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十一、鐵骨青天海瑞

個人檔案

姓名:海瑞

字:汝賢

一字:國開

號:剛峰

生卒:1514―1587

享年:74歲

諡號:忠介

著作:《海瑞集》

名言:君者,天下臣民萬物之主也。其任至重,欲稱其任,亦唯以責寄臣工,使盡言而已。海瑞像

海瑞,明朝嘉靖年間著名的清官,官至右僉都禦史、欽差總督糧道巡撫應天十府。他一生剛正不阿,秉公執法;他挫豪強、清土地、懲貪官、雪冤獄、置棺進諫,視死如歸。海瑞為官清廉,生活儉樸,家徒四壁,身無餘財。死後還是依靠同僚募捐集資,方得安殮,被百姓譽為“海青天”、“南青天”。

少年樹立報國誌一篇《治黎》達眾聽

海瑞,回族人。祖籍福建,南宋時族人遷至廣東番禺,明初遷至廣東瓊山(今海南島)。正德九年(1514)十二月十七日,海瑞生於瓊山。

海瑞出身於一個官僚世家。祖父海寬曾任福建鬆溪縣知縣,父親海翰是個廩生。雖說海瑞祖、父皆為官,但家境並不殷實。海瑞四歲時,父親因病去世留下孤兒寡母相依為命,僅靠祖上留下來的十幾畝薄田和母親謝氏替人家做針線活艱難口。但謝氏是一位剛強的女性,她“苦針裁,營衣食;節費用,教子學”,對海瑞的教育很嚴格。在選擇海瑞老師的問題上,謝氏更是慎之又慎,堅持非名師而不聘。時人張子翼曾在《海南謝太夫人貞節卷題後》中寫道:“……教子為名臣,直聲動朝野……聖世重綱常,優詔南天下。列傳昭彤管,謳歌贈大雅。嗟哉賢母心,褒旌非所假。千年桂水情,應照寒山舍。”從詩中即可看出,謝氏的諄諄教導,對入仕後的海瑞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母親的教誨下,海瑞很早就立誌要為鞏固大明江山、改革弊政而勤奮學習。

16歲那年,海瑞應黎族好友德宏的邀請,到他的家中去做客。德宏的家位於保亭、瓊中和樂東三縣的交界處,是一個黎族村寨。村民平日僅靠采摘野菜、打獵捕魚為生,很多人衣不遮體,食不果腹,過著極其貧困的日子。

海瑞初到之時,身上也穿著黎族的衣服,村民對他並未多加注意。後來,當得知他是與漢族人有著濃厚淵源的回族人時,村人原本友善的目光變得仇恨起來。海瑞不解,問德宏道:“為何寨民對我仇恨若許?”德宏答道:“漢官對黎民之欺壓,日甚一日,非殺即搶,我等苦不堪言!故黎民仇恨漢官,見之即殺,甚或漢人百姓亦不能幸免。冤冤相報,愈演愈烈。”海瑞沉思良久,才道:“漢黎本係一體,同為炎黃子孫,且同居一島,何分彼此?理應和睦相處,休戚與共。今我欲與你約誓,以你我二人之始,世代為友。”德宏苦笑一聲,道:“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世代仇恨,豈能朝夕即解?漢人欺我,我等還牙,如是循環,解由何生?”海瑞沉默了。這件事情,對年少的海瑞觸動很大。

回來後,海瑞思索了很久。對於如何對待黎族人的反抗,他有了一個自己的想法。他認為,對待黎族百姓,隻能疏導治理,不能征剿鎮壓。朝廷應當在黎族集中居住區設立縣治,修築大道,以便利的交通促進黎漢兩族的交流與接觸。

嘉靖二十八年(1549),36歲的海瑞在鄉試中以一篇《治黎策》考中了舉人。策中,海瑞將自己解決黎民反抗問題的想法充分表述出來。然而,此文卻未得到朝廷的重視。次年,海瑞赴京參加會試。除按規定撰寫了文章外,他還將《治黎策》整理、潤色,抄寫後送交考官。主考的幾位官員對海瑞的《治黎策》很是欣賞,認為文章不僅寫得好,而且內容很有針對性,實為朝廷解除南方邊民反抗的唯一策略。

