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三節 複旦情緣

  軍隊是一個能夠讓人脫胎換骨的地方。對大學生進行“軍訓”,是黨和國家進行人才培養的一種嚐試。實踐證明,“軍訓一年,終身受益”。

  複旦大學是我國重點名牌大學,我雖然沒有在複旦大學讀過書,但我和複旦大學有著深厚的感情,因為在我的一生中兩次承擔了複旦大學學生的軍訓任務。第一次是在我任師長期間,訓練兩批複旦大學生,共計3260人。第二次是在我任南昌陸軍學院副院長和院長期間,承訓複旦大學文科學生,共計2588人。時間雖然已過去了十幾年,但回憶當年的軍訓情景仍曆曆在目。現在,我仍和時任複旦大學黨委副書記現任上海市政協副主席的王榮華同誌保持著聯係。每當我看到上海《東方衛視》節目主持人勞春燕那熟悉的麵容,悅耳的聲音,感到特別的親切。當我得知陳天橋成了中國的首富,感到特別的自豪。因為他們都是複旦大學90級在南昌陸軍學院軍訓一年的大學生。

  1987年的暑假期間,我們師奉中央軍委和國務院的命令,承擔複旦大學86級學生的軍訓任務。後來又承擔了87級新生的軍訓任務。每期40天,共訓練3260人。為完成這一光榮任務,我們充分利用教導團訓練的間隙,選擇優秀的幹部和骨幹,騰出條件較好的營房,集中主要精力,克服重重困難,把軍訓任務當成政治任務來完成。兩期軍訓任務安全順利完成後,又派遣幹部和骨幹到複旦大學承擔軍訓任務。關於大學生的軍訓情況,複旦大學的張德明老師在《中國大學生》一書中作了詳細地介紹:

  綠色進行曲

  --大學生軍訓剪影

  行進在綠色的征途上

  我們要走了,要告別鬱鬱蔥蔥的惠山,告別迷人的太湖,告別營房前碧綠的小草,告別我們最可愛的人,我們將要帶走的似乎不僅僅是一張軍訓合格證書,而是沉甸甸的39天。

  --同學的話

  1987年7月28日,駐錫某部的訓練場上軍旗飄揚,彩色氣球懸吊在青山環抱的操場上空,一隊隊穿著草綠色軍裝的年輕人手持鋼槍,佇立在操場內。

  時針指向8時正,喇叭裏響起了雄壯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部隊長許誌龍從大操場中心驅車向站在閱兵台上的集團軍領導報告整隊完畢。緊接著,集團軍副軍長馮金茂,上海市副市長謝麗娟,複旦大學校長謝希德、黨委書記林克,檢閱了受訓的1600多名大學生,檢閱成功的39天。

  當複旦大學的17個學生方隊在軍旗引導下邁著正步,通過閱兵台時,複旦大學校長、女科學家謝希德教授,也許想起了她是怎樣迎著五星紅旗從異國他鄉回到可愛祖國的曆程。我們的軍隊走過60年了。在這片國土上曾經有過星條旗和太陽旗等國度的軍隊橫行,一個不忘恥辱的民族,才是一個有希望的民族,而從一個國家的軍人身上更能看到一個民族的精神麵貌。今天,她的學生們正集結在“八一”軍旗下接受她校長的檢閱。

  閃爍的刀光連成平鋪的瀑布,橫一道鐵的屏障,嚴整的方隊接成移動的巨龍,卷一片呼嘯的聲浪。士兵們沉浸在莊嚴而昂揚的氣氛之中:抬腿與甩臂整齊劃一,口令與複令幹脆洪亮,一道鐵流,顯示著群體的壯美。女校長和新四軍出身的黨委書記看到了走來的士兵的行列,和疊印著的科學的大軍,湧起一股豪邁莊嚴的激情。

  接下來的軍事課目表演,把39天的分分秒秒,定格在幾個特寫的鏡頭上:

  由炮團二營的女兵表演衝鋒槍分解結合,這些哲學係、計算機係、力學係,電光源係,統計運籌係、曆史係組成的女兵,平均年齡才19歲。過去,她們多數連槍也沒摸過,在校園,纖細的手指,習慣了在練習本上筆耕,今天,在綠色的軍營,她們靈巧的雙手拿起了7斤半的衝鋒槍,不僅了解武器的一般常識,還掌握了衝鋒槍的分解結合動作。

