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章 名人的葬禮

  第一節 李世民

  唐太宗是曆代帝王中傑出的政治家之一,他注意納諫、知人善用的做法和以民為本的思想,被以後的封建統治者奉為有道明君的典範。公元649年3月,李世民得了痢疾,醫治無效,6月病死於長安含風殿。終年51歲,葬於昭陵。

  北國風光,

  千裏冰封,

  萬裏雪飄。

  ……

  江山如此多嬌,

  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

  略輸文采;

  唐宗宋祖

  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

  成吉思汗,

  隻識彎弓射大雕。

  ……

  每次讀起毛澤東同誌的《沁園春·雪》,都不禁為曆代偉人特有的英雄氣概所歎服。這裏的“唐宗”即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淵的二兒子。公元617年,他和劉文靜等人策動李淵起兵反隋,進入關中。唐朝建立後,封為秦王,任尚書令。作為統帥,他領兵南征北戰,消滅了劉黑闥、竇建德等農民起義軍,逐步統一了中國,是唐朝的實際開創者。

  由於李世民戰功顯赫,名重一時,招致了太子李建成的猜疑。為了對付這位二弟,他聯合四弟齊王李元吉,密謀策劃,企圖加害李世民。建成、元吉還利用接近李淵之便,經常說李世民的壞話,還千方百計調開李世民身邊的武將文士。可是李世民也不是等閑之輩,他在多年的征戰中聚集到周圍的文武精英,已形成了一支絕對忠誠的秦府力量。

  公元626年6月,李淵看到兒子們的矛盾鬥爭已趨白熱化,決定親自出麵幹預。他讓建成、元吉和李世民都來大內的朝堂,準備由他和朝中的一些重臣來解決他們的問題。李世民抓住時機,先發製人,用武裝偷襲的方式,在宮城的北門玄武門,一舉射殺李建成、李元吉,史稱“玄武門之變”。事變之後,李淵無奈,隻得立李世民為太子,兩個月後又傳位給太子,而自己當了空有其名的太上皇。這一年是唐高祖武德九年(626),時值李世民28歲。

  唐太宗一共在位23年,年號貞觀。在貞觀年間,唐太宗依靠文武大臣,勵精圖治,開創了政治清明、社會安定、經濟發展、文化興盛、疆域遼闊、民族和睦的新局麵,成為封建社會不可多得的盛世,後世稱之為“貞觀之治”。

  詩人白居易讚揚唐太宗功業詩曰:

  太宗十八舉義兵,

  白旄黃鉞定兩京。

  擒充戮竇四海清,

  二十有四功業成。

  二十有九即帝位,

  三十有五致太平。

  昭陵位於陝西省禮泉縣東北22.5公裏的九山主峰上。主峰海拔1188米,氣勢雄偉,高聳挺拔,兩側山巒起伏,溝壑縱橫。古時候,在天氣晴朗的日子裏,從古都西安向西北方向極目遠眺,越過坦蕩如砥的關中平原,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九山雄偉的身影。早在一千多年前,唐代詩人杜牧就曾經留下了“樂遊原上望昭陵”這樣的著名詩句。但現在已很難有這樣的機會了。

  唐太宗仿效秦漢以來封建帝王預作壽陵的慣例,登基之後,就為自己選定了陵園的位置和名稱。當年唐太宗帶兵打仗和在後來的狩獵中,對九山一帶地形很熟悉。他曾對侍臣說:九山孤聳回絕,山高九仞,可置作山陵。說明他看中了九山的山勢雄偉,因而定為陵地。昭陵從貞觀十年(636)首葬文德皇後時開始營建,直到貞觀二十三年(649)葬太宗李世民後宣告建成,營建時間長達13年。這項浩大的工程是由當時著名的藝術大師閻立德設計並主持的。

  李世民像唐太宗是我國曆史上一位很有作為的封建帝王,他的陵墓工程和總體設計思想,也充分體現了大唐帝國逐步走向繁榮昌盛這一時代的特點。

  昭陵陵園的規模是相當可觀的。它北起九山,南到今天的趙鎮一帶,南北長約十五公裏,東達今天的東頁穀村,西至莊河,東西寬十公裏多,整個陵園占地麵積約三十萬畝。昭陵的陵園,在唐代還稱為“柏城”,這是由於當時在陵園周圍種植大量柏樹的緣故。陵園周圍為什麽要種植柏樹?據封演《封氏聞見記》記載:《風俗通》雲:“周禮》‘方相氏葬日入壙驅罔象’,罔象好食亡者肝腦,人家不能常令方相立於墓側,而罔象畏虎與柏。”故墓前立虎與柏。或說秦穆公時陳倉人掘地得物若羊,將獻之。道逢二童子謂曰“此名為,常在地中食死人腦,若殺之,以柏東南枝捶其首。”由是墓側皆樹柏。現在我們還可以從唐代詩人劉滄“原分山勢人宮塞,地匝鬆陰出晚寒”的詩句中,想象出當年柏城周圍的自然環境。當時陵園不僅設陵令管理,又有士兵守衛,一草一木都是不可侵犯的“禁物”。高宗時,將軍權善才的馬誤傷陵園的一棵柏樹皮,惹得唐高宗大怒,要斬首示眾,幸得大臣狄仁傑再三諫阻才免一死。

  昭陵的墓室,是沿著九山的主峰鑿山建成的。這樣設置陵墓,一反秦漢帝王在平原上層層壘土,夯築高大封土堆的做法,而開創了唐代封建帝王依山為陵的先例。

  昭陵為什麽要依山為陵呢?對於這個問題,長期以來學者們有兩種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是為了顯示“薄葬”;另一種觀點則認為是為了防備後人盜掘陵墓。譬如貞觀十年(公元636年),文德皇後去世,唐太宗為其親撰碑文稱:“王者以天下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為己有。今因九山為葬,不藏金玉、人馬、器皿,用土木形具而已,庶幾奸盜心存沒無累。”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君主以四海為家,不必將財寶埋入墳墓,占為己有。今以九山為陵,墓中不放置任何金銀玉器,而以陶器、木器代替,這樣社會上的奸盜之徒也就不會產生盜墓的罪惡念頭了。不過,今天學者們普遍認為,唐代初期依山為陵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實行“薄葬”,而是為了借助於雄偉的山勢來顯示皇帝至高無上的權威和防止一些人盜掘陵墓。

  昭陵的墓室,也稱為“玄宮”或“寢宮”,它是陵園內最主要的建築。據史書記載,唐太宗的寢陵建造得華美無比,“閎麗不異人間”。陵園周圍,不僅有許多建築物,而且在峭壁之上,還修築了棧道。所謂棧道,就是在山崖險要的地方,架上木梁以溝通交通道路。《唐會要》一書就記載著昭陵“因九層峰,鑿山南麵,深七十五丈為元宮,緣山傍岩架梁為棧道,懸絕百仞,繞山二百三十步,始達元宮門。頂上亦起遊殿……有五重石門”。杜甫在《重遊昭陵詩》中,也有“陵寢盤空曲”的詩句,描寫了當年架在九山峭壁之上彎彎曲曲的棧道。守陵的宮女們可沿著棧道進入元宮,像平常在皇宮裏一樣供養、侍奉。後來,為了墓葬的隱秘安全,一些大臣建議拆除棧道。起初,高宗李治還不允許,經他的舅父長孫無忌的多次勸說,才算同意。從此以後,“靈寢高懸,始與外界隔絕”。至今在山的西南方還殘存有當年棧道的痕跡。

  昭陵陵山有垣牆圍繞,牆四隅建有角樓,正中各開一門,南曰“朱雀”,北曰“玄武”,東曰“青龍”,西曰“白虎”。陵園內主要建築是獻殿和寢宮。

  獻殿位於朱雀門內,正對山陵,是舉行祭祀活動的場所。近年在獻殿遺址采集到一件安放在屋脊上的鴟尾,還有大量的其它建築材料。鴟尾高1.5米,底長1米,寬0.65米,重約150公斤。以此件的高低來推算,獻殿屋脊高10米左右,應該是重簷9間,才能合於比例,由此可以想見當年獻殿是多麽高大雄偉。寢宮(下宮)建築在陵山垣牆外的西南角,“去陵十八裏,封內一百二十裏”,是供唐太宗靈魂起居的場所,也是守陵官員和日常侍奉人員居住的地方。這裏原建有大批房屋,但今已湮滅無存。