當時,正值庚戌之變的前夕,世宗朱厚?忙於齋醮,乞求長生不老,不理朝政;奸臣嚴嵩父子當政,凡是參加會試的舉人都要給嚴嵩父子送銀子,少則幾千兩,多則幾萬兩,方能中進士。海瑞在客棧聽說了此事,但他哪裏有銀子可送?最終,海瑞會試落榜,返回瓊山。

嘉靖三十二年(1553),意誌消沉的海瑞在母親的再三勸說下,再次赴京參加會試。然而,朝政與三年前一樣腐敗,嚴家父子仍在朝中橫行無忌,正直的官員皆敢怒不敢言,世宗更加昏庸無道。有幾位考官早已經認出了海瑞,並把《治黎策》上書朝廷。但是嚴嵩等人卻一眼未看,他們認為,黎民造反與北京遠隔萬裏,不必重視。

會試結束,海瑞又不第。按照朝廷科舉條例規定,舉人會試不第可入監讀書,待下次繼續參加會試。若不願入監讀書,可聽從吏部分派官職。海瑞於是聽從吏部選調,被任命為福建南平縣教諭。

拒拜禦史“海強項”嚴懲豪強“海青天”

嘉靖三十二年(1553)十二月,海瑞赴福建南平縣上任。到任不久,他便將微薄的家產全部變賣,把老母接到任處,開始了他的仕途生涯。

明代縣學圖南平地處福建中部,地域廣闊,也相對比較富裕。但這裏的縣學卻非常混亂,學生少,收費高,若想到縣學學習,必須先行賄送禮,否則就會被拒之門外。為此,很多窮苦人家的孩子都念不起書。擔任教諭後,海瑞一改陋習,頒示《教約》,整頓風紀校規,廣招學生,對送禮者一概謝絕。

海瑞秉性耿直,不事強權,差點因此而丟了官。一天,巡撫禦史到南平視察縣學,海瑞帶領屬下官員將禦史迎進之後,那些深諳為官之道的官員忙不迭地一字排開,跪倒一地,獨把站在前排的海瑞兀顯出來。

海瑞隻對禦史長揖一禮,算是執禮見過禦史,隨後便昂然挺立在那群匍匐在地的官員中間。禦史大怒道:“你是何人,竟敢見本府而不跪?”海瑞不卑不亢地答道:“我乃孔子門生,縣學教諭海瑞。”禦史冷笑道:“本府還以為你是知縣呢。即便知縣見到本府也沒有不拜之理。你一個小小教諭,為何不跪?”

“教諭亦有自尊,身為一縣教官,必先能尊己,方能尊聖。豈有不尊自身,不尊聖人,反而代聖人傳播聖教之理?此乃對聖人最大之辱。且此處乃我南平縣學,拜聖不拜官,依朝中《會典》,瑞執揖不跪,已不為失禮矣。”

一席話說得禦史啞口無言。但一個朝廷欽差讓小小的教諭駁了好大的麵子,他豈能甘心?禦史表麵上裝得很大度,但一離開南平縣,便著手陷害海瑞。他不好自己出麵,便指使屬下,將一封封誣告信送到延平府衙門。幸好延平知府賢達公正,且早聞海瑞之名,悉心保全,才將此事化解。從此,海瑞對禦史揖而不拜之事,便在民間廣為流傳,為他贏得了一個“海強項”的美名。

海瑞在南平縣任教諭期間,對學生體貼入微,對有困難者常常解囊相助。他還主張因材施教,對好學生高要求,對學習差的學生則給以輔導。在縣學中海瑞積極倡導道德和文章不可分割,他勸諭諸生要想寫好文章,首先要做一個正直的人;在讀書時,應以修身、操守、品德為上。在海瑞的精心管理和教誨下,南平縣學辦得紅紅火火,很多家長慕名將孩子送來學習。海瑞在南平縣任職四年,為朝廷培養了大批品學兼優的人才。

