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章 心理健康指數

  哥倫比亞大學位於紐約市中心,於1754年成立,在2004年慶祝了建校250周年。成立初期僅一間課室,一位教授及八名學生。如今,她已經是常青藤八大名校之一,現有學生23650人。因為其占盡紐約市地利,許多莘莘學子慕名而來。

  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機構用具體的數例向我們表明,孩子的心理健康指數包括堅強的性格、自信自律、勇於承擔以及正確的自我認知與對外界認知等方麵。

  為孩子的心理健康“把脈”

  心理健康是人格健全與身體健康之外衡量兒童健康與否的又一個重要標準,許多教育機構與專家致力於兒童心理健康的研究,哥倫比亞大學就有一個這樣的專門機構,他們總結出一些列的心理健康指數來衡量孩子是否擁有健康的心理。

  這些指數包括:

  一、智力。智能發育正常,智力商數在70以上(包括130以上的超常兒童)都屬於此列;

  二、情緒。有積極樂觀的情緒,熱愛學習和工作,對生活充滿信心;

  三、人際關係。有良好的人際關係,樂於與人交往、樂於幫助別人;

  四、自我認知。不僅知道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也了解自己的興趣、特長,有符合實際的發展目標;

  五、性格。有健全的性格,開朗、待人坦誠、勇於負責、正視困難;

  六、適應性。能夠正確對待現實,適應環境迅速,接受新事物、新概念快,思想和行動能與時代同步。

  其實兒童時期,孩子的可塑性非常強,能否擁有健康的心理需要家長們嚴格把關,否則,很容易讓孩子的心理健康出現問題。

  2007年伊始,馬來西亞華人圈傳出一則令人痛惜的消息:馬來西亞華裔“神童”張世明於1月6日逝世,年僅30歲。

  張世明,智商高達148,1989年以13歲的年齡進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求學,創下了吉尼斯世界紀錄。他21歲時拿到康奈爾大學博士學位。畢業後留在美國工作,但是因為年紀太輕,無法適應社會現實和工作壓力,患上了精神方麵的疾病。2001年,張世明回到馬來西亞。過去5年來,張世明心情極度沮喪,厭世,甚至試圖自殺。這次在醫院裏麵,他拒絕進食,不願意說話和走動,連眼睛也不願意睜開。他的死亡跟他的心理狀況有直接的關係。

  如果說上麵的例子還比較極端的話,下麵一組數字可能會讓你大吃一驚:

  目前,在我國17歲以下兒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萬人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的困擾。對北京地區學齡前兒童的抽查顯示,1993年兒童行為問題患病率為10.9%,2003年則增加到18.2%。上海的一項調查發現,有24.39%的孩子曾經有一閃而過的“活著不如死了好”的想法。但是,絕大多數父母對此一無所知。

  我們的孩子怎麽啦?

  張世明的故事,以及上麵一組數字,其實正是反映了目前社會的一個普遍現象,即父母在教育孩子中的誤區:常常隻關心孩子們的學業成績或技能,而忽略了他們的心理健康或者是“情商”(EQ)。最新心理學研究顯示,一個人的成功,隻有20%歸屬於智商(IQ)的高低,而80%取決於情商。情商高的人,生活樂觀,人生態度積極,人際關係和諧,不管做什麽,成功的機會都更大。

  在“鬱悶”竟成為時下不少孩子的流行語的今天,我們是否思考過,這一流行語背後所暗示的心理線索?

  就兒童心理健康角度而言,根據研究,以下十方麵會影響兒童的心理健康,影響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

  一、缺乏撫愛。因為父母離婚或喪失父母等原因使兒童得不到關心與照顧。

  二、教育態度不一。父母雙方對待兒童的態度不一致或前後態度不一致,呼冷呼熱。

  三、兒權至上。父母視孩子為“小皇帝”,有求必應。

  四、經常懲罰。為一點小事就對孩子施以身體或心理上的懲罰。

  五、不良誘惑。有意無意地用不良行為或感情誘惑兒童,造成不良行為習慣或心理。

  六、過分苛求。讓孩子學這學那,提出不現實的過高要求。

  七、角色混亂。要求兒童扮演與其年齡、性別和能力不相稱的角色,如男扮女裝。

  八、欲求挫折。對兒童的生理欲求作出抑製性的反應。

  九、弄虛作假。經常對兒童說假話,不守諾言。

  十、父母操縱。強迫兒童站在父親或母親的一邊,或企圖控製兒童的情感和喜愛。

  為孩子的心理健康把脈

  我們的孩子心理健康嗎?讓我們為孩子的心理健康把把脈,了解一下我們孩子的心理健康指數。

  在日常生活中維護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幾條建議:

  1.情感投資--讓孩子天天快樂

  輕鬆愉快的情緒能使孩子順利地進行各種活動,父母應使孩子經常處於一種興高采烈的狀態。

  幼兒情緒的發展具有易受感染性的特點,為使孩子擁有良好的情緒體驗,父母要做到:

  為孩子樹立模仿的榜樣,時時處處以自己樂觀向上的情緒去感染孩子。

  父母之間要建立和諧、默契的關係,以便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的臉是父母之間關係的晴雨表”,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要對孩子進行情感投資。美國精神病專家坎貝爾提出,要使孩子心理健康,父母要作“精神投資”。深情地注視孩子,和孩子進行溫馨的身體接觸,一心一意地關心孩子。

  2.以禮相待--讓孩子感到父母可親可敬

  家庭內部民主平等的人際關係是孩子心理健康的“維生素”。調查表明,民主協商型父母與獨斷專製型父母相比,前者培養出來的孩子更通情達理,受同伴歡迎,能與人友好相處,樂於助人。為了構建良好的親子關係,父母要做的是:

  尊重孩子,認識到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人,有自己的情感和需要。放下做家長的架子,蹲下身來與孩子講話,以減少“威嚴感”,使孩子覺得父母和自己是平等的。

  父母要禮待孩子,對孩子講文明禮貌,不打罵孩子。無論孩子做了什麽好事或有什麽成績,父母都要表示祝賀,絕不吝嗇讚賞。

  當父母意識到自己對孩子可能講錯了話、做錯了事之後,要勇於向孩子承認錯誤並及時道歉,這不但不會降低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反而會使孩子感到父母更加可親可敬。

  3.循循善誘--讓孩子認識自我

  孩子是否能正確地認識自己、估價自己的能力,是其心理健康的一項重要指標。為了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象,發展孩子的自尊心,提高孩子的自我意識水平,父母應使孩子認識到世界上隻有一個“我”。“我”是獨特的,“我”有許多優點,當然也有一些缺點,不過,經過努力,“我”能改正自己的缺點,做個好孩子。

  為此,父母可采用各種形式來進行:鼓勵孩子在鏡子前照一照,看看自己的五官長得怎麽樣、身材如何;啟發孩子通過不同的手段,繪出自己的形象,比如躺在地上,請父母幫忙描出身體的輪廓,然後自己進行剪貼,也可自己畫自畫像;引導孩子對自己的照片、作品進行分類、整理,按日期前後進行排列,或按照內容進行編排,建立一個較為完整的成長檔案;把各種折紙作品收集起來裝訂成冊,使孩子能經常翻閱、觀賞,為自己的進步感到驕傲和自豪。

  此外,塑造孩子良好的個性品質也十分重要。幼年期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孩子性格特征的優劣,直接影響到各個方麵的發展水平和未來的工作和生活。

  在培養孩子獨立性的時候,父母要寓教於日常生活之中,使孩子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培養孩子克製力的時候,父母要和孩子一起製訂規章製度,鼓勵孩子做家庭的“稽查隊長”,帶頭遵守家規家法。

  為使孩子能適應集體生活,從而得到較好的生存和發展,父母還必須培養孩子與人合作的意識,訓練孩子的合作行為,增加孩子的合作能力。要使孩子意識到與人合作的價值,可通過遊戲來進行。

  孩子成長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父母應注意培養孩子戰勝失敗、消除恐懼的技能,磨煉孩子的意誌,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例如孩子怕黑,不敢獨自一人睡覺,父母可在3歲孩子的臥室放一盞調光台燈,而對4歲的孩子,父母則可關燈,讓孩子邊聽錄音磁帶裏的故事邊進入夢鄉。研究表明,最初的成功對幼兒以後的學習有著極大的影響,因此,父母要創造條件讓孩子體驗成功的喜悅,這有利於培養孩子的毅力。

  孩子的心理健康跟家長的關注度有很大關係,經常受到父母關注的孩子則有利於養成開朗自信的個性。

  看看下麵的15個問題,再對照一下自己的寶貝,然後回答兩個答案:“是”或“否”。

  1.孩子能否輕易被逗笑?

