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十三、論西安北周涼州薩保史君石堂的圖像程序

  楊軍凱

  近年來入華粟特人墓葬的不斷被發現,引起了國內外學術界的廣泛關注,有關粟特石葬具圖像的研究也不斷地被引向深入,2003年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所在西安市未央區井上村東,發掘了一座大型北周墓(M12)――史君墓。該墓坐北朝南,為長斜坡土洞墓,共有5個天井和5個過洞,全長47.26米,墓內出土了石封門、石堂、石榻、金戒指、金幣和金飾等十分珍貴的文物。出土的石刻上均采用浮雕彩繪貼金作裝飾,經初步觀察,圖像內容同樣涉及漢文化、祆教等,十分豐富,該墓的發現無疑會對粟特問題的研究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據石堂上的粟特文和漢文題銘記載,該墓為夫妻合葬墓,墓主人姓史,名Wirka(k漢語譯音“尉各伽”),史國人,本居西域,後遷居長安,北周時授涼州薩保,於大象二年(580年)與其妻康氏合葬於今西安市北郊龍首原。史君墓出土的石堂四壁圖像複雜,為了能使人們更清楚地理解石堂四壁的圖像內容,現結合有關文獻資料和已發現的粟特石葬具等圖像,對史君墓石堂四壁圖像程序進行初步的分析和解讀,以求教於諸位學者。

  史君墓內所發現的石堂為仿木結構的歇山頂式殿堂建築,麵闊五間,進深三間。四壁圖像基本上是按照這一建築結構進行布局的,南壁、北壁各有5個開間,東壁、西壁各有3個開間,四壁共有16個開間。除去南壁石門占去一間(浮雕圖像共4幅),因此石堂四壁的畫麵共有15幅,除北壁外,畫麵大小均以建築的廊柱為界,隻有北壁例外,主要根據圖像內容的需要,寬度之間有明顯的差別。另外南壁畫麵的圖像內容相對獨立,在給整個15幅畫麵編號時,南壁畫麵未進行同樣的編號工作,用建築的當心間、兩次間和再次間稱之。

  南壁畫麵主要雕刻有石門、兩個四臂神、兩個直欞窗、八個伎樂和兩個祭司。圖像布局主要受石堂建築結構本身和粟特人固有的喪葬習慣的需要,采取對稱的形式排列。雕刻內容與在粟特地區Kashka-darya發現的“盛骨甕”上的一些圖像極為相似。兩者之間都有彈奏琵琶、箜篌的伎樂和戴口罩的祭司站在火壇前的形象,顯然史君墓石堂南壁的圖像內容,保留了粟特傳統的喪葬理念和習俗,進入中原後由於受漢人喪葬習俗的影響,才用了中原的墓葬形製和石製棺槨,粟特的圖像被“轉移”到了漢式的建築上,傳統的漢人建築成了新內容的載體。同時,新的思想觀念也附著到了中國傳統的葬俗中,圖像布局是受到漢式石棺槨建築結構的影響。

  兩次間分別刻有兩個四臂守護神,均采用高浮雕雕刻手法,頭戴寶冠,束發,麵龐周正,有八字須,兩耳垂肩,項上飾有項圈。該神肩上共有四臂,四臂的吞肩上均飾一獸,其中兩臂上舉,手上持物,另兩臂下垂,雙手置於腰上。身著緊身戰袍,腰束帶,胯下袍裙上飾有一獸頭,腿上均裝飾有大象的圖案,跣足,兩腳踏於蹲坐的小鬼手上。四臂手腕和兩腳腕上均有鐲子。這兩個圖像造型獨特,在過去發現的安伽、虞弘等粟特墓葬中沒有發現,除缺少兩臂外與隋唐時期中原地區墓葬中常見的天王俑大致一樣,其在墓葬中的作用也大致相當,因此極富研究旨趣。

