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節 塞外古鎮

  據考古發現,早在50多萬年前,呼和浩特就有人類居住。公元前4世紀,中原大地上諸侯爭霸,戰火紛飛,天下大亂。而內蒙古中部土默川平原也就是現在的呼和浩特市一帶,相對比較安定。這裏北靠大青山,東依蠻汗,南臨享有中華民族搖籃美譽的黃河,中、西、南部是廣闊富饒的土默川平原。這裏區域遼闊,水草豐美,生活著林胡、樓煩等遊牧民族。

  公元前430年前後,趙國之君趙武侯出兵北上,來到這廣袤的土默平原,看到這裏區域遼闊,草茂水豐,氣候宜人,條件十分優越,就趕走居住在這裏的遊牧民族,開始修築長城,建造城池,目的是防範北方遊牧民族的侵擾。同時,在這裏養精蓄銳,準備南下與秦國一決高下。

  開始,趙國國君在黃河西岸修築城堡,由於那裏的土質鬆散,不久城牆倒塌。他在陰山之南、黃河折而南流之處祈禱時,看見一群天鵝“遊於雲中,徘徊終日”,認為十分吉祥,於是就地修築城牆,並起名“雲中城”。直到現在,在距離呼和浩特市30公裏左右的托縣古城村,還可以看到兩千多年前的雲中城東、南、西三段城牆殘垣,全部是由人工夯築而成,殘牆仍有8米多高,底寬23米,瓦礫遍地,俯拾皆是。

  戰國時期的城池,其建築特點是四周築牆,並開設城門,城外挖有護城河,出可以戰,退可以守,實際上是一座軍事城堡。平時人們居住在城堡之中,開市貿易,互通有無,這就是中國早期的城市。戰國時期,中原地區的城池,一般都是“千丈之城”即城的周長有一千丈(3公裏左右),而雲中城有兩千六百丈(約8公裏),可見當時的雲中城規模之大。

  雲中城建成之後,當時的趙國還不穩定,時強時弱,因而這座城池也曆經坎坷,幾度易主,直到趙武侯第五代孫趙武靈王時才趨於穩定。當時,趙國的軍隊雖然英勇善戰,但屢屢敗於北方遊牧民族,原因何在?後來趙武靈王發現,遊牧民族雖然戰法單一,但是騎馬射箭,行動自如,來去如風。而趙國的士兵手持長矛,身披甲胄,行動遲緩,尤其是身穿兵衫,難以奔跑。兩軍交戰,講究的是輕裝上陣,靈活機動,以快取勝。於是趙靈王大膽改革,提倡“胡服騎射”,命令士兵學會騎馬射箭,穿北方胡人的短衣長褲,很快就訓練出一支精幹的騎兵部隊。公元前306年,趙武靈王率領強大的軍隊,打敗林胡、樓煩等遊牧民族,重新占領了這個地區,並以雲中城為中心設立了雲中郡,管轄大青山以南、東到現在的集寧、西到現在的包頭這一大片區域。

  雲中郡設立之後,大批中原老百姓陸續遷過來,同時帶來農耕區先進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方式。他們把大片的草地開墾成農田,並用農副產品與北方遊牧民族交換各種畜牧業產品,這樣一來,大大地促進了這一地區商業貿易的發展,華夏民族和遊牧民族的文化也從此開始接觸和交融。

  趙國強大之後,很快攻滅了不斷前來侵擾的中山國,但太平日子僅僅過了四十多年,就因在長平之戰中棄用大將廉頗而敗於秦國,太平日子一去不複返。秦滅六國後統一中原地區,將全國劃為三十六郡,雲中郡便是其中一郡。趙國雖然滅亡了,但趙武靈王向胡人學來的短衣長褲的服裝形式,已為中原廣大百姓所接受,逐漸演變成為漢族民族服裝的基本樣式,沿用至今。

