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37章 和 平 篇(1)

  西安事變實錄西安方麵與二宋的談判。

  周恩來於12月17日傍晚到達西安後,就於當晚和張學良進行了會談。在這次會談中,兩人商定了與宋子文談判的五項條件:(一)停止內戰,中央軍全部開出潼關。(二)下令全國援綏抗日。(三)宋子文負責成立南京過渡政府。肅清一切親日派。(四)成立抗日聯軍。(五)釋放政治犯,實現民主,武裝群眾,開救國會議。《周恩來年譜(1898―1949)》修訂本,第341頁。

  周恩來在12月21日收到中共中央書記處關於讓他以中國共產黨代表的資格,公開與蔣介石、陳立夫、宋子文、閻錫山、於右任等進行談判並調停雙方的電報後,於當晚24時向毛澤東發出電報,對紅軍主力部隊的行動計劃提出了建議。周恩來在電文開頭特別注明,該電由“毛(澤東)譯”。電報全文如下:

  (一)軍事計劃已照你19日12時電商定(電發報24號),請即照你19日13時電實行,主力10天內集中長武縣(今彬縣),再10天集中鹹陽、興平,能快更好,其他尾追與東開部隊亦照來電,請勿再改。

  (二)此間力求堅守渭南、臨潼線待紅軍來會戰。

  (三)保衛西安,我正在各方動員。

  (四)紅軍向西安附近開,與接防甘(泉)、延(安),請發政治訓令,宣布東北軍、十七路軍及其指揮下的民團為抗日同盟軍,以友軍相待,對陝(西)甘(肅)省政府統治地區不變更其行政組織與我黨在這些地區的政策路線,均請說明,並告我。《中國共產黨在國民黨第十七路軍中的活動》,第127頁。

  12月22日,宋子文、宋美齡和蔣鼎文、戴笠、端納等由南京飛抵西安。就在當天,周恩來致電毛澤東、張聞天、秦邦憲、朱德等:我來此四日,中心在抓緊反對和推延內戰,要求改組南京政府,鞏固紅軍與東北軍、西北軍三方麵的聯合。建議中央“對蔣過去誤國政策,尤其最近使紅軍、東北軍、西北軍互消的計劃,盡情宣布以影響全國發動。《周恩來年譜(1898―1949)》修訂本,第344頁。

  宋子文在當天下午5時到達西安後,即在金家巷張公館與張學良、楊虎城進行了會談。在場的還有蔣鼎文、戴笠。張學良和楊虎城同意在第二天向宋子文提出一份具體建議。隨後,宋子文前往高桂滋公館,拜見了蔣介石。蔣介石讓宋子文和宋美齡一同去和周恩來會談。據宋子文在當天的日記中所記,蔣介石要宋子文向周恩來提出四項條件:“(1)取消中華蘇維埃政府。(2)取消紅軍名義。(3)放棄階級鬥爭。(4)願意服從委員長作為總司令的指揮。”② ③《史事探幽》上卷,第84、84、84―85頁。

  蔣介石還要宋子文向周恩來轉告他的以下意見:“他一刻亦沒忘記改組國民黨之必要。他保證於三個月內召集國民大會,對此,如果必要,他可讓蔣夫人簽具一份保證。但是,在此之前,他須召開國民黨大會,以還政於民。重組國民黨後,倘若共產黨服從他如同他們之服從(孫中山)總理,他將同意:(1)國共聯合;(2)抗日容共聯俄;(3)他將給漢卿發布手令,收編紅軍,收編人數將視其擁有武器之精良度決定。”②。

  23日上午,張學良和楊虎城向宋子文提出了具體建議。據宋子文在當天的日記中記述,這一建議為:“由委員長出麵,即刻在西安召集一由朝野各界官員名流出席之大會,這些人應包括陳果夫、李(宗仁)、白(崇禧)、李濟深、馮玉祥、孫夫人(宋慶齡)、韓(複榘)、宋(哲元)、劉湘、宋子文、張學良等。俟大會作出決議,委員長可離開西安。另有一種選擇,就是大會在太原府召開,但在此期間委員長要留在西安。會議的議題為落實17日與委員長討論過的四項條件。”③

