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節 “希望工程”,希望中的愛

  “情係中華”,這含義深沉又筆力道勁的四個字,既是當今中國一位身世不凡的人物給“華聯會”的題詞,也是對“華聯會”會長張曼新的勉勵與獎賞。

  一九九六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寧夏日報》在“西部周末”頭版頭條位置,用小孩拳頭般大的黑體字標題《三十萬捧出僑領愛國心》,刊登了張曼新在寧夏回族自治區涇源縣蘆草窪吊莊興建“曼新希望小學”的報道。

  報道說:“匈牙利華僑領袖張曼新先生十一月十九日來到自治區政府外辦會議廳,打開手提箱,拿出一疊疊美元、奧地利先令、人民幣,共折合人民幣三十萬元,捐給涇源縣蘆草窪吊莊,用於興建一所‘曼新希望小學’。”

  報道強調指出:“三十萬元,對港澳同胞、海外僑胞中的億萬富翁來說,不過是‘毛毛雨’,而對從一九九二年起就全身心地為匈牙利乃至歐洲華人事業忘我工作不索取分文薪水的張曼新先生來說,就不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數字。”

  “為了湊足這三十萬元錢,十一月十八日,張曼新將他五年前在銀川市內蒙飯店置下的四套甲級客房全部拋出,賣了十二萬元人民幣。”

  報道著重介紹說:“在‘曼新希望小學’捐款儀式上,因患重感冒嗓音有些沙啞的張曼新動了真情:‘我是喝黃河水成長起來的,寧夏是我的第二故鄉。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不久前,當他得知寧夏隻有三四所希望小學,遠遠少於其他省區時,他決心在第二故鄉興建一所希望小學。他希望這所學校能使那些最貧困的學齡兒童受益;他希望這所學校能真正充滿希望,有更多的孩子考上初中、高中乃至大學。”

  報道接著說:“有關部門把這所‘曼新希望小學’安排在回族聚居的涇源縣草窪吊莊,當前去考察的張曼新看到有的兒童光著腳走到四五公裏外的學校讀書,得知還有數百名學齡兒童失學時,心裏非常難過。他呼籲港澳同胞、海外僑胞伸出援助之手,改變祖國貧困地區教育的落後狀況,他希望國內先富起來的個體經營者向失學的孩子們獻出愛心。他激動地說:‘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教育是民族振興的頭等大事。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說起張曼新與“希望工程”的淵源,那是一九九四年他與“華聯會”一些夥伴們應邀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四十五周年華誕期間。

  金色十月的北京,到處呈現著秋的豐碩。重巒疊障的香山滿山如火的紅葉,秋陽下氣勢雄偉、豪華壯麗的故宮和天安門城樓的紅樓黃瓦與人民大會堂、革命曆史博物館和毛主席紀念堂的莊嚴肅穆交映生輝,還有迎風獵獵的節日的紅旗,無不象征著輝煌的收獲,令人心裏感到喜悅和充實。

  然而,當參加國慶節觀禮的張曼新和他的夥伴們來到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希望工程”辦公室,心立刻像被掏空了,又似一種空落之後的沉重,那沉重的感覺似鉛砣樣的大山,壓抑得胸口發悶,還有一種酸酸的苦澀。

  隻見櫥窗裏的圖像上一個黑白色調反差極其鮮明的小女孩,蓬鬆的頭發裹著一張圓圓的發白的小臉,小臉上一雙大大的充滿饑渴的眼睛,稚嫩的小手握著一支鉛筆,仿佛在無言唱著“我要上學”這樣一支既現實又古老的悲涼淒婉的歌,鐵鉗子一樣死死地鉗住人們的心,使人怦然心動。

  張曼新覺得兩條腿頓時變得沉重了,心房像壓著座大山似的發悶。

  張曼新一行受到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秘書長徐永光的接待。

  張曼新從秘書長徐永光的介紹中聽到兩組令人震撼和驚悸的數字:即我國現有近二億文盲,全世界每四個文盲中,就有一個是中國人;近十年來,我國平均每年至少有一百萬兒童因家庭貧困而失學。

