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十八章 抗戰功臣民族驕傲

  呂林

在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史上,雲南各族人民在辛亥革命、護國運動和抗日戰爭三次偉大的革命鬥爭中都作出了不可磨滅的重大貢獻。其中,抗日戰爭持續的時間最長,涉及的地域最廣,參與的人數最多,取得的成就最大,距離現在的時間最近。60年前的抗戰中,具有愛國主義光榮傳統的雲南各族人民為之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包括雲南的執政者——以龍雲為首的雲南地方實力派在內的各階層、各黨派、各民族,都發揚了雲南人民光榮的愛國主義傳統,以民族大義為重,以抗擊入侵者為重,摒棄前嫌,攜手合作,共禦外侮,爭取民族的獨立和解放。就是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這麵光輝的旗幟下,八年抗戰中,在中國西南邊陲雲南,各族人民同仇敵愾,共赴國難,譜寫了雲南曆史上最偉大、最壯麗的光輝篇章。當時主政雲南的龍雲將軍充分利用了雲南獨特的地理優勢,為當年的抗戰大後方建立了特殊的功勳。

一、搞好農業生產,建立抗戰基地

1928年,龍雲被南京國民政府任命為雲南省政府主席。他利用雲南相對穩定、遠離中原戰亂、相對獨立的優勢,從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教育等方麵進行了一係列改革,建設“新雲南”,取得了較好的成效。西安事變、“七七”事變相繼爆發後,國共兩黨再次合作。在南京召開的國防會議使龍雲第一次與中共領導人坐在了一起。會議期間,龍雲與周恩來、朱德、葉劍英等人會晤,對中共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民族大義堅定了他的抗日決心。在那次會議上,龍雲慷慨陳詞,表示要“盡地方所有之人力物力,貢獻國家,犧牲一切,奮鬥到底”。同時龍雲也逐漸看清了蔣介石並非真心抗日,於是決心以己之力,舉全雲南之力,做好抗日的準備。

雲南原是一個糧食不能自給的省份,糧食的供應大部分一直是靠進口越南的大米。“九一八”事變後,龍雲預料到中日將會有大的戰爭爆發,到時糧食供給問題會非常突出。於是,他著手辦理全省的積穀存糧。到抗戰全麵爆發時,雲南全省的積穀已有相當的數量,而且每年繼續增加。雲南原來是一個出產鴉片的省份,煙稅是雲南地方財稅的一項重要來源。但為了增加糧食產量,龍雲在全省禁種鴉片,一些煙地被改種了糧食。龍雲的這兩項措施使雲南的糧食儲備保證了戰時雲南的自給。當滇越鐵路中斷,糧食無法進口時,由於龍雲早做了準備,因而有充足的糧食供給,支持了全國的戰事。