  國際政治係、經濟係的95名同學,表演了威武的軍體拳,“謔謔”的呼聲響徹上空。

  化學係、電子工程係、材料係,經濟係、科學管理係的109名女同學匯報了單個徒手隊列教練項目,那整齊的隊伍、嫻熟的動作,令全場掌聲雷動。

  而新聞係、計算機係的30名男同學匯報的是單兵戰術基礎動作。他們在滿是泥水的訓練場上臥倒,起立,躍進,匍匐前進,衣服全濕了,臉上濺滿了泥漿,手臂也磨破了,沒有一個人叫一聲苦,精神抖擻,幹淨利索……

  嗬,隻有訓練中的成功的把握,才能有爭得和平的把握。在綠色行列中的大學生用自己預備役軍人的行動為爭得四化的和平環境而努力著,在拉四化航船的纖繩上盡自己的一把力。

  主席台上,校、係兩級黨政領導無不為同學們的精神所感動,無不為同學們的變化所驚歎,部隊真是一所“第二大學”!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複旦大學名譽校長蘇步青教授為此親自草書一首詩,贈予承訓的83118部隊:

  巍巍解放軍,教育及黌門,

  千七學生今受訓,增強體質淨靈魂。

  革命英雄主義傳萬代,學成歸來齊向四化長征奔。

  感謝解放軍!為民為國立功勳。

  幾天後,黨委書記林克同誌在接受報社記者采訪時,隨口吟起兩句詩:“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他說:“青年人不吃點苦,受點磨練,怎能成才?願軍訓使大學生一生受益!”

  1986年,全國已有105所高校開設了軍事課,40所高校赴部隊受訓,人們看到了軍訓給大學生帶來的深刻變化。複旦大學86級學生的軍訓盡管隻有30幾天,但是,那種“戰土氣質貧乏症”似乎已減輕了許多,那種“自我價值風雅頌”也有一些人開始表示懷疑,不願再吟誦了。

  即便是港澳來的同學也深感所受鍛煉非淺。小傅,新聞係一位來自香港海關的同學,這次爭著要去部隊鍛煉。說他在香港時,就去英國軍營受過訓,嚴格的訓練對鍛煉自己的意誌、毅力,增強組織紀律性很有好處。小張,計算機係的一位來自澳門的女同學,在軍營中總是樂乎乎的挺精神。筆者問她父母親是否同意她來,她說:“年輕人吃點苦算不了什麽,父母親都支持。”

  我們看到,不僅僅在我們中國,在蘇聯,在民主德國,在南斯拉夫,在美國,在英國,在新加坡……全世界有許多國家都對大學生實行軍訓。

  1987年9月10日晚,上海北火車站的廣場上,民警們疏散了所有的旅客,一趟軍列就要開了,86級學生回校才一個多月,剛剛到校6天的87級新生也要去無錫軍訓了。一個剛從撫順趕來看女兒的母親見女兒當晚就要走了,母親掉淚了,女兒也哭了,係領導對這位學生的母親說:“讓孩子去吧,她長大了。”又對同學說:“我們會照顧好你母親的。”是嗬,我們的學生輔導員和係總支領導也從軍隊學到了“慈不帶兵”的道理。

  親愛的大學生們,在國防綠的戎裝下去塑造自己的形象吧!在未來你們每個人自己的史冊上,將會寫上:我曾經在人民解放軍的熔爐裏經受過磨練。

  啊,偉大的磨練!

  出征在子夜

  小時候,我就向往著軍營,向往著綠色,今天,終於如願以償。

  --同學的話

  1987年6月23日子夜。63輛草綠色的軍用卡車載著1651名大學生浩浩蕩蕩地駛出張燈結彩的複旦大學校門。門口是鞭炮,是歡呼,是軍樂,這是這所著名的江南學府10多年來未出現過的壯景奇觀。

  天,下著綿綿的細雨,車廂內,是令人亢奮的活力。19歲,充滿朝氣的豆蔻年華。軍人,是什麽樣的稱號?軍營,是個什麽樣的去處?大學生們帶著浪漫,帶著新奇,帶著吉他,帶著英語課本,也帶著色彩斑斕的思想,去無錫某部隊,接受正規化的軍訓了。

  閻俊的父母就要去意大利,一去便是兩年,他真想早點回家,真的,想父母了,但又舍不得放棄這次軍訓,軍營的誘惑力太大了。考完試,他給父母親寫了一封告辭信,就隨著隊伍來了。“這是人生的又一戰場,相信我那軍裝下的軀體會變得更加高大,心靈會變得更加充實。”