  昭陵玄武門外,原列置唐貞觀時期14個少數民族首領的雕像。這些造型生動的石雕像是唐高宗命石匠雕琢而成的,象征貞觀年間諸賓王歸順唐朝向唐太宗朝聖的情形,頌揚唐太宗統一海內的功德。唐太宗生前,平定突厥,和親吐蕃,為中華民族的發展作出了貢獻,深得各族人民的擁戴。太宗死時,突厥阿史那社爾契何力請求殉葬,高宗派人“諭以先旨不許,蠻夷君長為先帝所擒服者頡利可汗等十四人,皆琢石為像於北司馬門”。吐蕃弄讚“致書並獻金鑲珠寶十五種,請置太宗陵前,高宗嘉之,乃刊石像其列昭陵元闕下”。昭陵14尊少數民族首領石雕像,是唐太宗時期良好民族關係的寫照。石雕像高8尺,座高3尺,栩栩如生,極為壯觀。這些精美的石雕像,清乾隆以後大多被毀。1965年秋天陝西省文管會和禮泉縣文教局對昭陵進行調查時,在祭壇發現了突厥右衛大將軍阿史那社爾、焉耆王龍突騎支、吐蕃讚普弄讚和高昌王智盛的石像座。1982年,昭陵博物館在清理昭陵祭壇遺址時,又發現了於闐王伏信、薛延陀真珠毗伽可汗和婆羅門帝那伏帝國王阿羅那順3個像座。至此,得石像達半數。

  玄武門內東西兩廡,原有馳名中外的昭陵六駿浮雕。昭陵六駿是當年李世民統一全國,南征北戰,馳騁疆場所騎的六匹戰馬。為了紀念六駿,李世民令繪六駿之形雕於石屏。工匠們運用高超的技藝,雕刻出六駿逼真的形象。相傳六駿諸形出於唐代著名畫家閻立本之手,雕刻家依其形刻於石屏上。石屏高約一米五,寬近兩米,石屏右上角或左上角都有唐太宗自題四言讚美詩,由唐代大書法家歐陽詢書寫。因年代久遠,字跡漫漶,今已不可辨認。

  六駿中“颯露紫”是惟一旁伴人像的。《舊唐書·丘行恭傳》記載了這一故事:李世民與王世充在洛陽邙山的一次交戰中,隨從的騎兵失散了,隻有丘行恭一人緊緊跟隨李世民。突然,王世充的騎兵一箭射中“颯露紫”,丘行恭拚死護駕,將“颯露紫”身上的箭拔出,並把自己的坐騎讓給李世民。李世民為了表彰丘行恭的戰功,特命將拔箭的情形刻於石屏上。中箭後的“颯露紫”垂首侍立,丘行恭果斷拔箭,此種救護之情,實是人馬難分,情感深摯。六駿的馬鬃都剪成三辮,名曰“三花”,這是當時的一種風尚。“拳毛馬咼”和“特勒驃”表現了馬的緩步行進的神態,其它三匹則表現了馬奔騰時強勁有力的姿態,收足騰起,肌肉緊張,鼻孔喘息,栩栩如生。

  一千多年來,風雨剝蝕,昭陵六駿鞍韉的細部、中箭的部位已經模糊不清了。更令人痛心的是,1914年,美國文物走私商人勾結中國的民族敗類,把“颯露紫”和“拳毛馬咼”打碎裝箱,偷偷地運到美國,現陳列在美國費城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1918年,美國文物走私商再次跟中國民族敗類勾結,把另外四具石刻駿馬也打碎裝箱,準備運到美國,後來密謀敗露,四具石刻駿馬被西安的愛國人士截獲。四具駿馬現陳列在西安碑林博物館。

  禮泉人曾驥觀,曾有詩深刻地表現了人們對這件事的痛惜心情。他在《昭陵六駿歌》中說:

  唐家創業掃群雄,馬上得之為太宗。

  真人出世姿神武,馳騁縱橫駕六龍。

  六龍神駿皆汗血,陷陣衝鋒驚電瞥。

  雙瞳垂鏡權協月,五花連錢蹄蹴鐵。

  擒充戮竇西複東,飛鏃血濺發毛紅。

  帝嘉汝績傳不朽,製讚圖形召石工。

  琢成玲瓏氣深穩,丹青不數閻立本。

  立仗永置昭陵宮,萬歲千秋表忠悃。

  於今陵殿久無主,敗瓦頹垣竄狐鼠。

  獨留六駿尚嘶風,猶指唐家一土。

  何物奸人居奇貨,大車捆載鹹陽過。

  縱說神物有護持,到此已磋缺兩個。

  我家結廬山陽,兒時習見真乘黃。

  今日重逢長安市,感時撫事增惋傷。

  籲嗟乎!

  金人辭漢淚猶流,應知六駿多煩憂。

  歌成不禁三歎息,恍睹石馬向我齊昂頭。

  昭陵陵園內的陪葬,以唐太宗的陵寢為基點,向南輻射排列成一個扇形。李世民的陵寢居高臨下,“功臣密戚”和“德業佐時者”,作為一種無尚的榮譽陪葬在其前方。後來,皇室還允許臣僚申請陪葬昭陵,甚至就連子孫也可以從父祖而葬,因而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陪葬群。現在初步可以確定的墓家有185個,是中國古代陪葬墓最多的,也是古代中華民族傑出人物最集中的墓葬群。這種布局,也是唐太宗生前的安排。唐代這種陪葬製度,盛行於早中期,以昭陵的陪葬墓為最多。而以前的唐高祖獻陵和以後的高宗、武則天合葬墓——乾陵,其陪葬墓則大少於昭陵。乾隆之後的帝王陵墓,陪葬墓就逐漸少見了。

  昭陵的陪葬墓,是按照墓主人生前與唐太宗關係的親疏遠近來排列位置的。妃子和生前受到皇帝寵愛的公主多埋葬在寢宮附近的“心腹”地域,而生前就受到皇帝冷遇的蘭陵公主、清河公主墓則遠離“心腹”地域。另外,受冷遇公主的墓葬形製、規模,與得寵公主的墓葬也有明顯差別。昭陵的整體設計與陪葬方式,充分體現了封建皇權思想,也反映了封建社會森嚴的等級製度。

  文武功臣的陪葬又有別於皇子、公主。文臣武將陪葬墓的建製排列與他們生前在唐長安城的官銜建製排列幾乎是一致的,左邊是文臣,右邊是武將。尚書省部下的長官,安排在陵寢前方的右側偏中,而戰功累累的大將軍,則被安排在陵寢的最前方,這一陪葬方式是昭陵的另一大特點。這一陪葬方式可以從魏征、李靖、李責力等人的墓葬位置安排上看得十分清楚。魏征的墓葬被安排在“心腹”附近的鳳凰山上,依山鑿石而成,墓前設置了一對土闕,李世民親自為他撰書碑文。武將李靖墓葬的封堆,起築成陰山、積石山之狀,中間為圓錐形,兩側作長方形,東斷西連,猶如連綿起伏的山巒。另一名武將李責力的墓葬起築成“品”字形的三個土塚,象征著陰山、鐵山、烏德山。這顯然與漢代霍去病墓形的設計思想一樣,以“旌破突厥”之地來顯示他們生前的功績。值得重視的是,李責力墓前還侍立著石人、石羊和石虎,這無疑也是一種製度。據《封氏聞見記》記載說:秦漢以來,帝王陵前放置石麒麟、石辟邪之類,而人臣墓前隻能放置石虎、石人、石柱之屬。由於魏征、李靖、李責力三人都有大功於唐,所以,他們幾位不論在生前,還是在死後都享有特殊的“寵遇”。

  黨和國家對昭陵這一曆史文化遺產十分重視,1972年就設立了“昭陵文管所”,全麵係統地開展了文物保護、科學發掘、係統整理研究工作。1978年對外開放後改為“昭陵博物館”,館址位於昭陵陵園中心的李責力墓園,陳列昭陵陪葬墓出土的數百件珍貴文物,另外還將陵園陪葬區域原有的和地下陸續發現的碑石及新出土的墓誌,一並集中陳列於昭陵博物館的兩個展室內。建國後陸續清理發掘的昭陵葬墓三十餘座,有鄭仁泰、張士貴、尉遲敬德、安元壽、臨川、長樂公主、越王李貞、程咬金、段簡壁和韋貴妃等墓,出土了大量初唐時期的彩繪釉陶俑、三彩俑、壁畫、銅鏡等珍貴文物,為我們了解“貞觀之治”提供了豐富的形象資料。

