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附錄及文獻

  幾種重要的遊戲評價量表

遊戲評價量表是測查、評定幼兒遊戲特點、水平的重要工具。借助於遊戲評價量表,幼教工作者可以了解幼兒遊戲的興趣和需要,理解和把握他們的遊戲行為,從而為更好地組織、指導遊戲提供依據,提高遊戲活動的教育價值。重要而又常用的遊戲評價量表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遊戲興趣量表

利伯曼是第一個設計遊戲評價量表的調查研究者。他設計的“愛做遊戲的量表”包括七個主要項目,其中每個項目都按五分製計分。

(1)A。兒童在遊戲中自發進行身體運動和活動的次數有多少?

B。在身體活動中,他(或她)的運動協調怎樣?

(2)A。在她(或他)的遊戲活動中,兒童顯示出來的高興的次數有多少?

B。他(或她)以什麽樣的表達形式來表現高興?

(3)A。在遊戲中,兒童表現出幽默感的次數有多少?

B。幽默所表現出來的持續程度怎樣?

(4)A。兒童遊戲時,在與周圍的群體相互作用中表現出來的靈活性的次數有多少?

B。兒童活動時的自如程度如何?

(5)A。在做表演和戲劇性的遊戲時,兒童表現自發動作的次數有多少?

B。在做上述遊戲時,兒童表現出來的想象程度如何?

(6)兒童的聰明程度如何?

(7)遊戲對兒童具有多大的吸引力?

(二)遊戲發展進度量表

高爾登和庫特納1980年研製。該量表提供兒童在四大遊戲領域(玩物遊戲、表征遊戲、社會遊戲和體能遊戲)的發展順序,對幼教工作者把握兒童遊戲的發展狀況和趨勢有重要作用。

操弄/建築(玩物遊戲)表征遊戲社會遊戲身體/動作遊戲

(1)玩自己的身體部位(例如手指、腳趾)

(2)用手臂揮打玩物並獲得愉快

(3)玩別人的身體部位,例如摸別人臉或頭發

(4)玩水

(5)在遊戲中去拿玩物(或自己拿或從別人處獲得)

(6)在玩中放開玩物

(7)用雙手去敲打玩物或拍手

(8)做影響環境的重複性動作(例如敲打玩具產生“砰砰”響)

(9)堆放玩物

(10)自發性地塗鴉

(11)拉玩具

(12)將容器(籃)中玩具倒出來

(13)可以橫向排列玩具並且有組織性

(14)玩沙(過濾、拍、抹平、倒或掛)

(15)玩拚圖

a。三件式的形狀拚圖(三角形、四方形、圓形)

b。四件式個別成形的拚圖

c。四件組成一形體的拚圖

(1)在遊戲中模仿

a。模仿聲音

b。模仿別人的手勢

c。模仿別人的臉部表情

d。將以前所聽過或看過的聲音或動作模仿出來

(2)在遊戲中製造聲音

(3)在遊戲中用語言交談或叫喊

(4)使用玩物來假裝、虛構,例如假裝積木為車,使玩物具有意義

(5)功能性使用表征玩具(例如電話、車子、娃娃或茶具組合等)

(6)使用成人衣物或裝扮遊戲

(7)表現單一的假裝情境遊戲(例如喝茶、抽煙或開車)

(8)表現虛構情境(事件之間有連接或單一角色持續在5分鍾以下,例如用

(1)模仿鏡中的形象

(2)對鏡中的形象微笑

(3)在遊戲中嬉笑

(4)玩社會遊戲(例如躲貓貓、玩拍手遊戲)

(5)單獨地玩(例如幼兒自己玩玩具,即使與別的幼兒一起玩,彼此處在很近的距離,也不想與其他幼兒在一起玩)

