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1、走路還用學嗎

  當今社會,不管你是職場精英,還是社交達人;不管你閱人無數,還是獨居一隅,禮儀都是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質。個人禮儀就像信用記錄一樣,影響著一個人的社會評價,決定著一個人的社會“分級”。個人禮儀覆蓋廣泛,牽涉儀容、行止、言談等多個側麵,但衡量一個人禮儀程度的最有效試金石便是對古人所雲“君子慎獨”做得如何。“一言一語間折射底蘊,舉手之勞處方顯素養”,評價個人禮儀的高下,無須轟轟烈烈的事件,隻要觀照一兩個生活細節,而這些細枝末節如果不加注意,不僅容易聚沙成塔,成為人生中難以改變的毛病,而且很有可能在關鍵節點上讓你丟掉關鍵的一分。

  答案是肯定的。

  衣食住行,日日為之。一個正常的嬰兒,呱呱墜地後,最遲到了兩歲就會順暢地走起來,難道這個孩童都能手到擒來的動作成人之後還要重新溫習嗎?

  這裏所說的走路既是自然人也是社會人的走路。公安部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十多年來,中國(未含港澳台地區)每年發生交通事故50萬起,死亡人數均在10萬人左右,連續占據世界第一之位。這無疑是一塊黑色的紀念碑,鐫刻著多少個家庭的破裂與悲痛。公眾每次看到空難新聞時,都會被那瞬間的陰陽兩隔刺激得淚水漣漣,但是可曾聯想過,上述交通事故的年死亡人數不就相當於每天從中國大陸的上空墜落一架大型客機嗎?

  交通事故居高不下的原因,除去機動車數量激增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便是行人的違規行走——無視信號燈,想怎麽走就怎麽走;不遠處便是人行天橋,但偏偏要冒險跨越護欄;明知是快速路,卻仍然大無畏地穿越綠化帶,從車水馬龍中招搖過市……

  這些規矩不是在幼兒園裏就已經爛熟於心了嗎?怎麽到了成人後卻任憑三令五申,任憑那些慘痛的教訓擺在眼前卻仍然無動於衷呢?

  且不論缺少嚴懲酒駕那樣的高壓態勢,也不說人人心中存在的僥幸心理,成年人不會“走路”的尷尬現實折射的是兩個突出問題:一是對於生命的基本敬畏,二是日常生活中的許多規則還僅僅停留在規則層麵,尚未成為一種潛意識的行為習慣,所以,有必要再重溫一遍基本的行路禮儀。

  出門在外,人車分道,行人必須在人行橫道上靠右側行走,當今城市的人行橫道上大多鋪有凸起的彩色盲道,健全人不要占據這條通道以免給殘疾人帶來不便。過路口時,要按照信號燈的提示,從斑馬線上通過。過馬路時,絕對不能直接橫穿或跨越欄杆及隔離帶,而要選擇過街天橋或地下通道。

  千萬記住,這樣走路不是為了作秀,而是為你的生命加了一把保護鎖。

  走路的規矩還有很多,比如有些人,特別是上班族,為了趕時間,一邊走路一邊吃著早點或零食,而包裝袋等廢棄物隨手向街上一丟,看得環衛工人頻頻搖頭;比如有些人走著走著突然在剛剛掃淨的街道上擤鼻涕、吐痰甚至小便……

  看到此情此景,你還會覺得走路僅僅是個人行為嗎?它其實是一支測試表,顯示著一個人乃至一座城市的文明指數。

  走路的基本規矩還有——當狹路相逢時,切記年輕人謙讓老年人,男士謙讓女士,健康人謙讓殘疾人;遇到相識男女同行時,男士應該自覺走在靠馬路一側,以示保護女士的風度;上樓時,男士應走在女士之後,而下樓時男士則應走在女士之前作為安全導引;雨雪天氣時,如果你撐傘而行,務必留意身旁行人,以防雨水淋濕他人的衣物;拜訪一個陌生場所,向人問路時,要以禮相待,得到答複後,哪怕對方的回答並未解決你的疑問也要表示謝意,絕不能掉頭就走;如果遇到行人向你問路時,一定盡己所能予以解答,假設你不知道,可以據實相告或者為對方提供有價值的線索;在路上遇到交通事故或他人爭吵或有人發病或交警、城管等人員執行公務時,不要圍觀起哄。

  
更多

編輯推薦

1實習菜譜(農家小吃)
2鑒略妥注
3魯迅作品選
4元史演義
5道德經
6偽自由書
7北戶錄
8茶經
9長短經
10長生殿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傳習錄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閑 【已完結】

    《傳習錄》是中國明代哲學家、宋明道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傳習”一辭源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傳習錄》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

  • 鄧析子

    作者:【周】鄧析  

    生活休閑 【已完結】

    《鄧析子》分為無厚篇與轉辭篇兩篇,無厚篇所強調的是君主與臣民的共生關係,勸勉君王治國時應該以平等的心對待臣民,歸結到最後就是無厚,是民本的反映。

  • 東周列國誌

    作者:【明】馮夢龍  

    生活休閑 【已完結】

    《東周列國誌》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著作的一部曆史演義小說。原版名稱是《列國誌傳》,小說由古白話寫成,主要描寫了從西周宣王時期到秦始皇統一六國這五百多年的曆史。作品中所敘述的五百多年之間,英雄輩出,...

  • 獨異誌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閑 【已完結】

    《獨異誌》者,記世事之獨異也。自開辟以來迄於今世之經籍,耳目可見聞,神仙鬼怪,並所摭錄。然有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