  2.孩子是否經常耍脾氣?

  3.孩子能否安定地躺下睡覺?

  4.孩子是否總把家人激怒?

  5.孩子是否挑食?

  6.孩子的飯量是否穩定?

  7.孩子吃飯時是否經常耍脾氣?

  8.孩子有沒有要好的小朋友?

  9.孩子是否經常失去自製力?

  10.孩子是否總是需要看管?

  11.孩子是否能夠做到夜間不尿床?

  12.孩子是否有吮手指的習慣?

  13.孩子是否經常抽噎、啜泣?

  14.孩子能否安靜地獨自呆一會兒?

  15.孩子是否有恐懼心理?

  看看你的寶寶得了幾分?

  題號1、3、6、8、11、14選“是”記1分;

  題號2、4、5、7、9、10、12、13、15選“否”記1分。

  對號入座,看看你的寶寶心理健康程度?

  A。得分在11分以上,說明你的寶寶心理很健康,但也不能因此而放鬆對他的要求,從小培養良好習慣,可激發孩子在生活和學習中更大的潛力。

  B。得分在6~10分,說明你的寶寶心理健康中等,存在一定的隱憂。研究表明,最初的成功對幼兒以後的學習有著極大的影響,因此,父母要創造條件讓孩子體驗成功的喜悅,這有利於培養孩子的毅力及健康的心理狀態。

  C。得分在5分以下,說明你的寶寶心理健康指標較低,這可能是由於多方麵的原因造成的。作為父母,讓孩子的身體和心理健康成長,責無旁貸。你可以針對寶貝相應的弱點慢慢地有耐心地尋求解決的方法,例如:為寶貝樹立模仿的榜樣,時時處處以自己樂觀向上的情緒去感染孩子;多帶孩子去參加集體活動,培養孩子與人合作的意識,增加孩子的合作能力。如果必要時你也可以去尋求心理專家的幫助。

  讓孩子學會堅強

  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家的研究證明,那些成績卓著的智力優秀者,並非隻在智商一項上出類拔萃,而且與其健康的心理有著密切的關係。其中最重要的是具有“堅強的性格”。

  美國盲聾女作家、教育家海倫凱勒一歲半時因病喪失了視覺和聽力,這對於一般人來說是不可想象、不可忍受的痛苦。然而海倫並沒有向命運屈服。在老師的教育、幫助下,她憑堅強的毅力戰勝了病殘,學會了講話,用手指“聽話”並掌握了5種文字。24歲時,她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著名的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女子學院。以後她把畢生的精力投入到為世界盲人、聾人謀利益的事業中,曾受到許多國家政府、人民的讚譽和嘉獎。1959年,聯合國曾發起“海倫凱勒”運動。她寫的自傳作品《我生活的故事》,成為英語文學的經典作品,被翻譯成多種文字廣泛發行。

  堅強成就人生“生命的價值”。敢於正視人生的疾苦和磨難,是海倫成功的根本。正是如此,她才成了全世界殘疾人的精神代表,成了殘疾人的驕傲。

  堅強性格是成就事業不可缺少的條件,有堅強性格的人也往往是生活中的強者。那麽,怎樣從小培養孩子的這種性格呢?

  一、注意培養孩子獨立克服困難的習慣

  家長的包辦代替,是孩子形成軟弱性格的重要原因之一。要培養孩子成為強者,父母首先要鼓勵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家長應該首先了解自己的孩子現在能做什麽和不能做什麽,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如單獨活動,同陌生人談話,與別的小朋友來往,自己完成作業等,即使有一定困難,也要讓孩子自己去做。因為隻有孩子經常完成具有一定難度的事情,他才能體現克服困難而成功的喜悅,從而增強自信心,變得堅強起來。

  二、相信和尊重孩子,委派孩子在家庭中擔負一定責任

  比如,家長可以委托孩子負責監督家庭的衛生工作,對家庭成員的衛生狀況進行檢查和提出要求,這樣可以培養鍛煉孩子的自我要求能力和堅持力。心理學的研究也證實,讓孩子擔任一定的角色,可以使孩子的性格向這個角色靠攏。例如,日本心理學家長島真夫等人曾做過一個實驗:從小學年級的一個班級中挑出一名在班中的地位較低的學生,任命他們為班級委員。一個學期後,發現他們在班級中的地位顯著上升,並且這些孩子在自尊心、安定感、活動能力、協調性、責任心等方麵都有明顯的改善。這個例子說明,孩子性格的形成受家長和社會期望的影響很大。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長應當把自己的子女當做堅強的孩子來教育和培養。

  三、加強對孩子獨立性的教育

  獨立性強的人有明確的目標,並用這個目標來支配和調節自己的行動,不指望別人的幫助,不受別人的暗示,能夠主動地做事,有想把事情做好的熱情。對孩子來說,需要發展兩種獨立性:一種是日常生活中的獨立性,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另一種是精神活動方麵的獨立性,如人際交往的積極性、自信心、創造性等。許多孩子都具有第一種獨立性。但是從培養堅強的性格來說,孩子更需要有第二種獨立性。因此,家長培養孩子的堅強性格,除了要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和習慣外,還應當給孩子設置力所能及的目標,為發展孩子精神方麵的獨立性創造條件。

  四、保持和增進孩子的身體健康

  這是培養孩子堅強性格的重要基礎。一個身體虛弱的孩子對自己的身體沒有信心,心情不好,必然怕這怕那,對人、對事積極不起來,性格就很難堅強起來。相反,孩子的身體素質好,有信心,有勇氣,就容易培養起堅強的性格。

  五、發展孩子的良好品德和智力

  這也是培養孩子堅強性格的重要基礎。良好的品德受人喜愛、尊重,知識和智慧使人有信心。人的各種心理品質是相互影響的,培養孩子各種積極的、良好的心理品質,都能有效地促進孩子的性格變得堅強起來。

  六、給孩子一些適當的劣性刺激

  困難:父母應該常給孩子製造一些經過努力可以克服的困難。

  饑餓:父母可以適當讓孩子嚐嚐饑餓的滋味,讓孩子學會控製自己的偏好。

  吃苦:父母不妨有意識地讓孩子我參加一些野營活動,讓孩子吃點苦頭。

  批評:孩子做了不應該做的事情,就要接受批評、懲罰,有時還要嚴厲一些。對於孩子犯的較大的錯誤,父母應該給予適當的懲罰。

  忽視:父母在生活中不要處處把孩子作為重心,有時候可以適當忽視孩子,讓孩子學會調整心態,從而幫助孩子在與人交往中保持良好的心態。

  七、讓孩子接觸同伴,鍛煉自己。

  心理學家指出,孩子的性格在遊戲和日常生活中表現得最為明顯,這也是糾正不良性格的最佳途徑。愛模仿是孩子的一大特點,父母要讓性格軟弱的孩子經常和膽大勇敢的小夥伴在一起,跟著做出一些平時不敢做的事,耳濡目染,慢慢地得到鍛煉。

