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二章封建王朝最後一個諡號頒給了誰?

  要問“封建王朝的最後一個諡號頒給了誰?”知道的人恐怕不多;要問人們耳熟能詳經典的“人生三境界”是誰的名句?不知道的人恐怕也不多。這兩個問題答案都是一個:王國維。正是這個王國維,死後被大清王朝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賜予了中國封建王朝的最後一個諡號,諡“忠愨”。

  中國封建社會裏的“諡號”是封賞那些對國家有貢獻死了的人,可以說是蓋棺定論,是給死人的“麵子”。雖然人死之後萬事皆空,但活人著的人,都要為死人爭這份麵子,這就是“死要麵子”,這是前輩為家族做的最後的貢獻。

  王國維這位自沉於頤和園昆明湖的國學大師,是封建社會的最後一位受諡者。清末,愛新覺羅溥儀稱帝時,王國維被聘為“南書房行走”,官居五品。當宣統皇帝被馮玉祥逐出故宮,皇帝被趕下曆史舞台之後,他這五品行走,無路可走之際隻好一頭跳進昆明湖。人們在他衣帶裏發現了他的遺書,寫有“五十之年,隻欠一死,經此事變,義無再辱”的詞句。溥儀看過“遺折”後大受感動,發上諭,說王國維“孤忠耿耿,深惻朕懷”,“危身奉上曰忠,行見中外曰愨”,於是特“著加恩予諡忠愨”。派貝子溥伒前往祭奠,賞給陀羅經被和兩千銀圓治喪。清末風雲人士康有為在王國維自盡三個月之前猝死,康的門生們曾向溥儀申請諡號“仁忠”,但被拒絕。這說明溥儀對王國維的“殉清”是另眼相看的。

  王國維所處的時代,正是中國近代史上最黑暗、最動蕩的時期,時代的劇變和文化的淪喪使他對世界和人生產生了絕望。這位國學大師的心靈是孤獨和悲觀的,他才會感到,“五十之年,隻欠一死”,他的自殺為後世留下了深深的顫栗和遺憾,給中國文化界留下了巨大遺憾,更為國學史留下了最具悲劇色彩的“謎案”,也給後人留下了一個難解之謎。據史料記載,當時的一些清朝遺老把王國維比作自沉汨羅江的屈原。

  王國維的死,是一種主動選擇,如同平靜之中去赴一位老朋友的約會,沒有絲毫激昂的成分。正是這種視死如歸的平靜,為王國維在文化史上圈定了一個獨特的位置。王國維是一位情理兼具的哲學家,他也是一位體質羸弱、性格憂鬱,但他的感情豐富、細膩而又敏感。在傳統文化的長期熏陶下,他的情感傾向更加明顯,他將清廷的存亡視作自己精神支柱。因此,清亡後他還留著辮子。王國維的一生是困惑和痛苦的一生,也是尋求解脫的一生。“自沉”是他的理性選擇,也是他解決自己“人生悖論”的結果。

  關於他的死因,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有著“殉情說”“逼債說”“驚懼說”“諫阻說”“文化信念說”“諸因素說”等爭議。但不管怎麽說,他是以自己肉體的死,來換取精神的永生。盡管如此,當時及後來人,都認為是不值得。

  《清史稿》“卷四百九十六列傳二百八十三”有王國維傳:王國維,字靜安,浙江海寧州諸生。少以文名。年弱冠,適時論謀變法自強,即習東文,兼歐洲英、德各國文,並至日本求學。通農學及哲學、心理、論理等學。調學部,充圖書館、編譯名詞館協修。辛亥後,攜家東渡,乃專研國學。謂:“尼山之學在信古,今人則信今而疑古,變本加厲,橫流不返。”遂專以反經信古為己任。著述甚多,擷其精粹為觀堂集林二十卷。返國十年,以教授自給。壬戌冬,前陝甘總督升允薦入南書房,食五品俸,屢言事,皆褒許。甲子冬,遇變,國維誓死殉。駕移天津,丁卯春夏間,時局益危,國維悲憤不自製,於五月初三日,自沉於頤和園之昆明湖。家人於衣帶中得遺墨,自明死誌,曰“五十之年,祗欠一死!經此世變,義無再辱”雲雲。諡忠愨。海內外人士,知與不知,莫不重之。

  上述這段文字太過簡短,對王國維諸多重要貢獻,曆史地位都沒有交代明白。

  王國維學所涉及文、史、哲、甲骨學、經學、文字學、美學等跨越古今,是成就卓著的全才學術巨子,也是中西文化相融合於一身的一代國學大師。他撰寫的《紅樓夢評論》《人間詞話》是中國評論史上公認的開創局麵的傑作;他的《宋元戲曲史》一書,是中國戲曲史研究的開山之作,在文學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他還是新興學科甲骨文、敦煌學的奠基人之一;他把曆史文獻與出土資料密切參證的治史方法--兩重證據法,受到國內外學術界的推崇。

  他集史學家、文學家、考古學家、詞學家、金石學家、美學家、翻譯理論家於一身的學術大師,為後人留下了著述62種,批校的古籍逾200種。他所著的《流沙墜簡序》、《殷墟書契考釋序》、《宋代金文著錄表》、《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殷周製度論》等,均被稱為“劃時代之作”。其史學論文幾乎篇篇皆有發明創新,後匯編成《觀堂集林》20卷。王國維的學術著作,以史學為最多,文學為最深,文字學為最基本,並涉及其他許多方麵,他的殷周製度史、宋元戲曲史、古文字學等方麵的成就如江河宣泄而下,一發而不可收,都是空前而超過了同時代學者,實是令人瞠目。

  王國維被譽為“中國近三百年來學術的結束人,最近八十年來學術的開創者”。

  梁啟超讚其“不獨為中國所有而為全世界之所有之學人”。魯迅稱讚王國維的《流沙墜簡》一書時說,“要談國學,那才算得一種研究過學的書”。而郭沫若則評價他“留給我們的是他知識的產物,那好像一座崔嵬的樓閣,在幾千年的舊學城壘上,燦然放出了一段異樣的光輝”。“發前人所未能發,言腐儒所不敢言”。郭沫若在《評魯迅與王國維》一書中,對王國維再次高度概括。

  王國維他在《人間詞話》裏寫道:“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王國維提出的“境界說”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他對諸多詞人作品的精準點評,百年來一直被許多人視為研判的標準。“三境界”是每個人一生中愛情、仕途、財運幾乎都要經曆的三個過程。第一境:迷惘。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境:執著,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境:反樸歸真,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濃濃的禪意使後世人飄逸散發的思想找到寄托之地,數十年來無人能出其右。

  大師驟然遠去,未能給後世留下更多令人仰視炫目的成就,實是令人感到莫大遺憾。他的那個“封建王朝最後的諡號--忠愨”,與他的文學成就史學研究成果相比,根本不能相提並論。那個諡號,鮮有人提及,早已被雨打風吹去;但大師留下的那些“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文字,已然同大師的名字一樣永恒。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