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節 新舊兼備的啟蒙教育

  還是在祁儀鎮的時候,按照馮家大家庭的規矩,男孩從七歲起開始上學接受教育。當時的社會,正處在新舊交替的過程中,新社會的曙光尚未出現,舊製度的喪鍾卻不斷地被敲響。這種社會變遷的信息,在長期封建社會浸潤下的中國廣大農村,其傳遞速度是極其緩慢的。因此在農村,舊的傳統仍占據著統治地位。就早期童年的啟蒙教育而言,一般都是在家裏請一位教書先生教孩子讀書,謂之“私塾”。

  中國“私塾”的教育傳統,可一直追溯到先秦時代,由偉大的教育家孔子發其端,至漢代得到普遍的發展。《禮記·學記》有明確的記載:“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國有學。”因此,“私塾”即私學,是私人設立的教學單位,亦可稱“家學”。在19世紀末,舊傳統沒有斷裂的廣大農村,“私塾”的教育方式仍是一種普遍的啟蒙教育形式。馮友蘭自不能例外,從7歲起便在家庭設立的私塾裏接受傳統教育。“在我上學的時候,學生有七八個人,都是我的堂兄弟和表兄弟。我們先讀《三字經》,再讀《論語》,接著讀《孟子》,最後讀《大學》和《中庸》。”從此,馮友蘭告別了童年生活,開始了影響其一生的早期啟蒙教育。

  《三字經》既押韻又簡潔,讀起來朗朗上口,同時又包含著豐富的傳統文化的信息。但《論語》、《孟子》及《大學》、《中庸》就不同了。“四書”的思想性極強,它作為封建時代的普及性教本,既具有深刻的時代內容,又具有統治階級意識形態的性質。這對於隻有7歲的孩子來說,讀起來可能相當困難。不僅讀,還要背。“一本書必須從頭背到尾,才算讀完,叫作‘包本’。”但馮友蘭在讀“四書”的時候,似乎很順利,沒有感到什麽壓力。因此,“於‘四書’讀完之後,就讀經書,首先讀《詩經》”,讀完《詩經》之後,馮友蘭就隨母親到武昌去了。此時馮友蘭還不足9歲。

  在武昌,馮友蘭沒有上附近的小學,“因為父親相信,在學新知識以前,必須先把中文學好。他認為,沒有一個相當好的中文底子,學什麽都不行”。馮台異對兒子的要求,為造就一位未來的哲學史家,奠定了語言文字的堅實基礎。60年代初期,曾有人評價馮友蘭的學術造詣,說他不僅具有哲學係一級教授的水平,而且同時可以兼具中文及曆史學一級教授的水平。這與馮友蘭早期教育中重視中文有密切關係。

  按照家裏規定的讀書順序,讀完《詩經》之後,馮友蘭又讀完了《書經》、《易經》,接著又讀《左傳》。“那時候教小孩們讀經書,無論哪個先生也都是著重讀和背,隻要熟讀了能背就行,本來就是不注重講解的。”何況此時並沒有專業的教書先生,“四書”及《詩》、《書》、《易》、《春秋》四經,都是在父母監督下讀完的。“母親小時候上過幾年學,認識一些字。有些字隻能讀其音,不能解其義”,“遇見母親不認得、念不出來的字,就記下來,等父親晚上回來再教”。可見,馮友蘭接受的傳統教育,基本上是在家庭內部完成的,尤其是在母親的關懷下,循序漸進,從未間斷,從而為這位未來的哲學家鋪墊了通往智山慧海的人生大道。

  馮友蘭隨父母在武昌住了3年。1907年馮友蘭12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出任湖北省崇陽知縣,這時才有了正式聘請的教書先生。因經書讀過了,於是從教讀師爺讀古文。讀本是吳汝綸選編的《桐城吳氏古文讀本》,其中包括《過秦論》等曆史名篇。這些古文對已經讀了“四書”、“五經”(《三鬆堂自序》中未談到讀《禮》,因此實際上是讀了“四經”)的馮友蘭來說,自然顯得容易,但要讀懂也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讀古文雖然還不能全懂,但是比經書容易懂多了。並且有聲調,有氣勢,讀起來覺得很有意思。”讀古書一旦覺得有意思,就說明讀進去了,否則會味同嚼蠟。

  “積財千萬,無過讀書”,是千百年來中國傳統家庭恪守的信條。但對於學童來說,並不能認識和了解讀書的目的,覺悟讀書的深義。中國的舊式教育,誠然多以熟讀硬記為手段,以博取功名為宗旨,但它在孩童幼小的心靈裏開啟了智慧的殿堂,培養了讀書的情趣。馮友蘭童年、少年時代的讀書,使“四書”“五經”這些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著作深深紮根於這位未來哲學家的頭腦中,直到他的晚年,仍能朗朗上口地背誦古代經傳。馮友蘭晚年眼力枯竭,卻可以借助於早年的熟讀硬記,不用查對原文,便可順手引用經典,這種學問功夫自然應歸功於早年的啟蒙教育。

  舊的啟蒙教育為馮友蘭日後成為傳統文化的繼承者——一個在中國文化的博大殿堂裏,“與先聖先賢並肩論道,弦歌不輟,永世長青地開啟著、建構著未來無數個世代的中國心靈”的人——準備了條件。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