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節 長安城的擴建

一、千門萬戶建章

宮帝都長安,是西漢國家的政治中心、經濟首腦、軍事中樞。

作為漢帝國的心髒,它不但是漢廷、皇室的特轄居地,同時也是全國最高執行機構、中央官署及國戚寵臣府第的所在。

其城市建築、規劃、布局堪稱該曆史階段中國建築的傑出、集中代表。

漢代長安城規模宏大:周長約25700米,總麵積達35平方公裏以上,全城共十二座城門。

《三輔決錄》記載:“衢路平正,可並列車軌。”城市建築中以皇室宮殿群為主,未央宮、長樂宮、桂宮、北宮、明光宮等即占全城麵積三分之二還多。

除皇室宗親、權臣豪門外,全國各地豪強巨賈亦紛紛遷入,以居天子腳下為榮。

據估算當時長安人口最多時可達五十萬人以上,是當時全國第一大城市,也是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城市之一。

武帝時期由於社會經濟發展,國家機構膨脹等因素促進,長安城工程興作不斷;而伴隨絲路開通,對外交往日趨頻繁,商業人口擁入,也都對長安居住空間、城市規劃、物資保障提出新的要求。

武帝時期對於長安城的擴建改造除滿足個人享受之外,亦有較多強化漢廷威儀,定位國家形象的因素在內。

而長安城最終超越舊城向外郭發展,更是西漢社會整體發展進一步的具體表現。

西漢帝都長安是逐步建設完成的。

漢高帝時,先把秦的離宮——興樂宮改建為長樂宮,後來又在長樂宮以西建築了未央宮,在未央宮以北草創北宮,在長樂與未央之間是長安軍械大庫所在地,稱武庫。

到惠帝時,長安城牆才基本完成修築,並建立西市。

西漢長安城平麵略圖秦的興樂宮位於渭水以南,與當時渭水以北的鹹陽宮僅一水之隔,兩宮之間建有三百八十步的長橋以便來往。

興樂宮規模很大,方圓約有二十多裏,在秦末戰火中所受破壞較小,這也許正是漢初利用其為朝廷的主要因素。

惠帝以後,其宮逐步改為太後所居,朝廷移置新建的未央宮。

未央宮與長樂宮規模相當,同樣坐西朝東,設有東闕和北闕。

《史記·高祖本紀》載:“八年……蕭丞相營作未央宮,立東闕、北闕、前殿、武庫、太倉。

高祖還,見宮闕壯甚,怒。”蕭何對答高祖說:

“天子以四海為家,非壯麗無以重威,且無令後世有以加也。”

早期的國都長安,隻利用秦的舊宮加以改造,並以此為基礎加以配套工程完善,從東到西,太倉、長樂宮、武庫和未央宮,形成一橫排的大小建築群,布局亦都是坐西朝東,加上惠帝時期的城牆,基本上形成了早期長安的規模。