  許軍在出征前寫了一首詩,怪有味的:

  暫且告別牛仔褲幸子衫,

  把優美的體型溶進國防綠的行列。

  暫且告別溜冰鞋華爾茲,

  讓錚亮的槍刺在肩頭莊嚴地閃光。

  昨天,還在黃浦江畔留下書聲,

  今日,又在太湖之畔印進足跡。

  從此,生命之畫又添了一層青春的底色,

  從此,人生之旅又多了一段驕傲的日子。

  軍營有軍營的綠,學校有學校的綠。在鴿哨滿天的和平歲月裏,從綠色的校園走向綠色的軍營,恐怕絕不是簡單的綠色的更替嗬。

  “自由電子”進入了軌道

  軍人和大學生,同是綠的兒女,卻有著不同的性格。在綠色的校園裏徜徉的是風采各異的大學生,校園是他們平等、自由、民主的伊甸園,校園給了他們以充足的機會去發展,顯示自己的個性,但作為一個整體,他們往往是鬆散的。在綠色的營區裏行進的是步調高度統一的軍人,紀律是一根始終繃緊的弦,服從命令是軍人的天職,統一的共性比個性更為重要;軍人,作為一個個人力量是有限的,但作為一個整體,卻可以成為不可戰勝的鋼鐵長城!

  --同學的話

  小時候都聽過“葉公好龍”的故事,天天盼龍來,龍真的來了,卻又怕了。大學生們沒經受過磨難,懷著經受磨練的願望踏進了軍營,對於生活的艱苦與嚴格的管理,不能說他們沒有思想準備,幾十天嘛,卯卯勁,熬一熬會過去的。但一旦軍人生活真正開始,卻又有點受不住了。

  做軍人這麽犯難!每個人事先都需要整整容,唉呀,不知道頭發犯了哪條規。女生頭發不能披肩,男生前帽沿及帽沿後都不許露出頭發,該剪掉的都得剪掉。可讓那些蓄了長頭的男孩理掉長發,卻遭到了半是求情半是抗議的討價話:“我寧肯出50元錢,也舍不得這頭蓄了多年的長發。算了吧,開開恩,讓我留著,我軍訓不會拖後腿的。”可這是軍容軍紀,沒辦法,隻能照辦!

  吃飯的規矩也不小,必須先整裝排隊,還要唱支歌,吃飯時,不準說話,誰說話讓他站到外邊吃。否則,又是犯規。

  睡覺,又得按規矩辦。早上6點鍾,哨子一吹就得爬起來,晚上9時半一律熄燈,不管睡得著睡不著,都得上床,還不準開臥談會。規矩大如天了。

  麵臨太湖,背靠惠山錫山,迷人的旅遊勝地,促使有的人來之前就悄悄地帶足了錢,抽空還想逛逛揚州、鎮江哩。但是,一到駐地,連長就宣布,不許逛馬路,不許逛太湖邊和逛山,就是星期天,也隻能10%的同學輪流出去,還得按時歸隊銷假。

  最使人不能接受的是看電影和電視,不管你看過沒看過,不管你喜歡不喜歡,願意不願意看,全班都得統一行動,排著隊一起去。

  規矩啊規矩,“自由電子”必須進入軌道去自由。

  於是,一些平時散漫慣了的學生便開始有了牢騷,從心裏嘀咕,直衝到了口邊:“肚子餓得要命,還那麽多規矩。”“大熱天去拔草,這不破壞生態平衡嗎?”“幹嘛老是紀律紀律,還有沒有自由?”一位女同學甚至聽著連長在上麵講話,心裏開始了一句句反駁。人民解放軍的政治工作者們早就瞄到了這一點,連隊展開了大討論,部隊首長說:“作為一個戰士,為什麽必須強調組織紀律性?一切行動聽指揮,這是部隊的戰鬥力所在,戰鬥力就意味著消滅敵人,保存自己,讓敵人死去,讓自己活著。沒有嚴格的組織紀律,再現代化的軍隊也是一盤散沙,永遠贏不了戰爭。懂嗎?大學生同誌。”

  懂了,漸漸地懂了。討論到最後,大學生們自覺或還不那麽自覺地去服從那麽一個普通的真理了:“軍營就該有軍營的樣子,到這裏來,就是讓軍人的氣息熏染我們,如果鬆鬆垮垮,也會令我們自己大失所望的。”