  如果說張曼新聽完這兩組數字心裏隻是異常沉重的話,那麽當他聽到這樣一個故事便抑製不住地熱淚盈眶了。

  在中國西北部的康樂縣,有一個名叫馬義梅的小女孩。義梅雖然已經十一歲了,可是身材矮小,頭發稀疏,臉色焦黃,看上去像城市裏的七八歲的孩子。小義梅雖然人小,個子也小,但她對上學卻充滿執著的向往。她知道,由於家裏貧窮,父母不能給她支付上學的錢,便常常傷心地哭。一天,她聽說村外有一個私人辦的磚廠,每當出磚時需要把燒好的磚從窯裏搬到窯外,搬十二塊磚給一分錢,便決意去搬磚。大人們從窯裏往外搬磚,一次可以挑幾十塊,可她一次才能搬動三塊,往返四次才能掙到一分錢。小義梅為了給自己掙上學的錢,咬著牙,搬呀搬,在刺骨的寒風中,手凍得像紅蘿卜似的,不知跌過多少跤,不知腳被磚砸過多少次,也不知膝蓋被磕腫了多少回,但她為了上學,從來不哭,也不喊累。當她參加完搬磚,把掙到的錢放在一個香煙盒裏,高高興興地跑到學校,一見老師,高興地喊:“老師,我掙到錢了,我要上學!”說著,她把香煙盒裏的硬幣倒出來,一數,一共才八角五分錢……在場的老師們看到馬義梅因搬磚凍得紅腫的兩隻手,看到因跌跤額頭上被磕破的傷痕,以及那充滿要上學的渴求的目光,都哭了……

  張曼新此刻也心酸得落了淚。

  張曼新在傷感中,記憶的車輪高速地旋轉到了自己的童年。

  張曼新清晰地記得,他小學畢業時,是多麽渴望上中學呀!可是,在那個特殊的年代,由於父母的出身問題,想升學卻不允許他升學,隻得輟學在生產隊參加笨重的勞作。

  在本世紀五十年代,張曼新讀過的高玉寶寫的回憶錄《我要讀書》;兒歌“爺爺七歲去討飯,爸爸七歲去逃荒,今年我也七歲了,公社送我上學堂”,也在他心中刻下深深的痕跡,那曾是新中國兒童幸福的象征,曾打動整整一代人的心。

  可是,目前中國的經濟發展了,國家也富強多了,但由於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不平衡,至今仍有幾千萬人沒有解決溫飽問題,直接導致上百萬兒童上不了學呀!

  “我要上學”,這是一個多麽催人淚下的主題。

  “我要上學”,這是一首多麽悲愴而凝重的歌曲。

  “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再窮也不能窮了教育,中國在近代所以積弱盈貧,主要是教育滯後,人民蒙昧,那笨重的經濟翅膀欲飛不能呀!”張曼新想到此,與夥伴們一合計,立刻帶領副會長薛飛,代表“華聯會”與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簽定了扶持和資助一千名孩子複學讀書的協議。

  張曼新回到匈牙利,立刻商討成立了“結對救助中國貧困地區失學少年匈牙利愛心委員會”,拉開了向“希望工程”捐款的帷幕。

  同時,張曼新激情澎湃地奮筆疾書,寫了一封《匈牙利華人聯合總會致匈牙利華人各社團的公開信》,刊登在《歐洲之聲》報上,並印製成單頁,廣泛散發。

  張曼新的“公開信”一發表,立刻在匈牙利華人社團和廣大華胞中引起燎原之勢,一篇篇帶著呼喚又帶著愛心的《中國人幫中國人,救孩子就是救中國》、《伸出援助之手,為了失去校園的孩子》、《我為“希望工程”獻愛心》等文章在報端紛飛,一筆筆漾著情又蓄著愛的捐款送到了“愛心委員會”。

  在為期不長的時間裏,由“華聯會”發動並得到廣大旅匈華胞支持的為“希望工程”的捐款達四萬二千美元。旅匈華胞的心與上千名複學的兒童的心連在了一起,旅匈華胞的愛心與祖國的胸膛貼在了一起。

  轉過年來的國慶節,張曼新又作為國賓參加了國慶活動。

  席間,一位記者在采訪張曼新時,不經意地問了句:“張先生,聽說您現已榮任中華愛國工程聯合會副會長,又成了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協委員和自治區僑聯的常委,你還打算為國家做些什麽貢獻?”

