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節 蘇德簽字“和平”條約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簽字前,蘇德兩國領導人在克裏姆林宮。自左至右:莫洛托夫、斯大林、馮·舒倫堡大使、公使館參讚亨克、馮·裏賓特洛甫。1939年8月15日晚上8點,德國駐蘇聯菲斯科大使舒倫堡求見蘇聯外交部長莫洛托夫,向他轉達了希特勒的旨意,稱德國外交部將到莫斯科談判,以解決蘇德關係緊張的局勢。

  此時的蘇聯已經注意到德國在歐洲的侵略意圖,並十分著急地想和其他幾個歐洲大國,像英國、法國等建立同盟,以阻止德國繼續擴張,確保地區的和平與穩定。但是英法兩國仇視新生的社會主義國家,因此,蘇聯幾次提出的建立同盟的建議,都碰了“軟釘子”。莫洛托夫的前任李維諾夫始終都在盡力拉攏、聯合以英法為代表的西方國家,爭取簽訂一個通過集體協議來達到反侵略目的的和平計劃。然而,西方國家對他不屑一顧,李維諾夫的努力歸於失敗,斯大林一氣之下免去了他的外交部長職務。

  現在,德國人首先向蘇聯伸出了橄欖枝,使新外交部長莫洛托夫異常高興。在會見德國代表舒倫堡時,他向舒倫堡提出在兩國之間簽訂一項互不侵犯條約的建議,並希望德國能利用其對日本的影響力從中斡旋來改善蘇日關係,消除兩國邊境上的衝突,並談到波羅的海國家的安全是不是能由蘇德聯合擔保等問題。

  舒倫堡聽了蘇聯的建議,暗暗高興,因為這些想法正是希特勒所希望的。希特勒認為:隻有使蘇聯置身於事外,才能放心大膽地進攻波蘭,而無須害怕蘇聯的幹涉。那樣的話,英國和法國就會不寒而栗,納粹德國的版圖就會無限膨脹。

  舒倫堡根據希特勒的指示轉達了德國無條件接受蘇聯方麵建議的意見。他告訴莫洛托夫:“德國準備同蘇聯締結一項互不侵犯條約,而且,如果蘇聯政府也有同樣願望的話,這項條約的期限可以定為25年,期滿以前不得廢除。德國還準備同蘇聯共同擔負起對波羅的海各國的安全擔保。德國也願意發揮自身的影響來改進並鞏固蘇日兩國的關係。”

  得到德國的承諾言後,莫洛托夫拿出蘇聯政府對納粹德國外交部長來信的回複。這份答複一開始就尖刻地追溯了納粹政府以前對蘇聯的敵視行為,並且說:“直到最近以前,蘇聯政府一直都認為德國政府是在找機會同蘇聯發生衝突……更不用提德國政府利用所謂反共公約努力建立而且已經建立了包括一些國家在內的反蘇聯統一戰線這件事了。”莫洛托夫解釋說:“正是由於這個理由,蘇聯才參與組織一個反對德國侵略的聯合防禦陣線。”

  莫洛托夫接著指出:“雖然如此,如果德國政府現在要對過去的政策進行改變,準備認真改善同蘇聯的政治關係的話,蘇聯政府表示歡迎,並且準備在自己這方麵修改政策,以便認真改善對德關係。”蘇聯政府認為德國這樣一個願望要通過“認真而實際的步驟”來做到,而不能像德外長李賓特洛甫建議的那樣步子跨得太大。

  希特勒接到這個報告後,認為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信號。8月18日,他指示給舒倫堡大使發去了由外長賓特洛甫署名的“特急”電報。要求他“立即安排再次進見莫洛托夫,告訴他,德國外長立即動身前往莫斯科。並將帶著元首的授權,最後全麵地解決問題”。

  希特勒遙控蘇德談判,心急如焚,因為德國進攻波蘭已經是箭在弦上,他需要莫斯科的態度,因為莫斯科的態度是德國能否順利占領波蘭的前提,也是在此之前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希特勒和李賓特洛甫焦急地等待著莫斯科的決定,但是,莫斯科方麵卻始終沒有給予正麵的答複。

  8月19日晚上,希特勒望眼欲穿的蘇方回音終於來了。舒倫堡匯報說,在有關兩國全麵貿易談判協議上,蘇聯方向有意拖延,不肯在協議上簽字,原因大概是政治上的因素。當天蘇聯外長接見了德國大使,並將蘇聯人起草的蘇德兩國互不侵犯條約草案交給德國方麵,還說隻有在兩國簽署了貿易協定的一周後,德國外長才能到莫斯科訪問。

  蘇聯人的態度讓希特勒十分惱火,但為了他的全盤計劃,他不得不放下架子去和斯大林打交道。8月20日,他給斯大林發去一封電報,由德國駐莫斯科大使立刻轉交給蘇聯外長莫洛托夫。

  電報說:“我衷心地歡迎新的德蘇商貿協定的簽字,認為它是改變德蘇關係的第一步……同蘇聯簽定互不侵犯條約,對我來說意味著確立德國長期政策。德國從此將恢複過去若幹世紀中對我們兩國都屬於有益的政治方針……我接受你的外交部長交來的互不侵犯條約草案,但是認為迫切需要盡快地澄清與之有關的問題。關於蘇聯方麵所希望的補充議定書的內容,我想如果能有一位負責的德國政治家到莫斯科上談判的話,我深信在最短的時間裏就得到澄清。如若不然,德國政府就無法明白,這項議定怎樣才能在短時間內澄清內容並得到解決。”

  8月21日晚上9點多鍾,莫斯科來電同意李賓特洛甫訪蘇。

  1939年8月23日夜裏,斯大林在冷淡的氣氛中接見了德國外長李賓特洛甫,他們共同商定了協議的文本。為了向蘇聯方麵表示友好,李賓特洛甫在文本的前方中特意加上了有關德蘇兩國形成友好關係的重要文字。而斯大林卻表示了反對。他說,蘇聯政府不可能在雙方敵視仇恨這麽多年的今天突然之間把一項德蘇友好宣言拿到群眾麵前來。斯大林和希特勒的心裏都十分清楚,兩國之間不會有真正的和平外交,之所以簽訂不侵犯條約隻不過是兩國為自身利益而不得不為之的權宜之計。

  1939年8月23日,《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在莫斯科簽訂。條約中規定:雙方保證絕不單獨或聯合其他國家進行任何侵略行為或者任何攻擊;如果締約一方成為第三國敵對行為的對象時,締約另一方將不給予該第三國任何支持,締約任何一方將不加入直接或間接旨在反對另一方的任何國家集團。

  這個條約的簽定,使希特勒出兵波蘭沒有了後顧之憂,除此條約外,蘇德雙方代表還在劃分東歐的勢力範圍問題達成了《秘密附屬協定書》:

  “在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等波羅的海國家所屬地區發生領土上或政治上的變動時,立陶宛的北邊疆應成為德國和蘇聯兩國勢力範圍的邊界。雙方承認立陶宛在維爾那地區的利益。

  “在波蘭所屬的地區發生領土或政治上的變動時,德國和前蘇聯的勢力範圍將大體上以那累羅夫河、維斯瓦河和散河一線為界。”

  關於東南歐,蘇聯政府提請注意它在此處的利益,德國方麵宣布,它對此地區在政治上沒有任何興趣。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