當時長安城內,南部和中部除了宮殿外,還有宗廟及中央官署、三輔官署及各種倉庫,這樣一來,城中所剩餘空間就已經很小了。

加之諸侯、大臣、富豪的住宅,長安城內就沒有什麽空地。

因此,後來長安的發展,逐漸越出惠帝城牆的界線,開始向外發展,這樣一來,早期長安逐步成為廣義長安的內城。

長安城的擴建,與當時帝國政治經濟的恢複、發展是密不可分的。

建章宮是武帝時期建造的一個大型宮殿群,性質上雖屬於離宮,但日後亦逐步具有政治性辦公職能。

它位於長安城(內城)西,在直城門外的上林苑內,其宮殿樓台之多,遠非長樂、未央所能比擬,號稱“千門萬戶”。

建章宮的修建理由,源於一場宮廷火災和一個荒誕不經的南方風俗。

太初元年(前104),未央宮附近有名的柏梁台失火。

柏梁台建築於元鼎二年(前115),是武帝與臣下歡宴之地,有名的聯句韻詩“柏梁體”即因此而得名。

大火後,柏梁台毀,武帝很惱怒。

有人引用越地習俗說,火災後,應建造更大的建築以震懾火魔,武帝即擬築造建章宮。

由於其設計規模宏大,加之長安故城中用地緊張,因此選址在故城以西。

實際上,武帝是把建章宮當成他的新皇宮來興建的。

建章宮中的一些建築,較利用龍首塬建成的長樂、未央二宮更為高大雄偉。

在武帝看來,這座新皇宮才能與他雄才大略相匹配,才可以作為他豐功偉績、國家繁榮昌盛的標誌。

因此建章宮落成後,武帝索性把皇宮遷進去,他統治後期大部分時光也都是在這裏度過的。

建章宮方圓近三十裏,主要建築有駘蕩宮、娑宮、詣宮、天梁宮、鼓簧宮、奇寶宮、玉堂、神明台、井幹樓及疏圃、鳴鑾、奇華、銅柱、函德二十六殿等。

在前殿西北則有太液池風景區。

為了與原有宮殿相聯係,在新宮與未央宮之間跨長安城築有“飛閣”,可以乘輦而過,彼此溝通。

建章宮也有宮城,四麵各置一門,以南門為正門,稱“閶闔門”,即天門之意。

其門為三層,高三十丈,門上裝飾有玉璧,故又稱玉璧門。

北門、東門與宮保持一致,都有鳳闕樓。

闕樓高達二十五丈,其上裝飾有一丈多高的鎏金銅鳳,鳳闕因此得名。

其中東門雙闕最為宏偉。

古歌曰:“長安城西有雙闕,上有雙銅雀,一鳴五穀生,再鳴五穀熟。”

