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六節 段續爺造水車三下江南

  蘭州是黃河唯一穿流而過的省會城市,卻也是一個守著大河無水吃的城市。明代的“溥惠渠”雖然對蘭州農業來說是解了燃眉之急,但遠遠不能解決蘭州缺水的根本問題。因此,蘭州人千方百計地尋找別的出路,非要讓大河之水乖乖地流淌到自家的田園菜畦。麵對蘭州人守著大河無水吃的尷尬,不要說我們現代人不信這個邪,就是我們的先輩也決不承認這個現實,很久的時候,就利用水車來澆灌農田。

  水車是利用河水的徑流動力推動帶有水鬥的輪子,將水從低處提升到高處用來澆灌農田的一種水利設施。據《後漢書》記載,早在東漢時,畢嵐就發明了“翻車”,也就是水車。到三國時,經馬鈞改進,成為有效的戽水機械。《宋史·河渠誌五》有“地高則用水車汲引,灌溉甚便。”的記載。這說明,宋代時,用水車灌溉農田已相當普遍。元代王禎的《農書》細致地描述了當時用水轉筒車(水車)提水的情景:“水激輪轉,眾筒兜水,次第傾於岸上所橫木槽,謂之天池,以灌田稻,日夜不息,絕勝人力。”

  明嘉靖二十至三十八年間,有一個人創製了蘭州水車,不但讓大河之水俯首稱臣,澆綠了蘭州的山山水水,而且為現代蘭州爭得了一個“水車之都”的榮耀。他就是明朝一個叫段續爺的人。

  要說段續爺,他可是一個大名鼎鼎的人物,他的真名實姓叫段續,後麵的“爺”字是他退休回蘭州後,蘭州人送給他的。“爺”,可是蘭州人送人的最高禮遇,沒有相當的威望可是吃不消的。

  段續出生在蘭州一個非常顯赫的家族,其興盛顯赫,令人刮目。光明朝就出了段階、段炅、段續、段補4個進士和段在、段鍠、段欽、段銓、段鏹、段應甲等7個舉人,其中段炅是翰林。清朝還出了1個進士段士俊,2個舉人段仿仁、段成忠。這麽興盛的家族,在蘭州世家中確實是不多見的。

  段續是蘭州人的驕傲,同時他自己也流淌著蘭州人吃苦耐勞、誠實憨直、奮發圖強的血液。段續出生在蘭州段家台(今廣場東口、民勤街東口一帶),是嘉靖二年中的進士,任雲南道禦史,不久因在“大禮議”中主張世宗尊孝宗為父,反對尊其生父而開罪世宗,被打入監獄,後被貶到河南去當郾城縣丞,因政績顯著,被升為杞縣知縣。在治理地方時,他革除積弊,卓有政聲,後升任湖廣布政司參議。但世宗卻因為段續在“大禮議”中的主張對他耿耿於懷,故意讓他去督修世宗親生父親的陵墓“顯陵”。段續二話沒說,即刻上任,督修“顯陵”。他調度有方,堵塞漏洞,高質量、高速度修好了顯陵,光節省的經費就數以萬計,因此被擢升為密雲兵備副使。也許段續也沒有想到,由他督修的“顯陵”至今完好,200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為世界文化遺產。段續以山東按察使司副使致仕,大約於嘉靖二十年(1541年)退休回到家鄉蘭州。

  段續回到蘭州後,和鄉親們友好相處,他見多識廣,待人和藹可親,深受鄉親們的敬重,大家都親切地稱他為段續爺。段續爺回到家後不久,蘭州遭遇大旱,莊稼顆粒無收,但坡底下的黃河水卻白白地向東流去。心急如焚的段續爺在黃河邊轉悠,突然想起自己在湖南、湖北做官時看到的南方筒車。這種筒車是利用水力,將低處的河流溪水提往高處灌溉農田。段續突發靈感:為什麽不能在黃河上也造一個“筒車”,將黃河水提上岸呢?如果黃河兩岸都裝上“筒車”,那麽黃河水就會造福蘭州人民,蘭州也不會遭遇大旱了。主意一定,段續爺興奮地回到家,憑著記憶,他畫出了南方“筒車”的樣圖。然後,他選購木料,找木匠做成了第一部蘭州“筒車”。消息傳出,喜出望外的蘭州人紛紛前來觀看,試車的那一天,黃河邊擠滿了人,真是人山人海。可是,第一部蘭州“筒車”卻無情地打碎了蘭州人盼水的美夢。試車失敗!蘭州“筒車”沒能將黃河水提上河岸。滿頭大汗的段續爺望著黃河岸邊眼巴巴的人群,暗下決心,一定要將黃河水提上岸來。