  再次間正中為直欞窗,在窗上各有四個伎樂,兩側各有兩個侍者,直欞窗下各有一個人首鳥身鷹足的祭司,頭戴冠,冠上有日月圖案的裝飾。頭上束帶,飄於腦後。高鼻深目,長胡須,鼻子下戴一彎月形口罩,肩生雙翼,身穿窄袖衣,腰束帶,兩臂交叉於胸前,手持兩個長火棍,下半身為鳥身,尾部飾有羽毛,雙足有力,似鷹足。在其左前方置一火壇,火壇為方形底座,束腰,上有火團。火壇前均有大小不同瓶。這類祭司和火壇在以往的粟特人墓葬中也有發現,如安伽墓和虞弘墓,具有十分明顯的祆教特征。但我們注意到已發現的這些粟特墓葬雕刻的火壇並不相同,供養用的器皿的位置和擺設也不一樣。由於史君墓早年被盜,所以大部分石槨的表麵因沾水而失掉顏色,惟此火壇圖像的部分顏色保存基本完好,為我們重現了當年粟特聖火的輝煌。

  除南壁外,其餘三麵共11幅圖像,每幅圖像分別用廊柱或石板縫隙區分,畫麵內容相對獨立。東西兩側各3幅圖像,北壁有5幅圖像。西壁編號為W1、W2、W,北壁編號為NI和N2、N3、N4和N5,東壁編號為E1、E2、E。雖然史君墓曾被盜擾,但這三麵依然保存完好,圖像順序沒有任何紊亂。而且畫麵之間存在某種密切的聯係,一些畫麵中,又明顯地分成上下兩部分。這套圖像除W1和E2因為圖像內容特殊,其餘9幅圖像都在畫麵的上半部雕刻墓主人的形象。圖像順序是按照從西壁――北壁――東壁畫麵的排列,西壁和東壁圖像順序與簡報的編號一致;而北壁的5個畫麵,與石堂南壁相同,應該采取對稱布局。整個北壁的5幅畫麵應當是從正中間N3開始,向兩邊讀,一左一右,依次向外展開,以右邊外側一幅N5結束,畫麵順序是N3、N2、N4、N1、N5.

  第1幅是編號W1.在發掘過程中,到現場參觀的專家們對該圖像內容的認定意見分歧較大,主要問題集中在畫麵左上方的主神的宗教角色的判定。有人認為分別與中國的道教、印度的佛教或與西亞的摩尼教等有關。這位主神形象獨特,頭挽小髻,麵有髭須,袒右肩,披帛搭於左肩上,交腳盤坐在蓮花座上,身後有橢圓形背光,目前尚未發現與此有關的圖像,缺乏直接的可比性。但結合整個西壁圖像來看,這位主神位置十分重要,雖然不排除其造型可能受到西亞和中原等不同宗教的影響,但考慮到粟特人的宗教信仰,應該還是一位地位極高的祆神,有待我們進一步的研究。因為在其周圍跪坐和蹲坐著帽子和發形不同、身穿不同服飾的人,這些人下麵還刻有臥著的獅子、雄鹿、羚羊、綿羊、野豬等,甚至包括天上的飛鳥和水中的兩隻水禽,似乎都在聆聽主神的教誨或講經說法。這幅圖像很像是佛教圖像中佛為眾生說法的內容。但在祆神的右下方還鋪有一橢圓形毯子,毯子上跪坐一對男女,男子居前,兩手合十,向上伸舉,好像正在向神請求著什麽,女人在後,手捧一朵蓮花,好像在期盼神的恩賜。

  第2幅是W2,畫麵上部是一座波斯風格的穹隆頂建築,建築頂部飾覆蓮和祆教圖像中常見的日月圖案,內有一對夫婦,其中男主人頭戴寶冠,冠上飾有日月圖案,懷抱著一位光頭的嬰兒,這位嬰兒應該就是墓主人;而WI、W2畫麵中的出現的這兩對男女,應該是墓主人的父母,墓主人是他們向祆神祈求後降臨人間,是神賜予的,整幅畫麵內容應該與墓主人降生有關。在畫麵的下方有一匹鞍韉俱全的馬,馬旁邊站立一位侍者,手舉曲柄傘蓋,馬前有一位跪坐的供奉者,這個構圖和Miho美術館所謂代表水神的那個整幅的圖像完全可以對應。榮新江先生認為這裏或許代表著粟特人所供奉的水神。