在今建章宮遺址附近,尚有村名雙鳳,即與此有關。

別風闕和井幹樓是南宮門之內對稱而建的兩處高台性建築。

別風闕高五十丈,據說是用於辨別風向以利祈神。

井幹樓與別風闕同高,兩台之間有天橋橫跨,天橋上繪有色彩繽紛的雲氣鳥獸圖案。

這麽高的建築,在漢代宮殿中是極為少見的。

它們的功能恐怕更多與武帝好神仙多祭祀有關。

南宮門再向內,即是建章前殿。

在建章建築群中,前殿是作為正殿形式出現的。

前殿高度與未央宮相仿,但由於基址無土塬可依托,其實際高度應較未央宮還高很多,站在前殿之上,可俯瞰建章宮全景。

整體分三層高台,達三十丈,殿內有門十二處,據傳其台階皆用玉石砌飾,故又被稱為“玉堂殿”。

殿頂上亦用鎏金銅鳳裝飾,所不同之處在於,鳳下有轉動裝置,每當風起之時,銅鳳臨風而動,宛若在空中飛翔。

建章正殿一般是武帝舉行朝賀大典活動之地方,政治地位顯赫。

建章宮中最為壯觀的建築是神明台。

武帝好神仙求長生,在宮殿建築上當然也時時不忘表達對神仙的向往、仰慕。

在虔誠祈禱、頂禮膜拜的同時,他專門建立求仙用的宮殿設施,可謂費盡心機。

神明台高五十丈,位於前殿西北,有巨大高聳的台基,取名“神明”是希望神仙會到上麵稍息居住。

據傳台上築銅柱,柱上有一巨型仙人銅像,仙人的手掌就有七圍之大,其掌上托著一個直徑為二十七丈的大銅盤,內有一巨型玉環,用來承接天降甘露,稱承露盤。

當時有人獻方說以甘露與玉屑相融,長期飲用可羽化成仙,武帝果真一絲不苟的虔誠操辦,認真服用,其效用如何,不得而知。

台上設九寶象征九天,百餘名方士在內為武帝祈禱。

後來到曹魏時拆除承露盤,其墜地之聲傳出幾十裏。

233年,魏明帝把拆下來的銅盤及仙人運往洛陽準備重新組裝,偌大銅人,實在太重,結果走到灞河岸邊,“仙人”就斷為兩截,不得不放棄了。

該地區後來因此得名“銅人原”。

當時神明台與長安城內桂宮、明光殿之間有飛閣複道相連接。

這恐怕與兩地均設有求仙機構有關。神明台遺址在今西安市未央宮鄉孟村之北,遺址現狀為一高約10米、東西52米、南北50米的夯土台基。

台基側斷麵中有紅燒土和被火燒後變紅的磚瓦碎片,由此可知其建築多半毀於火災。

漢建章宮圖建章宮前殿西北,有太液池,占地約十頃,象征著北海,是鑿渠引昆明池水而形成的範圍寬廣的人工湖。

池北岸有人工雕刻而成長三丈、高五尺的大石鯨,西岸有六尺長的石鱉三隻,另外還有各種石雕的魚龍、奇禽、怪獸等。

池中央建有高達二十餘丈的漸台。

為祈神求仙,武帝還在池中築有三座假山,來象征東海之中的瀛洲、蓬萊、方丈三座仙山(或說為四仙山,多一壺梁)。

《拾遺記》載這些假山“上廣中狹下方,皆如工製,猶華山之似削成。”《西京雜記》中載太液池邊還有各種動植物。

太液池湖光水色,山水相映,景色宜人,是建章宮中著名風景區。

同時,亦作為建章宮蓄水之用。

此外,駘蕩宮以高大宏偉,殿屋飛簷翹角如翼,可以將日影折射入宮,“春時景物駘蕩滿宮中”而著名;

娑殿則以其內部廣大,駿馬可在宮中飛馳一日方可遊遍,可容萬人聚會而得名;其他如奇寶宮藏奇珍異寶,鼓簧宮鼓樂升平,奇華殿藏四海夷狄器服珍寶及珍奇動物……總之,建章宮的規模與富麗,“千門萬戶”實不虛言。

二、明光宮、桂宮與北宮

在興建建章宮的同時,對長安故城的修繕、改造工程也在大規模地進行。

長安故城南部由於長樂、未央兩宮占地已盡,連兩宮之間都建立了武庫,因此,新的工程多半在北部進行。

其中新建明光宮、桂宮及對北宮的改建工程最為浩大。

武帝一代長安風貌之特色也大致體現在這一區域中。

武帝太初四年(前101)秋,在長樂宮北原北宮屬地中興建了明光宮。

明光宮較長樂宮小,但與未央宮規模相當,甚至較大一些。

連通長安各主要宮殿的空中閣道,也通過這裏同長樂、未央、桂宮及城外建章宮相連接,構成一個信息通暢、聯係便利的整體。

在修建過程中,明光宮繼承和借鑒了以前宮殿雄偉、富麗的特點,同時也在設計上作了大膽突破:殿宇高大,多柱而少牆,采光條件好,空氣流動通暢,穿行殿中雖酷暑亦不覺熱,視野開闊,登殿台可望渭河,西臨西市、東市,長安富庶可盡收眼底,是武帝在長安城中消閑避暑的好去處。

明光宮東部與城垣相抵,有宣平門、清明門兩大城門與城外相通。

宣平門亦作東都門,是長安故城東北方向的城門,與宣平門相通的大道,即是明光宮的北界。

清明門是故城東出第二門,由於此外亦設有籍田倉,因此又稱籍田門。

這裏所通大道是明光宮的南界。

西漢時期宮殿以“明光”命名者很多,例如桂宮中即有明光殿,以其裝飾極盡豪華之能事而聞名於史(詳後文)。

再如甘泉明光宮則是武帝用來儲存燕趙美女的地方。

據說該地美女總數達兩千名,年齡都在十五歲以上三十歲以下,每年中年屆滿三十歲者都要遣送出宮出嫁,同時再由掖廷令隨時選美補足空缺名額。

古詩雲:

“佳人自控玉花驄,矯如飛燕踏秋鴻;金鞭爭道金釵落,何人先入明光宮。”其所提及的明光宮即指甘泉明光宮。

桂宮完成亦在太初四年。

桂宮位於長安城西部,在未央宮北邊,與北宮相鄰。

南鄰直城門大街,東以橫門大街與北宮相望。

其規模較長樂、未央等宮要小,周四十餘裏,據考古勘探,桂宮宮城平麵形製為長方形,南北長1800米,東西寬880米,周長5360米。

宮中主要建築有龍樓門、鴻寧殿及明光殿、走狗台等。

有閣道南通未央宮,西接建章宮神明台。

班固《西都賦》稱:“自未央而連桂宮,北彌明光而亙長樂,淩道而迢西墉,建章而連外屬。”

