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節 統一是中國文化發展的必然歸宿

  秦漢時期,中國文化的統一從表麵上看是由當時的民族英雄們領導完成的,但實際上是必然歸宿使然。換句話說,中國文化的統一並不在乎由誰來領導或由誰來完成,而在於它什麽時候能夠實現。中國文化必然統一的歸宿是由其所處的地理環境所決定的,這種必然歸宿不受任何人的左右、支配或控製,也沒有人能擋得住。秦始皇、劉邦、漢武帝等人的功績在於,當條件成熟時他們勇敢地承擔起了曆史的使命,英明地順應了曆史發展的潮流,使中國文化得以在秦漢時期實現統一。

  中國文化必然統一,一是中國地理地貌的特點使然,二是中國地理位置的優越使然,三是黃河中下遊地區的地理環境特點使然。

  一、地理地貌特點決定中國文化必然統一

  中國的地理地貌有兩個主要特點:一是四周擁有相對封閉的天然限隔;二是內部沒有不可逾越的地理阻礙。

  中國東邊是浩瀚的大海。對於古人來說,廣闊無垠的大海無疑是一道天然屏障,外麵的人進不來,裏麵的人也出不去。中國北邊是覆蓋著廣闊無垠的草原和沙漠的蒙古高原,這裏地勢雖然起伏不大,平均海拔也隻有1500多米,但屬於幹旱半幹旱、寒冷半寒冷地區,隻適合遊牧經濟,不適合農耕經濟,從而形成一道天然屏障。中國南邊有橫斷山脈,位於今四川、雲南的西部,西藏的東部,南北走向,因其橫隔東西交通而得名。另外,還有順山勢奔騰不息的怒江、金沙江、瀾滄江等。它們所形成的天然地理屏障,不僅對古代交通造成極大的不便,即使是今天還有許多地方從沒有人進去過,再加上這裏到處是熱帶叢林瘴癘地區,因而越往古代這裏就越是中國與外界交往的阻礙。中國西邊,分為西北和西南兩個部分。西北的帕米爾高原是古代蔥嶺的一部分,海拔4000米以上,屬於高寒幹旱地區。盡管從漢代起一直到唐代,著名的“絲綢之路”從這裏經過,往西通往中亞、西亞和地中海地區,向東通往黃河流域地區。但是,由於自然環境的惡劣,在古代這裏一直是一個難以逾越的西北地理阻隔,除了少數追求高額利潤的商人、負有政治使命的使者及具有堅定宗教信念的信徒以外,很少有人不顧死活地從此經過。西南則有世界上最高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喜馬拉雅山脈上雖有一些通往印度半島的小道,但四五千米甚至更高的海拔,使它們不可能成為經常人來人往的通途,所以喜馬拉雅山脈至今仍是中國與南亞諸國天然的分界線。

  中國四周的天然地理限隔雖然隻是相對封閉,但它呈現出兩項功能:一是保護中國文化免遭外敵毀滅———這是中華文明不間斷傳承5000年的原因之一;二是提示這個區域中的不同民族隻有統一起來才能共存共榮。

  不僅如此,中國境內的河流、山脈等地理阻隔沒有一個是不可逾越的,尤其最早進入文明時代、文明程度最高的黃河中下遊地區和長江中下遊地區更不存在什麽難以逾越的天然屏障。這一地區的秦嶺山脈、太行山脈、大別山山脈、黃河、淮河、長江等在很早的時候就被我們的先民征服了。所以,沒有什麽地理限隔可以阻礙中國文化的南北、東西統一。

  當然,僅有上述地理地貌特點還不足以使中國文化的統一成為必然歸宿,它們隻是指引出了一個方向,還必須與下麵兩個因素結合起來才行。

  二、地理位置優越決定中國文化必然統一

  中國所處的地理位置是:絕大部分地區處於中緯度;位於全球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東部,東臨全球最大的海洋———太平洋,西南隔東南亞與印度洋相望。

  這種地理位置有兩個優越性:一是氣候溫和,二是雨熱同季。氣候溫和是處於中緯度所造成的,雨熱同季則是因季風氣候的發達而引起的。季風是隨季節變化而形成的大範圍的風向。中國東部地區夏季時節盛行從海洋刮來的濕熱的東南季風,冬季則刮幹冷的西北季風。於是,當春天氣溫升高時這裏便開始下雨,到了夏天則一直處於雨季中,當秋季來臨氣候轉涼時雨水也逐漸減少,因此溫度和水分配合良好。

