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章 相州潰敗

  安慶緒退守孤城,困獸擾鬥。史思明發兵南下,救援相州。唐軍群龍無首,兵疲師老。史思明奸作機食,待機而戰。

  安陽河會戰,暴風突起,兩軍皆潰。唐軍全線貴退,損失慘重。

  乾元元年(758)十月,唐軍九節度使對相州(河南安陽)形成合圍態勢。安慶緒困於孤城,兵少無援,危急之下,隻好派薛衝圍而出,北上範陽,向史思明求救,並許諾解圍之後,以大燕皇帝之位相讓。史思明一方麵早就想取安慶緒而代之,一方麵也明白安慶緒一旦覆滅,自己也就成為孤單之勢,遂決定發範陽13萬兵援救相州。但因唐軍兵力強大,居於優勢,故而持觀望之態,一時未敢輕進,隻是先派遣李歸仁率領步騎兵1萬人,進至謐陽(河北磁縣),距相州60餘裏紮營,遙為安慶緒之聲援十一月上旬,唐軍河南節度使崔光遠攻取魏州(河北大名)。是月十七日,朝廷任命原兵部侍郎蕭華為魏州防禦使,負責守備。魏州在相州東北約巧0裏。唐軍攻克此城,既可從側背對相州構成外圍包抄態勢,又可據以阻擊史思明的援軍。

  鑒於整個戰局形勢,並為獎勵克城之功,郭子儀上奏朝廷,請求以崔光遠代替蕭華,駐守魏州。十二月初五,肅宗放令崔光遠兼領魏州刺史。

  這時,史思明已調發範陽叛軍分三路南下:一路向邢(河北邢台)、蠱(河北邯鄲);一路向冀(河北冀縣)、貝(河北清河);一路沿恒水(安陽河)向魏州進兵。唐將崔光遠剛到魏州不幾天,叛軍就兵臨城下。

  崔光遠派部將李處燥出城迎敵。由於叛軍兵多勢盛,李處璨連戰失利,引兵退回州城。叛軍追至城下,揚言道:“李處璨召我們前來,為何不出!”崔光遠未審其中有詐,信以為真,將李處璨腰斬處死。李處煥作戰曉勇,深受士卒信賴,被錯殺之後,士卒頓失鬥誌。崔光遠方才明白自己中了叛軍的離間之計。鑄成大錯。但磋悔已經無濟於事,遂棄城脫身南奔津州(河南開封)。十二月二十九日,叛軍攻陷魏州,史思明下令屠城。唐軍將士及民眾被殺3萬餘人。叛軍攻占魏州後。便從東麵和北麵兩個方向上,對唐軍構成弧形進通態勢。但史思明卻又按兵不動了乾元二年(759)正月初一,叛將史思明在魏州城北築壇,祭告天地,自稱大燕聖王,以周摯為行軍司馬。史思明在魏州按兵不進的意圖,被唐軍大將李光弼看破,他向監軍宦官魚朝恩4議道:“史思明逗留不前,是想等我軍士氣鬆懈後,再以精銳之兵進行突然襲擊。我請求與朔方軍一同進逼魏州,向史思明挑戰。史思明鑒於兩年前的嘉山失敗,必定不敢輕易出戰。這樣一來,雙方對峙將會曠日持久。相州城下我各路大軍加緊攻擊,一旦相州被打破,剪滅安慶緒,史思明也就失去了對叛軍的號召力。”但是,對用兵作戰一竅不通的魚朝恩卻認為不可,拒絕了李光弼這一分兵阻援,保障攻城的作戰方案唐軍九節度使自上年十月圍攻相州,4個月時間竟未能攻取。鎮西北庭節度使李嗣業不勝急忿,親自帶兵攻城,被亂箭射中,於正月二十八日傷重犧牲。李嗣業是京兆高陵(陝西高陵)人,善使長刀,以勇猛聞名,在安西軍鎮任職期間,曾參加過征討十姓蘇祿、小勃律、突騎施的戰爭,展建功勳。李嗣業犧牲後,由兵馬使荔非元禮代理其職。

  郭子儀與各節度使在相州城外,築壘兩道,挖壕三重,又堵塞漳河水,開渠40裏,南引灌人相州。城內井泉皆溢,遍地積水,士兵與居民構棧而居。從冬到春,城內糧食告盡,一隻老鼠竟賣4000文錢,連牆土中的麥秸和馬糞中的草渣,也被士兵淘出來喂馬。城內有想投降的人,也因水深而無法出城。人人都認為相州城危在旦夕。但安慶緒困獸猶鬥,死命抵抗,等待史思明前來救援。