  南北朝時期,呼和浩特曾被稱為“敕勒川”。“敕勒”是一個民族,早期居住在貝加爾湖一帶。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曆史上一段南北大分裂時期,戰爭不斷。這一時期,也是中國曆史上民族大遷徙大融合時期,當時興起於大興安嶺的鮮卑族拓跋部來到大青山南北,經過一次一次的戰爭,穩定了局麵,然後把在貝加爾湖一帶被征服的數十萬敕勒人安置在這裏耕田放牧,交納貢賦。為積蓄力量,壯大實力,鮮卑族拓跋部招納賢才,設置百官,製定法律,大力發展農牧業生產,並在呼和浩特南邊不遠處的林縣土城建立都城,取名“盛樂”。此後,很長一段時期,大青山以南一直是鮮卑族拓跋部活動的重要地區和政治中心。當勢力強大之後,拓跋珪宣布稱帝,建立“登國”,並在盛樂建立都城,後來遷往豐城(今山西省大同市),改國號為“魏”,史稱北魏。此後,北魏孝文帝統治時期,大力發展農業生產,改革政治製度,推行漢化政策,鼓勵鮮卑族學習漢語,穿漢服,與漢族人通婚,從而促進了北方社會經濟的繁榮和各個民族之間的融合,對中國多民族國家的形成作出了貢獻。

  敕勒族被鮮卑族征服後,自願依附於鮮卑族,他們聽從鮮卑族拓跋部政權的安排,長期定居生活在大青山以南廣大地區,所以,當時就把這裏稱為敕勒川。

  敕勒族人十分善於造車,當時外族人稱其為“高車族”。《資治通鑒》上記載:敕勒人“遷徙水草,衣皮食肉,與柔然同,惟車輪高大,輻數多”。敕勒與柔然等遊牧民族生活在今天俄羅斯的貝加爾湖一帶,臣服於鮮卑族之後,幾十萬人來到敕勒川,逐漸轉為半農半牧的定居生活,每年向鮮卑族拓跋部進獻大量的糧食和貢品,而且每當遇到戰爭,敕勒族所有青年男子必須聽從鮮卑族拓跋政權的調遣而離鄉遠征。北魏年間,戰事頻繁,每次激戰過後,敕勒人兵困馬乏,漫漫長夜,寂寞難熬,思鄉之情油然而起,士兵們圍攏在篝火旁,唱起思念家鄉的歌曲,《敕勒歌》便是廣為流傳的一首:

  敕勒川,

  陰山下。

  天似穹廬,

  籠蓋四野。

  天蒼蒼,

  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敕勒歌》讓現在的人們能夠想象出當年敕勒族士兵們悲涼無助的心情以及當時敕勒的平原牧草豐美、廣袤無際的自然景象。

  一千多年前,遼人興起並控製了東北、華北和現在的呼和浩特地區,曾在城東郊建起一座豐州城。豐州城建成後,經過了遼、金、元三個朝代,到元末明初時期,由於連遭戰火的洗劫,百姓棄城而逃,綿延興盛了四百多年的豐州城十室九空,成為一座廢城。如今能看到的除了殘垣斷壁和豐州城的大概輪廓外,隻有那座飽經千年風霜雨雪而不倒、至今依然巍峨聳立的白塔。

  遼、金時期,數百年間,呼和浩特地區基本上沒有發生過大的戰亂,因而,豐州大地呈現出一派繁榮昌盛的景象。當時的豐州城不但是一個車馬商隊不絕、大小市場喧囂的塞外邊城,而且是連通東西南北各條商路的中心樞紐。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從西方來到中國,就是路經豐州城,到達了上元都(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正藍旗境內),在他的《馬可波羅遊記》中真實地描述了古豐州的繁華景象。如今,在白塔內壁的碑列和題記中,仍然依稀地看到一些文字,這些文字翔實地記載了豐州城內十幾條街道和城外幾十個村莊的名稱。豐州城有的街道是以官府衙門、宗教、寺廟或人的姓氏命名,如縣衙巷、督察巷、大覺寺巷、北禪院巷、劉公進巷等,從這些衙巷的名稱和村莊的數量,可以想象出豐州城的繁華景象。

  明朝隆慶六年(1572),阿拉坦汗做出一個重大決策,在土默川上仿照過去元大都的風格修建一座城市,開始召集內地的能工巧匠,籌備建城。明王朝為了表示友好,在技術和人才上也給予很大幫助。經過數年的努力,終於在1575年(明萬曆三年)建起了“庫庫平屯”。剛剛建好的“庫庫平屯”規模不大,呈四方形,每邊城牆長度隻有200米,全城周長不足兩裏,南北各有一座城門,實際上像一個大城堡,稱為“大板升”。