  第二節 武則天

  武則天,名。原籍山西文水,生於四川廣元縣,出身於木材商人家庭。9歲亡父,14歲被李世民選入宮為“才人”,賜號“武媚”。唐太宗死後,根據唐代製度,先帝嬪妃均削發為尼,武則天也出家“感業寺”。公元654年,高宗又將她召進宮中,封為“昭儀”,次年冊封為皇後。從此她開始了參決朝政的政治生涯,人稱“二聖”。高宗死後,她先後廢中宗、睿宗。公元684年,親自登基稱帝,改國號為“周”。武則天權謀善斷,手段殘酷,是中國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武則天統治的50年間,正是唐朝政治、經濟蓬勃發展的時期,全國戶數增加了將近一倍,鞏固了封建統治的基礎。武則天加強和改善了唐王朝和邊疆各少數民族的關係,恢複了“安西四鎮”,設置了“北庭都護府”。武則天晚年,侄兒武三思把持朝政,政憲大亂。神龍元年(705)正月,宰相張柬之發動政變,擁立中宗複位。同年11月,武則天病死於洛陽上陽宮,臨終遺囑去皇帝尊號,終年82歲。神龍二年(706)五月與李治合葬於乾陵。

  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則天合葬的乾陵,位於陝西乾縣城北6公裏的梁山上,距西安城80公裏。在中國曆代帝陵中,乾陵是惟一的兩個帝王合葬陵。他們代表了兩朝帝王,即一個是大唐,一個是大周,但二人又是夫妻。這種一陵合葬兩個性別皇帝的例子,在中國是僅有的。

  武則天像。這個女人為自己造了一座無字碑,給世人留下了更多的議論和猜測。高宗李治,晚年多病,“風眩頭重目不能視”,索性就將朝政大事全部交給武則天處理。此後,政令多出於武則天。武則天漸漸不再把庸碌無能的李治放在眼裏,使李治成為徒有虛名的皇帝。李治曾擔心李家天下難保,下令傳位給太子李弘(武則天所生的長子)。武則天把李弘毒死(一說得肺結核死),立次子李賢為太子,不久又借故廢李賢為平民,李治無可奈何。公元683年,李治死於洛陽貞觀殿。當時關中正在遭災,李治遺命要葬於洛陽,後因武則天堅持,才於第二年8月葬於乾陵。可知高宗在位三十多年,未曾預定陵地。

  乾陵營造至少經過了23年的時間。乾陵在海拔1047.5米的梁山上。山係石灰岩質,呈圓錐體,東有豹穀,西有漠穀(又叫黃巢穀)。梁山三峰,北峰最高,是乾陵陵寢所在地;南麵二峰較低,東西對峙,上麵各有土闕,當地人俗稱“奶頭山”。奶頭山是乾陵最南的一對土闕,即陵之天然門戶。乾陵以山為,氣勢雄偉,規模宏大,陵園周圍40公裏,實為唐代皇陵之最。

  昭陵開創了唐帝王依山為陵的先例,乾陵在此基礎上,發展成完整的陵園格局。其南北主軸線長達4.9公裏,布局宏大,建築壯觀。以後的唐陵基本仿效其形製,但規模遠不及乾陵。乾陵地麵建築原有內外兩城,還有獻殿、偏房、回廊、闕樓等許多輝煌的建築物。經過考古工作者勘察得知,內城約為方形,陵園內城南北牆各長1450米,東牆長1583米,西牆長1438米,內城總麵積接近240萬平方米。城牆正中各開一門,南有朱雀門(也叫南神門),北為玄武門(也稱北神門),東有青龍門(也稱東神門),西為白虎門(也稱西神門),四門的形製基本相同,每一門遺址寬度約2.7米。朱雀門是陵園的正門,門內與陵墓正對的空地為獻殿遺址。門外有神道(也稱司馬道,即墓前的大道)直達幾公裏以遠,兩側排列有整齊對稱的大型石像生。寢殿(下宮)位於陵園內城的西南方(即今陵前村)。據《唐會要》記載,貞元十四年(798)整修乾陵時,曾建造房屋378間。金天會十二年(1134)重修乾陵,“鳩工作飾,回廊四起”。然而現在除幾對土闕外,其餘也均已湮沒。

  武則天的“無字碑”乾陵玄宮(即墓室)位於梁山主峰南坡,拔地高度104米。《唐會要》記載:“乾陵元宮,其門以石閉塞,其石縫鑄鐵,以固其中。”1958年考古工作者對乾陵的考古勘察證實了文獻記載的可靠性。乾陵墓道開在北峰南麵的山坡,墓道長63.1米,寬3.9米,呈斜形坡,墓道與墓門間用石條填砌,共39層,用石4000多塊。石條之間用鐵栓板拴拉,每三層上下用鐵棍穿聯,再用錫鐵熔化灌縫。工程如此浩大,為關中唐十八陵所罕見。考古勘察結果,沒有發現被盜的跡象。

  據乾陵《述聖紀碑》所載,唐高宗臨終遺言,要求將他生前所珍愛的書籍、書法墨寶等陪葬陵內。武則天在位時,唐國力鼎盛,乾陵前後經營三十餘年,其中稀世珍寶陪葬者當不在少數。據《新五代史·溫韜傳》載,溫韜盜關中唐十八陵,17陵均被盜,惟盜發乾陵時,風雨大作,未能盜成。民國初年,孫連仲也曾率兵盜過乾陵,當時孫連仲部用黑色炸藥炸開了墓道三層石條,仍不知墓道深淺。正在此時,一股龍卷風襲來,刹時天昏地暗,部屬紛紛傳說盜此陵必遭天譴,孫連仲十分心虛,遂罷盜陵之舉。看來乾陵確實未被盜過,將來乾陵發掘之日,或許就是世界第九大奇跡麵世之時。

  乾陵地麵上保存至今的,是一批精美的大型石刻群。在內城四門前,各置有石獅1對,玄武門前還置有石馬3對,今存1對。石獅一般高3.35米左右,雕刻非常雄健有力。石獅作為陵園四門的主要飾物,是從乾陵開始的。大型石刻主要集中在奶頭山與朱雀門之間的神道兩側。從南往北,第一組石刻是華表1對。華表呈八棱柱形,高8米,柱身各麵雕刻有華麗的卷草圖案紋飾,柱座還雕刻有獅子等獸類形象。華表是陵墓的標誌。第二組是翼馬1對,從外形看屬波斯馬,高3.17米。西側翼馬帶有犍陀羅式的雕刻風格,東側翼馬帶有阿旃陀式的雕刻風格。第三組是鴕鳥1對,浮雕,高1.8米,雕刻刀法圓潤簡潔。自漢唐以來,鴕鳥由西亞及新疆進貢,物以稀為貴,所以翼馬和鴕鳥都屬於瑞獸祥禽。第四組是石馬5對,高1.8米。第五組是翁仲10對,高4.1米。翁仲是墓前石人,傳說翁仲姓阮,是秦始皇時的巨人,征匈奴時戰亡,始皇樹翁仲像於鹹陽宮殿前,後代的帝王以石翁仲守衛陵園。第六組是石碑兩通,位於朱雀門外石獅以南。西側為《述聖紀碑》,東側為《無字碑》。《述聖紀碑》高6.3米,每邊寬1.86米,上有廡殿式的碑帽,下有線刻獸紋的正方形碑座,碑身分5段,共7節,俗稱“七節碑”。碑文由武則天撰,中宗李顯書,內容是述頌高宗功德,共46行,每行120字,約計8000字左右。初立時筆畫都用金填,光耀陵園,現在個別字的黃金仍有保留。此碑至少在明萬曆年間以前就斷為數段,所以不為金石家所著錄,更為世人所少見。1957年修複《述聖紀碑》時,可見文字已不足十之一二,然而仍是研究唐代駢體文字以及書法藝術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資料。《無字碑》通身取材於一塊完整的巨石,碑身高大壯觀,通高7.53米,寬2.1米,厚1.49米,總重量約98.8噸。碑側線雕升龍圖,碑額有9條螭龍盤繞,碑座陽麵是一幅長2.14米、寬0.66米的獅馬相鬥圖。《無字碑》據說是按照武則天臨終時“己之功過由後人來評述”的遺囑建造的,故不著文字。又一說為武則天自認為一生功德高大,難以用文字來表達,故不刻文字。唐代以後,“無字碑頭鐫滿字”。題詞始於北宋,金元有之,明時最多,清代絕跡。最早的一首題詞是北宋徽宗崇寧二年(1103)。《金石萃編》收乾陵無字碑題字13段,但據最新考察證明遠不止13段。碑身現有曆代名人題詞42段,陽麵32段,陰麵10段,題詞大致可分抒懷和記遊兩大類。其中金天會十三年(公元1135年)的“大金皇帝都統經略郎君行記”的題記,是用罕見的契丹文字鐫刻的。從碑文得知,乾陵在金天會年間曾經過一次大的修繕。近兩年,陝西省考古研究所曾對《述聖紀碑》和《無字碑》周圍遺址進行清理,發現不少排列整齊的唐代柱礎,說明兩碑唐時均有碑亭建築。

