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節 秋收起義總指揮盧德銘捐軀沙場

  軍叫工農革命,

  旗號鐮刀斧頭。

  修銅(修銅後改為“匡廬”)一帶不停留,

  要向平洲(平洲即平江、瀏陽,湖南縣名,後來作者改為“瀟湘”)直進

  地主重重壓迫,

  農民個個同仇。

  秋收時節暮雲愁,

  霹靂一聲暴動。

  毛澤東在1927年寫的這首詞《西江月·秋收起義》,勾勒了湖南秋收起義的情景。

  對於毛澤東來說,秋收起義是他第一次實踐他的“槍杆子裏麵出政權”的理論。

  不過,毛澤東自知光是依靠農民的長矛、棱鏢是難以“出政權”的。他在8月18日的中共湖南省委會議上,便講得很明確:

  秋收起義的發展,是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這是誰都不能否認,但要發動暴動,單靠農民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須有一軍事的幫助。有一兩固兵力,否則終歸於失政。暴動的發展是要奪取政權,沒有兵力的護衛或去奪取,這是自欺的話。我們黨從前的錯誤,就是忽略了軍事,現在應以百分之六十的精力注意軍事運動,實行在槍杆子上奪取政權,建設政權。

  毛澤東要尋找槍杆子,要尋找“一兩團兵力”,正巧,一支正規軍正駐紮在扛西和湖南交界不遠處的修水縣。遺支正規軍是一個警衛團,團長居然是中共黨員!正因為這樣,毛澤東穿過湖南和江西的邊界,朝江西進發,才在半途發生那番“曆險記”……

  這個團自武漢來,原本是守衛武漢國民政府的警衛團,可謂精兵,隸屬於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麵軍總指揮部。中共指派了葉挺獨立團的一位團參謀長,出任警衛團團長。這位團參謀長既是黃埔軍校二期畢業生,又是中共黨員,名喚盧德銘。盧德銘成了警衛團團長,便使這個團處於中共領導之下。

  中共在南昌發動“八一”起義時,盧德銘奉命率部開赴南昌,參加起義。當他們從武漢東下到達黃石時,得知起義部隊已退出南昌,而九江又被張發奎部隊控製,隻得率部來到鄂湘贛三省交界的“三不管”的修水縣暫且棲駐。這支精兵,馬上被正在尋覓“槍杆子”的毛澤東所看中。

  於是,二十二歲的盧德銘被任命為秋收起義總指揮,毛澤東則任前敵委員會書記。盧德銘成了毛澤東最初的戰友。

  這個“四川伢於”,在上中學時就讀《新青年》,思想日趨進步。十九歲那年,他千裏迢迢,去報考黃埔軍校。離家時,正值春節,他揮毫寫下一副春聯,貼在家門兩側:“問客何來想是仙風吹到,留君不住須當明月照歸。”

  當他不遠千裏來到廣州,黃埔軍校招生考試已過。他求見孫中山。孫中山見他小小年紀,革命願望如此強烈,便召見他,當場麵試,十分滿意。這樣,孫中山介紹他進入黃埔軍校,成了第二期學生。

  在黃埔軍校,盧德銘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畢業後,盧德銘來到中共領導之下的葉挺獨立團,擔任連長。

  獨立團成了北伐先鋒,一路過關斬將,屢建奇功。盧德銘從連長升為營長,升為團參謀長。進入武漢後,調任警衛團團長。

  1927年9月9日,作為秋收起義總指揮,盧德銘在江西修水縣渣津宣布:“現在我們起義了!”他領導的警衛團,成為起義部隊的第一團。

  第二團由安源工人和醴陵農民組成。

  第三團是由平江、瀏陽農民義勇軍組成。

  第四團是經過改編的夏鬥寅殘部。

  宣布秋收起義時,毛澤東正在江西銅鼓縣城蕭家祠——第三團團部。

  秋收起義最初的行動計劃是攻取長沙:一團、四團打平江,二團、三團打瀏陽,然後分兩路包抄長沙。

  一團、四團在朝平江縣城進軍途中,四團突然嘩變,襲擊一團,使進攻平江的計劃受挫。二團、三團先克醴陵縣城,才占領了兩天,不得不在強敵麵前退出。改取瀏陽縣城,占領後陷入重圍。

