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六節 在黃河水泛濫中結束

  台兒莊戰役結束以後,中日兩軍的統帥部重新判斷徐州地區的戰爭形勢,都大量向徐州地區調集軍隊,但戰略出發點不同。

  台兒莊戰役,中國軍隊殲滅日軍萬多人,一度掌握了徐州會戰的主動權。中國最高軍事當局受到台兒莊大捷的鼓舞,對徐州地區軍事態勢作了新的分析判斷,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再一次被打破。對於下一步行動,國民政府一些高級將領意見不一致。有人認為,徐州附近的中國軍隊應轉移陣地;重新建立起一道保衛武漢的新防線。有些人主張,要利用部隊高昂的士氣,再打一個勝仗。

  蔣介石接受了後一種建議,決定“擴大台兒莊戰果”,在徐州地區同日軍進行一場決戰,奪取決戰的勝利。因此,蔣介石按照決戰的意圖,把戰鬥力強的部隊紛紛調到徐州地區。出於這一戰略考慮,第5戰區的部隊由會戰初期的29個師迅速增加到64個師又3個旅,總兵力約60萬人。

  日軍大量向徐州地區增加兵力,主要出於4種考慮。

  一是通過台兒莊戰役,日本軍國主義者看到徐州附近集結了大量中國軍隊,認為這是進行一場決戰的好時機,是殲滅中國軍隊的主力,挫傷中國軍民抗日意誌的好時機。

  二是春季來臨,日軍對北方強國蘇聯的戰備有所鬆弛,在全局上日軍有較多的機動兵力可以南調,戰略預備隊的力量加強。

  三是日本最高軍事當局受台兒莊戰役失敗的影響,對中國軍隊的戰鬥力進行新的評估,認為徐州不可能輕易取得,必須調集重兵,四麵合圍,才能打通津浦鐵路,攻占徐州。

  四是台兒莊作戰失敗後,一些軍官萌發了報複中國軍隊的心理。

  出於以上考慮,日軍統帥部對徐州地區的軍事態勢作了新的判斷,對北平、天津、山西、江蘇、安徽等地日軍的作戰任務重新進行調整,抽出第14、第16、第114師團,命令這3個師團向徐州地區運動,配備各種重武器,調遣數百架飛機,進行徐州作戰,打通津浦路。

  4月3日,日軍大本營研究了進行徐州作戰的可能性。

  4月7日,日軍大本營下達了組織徐州作戰的命令。陸軍部根據上述命令,製定了《徐州附近作戰指導要領案》。其基本作戰意圖是:徐州作戰,華北方麵軍和華中派遣軍聯合組織實施,以華北方麵軍為主,華中派遣軍配合華北方麵軍作戰。作戰開始後,主力兵團向西迂回,從側後保衛徐州,殲滅中國軍隊第5戰區主力。其任務區分主要是:

  華北方麵軍第5、第10、第14、第16師團向開封以東行動,攻占隴海鐵路沿線以北地域;主力南下,進攻徐州;用2個師團向蘭考、商丘方向進攻,切斷中國軍隊向西的退路。

  華中派遣軍第9、第13師團在徐州以南行動,占領徐州以南的津浦路和合肥地區,從南麵策應華北方麵軍進攻徐州。

  4月中旬,“日軍大本營派遣班”進入中國,在濟南設立指揮機構。這個派遣班由參謀部作戰部部長橋本群少將率領,主要任務是協調徐州南、北日軍兩大兵團的作戰行動。4月17日和18日,日軍在濟南召開了參謀工作會議,華北方麵軍和華中派遣軍有關人員在會上明確了兩軍進行徐州作戰的有關事宜。由此可見,日軍大本營對徐州作戰是多麽重視。

  4月18日,日軍發起了新的攻勢。

  日軍第5師團遭到中國軍隊沉重打擊以後,稍經補充休整,以步兵第9旅團為骨幹組成國崎支隊,從臨沂西北的義堂地區南進。第10師團分成3路縱隊,從薛城、嶧縣、向城之間60公裏的正麵上向南攻擊前進,對中國守軍進行牽製性進攻。第16師團的草場支隊擔任第10師團的預備隊,片桐支隊擔任第5師團的預備隊。中國軍隊第2集團軍,第20、第3軍團,第27軍團第59師奮起抗擊。日軍每前進一步,都受到中國軍隊的沉重打擊,進攻遲緩,到月底,這路日軍仍被阻止在韓莊、邳縣、郯城一線地域。