  第3幅是W3,刻畫的是墓主人年輕時候架鷹、牽狗、騎馬、彎弓狩獵和率領粟特商隊出行的場麵。這位青年男子頭戴冠,右手持弓,左臂抬起作射箭狀,身穿交領緊身窄袖衣,腰束帶,懸掛有箭袋,正騎馬彎弓射殺了一頭動物,其周圍有跟隨的侍從和獵犬。據石刻漢文題銘記載,大統初年,鄉閭推挹,史君身為薩保判事,也就是西魏文帝初年(535~551年)曾擔任薩保府判,至北周時期又“詔授涼州薩保”。這位男子從年齡上看十分年輕,並在商隊中擔任重要職責,可能就是已擔任薩保判事的史君本人,經過多年的絲路貿易的磨煉,正率領著滿載貨物的商隊,往來於絲綢之路的各個綠洲,進行通商貿易。

  第4幅是N3,位於北壁正中間。畫麵中男女主人的形象,在北壁五幅畫麵中年紀相對最小,而且他倆身邊都有舉著曲柄傘蓋的侍者相隨,地位極高,男主人騎在馬上回身招手,正與後麵相送的人辭行告別,而女主人和其他女眷身穿厚厚的裘皮風帽和披風,跟隨在男子後麵,似乎為抵禦絲路上寒冷的風沙,即將遠行。此幅畫麵的樹木與其他畫麵相比,所雕刻的樹木明顯不同,未見有明顯西域特征的“七葉樹”或“葡萄樹”。結合石刻上的題銘來看,應是“(北周)□□五年,詔授涼州薩寶”後的事情,墓主人在長安接受北周皇帝的任命,已成為涼州薩保,正在向前來送行的使者道別,準備踏上絲路返回涼州。N3居於北壁正中,而且畫麵下方對應的底座上是一個居中的四臂神,因此N3應是北壁第一幅。

  第5幅是N2,表現的是男女主人在家中宴飲的場麵,一對男女正在對飲,周圍是侍者和伎樂,院子中間正跳著胡騰舞助興,地上放著酒瓶。在虞弘、安伽和天水石棺床後屏正中左邊,也都繪有夫婦居家宴飲圖。所不同的是史君夫婦是在一座波斯風格的穹隆頂建築內,這座建築的頂部飾覆蓮和寶珠,建築形式與W2畫麵中的十分相似,隻是建築更加宏大。

  第6幅是N4,男女主人在野外的葡萄園中盛大的宴飲場麵。男女主人分別坐在兩個橢圓形的大毯子上宴飲,周圍有伎樂和侍者,值得一提的是參加宴飲的女眷,穿著寬袍大袖的漢人服飾。在葡萄園中宴飲的場景,在美國波士頓博物館所藏傳安陽出土的北齊畫像石和安伽石圍屏上都有相同的題材。據史書記載,每年六、七月葡萄成熟的季節,正是粟特人的新年。這些女眷穿著漢人女子的服飾來慶祝粟特人一年中最為重要的傳統節日,也說明了東西方文明的逐步融合。

  第7幅是N1,表現的是墓主人出訪與北方少數民族酋長會盟或進行貿易的場麵。在帳篷外坐在橢圓形毯子上的長者應是墓主人,正與坐在帳篷中的一位頭戴寶冠的男子商談,這位頭戴寶冠的男子可能是噠王或突厥王。下麵商隊正在休息,馱載貨物的兩匹駱駝伏地而臥,商人正在交談。

  第8幅是N5,刻畫的是洞中老人和拯救落水的飛天。畫麵上部為山巒和茂盛的樹木,在山洞中有一位盤腿側坐的老人,僅腰上圍有衣物,上身和下肢裸露。老人身前有一瓶,洞外有一犬,低首臥於老人麵前。畫麵下部刻有三個飛天,正在搭救兩個落水者,兩位落水者是何人,現不得而知。但畫麵上方山洞中的老人應該是晚年的墓主人。

