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十章 京劇大師梅蘭芳

  梅蘭芳名瀾,字畹華,是京劇“四大名旦”之首,是旦角中“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大家。創立了京劇藝術的第一流派——“梅派”。

  1894年,梅蘭芳出生於北京。他自幼父母雙亡,由伯父撫養成人。1901年,7歲的梅蘭芳開始學戲,兩年後又與其表兄一起學戲。梅蘭芳先天條件並不好,眼睛近視,眼神不能外露,眼珠轉動也不太靈活。由於性格靦腆,音樂感不強,師兄弟當中有的就當眾嘲諷他:“祖師爺沒給你這碗飯吃!”梅蘭芳沒有灰心喪氣,反而更加苦練基本功。為了練眼神的靈活性,他對著鏡子練,點上香火練,放飛鴿子對著天空練。他每天早晚揉捏眼皮,久而久之,竟成雙眼皮了。日複一日的鍛煉,終於使梅蘭芳改變了原本有些呆滯的目光,一雙眼睛練得炯炯有神。梅蘭芳為了練好腿腳功夫,寒冬臘月天,別人圍著火爐取暖時,他卻在院子裏潑水成冰,在冰上練踩蹺,跑圓場。一次次摔倒,再一次次爬起來,堅持不懈,終於練就了腿腳穩健的硬功夫。梅蘭芳每天清晨練嗓子,念道白。發音不準確或不圓潤,他就反複加工,直到滿意為止。一年四季,寒來暑往,從未間斷。一番苦功,終於使他發出的聲音飽滿、圓潤、清晰、幽遠。

  1912年,19歲的梅蘭芳隨京劇大師王鳳卿首次到上海演出,並取得很大成功。

  梅蘭芳多次拜師學藝,戲路很寬。青衣、花旦、刀馬旦的旦行表演藝術,他樣樣精通;還掌握了老生、小生、武生和其他行當的表演技巧。經過充分挖掘和潛心鑽研,他逐漸形成了自己藝術上的流派。

  梅蘭芳的“舞”出神入化,形態逼真;梅蘭芳的京劇歌唱,從樸素的“情”過渡到華麗的“文”,努力使唱詞文字典雅絢爛,在曲調上打破了單一的皮黃而引入了昆曲,並在引入的過程中又加以變通,於是形成了他獨有的唱腔特點;梅蘭芳通過學習,掌握了如何用氣、換氣、提氣、偷氣等功夫。他對氣的理解和運用已經走在了同行的先列,達到了臻於完美的神奇境界。

  通過受譚鑫培和楊小樓兩位前輩的指點,加之自己的天賦和勤奮,梅蘭芳取得了輝煌的藝術成就。在譚鑫培去世後,梅蘭芳躍居旦行第一,並在“四大名旦”中自始至終占據著領銜的位置。

  傳說在梅蘭芳學藝過程中,對女人發怒這一細節的模仿總是不到位,不是眼神不對,就是嘴型不妥,或是動作生硬。他苦苦思索終於找到了好辦法——當他回家見妻子正在洗碗時,二話不說,抓起碗就摔,“啪、啪、啪……”碗碎的聲音讓妻子平靜的臉上出現了驚奇,隨之而來的是憤怒……這全過程他都深深印入了腦海,並一次次模仿,最後終於成功。

  20世紀30年代初,梅蘭芳訪美歸來,其地位隨之升高,名聲隨之更顯,被戲迷稱為“伶界大王”,被捧為梨園界的代表人物。這以後,他不得不與政界、商界、軍界乃至洋人周旋,但他又不喜歡政治,也不願向政治屈膝,更看不慣官場的阿諛奉承和爾虞我詐,毅然離開故土,南遷上海。

  在上海,又恰逢日本大肆入侵中國,梅蘭芳由於不滿日本的侵略,不甘做亡國奴,但又無可奈何,想自殺又不忍,想歸隱又不能。在他兩難之際,日本侵略者又用金錢利誘他為日本人唱戲,梅蘭芳頂住壓力,堅定地拒絕了日本人的邀請,體現出了高度的民族氣節。

  1935年,梅蘭芳訪問蘇聯時,他甘願長速奔波,坐船到蘇聯也不坐火車。因為坐火車到蘇聯要經過剛剛成立不久的“偽滿洲國”。這也體現了他的氣節所在。

  在抗日戰爭期間,梅蘭芳為國而苦惱,但又無能為力,最後決定“禪歸”,發誓不趕走鬼子不上舞台,並開始蓄胡須。1945年8月15日,他在上海從廣播中聽到日本投降的消息後,立即從樓上跑下來,並用一柄打開的折扇擋著臉的下部,當著全家的麵忽然撤掉折扇,全家人驚呼——他唇上的胡須已全部刮光。他宣布再次登上舞台獻藝,再次擁抱他的最愛——京劇。

  新中國成立後,梅蘭芳受到黨和政府的保護,平安地度過了“三反”、“五反”的鬥爭,又順利地經曆了“整風運動”,並幸運地邁過了“反右鬥爭”的門檻。

  1959年,在這一段時間裏,黨和政府允許梅蘭芳劇團私立。

  梅蘭芳努力讓自己成為毛主席所倡導的“完全徹底為人民服務”的人,他常告誡自己:生出“不滿足”,則堅決不可。

  1961年8月8日,梅蘭芳逝世。黨和國家給予了他“一代完人”的評價。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