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節 “雙重本質”是對馬克思主義國家本質的誤解

  在弄清楚什麽是國家的本質之前,首先就必須搞清楚什麽是事物的本質,從馬克思主義觀點看來,本質就是事物的根本屬性,是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內在聯係。在馬克思主義的相關經典著作裏麵,並沒有回答什麽是國家的本質,隻是在其中回答了國家是如何起源的,我們不妨通過國家的起源的角度來看看國家的本質有無二重性。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製和國家的起源》第九章還寫到“國家是社會在一定發展階段的產物;國家是承認:這個社會陷入了不可解決的自我矛盾,分裂為不可調和的對立麵而又無力擺脫這些對立麵,而為了使這些對立麵,這些經濟利益互相衝突的階級,不致在無謂的鬥爭中把自己和社會消滅,就需要有一種表麵上淩駕於社會之上的力量,這種力量應當緩和衝突,把衝突保持在‘秩序’的範圍以內;這種從社會中產生但又自居於社會之上並且日益與社會相異化的力量就是國家”。從這段話中可以總結歸納出以下幾點:

  (1)國家是社會的產物。因為國家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一定階段”就是出現私有製和階級對立,由於國家脫胎於社會,所以國家也一定保持著一定社會的特點,也就是對社會否定之否定的結果。

  (2)國家的統治力量及於社會之上,社會是國家統治的對象。

  (3)國家在進行階級統治的時候,是將社會的衝突規範在一定的秩序之中。

  (4)國家不是社會的共同體。就表麵而言,國家是淩駕於社會和各階級之上的“第三種力量”。

  從這四點上可以看出,國家和社會雖有聯係,但終歸是兩個不同的事物,不能把國家和社會混為一談,混淆社會和國家的概念必然導致把國家看作是一個社會共同體,而忽視了國家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隻表明社會和國家的關係是決定與被決定之間的關係,並不能說明社會性是國家的本質。

  “雙重本質”混淆了國家職能和本質,社會管理職能隨著國家的發展也在不斷地發展,但並不代表社會性已經上升到了本質的高度。在某些特定的時候,統治階級第一位的考慮因素是民族利益、社會利益,於是可能出現放棄或者犧牲自身階級的部分利益。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階級統治和管理的方式也在不斷發展,表現形式越來越隱蔽且從表麵看暴力的成分在不斷減弱,社會的階級性看上去不是十分的明顯。這種改變並不意味著國家的本質也開始轉變,隻是職能的實現方式的不同,國家的本質決定國家的職能,職能反映並服務於本質,但職能對本質的反映並非簡單的一一對應,暴力統治的手段和工具在科技的帶領下不斷進步,其實質還是與大眾的利益相分離的。另外,從時間點來看,提出國家有雙重本質理論的認識多數都集中在改革開放之後,從此點也可以看出學界因為經濟不斷地發展才提出國家雙重本質的理論,但是某樣事物貫穿於事物的始終才是事物的本質。

  持“國家本質雙重論”的一個理由就是國家是社會組織管理體係,國家提供著各類的公共服務,如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等。但是從曆史的發展來看,國家提供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並不是從來就有的,國家通過稅收維持著國家的正常運作從而認為國家的本質具有社會性,但是並沒有深入回答為什麽國家會提供社會服務。國家作為階級統治的暴力工具,但不意味著國家對於社會的事物樣樣都需要暴力的手段,一方麵暴力的手段成本太大,另一方麵緩和階級衝突更符合統治階級的利益,統治階級將階級衝突納入一定的秩序之內,並且提供各類的公共服務來緩和階級矛盾,將矛盾爆發的時間不斷推遲,延長自己的統治時間來獲得更多的利益。國家在此刻擔當起社會管理機構及其相應的管理活動是維護統治階級的需要,從根本上說這種社會公共管理隻是統治階級更好地進行階級統治的延伸,階級性依然是決定性的因素。

  有學者提出國家的本質具有社會性是因為很多實踐中的問題用階級性解答不了,這是因為混淆了地理意義上的國家概念和哲學意義上的國家概念,而討論國家的本質是一個哲學範疇的問題,需要從普通地理國家中抽象出來哲學意義國家的概念,就是國家中最普遍、最一般的特質,這與地理國家是抽象與特殊、共性與個性的關係。地理的國家有政權的更替,領土範圍的不同,這些問題在哲學的角度看來都不觸及國家這個事物最本質以及最核心的問題,因為政權更替和領土範圍不同並沒有產生新的事物,其國家的本質沒有任何的變化。政權更替還是領土變更都是國家內部或者外部階級力量對比懸殊引發的變化,所以從這些問題上更可以看出國家的本質是階級性。另外,因為哲學意義上的國家是從地理國家概念中抽象出來最本質的東西,所以兩者之間並非對立的關係,兩者並不矛盾,傳統國家四要素(定居的居民、確定的領土、一定的政權組織、主權)隻是一種國家外在的表現方式,國家的階級性需要通過這四方麵的內容表現出來,和國家階級性的本質並無衝突的地方。

  認為社會性是國家本質的一部分,也是把國家的階級性與社會性和政治職能、社會職能對立了起來。國家雖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本質上是階級的暴力機器,但是國家又是產生於社會之中,對社會產生著管理,這就表明國家既是政治統治的工具同時又是從人類社會中分化出來的管理機構,兩者職能的關係是互相依存的,一方麵政治統治需要執行某種社會職能作為基礎,而社會職能又取決於政治統治,兩者之間的關係並非是撕裂開來。但是,國家在進行社會管理的時候一切出發點都是為了維持自己的階級統治,它所維持的所謂的公共利益其實是統治階級的公共利益,從根本上說國家的根本屬性依然是階級性。

  馬克思主義認為,一個事物的性質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麵所決定的。以上已經分析了國家的本質是階級統治,社會管理是其派生出來的一種職能,階級統治仍然處於主導的作用。當然,矛盾的主次方麵會不斷地變化,矛盾主次兩方麵的關係也會發生變化。當社會中的階級對立以及階級消失的時候,社會管理成為主要方麵,由於此時國家的階級統治的屬性消失,這時候社會管理不需要由一個強力機構來“代表”,不需要一個淩駕於社會的機構來進行,社會管理回歸到社會之中,不再和社會大眾相分離。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