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抗日名將——許權中

  許小謀

  位於驪山腳下東北約60華裏有一個古鎮——交口鎮。早在南北朝太和二十二年(498)設交口為鄣縣,在明代時,清順治《臨潼縣誌》記載交口為古鎮,到了清代康熙時交口為古鎮,乾隆時期亦為古鎮,民國時又相沿下來。交口曾經是中共臨潼縣委所在地。就在這塊古老的土地上養育了我黨早期的高級軍事指揮員、一代抗日名將——許權中將軍。

  許權中,又名許廣斌,是我黨早期的軍事指揮員,曾在渭華起義、抗日戰爭中作出過卓越貢獻,他祖籍山東臨淄縣,1893年10月8日出生在臨潼縣棟陽鎮聶家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後遷居交口鎮辛裏村。

  辛亥革命時,許權中參加曹印侯敢死隊,隨同同盟會光複臨潼,殺了知縣。1915年考入西安單級師範,月餘後轉入三原省立甲種工業學校學習。1918年參加了於右任、胡景翼組織的陝西靖國軍。先後任中隊長、連長等職。1920年冬到廣東韶關雲南講武分校炮科學習,回陝後,在史可軒處任營長、團長。1925年經李大釗同誌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26年夏,受黨指示,於妙峰山阻擊吳佩孚中主田維勤部,激戰三晝夜,殲敵一千餘人,有力地支持了北伐,當時京津報紙以特大字報道,以少禦眾,“此舉使吳佩孚不能及時南下督戰於汀泗橋。北伐軍戰事得以順利進行”。1926年9月在馮玉祥、於右任部任援陝第三路司令。1927年1月任國民聯軍駐陝總司令部政治保衛部委員兼衛隊師旅長、代師長。1927年2月在西安同史可軒、鄧小平創辦了中山軍事學校,為黨為革命培養軍事政治骨幹近千人,當時有“西北黃埔之稱”。1928年5月許權中參加了黨領導的渭華起義,任總顧問兼軍事部主任。1930年蘇聯學習回國後,在天津被捕,兩年後出獄,任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十八師師長、副軍長等職。西安事變時為十七路軍警備三旅副旅長。

  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全麵爆發後,於10月19日率部在山西忻口和日寇激戰十四夜盡殲敵千餘人,有名的許權中浴血戰忻口。事後被任命為晉東南自衛軍指揮官,一七七師參謀長,在中條山北麓抗擊日寇。

  1943年許權中在孫蔚如第四集團軍任高級參議兼陝西眉縣萬家塬總區主任。12月9日許權中帶領任耕山赴千陽一帶察看地形,返回懇區時,騎馬至眉縣槐牙鎮洪水溝,被胡宗南、徐經濟指使的特務暗殺。時年49歲。

  苦難的童年

  1889年(光緒十八年),山東省臨淄縣牛山的西南角許家終村,出現了災荒,整個山東春、夏連續大旱,數月無雨,禾苗枯死,相繼土地幹裂,大旱千裏,夏季顆粒未收,秋季大麵積蝗蟲的危害,蝗蟲遮天蓋地,所到之處,禾苗被吃,一片片光禿禿的。當時人們以野草、菜充饑,樹皮都吃光了,生活難以求生,從此人們走向逃荒路上,難民成群結隊,路上有一難民一頭栽倒地上,再也不會起來,那種現象真是慘不忍睹。

  許權中的父親名叫許文會,母親姓賈(至今名不清楚)。許文會推一輛獨木輪小車,車子上一邊坐著許權中的大姐和他的先兄,一邊是攤煎餅的鏊具,母親邊隨邊拉,千裏乞討,熬盡艱辛來到了陝西省臨潼縣北屯聶家村(現閻良區),就算落了腳。

  開始,許權中父親給人家做日子活(打短工),到了1893年他父親以租地種田為生,在此間生下了第二子許權中,第三子許光子,第四子許侖囤和權中的小妹。家庭子女多,光景十分淒慘,那年代,在權中的幼小心靈裏埋下苦難經曆。在那幼小心靈裏打下了階級仇恨的烙印。