  《述聖紀碑》和《無字碑》碑材曾有“來自於闐”之說,此說源於明代,是一疑案。於闐之地即今新疆和田縣。千裏迢迢,遠離長安,貢上百噸之碑材給唐王朝,極不可能。乾陵之石刻都是就地取材,1968年在乾陵西坡發掘出王賓像毛坯兩個,是當時鐫王賓像的明證。《述聖紀碑》和《無字碑》的石質,和現在乾陵東乳峰下的石質完全相同,此處還有取石遺跡。

  第七組是六十一個王賓石像,置於朱雀門前兩側,其中東側29個,西側32個。文獻記載,參加高宗葬禮的有32個。文獻記載,參加高宗葬禮的有當時我國邊疆少數民族和鄰國首領61人,武則天為炫耀威勢,命刻61人石像,侍立於朱雀門兩側。人像高1.6米,都身著長袍,窄袖大衣,足蹬長靴,腰係寬帶,帶掛小囊。其中一尊石像後頸部尚有幾綹小辮,是我國少數民族或西亞一帶的民族裝束,可惜人像均殘無頭。在人像的背部,還刻有國名、官職、姓名,由於年代久遠,字跡已漫漶。

  在乾陵陵園以南,東西排列著17座陪葬墓。據文獻記載有章懷太子李賢、懿德太子李重潤、澤王李上金、許王李素節、王李守禮、義陽公主、新都公主、安興公主、永泰公主、特進王及善、劉審禮、中書令薛元超、禮部尚書左仆射盧欽望、中書令戶部尚書楊再思、左仆射劉仁軌、右衛將軍李謹行、左武衛將軍高侃,這些陪葬墓建國前大都被盜掘過。1960年以來,考古工作者先後對永泰公主墓、章懷太子墓、懿德太子墓、薛元超墓、李謹行墓等5座墓葬進行了發掘。這幾座墓雖然都被盜過,但仍出土三彩、瓷器以及金、玉、鎏金飾品等文物四千三百多件。另外,更以永泰公主、章懷太子、懿德太子墓中的壁畫彌足珍貴。

  修建宏大的乾陵和它的陪葬墓,無疑給勞動人民帶來沉重的負擔。在軍隊的監督下,成千上萬的老少民工,終日勞作,花費了大量人力、物力。唐高宗和武則天又都死於洛陽,護送靈柩“大駕長驅,按節西京,千乘萬騎”,其耗費難以計數。乾陵是唐代封建統治者奴役勞動人民的曆史見證,又是勞動人民創造的盛唐文化的寶庫。

  建國前,這裏一片荒涼,遍地石刻橫倒豎臥,慘不忍睹。新中國成立以後,國家曾多次撥款維修保護乾陵。1961年國務院公布乾陵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6年在永泰公主墓地建立了乾陵博物館。人們從這裏領略到高度發展的盛唐文化和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

  郭沫若先生生前遊乾陵時,曾留下《詠乾陵》詩三首,其一曰:

  巋然沒字碑猶在,六十王賓立露天。

  冠冕李唐文物盛,權衡女帝智能全。

  黃巢溝在陵無恙,述德紀殘世不傳。

  待到幽宮重啟日,還期翻案續新篇。

  其二曰:

  巨墳雲是舊梁山,山石崔嵬頗耐攀。

  南對乳丘思大業,下臨後土望長安。

  千秋公案翻雲雨,百頃陵園變土田。

  沒字碑頭鐫滿字,誰人能識古坤元。

  其三曰:

  陵頭無複黑鬆林,解放以來護惜深。

  埋沒石人重見日,聚完碑紀尚飛金。

  狻猊雄渾驚天地,象魏殘存亙古今。

  地下寶藏無恙否?盛唐文物好探尋。

  乾陵作為世界聞名的名勝古跡,具有強大的吸引力,今天,它已經成為吸引無數中外遊客的旅遊勝地。

  第三節 楊玉環

  楊貴妃原名楊玉環,號太真,生於公元718年。關於她的出生地說法不一,一般認為,她祖籍陝西關中,後來遷居到山西芮城,芮城當時叫蒲州永樂縣。楊玉環的父親楊玄琰是個利欲熏心的人,他早就有把天生麗質的女兒當作搖錢樹的打算。楊玉環自小接受了嚴格的封建家庭教育,她不但誦讀儒家經典著作,而且還學習音樂和藝術知識,史書上說她“曉音律,善歌舞”。18歲的時候,楊玉環作了唐玄宗第十八子壽王李瑁的王妃。

  從西安西行不遠,在興平市西寶公路北側的馬嵬坡上,有一座不大的陵園,這就是千百年來牽動著許許多多文人學士文思的楊貴妃的墳墓。公元756年,也就是安史之亂爆發後的第二年,由盛轉衰的唐朝的統治者,在這裏演出了一幕扣人心弦的宮廷曆史悲劇。楊貴妃,這個中國曆史上著名的美女,作為悲劇的主角,在這裏結束了她的生命,並埋葬於此。

  楊貴妃墓開元末年,玄宗“在位久,漸肆奢欲,怠於政事”。唐玄宗認為,自己既然有了一份前所未有的家當,理所當然要有一個與之相稱的美人陪伴。於是經過選擇,他把自己的兒媳婦楊玉環先送入道觀,然後,又接進宮中。公元745年,楊玉環被冊封為貴妃,地位高於宮內其他妃子。楊玉環得到了唐玄宗的寵愛,她的家族也因此飛黃騰達。楊玉環的父親楊玄琰得了兵部尚書的頭銜,哥哥楊、楊钅奇當上了殿中少監和駙馬都尉,3個姐姐分別被封為虢國夫人、韓國夫人、秦國夫人。尤其是楊貴妃的從祖兄長楊釗更受到重用,唐玄宗賜名他為楊國忠,並讓他接替李林甫當上了宰相。當時的民謠說:“生男勿喜,生女勿悲,君今看女作門楣。”就是譏諷楊玉環一人得寵,而楊氏家族權傾天下這件事的。唐玄宗後期,政治上腐敗,社會矛盾尖銳,中央集權削弱。與此同時,邊疆藩鎮勢力日益強大,形成東北的安祿山與西北的哥舒翰兩個最重要的軍事集團。邊鎮兵力擴大,地方節度使勢力強大直接威脅到李唐王朝的政權。在一片太平盛世的氣氛下,潛伏著深刻的社會危機。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唐玄宗采取了兩方麵的對策,一方麵他厚待、拉攏安祿山,希望安祿山感恩不要反叛;另一方麵又玩弄政治權術,想把藩鎮將領一個個控製起來。但是,唐玄宗的這些對策,並沒有產生多大效果。天寶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祿山以進京討伐楊國忠為名,率領15萬大軍突然在範陽發動了叛亂。

  消息傳來,李隆基起初還不信,直到警報頻頻傳來,他才驚慌失措,束手無策。楊國忠怕將領立功而於己不利,慫恿李隆基瞎指揮,使唐軍遭到慘敗,叛軍先後攻占洛陽、潼關,直逼長安。李隆基在楊國忠的勸說下,帶著楊貴妃等人啟程逃往四川,並派人通知沿路各縣準備接待。不料才到鹹陽望賢宮,縣令已經逃走,沒人供應飯食。玄宗命令百姓獻食,百姓獻上高粱、麥豆餑餑,李隆基勉強咽了幾口,流淚不止。

  逃亡大軍走走停停,第三天才到馬嵬驛(今陝西省興平市境內)。隨行將士又餓又累,想到楊國忠專權誤國,致使他們受苦,怨恨異常。他們以將軍陳玄禮為首,擋住了楊國忠的馬頭,向他索討軍糧,並趁楊國忠驚慌之際,大喊“楊國忠要謀反”,將他拉下馬來砍死,首級懸掛在驛門上示眾。然後,激憤的將士們圍住李隆基和楊貴妃休息的驛館,喊殺之聲連天。李隆基命高力士出去探視,知將士嘩變,楊國忠被殺,忙命禦史大夫魏方進和同平章事韋見素出去勸解。憤怒的兵士殺死了魏方進,痛打了韋見素。高力士奏請李隆基親自出去勸解,但兵士們仍然不肯罷休。李隆基又命高力士出去問陳玄禮有什麽要求。陳玄禮答說:“楊國忠謀反被殺,楊貴妃也不宜留著,請陛下下令將她正法!”高力士說:“這我不好去奏告。”兵士大聲喧嚷說:“不殺貴妃,誓不護駕!”高力士慌忙逃回奏告。玄宗大驚失色說:“貴妃一直深居內宮,不幹預外麵的政事,她有什麽罪該殺呢?”高力士說:“貴妃是無罪,但將士們殺了楊國忠,留著貴妃哪能心安。願陛下準將士所請。將士安心,陛下也就安全了。”玄宗半晌不開口。在一旁護衛的京兆司錄韋鍔跪奏說:“眾怒難犯,安危就在一瞬間,陛下快快決定吧!”邊說邊叩頭,頭上都磕出了血。這時,外麵喧嘩聲更響,高力士倉皇奏告道:“兵士們要闖進來了。陛下再不決斷,他們要自己來殺貴妃。”李隆基這才流淚說道:“我也顧不得貴妃了,你傳我旨,賜她自盡吧!”