二、組建20萬滇軍開赴前線抗日

早在1937年的國防會議上,龍雲就表示:要盡雲南地方所有人力、財力貢獻國家,以救危亡;擬先派出一個軍出滇抗日。回到昆明後,立即將雲南現有的6個旅及相關部隊,組建為陸軍第60軍,以盧漢為軍長,安恩溥、高蔭槐、張衝分別為182師、183師、184師師長。10月5日,60軍在昆明巫家壩舉行隆重的出征誓師大會,昆明數萬各族人民獻旗歡送,場麵十分熱烈。在誓師大會上,參會群眾高呼:“誓滅倭寇,保衛祖國!”盧漢軍長在誓師大會上宣誓:“以犧牲的決心,作破釜沉舟的抗戰!”誓師大會後,滇軍首批第60軍4萬餘官兵浩浩蕩蕩步行1000多公裏奔赴抗日前線。台兒莊戰役打響後,正在武漢整訓的滇軍第60軍受命前去支援。此時的台兒莊戰事非常緊急,守軍傷亡甚重。滇軍就是在這樣的危急關頭,晝夜兼程開赴前線,到達戰場後旋即投入了激烈的戰鬥。英勇的滇軍將士前仆後繼,沒有人後退,沒有人逃跑,與日軍進行了殊死的戰鬥,連素以武士道精神著稱的日軍也為之膽寒。在陳瓦房一戰中,滇軍尹國華全營500名官兵,最後僅有一人生還。在禹王山戰鬥中,184師師長張衝把全師拉上陣地,自己也身先士卒,把指揮部設在禹王山上,發誓要與禹王山共存亡。他手下的一員虎將王秉璋,用刺刀挑死了十多個日軍後,自己也前胸中彈,但是硬撐著走到張衝麵前請師長檢驗子彈是不是從前麵進去的。因為張衝曾在抗日誓師大會上說:“我們彝族老祖宗治軍有個規矩,前麵有刀劍傷者,獎;背後有刀劍傷者,刀砍其背。我們184師決不貪生怕死,做脊背挨子彈的逃兵。誰給老祖宗丟臉,軍法不饒!”滇軍就是這樣誓不怕死,驍勇頑強。台兒莊戰役勝利了,滇軍威震敵寇,享譽華夏,但滇軍的4萬餘官兵犧牲了1萬餘人。滇軍為台兒莊戰役的勝利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和犧牲,但在台兒莊抗戰紀念館卻鮮有提及,這是對滇軍的不公、對曆史的不公。太平洋戰爭爆發前,雲南作為中國抗戰的大後方,雲南出兵20多萬奔赴前線,在徐州會戰、中條山戰役、武漢保衛戰等重大戰役中屢立戰功,打出了滇軍的軍威,打出了雲南各族人民的英雄氣概,也付出了重大的犧牲,陳鍾書、唐淮源、寸性奇等一大批滇軍將領英勇犧牲。整個抗戰時期雲南在冊征兵數就達381593人,如果加上自己投奔部隊的雲南子弟,將近40萬人,而當時雲南的人口僅為1200萬。八年抗戰中,龍雲共向抗日前線派出20多萬大軍,滇軍經曆各種大戰役20餘次,動員和組織全省軍民投入的滇西大抗戰,傷亡官兵達10餘萬。這是龍雲政治軍事生涯中最為光彩的一筆。謝本書在《民國勁旅,滇軍風雲》中說:“滇軍在八年抗戰中,英勇抗戰,為中華民族最終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自己的重要貢獻。盡管在戰爭過程中,也曾有過失利,但不論在任何艱難困苦的條件下,從來沒有出現過投敵叛變行為。滇軍沒有產生過偽軍。寧為玉碎,不為瓦全,這種高尚的民族情操,是滇軍出征部隊的光榮,也是雲南各族人民的光榮。”

三、修築滇緬公路,全力支援滇西抗戰

考慮到戰時港口會被日軍封鎖,重慶又地處內地,交通上必須保證國際通道的暢通。1937年,龍雲主動向蔣介石請命修築滇緬公路,打通抗日的國際交通線。1937年12月起,雲南省政府開始組織修築滇緬公路,由昆明、下關、保山、龍陵、畹町出境,連接緬甸臘戍。為盡早修通滇緬公路,雲南省政府征調民工,每天投入民工達15萬至20萬人。經8個月的艱苦奮戰,至1938年8月底滇緬公路中國段959.4公裏全線通車。為修築滇緬公路,民工傷亡13000餘人。滇緬公路通車後,平均每月數千噸武器和其他物資運入,為全國抗日作出了極大貢獻。

1942年5月2日,日軍入侵畹町,4日占領龍陵,10日騰衝淪陷,至1943年初,日軍占領了滇西3萬多平方公裏的領土。龍雲在大敵當前的情況下,全力支持中央軍在滇西的對日作戰,以省政府的名義號令全省人民和各級地方政府,支持滇西抗擊日軍的入侵。同時要求滇西各級政府組織自衛,展開遊擊,協助中央軍打擊敵人,並聽從中央軍指揮官的指揮。1945年1月20日收複畹町,日本侵略軍被全部趕出滇西,成為中國抗日戰爭中第一個將日軍趕出國土的省份。同時,我們也不應忘記,在滇西反攻戰中,每一個軍人背後,幾乎就有兩個跋涉在硝煙中為他們背運糧草彈藥的雲南人民。