  懂了的道理就會逐步變成行動,大學生們是服理的。

  星期天,一營數百名同學從梅園分手去無錫逛市容,營部規定必須在下午4時半以前返回梅園,然後一起乘大卡車回營房。學生兵能準時回到梅園嗎?輔導員捏著一把汗,營首長似乎也有些擔心,然而到了下午4時半,已經一個不缺地登上了大卡車。這在學校裏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師長,團長、營長,這些評銜時可能是扛著牌子的將官、校官、尉官,倒對學生的行動感到欣慰了,嗨,上軌道了。本來嘛,沒有規矩是不成方圓的。

  家在內蒙的林洋,家裏親人病故給他發了電報,部隊批假一周,他吊唁了親人提前兩天返回部隊。

  一位同學星期天請假外出,路上公共汽車壞了,他怕遲到,先打了個電話給部隊,然後一口氣跑了4公裏,準時趕到連隊銷假。

  哦,“自由電子”開始進入了軌道!

  他們在軌道上感到了人身的另一種自由,它不是在校園裏睡懶覺睡到11點逃課,以及帶著女朋友不辭而別去外地遊逛兩周再回學校的那種無規矩浮燥的自由。

  三十九級台階

  綠色的夢每個人都有,夢中的一切都是美的,即使是苦也仿佛是美的另一種方式的化身,然而現實是客觀的,我們必須移去夢的枕席,從迷幻的紗幕中走出,歸回到烈日下的隊列中去……

  --同學的話

  來連隊時,穿上碩大的軍裝,真想一路蕩過去,風光風光,照一張挺帥氣的照片,寄給遠方的她或他。

  但是,第二天,嚴格的軍事訓練就開始了。雖然訓練強度不及新兵的一半(這是那位師長說的),但是每個人都感到了難以適應的艱苦性。

  兵頭將尾的班長要求他的士兵行如風,站如鬆,坐如鍾,2人成列,3人成行。一句話,走要有走相,站要有站相,坐要有坐相。

  隊列訓練,簡單枯燥,但得耐著性子,做好它似乎不容易,一遍不行,再來一遍,二遍,三遍……直至姿勢準確了為止。可笑人的是,站,也是生平第一次感到軍人的站立是並不亞於為考“卡斯比亞”所付出的艱辛,10分鍾持久性站立,多麽不易嗬,別小看10分鍾,一動不動,就是坐著也受不了,更何況是赤日炎炎之下站著。有人撲通一聲暈倒了,軍官們扶起這位倒下者,讓他休息一下再練。剛來時接待大學生們的熱情似乎一點也沒有了。在訓練場上,平時和藹可親的班長、連長一個個快成了“虐待狂”?

  這是一級怎樣的台階嗬,越上這一級台階,感情和毅力都需要付出,艱難地付出。然而跨上了一個台階就會見到一處勝境。二團十連連長王平隨意點了10個同學的名,“出列,卷起你們的袖子和褲管”。隻見大學生們的胳膊肘上和膝蓋上磨破了皮,有的還在淌血。“好樣的!”連長說出了3個字。但隨即劉帥“慈不帶兵”的訓導又促使他收起了滿意的笑容,發出了新的指令:“入列,下個課目,匍匐前進!”

  如果說艱苦訓練讓大學生們經受了考驗,登上了一個個坡坎的話,那麽生活同樣需要他們具有勇氣去克服難關。首先是蚊子關。同學中流傳著一句順口溜:“無錫有一怪,3個蚊子炒盤菜”。一位同學給在校的老鄉寫信時說:“經受了無錫蚊子的轟炸襲擊,複旦的蚊子就不在話下了。”許多同學的小腿上被咬得紅一塊腫一塊。挺過來了,真的挺過來了,大學生們自信,去老山貓耳洞,去邊境的密林,也準會過得了這一關的。同齡人,同樣的血肉之軀,同樣會是中國的好兒男!