  兩路兵馬均出師失利,攻打長沙無望,遂退至瀏陽文家市。

  9月19日夜,文家市的裏仁學校裏,像開了鍋似的。各路兵馬的首腦人物齊聚那兒,前敵委員會會議在書記毛澤東主持下召開。討論的主題是“向何處去”。

  雖說從9月9日至19日,不過十天光景,毛澤東的頭腦變得冷靜。原先他受“領袖同誌”瞿秋白的影響,以為“中國客觀上早已到了1917年”,而秋收起義的受挫,使他清醒,意識到長沙“啃不動”,連醴陵、瀏陽這樣的縣城都“吃不了”。毛澤東審時度勢,知道絕不可與強敵硬拚。他在會上提出,向“萍鄉方向退卻”,以求避開強敵的鋒芒,保存自己的實力。

  長沙城內有九千敵軍駐守,攻長沙勢必敗北。

  頭腦發熱的人,依然在會上嚷嚷:“進攻長沙!進攻長沙!”

  兩種意見針鋒相對。

  總指揮盧德銘是位精明聰穎的人,他以為毛澤東的話在理,投了讚成票。盧德銘在軍隊裏威信甚高,他倒向毛澤東,使進攻長沙的主張遭到會議的否定。

  翌日,這支打著“中國工農革命軍”的隊伍,朝江西萍鄉方向前進。

  行軍的第4日,9月23日清晨,當部隊從萍鄉東側的蘆溪鎮出發不久,突然槍聲如同炒豆般響起。

  原來,那是江西軍閥朱培德部隊的一個特務營和一個保安團,布下了伏擊圈。當毛澤東、盧德銘率部進入伏擊圈時,一聲口令,伏兵傾巢而出。

  在激戰中,二十二歲的總指揮盧德銘飲彈而亡。毛澤東痛失他最初的得力戰友。盧德銘倘若不是過早地死於非命,定然會成為元帥級的中共軍界領袖人物。

  毛澤東幸免於難,且戰且走,帶領著受驚的隊伍繞開萍鄉南進……

  毛澤東要把隊伍帶向何方?

  當革命的“山大王”

  毛澤東胸有成竹:他要把部隊帶上井岡山!

  井岡山,在中國眾多的大山之中,不算出眾。可是,在當時的中國,卻是具有特殊戰略意義的大山。毛澤東選中了井岡山,不能不說是天才的選擇!

  井岡山位於羅霄山脈的中段,山高林密,翠竹長青,山泉淙淙,地勢險峻。它處於兩省四縣的交界處,兩省即湖南、江西,四縣即遂川、永新、寧岡,酃縣,在那“鐵路警察各管一段”的年月,交界處最容易求得生存。何況那兒離長沙、武漢、南昌都遠,乃窮鄉僻壤的所在。

  井岡山最大的優勢,在於易守難攻。在崇山峻嶺之中,唯有通過五個險峻的哨口,方可上山。守住了哨口,也就守住了大山。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何況井岡山四周,那時沒有公路,要想調兵遣將前來攻山,輜重難行,隻得靠兩條腿和輕武器。

  井岡山的“井”,其實並非水井,而是指天然的泉水。井岡山有“五井”,即大井、中井、小井、上井、下井,乃是山中五口泉水罷了。泉水之處有人家,有“井”也就有村。山上五個小村,就以井命名。山上有一條小溪,叫“井江”,於是山得名“井江山”。又因土語中“江”與“崗”音近,人稱“井崗山”。1954年第一批簡化漢字把“崗”簡化為“岡”,於是今名“井岡山”。

  毛澤東深知當時湘、贛軍閥各自為政,他帶領兵馬朝井岡山進發時,故意走“S”形路線,時而進湖南,時而回江西,在兩省交界的夾縫之中鑽行,甩掉了尾追的敵軍。

  毛澤東此前並未上過井岡山,他怎麽會作出如此天才的選擇“呢?筆者在井岡山采訪時,求教於原井岡山革命博物館館長朱本良。據他了解,那是毛澤東寫《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時,在1927年2月20日至23日來到湖南衡山縣城,訪問過當地的婦女會幹部張瓊。張瓊說起她有個表兄,受國民黨追捕,無處可逃,逃進了井岡山。那兒山高皇帝遠,國民黨鞭長莫及。她的表兄在井岡山上躲了幾個月,知道山上的詳細情形,知道山上有”山大王“——土匪盤踞。毛澤東很注意張瓊提供的信息,從此井岡山存儲在他的腦海的”信息庫裏……

