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引子

  一九四九年,對於蘭州是劃時代的一年。

  年初的一月八日,遠在西柏坡的中共中央政治局通過了毛澤東主席起草的決議,這一年的解放戰爭大格局便清晰地展現在世界麵前:人民解放軍爭取在本年夏秋冬三季占領湘、鄂、贛、蘇、皖、浙、閩、陝、甘等省大部或全部。

  看得出,這是一個宏大的戰略,東北全部、華北大部在手的人民解放軍,這一年的戰略意圖能夠實現,那麽,紅旗插遍全國就指日可待了。二月,西北野戰軍改稱第一野戰軍,彭德懷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副司令員為張宗遜、趙壽山,下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六、第七、第八軍。在渡江戰役打響的前後,四月十九日至二十三日,一野前委舉行第六次擴大會議,決定一野各部隊抓緊時間進行軍事訓練,籌備糧草,準備吃大苦,打大戰,解放西安,解放大西北。第一、二、七軍組成第一兵團,王震任司令員,徐立清任政治委員;第三、四、六軍組成第二兵團,許光達任司令員,王世泰任政治委員;華北軍區第十八兵團和第十九兵團,西渡黃河,歸第一野戰軍指揮。第十八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為周士第,轄六十軍、六十一軍、六十二軍;第十九兵團司令員為楊得誌,政治委員為李誌民。此時,一野總兵力已達十二個軍,三十四萬餘人。

  以毛澤東為首的共產黨人胸有成竹,大軍直指蘭州,以蔣介石為守的國民黨政權雖日薄西山,卻也不甘退出曆史舞台,網羅起一支大軍,企圖在西北腹地蘭州,阻止共產黨奪取全國政權的步伐。蘭州是國民黨西北長官公署所在地,不僅是其政治、軍事中心,也是西北大地的戰略樞紐,甘寧青新四省區,一城之得失,關乎占國土一半以上的地區的政治命運。在解放大軍摧城拔寨,一路鼓蕩西來之前,國民黨軍隊已在蘭州做了精心部署。以蘭州天然地形,國民黨部隊的防禦重點在城南。蘭州城南由綿延數十裏的高山組成,從東到西,依次為十裏山、馬家山、竇家山、沈家嶺、狗娃山,峰巒高聳,互為依托,將蘭州圍得鐵桶相似。國民黨軍在山上修築了大量工事,明碉暗堡結合,溝障壕塹相連,主陣地密布鋼筋水泥碉堡群,陣地前沿有一至三道環形人工峭壁,高達六至十米,並附設暗火力點和戰壕,以及鹿祡、雷區、鐵絲網,陣地間有交通壕貫通,火力點可互相支援和掩護,盤山公路從城裏直達山頂。

  物力配備如此,人力更是傾其所有。一九四九年五月二十四日,國民黨政府任命馬步芳為西北軍政長官署代理長官,七月二十七日,又正式任命其為長官。馬步芳實現了多年來成為“西北王”的夢想。就任後,他指揮經營多年的馬家軍和國民黨其他部隊抗擊解放軍西進。可是,國民黨政權已是兵敗如山倒。扶眉戰役後,解放軍拿下陝西,虎視甘肅。馬步芳調動各路人馬,企圖組織“平涼決戰計劃”。可是,未等實施,“寧馬”馬鴻逵便率部退守六盤山,計劃流產。國民黨政府指示行政院長閻錫山在廣州召開西北聯防會議,協調胡宗南、馬步芳、馬鴻逵之間的矛盾,強調以大局為重,團結抗共。會議決定,青海馬步芳部節節抗擊入甘解放軍,之後退防蘭州,憑險固守;馬鴻逵部由固原西進蘭州,裏應外合反包圍夾擊;胡宗南部主力以隴南為依托,北上攻擊,三軍協同,殲滅解放軍於蘭州城下。

