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二章 抗日戰爭時期蔣介石和國民政府的攻勢作戰

  李可

抗日戰爭中,國民政府總的戰略是“持久消耗戰”。由於國民政府對戰爭的長期性認識不足,對“最好的防禦就是進攻”的軍事原則認識不夠,所以在抗日戰爭中的攻勢作戰中有不少是失敗的教訓,也有少數成功的經驗值得總結。目前對於國民政府在抗日戰爭中的攻勢作戰的研究不多,有許多問題值得進一步探討。

1936年,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參謀本部製定了《民國二十六年度作戰計劃》,該計劃說:“抗日戰爭,雖守勢作戰,而隨時應發揮攻擊精神,挫折敵之企圖,以達成國軍之目的,於不得已,實行持久戰,逐次消耗敵軍戰鬥力,乘機轉移攻勢。”這是國民政府第一次把對日持久作戰,逐次消耗敵軍戰鬥力,乘機轉移攻勢寫入國防作戰計劃。蔣介石的國民政府在戰爭一開始就認為:應在打持久戰的基礎上,在大量消耗敵人之後“轉移攻勢”,進行攻勢作戰。

但是蔣介石的國民政府對戰爭要打多久,一直沒有正確的認識,直到1939年11月,才認識到要長期苦鬥5~10年之久。在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的9月1日,蔣介石在國民政府國防最高會議上說:“現在我們要爭取最後勝利,必須設法使戰勝必需具備的條件——即全國軍民的戰鬥準備和戰時必須的物質條件,逐漸充實調和起來,盡可能的迅速準備妥當,則一年的戰爭,一定可以維持下去。”(下同)蔣介石最初認為一年之內便可結束戰爭。但在淞滬會戰結束之後,蔣介石認識到,抗日戰爭不是一年就可以結束的,他說:“日本在二三年以內一定站不住,決不能持久下去。”日本“占地愈大,派兵愈多,曠日持久,師老民怨,斷不是先天不足的國力所能應付的。”(下同)直到1939年11月,蔣介石在《第二期抗戰之要旨》中說:“準備作五年十年之苦鬥,則抗戰最後勝利之目的,方能達成也。”由此可見,蔣介石對持久消耗戰的認識從最初的1年,發展到2~3年,最後達到5~10年的思想是一個逐漸加深的過程。正因為如此,1939年蔣介石主持製定的攻勢作戰計劃,就有“速勝論”的因素在內。

從抗日戰爭爆發到武漢保衛戰的失敗、嶽州失陷被蔣介石定義為第一期抗戰,主要實行的是“防禦戰略”。以後的抗戰稱為第二期抗戰,實施的是“轉守為攻的戰略”。由1944年到抗戰勝利被定義為第三期抗戰,是實行反攻作戰。

在1939年1月1日,蔣介石的國民政府製定的《桂林行營作戰指導方案》中說:“本行營所轄各戰區,以消毫(耗)敵人之目的,應保浙贛、湘贛、粵西各要線及現態勢……相機轉取攻勢。”2月17日,蔣介石向各戰區發布反攻命令:“敵國國內,財政已瀕絕境,經濟將告崩潰,兵員傷亡,征補為難,國民反戰,情緒高漲。”“此次反攻,實為我國抗戰以來之最好時機。”(下同)準備發動春季、夏季、秋季等連續的攻勢。在6月蔣介石頒布的夏季作戰計劃中,命令實行攻勢作戰。“令各戰區以約三分之一的兵力,施行局部攻勢,牽製消耗敵人。”但因為日軍先期發動攻勢,使中國軍隊的進攻受挫。到1939年冬天,蔣介石下達了冬季攻勢命令,在命令中說:“7月攻勢未收預期戰果,深為遺憾,今國際情勢激變有利,為加敵以大打擊,促成更有利之發展,各戰區應於9月中旬,以戰區現有兵力,繼續實施攻勢努力,截斷敵重要交通線,並消耗敵人。”

