短兵器作戰。項羽一個人又殺死漢兵上百人,自己也受了十幾處傷。

  此時,項羽正好看見漢兵中的一員騎將呂馬童,便問: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嗎(若非吾故人乎)?呂馬童原來是項羽的部下——所以,項羽稱他為“故人”,後來投靠了劉邦。呂馬童定睛一看,馬上指給另一員騎將王翳說:這就是項王!

  項羽說:我聽說漢王用賞金千金、封邑萬戶懸賞我的頭(項王乃曰: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我為你做件好事吧。於是,自刎而死(吾為若德,乃自刎而死)。

  王翳砍下項羽的頭,其餘的人互相爭奪項羽的身體,導致自相殘殺,死了幾十個人。最後,楊喜、呂馬童、呂勝、楊武四個人各得到項羽的一部分屍體。五個人合起來,剛好是一個完整的遺體。

  於是,這五個人同一天都被劉邦封為侯。

  據《史記》的這段記載,項羽是烏江自刎而死,著名學者馮其庸先生認為:項羽不是死於烏江,而是死於東城。此文寫得非常紮實,但是,司馬遷寫項羽烏江自刎也自有其史源。

  項羽兵敗垓下之時是否有逃亡意識?

  應當有。

  他選擇了隻帶八百隨從突圍的行動,說明項羽最初是打算擺脫被殲垓下的命運的。

  遭到“田父”欺騙後,項羽已經知道難以脫身了,因此,他要“快戰”。

  “快戰”的勝利使項羽重新產生了東渡烏江的念頭,但是,麵對烏江亭長的渡船他卻選擇了不渡江。項羽時而東時而西,前後矛盾,左右搖擺,到底是因為什麽呢?

  原因大概有三個方麵:第一,天之亡我。

  項羽烏江自刎前對烏江亭長說的“天之亡我,我何渡為”的天之亡我是第一個原因。既然上天要我滅亡,我還要東渡烏江幹嘛?

  第二,恥於起兵。

  唐人杜牧《題烏江亭》:“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杜牧認為:項羽應當東渡烏江,卷土重來,再與劉邦爭奪天下,而不應當自刎烏江。

  宋人王安石針鋒相對地也寫了一首《烏江亭》詩:“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卷上來?”王安石認為:項羽兵敗是大勢已去,即使江東子弟還在,誰又願意跟隨項羽卷土重來呢?

  唐人胡曾的《烏江》詩曰:“爭帝圖王勢已傾,八千兵散楚歌聲。烏江不是無船渡,取向東吳再起兵。”

  胡曾的“爭帝”說對項羽並不準確,項羽從未有過“爭帝”的概念,項羽要的隻是“霸王”的霸業,而不是帝王的帝業。但是,胡曾說項羽“取向東吳再起兵”倒是獨具慧眼。項羽不願東渡烏江的根本原因是因為他恥於再向東吳起兵。他自言“有何麵目見江東父老”正是恥於起兵的明確表述。

  漢四年,項羽二失成皋之後,與劉邦再次在滎陽對峙。項羽對劉邦說:“天下匈匈數歲,徒以吾兩人耳。願與漢王挑戰決雌雄,毋苦天下之民父子為也。”

  這說明項羽已經意識到“楚漢久相持未決,丁壯苦軍旅,老弱罷轉漕”是由他和劉邦兩人爭戰不休造成的,因此,他要單獨和劉邦決鬥。項羽要和劉邦決鬥的想法太幼稚了,但是,項羽能夠意識到為了自己當霸王而讓天下百姓受苦太自私了,他的這種懺悔意識在劉邦身上是絕對看不到的。劉邦是不惜犧牲自己父親、妻子、兒子、女兒,一定要做帝王,成就帝業。項羽既然有此懺悔之心,他當然不願再次興兵與劉邦爭奪天下,因為,這將會再次擾動江東父老。因此,懺悔意識是項羽不願東渡烏江再次興兵的第三個原因。

  34.琵琶一曲十麵埋伏在項羽的敗亡之中,“十麵埋伏”之說相當流行。今天書店裏一些寫漢代的書還說韓信用“十麵埋伏”打敗了項羽。但是,這一說法並不見於《史記》《漢書》等正史的記載。