  跟大學比,這兒用水困難一些。在有些連隊,用水有點緊張,開水有時供應不上,甚至幾天洗不上一次澡。師郭參謀長給同學們擺了困難,部隊水站壓力小,中途又被附近工廠載去,所以常常缺水。說完,講上自己的一段經曆:那年在越南戰場上,整整一年我隻洗一次澡,還是在汽油桶裏放了點水,燒熱了,輪流進去泡上5分鍾。學生們釋然了,比之前線這兒又是天堂了。豈不知參謀長講完這段故事,晚上回到師部,向師長作了匯報,師長立即給團裏下了道命令:每晚7至9時部隊家屬區停水,把水接過去供大學生用。大學生知道後無不感動萬分,精神上又躍上了一個台階。

  大學生隻發一套軍裝,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汗。六七月份,正是江南梅雨季節,洗了也來不及幹,又沒有可換的衣服,於是就整天穿在身上。日子久了,衣服上泛起一道道白色的鹽花印子,還散發出一股酸臭味。當然這比用水的困難是小巫見大巫。

  去部隊訓練,開始定的夥食標準是每天1.48元,可是大家還嚷夥食不好,後來增加到每天2元。還有人傾其所有,買罐頭來吃小灶。師長說:“我們新兵的夥食標準是1.28元,你們比新兵已不知好多少了,而新兵又比中國許多地方的農民要好多了。大學生的心胸應該裝下整個中國,還要想到那些沒有解決溫飽地方的人民!”大學生又服了這個理。

  台階啊,台階,多少個台階得跨。

  現在的大學生的體質也太弱了,二團841個學生中,去營部衛生所看過病的達1671人次,去團衛生隊看過病的達564人次(實際處方數),這樣的體質真讓人擔憂。剛到部隊時,有的學生挑食吃,剩下不少飯菜喂豬,在三團七連,把一口100多斤重的豬也給活活地撐死了,而後來,男生們每天卻可吃到1斤9兩。乘風而進,鼓勁而前,長驅直上,大學生們不斷在朝真正的“兵”靠攏。

  軍訓,衝擊了大學生身上的驕、嬌二氣,增強了他們吃苦耐勞的精神,也鍛煉了他們的體魄。黨委書記林克說:“我以前在清華工作,那時清華有句口號,大學生畢業後要健康地為祖國工作50年!”要真正達到這個目標,還需大學生們不斷努力。

  在部隊軍訓正好39天,有學生把它譽為“39級台階”,這是人生中難忘的“39級台階”嗬!

  女兵--男子漢

  我總想成為一名男子漢,我又素知軍隊裏有出男子漢的環境。難怪男同學講他們在這裏要完成從男孩子向男子漢的過渡。我把各種感情摻進軍營中體驗、分析、觀察。人性和軍性的結合,將是更完善的精神和氣質。

  --同學的話

  600多名女大學生擁向軍營,600多個女性在國防綠披蓋下融成了一個共性--士兵的行列。軍營裏出現了那麽多的女兵。訓練時,一樣的綠軍裝,一道道綠色的行列,休息時,鮮豔的短裙、短衣,一束束五彩的花朵,宛如軍營裏爆炸了一顆顆炸彈。長長的日記裏,蘊藏著一顆顆豐富的心:“身不在男兒列,心卻可以比男兒烈”。練兵場上,一樣的裝束,一樣的緊張,那陣勢並不比男兵差,三天的室內“戰鬥”,被子終於有棱有角,一個星期後,又學會了正步走。

  “立正”,軍令如山倒。立正時,有頂天立地的感覺。站、走、坐、睡,3歲就已經具備的本領,在這裏一切都得從頭做起。“我們不敢放縱自己了,唯恐神經一鬆,會歪歪扭扭地搭在那兒,我的懶,我的累,不知被什麽力量攝走了,使我成為一尊綠色的雕像,紋絲不動”,這是吳毓敏的感受。“平日,一點點驚怕就叫‘媽呀’的女孩子,已經獲得了勇敢,並正精神煥發地站在那,終於,我們開始踏步走了,向著那遠處的綠走去。”

  自然,女孩子中也有哭鼻子,下“毛毛雨”的,但更多的是不甘示弱!也有汗顏愧悔的。一位新聞係帶著6瓶進口防曬霜的女學生,軍訓結束時已自豪地說:“我敢說,我已向戰士靠近了一步,我不怕烈日驕陽了。”最了不起的是野營拉練,在赤日炎炎的天氣下,身背背包、槍支,要走上25公裏,沿途不走大路走小路,還要爬山翻崗,進行模似作戰演習。也許對這些少男少女們來說,走這25公裏是生平第一次。但是出發時卻是沒有一個人肯留下來“看家”的,班長的命令居然也失效了。誰願意留呢,興許我這一輩子就這麽一次拉練,所以誰也不願意留下。班長沒辦法了,最後隻能全體站隊報數,誰報遲了,報錯了,誰就罰留家。女同學的耐力也真大,20多公裏,沒有一個女兵上“收容車”,身上的槍支、背包堅決不讓班長幫著背,再苦再累也要堅持。上“收容車”多不光彩,不上。有的女生腳底起了泡,身上被汗浸得透濕,但,堅持吧,軍人的堅持是世界上最有價值的動力。一位身材瘦弱的女同學,在拉練中背著衝鋒槍第一個衝上山頭時,激動地高喊:“我是一個勝利者!”她們對自己的意誌感到欣慰。

