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12章 和碩睿親王(4)

  皇太極總結曆次攻錦經驗教訓,決定采取長期圍攻的方針,於崇德五年三月,命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為右翼主帥、多羅貝勒多鐸為左翼主帥,帶兵至離錦州九十裏的義州城,駐紮屯田,騷擾明境,使山海關外寧遠、錦州地方不得耕種。第二月皇太極還親往巡察,命令軍士搶收錦州城東、城西莊稼。圍錦官兵,三月一換。

  崇德五年六月十五日,命和碩睿親王多爾袞、和碩肅親王豪格、多羅安平貝勒杜度、多羅饒餘貝勒阿巴泰,率其屬下將士的一半,往代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等,於義州築城屯田,圍困錦州。多爾袞到達後,即督令士卒火速收割錦州城西禾稼,兩日就收割完畢。明以錦州被圍,遣兵來援,軍至杏山,多爾袞率兵往擊,皇太極聞知,即遣前鋒統領吳拜率屬下兵士一半,迅速前往助攻。從此,多爾袞與明兵多次接戰。九月,鄭親王往代,多爾袞返沈陽。十二月,多爾袞、豪格、杜度、阿巴泰再度率兵往圍錦州。《清太宗實錄》卷33,崇德五年六月十五日、七月初六日、十二月初三日。

  崇德六年三月,鄭親王濟爾哈朗往代,多爾袞等率部回遼。未到之前,因睿王等曾遣部分軍士還家,皇太極勃然大怒,指責多爾袞私遣擅歸,鬆懈疏忽,影響圍城效果,命令查出主使人員,從重議處。出征王、貝勒、公、固山額真、梅勒章京、護軍統領及議政大臣以上官將,俱駐遼河傍金利塔,不許入城,不準返家,聽候治罪。

  皇太極還特遣內大臣昂邦章京圖爾格、固山額真英俄爾岱、大學士範文程等,往問出征王、貝勒。《清太宗實錄》卷三十五載錄了帝對諸王的責問。其諭問多爾袞的話如下:

  “朕待爾與諸子弟不同,良馬任爾乘,美服任爾服,饌任爾食,所以加恩於爾者,蓋欲爾勤勞國政,不違朕命耳。今違朕命,屯兵遠居,遣兵回家,如此,朕焉能以爾為可倚。”

  問肅親王豪格說:

  “肅親王,爾明知睿親王失計,如何緘口不言。”

  問阿巴泰、杜度、碩托說:

  “饒餘貝勒、安乎貝勒、芍托公,爾等何為事不關己,是曰然,非亦曰然,如賓客路人相待。無論爾等,即新附蒙古,尚知為國出力,爾等不憂國竭忠,漠不相關,皇天列祖豈不鑒之。”

  並令;“凡此諭旨,皆與眾固山額真、大臣,王、貝勒、大臣等將倡兵回家之人舉出,若是睿親王部下蝦大臣所言,令睿親王即行拿送,不可輕應此罪,當議定來奏。”

  皇帝震怒,諭令嚴查,看來將遭重懲,災禍難逃了。皇太極這樣大發雷霆,實為欠妥。事情並不如他所說那樣嚴重,說什麽明兵已經自由出入搬運糧草等等。多爾袞之所以兩次遣兵回家,一次是每牛錄三名,另一次每牛錄五名,有其客觀原因,那就是明軍拚死反擊,兵多勢大,清軍死傷累累,人疲馬乏,不得不輪班回家“整頓盔甲,喂養馬匹”,略事休整,即行返軍。明軍仍被圍困,運輸基本斷絕。多爾袞這樣作,沒有什麽大錯,不知道是什麽人上了密折,誇大其詞,激怒了皇太極。多爾袞據實回奏,說明情由,皇太極更加發怒,指責所奏皆係“巧辯之詞”,令各王、貝勒自定其罪。《清太宗實錄》卷35,崇德六年三月初四日、二十日、二十一日。

  當此緊急關頭,多爾袞挺身認錯,全攬在自己頭上,不委過於人,自議其罪說:“我既掌兵權,又先令兵回家,違命之罪甚重,應死。”肅親王豪格也表現很好,象個大丈夫,告訴審案大臣說:“睿親王乃王,我亦王耳,既與叔父睿親王共掌兵權,彼既失計,我亦隨之,應死。"安平貝勒杜度、饒餘貝勒阿巴泰自議貶黜為民,撥出所屬牛錄。羅托貝子、碩托公,屯齊公皆革爵罰銀二千至五千兩。阿山、譚泰、葉克書三位固山額真,俱當死。蒙古固山額真和洛惠、梅勒章京曹亥等高級官將三十餘人,俱革職。《清太宗實錄》卷35,崇德六年三月二十一日。