  宋子文在此所述的所謂“17日曾與委員長討論過的四項條件”,當指張學良、楊虎城在西安事變當天通電提出的八項救國主張中的前四條,即:(一)改組南京政府,容納各黨各派,共同負責救國。(二)停止一切內戰。(三)立即釋放上海被捕的愛國領袖。(四)釋放全國一切政治犯。據蔣介石在《西安半月記》中12月18日日記中所記,是晚,張學良來到蔣介石居室,曾說:“‘現在此事亟待速了,前所要求之條件,最好請委員長加以考慮,擇其可行者允實行幾條,俾易於解決。’並言:‘現在已無須八條,隻留四條矣。’餘問:‘所刪者為何四條?’彼答言:‘後四條皆可不談矣。’餘告以:‘餘不回京,任何一條,皆不能實行,亦無從討論,不問為八條四條也。’”《張學良在一九三六》,第284―285頁。

  宋子文對張楊提出的建議並不滿意。據宋子文在當天的日記中所述:

  我對如此條件甚感失望,因為我了解南京方麵的態度,他們不會接受。但是,我想我們自己可經討論提出反建議。我與戴(笠)及蔣銘三談及此事,我們同意提出如下反建議報委員長批準:

  一、不召開名流與政府官員參加之大會。

  二、改組政府,排除親日派。

  三、釋放在上海被捕七人。

  四、強力保護國家利益之政府一旦組成,中日戰爭將很快爆發,隻要戰爭爆發,將自動廢除塘沽何梅察北協定。《史事探幽》上卷,第85頁。

  就在這天上午,張學良、楊虎城、周恩來和宋子文進行了一次談判。談判地點在金家巷張公館西樓二樓會客廳。周恩來代表中共及紅軍提出了六項主張:(一)停戰,南京方麵撤軍潼關外;(二)改組南京政府,排逐親日派,加入抗日分子;(三)釋放政治犯,保障民主權利;(四)停止“剿共”,聯合紅軍抗日,允許中共公開活動;(五)召開各黨各派各軍救國會議;(六)與同情抗日的國家合作。《周恩來年譜(1898―1949)》修訂本,第345頁。

  周恩來在談判中闡述了中國共產黨對處理西安事變的意見。據宋子文在當天的日記中所寫,周恩來在談判中義正辭嚴地指出:“在陝、甘地區,國〔民黨〕軍〔隊〕屯兵五十萬圍剿中共,僅遣往綏遠的兩個師未參戰,而中共此時已在其致國民黨的宣言中同意放棄(赤色)宣傳,原則上同意取消蘇維埃政府及在中央政府的領導下作戰。若委員長同意抗日,中共可不要求參加改組後的政府。中共將為共同的事業而戰,然紅軍的人數不應僅限在三千至五千人之間。陳立夫已經代表委員長同意,紅軍可擁有三萬人。中共欲保留其軍事係統,此亦應不困難,因不管怎樣,在委員長自己的係統外,已有如此多其他軍事係統。中共同意於國民大會召開時參加大會,以一個民主之中央政府來取代中華蘇維埃政府。”②《史事探幽》上卷,第85頁。

  宋子文在日記中還寫道:“同時,他們(指中共方麵),亦將承諾放棄(赤色)宣傳與停止向目前的蘇維埃政府控製以外的地區滲透。他們知道委員長有抗日之心,然其目前的做法不利於開展有效之抗日。他們(指中共方麵)欲支持者非委員長個人,而係出於民族之大義。他們認為委員長雖讚同聯俄,但卻拒絕容共。他(指周恩來)還多次提到委員長周圍之親日派。他說,上述這些條件合情合理,與數月前向國民黨方麵所提條件完全一樣,他們並未因西安事變而增加一絲籌碼。他願意會見委員長,欲使其明白,委員長所建議的辦法很難向人民解釋。他稱,就在中共與張、楊諸人一起竭盡全力,以圖結束西安事件時,他知道,南京有些要員正擺酒設宴,拉幫結派,準備奪權,企盼委員長永不返回。”②

  就在這天上午,宋子文的隨從秘書陳鳳?、陳康齊曾被宋子文召至金家巷張公館。陳康齊在當天的日記中寫道:“上午大約10點,我們接到少帥府打來的電話口信,讓陳鳳?和我立刻趕到那裏。街上一切正常,快到少帥府時,道路被鐵絲網和沙袋封住,隻留有一輛轎車通過的空當。衛兵盤問我們的司機,當我們向其解釋了我們此行的使命時,他們給我們放行。臨近少帥府時,我們看到了更多的鐵絲網和沙袋。有一些戰略要點地帶,都布置了中型的機關槍。進入少帥府後,我們被帶到會客室。宋博士進來,帶給我們一封電報,讓我們編碼。完成編碼後,我們被送回賓館。”②《史事探幽》上卷,第91、86頁。

