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二十六、“駱駝人生”陳北亨

  陳北亨是在盛彤笙召喚之下最早來到國立獸醫學院的教師之一。此後,他紮根西北,在這所學校及以後的甘肅農業大學奮鬥了近60年。

  陳北亨,山東青島市人,生於1921年8月。在青島念完小學、中學,1942年考入西北農學院畜牧獸醫係,1946年畢業並獲學士學位。正好當年的係主任盛彤笙在蘭州創辦國立獸醫學院,廣攬賢才,他和另外幾名學子便投奔蘭州。盛彤笙對進人的要求非常嚴格,讓他們幾個人各寫一份自傳和專業材料,陳北亨用德文寫了一份自傳,用英文寫了一篇專業方麵的材料,良好的外語基礎和專業功底使盛彤笙眼前一亮,他認準了這個高大帥氣的年輕小夥子。陳北亨留了下來被聘為助教,成為盛彤笙身邊第一個專任教師,其時為1946年11月。此後,盛彤笙對他青睞有加,刻意栽培。

  辦學伊始,篳路藍縷。陳北亨根據盛彤笙的指示,向有關馬場、獸疫防治處、家畜保育所、羊毛改進處等單位托缽化緣,借、要教學實習用品。後來,甚至到當地駐軍中聯係打野狗,以保證實驗課能及時開出。聯合國善救總署無償劃撥了一批儀器設備後,他又被派到上海、南京組織往蘭州拉運。由於國共內戰,隴海線中斷,陸路運輸受阻,學校擬從長江水路將這批儀器運到成都,再迂回拉到蘭州。在一年多的時間裏,他和其他4名教職工奔跑在南京、武漢、長沙、重慶、成都等地的水路和公路上,饑餐渴飲,風塵仆仆,終於將儀器拉運到蘭州,解了教學的燃眉之急。他那“拚命三郎”的工作精神也深得盛彤笙的讚許和器重,覺得這是個可堪造就之才。

  在盛彤笙的努力爭取下,1948年國民政府教育部分配4個公費留學名額,陳北亨等人經考試被錄取。這年3月,陳北亨遠涉大洋,到美國密執安州立學院研究院學習家畜解剖學、外科學和產科學。第二年,由於國民黨敗退台灣,留學生的經費無人供給,無奈之中,他就課餘上餐館打工,洗餐具端飯菜什麽活都幹,有時在假期去夏令營當輔導員,以維持最後的學業。1950年6月,陳北亨如期回到了國內,因為這裏有他的事業,還有他心愛的姑娘。1945年,他就結識了同校園藝係一位美麗的東北姑娘王樹清,去美國留學前夕,他們訂下了終身。1949年,王樹清從西北農學院畢業,分配到陝西晉陽農校教書,陳北亨返國後,與王樹清在青島完婚後來到西安,準備相攜去獸醫學院。盛彤笙得知消息後,專程到西安王樹清的家中迎接,還給他們買好了從西安到蘭州的飛機票,到了小西湖後,又給他們安排了一間住房。很快,夫婦二人就融入了新中國發展大西北畜牧業的洪流,開始了激情澎湃的新生活。

  陳北亨一開始被盛彤笙聘為副教授,一年多後,即被聘為教授。留學時學的是家畜解剖學,而同時留英又先期回國的謝錚銘也教解剖,他就轉到了教外科,同時兼任家畜病院副主任,還主動承擔了家畜產科學、家畜外科手術學、家畜解剖學、生殖內分泌學等課程的教學任務。在教學實踐中,陳北亨覺得解決家畜長期自繁自育而造成種質退化、生產性能低下的問題比診治疾病更為重要。在他的建議下,獸醫產科學從獸醫外科教研組分離出來,組建了國內第一個獸醫產科教研組。自編教材、翻譯資料、病院接診、備課授課,一係列繁忙的工作使他經常前半夜幾乎就沒有睡過覺。幸虧他有一個好身體,否則,真難應付這連軸轉的工作。他的夫人王樹清回憶說:

  “老陳1950年從美國留學回來後,先教解剖,以後教外科、產科,整天在辦公室,很晚才回來。有一次回家,已是淩晨4點多,因眼睛近視,當時又沒有路燈,繞伏羲堂時碰到牆報欄上,額頭都碰破了,在地下摸了半天才找著眼鏡。以後搞科研,又是幾個月不在家,我在西農學的園藝,來後改教生物學,還要到蘭州大學補習,兩人忙得經常見不上麵。一次兒子高燒40度,還是其他老師幫忙送到醫院去的。家裏沒有人做飯,讓大兒子到食堂去打,因為貪玩,有時一個小時都回不來,又打發上幼兒園的小兒子去打,才能吃上一頓飯。”