(6)可以獨立自己玩遊戲,持續15~30分鍾

(7)平行遊戲(幼兒通常在一起玩,但各自單獨做他們的活動或遊戲;通常在玩相似的玩具或做活動,除非他強奪別人的玩具,不然彼此很少有社會性的互動或影響他人的活動

(8)聯合遊戲(幼兒可在一起玩,但各自擁有自己

(1)可以不用支撐而坐著玩

(2)玩時可以獨立站得很好

(3)爬或匍匐前進

(4)可以邊走邊玩

(5)可以雙手將球從頭上丟出

(6)可以用大人椅子爬上爬下

(7)踢球

(8)聽音樂、做些律動

(9)踩(騎)三輪車

(10)用雙腳做跳遠狀的動作(腳離地)

(11)可以從25厘米高處跳下來

(12)接大球

(13)跑得很好(不曾跌倒)

(14)可以在矮的玩具和梯上爬上爬下

(15)跳繩(至少連續兩次以上)

(16)會翻筋鬥、跳躍、蕩秋千、用輪子溜冰、走平衡木等

(三)帕頓·皮亞傑量表

早期遊戲研究者們習慣於從某單一角度評價兒童遊戲水平。1932年帕頓的社會參與量表和1968年斯米蘭斯基改編的皮亞傑的遊戲認知量表(1962年),都屬於單一尺度的衡量評估。之後,魯濱等人將帕頓量表與皮亞傑量表結合起來,創設了兩個尺度的評價係統,從而打破了原有的評價模式。這個新的量表以其特有的廣角特點容納了認知水平和社會性水平的12項遊戲評價條款,並加入了非遊戲行為的項目。

遊戲的社會—認知內容(12項)孤獨的平行的集體的基礎遊戲孤獨—基礎遊戲平行—基礎遊戲集體—基礎遊戲結構遊戲孤獨—結構遊戲平行—結構遊戲集體—結構遊戲角色遊戲孤獨—角色遊戲平行—角色遊戲集體—角色遊戲規則遊戲孤獨—規則遊戲平行—規則遊戲集體—規則遊戲兩項非遊戲行為:無所事事,旁觀

1.帕頓·皮亞傑量表操作的概念

(1)認知水平。

1)基礎遊戲——重複肌肉運動,用玩具或不用玩具。例如:①跑和跳;②伸和縮;③操縱玩具或材料。

2)結構遊戲——使用玩具(積木、積塑小玩具等)或材料(沙子、橡皮泥、顏料)構造一樣東西。

3)角色遊戲——角色扮演與假扮轉換。例如:①角色扮演:假裝當一個家長、嬰孩、救火隊員、超人或妖怪;②假扮轉換:假裝開汽車(手臂運動),或用鉛筆打針。

使用小型汽車或小型熨鬥不能算角色遊戲,除非這是在扮演角色和假扮轉換動作中使用。

4)規則遊戲——承認、接受並遵循確立的規則。例如:棋類遊戲、踢球。

(2)社會性水平。

1)孤獨遊戲——孤單地玩,與周圍的幼兒使用不同的材料。雖然同伴處於可說話距離,但無語言交流。

2)平行遊戲——參加周圍其他幼兒類似的活動,或玩與他人差不多的玩具;但沒有與其他幼兒一起玩的傾向。

3)集體遊戲——跟其他幼兒一起玩;角色被分配或未被分配。

(3)非遊戲行為。

幼兒無所事事行為,旁觀行為,不斷變換遊戲活動的行為。

(4)非遊戲活動。

事先由老師或自己選定的任務或學習活動,如塗色、計算機、教育性玩具使用等。

(5)根據操作定義對幼兒遊戲行為進行譯碼。

1)兩個幼兒正玩娃娃家,各自假裝燒飯或炒菜。他們清楚各自的活動,但無交往。(平行—角色遊戲)