  呼和浩特

  1581年(明萬曆九年)春天,阿拉坦汗和他晚年所娶的年輕貌美的妻子“三娘子”,再次大興土木,對庫庫平屯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三娘子親自參與籌劃設計和指揮施工,擴建工程於當年全部完工。阿拉坦汗去世後,三娘子在城中居住的幾年,深受百姓愛戴,所以人們又稱庫庫平屯為“三娘子城”。這座城市曆經430多年,早已不同往昔,隻有舊城北六門的一些地名還在使用。

  兩千多年來,雖然有幾十個民族來到呼和浩特地區,並在這一帶建立過城池,但真正把庫庫平屯興建起來,並逐步發展成為城市的,是土默特蒙古人。四百多年前,這座城市剛建起時,名為“庫庫平屯”(蒙古語“青色的城”的意思)。蒙古人十分喜愛藍綠兩色,所以青色的城是一個愛稱。明王朝起了一個漢文名--“歸化”,即歸順教化的意思。1737年清政府在歸化城修建了專門駐紮八旗軍隊的“綏雲城”。1929年升為“綏遠市”,成為綏遠省會。日本侵華時期改稱“厚和豪特特別市”。它與“庫庫平屯”一樣,是蒙古語的音譯,也是一個富有詩意和民族特色的名稱。1945年日本侵略者投降後,恢複舊名“歸綏市”。

  新中國成立以後,1954年,國務院將歸綏市正式更名為呼和浩特市,並確定為內蒙古自治區的首府。

  呼和浩特還有“塞外古城”“塞外土城”“草原乳都”“國家曆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的美稱。

  呼和浩特市曆史悠久,鍾靈毓秀,一直是古代北方地區邊防前哨,因而出現了一大批勇猛善戰的軍事將領。從這裏走出過四代開國皇帝,中國曆史上有二十多位帝王來自市內老武川,這裏還被稱為“帝王之鄉”呢!

  四代開國皇帝:一是北魏拓跋氏。南北朝時期,鮮卑族首領拓跋珪在現在的和林建立北魏政權。公元314年,其先祖協助西晉抗擊劉聰有功,受封為代王,建立了代國。十六國時期,代國為前秦苻堅攻滅,拓跋珪被迫流寓獨孤賀蘭部。淝水之戰,前秦瓦解,拓跋珪於公元386年趁機複國,初仍稱代王,不久改國號為魏,稱魏王,建立登國,史稱“北魏”“後魏”“拓跋魏”或“元魏”。

  拓跋珪建立魏國後,為了使北魏強大起來,在河套地區屯田,發展農業。從登國三年(388)開始,逐步進行統一北方的戰爭,先後攻破周圍一些部落,俘獲了大批人眾和牲畜,國勢日漸強盛。登國十年(395),後燕慕安垂派兵攻打北魏,拓跋珪在參合陂(今山西大同附近)大敗後燕軍,俘殺後燕將卒四五萬人,獲器甲軍資無數。同年,他大舉進攻北燕,奪取並州,繼而東出井陘,進入河北諸州郡,盡取黃河以北等地,基本上穩定了關東地區。天興元年(398),拓跋珪遷都於平城(今山西大同),改號稱皇帝,是為魏道武帝。

  拓跋珪是一個很有作為的皇帝。他在位期間,在政治、軍事、經濟上都進行了一係列改革,使北魏的力量不斷增強,為進一步統一北方準備了重要的物質條件。

  拓跋珪在位二十三年,有力地推進了鮮卑族由奴隸製向封建製的轉化,為結束十六國長期混亂的局麵、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晚年他精神失常,於天賜六年(409)為其次子拓跋治所殺,死後,初諡宣武帝,後改諡道武帝,廟號太祖。