  楊貴妃接到聖旨,驚倒在地。良久,才哭著請求見李隆基一麵。高力士引她來到李隆基麵前,她哭拜說:“願陛下保重。”李隆基不忍心看她的慘容,隻是以袖掩麵地哭泣。高力士怕士兵闖入,忙將楊貴妃帶到佛堂,讓她拜別佛祖後,引到堂外一棵梨樹下,解下羅巾掛在樹枝上。貴妃朝北拜了幾拜,說:“妾與陛下永訣了!”然後自縊而死,時年38歲。高力士將楊貴妃的屍體陳放在佛堂上,讓陳玄禮帶士兵過目檢查。但據俞平伯先生考證,楊貴妃並沒有死,而是逃走當了女道士。唐朝的女道士等於妓女,庵觀等於妓院。她入庵觀後,縱然後來安史之亂被平定,她也無臉麵再去見李隆基了。也有人說楊貴妃脫身後逃往了日本。

  將士們聽到楊貴妃被處死,歡聲雷動,重新保護玄宗西逃。太子李亨卻被當地百姓留住,主持朝政。李亨從馬嵬坡一路收拾殘兵北上,到靈武(今寧夏靈武縣)即位稱帝,即肅宗,尊李隆基為太上皇。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唐政府軍收複長安,唐玄宗自成都回來,曾密令中官把楊貴妃遷葬。則馬嵬坡之墓是原來的墓地還是遷葬後的新墳,都無確證。

  楊貴妃和唐玄宗的故事,一向為古代文人學士所豔稱。唐代中葉以後,且成為一種文學創作材料。白居易的《長恨歌》不脛而走,一時膾炙人口。還出現了《明皇雜錄》、《開天傳信錄》、《長恨歌傳》、《太真外傳》等筆記小說,以及《長生殿》、《貴妃醉酒》等戲曲。當然,圍繞這一題材最為豐富的文學創作形式還是詩歌。

  現在的楊貴妃墓是一個小陵園,大門的頂額上橫寫著“唐楊氏貴妃之墓”7個字。走進大門,正麵是一座3間仿古式獻殿,穿過獻殿就是墓家。墓占地大約1公畝,塚高有3米,封土周圍用青磚砌成,前麵立著1通小碑,上麵刻著“楊貴妃之墓”幾個字。關中地區帝王將相、皇親國戚墓數百座,因何唯獨貴妃墓塚砌磚呢?據傳,婦女用楊貴妃墓上的土搽臉,不但可以除去臉上的黑斑,而且皮膚會變得細膩白嫩,因此貴妃墓上的土被稱為“楊妃粉”。晚清曲園老人俞樾《茶香室叢鈔》引趙學敏《本草拾遺》就有“楊妃粉”的記載:“楊妃粉,產馬嵬坡上。取之者,必先祭然後掘之,去浮土三尺,有土如粉,膩滑光潔,於女子最宜,澤肌有效。”可見“楊妃粉”美容之說絕非無稽之淡。正因為如此,遠近的婦女競相來此取土搽臉,連外地遊人也要帶一包墓土回去,墓堆封土越來越小,守墓人不斷給墓上添土,然而不久土還是被取光了。為了保護墳墓,後來隻好用青磚把它包起來,這樣人們就無法再從墓上取土了。

  圍繞墓的周圍有三麵回廊,回廊上鑲嵌著大小不等的石碑,刻有曆代名人到此遊後寫的詩詞。其中有的指責唐玄宗不該把事變的責任推卸幹淨,讓楊貴妃一個人負罪;有的指責唐玄宗無情,認為一個女子嫁給皇帝不如嫁給一個平民。晚唐詩人羅隱就唐玄宗避亂逃蜀,亂平後返回長安途經馬嵬這件事寫的詩中說:“馬嵬楊柳綠依依,又見鸞輿幸蜀歸,泉下阿環應有語,這回休更罪楊妃。”清人何承燕詩:“霓裳驚破太倉皇,掩麵君王失主張。七夕盟言忘不得,牽牛要罵李三郎。”清人趙長令寫道:“不信曲江信祿山,漁陽鼙鼓震秦關。禍端自是君王起,傾國何須怨玉環。”在曆代詩人眾多的詩作中,以鴉片戰爭期間謫戍新疆而途經西安的林則徐寫的最有意思。林則徐在《路經太真墓》一詩中寫道:“六軍何事駐征驂,妾為君王死亦甘。拋得蛾眉安將士,人間從此重生男。”

  楊貴妃作為唐玄宗為保護自己而拋棄的犧牲品長眠在這裏,但她為後人提供了如此豐富的遐想,實在是當事人所始料不及的。偉大詩人杜甫曾惋惜地說:“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汙遊魂歸不得。”幾十年後,白居易更為“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的美人寫下千古絕唱的挽歌。在《長恨歌》中,白居易麵對理想化與文學化了的唐明皇與楊貴妃,讓他們發出了“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誓言,更成為千古流傳的至理明言。

  第四節 光緒

  光緒,中國清代皇帝,曾立誌革新救國,然而卻逃不出慈禧的掌心。1898年戊戌變法後實際上被軟禁,在無法抗拒的壓力下韜光養晦,以待時機。但終因憂憤成疾於1908年11月14日含恨逝去,終年38歲。

  皇帝即位數年,便營“壽域”,此乃滿清舊製。但惟獨光緒帝由於受慈禧太後挾製,其在位34年中從來無人提及為他勘定“萬年吉地”修陵的事。及至光緒三十四年(1908)光緒帝崩,才急不暇擇地在河北易縣城西偏北約四十餘裏的太平峪(屬西陵範圍)趕修“崇陵”。因此,光緒帝的梓宮隻能於當年十二月從北京奉移到易州梁各莊行宮內停靈“暫安”。到了宣統三年(1911)十月,辛亥革命爆發時,崇陵的基礎工程尚未及半。直至民國2年(1913),光緒帝的正宮隆裕後死後(亦暫安行宮),民國大總統袁世凱才根據《優待清室條件》特派趙秉鈞與清室內務府大臣紹英協商後,撥款趕修。此時光緒屍骨已被冷落五年了。

  皇族規模盛大的葬禮耗資驚人光緒帝與他的正宮隆裕皇後是同時葬入崇陵的。其“奉安大典”是“一殯雙棺”的形式。這是在中國曆史上最末一次封建帝、後的“奉安入陵”的儀式了。當時,因為兩梓宮奉移的路線是從河北易州梁各莊出發至崇陵,所經之處,均是人煙稀少的曠野荒郊(係新修成的土馬路),所以,這個奉安大典規模再大,禮儀再隆重,也是鮮為人知的。

  民國2年(1913)12月13日,光緒帝梓宮葬入崇陵時,用的是128抬的“獨龍杠”,以表示“真龍天子”歸位。這種杠是用一根前鑲龍頭,後嵌龍尾的大杠,龍頭、龍尾均為金箔罩漆,杠上塗以黃漆。以這根主杠為軸心,兩旁相稱地各拴小杆、抬杆,每邊各用60名杠夫肩舁而行。軸心大杠下,懸著黃雲緞加繡金龍的大棺罩,罩頂上,飾以金葫蘆火焰形的頂子,罩的四角上各係一條黃綢帶,披於前後兩側,以杠夫四名,每人各牽拽一頭,緩緩行進,謂之“拉幌”,杠罩兩側,各有杠夫12名,每夫各舉撥旗(紅漆竹竿,上挑橫2尺、豎3尺,長方形,黃地白圓光,上書“皇室奉安”字樣的小旗,遇有樹枝或其它障礙物,可用其支起,以使皇杠順利通過)。杠的四角各有一名手持“響尺”(約2尺長和1尺長的老紅木的木尺各一根,用1.2丈長的“尺繩”相連,用短尺敲長尺)以指揮、協調杠夫們抬靈操作和行進的步伐。同時,每角還有一名手拿藤鞭的“執鞭壓差”,監督杠頭、杠夫的每一動作。抬杠的杠夫都是清宮鑾輿衛所屬的包衣旗人差役。為了表示極度莊重和嚴肅,要求他們前三天即要齋戒、沐浴、剃頭、刮臉、全身衣帽普新。俱都頭戴青荷葉帽,上插朝天錐式的黃雉翎,身穿紫色團花麻駕衣、土黃色套褲、足穿白布襪、青布靴、上蓋黃色靴護,手上還要戴上黃手套。

