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五章 “問題小說”的代表人物冰心

  冰心(1900~1999)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我國現代著名女性作家。1900年10月5日出生於福州一個具有愛國、維新思想的海軍軍官家庭。親祖父謝鑾恩(子修)在福州城內道南祠授徒為業。父親謝葆璋(鏡如)時任清政府“海圻”巡洋艦副艦長。母親楊福慈,出身書香門第,能詩善文。

  冰心出生後隻有七個月,便隨全家遷至上海,4歲時遷往山東煙台,此後很長時間便生活在煙台的大海邊。大海陶冶了她的性情,開闊了她的心胸;而父親的愛國之心和強國之誌也深深影響著她幼小的心靈。曾經在一個夏天的黃昏,冰心隨父親在海邊散步,在沙灘,麵對海麵夕陽下的滿天紅霞,冰心要父親談談煙台的海,這時,父親告訴小女兒:中國北方海岸好看的港灣多的是,比如威海衛、大連、青島,都是很美的,但都被外國人占領了,“都不是我們中國人的”,“隻有煙台是我們的!”父親的話,深深地印在幼小冰心的心靈。

  小冰心4歲時,母親就開始教她識字。母親把字、詞做成卡片,冰心一張一張認得非常快。由於家裏事情很多,母親忙不過來,隻得從七歲起把教育女兒的重擔交給弟弟楊子敬,因此冰心的舅舅楊子敬成了冰心的啟蒙老師。

  小冰心經常纏著舅舅給她講故事,舅舅那裏似乎有永遠也講不完的各種各樣的故事。其中,舅舅講得比較多、小冰心也喜歡聽的還是《三國演義》裏的故事,後來舅舅就幹脆把《三國演義》的書給了小冰心,讓她自己讀。這是小冰心讀的第一本小說。七歲的小冰心雖說比一般的孩子聰明,認識的字也比同齡的孩子要多,但是要讀《三國演義》還是遠遠不夠。

  開始的時候,她隻能先挑一下,看哪一部分自己認識的字多,然後就讀那一部分,因此她讀到的隻是一些支離破碎的片斷。逐漸地,她不再滿足於這些片斷,她想知道這些片斷之間還有哪些事,於是又從頭讀起。即使是再重讀,她也隻能是“囫圇吞棗”。好在她聰明,凡是遇到的生字,幾乎全靠猜測,實在念不明白時,就上下串著念下去。念得多了,慢慢地也就認識了。隨著認識的字越來越多,她讀書的興趣也日益濃厚,一本讀完就接著讀另一本。到8歲時,她就用這種辦法居然讀完了全部的《水滸傳》、《西遊記》、《聊齋誌異》等我國著名的傳統小說。

  隨著年齡的增長,冰心開始和大人學著作對聯,有時還經常出人意料地說幾句構思特別奇妙的對聯或者詩詞。

  有一次在學校裏,老師說上聯,要求大家必須用詩詞對下聯。當老師剛念出“雞唱曉”時,小冰心張口便接上了下聯,她說:“烏鳴春”。頓時,老師和同學們交口讚歎,驚訝不已。因為“烏鳴春”這句出自唐代大詩人韓愈的一首小詩。雖然韓愈本人很著名,但是這首小詩卻並不出名,往往被人們所忽略,可是年僅九歲的小冰心卻牢牢地記住了。可見,小冰心受到的傳統詩詞的熏陶是多麽的深,同時也可以看到她讀書的認真、細致。

  1912年考取福州女子師範學校預科讀了三個學期,1913年隨父母遷往北京,1914年進入風滿大中,1918年考入協和女子大學預科。1919年在北京求學時即投身五四文學革命,被選為北京大學界聯合會宣傳股成員。1921年加入茅盾、鄭振擇等人發起的“文學研究會”,努力實踐“為人生”的藝術宗旨,出版了小說集《超人》,詩集《繁星》等。1923年因成績優異,提前獲得燕京大學學士學位及學校頒發的金鑰匙獎,與吳文藻(後為其夫)、許地山等赴美留學,在波士頓威爾斯利大學讀書,1926年夏,獲碩士學位,隨即回國,在燕京大學文學係任教,並在清華大學兼課。1929年與吳文藻結婚。

  成家後的冰心,仍然創作不斷,作品盡情地讚美母愛、童心、大自然,同時還反映了對社會不平等現象和不同階層生活的細致觀察,純情、雋永的筆致也透露著微諷。小說的代表性作品有1931年的《分》和1933年的《冬兒姑娘》,散文優秀作品是1931年的《南歸——獻給母親的在天之靈》等。1932年,《冰心全集》分三卷本(小說、散文、詩歌各一卷),由北新書局出版,這是中國現代文學中的第一部作家的全集。1936年,冰心隨丈夫吳文藻到歐美留學一年,他們先後在日本、美國、法國、英國、意大利、德國、蘇聯等地進行了廣泛的訪問,在英國,冰心與意識流現代派小說創作的先鋒作家伍爾夫進行了交談,他們一邊喝著下午茶,一邊談論著文學與中國的話題。