  也許是皇太極感到處理過分,或者是因為牽涉到這樣多的王、貝勒、貝子、公和大臣,皆是統兵治政的主要人員,若依本人自議之罪,則將殺掉和革掉一半以上的軍政要人,今後誰來治理國政統兵遠征。總之,不管是什麽原因,他終於決定從寬發落。崇德六年三月二十二日,皇太極下詔與圖爾格等,定諸王大臣的罪:睿親王多爾袞降為郡王,罰銀一萬兩,撥出部下二牛錄;肅親王豪格降為郡王,罰銀八千兩,撥出一牛錄;饒餘貝勒、安平貝勒各罰銀二千兩,貝子羅托、輔國公碩托、屯齊各罰銀一千兩。固山額真譚泰、阿山、葉克書各罰銀一千兩。其餘三十餘員官將罰銀五十兩、一百兩不等。《清太宗實錄》卷35,崇德六年三月二十二日。多爾袞差點被從重懲處,險被錯斬。但是多爾袞畢竟是個有膽有識、足智多謀的俊傑,事情一過,並未沉浸在不滿憂傷的生活中,立即振作精神,全神貫注地投入到攻滅明軍的大戰中去。

  二、大敗明軍。

  三月二十四日,因錦州外城蒙古貝勒諾木齊等密約降清,鄭親王濟爾哈朗、英郡王阿濟格等率軍攻取了外城。五月初三日,鄭王奏報,明經略洪承疇率總兵六員帶兵六萬來援錦州,屯於鬆山北崗。鄭王率軍往擊,失利,傷亡不小。十五日,皇太極遣內三院大學士希福、剛林等,前往錦州、閱視鄭王所掘壕塹,查看屯營形勢。

  六月初四日,多爾袞與豪格率軍前往錦州,更換鄭王部隊,皇太極出地載門,送五裏而返。

  八月初六日,多爾袞、豪格自錦州軍中,遣人奏報:明國會集各省兵,來援錦州,“來兵甚多”。初八日,皇太極“因明朝援兵眾多”,命固山額真英俄爾岱、拜音圖率每牛錄兵十名,前往增援,並遣學士額色黑前往傳諭。十一日額色黑從軍中回,奏報說:敵兵“實眾”,“欲和碩鄭親王領兵前去,合營拒敵”。《清太宗實錄》卷36,崇德六年八月初六日、初八日、十一日。多爾袞的奏請增兵,十分正確。如果他不及時上報真情,要求援兵,皇太極不會感到問題的嚴重性,不會立即調兵往援,並親統大軍前往,那末,鬆錦之戰可能又是另一結局了。因為,此時多爾袞麵臨的對手,不是凡夫俗子,而是頗有才華軍功累累的少有的勁敵,這人就是明薊遼總督洪承疇。

  洪承疇,字彥演,號亨九,福建南安人,明萬曆四十四年進士,初任刑部江西清吏司主事,天啟時升至陝西布政使參政。崇禎初年(1628―1633),因打壓陝西農民軍,“剿禦有方”,屢次奏捷,擒獲闖王高迎祥,連敗李自成部,迫使自成以十八騎逃居商洛,陝西義軍“略盡”而不斷擢升。數年之內,由督糧參政一躍而為延綏巡撫、陝西三邊總督,後又加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兼督河南、山西、陝西、四川、湖廣牢務,隨改薊遼總督。崇禎十四年(清崇德六年,1641),率東協總兵曹變蛟、遼東總兵王廷臣、援剿總兵白廣恩、山海總兵馬科、寧遠總兵吳三桂、宣府總兵楊國柱、大同總兵王樸、密雲總兵唐通,共八總兵官、兵十三萬,軍馬四萬匹,集寧遠,救援錦州。八月初,洪承疇率軍至鬆山,與錦州守軍相呼應,充分發揮火器的長處,猛攻清軍。