  這種皇杠不能現拴現用,而是要經過多次演練,直至全體杠夫的技術操作完全嫻熟無誤,經監杠大臣驗收合格為止。

  演杠時,在皇杠上放梓宮的地方鋪上木板,擺上一桌兩椅,桌子沏上茶水,由兩位監杠大臣各坐一邊,貌似品茗實際上是在考核杠頭、杠夫操作技術動作、步伐,是否合乎要求。主要的方法是由杠頭以打響尺為號令,指揮全體杠夫慢步、快步,左右轉彎、換肩、爬坡、上下台階等難度較大的動作,繼而排練換杠、換罩等技巧。在全部動作上必須保持杠的絕對平穩,以免“驚駕”,監杠大臣直視杠桌上的茶具,如果杠夫動作起來,杯裏的茶水不蕩漾,不外溢,茶具不傾斜錯位就算達到標準了。這是皇家用杠所特有的禮儀排場,王公以下臣民的葬禮是不準演杠的。

  奉安——金棺起杠前,也有辭靈儀式,主要是供“辭靈果子”,王公大臣們依次奠酒,行三拜九叩的大禮。金鼓重樂和笙、管、笛、簫等輕樂參靈後,即由番(喇嘛)、坤道(道姑)、尼(尼姑)、乾道(男道士)、禪(和尚)依次誦經轉咒。禮成後,即由監杠大臣傳令,這時太寧鎮綠營馬隊大喊“得令”!揚鞭開道而去,當做前導。與此同時,梓宮出殿,先被請上64人皇杠“小請兒”。在杠前焚帛化紙、奠酒行禮之後,才緩緩地啟行。待將梓宮抬至在行宮大道上,即換升128人的“獨龍杠”。這時,揚起來的金銀紙錢鋪天蓋地而來。清宮鑾輿衛準備的全堂滿洲執事,排出約有數裏之遙。其行進排列的順序概況是:

  走在最前邊的是一座3丈多高的“丹”,即民間所稱的“大幡”。原立於大內乾清宮左門之外,表示招魂之意。奉安時,由杠夫32人抬舁而行。其形狀為一紅漆四方木架,中間裝置一根紅漆旗杆,杆頂為一金箔罩漆“火焰”形的葫蘆頂,頂下懸掛著一麵繡有金龍的黃帛直幅,垂至杆底,四周以紅色“火焰”為飾,上係銅鈴,走起來丁當作響;

  熊虎常旗八對:

  清道旗、飛虎旗、飛龍旗、飛鳳旗、飛熊旗、飛豹旗、飛鯉旗、飛鼇旗;

  金箔罩漆的木質“金執事”:

  金立瓜、金鉞斧、金天鐙、金兵拳、金指掌、金臥瓜、金皮槊、金督各一對;

  “八寶槍”一堂:金輪槍、金螺槍、金傘槍、金蓋槍、金花槍、金罐槍、金魚槍、金長槍各一對;

  馬蹄刀、三尖刀、偃月刀、象鼻刀各一對;

  門纛(即“坐纛”,係古代軍中的大旗),杆高丈許,上有半尺來高的“火焰”式的金頂,懸有黃帛垂幅,上繡金龍,邊沿有紅色“火焰”為飾。兩端綴以黃綢帶,用兩名執事夫牽引,謂之“拉幌”;

  曲律,亦作“驅路”(滿語譯音),與前邊引路的大幡相似,隻是無鈴成對,亦即小型纛旗。共八根。均為黃色直幅繡上金龍,邊緣以紅色“火焰”為飾;

  如意亮轎一乘。即四人抬的一把“寶座”。背似如意頭,上有黃綾靠墊,並鋪以豹皮一張(因無帷故稱亮轎);

  大黃雲緞座傘一把,高丈許,由兩名執事夫牽黃綢帶“拉幌”;

  日照影傘一把。此是給如意亮轎遮陽的。其傘的直徑約三市尺,傘圍子僅一尺二長,成為一把扁傘,黃寸蟒緞料。傘小,不拉幌;

  大掌扇一對,走在日照影傘的兩旁,表示為大行皇帝打扇;

  金鼓重樂一班。拉號、官鼓、嗩呐、海笛、笙、九音鑼、跟鑼。但設樂而不作;

  大黃雲緞座傘一把,高丈許。由兩名執事夫以黃綢帶拉幌;

  笙、管、笛、簫、九音鑼等輕音樂一班。類似民間的“清音鑼鼓”。但設樂不作;

  禦影亭一座,16人抬。其亭宮殿頂蓋,敞門但罩以黃簾。內供光緒禦影一幅。下邊為須彌座。均以鵝黃彩綢為飾。影亭前有提爐(內燃檀香)八對;

  大黃雲緞座傘一把,高丈許,由兩名執事夫以黃綢拉幌;

  大黃魂轎一乘,內供清德宗神牌。八人抬舁以行;

  番(喇嘛):

  由一對2丈多長的大銅號(藏傳佛教謂此為“剛凍”、“元筒”)前引。每支大號由一人以黃絨繩提著,後邊由一喇嘛吹奏,二號輪流作響,一起一落,一高一低。兩低兩高,再加一低,此五聲為一組,且走且吹。後麵緊跟的是大柄鼓兩對,每鼓由一人肩扛而行,後邊由一喇嘛用彎鉤形的鼓槌敲打。再後麵為大鈸一對,嗩呐、海笛各一對,吹出佛曲的主旋律(鼓、鈸作拍節、板點)。法味充盈,莊嚴透頂。此外還有罕見的手搖“人皮鼓”、海螺號、金口角等各項蒙、藏輕重法器。

  喇嘛們頭戴去掉帽結的黃秋帽,足登青緞靴。身披大黃袍,斜搭著紫紅色的“哈達”,後跟兩位執法喇嘛,頭戴大雞冠帽(似半個蒲團)。最後是主法放正的“得木奇”(二喇嘛),頭戴桃形的黃帽,手執銅鈴。由“格司貴”(達喇嘛)頭上亦戴桃形頂子的秋帽,身穿黃袍,但又罩上比袍子略短的白布孝褂,斜披著紫紅“哈達”,手托銅盤,盤內放著用酥油合蓧麵(喇嘛稱“巴拉麵”)捏成的燈、塔,燈內有酥油,燃點起來,以引“靈”前行。這大抵是嗣皇溥儀的替僧,代為盡孝(民間一般應是亡人的長子捧這份“燈、塔”);

  坤道(即道姑,道教稱女道士為“坤道”)。走在最前邊的,左邊的持鈴(不是以單手執鈴柄,而是以雙手捏住鈴身,不作響),左邊的敲“嗡子”(比引磬大的銅鍾,俗稱“金鍾”),下邊依次為鐺子兩對,鑔鍋兩對,手鼓兩對。俱頭戴混元巾,露著冠簪,身穿藍道袍,加披彩色緞繡法衣,每對為一色,上繡青雲白鶴、靈芝,及八仙法物、百壽圖等圖案。走在最後的高功為紫色八卦、太極圖圖案的法衣,手捧如意一柄;

  尼(尼姑,漢傳佛教謂之“比丘尼”),走在最前頭的兩尼,右邊的打引磬,左邊的敲木魚,下邊依次為:鐺子兩對;鑔鍋兩對;手鼓兩對。俱身穿灰袍,加披紅緞金線繡成“福田”紋的袈裟。走在最後放正的尼姑手執手爐,爐上插草香一炷;

  乾道(男道士)法器與法衣與坤道相同,故從略;

  禪(和尚,漢傳佛教謂之“比丘”)其法器排列為:引磬一對;鐺子兩對;鑔鍋兩對;手鼓兩對。俱身穿海青大袍,加披紅緞金線繡成“福田”紋的袈裟。頭戴表毛線織成的“如來帽”。走在最後麵的放正大和尚身披黃袍、紅袈裟,手中手爐,爐上插草香一炷;

  身穿印花白小褂的男童40名,分為左右兩組,每組20名,均身挎木盤,內放檀香爐一樽,燃點檀香,名為“呼小呐”(臣民殯儀上用的“呼小呐”亦作“小嚷”,不托香爐,而托亡者生前的文房四寶或文玩古董)。左邊的一組喊“啊”;右邊的一組喊“噯”,他們邊走邊喊以助喪家舉哀。每組小呐均有一執鞭頭目,進行指揮,一揚鞭為放下盤子;二揚鞭是挎齊站好;三揚鞭是“舉哀”前進;