  一是:1898年,由於清政府腐敗無能,對外投降,對內壓迫,外強入侵,兵災不斷,就在光緒二十六年,許權中家鄉又遭大旱,大旱麵積之大,範圍之廣,世為罕見,權中一家八口怎樣度日糊口呢?這隻能又踏上沿門乞討之路,在要飯途中,路經臨潼北田鎮將權中四弟侖囤給了人家。倒回來朝北走,有人說還是朝南山走吧,於是進了南山鳳凰嘴,三折騰兩折騰,許權中的父親病倒了臥床不起,無奈又將權中三弟光子賣給李善人家,換得玉米一鬥,李善人將光子帶回時路上正巧遇上許權中和母親在河裏洗菜回家,權中母親看到這情景,心如刀割,放聲嚎啕大哭。這怎能不使許權中幼小心靈種下了對吃人的舊社會憤怒不平的反抗種子。

  二是:權中父母賣了兩個兒子,並不能一飽萬年,在那吃人的舊社會不會延續多日,生活還是維持不下去,接著將14歲的大姐嫁給聶家,並將五六歲小妹給人家做了童養媳。一家人為此哭得死去活來。在這以後,權中之父母又沿門乞討。有一天他的父親領著大哥要飯,母親和權中遇一糧販遺漏的玉米粒,由於低頭隻顧撿拾,不堪權中與母親雙雙走失,母親喊啞嗓子呼叫,幸虧找到。回轉到灞橋南,用一棉襖換一碗清湯玉米粥,母親舍不得喝一口,都給了權中,這對權中又增加了仇恨的烙印。

  三是:災年饉已過,許權中父母仍給地主當傭戶,日子實在艱難。自古來禍不單行,一天權中大哥在本村地主老財家墳園割草,這雖是小事,看來沒什麽,可是,地主家認為衝了他家的風水,地主讓狗退子將權中他大哥打得死去活來,抬回家不久氣忿含恨而死,在這樣的社會裏,有理無處訴,地主不但不償命,反叫給他要賠償,並將租地收回,這對一家佃戶來說,跟要命還有什麽兩樣。生活煎迫,走投無路,這對一個剛剛童年的許權中打擊又多大,心靈的創傷可想而知,在他幼小的心靈裏更進一步種上了階級壓迫和階級鬥爭,對地主的欺榨行為更進一步認識。

  發奮讀書謀出路

  1903年(光緒三十年)許權中剛滿10歲,父母親想把權中留到身邊讓他長大成長,改換門庭,出人頭地,再不像父母那樣受人欺壓,可是權中不是這樣想,他雖然懂得不多,但卻知道好好讀書才能有出路,他知道這個理,因此發奮讀書。在學校很用功,成績優異,被老師和村裏人都說許權中天資聰明。說許權中天資,這裏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故事,1893年10月8日,中午時分,張合村有趙氏老翁正睡覺,醒時已三四點,來到權中家大門外門洞裏正好許權中呱呱落地,這人高興地對他父母說:“我剛睡午覺,夢見一位白發白須的老師,坐的是綠色橋子到我們家的杏子樹底下便停了,這位老人一直走進你們家門洞裏,這有很吉利的預兆。”於是權中的父母平日對權中十分關愛,特別重視讓權中好好讀書,再苦再累也得供權中上學,權中也把趙宗昌老人的夢作為一個成為國家棟梁的鞭策。上學單靠父母打工掙錢供給是不可能的,權中一邊打工,一邊上學(學工友)這樣使權中更增強苦讀書的力量。1909年許權中16歲,畢業臨潼高小,由於家境如此貧寒,升學是萬不可能的,在別人的推薦下,權中在私塾學校任教兩年積攢錢繼續升學,盡管這樣,還是不寬裕,世上總是有好心人,由於權中的好學,又很用功,加上本人的上進心又這麽強,很受朱聯伍老師的喜愛,朱老師慷慨解囊予以資助,從此考進西安單級師範,後又轉入三原省立甲種工業學校學習。

  投筆從戎,走向革命

  1915年,權中考入西安單級師範,月餘後轉入三原省立甲種工業學校,1918年投筆從戎,參加擁護孫中山民主革命主張的於右任、胡景翼組織的陝西靖國軍,先後任中隊長、總司令部繪圖科長、連長等職。

  1924年秋,胡景翼任國民二軍軍長兼河南督辦,許權中在該軍任營長、團長。1925年,經旅長史可軒介紹,權中赴北京認識了李大釗,李大釗熱心地培養教育他,促使他提高了覺悟,迫切要求加入中國共產黨,黨組織接受了權中的要求,從此,許權中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策應北伐,創辦軍校