  日軍新的進攻,催促中國軍隊作出新的作戰部署。徐州戰場有64個師,這不是一支小部隊。這些部隊如何部署,蔣介石並沒有作出詳細計劃。作戰廳長劉斐曾向蔣介石建議,山東南部的中國軍隊應該以機動防禦為主。在作戰指導上,除以一部分軍隊同日軍保持接觸外,主力應集結在便於機動的地區,相機打擊日軍;運河沿線要有中國軍隊防守;徐州以西地區,要控製強大的戰略預備隊,以便應付突然發生的各種情況。但是,這些建議沒有被采納。

  第5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對徐州周圍集結重兵有不同看法。李宗仁認為:“我方在徐州一帶平原,聚集大軍數十餘萬人,正是敵方機械化部隊和空軍的最好對象”。李宗仁還指出:“以我軍的裝備,隻可相機利用地形條件,與敵人作運動戰。”

  從以上分析看,蔣介石集團雖然決定在徐州同日軍決戰,但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決戰方案,數十萬部隊匆忙調往徐州地區,倉促防禦,許多帶兵打仗的將領對總的作戰意圖不明了,這是導致後來徐州會戰失利的一個陰影。

  李宗仁經過反複考慮,決定把其中21個軍編為5個兵團。這些兵團是:

  淮南兵團:李品仙任司令員,編有3個軍的部隊。

  淮北兵團:廖磊任司令員,編有4個軍的部隊。

  魯南兵團:孫連仲任司令員,編有9個軍的部隊。

  隴海兵團:湯恩伯任司令員,編有3個軍的部隊。

  蘇北兵團:韓德勤任司令員,編有2個軍的部隊。

  一場數十萬軍隊參加的大會戰開始了。

  徐州大會戰,實際上是徐州外圍戰。

  5月5日,日軍從南麵和北麵同時向徐州夾擊,其戰略意圖是,先迂回徐州西側,再四麵包圍徐州。

  徐州南麵戰場:日軍第9、第13師團從蚌埠沿北淝河、渦河西岸北進。第3師團從蚌埠出發,向大營集、宿縣進攻。

  徐州北麵戰場:日軍第16師團從山東的濟寧渡過運河,向江蘇省的豐縣、碭山挺進。第14師團從河南省的淄陽縣南渡黃河後,向蘭考挺進。第10師團把韓莊、台兒莊地區的作戰任務交給第114師團接替,在夏鎮附近渡過微山湖,向江蘇省的沛縣進攻。

  以上作戰目的一旦達成,日軍就完成了對徐州的四麵合圍,形成同中國軍隊主力進行決戰的態勢。

  為了從四麵合圍徐州,日軍對這次進攻行動進行了精心的準備。進攻發起後,各部隊進展順利,會戰進程似乎是按照日軍單方麵製定的時間表推進的。

  5月9日,日軍第16師團南下,向碭山、唐寨地區挺進,從西麵攻擊徐州。第14師團步兵第28旅團奉命從河南新鄉轉赴山東濟寧,向鄆城、菏澤等地發起進攻,掩護師團主力強渡黃河。

  5月10日,日軍第9師團經蒙城、永城等地,向徐州西南地區進攻。當時,廖磊指揮的第21集團軍所屬第7、第48軍防守淮河中流地域。廖磊命令第171師師長楊俊昌帶一個團,扼守宿縣;命令第173師副師長周元率領一個團,扼守蒙城。日軍進攻蒙城時,周元遵照廖磊司令長官的命令,指揮2000多官兵拚死抵抗。激戰中,防守蒙城的中國軍隊除20多名士兵突圍外,周元副師長及其餘官兵全部壯烈犧牲。這路日軍16日逼近徐州。

  5月11日下午,日軍步兵第28旅團在旅團長酒井隆少將的指揮下,攻占鄆城。鄆城失守,菏澤就暴露在這路日軍的進攻正麵了。防守菏澤的中國軍隊第23師師長李必蕃感到敵情嚴重,嚴令第68旅組織反攻,奪回鄆城。