桂宮是武帝時期後妃的居住之地。

後來也作為太子退居之地或太後退居之處。

為滿足武帝驕奢淫逸的生活,桂宮陳設極為華麗。

《西京雜記》卷二記載:“武帝為七寶床,雜寶桉,廁寶屏風,列寶帳,設於桂宮,時人謂為四寶宮。”從四寶的性質來看,床、案、屏、帳隻不過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用具,但武帝卻在裝飾之上極顯奢華,日常用具尚且如此,其他設施更是豪華自不待言。

鴻寧殿是桂宮中的正殿,後來逐漸成為後妃私人居處,漢武帝的傅昭儀就曾長住此殿,到哀帝建平三年(前4)正月,鴻寧殿毀於火災,以後再沒恢複。

明光殿是桂宮中最為豪華富麗的宮殿,其以高台為基礎,飛簷鬥拱,雕梁畫棟,以金玉珠璣作為簾箔,殿中多鑲明月珠,金構飾裝修門窗,白玉石砌成台階,夜裏甚至不必點燈,單憑各種珠光寶氣就可以照亮室內。

這裏一般是武帝臨幸後妃之處,規模雖小,但其裝飾絕非一般大宮可比。

桂宮中還建有走狗台。

其形製今不可考,其功能大約像是一個賽狗場,是供武帝閑暇之時與寵妃們鬥雞走狗的娛樂場所。

北宮最早似應是長安城北部宮殿群的一個泛稱。

但隨著新建各宮範圍的逐步確立,北宮的實際範圍也漸漸縮小,並最終成為一組固定宮殿的名稱。

這與西漢其他宮殿均有正名是不一樣的。

北宮是長安諸宮中唯一以方位命名的宮殿。

北宮西鄰桂宮,南望未央宮,周長十裏,為高祖時草創。

武帝時期在大興土木籌建新宮的過程中對北宮進行大規模增修。

這些增修多半也是側重於內部裝潢、修飾。

與桂宮不同,北宮用以供奉、祭祀、求仙的成分更多。

北宮之中建有神仙宮、壽宮,其“張羽旗,設供具,以禮神君”。

為使神君到來能讓人盡快發現,宮中廣布帷帳,但時常吹動這些帷幕的卻是北邊渭河一帶的潮濕的空氣,而不是武帝所企望的神氣仙風。

北宮中還建有專供皇太子所居的宮殿,及其附屬建築丙殿、甲觀、畫堂等。

太子居位學習、聽講、受詔大都在此地。

經曆了幾年的經營,到建章宮完成,長安城內外基本已形成了規模空前的皇家宮殿群。

興建明光宮、桂宮以及對北宮的改造、增建,也使故城長安各宮職能進一步具體化。

武帝時期,漢都長安基本上達到了它曆史上最鼎盛的時期。

以後長安城中的種種工程興作,充其量隻是對武帝作品的維修與改善。

三、擴建上林苑

作為專供皇室遊覽、狩獵的特轄自然生態區——“苑”,在有曆史記載的商周時期即已出現。

“苑”就其性質而言,是屬皇家直轄經營的私家園林,其規模、形製與現代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有相似之處。

即多依托自然環境而設立部分配套服務性設施,而對於其中動、植物及相關生態環境盡力使其保持原貌。

皇室苑囿的建設經營是古代王朝政治、經濟生活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因此曆代帝王對此都極為重視。