  1926年9月,馮玉祥、於右任從蘇聯回國,此時正值北伐。在我黨的幫助下,馮玉祥響應北伐,於是在綏遠的五原誓師參加國民革命,決定分兵南下攻打軍閥劉鎮華以解西安之圍。權中任援陝第三路司令,率部由包頭過黃河,經河套入陝西省神木縣大保當,10月初到延安。在延安黨組織召開的雙十節慶祝北伐勝利大會上,權中同誌發表演說,表示要迅速南下與劉鎮華決一死戰,誓解西安、三原之圍,將國民革命進行到底。會後,又率部日夜兼程,戰勝缺衣少食的困難,於10月下旬勝利到達涇陽、三原、高陵一帶,與正在圍攻三原的劉鎮華軍作戰,權中為摧毀敵軍陣地,親自打炮,經過激戰,趕走了劉鎮華軍,解了三原之圍。在三原,權中被任命為警備副司令兼渭北清鄉司令。

  1926年11月28日,在黨的領導和國民聯軍援助下,西安城解圍,劉鎮華被趕出陝西。1927年1月,國民聯軍駐陝總司部成立,權中任政治保衛部委員兼衛隊師旅長、代師長。同年2月,為培養軍事幹部,黨組織派權中協助史可軒、李林創辦西安中山軍事學校,史可軒、李林任正副校長,鄧小平任政治部主任,高克林任黨總支部書記,權中任總隊長。軍校共招收學員500餘名,各級幹部和政工人員幾乎全是共產黨員。權中負責講授軍事理論和軍事訓練,他常引用《孫子兵法》中“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的名言教育學員苦練軍事本領和注意調查研究。他還親自帶隊操練,深受學員愛戴。該校為我黨培育了一大批軍事幹部,建立了一支在我黨直接領導下的武裝,在當時有“西北黃埔”之稱。

  渭華起義,紅旗飄高塘

  1927年,蔣介石叛變革命,國內風雲突變。許權中率部奮戰在渭河兩岸及秦嶺山中,後又駐防於洛南縣三要司。劉誌丹、楊曉初先後到權中部隊和他一起整頓軍隊,清除壞分子,又發動群眾鎮壓惡霸地主,擴大革命影響。1928年4月,省委派唐澍、謝子長到權中部隊協助工作,同時調劉誌丹到地方發動農民起義,唐澍一到,就拿出中央文件說:“這是黨中央給許旅長的,督促軍隊迅速發動群眾,配合農民起義,要脫離軍閥隊伍,自己搞武裝,建立革命根據地。”權中接中央的指示,帶領部隊先到潼關,繼而由潼關突圍出來,直奔高塘參加渭華起義。1928年5月16日,西北工農革命軍在高塘鎮正式成立,這天恰好逢集,陝東赤衛隊、各村赤衛隊,農民協會會員和部隊1萬多人,高舉紅旗,敲鑼打鼓,聚集在慶祝會場,許權中、劉誌丹等負責同誌參加了大會,西北工農革命軍由劉誌丹任軍委主席,許權中任總顧問兼軍事部主任和騎兵分隊隊長。革命軍和陝東赤衛軍緊密配合,將渭華地區麵積約200多平方公裏內的反動政權全部摧毀,建立起紅色革命政權。在保衛紅色政權的牛峪口、澗峪口和箭峪口戰爭中,打得最頑強,堅持最長久,殺傷敵人最多的是許權中指揮下的高塘西線魏家塬和塔山一帶的部隊,權中親率自己的騎兵警衛部隊和雷天祥的第四大隊,反複衝殺,打退在大炮掩護下的一個團的多次衝鋒,殺傷大批敵軍,權中雖然剩下幾十匹馬的警衛隊,卻仍然堅持戰鬥,機動靈活地馳騁在箭峪口一帶,與強大之敵往返周旋。