  辛苦自不待言,但中國現代獸醫產科學在陳北亨和同仁們的手中創立並發展了起來。教材逐一編定,課程安排就緒,放射免疫分析實驗室創建了起來,1960年,陳北亨還主編了我國農業院校首部高等試用教材《獸醫產科學》。與此同時,他把目光投向了科研工作。

  50年代,青海省海西自治州海西駱駝場派代表來到西北畜牧獸醫學院,請求學校協助解決生產中的問題。於是,陳北亨開始了他的駱駝研究生涯。

  駱駝,重要的畜種資源之一,中國的雙峰駝更是世界優良品種。從海西駱駝場牧工的介紹裏,陳北亨了解到駱駝在沙荒地區有著別的家畜所無法代替的作用。但是,長期以來由於駱駝繁殖生理方麵的一些關鍵性的難題沒有突破,使駱駝繁殖發展緩慢。要在海西駱駝場搞科學研究也有許多困難,因為這裏位於柴達木盆地東部茶卡鹽池的邊上,是個典型的半荒漠地區,長年風沙不斷,氣溫最低到零下三十多度。但他覺得發展養駝業是利用這些國土的措施之一,對於發展邊疆地區的經濟很有益,加上海西自治州科委願意在財力上給予支持,場裏的獸醫願意積極配合參加這項研究,陳北亨毅然決定,把茶卡定為研究駱駝的實驗基地。

  從1963年開始,陳北亨帶著研究生到青海海西駱駝場,同該場科技人員貟誌賢、葛榮欣等一起,開展駱駝繁殖生理方麵的研究。1983年6月17日的《甘肅日報》上,記者燕樹桂在《他為獸醫科學填補空白》的通訊報道中是這樣描述陳北亨的研究工作狀態的:

  “茶卡的生活是相當艱苦的,他們搞科研的時間,又恰恰是青藏高原一年中最冷的時間,從頭一年的十二月到來年的四月,每天早上起床,被頭上總要降一層白霜。就是在這種條件下,陳北亨給自己和助手嚴格製定了作息製度:每天天亮以前起床,天麻麻亮就工作,保證駝工能早點把牲口趕去放牧。清早,人們穿著老羊皮襖都感到冷,而陳北亨和助手卻在凜冽的寒風中,光著膀子給駱駝進行定時的直腸檢查。時間一長,皮膚皴裂,又疼又癢。為了觀察、記錄母駝的發情配種情況,他們有時要跟群放牧,為了詳細了解駱駝分娩的過程,他們要在風雪彌漫的草原上,晝夜觀察。”

  經過連續三年的苦戰攻關,共進行了數千次檢查和試驗,終於完成了雙峰駝生殖生理的現場觀察和實驗。他們第一次發現了母駝發情排卵不同於其他家畜的特點,為提高駱駝的受精懷孕率提供了科學依據,並且對家畜的排卵機理有了新的發現,為駱駝實行人工授精打下了基礎。據駝場統計,駱駝自然交配,受胎率約為58%,海西駱駝場三隊采用陳北亨研究的方法,第一次配種後24小時再配一次,受胎率可增加到98%。他主持撰寫的《駱駝繁殖生理的研究》論文,1979年在蘇丹首都喀土穆召開的國際駱駝會議上宣讀後,被認為填補了國際上駱駝繁殖生理科學研究方麵的空白。這項研究1981年榮獲農牧漁業部技術改進一等獎,並獲埃及國家研究中心獎狀、獎章,國際科學基金會也為他繼續開展駱駝研究撥款一萬美元。

  從1980年起,陳北亨又著手探討雙峰駝誘導排卵機理。這時他已年屆六十,但照樣打起行李,直赴青海茶卡,指導助手試驗。又是幾年的冰天雪地,又是幾年的忍饑耐寒,他們終於獲得了新的結論:公駝精清是誘導母駝排卵的主要因素。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內分泌室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析以後,進一步證實了他們的結論。陳北亨帶領團隊終於揭示和闡明了駱駝繁殖各環節的機理,建立了適合我國特點的凍精人工輸精技術,使雙峰駝的受胎率從自然配種的60%提高到了人工配種的90豫以上,而且在駱駝的遺傳改良、疫病防治等方麵也有重要意義。雙峰駝誘導排卵因素的探討課題,1984年獲農業部技術改進一等獎。