  正因為這樣,毛澤東在1927年7月4日的中共中央執委會擴大會議上就提出了“上山”的主張,以為“上山可造成軍事勢力的基礎”。

  在八七會議上,毛澤東談得更明確,說要“擔任土匪工作”。

  也正因為這樣,9月19日晚上,在文家市裏仁學校,當毛澤東提出放棄進攻長沙的計劃,南下萍多,向井岡山進軍,便有人說他是想當“山大王”。毛澤東站起來反駁,說了這麽一番話:“曆代都有‘山大王’。‘山大王’憑借山勢,官兵總是沒有辦法消滅他。如果說我們也要當‘山大王’,那麽這個‘山大王’是從未有過的‘山大王’,是共產黨領導的,有主義、有政策、有辦法、鬧革命的‘山大王’。我們不是不想要長沙,而是現在我們的力量太弱,打不了長沙。中國地方大,政治不統一,經濟不平衡,我們要找敵人勢力晟薄弱的地方去站住腳跟。井岡山就是敵人勢力最薄弱的地方。”

  毛澤東從學校裏借了一張地圖,那羅霄山脈彎得像眉毛,他指著中段的井岡山說t“我們要到眉毛畫得最濃的地方去當‘山大王’!”

  秋收起義之時,四個團有兩千多人,一個師的兵力。幾次失利,損失了一千多人。毛澤東率部向井岡山前進時,一路上又有不少人開小差。一位營長派人去追逃兵,毛澤東知道了,馬上阻止道:“強扭的瓜不甜。他們要走,讓他們走。我相信總有一部分人不走,跟我們走到底!”毛澤東甚至提出,給走的士兵發路費,以使他們能夠平安回到家鄉。

  一位名叫陳三崽的貧苦農民說,家有老母,必須回去照料。離開部隊時,領到五元路費。可是,他走了才一天,卻又回來了。毛澤東見到他問道:“你怎麽又回來啦?”陳三崽訴說了自己離開部隊後的遭遇,說是半路上遇見國民黨部隊,不僅抄走了那五元路費,而且還把他當壯丁抓去當兵。陳三崽說:“我不回家了,家鄉也是國民黨的天下。我就是回到老家,也無法侍奉老母,也會被抓去當壯丁。我想來想去,還是回自己的部隊!”毛澤東表揚了陳三崽。許多思鄉之心甚切的士兵,聽了陳三崽的話,也打消了回家的念頭。

  9月初秋收起義至9月29日,毛澤東帶領隊伍來到江西永新縣三灣村,仔細清點一下人數,尚剩七百多人。

  不過,這七百多人,倒是經曆大浪淘沙之後的精兵。那些意誌不堅定者,早已在半途散去。

  這七百多人中的精華,是原先的盧德銘手下的警衛團,畢竟是正規軍,除了戰死者之外,很少有人半途離去。此外,另兩部分人則是安源工人和瀏陽農民。

  這支七百多人的隊伍,成了毛澤東畢生事業的最初基礎,成了燎原之火的最初的火星。

  這支隊伍的核心,是一批大學生,成了毛澤東手下的骨幹。內中有:

  何挺穎,1925年入上海大學,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過北伐戰爭,二十二歲。

  伍中豪,也二十二歲,1922年入北京大學,同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5年考入黃埔軍校,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過北伐。

  何長工,二十七歲,1922年留法勤工儉學時加入少年共產黨,同年轉為中共黨員。1924年任中共湖南省委華容地委常委兼軍事部長。

  此外,大學生中還有不少英才,如羅榮桓,中山大學學生,後來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元帥;宛希先,黃埔軍校畢業生;張子清,湖南講武學堂畢業。

  秋收起義時,毛澤東手下是一個師的兵力,下轄四個團。到了三灣鎮,毛澤東手下隻剩一個團的兵力,遂縮編為團,稱“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一團”。團長為陳浩,黨委書記何挺穎。下轄兩個營及特務連,軍官連、衛生隊和輜重隊。

  在三灣改編時,毛澤東製定一項重要原則,即“黨指揮槍”,把軍隊置於中國共產黨的絕對領導之下。他在每一個連隊,設立中共黨支部,設黨代表。當時十個連隊的黨代表,有七人是大學生。毛澤東曾說:“紅軍所以艱難奮戰而不潰散,‘支部建在連上’是一個重要原因。”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