  執紼恭送奉安的各王大臣們,一律身穿青布袍、頭戴去掉頂戴花翎的秋帽,足登青布靴。因為光緒帝賓天已超過三周年,故不著縞素;

  128人抬的“獨龍杠”,內罩光緒帝梓宮;

  後扈(亦作“後擁”)64名,俱為行獵裝束,身穿灰布袍,沿著紅邊的黃坎肩,頭戴去纓的秋帽,上綴豹皮叉尾,足登青布靴。騎著高頭駿馬,手執長矛,跨著腰刀,以表示護衛梓宮;

  隆裕太後的影亭比光緒的略小,為八人抬,亦為宮殿樓頂,敞門加掛黃紗簾,下為須彌座。以素黃彩綢紮成。內供隆裕景皇後禦影;

  鳳輦,即雙馬駕轅轎式的車,黃雲緞轎圍,上繡彩鳳,下繡海水江牙。內供隆裕景皇後的神牌;

  96人的皇杠,抬著景皇後的梓宮,上麵扣了一卷黃雲緞的官罩;

  恭辦奉安大典的官員車輛和備差員工人等。

  除有一部禁衛軍外,還有民國政府派來的許多憲兵,沿路巡邏、放哨,進行警戒,可謂是戒備森嚴。很多觀禮的鄉民都不得靠近,所以秩序井然。皇杠經過半壁店,進入西陵地區“風水牆”的東口字門,直達崇陵的牌樓門。光緒帝的梓宮當即換成了64人杠;隆裕後的梓宮則換成了48人杠,一直抬到地宮外口。原來這裏已設置好運靈車,自地宮外口至地宮石床上,特仿輕便鐵路式樣,鋪就木質陰槽軌道(用鐵道枕木鏨出縱長的槽),在軌道槽上鋪以綿毯,上麵置一硬膠皮輪的平車,車上鋪以棕毯,即將梓宮放置其上,並施以保險設備,左右有護衛人員,前後有杠夫牽引著黃絨繩,打響尺的杠頭一前一後,前敲後應,徐徐將靈車升堂入殿,移上了石床。後由欽天監指揮杠夫將梓宮,接著“山向”,奉安於石床中央的“金井”上麵。隨後,同樣也將隆裕後的梓宮奉安於光緒帝梓宮左旁齊頭略低一些的位置上。帝、後並了葬,奉安即告禮成。

  隨後,即布置殉葬物的事宜。殉葬物品除石桌、供器、萬年燈(以兩口大缸裝滿了植物油,覆以蓋,上麵正中置一燈台,係以燈撚,直通缸內,臨時點著)、冊寶之外,其餘大部分都是帝、後生前用過的衣、被和心愛的文玩、金銀器皿,以及佛經香料,金玉等貴重“鎮壓品”。布置妥當後,恭送人員先後退出地宮,前去朝房更換吉服(即頂戴花翎齊備的朝帽、朝衣)。

  在這時候,人們發現年邁古稀的梁鼎芬身軟如泥,坐在地上不動,都很驚慌。在他身旁的兩個親隨說:“梁大人曾說過等皇上奉安時他要殉葬的話。”主事人員這才令梁的親隨將他背出地宮。於是這位愚忠的梁鼎芬才殉葬未遂。

  隨後,有專人關閉石門,就是用鐵鉤子從門縫將石球由淺溝鉤入深坑中,頂上石門。從此,除非設法破壞,這石門就不能打開了。四道石門都關閉後,就由事先派定的瓦工們搶砌啞吧院的琉璃影壁,以便堵絕地宮門的外口。王公大臣等在朝房稍事小憩,即齊集隆恩殿虞祭,主要是獻祭席、讀祭文,由鴻臚哈番(滿語,官員)讚禮,依次行三跪九叩大禮。

  光緒帝是慈禧太後耍弄的一個傀儡,其地位無足輕重。但他的安葬儀式卻也還耗費了國家的45萬兩白銀。要不是民國成立後,奉安大典禮儀從簡,這封建帝王的死還不知要浪費勞動人民的多少血汗錢。封建帝王生時高高在上,死後也要盤剝民眾,其統治可謂罪惡深重。

  第五節 慈禧

  慈禧太後(1835~1908)又稱“西太後”、“那拉太後”,鹹豐帝妃。滿族。葉赫那拉氏。1861年(鹹豐十一年)鹹豐帝死,其六歲子載淳即位,被尊為太後。與恭親王奕訁斤定計殺死輔政大臣載垣、端華、肅順,實行太後垂簾聽政。采用奕訁斤的“借洋兵助剿”政策,依靠外國侵略者支援和漢族地主武裝力量,鎮壓了太平天國及雲南、貴州、陝西、甘肅的回民、苗民等起義。1875年同治帝(載淳)死,立五歲侄載垣帝,仍由太後聽政。采用洋務派“自強”、“求富”政策,開辦軍事工業,訓練海軍和陸軍。對外妥協投降,先後簽訂了一係列喪權辱國的條約。對內仇視維新變法,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發動政變,幽禁光緒帝,殺害維新派譚嗣同等六人。1900年義和團運動發展至京津地區,為保住清王朝統治和發泄對外國公使要其“歸政”的怨恨,一度利用義和團的反帝愛國鬥爭,對外宣戰。八國聯軍侵入北京後,逃往西安,下令殘殺義和團,與侵略者簽訂了《辛醜條約》。1901年後,以“實行新政”和“預備立憲”抵製資產階級革命。後病死。

  中國古代,人死葬法有五:即金葬、木葬、水葬、火葬、土葬。此乃將人間的葬事牽強附會地賦予“五行”的意義。帝王、後妃死後為金葬;滿、漢臣民死後殮以質料不同的木棺,是為木葬(然後以土掩埋,實際上是木土複合葬);水葬多出現在江河湖海之濱的少數民族;佛教徒圓寂後皆荼毗火化,表示“五蘊皆空”,是為火葬;回民死後挖“喇哈兒”為土炕形,使遺體直接接觸於土,是為土葬(這種說法當然不能概括中國各民族所采用的各樣葬式,因此是不完整的)。

  1908年,慈禧太後駕崩後出殯場麵金葬是對帝王葬事的尊稱,言其至尊、至貴、至高。僅以壟斷清政權達48年之久的慈禧太後來說,她死後是典型的“金葬”。其葬禮規模之大,時間之長,耗費人力物力之巨是駭人聽聞的。從她六脈初絕(民間稱“倒頭”)到葬入東陵地宮,喪禮近一年,共花掉120萬兩白銀。

  古製天子之槨四首。清代帝王的棺槨比起古代天子更有過之。慈禧太後的金棺做好後,先用一百匹高麗布纏裹襯墊,再漆飾四十九道。每道油漆都必須按既定工藝規程如法操作,工序各有不同名目:第一道謂之“鑽生漆”;第二道謂之“通漆灰”;第三、五、七、九、十一道謂之“漆滿糊布”;第四、六、八、十、十二道謂之“壓布漆灰”;從第三道到第四十道輪番使用漆滿糊布和壓布漆灰兩種工藝。第四十一道謂之“中漆灰”;第四十二道謂之“細漆灰”;第四十三道謂之“漿漆灰”;第四十四道謂之“糙漆”;第四十五道謂之“墊光漆”;第四十六道謂之“退光漆”;第四十七道謂之“籠罩漆”;第四十八道謂之“金膠漆”;最後一道謂之“滿掃金”。漆飾完畢還有一係列的加工。她的棺材體積龐大,盛殮遺體綽綽有餘,於是便填裝了大量的殉葬品。

