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六章 宿將風度

  都子儀戍守邊檢30年,熟諳蕃情,善於安撫籠絡。其部下多蕃、漢勁兵,刹勇強悍,故而養成了善用騎兵,長於野戰的指揮才能。又其天性仁善,寬厚持重,體恤士卒,因而將士歸心,樂聽其命。

  在中國古代曆史上,陰山之下的河套平原以及黃河之南的鄂爾多斯高原,處於中原農耕地區與北方草原和西北地區的結合部,曆來是北方或西北遊牧民族與中原地區進行商業貿易或兵戎相爭的重要場所,或是他們進人中原的門戶,同時,也是中原王朝防禦邊患或控製北方與西北的重要前線。唐代前期,疆域遼闊,與周邊諸民族之間的接觸與戰爭,尤甚於前代。唐王朝竭力經營關內道陰山防線與河北道燕山防線,其戰略目的就是隔斷半農半牧地區與遊牧地區,從而確保中原農耕地區的安寧。因此,陰山之下的河套地區,一直是重兵聚結之地。三受降城和振武軍的兵員總計達29萬人,戰馬7000匹,分別占朔方鎮兵馬數量的45%和49%。當回綸汗國取代後突厥汗國而稱雄摸北後,其首領骨力裴羅受唐冊封為“懷仁可汗”,在政治上與唐朝保持著和好貢使的關係,使唐朝北睡局勢,又處於相對穩定狀態。但是,由於朔方鎮與西域地區在大摸東西形成呼應之勢。而且,北對回絕的撫慰和防遏,必須以軍事實力為後盾。邊防之要在於練兵電防,仍不容稍有懈怠。所以,直到安祿山叛亂之前,陰山之下的重兵駐防部署,未曾改變。

  郭子儀於天寶年間一直在陰山防線任職,擔負著撫慰諸蕃,輯寧外寇的朝廷使命。作為邊防軍事長官,必須熟悉轄區內外的地理形勢,對山川險易,行軍道裏,井泉水泊等,都要實地踏勘,了然於心。對於轄區內的烽堆睞望,邏衛偵察,邊兵操練校閱,屯墾耕種,營壘修繕和器械保養等軍務,必須勤加督查朔方軍防禦的外敵,是以突厥族為首的遊牧部落,其武裝力量主要是騎兵。“突厥所長,惟恃騎射,見利即前,知難便走,風馳電卷,不恒其陣。以弓矢為爪牙,以甲胃為常服。隊不列行,營無定所,逐水草為居室,以羊馬為軍糧,勝止求財,敗無慚色,無警夜巡晝之勞,無構壘饋糧之費。中國兵行,皆反於是,與之角戰,罕能立功。”騎兵的優勢在於機動性強,來如激矢,去如絕弦。其利在於野戰和長途奔襲。但其行軍無貓重,隻宜速戰,不能持久。再者,騎兵進攻,無摧堅之具,難以攻城。其更為明顯的缺陷是弓弦遇到雨雪天氣。便會受潮而失效。

  遊牧民族以騎射立國,男子以騎術嫻熟,射藝超群為最高榮譽,人人勇武強悍,蔑視懦弱。騎兵在野戰中,行動迅疾,攻勢淩厲,農耕民族的步兵實難與之爭鋒。因此,必須以己之長,擊敵之短。

  唐朝的邊疆防禦體係,不是因承前代修築長城的舊規,而是在邊境地區大力修築軍、鎮、守捉城,控製關隘津梁等交通要道。邊城中設置有倉庫,駐兵屯防,是國防體係的支往。蕃兵長於勁馬奔衝,漢軍長於弩弓角鬥。刀劍槍斧隻能在近身拚搏時,直接殺傷對手,而弓矢卻能在百步之外射殺敵人。

  不過,發揮地形便利和軍城堡塞的作用,還隻能算是消極防禦。從積極防禦上,則要以攻代守,組建起足以同強敵相抗衡的精銳騎兵。在冷兵器時代,作戰時兵將相對,刀槍相向,將領要身先士卒,衝鋒在前。在唐初戰爭中,太宗李世民(時為秦王)尤為重視騎兵,每每親率精騎為先鋒衝陷敵陣,實施中央突破或兩翼包抄,垂為典範。

  史稱郭子儀長於野戰。與他齊名的李光弼則長於城守。李光弼係人唐蕃酋之子,深受家族尚武氣氛熏陶,性情剛直,治軍嚴肅,作風威猛堅毅。而郭子儀出身世代仕宦的儒學禮教家庭,崇尚謙謙,教厚仁善,因而將士歸心,人人樂聽其命。作為長期鎮撫邊皿的軍政長官,郭子儀對遊牧族類飄勇善戰、狂放不羈的民族性格,敬重恩義喜結盟誓的淳樸風尚,親身感受,認識深切。因而,他善於安撫籠絡,結其誠信。在後來的平叛戰爭中湧現出來的蕃族名將如仆固酋長仆固懷恩、渾部酋長渾釋之和渾堿父子、突厥人白元光等,都出自於朔方軍係統。

  由於自高宗中葉以後,邊疆駐紮的軍隊不斷增加,更由於召募丁壯充任長駐邊兵,軍需供應成為國家財政的一大負擔。

  開元以前,每年供給邊兵的衣糧之費,不超過200萬貫,自天寶以後,邊將奏請增兵,每年支用衣料達1200萬匹,軍糧190萬解,公私勞累,百姓困苦。為了減輕供軍轉輸之費,唐朝與前代一樣,凡邊防鎮守軍、州,都設置屯田,種植禾豆稻麻,增加軍儲。凡天下諸軍、州所置屯田,大者50頃,小者20頃,依照土地的水陸肥清,每年的收成豐儉,分為三等,總計有992屯。其中單於都護府有31屯,東受降城有45屯,中受降城有41屯,西受降城有25屯,勝州有14屯史載郭子儀於代宗朝坐鎮河中(山西永濟)時,親耕百畝,為將士表率。他到陰山防線之前,已在定遠城主持過營田事務。當他負責陰山西部防務期間,自然也是順應農時,躬身壟畝,操持農器,與士卒同甘共苦。自古良將愛兵,體恤部下,視同手足。惟有如此,士卒才能在臨敵對陣之際,奮熊黑之勇,克敵製勝。在當時的邊疆鎮將中,貪婪腐敗者並不鮮見,克扣軍晌,虐待士兵的現象,屢有發生。而郭子儀天性淳厚,仁愛為懷,深得部下擁戴。

  在盛唐時期的邊塞戰爭中,朔方鎮方麵的局勢相對平靜,與東北和隴右地區相比,那種狼煙烽火、胡騎憑陵的大規模邊警,較為稀少。但是,戍邊將士壯懷激烈,忠君報國的一腔熱忱。都是同樣值得稱頌的。千裏邊睡,秦漢故關,大漠落日,長河飲馬,蒼涼而雄渾。冬春苦寒,朔風吹雪馬回步,戰士鐵衣凝霜冰。窮秋蕭索,胡茄哀怨雁南飛,征人思鄉空回首。就是在這樣的漫漫屯防生活中,郭子儀曆經艱辛磨礪,養成了善用騎兵,長於野戰的軍事指揮才能,鑄就了寬厚持重的大將風度。

  §§第二篇 盛世危機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