1939年9月,歐戰爆發,國民政府召開第一次南嶽會議。蔣介石在會上說:我們抗戰的進程無論從哪一方麵看,都已達到了轉守為攻,轉敗為勝的階段。所以要發動一次大規模的、全麵的冬季攻勢作戰。共投入132個師,9個獨立旅,從1939年12月至1940年3月,在華北、華中、華南同時向日軍發動反攻。蔣介石下令:以第二、第三、第五、第九戰區“實行主攻”,以第一、第四、第八及魯蘇、冀察各戰區,“向當麵敵人實施助攻”。要求第五戰區進取漢口;第九戰區挺進武昌,攻擊南昌、九江;第3戰區攻擊湖口、蕪湖。要求將南京以西之敵驅逐至長江下遊。在兩個多月的戰鬥中給予日軍以一定的打擊。

例如:在華南,為了反攻南寧,中國軍隊集中了15萬大軍,在昆侖關附近與日軍大戰。12月31日攻克昆侖關,給日軍以沉重打擊。到1940年3月,經過激戰日軍再陷昆侖關。

在華中,中國軍隊集中約80個師,對日軍發動進攻。日軍傷亡8300多人,受到沉重打擊。

在華北,第八戰區的中國軍隊攻入包頭,打下五原,全殲敵五原特務機關。

由於在發動冬季攻勢之前的1939年末,日軍破譯了蔣介石關於“冬季攻勢”的密碼電報,日軍死守嚴防,所以攻勢雖然給予日軍以重大打擊,但中國軍隊自身受到的損失更大。從戰略上看,冬季攻勢失敗了。蔣介石在總結冬季攻勢時說:“第三戰區,以14個師及配屬大量火炮攻擊沿江防守1師團之敵軍……但該戰區正式交戰僅3晝夜,即告停止。”“第五戰區……發動全力,而未能克服鍾祥與信陽之任何一據點。”第四戰區粵北之役(昆侖關之戰)“雖能轉敗為勝,但喪師折兵,遺棄倉庫輜重,損失至巨”等等。蔣介石認為“此次冬季攻勢失敗的最大的一個原因,就是準備不周到”。“另外一個缺點,就是不能發揮火炮的威力。”蔣介石說:“今後要積極進攻;從前戰略是步步後退的,今後的戰略要節節進攻。”

1940年,日軍攻占宜昌,打開了入川的大門,國內外局勢十分嚴峻,國民政府不得不把主要的兵力用於防止日軍侵入四川以保衛重慶。在歐洲,德軍攻占了北歐、法國等地,法國的貝當政府投降。1940年8月,國民政府軍令部製定了《拱衛行都作戰計劃》、《拱衛行都交通破壞計劃》,要求各部隊“破路清野”,“阻敵西進”。蔣介石沒有再提攻勢作戰,主要在各戰區進行防禦作戰。經過棗宜、上高、中條山和第二次長沙會戰,均以國民黨軍隊的失敗而告結束。到1940年末,日軍的戰略指導已經陷入困境中,日軍統帥部為了準備太平洋戰爭,要求削減在華兵力,1941年以後,日本不得不將主要注意力向南方轉移。在中國實行《對中國長期作戰指導計劃》。該計劃說:“昭和十六年(1941年)秋季以後,轉入長期持久態勢……不進行大規模進攻作戰。”日本被迫適應在中國打持久戰,這對日寇非常不利。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加上第二次長沙會戰的勝利(日軍損失約5萬兵力)。蔣介石下令發動“全麵遊擊”。在蔣介石致薛嶽的電報中說:“英、美已與日寇猛烈對敵中,各戰區應於亥月30日,同時發動遊擊,持續時間15日。”但攻擊的效果欠佳。