  渭華起義雖然失敗了,但它震撼了國民黨反動派,喚起了廣大民眾,使黨組織和廣大黨員、革命群眾經受了考驗。之後,在黨的領導下,革命鬥爭的烽火四起,革命力量不斷壯大。

  渭華起義失敗後,誌丹回到陝北,常對人說,他對不住許權中同誌,渭華起義是黨中央、省委決定的,但是,許權中有不同意見,他認為渭華地處西安附近,敵強我弱,打不贏,提出把部隊拉到白水、韓城一帶山區去,先保存力量,以後找有利時機再起義,但命令已下,部隊開始行動,不可能改變了,權中是部隊的實際指揮者,在這種情況下,誌丹根據上級指示,召開軍委會,開除了權中的黨籍,取消了他的指揮權,但是誌丹還是給他一個顧問的職務,領導一個騎兵隊,起義失敗後,證明權中的意見是對的,誌丹總結說:“權中年齡長,長期指揮打仗,有經驗,我當時也考慮到他的意見,但更多的是從政治上考慮,盲動成分大,還要服從上級決定,就這我做錯了,事後我要向權中道歉,但在敵人的追趕下,我們分散了,沒有機會了,真遺憾。”後來許權中恢複了黨籍,抗戰中國民黨暗殺了他,誌丹夫人同桂榮同誌知道後很難過。全國解放後,她主動和許權中夫人、子女聯係,來往密切。許權中的夫人張雅君說:“權中常說,誌丹是個領袖人物,有政治風度,他能諒解黨組織和誌丹。”同桂榮說:“他們是朋友,誌丹有了渭華起義的經驗,在陝北才搞得好了。”

  這段引自1993年10月5日馬文瑞同誌為紀念劉誌丹同誌誕辰90周年發表的題為《革命楷模》文章。

  赴蘇學習,鑽研軍事

  1928年秋,黨中央通過權中由武漢去上海轉赴蘇聯學習。在蘇聯,他先後在莫斯科中山大學和紅軍大學學習。他努力鑽研馬列主義和軍事科學,聯係中國革命實際和個人經曆,認真總結經驗教訓,常與葉劍英、張仲實、方仲如等同誌交流學習心得體會,討論問題,他對同誌誠懇忠厚。當時,他還結識了一些蘇聯軍紅將領,布瓊尼元帥曾贈送給他一支象牙手把的左輪手槍。

  天津入獄,堅貞不屈

  1930年夏,權中由蘇聯學習結束後,回國到上海,黨中央派他去北方局軍委工作。到天津工作不久,由於叛徒出賣被捕入獄,權中獄中堅持對敵鬥爭,雖屢遭嚴刑拷打,但嚴守黨的機密,隻回答:“我叫徐廣斌,山東人,皮貨商。”每次受刑下來鮮血直流,血肉模糊,當他回到牢房,難友們關切地問他:“要緊吧?”他總是精神泰然地回答:“不要緊,不疼!”權中堅貞不屈,表現一個共產黨員的傲骨高風。1931年冬天,有一次看守監獄的衛兵給權中買來一包鹹菜,包菜的報紙上登有江西瑞金召開全國工農兵第一次代表大會,成立蘇維埃共和國,毛澤東當選為中央工農民主政府主席的消息,權中看後高興地跳了起來,並把這張報紙送給其他黨員看。權中在獄中為對付敵人的摧殘,堅持鍛煉身體。常對難友說:“不怕殆而才不死。”1932年夏,經黨組織的營救和友人劉文伯、米暫沉出錢保釋,才獲得自由。

  率部抗日,屢建戰功

  1933年5月26日,在中國共產黨推動和組織下,國民黨愛國將領馮玉祥、方振武、吉鴻昌於張家口成立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許權中受黨組織派遣,先後擔任抗日同盟軍十八師師長、副軍長、中共河北省前委委員兼參謀長、軍委常委等職,他和宣俠父、武止戈等一起協助馮玉祥、吉鴻昌擬定作戰計劃,全軍分三路向北出擊,與日軍作戰連戰連捷,先後收複了康寶、寶昌、潔源、多倫、獨石口等地,把日寇驅逐出察哈爾省境,同盟軍聲威大振。