  多爾袞雖然率軍奮勇衝殺,但敵眾我寡,前後受敵,初戰失利。直到四年以後回憶鬆錦之戰時)多爾袞還心有餘悸地說:當時“洪軍於南山向北放炮,祖大壽從城頭向南放炮,我兵存身無地,神器實為凶險。”《攝政親王起居注》順治二年閏六月初七日。

  這樣的局麵,對多爾袞來說,是一個嚴重的考驗。如果他據實上報,奏請增兵,有可能遭到朝廷的恥笑。這幾年清軍屢敗明兵,八旗勁旅所向無敵,現在突然告稱失利求援,既有損個人威嚴,又可能落個膽怯畏敵的罪名,不僅不增援,還將革職問罪。但是,設若謊報軍情,諱敗為勝,孤軍迎戰,必將慘敗,嚴重威脅到清國的盛衰興亡。聰明的多爾袞,很快下了決心,據實上奏,乞請援兵。

  皇太極得到了圍錦清軍“屢戰敗衄,勢將敗北”的真實消息後,立即決定,全力以赴,“悉索沈中人丁,西赴錦州”。吳晗輯《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第3686頁

  八月十四日,皇太極統率大軍親征,十五日渡遼河,十九日晚,至戚家堡下營,傳諭多爾袞、豪格,欲至高橋,合困鬆山、杏山。多爾袞、豪格回奏,建議皇太極不參加戰鬥,駐營於鬆杏之間。這個奏章,頗為重要,摘錄如下:

  “(睿王、肅王)令學士剛林、羅碩複奏雲:蒙皇上威武,臣等豈敢畏敵,但恐以臣等為怯,若不奏聞,於理不當。今皇上親至,臣等勇氣益增,皆不以敵為意,唯以衝擊為事,一心為國,故不敢不以所知實奏。漢兵果眾,當同臣等先至兵,圍困錦州。況先番上陣,頗有中傷,今如再戰,恐力不及。今皇上令屯營高橋截路,倘敵兵為我所迫,約錦州、鬆山內外夾攻,舍死衝戰,萬一有失,如之奈何。皇上即欲發兵來援,亦必待勝負決後,方可趕至。以臣愚見,皇上若肯駐鬆,杏山之間,臣等大有益矣。”《清太宗實錄》卷36,崇德三年八月十九日。

  多爾袞講明了明軍眾多,清軍前曾失利,雙方交戰,頗有危險,為保皇太極安全,建議帝駐鬆杏之間觀戰,由他率眾軍猛攻。即使皇太極要上陣,也等勝負決定後再加入衝擊。真是一片赤忱,為主效勞,保主安寧。皇太極采納了這個建議,駐於鬆山杏山之間。

  明軍見清兵大至,營壘森嚴,“各個喪膽”。二十日晨,明八總兵來攻,為清軍擊敗,二十一日再戰,又敗。二十一日晚明軍突圍,遭清軍猛攻,潰不成列。多爾袞遵帝命,率四固山護軍從錦州大路至塔山大路截殺。八旗官將各按信地,奮攻明軍,隻殺得明軍“屍橫遍野,自杏山沿海,直至塔山,投波入海,如同鵝鴨,屍蔽水麵,死者不可勝計”。《清太宗實錄》卷36,崇德六年八月二十一日、二十二日、二十四日、二十六日。洪承疇和曹變蛟,王廷臣二總兵及巡撫丘民仰,困守鬆山孤城,吳三桂等總兵,先率殘兵入杏山,二十六日逃往寧遠。幾天之內,明軍大敗,死五萬三千七百八十三人,清軍大勝。《清太宗實錄》卷36,崇德六年八月二十九日。

  因宸妃病危去世,皇太極於九月離鬆山,回沈陽,留杜度,阿巴泰、阿濟格等圍錦州、鬆山、杏山。

  十一月初三日,多爾袞奉命出發,往圍錦州,不久,鄭王濟爾哈朗亦往。崇德七年二月二十一日,圍守鬆山的肅郡王豪格等攻下鬆山、生擒洪承疇、丘民仰及副將遊擊等官一百餘員,盡殺守兵三千餘人。三月初十日,祖大壽糧盡援絕,率部至濟爾哈朗,多爾袞營前投降。四月初九和二十一日,先後攻下塔山、杏山。至此,著名的“鬆錦之戰”,以明軍慘敗清軍大勝而告終,從此明國一蹶不振,清軍士氣高漲,積極為入主中原作準備。多爾袞為奠定入關之征,建立了重大功勳。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