  八、尊重孩子,不當眾揭孩子的短。

  相對來說,性格軟弱的孩子比較內向,感情較脆弱,父母尤其要注意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如果當眾揭孩子的短,會損傷孩子的尊嚴,無形中的不良刺激可強化孩子的弱點。

  九、讓孩子大膽地說話。

  要做到這一點,功夫還是在父母身上。首先,父母應該戒急戒躁,不能當麵打罵、責備,逼迫孩子說話;其次,可以邀請一些同齡小孩和性格軟弱者一起參與集體活動,這時父母在一旁引導或幹脆回避,讓他們有一個自由的無拘束的語言空間。如果條件允許,父母還可以經常帶孩子到一些視野、空間開闊的地帶,鼓勵孩子放聲宣泄。

  家長的包辦代替是孩子形成軟弱性格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家長對孩子百依百順,不讓孩子做任何事情。這等於剝奪了孩子自我表現的機會,導致了孩子獨立生活能力的萎縮。

  我們如此強調堅強性格對孩子成長的必要性,並非毫無根據。許多具體事例都證明,當一個複雜的問題擺在人們麵前時,需要人們明確而及時地作出決定。如果是個性格堅強的人,往往能夠冷靜地分析問題,設法排除各種不利因素,做到當機立斷。性格軟弱的人就不同了,他們往往猶豫不決,以致坐失良機。由此可見,培養堅強性格對孩子的成長是多麽重要。

  自信的才是健康的

  在哥倫比亞大學研究機構的報告中,自信,是孩子心理健康的又一重要指數。

  現在不少父母存在一個共同的苦惱,就是孩子缺乏自信心,幼兒階段是形成自信的重要時期。自信心是孩子成才與成功的前提條件,很難想象一個缺乏自信的人能夠真正做成什麽事情。一個缺乏自信、充滿自卑的孩子,即使腦子很聰明,反應靈敏,但在學習中稍遇困難和挫折就會發生問題。

  自信心可使孩子不怕困難,積極嚐試,奮力進取,取得更多的知識和經驗,爭取更好的成績。鼓勵、讚揚對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是很有益的。

  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入手:

  第一,賞識孩子的點滴進步,多說“你真棒”。

  比如讓4歲的孩子自己穿衣服,不要說:“你現在自己穿上衣服,下午就給你買雪糕。”而隻需說:“我想你已經長大了,能夠自己穿上它了。”在這樣的提示下,他努力穿好了,就會感到自己確實已長大了,就會在此後每天的努力中鞏固這種感覺,從而自信心大增。

  成人的評價對孩子產生自信心理至關重要。幼兒時期,成人對孩子信任、尊重,承認,經常對他說“你真棒”,孩子就會看到自己的長處,肯定自己的進步,認為自己真的很棒。反之,經常受到成人的否定、輕視、懷疑,經常聽到“你真笨、你不行、你不會”的評價,孩子也會否定自己,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從而產生自卑感。因此,成人必須注意自己對孩子的評價,多為孩子的長處而驕傲,不為孩子的短處而遺憾。要以正麵鼓勵為主,要善於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不盲目的拿自己的孩子同別的孩子比較,而是多拿孩子的過去與現在比較,讓孩子知道自己長大了,進步了,從而產生相應的自信心理。尤其是特別要給予發展慢的孩子以更多的關懷和鼓勵,讓孩子懂得人人都有長處,使這些孩子逐漸樹立對自己的正確評價。

  第二,創造機會,在實踐中培養孩子自信心。

  那種事事依賴、處處顧惜的孩子總是期待照顧,懷疑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父母可以營造較寬鬆的心理環境,允許孩子自己嚐試和犯錯;注意“君子動口不動手”似的指導,多提建設性的意見,少為孩子做不必要的幫助,每天給孩子簡單的任務讓他獨立完成。成就感是孩子樹立自信心的源泉,當孩子自己獨立完成一項任務的時候,他的自信心也會得到增強。當然,也不能過分放縱,讓孩子一切自行其是。家長必須懂得,兒童自己能做什麽,不僅取決於他們的成熟程度,而且也取決於生活中的各種事物對他們的適宜程度。因此,父母從日常生活入手,適宜地提出他們力所能及或稍克服困難就獲得成功的要求,給予獨立鍛煉的機會,才能讓孩子體驗成功的快樂,建立真正的自信心。

  可以給他一些他一定能完成的任務,比如擺碗、盛飯、給爺爺拿眼鏡、到信箱拿報紙等,他做到了就表揚。有時也幫他做一些比較困難的事,如洗手絹、擦皮鞋、整理玩具上架等,會做了更要大為表揚,樹立她的自信心。早上起床和晚上睡覺要讓他自己穿脫衣服,鍛煉獨立性。需知自信心和獨立性要從一點一滴做起,不是抽象的。因此家長應該正確認識到孩子的缺點和優點,正確把握,創設良好的機會和條件讓孩子去嚐試和發現,發展孩子的各種能力,並在孩子取得成績時,及時表揚,充分肯定進步,才能讓孩子體驗到成功的喜悅,產生積極愉快的情緒體驗。

  第三,用鼓勵的方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鼓勵是培養孩子最重要的一個方麵,每一個孩子都需要不斷鼓勵,就好像植物需要陽光雨露一樣。沒有鼓勵孩子不能健康成長。但我們往往輕視對孩子的鼓勵,往往忘記鼓勵。許多人錯誤地認為孩子需要的就是教育,不斷地教育,而教育更多的就是灌輸和訓導。

  當孩子試著做一件事而沒有成功時,我們應避免用語言、用行動向他證明他的失敗。我們應該把事和人分開,做一件事失敗了並不意味這個孩子無能,隻不過他還沒有掌握技巧而已。一旦技巧掌握,他就能把事情做好。如果我們采取指責的態度,孩子的自信心就會受到傷害,這個時候就不像掌握技巧那樣簡單了。孩子可能永遠做不成這件事情。對成人而言,我們自己首先不能泄氣或失去信心。

  想要鼓勵孩子,最重要的兩條是:第一,不要諷刺他,使他受到不同程度的打擊;第二,不要過分地讚揚他,以免產生驕傲情緒。我們對孩子的教育過程中,必須時刻顧及到這一點:不要使孩子失去對自己的信心。同時,我們應該知道,如何鼓勵孩子的自信心。

  第四,讓孩子從成功的喜悅中獲得自信心

  培養孩子自信心的條件是讓孩子不斷地獲得成功的體驗,而過多的失敗體驗,往往使幼兒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因此,老師、家長應根據孩子發展特點和個體差異,提出適合其水平的任務和要求,確立一個適當的目標,使其經過努力能完成。他們也需要通過順利地學會一件事來獲得自信,另外,對於缺乏自信心的孩子,要格外關心。如對膽小怯懦的孩子,要有意識地讓他們在家裏或班級上擔任一定的工作,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培養大膽自信。創造民主、和諧的家庭氣氛像人類賴以生存的陽光、空氣那樣,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智力發展。