2)一個幼兒用積木搭了一樣東西,無其他幼兒在附近(孤獨—結構遊戲)。

3)一個幼兒單獨玩,用玩具電話假裝打電話(孤獨—角色遊戲)。

4)一個幼兒正看其他幼兒玩娃娃家(旁觀)。

5)幾個幼兒在圖書角看書(非遊戲活動)。

6)兩個幼兒在地板上開玩具汽車。沒有假扮轉換的情節,也不互相交往(平行—基礎遊戲)。

7)三個幼兒在玩醫院遊戲。一個扮醫生,一個扮護士,還有一個扮病人(集體—角色遊戲)。

8)一個幼兒正在轉來轉去,不參加任何遊戲(無所事事)。

9)一些幼兒在一起用積木搭一條高速公路(集體—結構遊戲)。

2.帕頓·皮亞傑量表的觀察記錄例表

3.帕頓·皮亞傑量表的運用價值及注意事項

帕頓·皮亞傑量表從兒童認知和社會性發展兩個水平上評價兒童遊戲。量表中關於認知水平的4個層次和社會性水平發展的3個層次符合兒童遊戲的發展趨向,因而給予觀察者客觀和具體的觀察評價內容與途徑。研究者和教師可以通過觀察記錄,形成對個別幼兒或集體遊戲水平的認識。

運用帕頓·皮亞傑量表,需注意下列事項:

(1)研究者和教師必須在運用量表之前熟悉各項操作定義,以利於準確無誤地進行觀察。

(2)在觀察中,應堅持每個幼兒一張表格。

(3)可供選擇的方法很多,在此著重推薦實踐證明較適合於本量表的多次掃描取樣法。這種方法要求觀察者按順序將觀察對象表格排列好。每次觀察一個幼兒15秒鍾,按順序換人。在全部觀察完一遍後,重新開始另一輪各15秒鍾的觀察。總共每個幼兒四次,由此得出比較準確的各個幼兒遊戲狀況的觀察結論。

(四)豪威斯同伴遊戲量表

豪威斯於1980年發表了考察兒童社會性遊戲行為的同伴遊戲量表。這個量表比較細致具體地將兒童遊戲的社會性水平分為5個層次:簡單平行遊戲;具成熟意識的平行遊戲;簡單社會性遊戲;具成熟意識的互補/互惠遊戲;互補互惠的社會性遊戲。

1.豪威斯同伴遊戲量表的操作定義

水平(1):簡單平行遊戲。

兒童在相互交往範圍內參加了相近的遊戲活動,但沒有出現目光交接或任何社會性行為。例如,一些兒童靠近坐著玩積木,他們完全沉浸於自己的遊戲,仿佛並沒意識到他人的存在。

水平(2):具成熟意識的平行遊戲。

兒童參與相近的遊戲,並有目光接觸。例如玩積木的兒童偶爾注視別的兒童或他(她)搭的積木。該兒童雖未出現社會性交往,但已有別人在場和別人的活動的意識。這一階段兒童經常互相模仿。比如一個兒童可能仿照另一兒童搭的建築物也搭一個類似的建築物。

水平(3):簡單社會性遊戲。

兒童相互間出現直接社會性行為,典型的社會性行為包括:發出聲音、給人玩具、微笑、觸碰、拿玩具、攻擊行動。但這一階段兒童的遊戲活動未能合作進行。如玩積木的兒童評論同伴搭的東西“這個好看”,或持否定的態度。一個兒童拿同伴的積木,那個兒童給以責罵或施以攻擊性行為。

水平(4):具成熟意識的互補/互惠遊戲。

兒童在遊戲活動中有與同伴合作傾向的行為,能意識到各自的角色。例如,一個玩積木的兒童將一塊積木給一夥伴,後一個兒童接受並回他一塊;或者兩個兒童搭一個建築物,輪流堆上去。但在這一水平階段,兒童之間遊戲時無對話或其他社會性交流。