  這樣的優越性,毋庸提示,顯然為農業的起源和發展創造了極佳的條件。因此,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產生農業的國家之一。至少在距今一萬年以前的時候,也即原始社會母係氏族時期的早期階段,農業在中國就產生了。不僅如此,中國這樣的地理優越性還特別適合一夫一妻製的小農經濟的生存與發展。甚至可以這樣說,作為自然經濟的“溫床”,全世界再沒有比像中國這樣更適合其發展的地區了。所以,小農經濟在春秋戰國時期隨著生產力的提高而大量出現絕非偶然,它是中國地理環境培育出的必然綻放的花朵。從此,它一直是兩千多年封建農業生產中居有絕對優勢地位的生產方式。

  小農經濟的特點之一是生產單位小。正因為生產單位小,所以它又具有脆弱不堪的特點———經不起天災、人禍的打擊,一有風吹草動就會遭受破壞,甚至徹底破產。對於人類來說,天災至今無法避免和抗拒,一遇水旱災害等農業便減產甚至顆粒無收,古代更是如此。不過,天災無法抗拒,“人禍”由於起因於人,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說是可以避免的。人類給自己造成的最大的禍患就是戰爭,而它是可以避免的。如何避免呢?最好辦法就是統一起來。各個農業區都統一在一個政府的領導之下,相互之間化幹戈為玉帛,不再有戰爭,並由這個政府統一指揮生產、安排生產、組織生產,這樣小農經濟就會生存和繁榮起來,它不僅會為這個政府提供幾乎所有的物質資料,而且還會創造出輝煌燦爛的古代文明。所以,小農經濟強烈要求統一。應這一要求,秦漢時期文化統一終於實現了。由於小農經濟的產生是中國地理環境所導致的必然結果,所以黃河中下遊地區、長江中下遊地區,以及其他適合農業生產的地區的最終統一,也一樣成為不依人的意誌為轉移的客觀必然。

  三、黃河中下遊地理環境特點決定中國文化必然統一

  上述兩點雖然說明了中國文化必然統一的歸宿,但是還有一個問題沒有解決,即由誰來統一的問題。如果在中國這個區域內有兩個以上勢均力敵的勢力,誰也征服不了誰,那麽統一肯定是無法實現的。十分幸運,黃河中下遊地理環境特點決定了中國文化必然以它為核心來完成統一。

  黃河中下遊地區的地理環境特點是土地遼闊,水源充足,土質疏鬆,肥力尚可。這一地區的地理範圍大致包括今河南、山西、陝西、河北、山東等省的部分地區,十分遼闊,其中有兩個大的農業墾區———華北平原和關中平原。黃河及其支流,如渭河、涇河、洛河等,為這一地區農業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水源。而這裏鬆軟、疏鬆的黃土土質則使其易於開墾。原始人用原始、簡單的生產工具,如石器、木器、骨器等,就可以開墾出來。這裏的土地雖不十分肥沃,但肥力還算可以,尤其古代時的自然條件比現在好多了。春秋戰國時這裏還保留著不少的原始森林,土地基本上被草原所覆蓋,所以水土流失並不嚴重,這由古代稱黃河為“河”而不叫“黃河”就可以得到證明。

  黃河中下遊地區的這種地理環境特點決定了中國最早的農業區必然在這裏形成,同時這裏還必然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更為重要的是,這裏不僅最先進入文明時代,而且長期保持著領先地位。其周邊“四夷”由於政治、經濟的落後,一方麵導致它們無法對這裏的文明造成致命破壞,另一方麵也使得它們為了求得自身的生存與發展而不得不接受黃河中下遊地區的文化征服。所以,中國文化統一的主角就非黃河中下遊地區莫屬了。正是這個原因,秦朝時南方諸民族接受了中原王朝的統治;兩漢時今天的新疆地區劃入中原王朝版圖;宋朝時海外澎湖成為中國行政區域的一部分;元朝時蒙古地區正式列入中國版圖,西藏地區承認了中原王朝的領導地位,台灣也被劃入中國的行政版圖等,都成為中國文化發展的必然歸宿。

  中國這樣的地理環境,不僅使中國文化必然走向統一,而且在統一之後,即便政治上再出現分裂———無論分裂多長時間,分裂狀況有多散亂———最終還是會重新統一起來的。因此,不管三國鼎立也好,“五胡亂華”也好,五代十國也好,還是宋遼金夏時期的天下大亂也好,最後仍歸結為統一。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分裂時間長達400年之久,是秦漢統一以後分裂時間最長的時代,但最後也被隋朝統一了,這種情況在其他國家的曆史中幾乎是不可想像的。《三國演義》 的開篇之句“話說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講的就是中國文化的這個特性,這也是中華民族曆數千年而不分裂、不破滅的原因所在。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