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節 新四軍的戰場攻勢

  1944年,華中敵後戰場形勢發生重大變化,從1943年的最困難時期進入恢複和再發展的新時期。這一年,日軍從華中抽調原有大部分老部隊參加打通大陸交通線作戰和投入太平洋戰場,臨時新編獨立步兵旅和野戰補充隊之類的部隊接替華中占領區的警備,華中日軍數量1943年底約21萬人,1944年減少到約17萬人。人員減少,兵員素質下降,特別是日軍已處於全麵崩潰的前夜,士氣大大下降。

  日軍為彌補自身兵力不足,進一步利用偽軍,加強對偽軍的控製和掌握,積極調整和編組偽軍,強化其戰鬥力,並調離其原屬地區,使其逐漸脫離地方性。如日軍於1943年12月24日將李長江的第1集團軍番號撤銷,李長江調任偽參議院副院長,所屬部隊改為第5集團軍,由項致莊任總司令;1944年底又將項致莊部調浙江,將在華北冀魯豫邊區的偽第2方麵軍孫良誠部調蘇中、蘇北接防。偽軍數量由1943年的20萬人增至35萬人。日偽軍對華中敵後抗日根據地,繼續進行“掃蕩”、“清鄉”、“治安肅正”,在沿海繼續推行“屯墾”計劃。1944年,日偽軍對抗日根據地“掃蕩”仍較頻繁,但每次“掃蕩”的兵力均較小,時間也不長。

  1944年2月,中共蘇中區黨委決定發動車橋戰役,奪取淮安、阜寧、寶應三縣交界的淮寶地區(車橋、曹甸一帶),作為後方陣地。車橋駐有日軍80人,偽軍500餘人。蘇中軍區集中5個團組成3個縱隊,以1個縱隊攻車橋,2個縱隊打援,以保證奪取車橋。3月5日淩晨1時50分,戰役開始,攻堅部隊一舉突入車橋鎮內,至當日晚上,攻克碉堡33個,將偽軍全殲,日軍殘部退守一獨立瓦房繼續頑抗。當日黃昏起,日軍援軍逐批趕到,新四軍阻援部隊將頭三批援敵共500餘人大部殲滅,後因援敵越聚越多,加之部隊經一天兩夜苦戰,過於疲勞,乃於6日拂曉前安全轉移。6日晨大批日軍進占車橋,但懾於新四軍聲威,於7日放棄車橋,撤回淮安,爾後又放棄車橋周圍的一些據點。從8日至13日,新四軍又收複和逼退曹甸、徑口、塔兒頭、張家橋等日偽據點12處。此役,共殲滅日軍上校以下460餘人和偽軍500餘人,淮安、寶應以東縱橫百餘裏全部解放,進一步溝通了蘇中與蘇北、淮北、淮南的聯係。1個月後,蘇中區黨委、行署、軍區由東台縣東南三倉一帶移駐車橋附近寶應縣的固津一帶。

  接著,新四軍蘇北軍區淮海軍分區(第3師第10旅兼)於1~3月發動春季攻勢,攻克日偽據點30餘處。

  4月19日,蘇北軍區集中淮海軍分區(第10旅)主力和第7旅一部,發起高(溝)楊(口)戰役。高溝、楊口是灌雲、新安鎮之敵伸向西南的主要據點,高溝位於新安鎮西南20公裏處,楊口在高溝西北5公裏處。這裏由偽軍2000餘人固守,控製鹽河、前後六塘河,割裂了淮海軍分區與鹽阜軍分區的聯係。蘇中軍區采取各個殲敵的戰法,經16天血戰,於4月25日、5月4日先後攻克高溝、楊日堅固據點,附近10餘處偽據點亦被攻克。此役,共殲滅敵人2000餘人,收複了六塘河兩岸地區,使淮海、鹽阜兩區完全連成一片,改善了蘇北抗日鬥爭局麵。

  9月,宿遷日軍一部88人、偽軍90餘人,南下到泗陽縣城西北20公裏處、運河南岸的林公渡村建立據點。淮海軍區當即集中主力第1、第2、第4支隊於9月7日晚發起攻擊,經一夜激戰,於拂曉前拔除林公渡據點,擊斃日軍連長以下66人,俘日軍5人,斃傷俘偽軍90餘人,粉碎了日偽軍確保運河交通聯係、隔斷新四軍蘇北、淮北兩區聯係的企圖。

  此後,新四軍淮北軍區部隊,從3月16日開始發起攻勢作戰,持續50天,至5月5日,共拔除據點46處,破壞並控製宿(縣)靈(壁)公路之大店集至靈壁段及泗(縣)宿(遷)公路,泗縣、靈壁外圍除前後張樓外,其餘據點幾乎全被掃清;邳(縣)睢(寧)銅(山)區除運河沿線、隴海鐵路、海鄭公路及眼寧城北之魏集、車甸外,已無敵蹤。

  從6月上旬起,淮北軍區部隊再次發起攻勢,先後拔除張樓外圍朱場、三周家等據點。7月5日起,強攻前後張樓,至11日將其攻克,使泗縣北部地區獲得解放。

  淮南軍區(新四軍第2師兼),從1943年下半年直至抗戰勝利的1945年,主力一直集中在津浦路西,采取北攻(日偽)南防(桂頑)的方針堅持鬥爭,津浦路東則主要由地方武裝堅持。

  津浦路東軍分區之盯嘉支隊,於1944年1月24日夜(農曆除夕夜)襲入盯胎縣城,一舉殲滅偽縣政府、偽警察局,消滅偽保安隊一部,共殲敵200餘人,繳槍120支,自己卻未傷一兵一卒。2月,浦六工委武工隊夜襲六合縣瓜埠鎮偽區公所及偽軍,殲俘偽區長以下200餘人。12月22日,來六支隊在六合縣城北之羊山頭伏擊開赴程駕橋換防的日軍1個班和偽首都第3師1個營,斃傷日偽軍120餘人,俘偽營長以下200餘人,受到新四軍軍部通令嘉獎。

  1944年上半年,鄂豫邊區由於片麵強調“以鞏固為中心”,“減少戰鬥頻繁”,作戰決定權集中於高級機關,因而錯過一些有利戰機,使抗日根據地軍事鬥爭一度出現被動局麵。1944年下半年邊區部隊加強了對敵鬥爭,形勢好轉。第3軍分區於8月圍攻日偽軍新設立的監利縣汪家橋據點,迫其逃走,9月5日,在西陽之管家棚俘獲偽定國軍副軍長汪步青、參謀長張維春等20餘人,並於同月在潛(江)西(陽)邊殲滅偽軍劉明輝部。

  1944年,華中敵後戰場軍民,共殲敵5萬餘人,解放國土7400餘平方公裏,人口160餘萬,基本上製止了日偽軍對根據地的進攻,溝通了津浦路東各根據地的聯係,各地鬥爭局麵得到進一步改善。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