  第68旅出發後,李必蕃師長親自帶領師直屬隊前往增援。第68旅剛從前線撤退,沒有得到休整,加之日軍的炮火異常猛烈,部隊多次組織反攻,官兵遭受重大傷亡,仍然沒有奪回鄆城。李必蕃師長立即調整部署,把第67旅配置在菏澤左側,把第68旅部署在菏澤的右側,嚴令全師各部隊抓緊時間做好戰鬥準備,死守菏澤。李必蕃是湖南省嘉禾縣人,先後在長沙陸軍小學堂、武昌陸軍中學堂、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學習軍事,畢業後曾擔任團副、參謀主任等職。參加北伐戰爭中,戰功顯著,升任團長。1936年1月,任第23師少將師長。全麵抗戰開始以後,李必蕃率領部隊從臨潼出師抗日,在滄州作戰中,榮立戰功,受到嘉獎。第23師參加徐州會戰,李必蕃師長嚴陣以待,部隊官兵的抗日熱情高昂。

  5月12日,日軍第14師團南渡黃河以後,迅速以一部兵力前進到內黃集附近,截斷了隴海鐵路。這等於截斷了中國軍隊向西撤退的後路。

  5月13日,日軍第13師團前進至徐州西南的永城,占據了徐州西南方向的有利地域,從西南麵包圍徐州。第9師團沿津浦鐵路前進,攻占宿縣。南線日軍,攻占永城、宿縣以後,從南麵形成了對徐州的合圍態勢。

  5月14日,日軍第28旅團憑借化學武器和重炮的猛烈攻擊,突破菏澤的外圍陣地,把菏澤城四麵圍困起來。

  防守菏澤,又是一場血戰。

  李必蕃指揮的第23師,有一支以工兵為主的骨幹隊伍,擅長防守,敢打硬仗。看到日軍猛烈的進攻,李必善知道菏澤已經是一座孤城了,守城的決心更加堅定。他對官兵們說:“我們無論如何都要堅守陣地,絕不能後退,不能再讓日本鬼子在中國的土地上狼奔豕突了。”

  日軍攻城的炮火越來越猛烈,排炮幾乎沒有間隙,接二連三地落在中國軍隊的陣地上。日本鬼子衝上來了。李必蕃師長一聲令下,官兵們一齊向鬼子射擊,機槍噴出了一條火龍,打得鬼子東倒西歪。

  在日軍一次接一次的炮擊中,菏澤的防禦陣地被炸成一片廢墟,村莊在燃燒,樹林在燃燒。部隊傷亡越來越大,有些排的官兵全部犧牲在抗日的陣地上,有的連隻有幾名傷兵還堅守在陣地上。

  鬼子越來越近了。師參謀長黃啟東英勇殉國了,劉冠雄團長也在戰鬥中犧牲了。李必蕃師長看了看身邊的幾名隨從,手一揮,毫不猶豫地衝出戰壕。在激戰中,李必蕃師長身負重傷。隨從副官急忙把李師長攙扶下來,組織直屬連殺開一條血路,突出重圍。

  傍晚,滿身是鮮血的李必蕃被救護到菏澤以南5餘公裏的曲隻集。李必蕃從昏迷中醒來,得知菏澤已經被日軍占領,悔恨交加,決定以一死來激勵將士們繼續抗日。他吃力地取出一份地圖,寫下了“願我同胞,努力殺賊”的遺言,趁護理人員不注意,猛地舉起手槍,在自己頭上開了一槍。

  李必蕃以身殉國,在全國反響強烈。國民政府追晉李必蕃為陸軍中將。國民黨的《中央日報》、《大公報》等報刊,紛紛登載文章,讚揚李必蕃的愛國精神。中共中央和八路軍總部代表郭沫若、吳玉章、羅炳輝等人率領代表團,參加李必蕃的追悼大會,並送了一塊刻有“民族之光”的大匾。1986年,湖南省人民政府追認李必蕃為革命烈士。

  菏澤失守那天,日軍第14師團主力攻占曹縣,第16師團主力攻占金鄉。部署在這一地區的國民黨軍隊沒有能夠阻止日軍的進攻,致使中國軍隊徐州地區的防線被日軍突破。這一突破,對徐州地區的防禦產生了重大影響。