  1938年吳文藻、冰心夫婦攜子女於抗戰烽火中離開北平,經上海、香港輾轉至大後方雲南昆明。冰心曾到呈貢簡易師範學校義務授課,與全民族共同經曆了戰爭帶來的困苦和艱難,1940年移居重慶,出任國民參政會參政員。不久參加中華文藝界抗敵協會,熱心從事文化救亡活動,還寫了《關於女人》《再寄小讀者》等有影響的散文篇章。抗戰勝利後,1946年11月她隨丈夫、社會學家吳文藻赴日本,曾在日本東方學會和東京大學文學部講演,後被東京大學聘為第一位外籍女教授,講授“中國新文學”課程。在日本期間,冰心和吳文藻在複雜的條件下團結和影響海外的知識分子,積極從事愛國和平進步活動。冰心作為一位忠誠的愛國知識分子,繼承了中國知識分子的優良傳統,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追求光明,永不止息。在抗日戰爭時期,她與周恩來就有過接觸,應約在進步刊物上發表文章,周恩來曾邀請她訪問延安,雖然未能成行,但他們的心是相通的。解放戰爭時期,冰心拒絕參加“國大”代表競選,支持親屬投奔解放區。新中國成立之初,她身居日本,心向祖國,堅決支持吳文藻毅然擺脫國民黨集團的正義之舉。

  建國後曾任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名譽主席等職。她是現代“問題小說”的代表人物之一,以《超人》、《煩悶》、《悟》為代表的“愛的三部曲”,宣揚了一種“愛的哲學”,充滿了淡淡的憂愁,溫柔的抒情和委婉有致的語氣,與同時期的其他問題小說家風格迥異。她的散文語言典雅秀逸,清麗淡遠,把率真的自我和童真的個性自然地深入到流利凝練的文字中,呈現出含蓄不露的閨秀風範,被後人稱為“冰心體”。代表作品有《寄小讀者》、《春水》、《繁星》等。

  冰心是世紀同齡人,一生都伴隨著世紀風雲變幻,一直跟上時代的腳步,堅持寫作了七十五年。她是新文學運動的元老。她的寫作曆程,顯示了從“五四”文學革命到新時期文學的中國現、當代文學發展的偉大軌跡。她開創了多種“冰心體”的文學樣式,進行了文學現代化的紮紮實實的實踐。她是我國第一代兒童文學作家,是著名的中國現代小說家、散文家、詩人、翻譯家。她的譯作如黎巴嫩凱羅·紀伯倫的《先知》《沙與沫》,印度泰戈爾的《吉檀迦利》《園丁集》及戲劇集多種,都是公認的文學翻譯精品,1995年曾因此經黎巴嫩共和國總統簽署授予國家級雪鬆勳章。她的文學影響超越國界,作品被翻譯成各國文字,得到海內外讀者的讚賞。

  冰心同時是位著名的社會活動家。建國以來,她曆任中國作家協會第二、三屆理事會理事和書記處書記、顧問,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二至四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和副主席,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會副主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至五屆代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至七屆全國委員會常委和第八、九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全國少年兒童福利基金會副會長,中國婦女聯合會常委等職。她總是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孩子的博大愛心,關注和投入各項活動。她為我國的文學事業、婦女兒童事業的發展、為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製度,都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1999年2月28日21時冰心在北京醫院逝世,享年99歲。在她報病危之後,親自到醫院看望冰心的人,其中就有黨和國家的領導人朱鎔基、李瑞環、胡錦濤(同時代表江澤民)、李嵐清和中央各部門的領導、有中國作家協會的領導和作家代表。

  冰心去世之後,唁電如雪片一般飛來,表示哀悼的,既有文學界的老前輩、也有充滿童心的小讀者,有中國的也有外國的朋友,此時,靈堂外排著長長的隊伍前來向冰心作最後送別的,他們中有的是專程從外地趕來送別冰心的,前來送別的多達數千人。正在參加中國作協第五屆第四次全國委員會議和中國文聯第六屆第四次全國委員會議的作家藝術家們也來向冰心老人告別。福建省副省長潘心城等,代表家鄉人民向冰心送別。向冰心送別的每一個人手裏拿著一枝紅玫瑰,向冰心老人三鞠躬,然後輕輕地將紅玫瑰擱在冰心老人的身邊,漸漸地冰心在一片紅玫瑰的海洋中升騰、升華。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