  文獻中有關“十麵埋伏”的記載有兩個。

  一是《前漢書平話》:“垓下聚兵百萬,會天下諸侯,困的九裏山前,信定十麵埋伏,逼羽烏江自刎。”

  《前漢書平話》今已失傳,作者當是元人。

  二是琶琶大曲。十麵埋伏為琵琶曲,有些曲譜記載它的曲名為《淮陰平楚》《楚漢》。今傳《十麵埋伏》分為:列營、吹打、點將、排陣、走隊、埋伏、雞鳴山小戰、九裏山大戰、項王敗陣、烏江自刎十段。

  明人王猷定(1598~1662)《四照堂集》卷八《湯琵琶傳》中已經有了和“十麵埋伏”相似的記載,可知16世紀之前,此曲已經在民間流行。

  因此,曆史上並不存在韓信用“十麵埋伏”打敗項羽之事。

  我們剛剛講過,項羽半夜突圍時帶了八百名隨從,順利突圍,直到天亮,才被劉邦軍團發現。如果真有所謂十麵埋伏,項羽八百人又怎能逃了出來?

  項羽最終是敗在劉邦的戰略包圍之中。項羽本人所說的“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嚐敗北”確實是實話,但是,局部戰場的勝利無法改變整體戰局的被動處境,項羽最終被軍事上的被動局麵所累,無可挽回地走向了失敗。

  項羽自殺之後,劉邦因為項羽最初被封為魯公,所以,以魯公禮安葬了項羽,並在項羽墓前大哭了一場,親自為項羽主持了葬禮。項伯等四人還被封了侯。

  劉邦確實很會做秀。漢二年他一出關,就接受他人的建議,為被項羽殺死的義帝舉行葬禮,並且大哭了一場。從此,劉邦就處處打著為義帝複仇的旗號,作為自己東伐項羽的口號。與自己為敵數年的項羽一死,他又立即為項羽舉行葬禮,還大哭了一場。

  可是,《史記·汲鄭列傳》講了件很有意思的小事:鄭當時是漢武帝朝的一位正直的大臣,他的父親鄭君曾經是項羽手下的將軍。項羽死後,鄭君歸了漢朝。後來劉邦下令,要求原屬項羽部下的人在奏章中提到項羽,一定要稱他為“項籍”,既不許叫“項羽”,更不許稱“項王”。漢代的習俗,直呼其名是非常不恭敬的。如果稱其字“羽”,則要恭敬得多。如果稱“項王”,那當然更尊敬了。

  可是,鄭當時的父親鄭君提到項羽,從不稱“項籍”。要麽稱“項王”,要麽稱“項羽”,鄭君這樣做顯然是堅守自己作為西楚國臣子的禮節,以表示自己不忘昔日的君臣之禮。

  劉邦於是下令,凡是稱項羽為“項籍”的原羽部下都升為大夫,而把堅持稱“項羽”或“項王”的鄭君一個人趕出了朝堂。

  我們可以拿這件小事和劉邦在項羽死後為項羽舉行隆重的葬禮一事相對比,從中可以看出劉邦哭某項羽的虛偽,以及他內心對項羽的嫉恨和心胸的狹隘。

  項羽在現實的政治鬥爭中失敗了,但是,人們並沒有按照成者王侯敗者寇的傳統去看待項羽,人們仍然稱他為英雄,或稱他為悲劇英雄,或稱他為失敗了的英雄。南宋女詞人李清照並有一首名詩讚揚項羽: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項羽是人臣之才,卻錯居人主之位;是可用之人,而不是用人之人。這是他的悲劇,也是曆史的悲劇。

  但是,項羽破釜沉舟的勇氣,項羽無顏見江東父老的懺悔意識,項羽霸王別姬的悲涼,英雄末路時寶馬贈亭長、頭顱贈故人的豪爽,都使他成為不朽的藝術典型。

  項羽為反秦鬥爭所做的卓越貢獻,值得高度肯定。項羽失敗的諸多教訓,也值得今人永遠記取。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