  再膽小的孩子,偶爾也會有大膽的舉動,也會做得很好,也許在常人看來這微不足道,但做父母的必須努力捕捉這些稍縱即逝的閃光點,給予必要的甚至誇張的表揚和鼓勵。同時,要發展地看待孩子,肯定孩子的點滴進步,尤其肯定孩子的“第一次”嚐試。而不是當孩子興衝衝地說:“我學會××了”,而家長卻說“你得意什麽,離好孩子的標準還差遠了”。這樣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挫傷孩子的自信心。而父母及時的一句“太棒了”,將會對增強孩子的自信心產生很好的效果。

  此外,我們還可心幫助孩子,發揚優點,以己之長,克己之短的方法來培養、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上進心。

  第五、不給孩子設置過高的標杆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所有家長的心願,然而過高的期望會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壓力。一旦達不到要求,孩子的自信心就會受挫。家長要明白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長處和劣勢,不可能要求孩子什麽都會,不要給孩子設置過高的標杆。孩子進步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切不可急於求成,要多份關心和耐心。家長對孩子充滿信心,相信他們慢慢來一定能行的,孩子才能對自己有信心。

  第六、為孩子提供做決定的機會

  做決定是一種權力,也是一種責任。別看孩子年齡小,他和我們成人一樣,也是一個獨立的人,也有做決定的權利。

  “生命的價值在於選擇。”但做父母的常常忘記這一點,他們不讓孩子去做選擇,總是忍不住要替孩子選擇。於是,孩子隻能按照父母的決定去做。但是這種方式對孩子有長遠的影響。一方麵,孩子獲得的資源越來越多,但另一方麵,孩子的生命激情卻會越來越低。他們感受到這一點,於是想對父母說“不”。

  怎麽辦?其實,一方麵家裏一定要有規則,另一方麵要讓孩子自己來做決定、想對策、做計劃。如,孩子早上如果不願意穿媽媽拿的衣服,媽媽可以拿兩套衣服給孩子選,穿這套還是穿那套;散步走什麽路線,跟孩子共同商量好;傍晚是看書還是到小朋友家去玩耍;星期天去東湖公園還是兒童公園,讓孩子自己去做決定。在買玩具、圖書或食品前先談好條件、製定購買計劃,然後讓孩子自己選擇。

  有研究表明,總是由父母做決定的孩子,長大後常常缺乏判斷力和選擇的能力,而且缺乏責任感,甚至不知道如何對自己負責。因此建議父母多給孩子一點做決定的機會,讓孩子學會如何做決定。

  一個經常為自己的人生做決定的孩子,他是富有生命力的。盡管因為缺乏經驗,他會遇到一點挫折,但那些挫折會成為難得的體驗,最終和成就感一起,讓他感覺到自己的生命是豐富多彩的,是有價值的。

  總之,父母對孩子來說都是最親近、最信任的人,所以成人要起到典範作用,加強自身修養,遇事要持積極態度,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感染,逐步樹立起自信的觀念,去克服人生道路上的種種艱難險阻和迎接各種挑戰。

  培養孩子承擔責任的勇氣

  同樣,敢於承擔責任,有責任心,不逃避,也是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應有的品質。父母應當鍛煉孩子承擔責任的勇氣與能力。

  如今,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不少家長都感到很頭疼。出於對孩子的疼愛,有些父母,尤其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往往會一味怕承擔責任,而忽略孩子所犯的錯誤,甚至縱容孩子。但在現實中,家長往往做不到這樣,有時寧願選擇自己替孩子承擔責任。

  一家人到餐館吃飯,八歲的兒子不小心碰掉了一個瓷碗,碗碎成了幾塊。父親和母親馬上放下餐具,捧著孩子的小手查看是否受傷。父親抱怨道:“怎麽能這麽不小心啊?”母親這是連連溫聲安慰。父親賠了碗錢,一家人就離開了飯館。

  這是典型的承擔責任,代子受過。父母要讓孩子主動去向飯館老板道歉,谘詢要賠多少錢,如果孩子沒有能力賠償,可以向父母借,以後從給孩子的零花錢中扣除,如此一來,孩子承擔了屬於自己的責任。

  很多家長以為這樣做是愛孩子,是為孩子好。殊不知,這樣做是在坑害孩子。承擔責任是完美人格的重要部分,是一個人激發內在力量的黃金寶藏,特別值得擁有、發展和保護。不少家長隨意把孩子彌足珍貴的東西丟棄了,親手把孩子賴以立身的美好品質毀壞了,對孩子來說,這是多麽大的損失啊!

  讓子女長大後成為一個正直、有所擔當的人,家長的責任重大。作為父母,應該讓孩子知道什麽是對的,什麽是錯的,什麽可以做,什麽不可以做。尤其是孩子犯了大錯時,父母要勇於承擔自己做父母的責任,為孩子做出很好的榜樣,讓他們明白做錯事就要承擔責任,要知錯就改。

  家長越位,替孩子承擔責任,對孩子造成的負麵影響是多方麵的。

  首先,父母事無巨細替孩子承擔責任,等於鼓勵孩子滋長惰性,縱容孩子增長依賴思想。這樣做,等於告訴孩子,“有爸媽在,什麽事你都不用操心。”久而久之,孩子的責任心消失殆盡,他再也不願對任何人、任何事負責任了。如此一來,孩子會成為推卸責任的高手,無論出現什麽問題,造成什麽後果,孩子都會心安理得把責任推給父母,推給別人。他會理直氣壯找理由、找借口為自己開脫。

  其次,父母事無巨細替孩子承擔責任,孩子會形成寄生蟲思維邏輯。孩子認為,爸媽應該伺候我,我的一切別人應該給我安排好,我的困難應該由他們解決。這類孩子不會替別人著想,心中隻有自己。他認為周圍的人都應該圍著自己轉,都應該適應自己。別人一旦對他照顧不周,他會感到心理不平衡,甚至會認為別人冒犯了他,侵犯了他的利益。

  一個缺乏責任心,不敢承擔的孩子,做什麽事都消極被動,等待、拖延是他的行事作風。沒有父母、老師、領導的監督和督促,他無法完成任何事情。一個缺乏責任心的人,進入社會後,不僅事情做不好,還會對別人的催促產生反感,覺得自己受到限製,受到壓製,認為別人專門找自己茬,有意和自己過不去。這樣的人,學習、工作沒有效率,還對別人耿耿於懷,所以很難取得領導信任和同事尊重,事業上不會有多大成就,裁員卻往往少不了他。

  自由和責任是對等的。不負責任的人,為了逃避負責任帶來的約束,卻心甘情願把自己的自由拱手交給了別人,把自己的命運交給了別人。逃避責任就是逃避自由,不負責任的人,也沒有自由而言。不是嗎?一個處處依附別人、靠別人來管理的人,哪來的自由?一個失去了自由的人,還有什麽幸福和快樂可言?

  責任意識既然如此重要,那麽,怎樣才能培養一個孩子的責任心呢?