同樣,對園囿建設的考察,也是我們理解、探索古代社會經濟、文化、政治觀的一個獨特層麵。

秦漢時期,皇家園林有了很大發展,當時全國各地出現了不少著名園林:如“甘泉苑”“樂遊苑”“宜壽苑”等。

但規模最大、級別最高的當屬上林苑。

上林苑始建於秦,位於關中渭河之南,至終南山之間。

這裏川原秀麗,河流縱橫,風景優美,是遊憩、行獵的好地方。

秦末戰爭,上林苑毀棄。

漢高帝十二年(前195),鑒於國力虛耗無力經營,詔令開放苑禁,許民入墾。

文帝時期,籍田禮多在此進行,昔日皇室禁苑,基本上已是名存實亡。

而其恢複、發展,主要是在武帝時期。

據史書記載,武帝初即位就熱衷於率眾出獵,一次武帝微服出獵,縱馬狂奔,在戶縣一帶踐踏了百姓的莊稼,老百姓又急又氣,聚眾起來驅趕、咒罵武帝一行。

這件事還被報告了當地縣令,武帝一夥幾乎被扣,無奈隻好出示皇室信物才得以脫身。

又一次,武帝夜投旅店,遭到店主的冷遇,稱說沒有漿,隻有小便供應;又疑武帝一行為奸盜,聚少年欲攻之。

這些都使武帝很掃興。

於是便頒發詔書,把北起涇河、渭河,南瀕秦嶺北麓,東至藍田南塬,西達興平之間的大片山川林地全部劃為皇室禁苑,把在其中耕種的老百姓遷出去,然後大興土木,把這裏恢複為秦時上林苑的樣子,作為他及皇室的專用遊樂、狩獵的苑囿。

盡管東方朔曾挺身而出,為民請命,企圖諫止此舉,但武帝仍按預定計劃,廣開上林苑。

這一年正是公元前138年。

擴建後的上林苑,東南至宜春、鼎湖、禦宿、昆吾(今藍田焦岱一帶),南至終南山;西南至長揚、五柞(今周至東南),北跨渭河,繞黃山(今興平馬嵬北),順渭河而東,方圓三百四十裏。

周圍築有苑垣,長四百裏,開有十二道苑門。

苑中劃分為三十六個小區域的苑囿,各由宮觀、池沼、園林與自然景色組成不同特色的皇家公園。

其建築形式各異,彼此由甬道、複道相連接。

在苑中還有移植來的各種名異果木,各國各地進貢來的珍禽異獸。

後來司馬相如曾為此專門寫了一篇傳世大賦《上林賦》,其中假借三個虛構人物的對話來描述上林苑的規模、美景及排場,並婉轉地對武帝奢侈耗費提出了批評。

上林苑遺址分布示意圖上林苑諸宮數目現已難以考證清楚,但據《長安誌》引《關中記》,至少有建章宮、承光宮、儲元宮、包陽宮、屍陽宮、望遠宮、犬台宮、宣曲宮、昭台宮、蒲陶宮等,後又在上林苑附近出土“上林榮宮”銘器,看來榮宮也必在其中。

諸宮以建章宮最為宏大,前文已論及。

昭台宮初建年代不可考,後大多作為廢後所居地。

蒲陶宮又作葡萄宮,位於上林苑西,規模較大,可住五百餘人,武帝通西域後曾於此地引種葡萄,西漢末廢棄。

宣曲宮是武帝遊上林苑最常去的地方,直到漢元帝時期仍存。

上林苑中諸觀規模雖不及宮殿之大,但卻以其造型別致、數量眾多而聞名。

《三輔黃圖》中記載有:昆明觀、繭觀、平樂觀、遠望觀、燕升觀、觀象觀、便門觀、白鹿觀、三爵觀、陽祿觀、陰德觀、鼎郊觀、木觀、椒唐觀、魚鳥觀、元華觀、走馬觀、柘觀、上蘭觀、郎池觀、當路觀等,《關中記》則還記有益樂觀、則陽觀、慮圈觀等。

大約這些觀館建築時代不一,廢棄又有先後,因此其數目、年代各書記載有異,但上林苑建築規模可見一斑。

其中昆明觀,又稱豫章觀,在昆明池附近。

繭觀為皇後親桑之處。

平樂觀曾以表演角抵之戲而聞名。

觀象觀專門飼養、馴養南越所貢大象。

漢·“上林”瓦當陝西西安西郊出土上林苑中有八條大小河流:灞河、河、涇河、渭河、灃河、河、河、河,號稱“上林八川”,是上林苑中水源之地,同時亦為武帝廣開池沼提供了便利條件。