  為此,馬步芳製定了蘭州決戰計劃。此時,馬步芳手中共有五萬軍隊。真是今非昔比,國共分分和和二十八年,兩軍對壘,從來都是國強共弱,而到了一九四九年,天翻地覆,在差不多的重大戰役中,共產黨部隊都占有壓倒優勢。在蘭州也一樣,共產黨軍隊擁有三十四萬人的百戰雄兵,連戰連捷,士氣如日中天,國軍區區五萬人馬,剛從關中、隴東,一路敗退蘭州,嘴上喊的與共軍決戰,實則軍心浮動,各懷心事。但是,作為西北最高軍政長官的馬步芳已無退路,他把守衛蘭州的任務交給兒子馬繼援,自個坐鎮西寧,應付全局。其實,國民黨的滅亡已指日可待,路人皆知,作為封疆大吏的馬步芳豈能不知?不過,蘭州是馬家軍最重要的據點,蘭州不保,西寧、河西、寧夏,乃至整個大西北,就將全線崩潰。馬步芳在蘭州是這樣部署的:由身任青海兵團司令官的馬繼援率主力八十二軍,與部分配屬部隊重點防守蘭州南山之馬家山、營盤嶺、沈家嶺一線;馬步鑾之一二九軍配置在拱星墩和西關一線;青海兵團直屬之榴彈營駐守東教場;甘肅省保安司令部所屬三個保安團,駐防東崗、焦家灣機場;以第九十一軍、一二〇軍和馬鴻賓等第八十一軍共三萬餘人,防守蘭州東北至靖遠、景泰的黃河沿線,保障左翼安全,並相機側擊人民解放軍;以新編之騎兵軍一萬餘人為右翼,控製臨洮、洮沙地區,保障其右翼安全。同時,馬步芳又急調新疆的騎五軍星夜馳援蘭州,還電請國民黨中央政府,派飛機來蘭州參戰。

  八月十二日,國民黨蘭州決戰指揮部成立,馬繼援任作總指揮,指揮部成員還有:西北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兼參謀長劉任,第一二九軍軍長馬步鑾,寧夏兵團前線指揮官兼一二八軍軍長盧忠良,八十二軍副軍長趙遂,八十二軍參謀長兼指揮部參謀長馬文鼎。決戰指揮部設在廟灘子。

  彭德懷的應對之策是:王震第一兵團(欠七軍),並指揮第六十二軍為左路,取武山、隴西、渭源、臨洮,得手後經臨夏渡黃河直取西寧,截斷青馬退路;第七軍控製天水,與十八兵團打通天寶鐵路,一部控製隴西,保護左兵團交通運輸;第二兵團為中路,由蓮花鎮經馬營、內官營鎮、通安驛、洮沙,向蘭州城南、城西攻擊前進,並準備一主力於蘭州上遊渡黃河,沿蘭寧公路東進,包圍蘭州,如其先退西寧或北走,該兵團即西進,協同第一兵團進攻西寧或尾追攻擊;第十九兵團(欠第六十四軍)為右路,第六十五軍由隆德經靜寧沿西蘭公路,第六十三軍由固原經興隆鎮、會寧、定西,向蘭州城東攻擊前進;第六十四軍控製固原城及其以北,對寧馬軍積極防禦。

  雙方準備就緒,蘭州建城兩千年以來最大規模的大戰拉開序幕。截至八月二十一日,解放軍各部已按原定計劃掃清了外圍,兵鋒直抵蘭州。這一天的拂曉,一野之第二、第十九兵團向青馬在蘭州之外圍陣地馬家山、竇家山、古城嶺、營盤嶺、沈家冷發起攻擊。這幾塊硬骨頭果然難啃,數度攻擊,解放軍傷亡巨大,進展緩慢,根據戰場情形做了調整後,進攻重新開始。

  蘭州戰役的焦點之戰是沈家嶺和狗娃山戰鬥。

  沈家嶺是位於蘭州城西南十餘華裏的一條大山梁,乍看像一隻橫置的大葫蘆,從南麵順著山梁的自然走勢北下,經華林山可直通城區西關。守軍在山梁的東、西、南三麵山坡,鏟消出二三丈高的峭壁,峭壁外沿布滿鐵絲網和地雷場;峭壁之上密布地堡和暗火力點,以塹壕相接,縱橫交錯,按地形組成三道防線,是國民黨軍防守蘭州的主陣地之一,主力為一九〇師,師長為馬振武。擔任進攻沈家嶺的解放軍部隊為第四軍十一師,師長為郭炳坤。八月二十五拂曉,三發信號彈升起,劃破大戰前蘭州城的夜空,進攻開始了。開始似乎是順利的。三十一團在團長王學禮的率領下,僅用十多分鍾時間便突破了守軍第一道防線。可是,就在向第二道防線發展時,守軍集中優勢兵力反撲過來,三十一團官兵沉著應戰,打垮了守軍第一次反撲。對於攻守雙方,都明白當下的情形,這是一場關乎全局的生死戰。守軍為鞏固陣地,預備部隊源源不斷湧上來,三十一團堅守已經奪占的陣地,雙方在這狹小之地反複爭奪,反複衝殺,戰鬥慘烈之極,各自損失巨大,解放軍三十一團官兵絕大多數陣亡,全團僅剩一百七十餘人。另一路從沈家嶺西側擔任助攻的第三十二團進展也不順利,利用暗夜穿插到指定地域,剛站穩腳跟,即遭守軍強勢圍攻,傷亡慘重,無力向前發展,隻得守住已得陣地,等待援軍。