  當天下午,周恩來和張學良、楊虎城與宋子文繼續進行談判。談判中主要就改組政府、撤兵、釋放七君子和釋放蔣介石等問題進行了討論。周恩來和張學良、楊虎城希望由宋子文負責組閣,宋子文表示:“出於政治及個人原因,我絕對不會領導現在之內閣,且亦不會參加。”②雙方還就外交部長、軍政部長、交通部長、海軍部長等人選交換了意見。

  在同宋子文進行談判的當天,周恩來就宣布成立抗日聯軍西北軍政委員會及發表聯合宣言問題,致電中央書記處。電報全文如下:

  西北聯軍局麵,張〔學良〕,楊〔虎城〕及其部下左派均望早日宣布以堅定內部(有成為閩變之續者),影響國內,(李〔宗仁〕、白〔崇禧〕、劉湘均以此觀望),其辦法完全同意我們提議。我因顧及外交及緩延內戰,故主張暫緩發表,但紅軍現向西安附近集中,遲早必須宣布。我提議:

  (甲)紅軍過?縣(今彬縣)後,應即對外發表宣言。

  (乙)東北軍、西北軍、紅軍三方麵亦應發表聯合宣言,說明聯合抗戰保衛西北的意義,並堅決抗拒企圖侵占西北、破壞統一戰線的任何敵人,最後宣布成立抗日聯軍西北軍政委員會,並推舉張〔學良〕為總司令統一指揮。此電稿請即擬定告我,以便磋商。

  (丙)抗日聯軍西北軍政會我方推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彭〔德懷〕、賀〔龍〕、劉〔伯承〕、宋〔時輪〕、宋〔任窮〕。

  (丁)紅軍即為抗日聯軍第三集團軍,總司令朱〔德〕。

  (戊)軍政參謀長擬推〔葉〕劍英(張要他)。

  (己)軍政會下各種組織,我方應準備〔林〕伯渠、〔楊〕尚昆、〔羅〕瑞卿、〔葉〕季壯來參加。

  (庚)紅軍加入抗日聯軍後,其給養薪餉補充應有初步改變,並由西北軍政會統籌。

  (辛)地方武裝一概以抗日義勇軍名義出現,其供給仍由地方籌給。

  (壬)在全國民主政權建立前,蘇區政府仍舊隻名義上冠以抗日字樣。

  子、紅軍在抗日地區行動的政策請考慮我前電建議,速定出宣布。

  醜、在抗日聯軍宣布後,共產黨應在群眾中公開活動。

  (癸)以上各項,速審後複。《中國共產黨在國民黨第十七路軍中的活動》,第128―129頁。

  接到周恩來的電報後,中共中央政治局於當天召開常委會議,討論是否宣布與張學良、楊虎城部隊組成西北抗日聯軍和參加抗日聯軍軍事政治委員會問題。出席會議的有毛澤東、張聞天、朱德、張國燾、何克全、張浩、林彪、林伯渠。毛澤東在發言中主張參加西北抗日聯軍軍事政治委員會,對外暫不宣布,對內可以宣布。並說,我們加入抗日聯軍,同時向南京招手。《毛澤東年譜(1893―1949)》上卷,第629頁。

  張聞天在發言中指出:“我看現在和平是沒有絕望的。南京內部,中派是在動搖中,左派願出來調停,親日派在恐懼中,張、楊更左傾。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是立即發表宣言為有利,還是暫緩發表為有利?我想左派都是希望我們宣布的,但是要爭取中派,暫不宣布爭取時間更容易活動。但我們實際行動是不放棄的,這對張、楊也是有利的。因為問題不是左派問題,是要爭取更多的到我們這方麵來,對我們方麵實際也沒有損失。現在有實權的人多是中派。”發言中還指出:“現在我們積極援助張、楊,事實上已在做,這是沒有問題的,但馬上加入這一政府,是不妥的。”《張聞天年譜》上卷,第401頁。