水平(5):互補互惠的社會性遊戲。

兒童在遊戲中有第四階段的互補/互惠活動,也有第三階段的社會性交流,如一起搭積木的兒童互相談話“別把那塊積木放這兒,那塊太小了”,或一些兒童共同計劃做同一個表演遊戲。

根據操作定義:

2.豪威斯同伴遊戲量表的運用價值與建議

豪威斯量表主要以兩個尺度考察兒童遊戲水平:一是觀察兒童在遊戲中社會交往的複雜性;二是觀察他們活動組織和綜合的程度。在水平(1)、(2)階段,兒童社會性行為和活動是未分化並無互補傾向的。中期水平階段的兒童出現無互補傾向的社會性交流——水平(3),或無社會性交流的互補活動——水平(4)。隻有水平(5)的兒童,遊戲中具有社會性交往和互補活動。使用這份量表,我們可以從兒童同伴交流的角度考察幼兒遊戲水平。

例表吸收了帕頓的“孤獨遊戲”和非遊戲行為條目,並增加了教師與兒童在遊戲中交往和遊戲地點與材料各一項,以利於更清楚地說明兒童遊戲狀況。在此需要說明的是,觀察時應給每個兒童備一份記錄表。

為更好地掌握兒童遊戲水平,建議使用多次掃描取樣法進行觀察。即按順序觀察每個兒童15秒鍾,對一個兒童觀察完畢後,立即相應地在記錄表格“第一次”各欄裏記下各項觀察結果。然後觀察第二個兒童,依此類推。第一輪觀察結束後,開始第二輪,記在“第二次”各欄內。一般說,大約每分鍾記錄兩個兒童,因而這種方法較經濟實用。

采用豪威斯量表進行觀察,並積累數次結果後,研究者和教師可對兒童遊戲水平進行分析,從而有的放矢地給兒童以具體的幫助。如發現某個兒童的社會性意識、社會性交流或合作活動能力不符其年齡特征,則可給予相應指導。分析觀察結果還可了解兒童遊戲的興趣、喜愛的材料、與教師的交往狀況,這些信息對於教師采用適當的指導方法,引導兒童提高遊戲的水平亦是十分重要的。

(五)斯米蘭斯基角色遊戲評估量表

集體角色遊戲(包括表演遊戲),要求兩個以上的兒童表演角色和故事情節,或扮演角色表現現實生活中的事。這類遊戲表麵上看似簡單,實際對兒童認知、語言和社會性能力要求很高。符號再現、角色選擇、語言的恰當運用、合作分享等各種能力都體現在遊戲中。因而,角色遊戲一般被認為是重要的遊戲類型。

帕頓·皮亞傑量表注意了兒童參加角色遊戲的頻繁程度,但我們這裏介紹的斯米蘭斯基量表則更多地考察兒童在角色遊戲中技能的運用。這個由斯米蘭斯基創立,並作為遊戲訓練組成部分的量表,側重評價形成高質量角色遊戲的五個特點:角色扮演、假扮轉換、社會性交往、口頭交流和堅持性。

1.斯米蘭斯基量表操作定義

(1)角色扮演。兒童扮演角色(家庭成員或救火隊員等),通過口頭交流確定角色(“我是媽媽”),並出現角色相應的行為(照顧一個假裝的嬰兒)。

(2)假扮轉換。用象征物代表物體、行動和環境:①用某物體代表另一物體(用積木當杯子),或用語言來創設一想象物體(盯住空手說“我的杯子是空的”);②用某一象征動作來代表真的行動(用手的動作假裝敲錘子),或用語言來創設一想象的行動(我在敲錘子);③用語言創設一個想象的情境(“讓我們假裝坐在飛機上”)。