  犛牛是高寒地區重要的家畜品種,我國犛牛的飼養量占世界犛牛總頭數的85豫以上,是我國養牛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陳北亨對犛牛的繁殖生理進行了係統深入的研究,闡明了犛牛繁殖的臨床特點,揭示了不同生殖階段主要生殖激素的變化規律,找出了監測和提高犛牛繁殖的有效方法,建立了犛牛生殖生理研究的理論體係,其成果填補了國內外空白。這些係列論文在《英國獸醫雜誌》等著名刊物上發表後,引起了世界學界的廣泛關注。

  陳北亨除了在上述工程技術方麵的貢獻外,還進行了阿拉善雙峰駝新品種的培育研究,1990年獲內蒙古科委一等獎;對大量的產科疾病和新生仔畜疾病進行了廣泛的臨床研究,總結出了有效地預防動物難產的方法,從而降低了難產的發病率;對我國特有的驢懷騾妊娠毒血症進行過係統的研究,成為我國防治這一疾病的重要依據。這些研究,使他成為我國一流的獸醫產科學專家。

  陳北亨的朋友曾評價他“人如駱駝”。的確,在他身上無不體現了那刻苦、堅韌、獻身、坦蕩、清貧的“駱駝人生”。這不但反映了他數十年來科研工作的實際,也是他數十年來工作精神的寫照。陳北亨從1955年起,就擔任了獸醫係副主任、主任,1980年後又擔任了甘肅農業大學副校長、校長,為我國培養了大批各類獸醫學科專業人才,在科研和教學中取得了顯著成績。他領導舉辦了全國高等農業院校獸醫產科學的師資培訓班,為許多兄弟院校培養了一批青年教師。在他任校長期間,領導建立了農業師範部,為農村培養了大批科技人才和農村職業中學師資。

  1984年,陳北亨建立了我國最早的獸醫產科專業博士點,擔任了博士生導師,培養碩士生、博士生十數人。他尤其注重對青年科技人才的培養,長期帶領他們到荒漠地區蹲點,收集第一手資料,放手讓他們在實踐中鍛煉提高;國際國內的一些學術會議,他竭力推薦他們參加;對他們的學術道德和人格修養,也處處嚴格要求,有時甚至到了“苛求”的程度,但嚴師出高徒,這些青年教師迅速成長為學科帶頭人。他的兩位高足趙興緒、餘四九,均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庫,現為國家二級教授。其中趙興緒為甘肅農業大學副校長、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獸醫產科學分會理事長,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餘四九為甘肅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院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五屆學科評議組成員、甘肅省特聘科技專家。

  學校遷往黃羊鎮後,由於長期的人才和生源的流失,以及與現代化科學技術的隔離,嚴重阻礙了甘肅農業大學的發展。改革開放後,身為學校領導的陳北亨心急如焚,和農大的一些教師組成“甘肅農業大學遷校聯係小組”,不斷向省委、省政府寫信反映農大存在的各種問題,請求省上派調查組前來調研,表達了全體農大教師要求遷校的迫切心情。在全校上下共同努力下,1980年12月圓7日,省委決定將農大遷回蘭州辦學。在隨後開始的遷蘭校區選址中,陳北亨帶著一班人馬,跑遍了蘭州市的三縣六區,最終確定在安寧區營門灘,又夜以繼日投身到學校的遷建和設計工程中,為爭取學校有一個好的辦學環境做出了重大貢獻。

  陳北亨是我國獸醫產科學的奠基者和開拓者,在他的主持下,甘肅農業大學最早開設獸醫產科學,奠定了我國獸醫產科學發展的基礎。他在1960年主編的《獸醫產科學》,至今已再版4次,獲甘肅省1978年優秀教材獎。他編寫了《家畜外科手術》第一版,參編了《養駝學》等專著,主譯俄文《家畜產科學和母畜科學》著作一部,主編《中國農業百科全書·獸醫卷》產科學分支,主編參考書一部20餘冊,在國內外發表研究論文50餘篇。21世紀初,已經80高齡的陳北亨,仍組織全國高校18名著名專家學者,撰寫了100多萬字的代表學科最新成就的《獸醫產科學》。他還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二屆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獸醫產科學分會第一、二屆理事長,國際科學基金會科學顧問,全國駱駝育種委員會顧問。由於他的突出貢獻,1978年獲得甘肅省“先進科技工作者”稱號,1994年獲甘肅省委、省政府授予的“甘肅省職工勞動模範”稱號,是“新中國遠園年畜牧獸醫科技貢獻獎(傑出人物)”獲得者。同年,經甘肅省人民政府提名,陳北亨還作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參加了兩院院士的遴選。1988年,英國劍橋國際傳記中心將陳北亨收入《國際生物辭典》(1990年版)。

  2009年9月,陳北亨在蘭州逝世,享年9園歲。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