  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軍大舉進攻中國,許權中很為祖國擔憂,請纓率部奔赴抗日前線殺敵,與八路軍並肩作戰,他是西北軍中第一個出征抗日的將軍,8月下旬,權中率部隊從三原誓師,宣誓:“我為中華生,我為中華死,堅信抗戰必勝,誓死抗戰到底!”官兵們士氣高昂,熱血沸騰,當日開赴抗戰最前線,東渡黃河,去華北抗戰,1937年10月3日忻口戰役開始,前線吃緊,16日許權中率529旅奉命增援,日夜兼程於19日晚到達指定地點,不顧旅途疲勞,當即趕赴第一線戰壕,加固工事,權中率兩個團,同日寇激戰14晝夜,堅守陣地,使敵無法前進一步,這次戰役殲敵千餘人,使日寇阪垣師團大為震驚。作戰中,許權中旅長親臨前線指揮,冒著槍林彈雨衝殺,10月26日,一顆炮彈在他身邊爆炸,把他震昏,醒來後,他揀了一尺多長的彈殼,在上麵題字:“落於吾右,而來侍吾成仁,豈其有意留五。以救國耶?抗戰將四月,失地猶未還。吾知勉之。”他在英勇精神鼓舞下,三千官兵,個個浴血奮戰,無一個貪生怕死,殲敵三千餘人,使日寇不能越我防線半步。

  1937年秋末,許權中調任177師參謀長,次年5月,率177師一部轉戰晉南永濟縣張營鎮,與日軍激戰四晝夜,沉重打擊了敵人,此後,又在吳王渡與日寇血戰兩日,連續打退日軍的九次進攻,牢牢堅守吳王渡南門,接著又指揮所部協同友軍恢複晉南十餘縣。

  許權中同誌在抗日戰爭中英勇善戰,屢建戰功,無論情況順利還是不利,他都能應變自如,靈活作戰,顯示了革命者的堅定信念,無私奉獻精神。他為中國人民的抗日救國戰爭勝利立下了不朽的功勳。

  事變攻堅,風雲西安

  1936年冬,西安事變前,許權中應楊虎城的邀請趕到西安,任十七路軍警備二旅副旅長,張、楊二將軍部署由警備二旅擔任西安城內動作的任務,權中受命指揮總部特務營,包圍西京招待所和花園飯店,扣留了在西安的國民黨軍政大員陳誠、陳調元、蔣鼎文、朱紹良、衛立煌等十餘人,與此同時,警備二旅旅長孔從周指揮所部,迅速解除了國民黨憲兵第二團和保安團的武裝。但省會公安局包圍了幾個小時還未攻下,這時候,蔣介石已經被東北軍在臨潼華清宮處捉到。楊虎誠急欲恢複西安城內秩序,又命令權中指揮他的衛士隊去攻打公安局,在權中的指揮下,不到半小時,公安局即被攻下,從而解決了武裝警備的頑抗,權中帶兵迅速,指揮有方,又猛又勇,多次受到楊虎城將軍的讚揚。西安事變後,楊虎成征得中共中央代表團團長周恩來的同意,任命許權中為十七路軍獨立旅旅長。

  西安事變後,在周恩來的直接領導下,權中堅決按中央的指示辦,為了和平解決西安事變,促進談判成功,他向周圍人員積極宣傳解釋黨的主張。同時奉命率部做好戰鬥準備,布防渭南一帶,為加強部隊的政治思想工作,他邀請共產黨員方仲如到旅任政治部主任。權中還親赴渭北雲陽鎮和紅一軍團參謀長左權研究作戰計劃。許旅駐藍田時,他送給當地黨組織200多支槍,並送給程子華、徐海東一部電台,他還坐著大兒子許建安開的大卡車,在一夜中往返數百裏給紅軍送彈藥,權中日夜工作,積勞成疾,在西安廣仁醫院治療期間,葉劍英曾親自看望。1937年2月,許旅駐防耀縣,處決了惡霸雷天一,為民除了一大害,並把所繳獲的武器送給了臨潼縣交口黨組織,壯大了地方革命武裝力量。同時派許多進步青年去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還派二兒子許健德給馬欄鎮的紅軍送收音機、鋼盔、防毒麵具等物資。紅二方麵軍總指揮賀龍、紅前總指揮彭德懷路過耀縣時,權中熱情接待。

  創辦學校,培養人材

  1933年,許權中鑒於當時社會環境險惡,不便公開出麵,便委托夫人周靜芳主持籌辦,當時校址設在權中家院內草棚中,名辛裏小學。周靜芳兼校董管理員、教員。當周靜芳忙時,他的女兒許建華任課,學校提倡女孩上學,學生的課本、筆、墨、紙等費用全靠許權中薪俸支付。

  1934年4月,中共地下組織在交口地區蓬勃發展,日益活躍,居於優勢之時,許權中在自己村裏請來於慶豐、李德芳(西安尊德中學畢業生)為義務教師。分作中、低年級,人數增加,院內漆製新草棚三間作教室,土坯作桌凳,經費仍為權中負責。

