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三章 新文化運動的大家茅盾

  茅盾本名沈德鴻,字雁冰,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之一,著名的文學家和翻譯家。

  1896年7月4日生於浙江桐鄉縣烏鎮。茅盾的祖父在烏鎮開店經商。他是個樂天派,對兒孫們的教育向來抱著自然主義的態度。父親沈永錫,清末秀才,通曉中醫,是具有開明思想的維新派人物,頗重視新學,除聲、光、化、電和數學等自然科學外,也喜歡傳播進步思潮的社會科學著作。母親陳愛珠,是一位通文理、有遠見而性格堅強的婦女。茅盾10歲喪父,童年時代,就接受了母親所教的文學、地理和曆史知識。茅盾說,“我的第一個啟蒙老師是我母親”。

  茅盾的啟蒙教育開始較早。小學前便讀過家塾、私塾。8歲入烏鎮立誌小學讀書,後轉入植材高級小學,成為該校第一班學生。在這裏,他不僅讀到了國文、修身和算術教科書,並且對繪畫發生了興趣。那時,在一般守舊人的眼光裏,小說之類被稱為誨淫誨盜的“閑書”,是不準孩子們看的,但茅盾竟得到明達的父母的允許。《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聊齋誌異》和《儒林外史》等,都是他這時愛讀的書。從茅盾小學時代留存的作文中得見,當時便流露出憂國憂民、扶正祛邪的思想情緒。

  茅盾的中學時代,是在浙江的三所中學度過的。1909年,他考入浙江湖州第三中學堂插班二年級讀書,1911年秋季轉入嘉興中學堂。不久,辛亥革命爆發,茅盾熱情地迎接了這次革命,做起革命的義務宣傳員來。在學校裏,由茅盾和幾個同學發動,抨擊了一個不得眾望的學監,而被學校除名。於是,他便轉入杭州安定中學校學習,並在那裏畢業。在中學時代的生活中,固然有些師長,給茅盾以深刻的印象和積極的指導,但整個的學習空氣是陳舊的。“書不讀秦漢以下,駢文是文章之正宗,詩要學建安七子……氣度要清華疏曠”(《我的中學時代及其後》)。這一切曾給茅盾以古典文學的修養,但在他的回憶裏更多的卻是平凡、灰色和令人窒息的東西,他幾乎把課餘時間都消磨在看小說上。古典小說啟迪了他的文思,同時也在他的作文格調上顯露出印跡。

  1913年,茅盾考入北京大學預科第一類。1916年,他到上海商務印書館當了編輯。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一聲驚雷,使中國受到了很大震動,中國也正在開展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新思想運動。茅盾積極參加新文學運動,發表了許多文章。他致力於新文學的編輯和翻譯工作,翻譯了高爾基、契訶夫的小說。他還積極從事文學理論的批評活動,他發表在1920年1月出版的《東方雜誌》上的《現代文學家的責任是什麽?》的文章中,提出了“表現人生”的文學觀。他還同鄭振鋒等一起成立了文學研究會。茅盾是我國新文學運動的重要倡導人之一。

  1920年,茅盾擔任了《小說月報》的主編。當時的文化市場,主要是“趣味主義”的作品,描寫“才子佳人”的很多,稱為“鴛鴦蝴蝶派”。茅盾擔任主編後,對《小說月報》進行了全麵改革,提倡新文學,對陳腐的封建評論思想文化的代表——鴛鴦蝴蝶派發起進攻。由此《小說月報》的銷售量大增,使這本宣傳封建沒落思想和低級趣味的舊刊物,改變成具有廣泛影響的傳播新文化思想的新雜誌。

  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的失敗,對茅盾的震動很大。白色恐怖下的上海,茅盾是被列入黑名單的人。在這種情況下,茅盾隱蔽起來,有時間去完成早就有過的小說創作計劃。1927年至1928年期間,茅盾創作了《幻滅》、《動搖》、《追求》三部曲。

  茅盾是這樣總結他的三部曲的:“在寫《幻滅》時,已經想到了《動搖》和《追求》的大意……我那時早已決定要寫現代青年在革命壯潮中所經過的三個階段:一,革命壯潮前夕的亢昂興奮和革命既到麵前時的幻滅;二,革命鬥爭劇烈時的動搖;三,幻滅動搖後不甘寂寞思做最後之追求。”三部曲反映了“五四”以來小資產階級青年知識分子在大革命動蕩時期,對理想追求上的“幻滅”、“動搖”、“追求”。對於他們在大革命時期複雜思想和心理狀態的描寫,是很有典型意義的。雖然三部曲有著悲觀、消極情緒,沒有很好地描寫革命的先進人物和革命失敗後的前景,但作為一個時代的生活描寫,有著永久的文學價值。

  1932年,茅盾完成了長篇小說《子夜》,是他文學創作道路上一個重要的裏程碑。子夜,是指11點到1點的深夜,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30年代的中國,國民黨內部為爭奪權利發生內戰,工商業受到極大的破壞,許多工廠、企業麵臨破產,工人罷工,農民造反,這是中國社會在新時代到來之前最黑暗的年代。茅盾在這部長篇小說中,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和方法,分析和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社會的動蕩不安以及中國社會的發展趨勢。《子夜》以它深刻的思想和卓越的藝術成為中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之作,它為中國的文學寶庫增添了色彩。

  1940年,茅盾到延安參觀和講學,參加了對解放區文藝的指導工作。

  新中國建立後,茅盾擔任了文化部長。很遺憾的是,因為種種原因,茅盾沒能在新時期寫出更優秀的作品來。

  1981年3月27日,茅盾病逝於北京。臨終前,他懇切地向黨提出:“如蒙追認為光榮的中國共產黨黨員,這將是我一生最大榮耀。”中共中央根據茅盾的請求和他一生的表現,決定恢複他的中國共產黨黨籍,黨齡從1921年算起。他以自己的積蓄設立文學獎金(後定名為“茅盾文學獎金”),獎勵優秀的長篇小說創作。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