  根據會議討論的結果,毛澤東、張聞天於24日複電周恩來和在23日抵達西安的秦邦憲,電報指出:“對臨時軍政委員會名單,我們方麵擬參加朱德、彭德懷、賀龍、葉劍英、徐向前五人。(周)恩來、(林)伯渠參加實際工作不參加名單,以便將來進行國民黨工作。(毛)澤東不參加。對張(學良)、楊(虎城)說明,共產黨為爭取全國各派,應采取此種方針,對張、楊亦是有利的。”《毛澤東年譜(1898―1949)》上卷,第630頁。

  周恩來在23日參加了西安方麵與宋子文的談判後,即向中共中央報告了與宋子文談判的情況。電報全文如下:

  (甲)宋子文、宋美齡、蔣鼎文昨到西安。蔣暗示宋改組政府,三個月後開救國會議,改組國民黨,同意聯俄聯共。

  (乙)今日我及張、楊與宋談判。

  第一部分,我提出中共及紅軍六項主張:

  子、停戰,撤兵至潼關外。

  醜、改組南京政府,排逐親日派,加入抗日分子。

  寅、釋放政治犯,保障民主權利。

  卯、停止剿共,聯合紅軍抗日,共產黨公開活動(紅軍保存獨立組織領導。在召開民主國會前,蘇區仍舊,名稱可冠抗日或救國)。

  辰、召開各黨各派各界各軍救國會議。

  巳、與同情抗日國家合作。

  以上六項要蔣接受並保證實行。中共、紅軍讚助他統一中國,一致對日。宋個人同意,承認轉達蔣。

  第二部分,宋提辦法及討論情況。

  子、宋提議先組織過渡政府,三個月後再改造成抗日政府。目前先將何應欽、張群、張嘉?、蔣鼎文、吳鼎昌、陳紹寬趕走。推薦孔祥熙為院長,宋子文為副院長兼長財政,徐新六或顏惠慶長外交,趙戴文或邵力子(張、楊推薦)長內政,嚴重或胡宗南長軍政,陳季良或沈鴻烈長海軍,孫科或曾養甫長鐵路,朱家驊或俞飛鵬長交通,盧作孚長實業,張伯苓或王世傑長教育。我們推宋慶齡、杜重遠、沈鈞儒、章乃器等入行政院。宋力言此為過渡政府,三個月後抗日麵幕揭開後,再徹底改組。我們原則同意,要宋負責;杜、沈、章等可為次長。

  醜、宋提議由蔣下令撤兵,蔣即回京,到後再釋愛國七領袖。我們堅持中央軍先撤走,愛國領袖先釋放。

  寅、我們提議在這過渡政府時期,西北聯軍先成立,以東北軍、十七路軍、紅軍成立聯合委員會,受張領導,進行抗日準備,實行訓練補充,由南京負責接濟。宋答此事可轉蔣。

  卯、在蔣同意上述辦法下,我們與蔣直接討論各項問題(即前述六項)。宋答可先見宋美齡(子文、學良言她力主和平與抗日)。

  (丙)如你們同意這些原則,我即以全權與蔣談判,但要告我,你們決心在何種條件實現下許蔣回京。請即複。《周恩來選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12月第1版,第70―72頁。

  在周恩來和張學良、楊虎城同宋子文進行談判的當天下午,秦邦憲和葉劍英抵達西安。葉劍英是11月下旬返回保安,向黨中央匯報工作的。葉劍英在西安事變的爆發前夕,由保安前往西安。途中,得知西安事變爆發的消息後,奉黨中央命令返回保安。秦邦憲在12月20日參加了討論紅軍進入友軍地區的地方工作問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之後,於21日與葉劍英一同離開保安,並在23日乘坐張學良提供的飛機,於當天下午趕到西安。周恩來、秦邦憲、葉劍英的具體分工是:周恩來負責上層統戰和群眾團體工作,秦邦憲主持黨內工作,葉劍英參加西北聯軍參謀團的工作。《周恩來年譜(1898―1949)》修訂本,第346頁。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漢武大帝
7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8大唐空華記
9紅牆檔案(二)
10紅牆檔案(三)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

  • 目擊天安門-(二)

    作者:韓泰倫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選擇了中國政治變遷的聚焦點--天安門這一獨特的視角,完整係統地記述了天安門曆經的滄桑巨變,挖掘出中國100多年,特別是建國50年來天安門地區發生的政治事件的內幕秘聞,是一部中國的近現代史的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