  過了一段時間,段家台的人突然發現段續爺不見了。原來他不顧年老體弱,已經踏上了江南的土地。來到南方,他整天和南方“筒車”泡在一起,仔細觀察,虛心請教,暗自琢磨,終於弄清了自己失敗的原因:原來是水車下邊入水口——巷道不夠流暢。大喜過望的段續爺星夜兼程地趕回家,立即進行整改。重新修築了巷道,提高了水的落差。整修完畢後,滿懷希望的第二次試車開始了,圍觀的群眾屏息凝視,隻見“筒車”“吱吱”地轉動起來,黃河水“嘩嘩”地流淌著,可就是送不到岸邊。第二次試車失敗了!望著鄉親們失望的眼神,段續爺心如刀割。

  過了幾天,段續爺再一次去了江南的土地。很快,他又興衝衝地回來了。回到家後,他不顧自己虛弱的身體,拿出自己多年的積蓄,聘請有經驗的工匠,立即投入到工作中。他根據這次去江南的收獲,重新設計了龍窩的坡度和衝力,然後,又將整個“筒車”檢修了一遍。萬無一失後,段續爺決定第三次試車,聽到消息後,鄉親們自發地趕來給段續鼓勁。一天清晨,在黃河南岸的段家灣,段續爺望著滿臉希望的鄉親們,高聲喊道:“放!”頓時,蘭州“筒車”轟隆隆地吼叫起來,狂傲不羈的黃河水隨著輪子的轉動張牙舞爪地“飛舞”著,終於乖乖地流到遠處的水槽裏。

  “成功了!成功了!”黃河岸邊終於傳來雷鳴般的掌聲。段續爺興奮地捋著自己花白的胡子,露出孩子般的笑臉。

  蘭州水車,又名天車、翻車,也叫老虎車,是用榆、柳、槐等硬雜木製成的。先用黃河石築起兩道石壩,主要用途是為了固定架設水車支架,也是為了向水車下麵聚引河水。石壩四周打入柳木樁使其堅固而且耐衝刷,形成水車巷。石壩中各砌入兩根木柱,木樁上安置馱梁,其上裝置榆木車軸,車軸上安裝車輪。車輪是水車的主體,其中心是輪軸,粗約三尺,輪軸周邊安裝輻條,一耦兩根,輻條外端用一條條木板固定,形成一個大圓圈,成為“綱線”;向內用一條條稱之為“蹬弓子”的木條固定輻條,形成一個內圓圈。兩圓圈之間裝置刮水板和長方形水鬥。靠岸邊栽樹幹為“鶯架”,其上置承接水鬥倒挽河水的“掌盤”。再栽一溜頂端分杈的樹幹,刮去樹皮,取彎曲自然之勢,架上木槽。水流推動刮板,驅使水車徐徐轉動,水鬥則依此舀滿河水,緩緩上升,當升到輪子上方正中時,鬥口翻轉向下,將水傾倒入水槽,有木槽導入水渠,將河水引入農田。水車的上遊用卵石砌成一道石壩,呈扇形,加大水量,加快流速,把河水逼向水車巷,巷內掘有深坑,用石頭鑲砌,形成很大的衝擊力,使上萬斤重的龐大水車轉動起來,提水灌田。一架水車,大的一般可灌溉七八百畝,小的也能澆地二三百畝,雖然提灌能力有限,但因晝夜不停,且提灌時間較長(每年三四月河水上漲時開始,到冬季水位下降時為止),深受農民歡迎。蘭州水車在相當長的時間,成為蘭州黃河沿岸唯一的提灌工具。

  段續爺引進“筒車”技術創製蘭州水車,它的出現,對當時黃河沿岸的人民來說,確實是一個天大的喜訊,預示著蘭州農業新紀元的到來。據《重修皋蘭縣誌》記載:“續裏居時,創翻車,倒挽河流,以灌田,致有巧思。沿河農民皆仿效焉。”從明代中葉起,到清末民初,蘭州黃河沿岸的水車,由一輪增加到157輪。到了1952年,蘭州市的水車猛增到252輪。隻見黃河兩岸到處是巨大的水車,流水歡歌不絕於耳。灌溉麵積也由解放前的20000多畝擴大到100000多畝,真可謂盛極一時。這讓世界上有名的“水車之都”——敘利亞的哈馬慚愧萬分,因為,曆史上哈馬水車數量最多的時候,也不過30輪,僅及蘭州1952年水車總數的八分之一。因此,把蘭州稱為真正的“水車之都”,一點也不過分。

  好在蘭州人民的這一願望終於變為現實。2005年9月22日,蘭州·首屆中國水車節在黃河南岸水車博覽園盛大開幕,開幕式上,隆重舉行了由中國國家郵政局與荷蘭郵政公司聯合發行“水車與風車”特種郵票的首發式。蘭州水車作為中國水車的典型形象,將永久地鐫刻在“中國水車”這枚郵票上。隆隆轉動了400多年的蘭州水車成了中國水車的形象代表,也使蘭州成了當之無愧的“水車之都”,將和“風車之都”荷蘭一起走向世界。

  倘若段續爺在天有靈,一定撫須笑開顏。因為您的創新,使蘭州的農業生產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因為您的執著,使處於劣勢的蘭州農耕文化卻留下了如此星光燦爛的曆史遺跡。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