  第一,告訴孩子行為的後果。

  給孩子選擇的權利和自由,就意味著讓孩子承擔責任和後果義務。父母替孩子選擇,孩子往往是被動接受,也多了幾分對立情緒,會理所當然地認為,既然這是父母的決定,是父母強加給自己的事情,出了問題就應該由父母負責。如果讓孩子自己選擇,情況就大不一樣了。這是孩子自己的選擇,是孩子心甘情願幹的事情,孩子會為自己的選擇而努力,也會為自己的選擇承擔責任。

  比如孩子要買一件品牌服飾,媽媽認為超過了自家的消費水平,可以給孩子一個選擇:“我知道你喜歡這件衣服,但它價格也不便宜。媽媽認為隔壁店裏那件衣服很不錯,價格卻實惠得多。如果你選擇這件,必須等一段時間,一來要等爸爸發了工資,二來要減少你的零花錢,大家節省點才能買。如果你選擇隔壁店裏那件,現在就可以買。”

  如果孩子為此事鬧情緒,父母可以心平氣和告訴孩子:“我知道你很生氣,媽媽理解你現在的心情,但鬧情緒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媽媽絕不會花錢來鼓勵你這種行為。你現在有兩種選擇,要麽有話好好說,咱們商量著辦;要麽繼續鬧下去,什麽衣服也買不成。”

  一部分家長從小沒有培養孩子責任心,孩子年齡偏大了,這時讓孩子選擇,讓孩子承擔責任,做起來會比較困難,孩子會感到不自在。麵對孩子的不配合、甚至反抗,隻要家長有堅強的意誌,充分的耐心,堅持原則,毫不動搖,經過一段磨合,孩子知道父母不會輕易放棄原則,孩子也會逐漸做出正確選擇。

  第二,讓孩子勇於承擔後果。

  從小培養孩子責任心,是每位家長的責任。從孩子懂事起,就應該讓他明白,所有人都應為自己的選擇負起責任,對自己的行為承擔後果。

  比如解決孩子早上賴床問題。爸媽可以給孩子弄個鬧鍾,讓他自己起床。沒有鬧鍾,爸媽隻叫他一次。孩子起晚了,讓他承受所有的不便。沒有洗漱,頭發淩亂,衣冠不整,自慚形穢;沒吃早飯,餓肚子,上課心發慌;進教室晚了,老師罰站等,這些行為後果都應該讓孩子承擔。經過這樣的經曆後,孩子會這樣想:多睡一會兒,給自己帶來這麽多不便;晚起一會兒,竟然要付出如此大的代價。經過這麽一次深刻體驗,大多數孩子都會提前醒來,再也不會懶床了。

  如果家長心疼孩子,怕孩子餓肚子,把早餐送到學校,怕孩子在學校受委屈,找老師解釋,替孩子開脫,把責任攬到自己身上,孩子沒有承擔行為後果,他自然就不會接受教訓,賴床的毛病恐怕今生今世很難改掉了。人都有惰性和依賴性,如果有人事事替自己負責任,誰也不願負責任;如果有人凡事替自己承擔後果,也沒有那個人願意承擔後果,何況一個孩子呢?

  第三,讓孩子在困境中曆練。

  父母要給孩子有益的幫助,但不要替孩子生活。最重要的是不隨時隨地從困境中解救孩子、開脫孩子。智慧的做法是放手讓孩子體驗生活,體驗行為後果。在日常生活、學習中,孩子身處困境、感到痛苦的時候,正是磨煉自己的極好機會。家長心疼孩子,替孩子做了,孩子很快得到解救、得到開脫,孩子當時會感激家長,但損失最大的還是孩子。因為孩子失去了提高自製力、培養責任心、曆練意誌、自我成長的寶貴機會,這樣的機會失去得多了,孩子很多不良品質也養成了。

  家長朋友要明白這樣一個道理,生活是位偉大的老師,任何人都要經過生活的曆練,你的孩子也不例外。曆練是造就成功者的最高學府,在這所學府畢業的人無一不是生活的強者。要約束好自己,克服“心疼”孩子、替孩子解脫的衝動,這樣才是真正愛孩子,對孩子負責任。實踐證明,一個缺乏約束力的孩子背後必然站著缺乏約束力的家長。

  第四,安慰孩子的情緒。

  讓孩子承擔責任,意味著讓孩子承受痛苦。孩子以前輕飄飄慣了,現在讓他承擔責任,承擔後果,必然要經曆一個痛苦階段。家長朋友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幫助孩子渡過這個陣痛期。

  在學會承擔責任的過程中,孩子難免表現出一些負麵情緒。比如,沮喪,煩惱,痛苦,憤怒等等。這些情緒都是正常的、健康的,都是孩子必須經曆的。父母要平靜地接受孩子的現狀,接受孩子的所有情緒,認可孩子的感受,給孩子充分的理解。聰明的父母不但會引導孩子勇於承擔責任,也允許孩子宣泄負麵情緒。這樣做,才是對孩子有益的幫助,孩子才能盡快從負麵情緒中走出來,繼續麵對生活和學習的挑戰。

  最忌諱的、最要命的是,有些家長既想讓孩子承擔責任,還不能接受孩子的負麵情緒,受不了孩子負麵情緒的宣泄,恨不得馬上讓孩子破涕為笑。這類家長容易受孩子情緒支配,孩子難過,他比孩子更難過;孩子煩躁,他比孩子更煩躁;孩子憤怒,他比孩子更憤怒。父母首先亂了方寸,因而失去了局麵控製權,其結果往往是一團糟,甚至不可收拾。

  培養孩子責任心的第一課堂,非家庭莫屬;培養孩子責任心的第一老師,也非父母莫屬。如果你想讓孩子成長為一個有責任、有擔當、能自律的人,就務必從一點一滴的小事開始培養孩子的責任意識,目標要清,態度要明,方法要科學。一旦孩子的責任心形成了,孩子的諸多教育難題就會迎刃而解,孩子的成長將會步入一條良性發展的軌道。

  正確的財富觀很重要

  在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資料中,正確的金錢觀、財富觀對孩子心理健康的影響變得越來越重要。無論是東西方社會,金錢是孩子們必須接觸到的,而且他們一生都在於金錢打交道。形成正確的財富觀對他們的心理健康影響深遠。

  發生在河北大學撞死學生的案件相信大家都知道,那李剛的兒子一句“我爸是李剛”紅遍了整個網絡。李剛之子(他自己的名字李啟銘,但是他的那句話太經典了“我爸是李剛”,以至於他的名字已經無人關心了)的那句話“我爸是李剛”成為了他最為幼稚的明證。李剛這個名字全國不知有何止成千上萬個,而一個區區警察局副局長能夠袒護撞死人的兒子嗎?如此囂張的叫嚷“你有本事去告,我爸是李剛”這樣的話都能說的出口,這句話似乎隻在古裝劇中的王公貴族的紈絝子弟公主格格口中有出處。但是這麽一個副局長的兒子能說這樣的話是把他的老爸當成了古代的皇帝呢,還是自己的家庭讓他有了這種自己就是天王老子的兒子的錯覺?

  他這樣口出狂言可能跟醉酒有很大關係,但是通過心理學角度講,如果沒有覺得自己是天王老子的潛意識,這句話是不可能說出口的。換句話說,如果這個孩子是從農村長大的,從小吃苦看別人臉色行事,從來都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那麽即使是有喝多的時候,有賺了錢買車的時候,有衝動出車禍的時候,但是他會這麽囂張嗎?他會理都不理去見女朋友而致受傷者於不顧嗎?不會。這個孩子的這一句話就能顯示出他的家庭教育,就能顯示父親抑或是母親的平時教育。給他錯覺,讓他昏了頭。他的這句話顯示了他自己的幼稚,更是毀掉了他父親的前程及其整個家庭的幸福。但是反過頭來一想,誰的過錯呢?“子不教,父之過”這句古語似乎在這個事件中得到了進一步的詮釋。

  在有錢和有權的家庭尤其注意,由於家庭的優越,是不是讓自己的孩子也擁有了優越感,即所謂的富二代和權二代。孩子有了這樣的想法終究會栽跟頭。而原因就是家長沒能給孩子樹立好心理定位。人都有炫耀的本性,即有了成就總想得到別人的認可。中國人的衣錦還鄉就是這種心理。這與美國的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先生提出的同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的尊重是同一個道理。人在解決了溫飽安全社會需要後,希望得到別人對自己的身份地位的尊重和認可。所以說,人富裕和有權時希望得到尊重和認可,這是人的本性,無可厚非。但是,這點千萬不能傳染給孩子。這會導致孩子的依賴心理。減弱孩子的成就欲望,助長孩子的享受欲望。所以,有錢和有權的家庭尤其注意,家裏即使沒有危機,人為製造一些危機和苦難給孩子以鍛煉也是必要的。