  1936年,鑒於慕名求學的外村孩子日漸增多,又添製土木結構小瓦屋麵教室二座,共有教室四座,至此辛裏小學初具規模。後經許權中會同交口小學校長楊耀先籌劃,幾經奔波,遞送手續,經縣教育科備案,後名為私立民生小學。當時的陝西省長邵力子贈“熱心關學”匾額一塊。更增加了辦學的信心和積極性。經許權中請示黨組織,派來了地下黨員李裕雪為校長,先後聘請共產黨員及進步人士進校任教,為革命培養人材,並以學校為陣地,進行革命活動,“西安事變”後,共產黨組織在權中小學成立了“民先隊”、“青救會”等組織,許權中出麵演講,宣傳抗日救國的道理,並組織學生自編自演街頭劇,進行宣傳活動,這所學校為革命事業輸送了一大批幹部和各方麵的人材,建國後送走畢業生50屆。

  堅持革命鬥爭,眉縣遇難

  長期的戎馬生涯嚴重地損壞許權中的健康,1938年冬,他因胃潰瘍病再次發作被迫離開抗日前線回到家鄉養病。

  1939-1943年秋,權中奉黨的指示,在家鄉利用合法身份進行地下鬥爭,他積極鼓勵和支持張性初及同情革命的劉文伯先生辦《秦風日報·工商日報聯合版》,促進了西北地區的民主運動,他還通過各種關係介紹和護送王智法、王俗明、韓毅、張光、任明等去陝北參加革命。在臨潼他積極支持共產黨員談國凡、王誌溫等堅持地下武裝鬥爭,處決了反動鎮長,當時臨潼交口地區革命形勢比較好,工作開展得很活躍,經常主動出擊敵人,有一度敵人根本不敢到這裏來,交口地區當時被人們稱為關中的“小邊區”,這一切也是與許權中的努力分不開的。

  權中的這些革命活動遭到了國民黨頑固派的敵視和破壞,他們軟硬兼施,均被權中回絕和唾斥。國民黨頑固派的鬼伎倆失敗後,千方百計謀害許權中,並加緊對地方黨組織的破壞,他的住地遭到特務的日夜監視,隨時有被殺害的危險,同誌們和親屬都為他的安全擔心,而他卻泰然自若地說:“一個革命的誌士應具有犧牲的精神,革命不能畏死,怕死就不能革命。”1942年秋,在親友和同誌們的再三勸說下,權中決定先去河南洛陽十六軍軍部,而後通關係經四川去延安。他到洛陽後被第四集團軍總司令孫蔚如任命為高級參議兼該集團軍眉縣萬家塬墾墾區主任,他利用公開職務,以搞生產為名,組建了兩個連的革命武裝,準備在千陽、眉縣一帶建立抗日革命根據地。12月上旬赴千陽察看地形,部署工作,12月9日返回住地時,他騎馬行至眉縣槐牙鎮洪水溝,被胡宗南指使的特務暗殺,同時遇難的還有共產黨員任耕三和警衛員劉興坤,許權中遇難的消息一傳到延安後,毛澤東主席極為悲痛,曾詢問有關部門為什麽不早把許權中同誌接往延安?

  緬懷先烈,繼承遺誌

  全國解放後,為了悼念許權中,1949年12月9日,中共西安市委、陝西省軍分區在臨潼和西安舉行權中烈士遇難6周年追悼會,西北軍區送的挽聯上寫著“革命先驅,人民功臣!”西北各界人士送的挽聯是“一生為黨為國家,譽滿天下人人誇。武裝起義鬧革命,鮮血灌成勝利花”。1989年12月9日許權中烈士紀念碑,在他當年創辦的小學內落成。

  2005年6月20日又將許權中紀念館作為臨潼區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基地,以表達黨和人民對許權中烈士深切懷念之情。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8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9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

  • 建國以來劉誌丹研究文集

    作者:中共陝西省委黨史研究室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收錄對劉誌丹同誌的研究文章,包括《論劉誌丹對中國革命的重大貢獻》、《劉誌丹在創建西北革命根據地的地位和作用》、《劉誌丹對西北革命根據地黨的建設的貢獻》、《共產黨人的楷模》、《劉誌丹在黃埔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