1941年底至1942年初,中國軍隊入緬甸作戰,這是第一次入緬作戰。在1941年12月19日,中、英、美三國在重慶召開軍事會議,討論聯合作戰問題。1942年2月,編成中國遠征軍共三個軍(第5、第6和第66軍)進入緬甸的同古、毛奇、猛畔、臘戍、曼德勒等地。先後與日軍第55、第18、第33師團作戰。日軍攻占同古、臘戍、八莫、密支那等地。中國第66軍一部援助英軍第1師,救出被圍英軍7000餘人。5月中旬,中國軍隊退出緬甸,有兩個師進入印度,其餘轉移回國。8月,進入印度的中國軍隊全部集中到印度的藍姆伽整訓。1943年1月,正式編成中國駐印軍,由史迪威任總指揮。中國遠征軍的失敗是由於同古失守後,使日軍能經過毛奇進達臘戍,造成遠征軍防禦中的一大缺口,成為一次戰略性的失誤。在撤退中,第5軍軍長杜聿明不接受史迪威的命令撤往印度,而是直奔緬北,在林海中穿行了近3個月,士兵大量死亡,到達印度東北角雷多時剩下不足3000人。這次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經曆5個月的苦戰,以失敗告終,代價高昂,損失慘重,中國軍隊入緬約10萬人,損失過半。英軍參戰兵力4萬多人,損失22000餘人。

1943年隨著太平洋戰場上美軍的勝利,盟軍準備由緬甸北部進行反攻,開辟經緬北進入中國大陸的通道。10月,在駐印度美國空軍的支持下,盟軍首先由雷多向緬北日軍反攻,希望攻占密支那,並修築由印度的雷多經緬北與滇緬公路相連接的中印公路。1943年3月5日,中國軍隊擊破日軍第18師團主力。6月下旬配合英軍攻占了孟拱。此時中國遠征軍已由滇西出動強渡怒江,越過高黎貢山,在美國空軍的支援下攻入騰衝、龍陵等地,收複了雲南被占領土。8月,駐印中國軍隊攻占密支那,12月攻入八莫。1945年1月15日攻克南坎,24日占芒友,與中國遠征軍勝利會師,中印公路被打通。接著攻占臘戍,完成緬北作戰。中國軍隊第二次入緬作戰中,曆時一年半,收複緬北大小城鎮50餘座,進軍2400多公裏,殲敵31000多人。中國軍隊的入緬作戰對日軍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也是蔣介石攻勢作戰中最為成功的戰例。

1943年11月,中、美空軍混合聯隊成立(由美國人陳納德任總指揮的“飛虎隊”並入),使日軍逐漸喪失了在中國大陸的製空權。美國空軍的轟炸機從中國大陸的多個機場起飛,對台灣及日本本土進行連續轟炸,使日本麵臨巨大的空中威脅。

1942年,蔣介石的軍事委員會擬定了中國軍隊秋季攻勢作戰計劃,準備奪回宜昌和嶽陽。在華中以第五戰區、第六戰區為主攻,第九戰區、第三戰區為助攻。但由於種種原因而沒有實行攻擊作戰。

1943年,蔣介石製定了《國軍總反攻作戰計劃大綱》,計劃反攻武漢。“但倭寇有總崩潰之征兆時,各戰區應不失好機,同時反攻。”隨後在1944年又製定了《軍令部擬收複宜沙會師武漢作戰計劃》。

1945年擬定了《軍令部擬中國陸軍作戰計劃大綱》,準備攻擊東南沿海地區的日軍,與盟軍會師,奪取海南島、香港,打擊廣西、廣東之敵。

從1942年起國民黨的這些攻勢作戰計劃,由於日軍不斷發動攻擊而被放棄。1944年日軍發動豫、湘、桂戰役,是日本在正麵戰場發動的第二次大規模進攻,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我國失去了河南、湖南、廣西、廣東和福建等省的一部或大部地區共約20萬平方公裏的土地,146座城市,30多個機場和幾十萬部隊。這一失敗是由於蔣介石的指揮機關采取消極避戰政策和作戰指揮上的失誤所致。