  “官二代”、“富二代”的家庭教育失敗,有共性原因,也有突出的個性原因。

  從共性原因看,當今的家庭教育都很淡漠,且有將家庭關係變異為分數關係、成績關係的趨勢,父母普遍關注孩子的成績,卻不關注孩子的身心成長。而在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中,不管是富裕人家,還是一般家庭,基本的價值觀念是一致的,即普遍崇尚“權勢”與“財富”,把父母的權勢、家庭的財富,無形中轉變為孩子的社會地位。這種“權勢觀”和“財富觀”,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深遠的影響。

  在美國,家庭對孩子的“權勢觀”和“財富觀”教育卻完全相反,不管是富裕家庭還是貧困人家,基本的態度是,父母的權勢與財富不是自己的權勢和財富,每個人是平等的,沒有特權,隻有靠自己努力獲得的財富,才是屬於自己的財富。

  從個性原因看,“富一代”和“官一代”顯然不希望“富不過三代”、“強不過三代”,他們希望孩子成才,但他們的家庭教育卻問題多多。

  其一,父母由於事業、交際,與孩子一起生活的時間少,因此有“補償”心理,通過滿足孩子的物質需要,來表達對孩子的關注,也由此反複刺激孩子的物質欲望;

  其二,父母在孩子麵前並不約束自己的言行,且為了表明自己的“能幹”,總愛表露用錢和權可以搞定一切,把生意場和官場上的規則帶進家庭;

  其三,父母身邊的人對孩子百般嗬護,要啥有啥,即便父母告訴他不要張揚,但孩子卻認為自己生活在一個為所欲為的“王國”。新聞中的這位“管二代”肇事後,不停車反而繼續去校內宿舍樓接女友,返回途中被學生和保安攔下,卻高喊“我爸是李剛!”其實很符合其平常生活表現。

  對於孩子的教育,我們社會普遍重視學校教育,但支撐學校教育的,還有社會教育與家庭教育。孩子健全的人格和身心發展,家庭教育起基礎性作用。有一些“官一代”、“富一代”,總把教育責任交給學校,認為隻要花錢給孩子上個好學校就可以了,今後大不了送孩子出國。到頭來,就是孩子出國,也極有可能是“垃圾留學”,回國後照樣啃老,照樣給自己找麻煩。反觀國外的富翁與官員,對孩子的家庭教育尤為重視,因為對於孩子的培養,作為監護人,有責任將其培養為合格的社會人。

  推而廣之,不僅是“官二代”、“富二代”,對於普通家庭的孩子,父母也要杜絕過分溺愛,做好“權勢觀”與“財富觀”的教育,隻有這樣,孩子才有一個透明、幹淨的天空,才有一個健康、成功的未來。

  高超的社交技巧

  人類是群居動物,無論獨生子女如何嬌寵,最終都無法避免走出家門,與社會上的其他人打交道。所以父母都希望孩子擁有良好的社交能力,卻往往難以如願。哥倫比亞大學的專家認為,家長應該更多了解孩子的社交心理,才能實現幫助孩子的目的。

  約翰媽媽這幾天很焦慮,他突然發現,和別的同齡小朋友相比,6歲的約翰似乎完全不懂社交禮儀:不肯跟鄰居阿姨打招呼,拒絕叫人、問好,讓自己在朋友和同事麵前很沒麵子;他認生、害羞,甚至怯懦、自私、沒有禮貌……這樣下去,約翰以後可怎麽辦呢?

  如何麵對孩子之間的鬥爭?

  Anna的兒子4歲多,特別喜歡和小朋友一起玩,每天吃完晚飯,Anna就帶兒子到小區花園去找小朋友。在遊戲時,小朋友之間會有一些碰撞、拉扯,也會跌倒摔跤,兒子的膝蓋和手肘傷痕累累,但他毫不在乎,我要看他的傷口也不讓我看,還說“會好的”,爬起來繼續嬉戲打鬧。但當他把別的孩子撞到或打倒時,其他的孩子(特別是女孩子)就會大哭,然後家長就會跑過來理論是非。在我看來,其實兒子並不是打人,不過別人總是誤解他,這樣下去也不行啊。

  要讓孩子懂得分享嗎?

  瑞琪怎麽越大越小氣呢?談起女兒,文琴有點苦惱:想當初,瑞琪從未滿周歲開始直到快兩歲,都那麽大方那麽好說話。手裏不管有什麽玩具,隻要媽媽要求給其他小朋友玩一會兒,她都毫無怨言地讓媽媽拿走。拿著吃的,隻要別人逗她“給我吃一口”,她都會把小胖手伸到你嘴邊。

  在鄰裏中,瑞琪得了一個“慷慨大方”的美名,讓我很是自豪。可最近,瑞琪越來越讓我下不來台呢,該怎麽辦才能讓她懂得分享呢?

  專家解析:引導孩子,從了解開始

  孩子的良好社交表現究竟怎樣才能實現呢?專家認為,引導孩子,應該從了解孩子的社交世界開始。

  1.打架未必全是壞事

  如何看待孩子們之間的打打鬧鬧呢?來自哥倫比亞大學的兒童發展心理學家發現,在兒童社會交往,也就是玩耍的過程當中,無論是哪個國家、哪種文化,進攻性行為都在所難免。攻擊性行為在社交遊玩當中浮現,越是能打架的孩子,越具備社交能力,也越精明強幹。事實上,能夠顯示一些進攻性或許是兒童社交發展的必經之路。

  據專家介紹,兒童交往當中,大約10%的遊戲行為是並不那麽溫柔的,兩個或者多個孩子經常糾結在一起,身體衝撞、扭打摔跤。在這種遊玩當中,孩子們體驗自己的力量,發現自身的強度和限度,增強自信心,並且發展友誼。一個什麽東西都不摸、什麽人都不碰的孩子,會變得沒有感情,冷漠畏縮,無法和他人交流。

  此外,男孩子和女孩子在感情表達方麵差別很大,男孩對於自己喜歡的人肢體動作要多些,而且有時候出手也會比較重,這就會引起有些家長的誤會,總以為這個孩子在欺負小朋友、要打人,實際上他是一心一意在和小朋友玩耍。

  2.不要強求孩子禮貌

  孩子不喜歡和家長的朋友其實是正常的表現。因為對於一個小小的孩子來說,高大的陌生成年人很容易形成身體和精神方麵的威脅。這時候孩子本能地要以沉默來保護自己。

  專家認為,到了陌生的地方、看見生人就有戒備心,是人類生存本能的表現,孩子必須具備自我保護意識,才能防患於未然。如果孩子對陌生地方或者陌生人的反應跟對熟悉的地方和熟悉的人的反應毫無差別的話,那我們才真是需要擔心呢。

  3.分享觀念養成不易

  對於一個兩三歲的學步兒來說,自私是一個正常現象,甚至是通向?分享的必經之路。

  事實上,這一年齡階段的孩子正在建構自我意識,建立所有權的概念:我、我的、我的東西,他們並不明白為什麽要跟別人分享。而且因為幼兒尚未掌握?借與還的概念,覺得東西一旦離開手邊,就意味著丟失。

  專家認為,家長應當盡力保護孩子?所有權的建立和發展,孩子隻有確認了什麽是我的、什麽屬於自己之後,才能逐漸意識到什麽是他人的,把自己跟其他人的物品分開。分享意識的建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在反複的社交活動中逐漸體會到分享的快樂。

  家長不應該為此批評孩子,更不要給孩子貼上小氣、自私的標簽,而應該理解、接納孩子不希望分享私人物品是正常的,耐心等待孩子按部就班的成長。

  社交能力如何引導?