  二是北周宇文覺。他於公元556年代西魏自立為皇帝,建立北周政權。宇文覺能建立北周,主要是靠宇文泰打下的基礎。宇文泰(507-556),代郡武川(今內蒙古武川西)鮮卑族人。出身邊鎮下級軍官,北魏六鎮建立時,依於鮮於修禮,繼任葛榮部將,後轉投賀拔嶽,隨同入關,鎮壓關隴人民起義。北魏太昌元年,賀拔嶽擔任關西大行台,以宇文泰為左丞,領府司馬,掌管行台軍政事宜。這期間,宇文泰曾為使者,見魏孝武帝於洛陽,謀以關中軍力,以抗衡高歡。永熙三年(530)初,賀拔嶽被高歡等人殺死,宇文泰被諸將擁立為主帥,繼統賀拔嶽部,並消滅了與高歡勾結殺害賀拔嶽的部將候莫陣悅,魏孝文帝即以其為大都督,繼升關西大行台。這年7月,魏孝文帝為高歡所迫奔入關中,宇文泰迎入長安。12月,宇文泰毒死魏孝文帝,另立同入關的孝文帝之寵元宏之孫元寶炬為帝,次年(535)改元大統,建立西魏政權。元寶炬即位後,以宇文泰為大都督領中外諸軍事,錄尚書事,進封柱國大將軍,又再進太師、太宰。西魏政權盡掌宇文泰手中。宇文泰執掌西魏政權時,進行政治、經濟方麵的改革,使西魏國勢日益強盛,把西魏疆土擴展到今四川、湖北一帶,至此,宇文泰獲得極高的威望,為取代西魏、建立北周政權打下基礎。西魏恭帝三年(556)10月,宇文泰突然病死,其三子宇文覺繼任其職。

  宇文覺是宇文泰的第三個兒子,父死後,他繼任太師、太宰,封周公,稱周公、周王。旋即在堂兄宇文護的操縱下,於當年十二月廢魏帝自立,國號周,史稱北周。

  宇文覺即位之後,堂兄宇文護自恃功高,一切軍國大事均由其獨斷。宇文覺不甘受製,聽從李植、孫恒建議,欲除宇文護,被宇文護發覺,李植、孫恒都被調出京城。宇文覺欲召見群臣誅殺宇文護,不料事泄,遂為宇文護廢掉,貶為略陽公,不久便被宇文護殺害。宇文覺在位9個月,死時年十六歲,諡孝閔帝。

  三是隋朝開國皇帝楊堅。他於公元581年迫使北周靜帝禪位,自立皇帝,建立隋朝。

  楊堅的父親楊誌是北周的功臣,被封為隋國公。楊堅襲父爵為隋國公,把女兒嫁給了周宣帝。宣帝死後,年僅8歲的靜帝即位。楊堅以外公的身份輔政,為丞相,總攬朝政,被封為隋王。這期間,他革除了周宣帝的一些暴政,用法寬和,提倡節儉,頗得民心。在他周圍,逐漸形成了一個漢族官僚和漢化的鮮卑貴族集團。北周地方大臣尉遲迥、王謙、司馬消難等為挽救北周政權,起兵反抗,都相繼被楊堅消滅。他又設法把周室諸王調進京師,一網打盡。大定元年(581),他迫使靜帝禪位,自立為皇帝,建立隋朝,是為文帝,定都長安,改元開皇。

  楊堅自立為帝之後,於公元587年攻滅後梁,公元589年攻滅陳國,結束了南北分裂170多年的紛亂局麵,統一全國。隋文帝為了鞏固統一,加強中央集權,采取了一係列重要措施:

  一是改革官製,中央設尚書、門下、內史三省,是最高權力機關;又設禦史、都水二台以及太常大理、國子、將作等十一寺和左右衛十二府等,簡化了地方官製,廢除郡製,改為州、縣兩級製,並規定中央機關由皇帝直接管理,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中央任免。

  二是建立科舉製度,廢除九品中正製。地方設州縣學,采用考試辦法,以才選人。科舉製在一定程度上限製了門閥大族對選舉的把持,為以後曆代所沿用。

  三是整理戶口,查實人口,擴大了納稅戶口,增加了朝廷的財政收入。

  四是改革兵製,把府兵製和均田製結合起來,府兵一麵在州縣墾田種地,從事生產,一方麵保留軍籍,輪番宿衛。這樣既加強了武裝力量,又加強了朝廷對軍隊的控製,還減輕了人民的負擔。

  五是均田減賦,繼續實行北魏以來的均田製。

  六是修訂刑律。

  七是厲行節儉。

  這一係列的政治、經濟措施,削弱了豪強地主的力量,擴大了地主階級政權的基礎,鞏固了中央集權,使隋初出現了繁榮的景象。

  四是李淵父子。在隋末各地農民起義的風雲中,他們於公元617年在太原起兵,攻入長安。第二年,李淵在長安稱帝,建立唐朝。

  李淵出身關隴貴族集團。他的祖父李虎曾幫助宇文泰建立關中政權,立有大功,是北周的開國功臣,死後被追封為唐國公封號,李淵襲封唐國公,先後擔任過州刺史、郡太守。起兵反隋時,任太原留守。