  這位記者話出口頓時覺得有些唐突,感到問得不太得體,他的目光中流露出幾分不安。

  張曼新思索有頃,開口便答:“我打算今明兩年內為祖國興建一所希望小學。”

  “興建一所希望小學?那得需要幾十萬元人民幣吧?”這位記者不禁驚訝地問。

  “大概需要三十萬。”張曼新答。

  “三十萬!”這位記者臉上的驚訝之態繼續在擴散。

  因為,他知道,張曼新雖然是著名的愛國僑領,但他卻稱不上億萬富翁。幾年來,他放棄能大把賺錢的生意,全身心地投入到“華聯會”的工作中,不但在“華聯會”中分文不拿,而且每年還要為“華聯會”開展的各種活動付出數目可觀的費用以及支付辦《歐洲之聲》報的費用。不僅如此,他在每年以“華聯會”的名義發動的向匈牙利殘疾人和中國的“希望工程”等方麵的募捐款中以及對國內災區的捐款中,他都為人表率地帶頭捐獻。僅對安徽和浙江溫州等地區的水災,他就捐助六千美元,加上每年大量接待工作的開支,方方麵麵,裏裏外外,每年耗費的資金,都在五六萬美元以上。他隻花不掙,錢從哪裏來呢?

  多虧了他的家族有比較雄厚的經濟實力。

  而今,他張口又要興建一所希望小學,莫不是心血來潮,說說而已吧,能做得到麽?

  “放心,麵包會有,奶油也會有的。”張曼新見記者的表情掛著幾分狐疑,幽默地說。

  之後,便出現了本章開頭《三十萬捧出僑領愛國心》所描述的那樣,張曼新將籌集的三十萬元人民幣,如期交給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僑務辦公室。

  一九九七年七月十五日,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王光英題寫校名的“曼新希望小學”,在寧夏涇源縣蘆草窪吊莊七村竣工。時任自治區黨委副書記、現任自治區主席的馬啟智擔任“曼新希望小學”的名譽校長。

  這所建築麵積五百多平方米、可容納六百多名學齡兒童入學的“曼新希望小學”校址,原先是一片荒灘,蘆草萋萋,沙坑遍布。而如今,高高的紅磚圍牆裏,六幢嶄新的教室內,一排排課桌,一張張甜蜜的笑臉,不時傳出書聲朗朗。

  前不久,筆者曾隨同張曼新驅車來到距銀川市二十裏以外的“曼新希望小學”。交談中,張曼新說,希望小學竣工那天,自治區黨委副書記馬啟智、自治區政協以及自治區僑務等部門和當地縣、鎮、村的負責人都來了,揭幕式隆重而熱烈。馬啟智除代表自治區黨委和自治區人民政府對張曼新的愛國行動表示感謝之外,還希望有關部門要管好用好這所學校,提高辦學質量和辦學效益,努力將這所學校建成希望小學中的樣板。

  張曼新說,身在異國他鄉的遊子們,倍感祖國無與倫比的重要和彌足珍貴的分量,因而才更愛國。祖國,是海外遊子的根。祖國強大了,海外遊子才腰杆挺得直,步子邁得穩。而祖國要振興,要強盛,教育是本。興學育才,是千秋偉業!所以,他才甘願賣掉房產和利用家族的力量興建希望小學。

  這是他源於對祖國的愛,也是他源於對寧夏這片哺育過自己的故土的眷戀。

  當筆者站在“曼新希望小學”的操場上,頭上是明媚的陽光,腳下是金燦燦的黃土地,麵前是身背書包的學童,由衷地感到,善行和愛心,是人類文明的象征,也是人類永恒的美德。

  人是愛的產物,而愛則是人類的出路。這片昔日的荒灘,今日裏卻播撤著愛的種子,托舉著冉冉升起的太陽。

  張曼新說:“我希望從‘曼新希望小學’中造就出更多的高中生,造就出更多的大學生,造就出更多的祖國所需要的人才。凡是能考上大學的,我都供。考上多少,我供多少。什麽時候考上,我從什麽時候供起!”

  這是張曼新的許諾,也是張曼新對祖國母親充滿摯愛的祝福。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