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六節 以德兼以武,桓公始稱霸

  管仲深知,想使齊國稱霸於天下,外交策略是非常重要的。況且齊桓公在這方麵已有深刻的教訓,這就是齊桓公不聽管仲的勸告所造成的連續兩次伐魯的失敗。齊桓公即位的第二年(前684)春,因為去年魯國伐齊納公子糾,齊桓公急於出這口氣,打算對魯國進行報複。事前他征求管仲的意見。管仲說:“不可。身為國君,不應勤於用兵,不應記恨一時之辱,否則將會危及國家的安全。”齊桓公不聽,於是出兵伐魯。魯國以平民曹劌(音guì)為將軍,曹劌提出了“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作戰理論,趁著齊國士兵精疲力竭之時突然發動猛烈攻擊,結果齊軍在長勺(魯地,在今山東萊蕪市東北)被魯軍打得大敗。同年夏,因為魯國侵宋,齊桓公不服,又聯合宋國打魯國。結果魯國聽從大夫公子偃的建議先在乘丘(魯地,在今山東兗州縣附近)擊敗宋軍,造成對齊軍不利的形勢,迫使齊桓公不戰而退了。這兩次挫折,使齊桓公有所反省。管仲是個重視禮儀的人,他提出“四維(禮、義、廉、恥)張則君令行”,相反,四維不張,國家就會滅亡。因此管仲又向桓公進獻了一套親四鄰,廣結交,以德服天下的外交策略。

  管仲對齊桓公說:“圖霸業不致力於德,而致力於兵,必然會給齊國造成危險和災難。現在外交上的首要任務,就是要使鄰國都能親信齊目。”桓公問:“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呢?”管仲說:“重新審查齊國的疆界,把侵占鄰國的土地都還給他們,明確地標出與鄰國的邊界,並且決不因此而索求或接受鄰國的財物。相反,我們應該準備好豐厚的禮物,派使者去聘問諸侯國,這樣就可以安定四鄰,使鄰國親信我們了。”齊桓公采納了管仲的意見,返還原來齊國所侵占的魯國棠、潛二邑,衛國的台、原、姑、漆裏四邑,燕國的柴犬、吠狗二邑。

  管仲不僅任人唯賢,而且知人善任。他建議齊桓公選派使者常駐諸侯國以交好。如派遣見聞廣博、好學又謙遜的公子舉駐守以注重禮儀而聞名的魯國,派遣為人機靈的衛國公子開方駐守衛國,派遣廉潔但善於辭令的曹孫宿駐守楚國,另外還派遣商榮駐宋,郾尚駐燕,審友駐晉。

  管仲還建議齊桓公在與諸侯國的交往中,采取“輕其幣而重其禮”的方針。按照這一方針,如果有諸侯國派使者來訪,用弱馬或犬羊做禮物,齊國一定用良馬相酬報;如果諸侯的使者用布帛或鹿皮做禮物,齊國一定用紋錦或虎豹皮相酬報。有些小國、窮國的使者,還常常空囊而來,滿載而歸。這種做法,使齊國深得許多諸侯國,特別是小國的尊敬和信任。

  管仲還主張積極發展與諸侯國的經濟交往,將齊國的魚、鹽銷往內地各諸侯國,同時允許各諸侯國的商人到齊國經商:開放關卡,實行“關市譏而不征”的政策,即對各國來齊國經商的人,隻檢杏察是否有非法行為,而不征收關稅和市場稅。這些做法,既促進了齊國的經濟發展,又有利於內地諸侯國,因此各國都讚揚齊國寬厚,願意同齊國交往。這樣,經濟上的開放,又迎得了政治上的信任,提高了齊國的聲譽和威望。

  對一些小國,管仲采取以計謀智取,而不以武力強奪,避免齊國失德於天下。齊桓公曾想征服小國魯梁,向管仲問計。管仲說:“魯梁人擅長織綈,您帶頭穿上用綈做的衣服,並讓您身邊的人都穿上這種衣服,然後齊國人就會因您的愛好而喜歡穿綈。另外您要下令禁止齊國的人民織綈,這樣齊國必然會依賴魯梁的綈。那麽,魯梁人就會忙於織綈而無暇顧及農業生產了。”齊桓公答應之後,又聽從管仲的建議專門穿著綈製的衣服到更接近魯梁的泰山之南轉悠了十天。管仲也告訴魯梁的商人說:“你為我運來千匹的綈,我就給你三百斤黃金,如果能運來一萬匹,我就給你三千斤黃金。”魯梁國君看到這樣不用向人民征稅,國家的財用也可以充足,就下令全國的人民開始織綈。過了一段時間,管仲對齊桓公說:“我們可以攻下魯梁了。”桓公問為什麽,管仲說:“您現在要改穿帛製的衣服,並禁止齊國所有的人穿綈,然後下令關閉我們的城門,以斷絕與魯梁的商業流通。”桓公照著管仲的話去做了。過了幾個月,管仲派人到魯梁去,發現魯梁城中道路擁擠,行人隻能緩步而行,人們都因為沒有糧食吃而餓得麵黃肌瘦,連抬腳走路的力氣都沒有了,更別提繳納賦稅了。魯梁國君急忙下令讓全國人民停止織綈,開始種糧,但因錯過了農時而一無所獲。魯梁的糧食一行賣到百錢,但齊國的糧食才賣十錢!因此魯梁有十分之六的人都歸附到了齊國,而三年之後,魯梁的國君也歸順齊國了。