  專家認為,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步驟來引導孩子逐漸建立社交能力:

  第一步:接納孩子的社交困境

  哥倫比亞大學的專家認為,很多時候,成年人往往誤解了孩子的世界。兒童的社交能力並非意味著他必須彬彬有禮、見誰叫誰、謙讓合作、沒有衝突,兒童社交能力的發展也不是一蹴而就,我們教給他,他就會了,一勞永逸了。社交能力是在不斷的體驗和練習中逐漸開發的。無論成人還是兒童,社交能力的基本功就是認可他人存在、體會他人情緒、接納他人行為,這些都需要我們積累大量的經驗才能練就。

  第二步:接納孩子之間的社交衝突

  一個孩子的社交能力是跟環境息息相關的,也就是他與生具有這個本能,可是這本能可不可以發展出一個比較好的一個新的技能,是非常需要後天環境的提供。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每個孩子也有屬於他自己的社交圈子和交往方式。孩子的交往潛力很大,就看您怎麽培養!

  在日常生活中,細心的父母可以找到很多方法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讓孩子學習與陌生人說話

  有的父母怕孩子單獨外出會闖禍,而嚇唬孩子,孩子變得膽小,怕見生人;有的父母怕孩子外出受到別人的欺侮,怕吃虧、學壞,認為還是關在家中好;有的怕孩子與人接觸傳染疾病,情願將孩子閉門獨處。

  事實是,隻有與不安全的陌生人交往才是不安全的。所以父母應該創設外出活動和與人交往的條件,放手鼓勵孩子和周圍的小朋友玩耍,讓孩子在和陌生的小朋友的交往中自然地提高交往能力。譬如:和經常左鄰右舍打個招呼,問個好;和熟悉的、性情溫和的、年齡稍大幾歲的小朋友一起遊戲;再慢慢過渡到走親訪友,去公園和同伴嬉戲,利用乘車、散步的機會和陌生人接觸等。

  引導孩子購物

  3至7歲的孩子完全可以在父母的引導下購物。例如讓他買自己喜歡的小玩具、小卡片、文具、零食等。孩子在與售貨員交流的時候,也學習了與人溝通的技巧。如果孩子一開始有困難的話,媽媽可以在一邊鼓勵,教孩子說“請售貨員阿姨拿一下那個玩具狗”、“請問要付多少錢”、“謝謝”等話,漸漸地讓孩子自己能開口說。

  鼓勵孩子邀請小朋友到家裏來玩

  現代父母常有一個誤區,就是想時刻保持一個整齊完好的家。所以,父母們不太願意讓自己的孩子邀請左鄰右舍的小朋友來家玩,最多也是在小區裏簡單交往。如果父母鼓勵孩子邀請小朋友到家裏來玩,孩子們就會有更多的時間在一起,也會有更多的機會學習處理遊戲過程中可能發生的糾紛。

  鼓勵自己的孩子到小朋友家去做客

  孩子的交往也如同成人的交往,既可以請進來,也可以走出去,兩者同樣重要。為了避免自己的孩子給別人添麻煩,您可以讓孩子帶些小禮物去小朋友家,這樣既周到、也禮貌,還能讓孩子學會分享。

  給孩子充分的自由

  如果您細心觀察,可以發現:有些孩子喜歡和比自己小一點的孩子玩,有些孩子喜歡和比自己大一些的孩子玩。

  有的父母擔心自己的孩子如果和比他大一些的孩子玩會吃虧,就限製自己的孩子和大孩子玩。但事實更可能是:孩子與比自己大些的孩子玩耍能學習小哥哥小姐姐的交往方式;與比自己小一些的孩子交往又可能學會了照料別人。

  所以,請您充分尊重孩子,賦予孩子自由選擇小朋友的權利,您隻需在必要的情況下幫助做些參考。

  帶孩子到處走走

  旅遊能擴展孩子的交往範圍,增加他的交往對象。同時,多走多看也會增加孩子對於異域文化或風俗的了解。

  教孩子使用禮貌用語

  培養文明禮貌的行為習慣,使孩子形成謙虛有禮的行為方式更好地適應社會交往。教給孩子與人交往的禮貌用語,如與人打招呼、接電話的用語,如何回答別人的問題、向他人問路、請教等等。

  當孩子在熟人或者陌生人麵前能夠很好地使用禮貌用語的時候,通常會得到對方的良好反饋,這對增強孩子交往的信心大有益處。當孩子得到別人的讚揚和鼓勵的時候,他也會更樂於交往,這在無形中增加了孩子主動交往的機會,孩子的交往能力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

  修正交往中的不當行為

  和大人們一樣,孩子在交往過程中也可能出現不當行為,如欺負小朋友或者過分吝嗇等。這些交往中的不當行為都可能使孩子在小朋友中不受歡迎。這時,父母的任務就是要幫助孩子認識自己行為的不當之處,幫助他改進行為,重新獲得持久的友情。

  尊重孩子的交往個性

  盡管良好的交往能力對孩子的成功和快樂都非常有益,但請您不要過分幹涉孩子交往的方式。實際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交往能力的提高也不隻是朋友數量上的增加。您應該知道,即使是個人獨處,也可以成為一種很好的生活方式。如果您的孩子願意用他自己的方式與人交往,您就應該尊重他。

  哥倫比亞大學列出了一份孩子在各個年齡段應掌握的社交技巧,供家長借鑒:

  2--3歲:

  1.學會了說“謝謝”“再見”“晚安”等問候語。

  2.能與爸爸、媽媽等親人表示親近。

  3.能對包括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在內的老人表示禮貌。

  4.至少擁有一個友誼已維持了3個月以上的朋友。

  5.能主動歡迎來訪問的小朋友。

  6.能以微笑跟客人說話。

  3-4歲:

  1.至少擁有一個好朋友,而且友誼已保持了6個月以上。

  2.撐握了“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至少10種不同的稱呼。

  3.能夠根據來訪的不認識的客人的年齡、衣著、裝飾因素做出諸如叔叔、公公、阿姨、哥哥、姐姐等準確稱呼(正確率應在80%以上)。

  4.能對包括幼兒園老師、鄰居在內的成年人表示尊敬。

  5.願意把自家的食品或玩具給小朋友分享。

  6.能用溫和的口吻說話。

  4-5歲:

  1.能自在地和異常性小朋友接觸,甚至還樂於跟大人交朋友。

  2.當小朋友有困難時主動提供幫助。

  3.如果做錯了事情,會主動認錯或向對方說“對不起”。

  4.如果雙親生病,能主動表示關切。

  5當大人不在家時,能恰當地接聽打給大人的電話。

  6.學會了與人商量的初步技巧。

  5-6歲:

  1.已經擁有至少一個可以交心的知己,並注意向小夥伴的長處學習。

  2.當別人做了對不起自己的事時,能寬容地原諒對方。

  3.對小夥伴的成績表示祝賀,並由衷地感到高興。

  4.能分擔別人的不幸或痛苦。

  5.對乞丐、流浪者等地位低下的人也能表示應有的尊重。

  6.學會了“察言觀色”,即開始理解他人傳達的諸如表情、語調、手勢、眼光等到非語言信息。

  有意思的是,盡管以上均是“測試題”,但專家們並不要求家長專門給自己的孩子打分,更沒有規定及格、不及格的標準。這就是說,即便你的孩子隻符合其年齡階段的6條標準中的1條或2條,甚至1條也“不沾邊”,你仍然不必為之憂心忡忡,甚至為難孩子。原因很簡單:孩子的可塑性是很強的,即使孩子的社交能力目前還很差勁,但隻要家長、教授予以正確引導,其社交能力和社交水平都會“自然而然”地與日俱增的。