  不過,圍城的唐軍,也因久攻不克,軍糧物資消耗將盡。

  再加上沒有前敵統帥,各節度使的進退缺乏統一指揮,上下解體,人馬疲憊,士氣低落。

  史思明在魏州以逸待勞,估計唐軍已經師老勢屈,便開始采取行動。二月中旬,史思明指揮叛軍進至距相州50裏處紮營,並下令每營擊鼓300麵,威懾唐軍而聲援安慶緒;又令各營挑選500名騎兵,不分晝夜,輪番到城下騷擾唐軍,伺機搶掠。唐軍出擊時,叛軍立即四散奔逃。於是。唐軍各營每天都有人馬和牛車遭受損失,而且晝夜難得安寧,更為疲困。

  唐軍數十萬人馬,野營征戰將近半年之久,糧草補給所需甚為巨大。大軍群集於相州城下一隅之地,樵采也日益艱難。

  時值天下饑謹,為供應作戰,南自江淮,西自並(山西太原)、汾(山西汾陽),舟車相繼,轉輸糧草。

  奸狡多計的史思明,又選派軍中壯士偽裝成唐軍,分作小股,打著唐軍旗號,深人到半途督促運糧民夫,借故責斥行路緩慢,隨便殺人,致使運糧者人人恐懼,紛紛逃命。遇到唐軍轉運糧草的車船聚集之地,便暗中縱火焚燒。這些小股遊擊叛軍,出沒無常,忽聚忽散,自有暗號相互辨識。而唐軍的邏捕士卒既抓不到人,又偵察不出其行跡,防不勝防。結果導致圍城的唐軍各營糧供不繼,人心渙散,鹹思回歸,鬥誌自演。二月末,史思明停止其“疲敵”之策,指揮叛軍大隊直逼相州城下,與唐軍約定日期決戰。三月六日,唐軍步騎兵號稱60萬人,布陣於相州東麵的安陽河之北。史思明自率精兵5萬人前來交鋒。唐軍將士遙望叛軍兵少,還以為是前哨遊兵,並未介意。叛軍雖然人數居於劣勢,但養精蓄銳,士氣方盛史思明更是身先士卒,帶頭衝鋒。唐軍以優勢兵力,誌在必勝。李光弼、王思禮、許叔冀、魯靈等將各率所部,首先與叛軍交兵廝殺。雙方激戰多時,殺傷相當,魯靈被亂箭所傷,退出戰場郭子儀帶領朔方軍繼魯靈之後投入戰鬥,布陣未就,不料風雲突變,天氣異常。驟然之間,狂風暴起,其勢席卷鈔塵,摧折樹木,天地之間一片昏暗,入眼難睜,咫尺之內,人馬莫辨。兩軍都大為驚駭,唐軍向南澳退,叛軍向北潰退,各自奔逃,丟棄的兵仗軸重,堆積於路途,損失慘重這場突兀而來的暴風,直至是日半夜方才平息。真是入算不如天變。叛軍因此擺脫了不利形勢,安慶緒暫時逃過了城破授首之厄。在唐軍方麵,將士早已厭戰思歸,受驚之下,遂成全線崩澳之勢。而郭子儀位望實居於諸將之上,是故朔方軍居後先潰,有牽動全局之影響。其餘各節度使之兵,遂紛紛潰歸本鎮,並於沿途剿掠擾民,地方官吏無法製止。其混亂局勢,十多天後才告安定。隻有李光弼和王思禮所部,以軍紀嚴明,約束有方,全軍返回朔方軍退至河陽(河南孟縣),戰馬萬匹,隻剩3000,甲仗丟失殆盡。郭子儀下令切斷渡橋,以保守洛陽。而洛陽城中的官吏百姓,風聞大軍澳退,爭相出城逃往山穀。東京留守崔圓、河南尹蘇震等人,竟棄城遠逃襄(湖北襄陽)、鄧(河南鄧縣)。

  郭子儀準備堅守河陽,但士卒與民眾相互驚擾,人心惶惶,遂又向西退至缺門(河南新安西)。待諸將陸續會齊,點檢士卒,尚有數萬。郭子儀與諸將商議放棄東京,退保蒲(山西永濟)、陝(河南陝縣)二州。此二州地處黃河南北兩側,西有憧關控製險要,可以據之禦敵。都虞侯張用濟建議道:

  蒲、陝二州正弄饑荒,軍需供應困難。不如堅守河陽,如果叛軍來攻,諸軍並力拒之。郭子儀表示同意,立即派都遊奕使韓遊環帶500名騎兵,急趨河陽,張用濟帶5000名步兵繼後。韓、張二人剛至河陽,叛將周摯也引兵前來爭城,見唐軍搶先一步,隻好退回。張用濟抓緊時間,督其士卒在河陽橋南北兩端築起垣牆,以便堅守。

  九節度使因相州會戰失敗,都上表朝廷請罪。肅宗一概不予責問,隻是下令將棄職逃命的東京留守崔圓和河南尹蘇震二人。削爵貶官。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