在上林苑中共有十五池,見於《三輔黃圖》者共有十池,分別為:初池、麋池、牛首池、蒯池、積草池、東陂池、西陂池、當路池、大壹池、郎池。

其中牛首池在上林苑中西頭,蒯池生蒯草可以織席。

積草池中立有據傳為南越王趙佗所貢的巨型珊瑚樹,高一丈二尺,一木三柯,枝條竟達四百六十條,夜晚瑩光四射,故又稱為“烽火樹”。

《初學記》卷七記載漢上林十五池,實記有十八池之名,即:承露、昆靈、天泉、戟子、龍池、魚池、牟首、蒯池、菌鶴、西陂、東陂、當路、太一、牛首、積草、糜池、含利、百子。

後人考證天泉、含利屬歸類不當。

牟首、牛首為同一池,與糜池、百子池合應為十五池。

漢·“上林農官”瓦當陝西西安南郊出土上林苑修建伊始,武帝就曾詔各地朝臣獻名果異樹兩千餘種,移植苑中。

集全國各地名貴果木於一苑,萬紫千紅,蔚為大觀。

上林苑的各種動物或豢養或野生,數目也相當驚人。

鳥類有鸚鵡、鴛鴦、鷓鴣、鵜鶘、大雁及各種籠養珍禽。

獸類號稱“百獸”,虎、豹、熊、狼、狐、猴、鹿、野豬數量眾多。

此外還有各地各國進貢來的大象、犀牛亦出沒其中,供皇帝及皇室貴族、寵臣觀賞、狩獵。

武帝每入上林苑,必前呼後擁,如眾星捧月一般,場麵壯觀。

打獵時飛鷹走狗,馳馬射獵,武帝親自上陣一試身手,甚至赤手抓擒野獸。

廣袤富饒的上林苑,在武帝一生中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四、開鑿昆明池

在擴建、經營上林苑的過程中,有一件事情或多或少與當時的政治征伐有些關係,這便是昆明池的開鑿。

武帝元狩年間,地處今雲貴一帶的昆明國經常幹擾西漢王朝對南方及西南的經略,武帝欲興兵討伐。

但征伐必通過滇池這個方圓三百裏的大湖(當時稱為昆明池),而漢樓船軍建製尚未完備,且水戰技能也不高,武帝很生氣。

於是詔令加緊訓練水軍,同時又在上林苑中動工開鑿一個模擬滇池的人工湖泊。

元狩三年(前120)昆明池正式開工,地點選在上林苑內距長安西門三十裏外。

相傳這裏本來是周王朝的“靈沼”所在地,其地勢低窪,但水量較小。

開鑿昆明池所動用的勞役是從隴西北、上郡一帶的戍卒中選取一半為主體,另外又征發了數量不小的被貶謫的官吏。

工程主要目的在於拓寬加深“靈沼”,並擴其地以像滇池。

由於其附近有“上林八水”中的四水:灃河、河、水、水,且其水量豐富,可通舟船,這樣就保證了昆明池的水源供應,所以不久便建成周長40裏、麵積達3200頃(約合今2000多萬平方米)的一個煙波浩蕩、景色迷人的大型人工湖泊。

當時昆明池中的戈船、樓船有幾百艘,兵器如林,雲帆蔽日,浩蕩的船隊可沿水枝津直駛長安西城下,並可沿渭河或漕渠順流而下,直航關東。

場麵壯觀、號角齊鳴,白帆競渡,武帝自是滿意之極。

從現代考古勘探及測量來看,當時昆明池的開鑿是一項十分複雜的水利工程:水、水本是獨立流入渭河的兩條河流,後在今香積寺附近築堰使二水相匯通,二水相匯西流,人稱水,在今堰頭村附近又折向北流,至石匣口村,匯集於人工開鑿、拓寬後的湖區,從而形成昆明池。