實際上,在1940年之後,國民政府的軍隊和裝備由於外援的逐漸增多而大為改善,兵力也有所增強(正麵戰場有兵力300多萬),而日軍的兵力則不斷減少,已由1941年夏季的最高峰85萬人(25個師團,20個獨立混成旅團),下降到1943年的60萬人左右,而正麵戰場的兵力隻有30餘萬人。

國民政府從1941年以來除了緬北、滇西反攻作戰和空軍的主動進攻之外,並沒有進行過較大規模的主動進攻戰役。可見其消極避戰的思想在抗戰後期仍十分嚴重。雖然蔣介石每年都製定攻勢作戰計劃,但由於大多數的高級將官都有保存實力的思想,並不積極地去進攻日軍。蔣介石也多次指責下級說:在日軍不進攻時“大家守著不動,最多派少數遊擊隊去應付應付”。在日軍進攻時,在陣地上“打了兩天三天,就不奉命隨便退卻,甚至於退到‘數百裏的後方’”,“或取巧避戰”。所以從1942年之後,國民政府正麵戰場的攻勢作戰,除緬北、滇西反攻和空軍的進攻外,其他的攻勢作戰計劃隻是一紙空談而已。

另外,國民政府在抗日戰爭中的攻勢作戰還有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攻勢作戰應分成幾個階段?

我認為可大體上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從抗日戰爭爆發到1939年的“冬季攻勢”作戰時期。其中以1939年的“冬季攻勢”最為重要。就發動攻勢的原因來看,蔣介石認為抗日戰爭已經到了反攻的時機。他認為,歐戰的爆發使中國的抗戰到了“轉守為攻,轉敗為勝的階段”。但實際上中國還沒有實力來奪取全麵的勝利,並進入全麵反攻。

第二個階段,是由1939年底至1943年底。在正麵戰場主要是以消積防禦為主,發動的主動攻勢作戰隻有第一次進入緬甸的遠征作戰,但因為與英軍的配合作戰不好,特別是英軍主動後撤,使中國遠征軍防線出現問題,加上自己的防線也被突破,從而導致失敗。在這一時期蔣介石雖然有攻勢作戰的想法,但都未能實現。到1941年10月以後,他在第三次南嶽軍事會議時,已不講轉守為攻了,而是強調持久防禦。

第三個階段,是由1943年底至抗日戰爭勝利結束。在1944年2月,第四次南嶽軍事會議時,蔣介石說:“到今天又已經到了一個新的轉折點,就是第二期抗戰已將結束,我們向敵反攻決戰的階段。”“現在抗戰的局麵,真是攻守異勢,今昔易時,敵我形勢已經完全轉變過來了。”但由於日軍發動了豫、湘、桂會戰,正麵戰場失敗,中國軍隊損失達到50餘萬人,損失了約40個師的裝備,所以反攻還未能開始就失敗了。這一時期,真正的攻勢作戰是在緬甸和滇西作戰中所取得的節節勝利。此時中美空軍混合聯隊也奪取了製空權,空軍不斷對日寇進行轟炸,日軍轉入防禦作戰。

第二個問題是:國民政府的攻勢作戰有什麽經驗和教訓?