  李淵起兵反隋是采納了次子李世民(後來的唐太宗)和晉陽劉文靜的策略。李世民在唐朝建立過程中立有很大的功勞。因為他不是老大,所以李淵把太子之位給了李建成。李建成是個好色之徒、昏庸之輩,對李世民極度地猜疑,與三弟李元吉合夥勾結宮中寵妃,謀害李世民。李世民在武德二年(626)六月四日,采取果斷措施,在玄武門發動政變,殺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八月,李淵被迫讓出帝位,讓李世民當皇帝,自稱太上皇。

  呼和浩特不僅是“帝王之鄉”,而且是一個英雄豪傑輩出的城市。在中國近代史上,這裏出現過一大批革命者。王若飛、傅作義、榮祥、烏蘭夫等都是從這裏走出來的。解放戰爭期間,烏蘭夫等人多次奔走內蒙古各地,廣泛宣傳黨的民族政策,動員和說服蒙古各階層人士放棄獨立主張,接受中國共產黨“各民族聯合起來,共同建立統一國家”的方針,於1947年5月1日在呼和浩特成立內蒙古自治政府,為新中國成立後實行民族區域自治、解決少數民族問題和維護國家統一作出了突出貢獻。

  呼和浩特同時又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地。千百年來,呼和浩特先後有林胡、樓煩、匈奴、烏桓、柔絲、敕勒、鮮卑、突厥、契丹、女真、蒙、漢、回、滿以及近代遷移來的達翰爾、鄂溫克、鄂倫春、朝鮮族等十幾個民族來這裏生活定居、繁衍生息。各個民族之間不論人口多少和移居到此的時間早晚,都能夠和睦相處。盡管各個民族之間在宗教信仰和生活習慣方麵有所不同,但是都能彼此尊重、相互理解、互諒互讓、求同存異。

  千百年來,這麽多民族能夠在一起和諧相處,主要是因為各民族有一種共同的精神,他們大度、虔誠、講規矩、重情義,使這座塞外古城充滿生機和活力,充滿生活的情趣,充滿濃濃的人情味,有著巨大的凝聚力和強烈的吸引力。

  呼和浩特風光秀麗,景色如畫。她背靠大青山,東依蠻汗山,綿延起伏的山巒猶如兩條碧綠的畫屏圍著青城,使她平添了無限景致和色彩,阻擋了冬季寒風的侵襲。西南是一馬平川的土默平原,視覺格外寬敞、明亮和舒暢;南麵是大小黑河與黃河,臨水而居,既可以發展農業又方便日常生活,真是依山傍水避風向陽的一塊寶地。再向北,是無邊無際的大草原,那種“風吹草擺,牛羊遍野,駿馬奔跑,鮮花爛漫”的絢麗景色,真是令人心馳神往,流連忘返。

  
更多

編輯推薦

1實習菜譜(農家小吃)
2鑒略妥注
3魯迅作品選
4元史演義
5道德經
6偽自由書
7北戶錄
8茶經
9長短經
10長生殿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傳習錄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閑 【已完結】

    《傳習錄》是中國明代哲學家、宋明道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傳習”一辭源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傳習錄》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

  • 鄧析子

    作者:【周】鄧析  

    生活休閑 【已完結】

    《鄧析子》分為無厚篇與轉辭篇兩篇,無厚篇所強調的是君主與臣民的共生關係,勸勉君王治國時應該以平等的心對待臣民,歸結到最後就是無厚,是民本的反映。

  • 東周列國誌

    作者:【明】馮夢龍  

    生活休閑 【已完結】

    《東周列國誌》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著作的一部曆史演義小說。原版名稱是《列國誌傳》,小說由古白話寫成,主要描寫了從西周宣王時期到秦始皇統一六國這五百多年的曆史。作品中所敘述的五百多年之間,英雄輩出,...

  • 獨異誌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閑 【已完結】

    《獨異誌》者,記世事之獨異也。自開辟以來迄於今世之經籍,耳目可見聞,神仙鬼怪,並所摭錄。然有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