昆明池的東麵、北麵和西麵各有一條泄水水道,其中西麵的泄水道流入灃河,而北麵和東麵的兩條水道則與漕渠相連。

由於昆明池水域寬廣,客觀上對調節當時重要的關中水運航道漕渠的水量是有積極作用的。

在枯水季,昆明池可以為渠運提供水源;在雨季,昆明池又可以作為蓄洪的場所。

其中昆明池匯入漕渠東邊的分水道也被稱為“昆明渠”,流經今河池寨附近的古河池陂北側、魚化寨,經漢明堂(今西安市西郊大土門)、白寧、博望苑,最後與漕渠相合於長安城霸城門之外。

昆明池中建有人工島嶼,上建豫章台、靈波殿,池中雕有石鯨,棲有豫章大船,是一處規模極大的風景區。

傳說每到雷雨天,石鯨“長鳴吼,鬣尾皆動”。

武帝常遊幸於此,並令宮女們泛舟池中,廣張華蓋,豎彩旗唱起水鄉漁謠、船歌,武帝則登豫章觀把酒臨風,怡然觀賞這在北方少有的水鄉之景象。

昆明池水麵浩渺,橫亙上林,天子臨幸,多有天河之美譽。

武帝索性在昆明池東岸豎起一尊牽牛石像,在池西岸豎立一尊織女石像。

這樣一來,昆明池就更像天上的銀河了。

班固《西都賦》中雲:“集乎豫章之宇,臨乎昆明之池,左牽牛而右織女,似天漢之無涯。”到唐代,有人專門為西岸的織女石題詩曰:“一片昆明池,千秋織女名。

見人虛脈脈,臨水更盈盈。

苔作輕衣色,波為促杼聲。

岸雲連鬢濕,沙月對眉生。

有臉蓮同笑,無心鳥不驚。

還如朝鏡裏,形影兩分明。”後代人則把這雙石像分別稱為石婆、石父,現已被妥善保存。

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大型石雕作品之一。

主要作為皇家遊覽勝境的昆明池不但曾作為“水軍基地”,還是當時重要的水產養殖地。

《西京雜記》中提到,武帝作昆明池,本欲伐昆明,教習水戰,因而於上遊戲、養魚,由於河源豐富,水域廣大,起初就可以捕魚用作諸陵廟的祭祀活動,後來則可以運到長安市場上銷售。

甚至到唐代仍是如此,劉賓客《嘉話錄》

載:“昆明池者,漢孝武所製,捕魚之利,京師賴之”。

可見,昆明池的水產是多麽豐富。

由於水質清澈,川流不息,昆明池實際上對解決長安城的供水問題起了重大作用。

長安城曆經漢唐兩代繁華,其水資源豐富,昆明池功不可沒。

因此,當其最早用作水軍訓練的功能消失後,曆代皇帝仍不斷對昆明池及其泄水道、引水渠加以疏浚,因此得以水盛不衰。

到唐時,昆明池不複入禁苑,而其堤岸之上柳樹成蔭,廊堂環繞,風景如畫,是人們遊覽、賞景的好去處,上自貴族官僚,下至庶民百姓都可來遊賞,遊人不絕。

唐人庾信、宋之問、杜甫等都曾於此遊覽,並寫下許多動人詩篇。

直到唐後期,昆明池因長年缺乏維修,其堤堰多有崩潰,水源也漸漸幹涸、斷絕,到宋代時,昆明池已有名無實。

現在的昆明池遺址,僅殘留有一塊近十平方公裏的窪地。

天河浩渺,雲帆競渡的記憶,隻是永遠地留在史籍之中。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8大唐空華記
9紅牆檔案(二)
10紅牆檔案(三)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

  • 目擊天安門-(二)

    作者:韓泰倫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選擇了中國政治變遷的聚焦點--天安門這一獨特的視角,完整係統地記述了天安門曆經的滄桑巨變,挖掘出中國100多年,特別是建國50年來天安門地區發生的政治事件的內幕秘聞,是一部中國的近現代史的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