  5月15日,沿津浦鐵路北上的日軍第3師團攻占大營集以後,在第9師團左翼支隊的配合下,向徐州挺進。

  日軍連續進攻的炮聲,大片領土的失陷,迫使國民政府的一些高級將領重新認識徐州地區的軍事態勢。在數量上占有絕對優勢的中國軍隊,未能有效地抗擊日軍的進攻,短短10天時間,南北兩路日軍即完成了對徐州地區的合圍,這使蔣介石等人感到十分意外。國民政府一些高級將領開始意識到,在黃河與淮河之間的狹小平原地區同裝備精良的日軍進行決戰,是不現實的,要消滅日軍,必須另謀他路。為了保存有生力量,5月15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召開會議,決定放棄徐州。

  蔣介石下達的命令是:“避免決戰,撤離徐州。”

  5月16日,李宗仁根據蔣介石的旨意,下達了第5戰區各部隊脫離徐州戰場的命令。司令長官作出的撤退部署是:劉汝明指揮第68軍占據徐州有利地形,掩護各部隊撤出徐州戰場。第24集團軍留在蘇北。第69軍同海軍陸戰隊一起,在魯南、魯中地區開展遊擊戰。第5戰區主力部隊分成5路,分別向徐州西南方向突圍,向河南、安徽邊界的山區撤退。李宗仁部署完撤退任務以後,靜靜地坐在指揮室裏,心情格外沉重。

  李宗仁的腦海裏掠過這樣一個念頭:數十萬部隊撤到桐柏山區,退到江南的水網稻田地,“化整為零”,進行遊擊戰,是否可行呢?

  5月18日,李宗仁同白崇禧、劉斐等第5戰區長官部的人員一起,在第31軍和第7軍1個師的掩護下,從蕭縣以南地域突圍,向阜陽前進。一路上,日軍的飛機不時地臨空偵察。為了免遭意外,李宗仁一行白天隱蔽,夜間行軍,整整在途中行軍7天7夜,終於到達阜陽。

  第5戰區的主力部隊突圍進入西南山區以後,在桐柏山、大洪山開辟據點,抗擊日寇。

  5月19日,第68軍完成了掩護第5戰區各部隊撤離徐州的任務,即放棄徐州。當日,日軍占領徐州。

  在徐州會戰接近尾聲時,發生了在抗日戰爭中有重大影響的兩個事件。一個事件是中國空軍到日本進行“紙片轟炸”,一個事件是黃河決堤。

  “紙片轟炸”發生在徐州陷落的當天。

  徐州會戰失利後,侵華日軍越來越猖狂,日軍飛機對武漢、重慶、廣州的轟炸也越來越頻繁。國民政府召開最高軍事會議時,有人提出,中國應該對日軍占領徐州作出強烈反應,在這個時候,一定要千方百計打擊侵華日軍的囂張氣焰,要激勵全國軍民的抗日熱情。在日軍的強大攻勢麵前,中國采用什麽方法打擊日寇?這是一個難題。

  有人說:日軍飛機對中國的大城市狂轟濫炸,中國空軍就不能轟炸日本本土嗎?

  有人說:中國是文明古國,是禮儀之邦,不能像日本法西斯那樣,濫殺無辜。

  有人說:“七七”事變以來,日軍殘暴地屠殺中國人民,侵占中國大片領土,中華民族遭受了巨大災難。日本本土並非固若金湯,我們為什麽不能讓日本當局嚐嚐中國人的炸彈?

  有人提出:空軍能擔任遠航日本的重任嗎?國民政府的空軍組建以來,還沒有作過如此遠距離的飛行呢!

  這次會議,經過激烈爭論,決定秘密派飛機到日本,不投炸彈,隻投擲宣傳彈;並責成航空委員會軍令廳選定遠征日本的空勤人員。

  蔣介石的外籍顧問端納得知中國空軍要遠航日本,連連搖頭,說:去日本?中國飛行員沒有這個能力,應該聘請一位美國飛行員。

  經過協商,美國飛行員選定了。但這位飛行員獅子大開口,遠航日本一趟,必須給他10萬美金。那時候,10萬美金約合40萬大洋。這不僅是要價高,也是對中國飛行員的藐視。

  在這種情況下,國民政府有關部門決定,把遠航日本的任務交給空軍第14中隊中隊長徐煥升。徐煥升是筧橋航校第1期畢業生,曾經到德國學習,能擔當此任。隨徐煥升編隊飛行的僚機由佟彥博駕駛。佟彥博是筧橋航校第3期的畢業生,曾經擔任蔣介石的專機駕駛員。