  “在這裏我已經不再屬於我自己了。”

  “軍裝能使我們抑製住淚水。”

  “我們要衝破自我封閉的藩籬,接觸校園外多彩的世界,並在這種接觸中思考、沉澱、升華,收獲我們的知識和思想。”

  “我們決心以自己的努力,塑造當代軍人和當代大學生相結合的嶄新形象。”

  --這就是這些女兵們的心聲!在這39天裏,她們沒有當彎腰的女孩子,而是當著挺胸的兵。

  在士兵的行列裏,她們一樣槍刺閃爍,一樣步伐軒昂。

  讀一讀一位女同學給她母親的信也許是有意思的:“媽,您知道嗎?我居然被指定為我們二排六班的副班長;平日在家或在校,就數我最愛丟東西,室友們戲稱我為‘少根筋’(您別笑話),現在讓我當上事務科科長,實在夠嗆,不過我會盡力而為的。並希望自己早日‘鍛煉成長’,將此雅號免了。媽,您知道我們早上吃些什麽嗎?辣的醬菜!辣得嗓門嘴唇冒熱氣,在家裏或在學校裏我可是從來不吃辣的,但說也奇怪,我來這裏後的飯量是有增無減,而且還居然漸漸品出一點辣的味道來,看來想利用軍訓來減肥的目的是難以達到了……”

  關於“歌”的故事

  軍營裏的一切都是綠的。青綠的山,淺綠的水,深綠的樹,嫩綠的草,就連人,也是綠的。

  不再有我,不再有你,也不再有他,每個人都融進這國防綠的混合色中,化作天空大地的兒女,有群山的威武,也有溪水的婉約,是堅實的大樹,更是無聞的小草。一道道綠色長城從這裏崛起。

  --同學的話

  在軍營裏,一切不再是個人的,個人的行動要服從於集體的行動,每個人必須時刻記著自己的一舉一動影響著也代表著全班、全連乃至全團。顯然,大學生集體榮譽感有了很大增強。這裏記下的是三個關於“歌”的故事。

  當午練歌

  全團唱歌比賽,二團十連沒拿到第一,王連長滿臉不高興。大學生們卻滿不在乎,這種小兒科的榮譽,有沒有無所謂。誰知連長卻下了道命令,“中午誰也不準睡覺,統統上山練歌去!”戰士們心中開始罵開了連長。

  7月的中午,正是最炎熱的時候,烈日當空,大地冒著滾燙的蒸氣,大學生套上印有一道道白色鹽花的軍裝,往山上跑。啊,太湖!登高望遠,煙波浩瀚的太湖盡收眼底,腳下是漫山漫坡的鮮潔的蔥綠,大家的臉色陰轉多雲,但是連長這時又來了個“向後轉”,讓大家背對太湖唱歌,一下子大家從多雲轉陰,滿肚子的怨氣。心中的小鼓又敲開了:“好狠心啊,不通人情。”

  這時營長張建平聞訊趕來了,“我中午要睡覺時,發現你們的隊伍往山上拉,心想該又是你們連長‘作祟’,跟你們過不去。果然不錯,他讓你們午休時間吊嗓子來了。”他婉言批評了連長,營長掃視了一下列隊站著的大學生們,倏地,動情地說:“可是,同誌們,你們知道你們的連長嗎?你們的連長是我們軍裏最年輕的連長,才21歲。軍校畢業就上了老山前線,他發誓要做個真正的軍人,他從未在任何場合下輸過,什麽都要爭第一。在戰爭年代,有這種將領才能無往而不勝,在和平時代,這種精神也不能少。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強將手下無弱兵。”他突然降低了嗓門,輕輕地說,“望同學們諒解,啊?”