  第9幅是E1,上刻一個圓形光環環繞的主神,右手持三叉戟,坐騎為三頭牛。薑伯勤先生認為是祆教中三大神之一的風神韋施帕卡(Wesh parkar),祆教風神又可以稱Vay(u瓦由),魏慶征先生在《古代伊朗神話》一書中又寫道:“巴列維文典籍中提及善瓦由……即善瓦伊(瓦由之別稱),以佑護虔誠的所羅亞斯德教徒為己任,接引亡靈,牽其手渡過欽瓦特橋(Cinwat),送往應赴去的去處”。該神左下方為跪在地毯上的一對男女,應為墓主人夫婦,右下方為三個頭戴寶冠的飛天。下方刻一拱橋,橋頭有兩個祭司,並有兩個火壇,山坡上有兩條犬。跪在地毯上的墓主人要經過神的審判後,通過這座聯係人間和冥世之橋,即“欽瓦特橋”升入天國。

  第10幅是E2,刻自右向左的飛天和兩匹翼馬,與整套畫像的總體走向相逆,應為來接引墓主人夫婦者。畫麵中我們可以看見兩匹翼馬的前麵有一個似正從空中墜落的人,頭挽小髻,背朝畫麵,四肢向上,左右兩手分別握有一物,而橋下的水獸正張嘴等待,這個畫麵與E3墓主人夫婦在飛天和伎樂的陪伴下升入天國的圖像形成鮮明的對比,表現的可能是惡者墜入地獄的情景。

  第11幅是E3,畫麵為墓主人夫婦在飛天的導引下,乘著兩匹翼馬,升入天國的畫麵,在他們周圍有四個飛天,分別手持琵琶、橫笛、箜篌和排簫,另外還有四個已變成神獸的獅子、牛、羊和駱駝陪伴。表達了粟特人死後夢想升入天國的思想情感。

  史君石堂四壁,每幅畫的內容既有各自的獨立性,彼此之間又有緊密的聯係。特別是東壁的三幅畫麵合在一起,粉本實際上是一幅,向我們展示了粟特人的生死觀念和喪葬習俗,通過浮雕圖像方式闡述了粟特人死後,其靈魂離開軀體,來至欽瓦特橋頭,接受祆神“善惡”的審判和裁決,善者進入天國,惡者墜入地獄。這幅畫麵為我們理解祆教有關“善惡”二元論的宗教信仰,提供了可供解讀的圖像資料。

  史君墓中石堂西壁――北壁――東壁的浮雕圖像,表現了墓主人從出生、成長、狩獵、擔任薩保、會盟、貿易、宴飲,一直到死後經過神的審判,升到天國的不同場景,再現了他一生的不同時期的重大事件。通過對這一幅幅畫麵的解讀和研究,使我們進一步了解了粟特這個在絲路上善於貿易的北方民族,他們有著自己濃厚的祆教信仰和聚落生活,通過長期的絲路貿易,在自己商隊首領薩保的帶領下逐漸結隊東行,並在絲綢之路沿線的重要城鎮建立自己的聚落。史君作為涼州地區兼管政教事務的胡人聚落首領,經過長期貿易,後遷居到長安。因此他的墓葬及石刻圖像,即保留有鮮明的粟特文化傳統,也受到漢文化深刻的影響,是中西文化不斷交流、融和的產物。該墓的發現在考古學、藝術史和東西方文化交流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

  • 建國以來劉誌丹研究文集

    作者:中共陝西省委黨史研究室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收錄對劉誌丹同誌的研究文章,包括《論劉誌丹對中國革命的重大貢獻》、《劉誌丹在創建西北革命根據地的地位和作用》、《劉誌丹對西北革命根據地黨的建設的貢獻》、《共產黨人的楷模》、《劉誌丹在黃埔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