  領隊遠征日本長崎、佐世保等地勝利歸來的中國空軍第14中隊隊長徐煥升。5月19日15時23分,徐煥升駕駛1403號長機,佟彥博駕駛1404號僚機,悄悄地從漢口機場起飛了。這兩架美製“馬丁”B-10B轟炸機運載著100萬份宣傳單,經過2小時飛行,按預定計劃到達寧波棟社機場加油,於23時48分起飛,向日本飛去。

  “馬丁”B-10B轟炸機翼展21.49米,機長13.63米,裝有兩台功率為775馬力的發動機,可攜帶1025公斤炸彈,最大時速為343公裏,升限7300米,航程900公裏。這是經過充分準備的兩架飛機。5月20日淩晨2時45分,中國飛機飛臨長崎上空,撒下傳單,再向日本的福岡、九州等一些城市飛去。

  隨著中國飛機B-10B的一陣陣轟鳴聲,宣傳單雪片似的飄落下去。徐煥升和佟彥博及時向國內反饋信息:空中沒有攔阻,探照燈柱到處可見,高射炮火密集射來……

  那夜,日本的長崎、九州等城市的市民們驚恐萬狀,軍方束手無策。狂妄的軍國主義者萬萬沒有想到,中國空軍的飛機能飛到日本領土上。當他們看到中國空軍撤下的傳單時,日本舉國騷然。

  這些傳單,有的是《告日本國民書》,有的是《告日本工人書》。其中《告日本國民書》寫道:

  我們大中華民國的空軍,現在飛到貴國的上空了。我們的目的,不是要傷害貴國人民的生命財產。我們的使命,是向日本人民,說明貴國的軍閥,在中國領土上做著怎樣的罪惡。請諸位靜聽……

  日本兄弟,在諸位之中,有開始反對戰爭、理想做正義和平的人,也有為軍閥的宣傳所欺騙而謳歌戰爭的人;但,不管是哪一種人,想來一定都因貴國的言論被統治,要了解時局的真相是困難的。所以,試作以下的說明,希望諸位詳加考慮。

  中華民國空軍將士中日人民親善同盟

  《告日本工人書》有以下內容:

  解放是不會自己來的,現在正是人民爭回自由的時候了。你們掌握著生產,掌握著日本軍閥之心髒的工人兄弟!覺醒諸君偉大的力量吧!諸君掌握著東洋的命運,打倒日本軍閥,為解除兩國人民的苦痛,以同盟罷工來戰鬥吧!

  中華全國總工會

  這種宣傳,也是一場戰鬥,它對日本國民產生的影響不亞於戰場上的一個勝仗。

  黎明,兩架中國飛機圓滿完成任務,順利返航。

  8時48分,佟彥博駕駛的僚機在玉山機場降落了。9時24分,徐煥升駕駛的長機在南昌機場降落了。機場上,掌聲雷動。各類人士聚集機場,熱烈歡迎遠征歸來的勇士。

  中共中央和八路軍武漢辦事處為了祝賀這次行動,特地贈送了兩麵錦旗,一麵寫著“德威並用,智勇雙全”;另一麵寫著“氣吞三島,威震九州”。

  在徐州會戰期間,兩架中國空軍的飛機遠航到日本撒傳單,這一行動,長了中華民族的誌氣,滅了日本侵略者的威風。6天以後,日本近衛內閣被迫大改組。

  黃河決堤,發生在日軍西進途中。

  日軍占領徐州及其附近地區以後,大本營決定“擴大徐州會戰結果”,命令部隊沿隴海路西進,追擊撤退的中國軍隊。5月下旬,日軍大本營先是命令進攻蘭考、商丘、永城、蒙城以東地區,繼而又下令攻擊部隊越過上述4個縣城,繼續西進。

  根據日軍大本營的命令,華北方麵軍和華中派遣軍命令第10、第14、第16師團分路向西追擊。5月24日,日軍第14師團的部隊占領蘭考後,被中國軍隊包圍。經過近一周的激戰,中國軍隊撤退。日軍繼續西進。

  6月6日,日軍第14師團占領開封。7日,離鄭州隻有數十公裏的中牟陷落,中原重要城市鄭州危急。

  日軍連續西進,數周內侵占中原地區大片領土,引起了中國人民的憤慨。如何阻止日軍西進,成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一個十分迫切的問題。鄭州一旦失守,日軍必將會沿平漢路南下,進攻武漢;也會沿隴海鐵路西進,進攻西安。這將使抗日戰爭的形勢變得更加嚴峻。誰知,在如此重大的問題上,蔣介石竟然盲目決斷,采用“以水代兵”的戰術。