第一階段的“冬季攻勢”作戰中,我軍出動132個師和9個獨立旅,對華南、華中、華北之敵進行攻擊,使敵人受到了嚴重打擊。但進攻中也暴露出很多的問題。例如:在總結昆侖關戰役時,《蔡仁清總結昆侖關九塘戰鬥經驗致白崇禧等報告》中說:國軍“攻擊時兵力不能集中使用、情報不確實、不能與友軍密切協同、擲彈筒多不知使用”,“重兵器超越射擊技術不良,缺乏重兵器的觀測器材”等等,其結果是使進攻失敗。

在南昌攻堅戰的總結報告中說:“攻擊準備不足,缺乏一鼓作氣之精神,新兵過多,傷亡特大,陣地未能縱深配備,敵情偵察判斷不確實,不能徹底破壞交通線,預備隊使用過早,缺乏協同一致精神,奉行命令不徹底”等等。

由於以上的各種重大問題,最終導致了這些進攻的失敗。

第二階段,由於沒有發動真正意義上的攻勢作戰,隻有入緬作戰的經驗可以總結。在入緬作戰中,中國軍隊的失敗,主要是對敵情判斷失誤,同時,英軍放棄陣地,使中國遠征軍的整個防禦體係出現缺陷,在撤退中又各行其是,導致更大的損失。在指揮官的問題上,有很大問題,英軍的亞曆山大、美軍的史迪威、中國軍隊的參謀團,都是中國軍隊的指揮官,命令相互矛盾,使軍隊不知所措。與英軍的協同很不好。這諸多的問題使日軍得以取勝。

第三階段,國民政府取得了緬北和滇西抗戰的勝利。這是在總結以前失敗的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取得的勝利,是來之不易的。在緬甸北部作戰中,我軍裝備優於日軍,火力完全取得壓倒性的優勢。“敵人埋頭於工事,坐受我炮火轟擊。而空軍又絕對優勢,我晝夜自由活動,敵則晝伏夜動。”我軍發揮炮兵火力,采取迂回於敵之背後,截斷敵之退路的戰法。“證明迂回包圍為森林戰不二法門。”再加上後勤補給充足。“總之,物資多,運輸便,後方補給圓滑,前方之戰力自可發揮。”

在滇西反攻作戰中,也有一些成功的經驗。例如:對“敵情判斷正確”。“主宰戰場,以絕對優勢兵力及火炮與空軍協同,猛烈反攻,並大膽包圍,迂回,完全之於主動。”“官兵士氣旺盛,作戰奮勇”等等。

在緬北會戰和滇西反攻戰中,中國軍隊掌握了戰場上的主動權,使敵人無法機動,又有製空權,使日軍十分被動,結果被殲滅。

總之,在抗日戰爭中,國民政府幾乎每年都有攻勢作戰的計劃,但真正實行的比較少,特別是能成功戰勝敵人的更少,這主要是因為日本的進攻多次打亂了中國軍隊進攻的計劃,而且前期中國軍隊的攻勢作戰因為經驗不足一直難以成功。但是失敗是成功之母,由於有了前期的失敗經驗和教訓,在後期的緬北和滇西反攻中才有傑出的表現。再一點是由於蔣介石的消極抗戰思想,在各級軍官中都有表現,例如:本來命令1個師進攻,這個師就派1個團去進攻,這個團又隻派1個營去進攻。這樣一來,1個師的攻勢,變成了1個營的進攻。所以攻勢的力度大大減少,最終導致了進攻作戰的失敗。

共產黨的八路軍和新四軍就不同,他們深入敵後,開展廣泛的遊擊戰爭,這種遊擊戰爭,從本質上說是主動進攻敵人,是攻勢作戰。八路軍和新四軍在戰鬥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抗日戰爭之初,我八路軍、新四軍僅3萬多人,到1938年10月,發展到10多萬人,到1940年底,發展到50萬人,1945年4月,我軍發展到91萬人,還有民兵220萬,武器裝備也得到很大改善,戰鬥力不斷提高。在八年抗戰中,我八路軍、新四軍和廣大人民群眾一起,在敵後戰場對敵作戰125000餘次,消滅日軍527000餘人,消滅偽軍118萬餘人,有力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積聚和發展了人民的力量,逐步改變敵我力量的對比,為贏得抗日戰爭的徹底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可見,對攻勢作戰的應用不同,其結果就大不一樣了。

(作者單位:昆明學院)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