  學生們的眼睛濕潤了,軍人,就應當有傲氣,不爭強好勝的軍人難道會是一個合格的好軍人?他們向自己的同齡人、21歲的連長行崇高的注目禮。於是,太湖之濱,吼起了雄壯嘹亮的歌聲:“向前,向前,向前……”

  含淚的歌

  三團的會操評比結果公布了,一連沒有很好發揮平時訓練的水平,沒有拿到第一名。代表一連參加會操的11名女同學都傷心地哭了。她們感到辜負了大家的期望,影響了集體的榮譽。

  中午,連長袁堅剛來看望大家,11位女同學站成一排,不知誰先帶頭哼起了一首日本歌曲:“把你的手兒拍起來,忘掉那失敗,把你的眼淚擦擦幹,忘掉那心煩。每個人都會有不如意,每個人都會有失敗,隻要你真誠地去努力,成功就會來……”大家都跟著唱了起來,她們用歌聲向連長表達了今後為連隊爭光的決心,唱著唱著,眼眶濕潤了,模糊了,11位姑娘中10位流了眼淚。

  這位穿爛了幾套軍裝的連長受到了深深的感染,心靈被震撼了,他對大家說:“英雄有淚不輕彈,戰士需要的是無聲的笑,沉默的哭,把難過化為力量,爭取下次奪冠!”

  女兵的心顫動了,軍人的榮譽感被呼呼地燃旺了。

  會前賽歌

  三團在一次大會前進行了賽歌。

  一營的女同學首先唱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由於起音太低,聲音不夠宏亮。二營乘虛而入,也唱起了軍歌,全場掌聲雷動。

  三營深知如再唱軍歌可能聲音壓不過二營,他們發揮大嗓門的威力,別出心裁地來了首《好鋼還須火來煉》,一下子勝過了二營。

  這時,一營的300多女同學再也坐不住了,強烈要求再給一次機會,她們發揮了自己的特長,唱起了《紅色娘子軍連歌》。雖然聲音不如二、三營響,但效果可稱第一。她們不甘落後的精神受到了全場的讚揚。

  須知在校園,集體的觀念是淡薄的,大學生十分愛談的話題是自我價值。而在軍營,個人價值和集體價值的碰撞,使青年大學生的思想得到了升華。這對他們今後在共和國的各個崗位上工作會起什麽樣的作用呢?那是需要實踐檢驗的事,但願我們的大學生們永遠別忘記這39天的軍旅生活,別忘記在這裏曾經得到的營養。

  這裏我要感謝張德明老師,是他用細膩的筆鋒展現了複旦大學生的軍營生活,也使我們感到了由衷的欣慰。

  安全回到複旦

  在第二期軍訓任務圓滿完成後,我們用我師裝備的65台汽車,將軍訓的1600餘名大學生從無錫輸送到上海複旦大學。為了確保安全,我們再三動員教育,每車均有幹部帶車,參謀長郭盛貴在車隊前壓車保持行車速度,我乘車在途中檢查,車隊通過常熟之後,我發現有一輛車的蓬頂上似乎有人。我讓該車停下檢查,果然是一名男同學,他怕車中太熱而爬上了車頂,我狠狠地批評了帶車幹部,又狠狠地批評這位同學:“你膽子太大了,要是從車頂上摔下來還有你的命嗎?你違反規定,下車自己步行到上海去。”該同學再三檢討認錯,同學們也為他求情。我說:“好吧,看在同學們的情麵,你坐到後麵收容車上去好好想想到底錯在哪裏?到學校後寫出書麵檢討。”我用對講機將此事通報到所有帶車幹部,要求吸取教訓,確保安全。

  當我們把大學生安全送到學校又安全回到無錫時,我才鬆了一口氣。因為訓練大學生安全是第一要務,出了事故影響太大,不僅影響軍隊聲譽,而且還影響軍地關係,更對大學生個人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失。就在我們安全回到無錫後,就接到南京軍區直接打到師值班室的緊急電話通知:“友鄰師軍訓的上海交大學生,在乘車遊覽返回途中,汽車油箱爆炸造成兩名學生當場死亡,幾名重傷的學生在地方和軍隊醫院搶救,明天上午軍區派直升機到無錫,將在101醫院搶救的一名同學送往上海,接應的組織指揮工作由一八一師負責”。我接到通知後,心情十分緊張,但慶幸的是我師的軍訓任務已安全圓滿地完成了。關於由我指揮直升機輸送搶救交大學生的工作,那一幕幕難以忘懷的場景永留心間……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