  此時,十一師指揮部命令擔任預備隊的三十三團投入戰鬥。一接戰,守軍居高臨下發動反衝擊,造成很大傷亡,進攻受挫。戰事一時陷入僵局。主攻狗娃山的第十師請求支援,四軍首長派三十團火速赴援。十三時許,三十團投入戰鬥,戰場形勢頓時一變,守軍的反撲已是強弩之末,怎當得起生力軍的打擊。陣地得到鞏固,總攻開始了。十七時,四軍各部向沈家嶺、狗娃山守軍發動全麵進攻。第三十團、三十一團、三十二團一起向守軍殘存陣地衝擊,守軍漸漸不支,沈家嶺為解放軍攻占。同時,第十師二十八團和第二十九團也攻占了狗娃山陣地,蘭州城門暴露在四軍將士的火力之下。

  八月二十五總攻發起後,第六軍之第十六、十七師部隊,在強大炮火支援下,也向營盤山、皋蘭山守軍陣地發起猛攻。守軍為青馬主力第八十二軍二四八師。營盤山、皋蘭山為蘭州製高點,奪取兩山,蘭州城盡在俯瞰下。守軍在這裏可謂處心積慮,戰前,已在山上構築了堅固的防禦工事,其縱深可達十四公裏。明碉暗堡星羅棋布,互相照應,互相依靠,形成交叉火力網。順山梁自上而下有環形峭壁三道,配置了鐵絲網和連環雷區。擔任主攻的是解放軍第十七師五十團,團長為劉光漢。當進攻部隊向三營子第一道塹壕突擊時,遭守軍頑強反擊,雙方於此反複爭奪、拚殺、肉搏,死傷枕籍,守軍漸漸不支,陣地為解放軍攻占。解放軍六軍各部也相繼投入進攻,經過慘烈戰鬥,均宣告奪占各自目標。至十七時許,皋蘭山落入解放軍之手。此戰,國民黨軍陣亡一千七百二十五人,解放軍傷亡一千二百三十五人。

  馬家山、古城嶺為蘭州東部天然屏障,守軍為國民黨軍主力第八十二軍一〇〇師。擔任主攻的是解放軍一野第十九兵團六十五軍,其第一九三師主攻,第一九四師助攻。經過血戰,十七時許,守軍終於潰退。幾乎在同時,竇家山陣地也宣告攻克。當晚,六十三軍逼近蘭州東大門。

  國民黨守軍南山各陣地相繼失守,馬繼援守城信心動搖,當晚,下令所屬各部利用暗夜全線撤退,試圖通過鐵橋退往青海。但,已來不及了。解放軍第三軍七師一部已進占金天觀,發現守軍有棄城逃跑跡象,經向俘虜了解,得到證實。三軍及時向上報告,彭德懷果斷命令七師火速出擊,卡斷鐵橋,全殲守敵。

  午夜二時,鐵橋完全被解放軍控製,突入市區的解放軍各部很快攻占國民黨甘肅省政府。八月二十六日上午十一時,蘭州城宣告解放。此役,解放軍一野共殲滅馬步芳精銳部隊一〇〇師、二四八師、青海保安第一團,殲滅一九〇師、一八一師、三五七師大部,斃傷一萬二千七百餘人,俘一萬四千四百餘人,解放軍傷亡九千五百餘人,其中,團級軍官十三人,著名者如第三十一團團長王學禮、第三十二團副團長馬克忠、第三十團政委李錫貴等。

  蘭州一役,解放軍獲勝,西北大半國土雖還在國民黨各部手中,但,早已聞風喪膽,難以形成有效戰力,解放大軍有如秋風掃落葉,一路西進,紅旗很快插遍西北大地。

  自一九四九年八月二十六日至今,半個多世紀過去了,蘭州城再無戰事,蘭州人民享受著和平、安寧的生活,蘭州城也由一座西北軍事要地,發展為各民族安居樂業的現代化城市。

  和平的生活多麽可貴,可和平是前人們用無數的鮮血和生命換來的,這是我們應當永遠記住的。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