四、中國抗戰大後方的工業、教育、科技、文化中心和著名的民主堡壘

八年抗戰,雲南人民努力發展交通、軍工和機器製造業,而一批內地工礦企業、金融單位也同時遷到了雲南,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建成了一批影響深遠的雲南骨幹企業,促進了雲南現代工業體係的建設,為以後雲南的經濟發展奠定了較好的基礎。

這一時期,沿海和內地的工商企業遷滇重新創業,以龍雲為代表的雲南地方當局鼓勵本省私人投資興辦工商企業,爭取海外僑胞來雲南投資,盡力安置從東南亞各國輾轉到雲南的華僑,加之昆明作為國內外的交通樞紐,是盟國援華物資和中國出口物資的主要集散地,對全省經濟發揮了重要的促進作用。這些因素使雲南的經濟社會環境比戰前有較大改善,工農業生產走出了戰前長期徘徊的局麵。抗戰期間在雲南生產出我國第一爐電爐鋼、第一部汽車發動機、第一根電線、第一架望遠鏡等新產品……

抗日戰爭期間,雲南是最重要的戰略基地,是大後方又是最前線,是陸空交通大動脈,是兩大戰場的戰略結合部,是維持對外開放的門戶和通道,是學者名流雲集之地,是蜚聲中外的教育、科技、文化中心和著名的民主堡壘。中國共產黨對以龍雲為代表的雲南地方實力派的統一戰線工作,以及中共雲南地方組織在雲南積極開展的抗日救亡和愛國民主運動,推動了雲南全民族抗戰局麵的形成和發展。因此,在雲南,就出現了其他地區少有的局麵,即隨著抗戰形勢的發展,以龍雲為代表的雲南地方實力派和中國共產黨的合作也得到進一步加強,國民黨頑固派在全國掀起的幾次反共高潮,在雲南都沒能形成氣候。在雲南,特別是省會城市昆明,民主氣氛更是日益濃厚,被譽為抗戰後方的“民主堡壘”。出現的原因有多方麵,“既有中國共產黨黨組織的領導和幫助,也有廣大群眾的覺醒和民主力量的發展,還有龍雲與蔣介石矛盾的發展變化,以及龍雲在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感化之下,走上了抗日反蔣和支持民主運動的道路。歸根結底,是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得以貫徹的結果。”同時,雲南的文教事業也獲得長足發展。內地10多所大學、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在1938~1939年遷滇,昆明一時學者雲集,名家薈萃,成為全國的教育文化中心之一。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等一批著名的高等院校遷到雲南,遷滇各大學以西南聯合大學入滇時間最早(1938年4月),駐滇時間最長(1938年4月~1946年5月),辦學實力最強(西南聯大由北大、清華、南開三所著名大學聯合組成),學科門類最全(設有文、理、工、法商、師範五個學院,二十七個係和五個專修科),辦學規模最大(在校學生一般有3000人左右),對雲南的政治、經濟、教育、文化產生的影響最大。許多一流的專家學者、著名教授薈萃雲南,為雲南高原送來了一股科學、民主、進步的清新空氣,他們和雲南的愛國民主力量相結合,形成雲南少有的文化教育事業空前繁榮的局麵,極大地促進了雲南政治、經濟、文化和教育事業的發展。

綜上所述,抗戰期間,龍雲不僅使雲南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諸多方麵得到了很大的發展,推進雲南的建設,為雲南的建設立下了汗馬功勞,而且為全國的抗日戰爭提供了重要的後方保障和軍事支持,使雲南在中國的抗日戰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中國的抗日曆史中寫下了濃重的一筆。他是真正的抗戰功臣、民族驕傲。

(作者單位:昭通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