(3)社會性交往。至少有兩個兒童在有聯係的遊戲活動期間有直接交往。

(4)口頭交流。兒童有與遊戲相關的口語交流。這種交流包括兩種方式:①蛻變交流用語,用於結構和組織遊戲。A。設想物體的假扮轉換(“讓我們假裝這繩子是蛇”);B。分配角色(“我當爸爸,你當小孩”);C。計劃故事情節(“我們先到菜場,然後去玩具店”);D。斥責不稱職的角色扮演者(“媽媽不會這樣講話”)。②角色交流用語,切合於兒童接受扮演的角色身份,如扮演教師角色的兒童對其他遊戲參與者說:“你們是調皮孩子,你們得去見園長。”

(5)堅持性。兒童沉浸於持續的遊戲之中。對不同年齡的兒童,堅持性有所不同。基於沙爾法和斯米蘭斯基的研究,4歲前兒童最低限度堅持性為5分鍾。4~6歲兒童至少要堅持遊戲10分鍾。此外遊戲時間也是堅持性考察的另一因素,如遊戲時間非常短(10~15分鍾),上述的堅持性要求應該降低。

2.斯米蘭斯基量表的觀察記錄例表

姓名角色

扮演假扮轉換物體行動情境交往口頭交流蛻變交流角色交流堅持性

3.有關使用斯米蘭斯基量表的一些建議

(1)斯米蘭斯基評估量表的例表是集體性觀察記錄表,可從中看出不同兒童的不同情況,並得出整體遊戲水平印象,以供教學和研究參考。如研究者或教師需要,亦可仿照前兩類量表的記錄例表,自己製定個別兒童觀察記錄表。

(2)在使用本量表時,為判斷具體觀察對象在角色遊戲中各種能力的情況,需要較長的觀察時間,至少每人每次觀察5分鍾或10分鍾(時間取樣法)。然後記錄觀察對象在此時間內是否出現五個方麵的遊戲行為。

(3)為保證觀察結果的準確性,應反複觀察多次,從而得出符合兒童實際遊戲水平的認識。

采用何種量表取決於觀察研究的目的。如果研究者試圖獲得某個兒童遊戲發展狀況的全麵認識,帕頓·皮亞傑量表比較理想。假如某個兒童的帕頓·皮亞傑記錄表格顯示出他的社會性遊戲水平較低,采用豪威斯量表則可得到更詳細的有關信息。如果一個4~5歲的兒童在帕頓·皮亞傑量表記錄表內,有關其集體角色遊戲的信息很不清楚,使用斯米蘭斯基量表便可證實他的有關能力。

  
更多

編輯推薦

1好父母勝過好老師
2影響孩子一生的66個...
3影響孩子一生的44個...
4影響孩子一生的58個...
5影響孩子一生的56個...
6影響孩子一生的42個...
7影響孩子一生的66個老故事
8教出最棒的兒子
9教子從此不累
10不要讓孩子輸在心態上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平凡的家庭 傑出的孩子

    作者:石岩編著  

    親子育兒 【已完結】

    教育孩子是件苦惱的事,許多中國家長為此費盡心力,本書結集古今中外各種名人的故事啟發家長換種方法教育孩子,讓孩子更好的成長。

  • 教子聖經

    作者:西西著  

    親子育兒 【已完結】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從生活習慣、溝通協調能力、學習及交往能力,甚至是孩子的快樂天性,父母時時刻刻影響著孩子的成長。本書分為“寶貝的生活習慣”、“寶貝的溝通能力”、“寶貝的學習能力”、“寶貝的協調能...

  • 原諒這世上沒童話

    作者:安小漠著  

    親子育兒 【已完結】

    這是一本關於一個女孩在艱辛的家庭中獨立自強的青春傷感小說。無法忍受賭徒父親的欺侮,林向南逃離南方小鎮,投靠多年前離家的母親,並多了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哥哥景昔。因為景昔對林向南的關心和照顧引起了他的...

  • 家教:與孩子同行

    作者:章創生主編  

    親子育兒 【已完結】

    本書向家長和我們的孩子講述家庭教育的道理,家庭教育的一些錯誤做法和想法,要的是給我們小孩以健康的成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