  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三日(1908年11月16日),慈禧遺體殮入梓宮,同時放進去大量的殉葬品。其中有:正珠朝珠五盤;東珠朝珠四盤;紅碧瑤朝珠四盤;綠玉朝珠二盤;珊瑚壽字朝珠二盤;珊瑚雙喜朝珠二盤;紅碧瑤手串三盤;綠玉蓮子手串一盤;珊瑚手串一盤;正珠念珠六盤;紅碧瑤念珠二盤;綠玉念珠一盤;珊瑚圓壽字念珠二盤;綠玉兜念珠一掛;正珠掛鈕一副;金鑲正珠鐲子一副;金鑲各色真石正珠鐲子一副;金鑲珠石鐲子五副;珊瑚雕螭虎朝珠一盤;珊瑚朝珠二盤;龍眼菩提朝珠一盤;大正珠手串一盤;正珠手串二盤;東珠手串二盤;金鑲正珠龍頭軟鐲一副;金鑲各色真石白鑽石葫蘆鐲子一副;鍍金點翠穿珠珊瑚龍頭鐲一副;東珠軟鐲一副;白玉鑲各色真石福壽鐲一副;綠玉圓鐲三副;綠玉煙壺三件;茶晶煙壺一件;白玉皮煙壺一件;瑪瑙煙壺一件;洋金鑲白鑽石小表一件;洋金鑲珠日帶別針小表一件;洋金鑲白鑽石寶砧桃式別子一件,紫寶石桃式別子一件;白玉透雕活環葫蘆一件;綠玉透雕活環一件;珊瑚魚一件;大蚌珠別子一件;白玉魚一件;蚌珠別子二件;漢玉珞一件;漢玉仙人一件;漢玉玩器二件;漢玉玩器一掛;金鑲鑽石帶別子一件;白玉蘑菇一件;白玉羚羊小別子一件;白玉貓一件;黃玉杵一件;雕漢玉針一件;漢玉羚羊一件;雕綠玉圈紋扳指一件;雕漢玉鑲金裏扳指一件;漢玉扳指兩件;紅碧瑤暖手一件;瑪瑙暖手四件;漢玉東升一件;漢玉箭隔一件;漢玉蠶紋璧一件;漢玉英雄雞心一件;漢玉昭文袋一件;綠玉猴杵簪三支;紅碧瑤猴杵簪一支;正珠抱頭蓮二支;金平安小耳挖二支;藍寶石抱頭蓮二支;紅碧瑤抱頭蓮一支;紫寶石抱頭蓮一支;子母綠抱頭蓮四支;茄珠抱頭蓮二支;大小正珠抱頭蓮四支;綠玉抱頭蓮一支;蚌珠抱頭蓮一支;綠玉鑲紅碧瑤抱頭蓮一支;珊瑚綠玉幅一件;金鑲紅白鑽石蜻蜓一件;金鑲白鑽石蜂一件;紅碧瑤綠玉穿珠菊花一對;金點翠佛手簪一支;綠玉佛手簪一支;金鑲綠玉佛手簪二支;金鑲珠佛手簪一支;金點翠鑲綠玉小珍石米珠佛手簪一支;雕綠玉蘭花佛手簪二支;雕綠玉杵佛手簪一支;綠玉寬鎦子二件;綠玉鎦子二件;綠玉馬鐙鎦子四件;綠玉小馬鐙鎦子一對;珊瑚寬鎦子二件;珊瑚鎦子一件;紅碧瑤寬鎦子一件;紅碧瑤萬壽無疆鎦子一件;紅碧瑤馬鐙鎦子大小三件;綠玉鑲紅碧瑤福壽鎦子三件;金鑲紅白鑽石鎦子一件;金鑲紅碧瑤小正珠鎦子一件;金鑲大小正珠鎦子六件;金鑲藍寶石鎦子三件;金鑲子母緣鐳子一件;正珠戒箍一副;正珠戒箍一副;大正珠帽花一件;金鑲紅白鑽石桃式帽花一件;金鑲紅碧瑤綠玉白鑽石帽花一件;大蚌珠桃式帽花一件;大正珠帽花一件;紅碧瑤桃式帽花四件;金鑲紅碧瑤子母綠帽花一件;金鑲紅碧瑤珠邊帽花一件;金鑲鑽石帽條一件;橫繩帽條(上釘正珠二百零四顆)茄珠褂鈕一副。慈禧的遺體簡直被深深地埋在珠寶、金銀、翡翠、瑪瑙之中,確實是名符其實的“金葬”。如此招搖,必遭禍患。20年後,這些珍寶竟然被以孫殿英為首的軍閥、兵痞們劫掠一空。

  慈禧入殮後,金棺即停於寢宮。由和平門內大六部口陳記六合棚鋪搭了一殿兩卷的起脊大棚,作為每天王公大臣輪流上祭之用。按清宮慣例,要用番(喇嘛)、道(道士)、禪(和尚)、尼(尼姑)四棚經作薦亡法事,每天一棚,逢“七”四棚輪念或念對台經。這樣,辦成藏傳佛教、漢傳佛教和道教的綜合道場,以壯大喪禮的勢派。所以,棚內都搭上高大的經台。祭棚外,搭著高聳的鍾、鼓二樓,兩邊遙相對稱,每日早晚上祭奠酒時,好來個“晨鍾暮鼓”。棚外正中還要搭上三座高大的席箔牌樓,上頂安著席製的五脊六獸,有如舊時東四、西四十字路的四麵牌樓。巍峨壯觀。

  牌樓下,對稱排列著以青鬆碧柏的枝葉編成的獅、虎、象、麒麟、狻猊、駱駝、仙鶴、野鹿……還有數不清的宮廷特有的儀仗和黃雲緞掛彩色飄帶的“萬民旗”、“萬民傘”。俱都插於特製的金紅罩漆的執事架上。

  祭棚內,各王公大臣送來的滿筵——餑餑桌子、各種祭席盡管隨祭隨撤,仍是堆積如山。

  一切祭品都是極為奢侈。作為殉葬物的變種——紙活等冥器更是無計其數。在她奉安入陵之前,於不同的喪禮環節,焚燒了大量的紙糊的神樓寶庫、亭台殿閣、鳳輦輿轎、禦前侍衛、歌妓侍女、京劇戲出、滿漢全席、“三牲”祭筵、螺甸鑲嵌大理石心的硬木桌椅、多寶格、羅漢床、金錢桌、金錢櫃……以及仿其生前喜愛的文玩、古董、鍾表、文房四寶、生活器皿等等。凡所應有,無所不有。此外,凡是她生前穿用過的衣服鞋帽,除了分別賜予皇帝王大臣作為遺念外,大部分隨同上述紙活一起焚化。

  據說,慈禧死後的60天,過“奈河”時已經燒過一次船橋。可是次年有的大臣卻上奏說,老佛爺升遐後60天,正逢臘月封凍之時,恐不能行船,無法得渡(實際上他們想借機貪汙)。但按喪禮舊俗,一切喪祭均不得重複,否則即有“重喪”(百日之內再死人)之虞。所以,隻好托言於佛教的盂蘭盆會“中元普渡”的說法。於是即在宣統元年七月十五日(即1909年8月30日)再燒一次法船。按其立意,當然是專門超渡慈禧的禦用法船,但這也象征著清室替慈禧發心普渡冥界眾孤魂的法船,這樣,就給慈禧作了身後功德。

  慈禧的這條法船,船身長18丈多,寬2丈多。基本上是木結構的框架,糊以綾羅綢緞和彩布。據有關記載:“船上樓、殿、亭、榭、陳設悉備,侍從篙工數十人,高與人等,皆衣真衣。此外,殿陛陰森,神佛巍坐,旁立鬼判,狀極猙獰。中豎10丈高桅,懸一黃緞巨帆,上書”普渡中元“無數紅蓮,圍繞船外。屆晚,燃燭其中,蔚為奇觀。文武百官列隊,至東華門北沙灘地方送焚法船。當時,許多男婦老幼從四麵八方趕來觀看,人們”感歎之聲,不絕於耳。

  慈禧奉安入陵的勢派恐怕是清末最大的了。一般臣民死後“發引”用的引路大幡不過高1.5丈,或1.8丈,最多以32人抬舁而行。而慈禧用的引路大幡卻高3.2丈,由64人抬起來就有4丈多高。所以,殯列所經過的地段,許多民房、廠房、電線杆都奉旨拆除。臨時還有所謂“金鍬”、“玉鎬”在殯列前邊開道,可以隨時拆除障礙,“如有阻攔,處以杖刑,打死勿論”。

  丹(大幡)之後,是五光十色遮天蔽日的“萬民旗”、“萬民傘”的旗群傘海,以象征著她的“德政”。接著便是上千人的“法駕鹵簿”宮廷儀仗隊,以及鳳輦輿轎,連同僧、道、番、尼,王公大臣恭送的行列,浩浩蕩蕩蜿蜒十幾華裏。

  關於慈禧奉安用杠的說法還不太一致。有說是用了128人的皇杠,因為她已經被尊為“太皇太後”,故與帝葬用杠相同。還有人說,根據清製帝後有別的製度,應為96人杠。但無論如何,用杠用罩是“落地滿黃”(即黃漆杠、黃罩片、黃繩、黃墊、杠夫的荷葉帽上插黃雉翎)是肯定無疑的。

  杠後是十路縱隊的武裝兵弁,他們佩刀肩槍,跟隨護衛。最後麵是文武官員、皇親國戚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