  6月初,蔣介石出席在武漢舉行的最高軍事會議。當討論如何阻止日軍西進時,軍事委員會侍從室一名副主任建議,選擇適當位置炸開黃河大堤,水淹日軍。蔣介石采納了這一建議,下令在鄭州東北的花園口附近炸毀黃河大堤。這道命令,帶來了一場新的災難。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黃河,從黃土高原夾帶大量的泥沙,由西向東氣勢磅礴地奔瀉下來。進入華北平原以後,黃河水流減緩,河道開闊,由於泥沙逐年淤積,河床遠遠高出兩岸的田園和居民,汛期水位,比開封著名的鐵塔和鄭州著名的“二七紀念塔”塔頂還要高,成為地球上的一條“懸河”。黃河兩岸廣大百姓生命財產的安危,都係於那條大堤上。中國曆代王朝都采取措施,防止黃河水患。

  6月9日,國民黨軍隊奉命在花園口炸開黃河大堤。數千年來,黃河沿岸的人民群眾不斷修築大堤,把大堤修得十分堅固。奉命炸堤的工兵部隊連夜挖掘,多次爆破,都沒有把大堤炸開。蔣介石得知這一情況,接連3次責問為何沒有炸開大堤?

  受命炸堤的工兵分隊萬般無奈,他們不得不另選地址,炸藥、地雷同時使用。突然間,一聲驚天動地的爆破聲,一條“黃龍”從中華民族的母親河裏奔騰而出。

  刹那間,滔滔黃河水帶著混濁的泥沙,從缺口奪路而出,猶如萬馬奔騰,呼嘯著,奔騰著,沿中牟、尉氏、扶溝一線向南泛濫,把沿途的村莊、莊稼、樹木全部吞滅,美麗富饒的中原大地出現了大麵積黃泛區。當年7月20日的《新華日報》報道:“黃河決口,共有兩處,一在鄭州以北24裏的花園口潰決150公尺,水深3丈;一在中牟以北32裏的趙口潰決300公尺,水深丈餘。兩決口相隔40裏,中間楊橘一帶,並沒有水。花園口的決流,南經京水鎮入賈魯水支流至白沙鎮,與趙口決流匯合,入賈魯河向東南泛濫……”

  古人曰:黃河之水天上來。

  日軍沿隴海鐵路向西推進途中,突然遇到滾滾洪流席卷而來,毫無思想準備,部隊的大炮、戰車等輜重物資陷入一片汪洋之中,許多官兵被洪水吞滅了。麵對凶猛無比的滔滔黃河水,日軍的重裝備難以行動,日軍統帥部不得不命令部隊停止前進,向黃泛區以東地區撤退。

  據統計,日軍因黃河決堤而被淹死、或得病而死的官兵,達3萬多人。

  蔣介石“以水代兵”,盡管暫時阻止了日軍西進,卻造成黃河改道,河南、安徽、江蘇3省40多個縣市,3000多平方公裏的田園變成了一片汪洋,1250萬人悲慘地遭受這場災難。僅河南省的鄭縣、中牟、開封、通許、太康、淮陽、鹿邑、尉氏等21個縣市,就有900萬畝耕地被淹沒。滾滾洪流,吞滅了90萬人的生命,造成上千萬人流離失所,豫東廣大地區,成了滿目瘡痍的黃泛區。黃泛區年年受災,歲歲饑荒,災荒帶來的損失,更是無法統計。中原人民不僅飽受日本鬼子野蠻掠奪之苦,又麵臨著人為的洪水帶來的巨大災難。戰爭,就是這樣殘酷,這樣難以駕馭。

  何應欽把黃河決堤的責任推給日軍,他稱:“敵在趙源口(中牟北)附近決堤,複在花園口(鄭州北)附近投多量炸彈,破壞黃河堤防,氾濫橫流,但我大軍已陸續向西轉進。”

  徐州大會戰,在滔滔黃河水泛濫中,落下了帷幕。

  徐州會戰,有臨沂、滕縣、台兒莊的激戰,最終卻以水代兵,這不僅沒有阻止日軍的進攻,還給中原人民造成重大災難。

  §§第三章 保衛大上海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