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一節 青花追韓信圖梅瓶

  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最具民族特色的青花瓷器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所謂“青花”,一般是指應用“鈷”這種原料在瓷胎上繪畫,然後施上透明釉,在高溫下一次燒成的呈現蘭色花紋的釉下彩瓷器。目前的發現和研究表明,青花瓷器起源於唐代,在元代正式燒製成功。它的著色力強,發色鮮豔,呈色穩定不褪脫,畫麵明淨,具有中國傳統水墨畫的效果,既實用又美觀,數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所有這些特點,是其他瓷器無法與之匹敵的。

  1959年在南京郊區江寧縣東善橋鄉發掘的明代定遠忠敬王沐晟及黔寧昭靖王沐英墓中出土的兩件青花瓷梅瓶,便是元末明初青花瓷器的珍品,特別是沐英墓中出土的青花追韓信梅瓶,堪稱絕品佳作。

  梅瓶之名,據說是因為其瓶口小得僅能插梅而得。梅瓶流行於宋、元、明、清各代。此梅瓶口部短小、肩腹部渾圓、下腹部瘦長,通高44.1厘米,口徑僅5.5厘米。瓶通體繪有青花紋飾;肩部繪有“雜寶”紋及纏枝牡丹花紋;腹部繪漢代典故“蕭何月下追韓信”的人物故事及梅花、竹子、鬆樹、芭蕉、山石等輔助紋樣;下部繪有寶蓮紋。肩部的雜寶紋是相對於明代瓷器中最常見的“八寶”紋(即法輪、法螺、寶傘、寶蓋、蓮花、寶罐、金魚、盤腸)而言。腹部的梅、鬆、竹也是我國古代瓷器中傳統的裝飾,即所謂“歲寒三友”,通常用來表示文人士大夫超逸的情感和清高的氣節。

  “蕭何月下追韓信”,是一個膾炙人口的漢代曆史故事:楚漢爭霸時期,原為項羽驍將的韓信歸順劉邦後,屢屢不得重用,僅被封為一個小小的都尉,心中大為不滿,雖然多次向劉邦的參謀蕭何訴說苦衷卻無結果。一日夜晚,韓信估計蕭何早已將他的話傳給了劉邦,卻沒有回音,一定是劉邦不想重用他,於是趁夜色朦朧飛身上馬欲返故裏。蕭何聞訊後,念韓信是不可多得的人才,立即策馬追趕,終於追回了韓信。事後在蕭何的勸說下,韓信被拜為大將,協助劉邦奪得天下,建立漢王朝。這件青花梅瓶描繪的就是這個曆史故事中的一幅動人畫麵:一側蕭何身著官服策馬揚鞭,星夜兼程的追趕;另一側脫去戰袍的韓信已來到河邊,他的前方有一老艄公正奮力劃漿,欲載韓信過河。這一動一靜,充分表現了蕭河惜才的心急如焚和韓信解甲歸田後的悠閑自得。

  以古代曆史故事作為青花瓷裝飾的題材,這在元代屢見不鮮。如“周亞夫細柳營”、“蒙恬將軍”、“三顧茅廬”等題材的裝飾畫。這說明當時文藝、戲曲等已深入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麵,給予製瓷工人以極大的影響。這類裝飾題材還影響到明、清時期的製瓷業。上海博物館就藏有清康熙年間的五彩“蕭何月下追韓信”盤,隻不過畫麵的表現方法不同而已。

  這件青花梅瓶雖出於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墓中,但從器物的造型、紋飾等分析,應是元代末年江西景德鎮窯的產品。

  該梅瓶現藏於南京市博物館。

  §§第五章 金銀器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