  管仲用了上述同樣的方法,使得盛產紫色顏料的萊罔和莒國也歸附了齊國。

  管仲在為齊桓公製定以德服天下的外交策略的同時,也清醒地看到,由於曆史的原因以及現實的利害衝突所造成的諸侯國之間的矛盾和鬥爭,足異常激烈而又錯綜複雜的。諸侯國之間的關係,也因此而呈現出反複無常的勢態:今日友好,明日又反目;今日是盟友,明日又成仇敵。而強淩弱,大欺小,尚權詐,輕信義,更是普遍現象。因此管仲認為,齊國處在這樣一種時代環境中,要想稱霸諸侯,光靠德義,“鈞(均)之以愛,致之以利,結之以信”,還是不夠的,還必須“示之以武”。管仲為齊桓公建立三軍,目的也正在此。所以管仲輔佐齊桓公稱霸的曆史,同時也就是一部武力征伐史。

  前麵說過,周莊王十三年(前684)齊桓公曾兩次伐魯失利,但到這年冬天,齊國經過一番整頓治理,國力恢複之後,又開始對外用兵。不過這次用兵的目標不是魯國而是譚國(齊國西北邊的一個小國,在今山東章丘縣西)。因為齊桓公當年出奔莒國時,曾路經譚國,譚君對他很不禮貌。齊桓公回國即位後,諸侯國都來慶賀,譚國又不來。小小的譚國居然敢對齊國如此不恭,何以服天下!所以管仲與齊桓公策劃了這次軍事行動,把譚國滅了,潭君逃亡到莒國去了。但據說齊桓公“伐譚而不有”,即隻是征服它,並不貪其地而占有它,這就達到了使許多小國對齊國“信其仁而畏其武”的目的。這大概是管仲“示之以武”的策略的一個典型範例吧。

  齊桓公即位的第四年(前682),宋國發生爭奪君位的內亂。原因在於公元前684年齊和宋聯合攻魯,但是宋國首先遭到突襲,大將南宮長萬被俘,在宋國的請求下南宮長萬才得以回國。一次,宋閔公與南宮長萬打獵時,閔公的言辭激怒了南宮長萬,長萬在第二年殺死了宋閔公,另立宋閔公的叔伯兄弟公子遊為國君。但宋人不服,殺了公子遊,立閔公的親弟弟公子禦說為國君,這就是宋桓公。公子禦說雖已即位,但是地位很不穩固,一直也沒有得到諸侯的承認,隨時都有被推翻的危險。恰在此時,周莊王駕崩,周僖王登位。於是,管仲建議齊桓公派隰朋到周朝去,一方麵是恭賀周僖王登基,另一方麵則是請周天子下旨,以齊國為主,大會諸侯,將宋桓公的君位安定下來,以此作為齊國稱霸的契機。公元前681年春,齊桓公邀集宋、陳、蔡、邾等國在北杏(齊地,在今山東東阿縣北)會盟,平定了宋國的內亂。這次會盟還征召了一個叫遂的小國(在今山東肥城縣南),但遂不知什麽原因沒有到會。同年夏,齊桓公便借諸侯的兵把遂滅了,並且派兵到遂國去駐守。齊國滅遂。其實是殺雞給猴看,目的在給魯國一點厲害瞧瞧。因為遂是魯的北邊鄰國,齊滅遂。就直接威脅到魯。當時魯國在齊國的鄰圈中是最強的,義曾兩次打敗齊國,對齊國從來不太服氣,因此魯國是當時齊國通向霸主道路的主要障礙。但由於齊桓公在管仲的策劃下一一方麵努力與魯修好,返還以前所侵占的魯國的土地,與魯國關係有所改善;現在義通過滅遂示之以武,給予一定的軍事壓力;加上魯國看到許多諸侯國都歸附了齊國,感到寡不敵眾,所以齊滅譚後,魯國也就主動與齊修好。

  齊桓公五年(前681),齊桓公與魯莊公在柯地盟會。將盟之際,曹劌用匕首劫持了齊桓公,說:“馬上退還侵占我們魯國的土地!”齊桓公當時迫於無奈答應退還,曹劌扔下匕首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雙方訂立了盟約。桓公回來後想背棄盟約並想殺死曹劌,管仲進諫說:“如果被劫持時答應了別人的要求,然後義背棄諾言並殺掉了別人人,這隻是自己的一時快意而已,卻喪失了諸侯對齊國的信任,也就失去了天下人對您的支持,不能這樣做。”於是齊桓公把曹劌三次戰敗所丟失的全部土地都還給了魯中國。諸侯聽說這件事情後,都認為齊國守信而願意歸附齊國。這是齊桓公實現霸業的關鍵一步,也是管仲以德兼以武的策略的一次重大勝利。

  周僖王二年(前680),鄭國的國君為了鞏固自己在國內的統治地位,也主動與齊交好,以結為自已的外援。於是齊桓公於同年冬邀集宋、衛、鄭三國在鄄(音juān,—衛地,在今山東鄄城縣西北)會盟,周天子也派單伯參加了這次盟會。第二年,即齊桓公即位的第七年(前679),齊、宋、陳、衛、鄭五閆又在鄄地重新會盟了一次,在這次盟會上齊桓公訂立了“田租百取五,市賦百取二,關賦百取一,母(毋)乏耕織之器”的盟約,這顯然是齊桓公為了齊國工商業的發展所製定的低關稅政策,各國都不太同意這個約定,但是出於對齊國的畏懼,也隻好同意。正是在這次盟會上,齊桓公開始登上了霸主的寶座。同年夏,魯莊公夫人哀薑也到齊國結好。到這時可以說,黃河下遊的魯、鄭、宋、衛四大國都已順服齊國了。

  齊桓公稱霸,說明管仲所製定的內政和外交策略,都獲得了巨大成功。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