  自律才能健康

  學者們在研究過程中發現很多家長在抱怨,孩子在家一個樣,在學校又一個樣,離開學校的規矩,他們變得不受控製與不受管束。哥倫比亞大學的學者們認為,自律,也應當成為孩子心理健康的一項標準。

  當你正在為你的孩子從你的懷抱中掙脫,一天天長大,準備鬆一口氣,認為可以不用再圍著他團團轉時,您可能會發現他越來越不聽話了。

  世界是複雜多變的,但社會需要統一的秩序,人類需要一種共同的道德標準和行為規範來約束自身。生命是豐富多彩的,但個體行為要置身於公共準則之下,人需要追求自身的完美,於是,自律,成為通向自我完善的階梯。關於這一點,相信沒什麽可爭議的餘地,那麽就讓我們去認識自律並身體力行去培養孩子。

  一、灌輸給兒童正確的價值文化

  自律,其我約束的能力。有所為,有所不為。隻有自律,才能在將來控製更多的資源,更多的人。缺少自律的人,很容易受到各種各樣主客觀原因的幹擾,很難在某一方麵做出傑出的成績,很難實現自己的目標。

  自律包括:常省察自己,善於自我控製,堅持道德準則,不違背自己做人的原則等內容。

  家長要有意識地和孩子多談各種規則、遊戲規則、交通規則。最初是從孩子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各種準則出發。告訴孩子要遵紀守法。

  孩子大些了,要給孩子講人生,講社會,講國家大事。讓孩子有愛國心,學會道德準則,德準則,懂得法律法規。具體地,比方說不能隨地吐痰,不要私拆他人信件,不能闖紅燈等。

  二、教給孩子自律的方法

  孩子光有自律的認識,不能有效指導行為是不能發揮作用的。他有很多學生是想管好自己,可不知道怎麽管。所以,我們要教給學生自律的方法。

  羅伊加恩指出,自律的方式,一般來說有兩種:一是去做應該做而不願或不想做的事情;一是不做不能做、不應做而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上課時很想說話,放學時很想玩,很想看電視,不想做作業等等。年齡小的孩子,他們不會控製自己,隻是迫於家長的壓力才去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或者不做自己很想做的事。我們可以教給他們運用以下方法:

  (一)自我命令

  給自己下命令,指導自己的行動。比如學校經常會要求孩子念一首兒歌:“頭正身直腳放平,兩膝並攏坐如鍾。”起立的時候,讓孩子念:“頭正身直手放下,腳跟並攏站如鬆。”寫字時,讓孩子念:“寫字時,坐端正,胸離桌子一拳遠,眼離本子一尺遠,手離筆尖一寸遠。”要求他們這樣說的,就要這樣做的。其實,念這麽幾句話,用不了幾秒鍾,目的是讓孩子用自己的語言給自己下命令,要求自己按說的去做。久而久之,孩子就能形成良好的坐、立、寫的良好的姿勢。

  平時,也要學著給自己下命令,例如聽到鬧鍾響,立刻對自己說:“馬上坐起來,一定要準時上課,不許遲到,不要損壞班的榮譽。”

  (二)自我記錄

  記錄能夠讓孩子自己看出自己的行為變化,可以製一張表,將自己每天做作業,看電視,上課不認真,發言的次數等行為記錄下來。看看自己的改變狀況。天天比較,一周統計一次,看看是否有進步,哪些方麵需要改進。

  (三)自我獎懲

  根據記錄情況按每周或每月做一次小結,如有進步,可獎勵自己參加一次渴望已久的活動,或為自己買一份小禮物;退步了,則懲罰自己周末也不準看電視等。

  (四)榜樣示範

  榜樣法對孩子是很有效的,他們喜歡模仿,也有進步的願望。父母一定要做到以身作則,孩子特別喜歡模仿家長。另外,讓他們在自己的“朋友圈”裏找一位自己學習的榜樣,每天學習、對照,逐步向榜樣靠近。

  三、運用“五常法”,使孩子形成自律行為

  自律是在行動中形成的,也隻能在行動中體現,除此之外,再沒有別的途徑。

  變成一個自律的人就會變成一個自律的人嗎?靠讀幾本關於自律的書就能成為一個自律的人嗎?隻是不停地自我檢討就能成為一個自律的人嗎?答案都是否定的。自律的養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我們可以運用“五常法”,鞏固孩子的自律行為。

  “五常法”是日本人推崇的一種品質管理技術,其中包括:常組織、常整頓、常清潔規範及常自律五項。當運用到孩子身上時,則可從小培養他們良好的生活習慣及自理能力,再發展到行為自律。

  1.常組織

  經常組織孩子整理自己的學習用品、生活用品、玩具等,讓孩子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用的東西及時拿掉。

  好處:訓練小孩子的判斷能力,常常檢查自己的物品是否完整、有用,養成良好的習慣。

  2.常整頓

  首先決定按照物品的用處,並將其分類,以致能在短時間內取得或放好用品,提高效率。

  好處:做個富有責任感的小孩子,曉得將物品分類,用完放回原處。

  3.常清潔

  小孩子要保持個人清潔,也有責任去負責保持自己臥室的清潔。使其樹立“我不會使東西變髒”,而且“我會馬上清理東西”的觀念。

  好處:每天清潔身體及衣服,保持健康衛生的生活習慣。

  4.常規範

  經常與孩子溝通,提供規範化的管理和環境,讓孩子清楚地知道什麽是應該做的,什麽是不應該做的。減少錯誤並且提高辦事效率。

  好處:建立小孩子的自信心,樂意與人溝通,能自訂或與家長合作製訂生活標準,遇到事情知道如何解決、怎樣尋求幫助。

  5.常自律
更多

編輯推薦

1好父母勝過好老師
2影響孩子一生的66個...
3影響孩子一生的44個...
4影響孩子一生的58個...
5影響孩子一生的56個...
6影響孩子一生的42個...
7影響孩子一生的66個老故事
8教出最棒的兒子
9學前兒童遊戲
10教子從此不累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不要讓孩子輸在心態上

    作者:龍柒編著  

    親子育兒 【已完結】

    本書為家庭教育類讀物。全書共分九章,第一章至第八章,分別從培養孩子自信、樂觀、積極向上、獨立自主、寬容、勇敢、知足、感恩等八大心態,詳細、全麵講述了孩子的良好心態是如何被培養起來的。第九章“幫助...

  • 平凡的家庭 傑出的孩子

    作者:石岩編著  

    親子育兒 【已完結】

    教育孩子是件苦惱的事,許多中國家長為此費盡心力,本書結集古今中外各種名人的故事啟發家長換種方法教育孩子,讓孩子更好的成長。

  • 教子聖經

    作者:西西著  

    親子育兒 【已完結】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從生活習慣、溝通協調能力、學習及交往能力,甚至是孩子的快樂天性,父母時時刻刻影響著孩子的成長。本書分為“寶貝的生活習慣”、“寶貝的溝通能力”、“寶貝的學習能力”、“寶貝的協調能...

  • 原諒這世上沒童話

    作者:安小漠著  

    親子育兒 【已完結】

    這是一本關於一個女孩在艱辛的家庭中獨立自強的青春傷感小說。無法忍受賭徒父親的欺侮,林向南逃離南方小鎮,投靠多年前離家的母親,並多了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哥哥景昔。因為景昔對林向南的關心和照顧引起了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