嘉靖三十七年(1558),因業績突出,海瑞被晉升為浙江省嚴州府淳安縣知縣。淳安縣山多地少,百姓困苦,但官吏富豪卻占地眾多,他們又串通舞弊,玩弄各種花樣逃稅。如此一來,農民便要擔負這些虛報土地的稅役,負擔十分沉重。海瑞到任後,決定重新丈量土地,按實際田畝數征收稅役,以減輕百姓的經濟壓力。他還采取分配荒田、借貸耕牛和種子、三年後起征賦役等措施,使很多外逃他鄉的農民回到了淳安。此外,他還取締了地方官員勒索民財、帶大量金銀赴京朝覲的陋規,革除了知縣向出巡的巡按禦史、分巡道、分守道等官員饋贈銀兩的舊習。

海瑞重視刑獄,伸張正義,平反了許多冤案,被譽之為“海青天”、“南青天”。當時有一件桐廬縣殺人案,甚為難斷。百姓徐繼有一妹妹,嫁與戴五孫為妻。戴五孫生活奢侈,花費很大,曾向徐母借過銀兩。徐繼多次替母索要,但均無回音。一天戴五孫在門前遇見了徐繼,談到所借銀兩何時歸還的事,一言不和,二人發生口角。盛怒之下,徐繼用石塊打死了戴五孫,然後將屍身綁上大石頭沉入水中。剛巧這一天,吏員潘天麒及仆人因公差投宿戴家。桐廬縣審訊後,認為是戴五孫妻徐氏與潘天麒通奸謀殺親夫,判將徐氏淩遲處死,潘天麒處斬。待杭州複審時,判潘天麒鬥毆殺人,定其絞罪。北京大理寺駁回後,桐廬縣、建德縣、遂安縣三知縣會審,仍沒有結果。後巡按禦史崔楝把此案移到淳安縣審理。海瑞細心研究,多方調查,真相終於大白,最終保全了徐氏和潘天麒的性命和名譽。這樁曆經數官審判,拖延十多年的疑案,經海瑞親審才公正結案。

最讓百姓交口稱頌的還是海瑞嫉惡如仇,敢於打擊權貴。

嘉靖三十八年(1559)的一天,浙江總督胡宗憲之子路過淳安。由於當地沒有送給他什麽供奉,他便故意找茬兒。住進驛站之後,他嫌侍候不周,馬匹供應不及時,竟將驛站的官吏倒吊在樹上毒打。當時,圍觀的人很多,但由於畏懼其父親的權勢,皆是敢怒而不敢言,沒人敢出來解勸。

有人將此事悄悄報告了海瑞。海瑞聞訊後火速趕來,見此情景,怒火中燒,當即就想發作。但他知道浙江總督胡宗憲是當朝權相嚴嵩的黨羽,正是炙手可熱,弄不好自己丟官倒是小事,牽連了地方可就得不償失了。思忖片刻後,海瑞分開眾人,徑直走進驛站。還沒有等胡公子開口,海瑞便指著他厲聲喝道:“哪裏來的刁頑之徒,膽敢在此地撒野?”旁邊站立的眾人怕他惹禍,連忙好心地小聲提醒他說:“這是總督胡大人的公子。”

海瑞故意裝出吃驚的樣子說:“豈有此理!此人哪會是胡大人的公子?胡大人一向勤政愛民,教子有方,怎會縱容這種無賴之徒騷擾地方?分明是一潑皮無賴,假冒胡公子之名,來此行凶作亂,還不將他拿下!”左右差役便不由分說,把胡宗憲之子一行人扣押了起來。海瑞把驛吏放了下來,又指著胡公子所攜帶的大小幾十個箱子,當眾說道:“胡總督清正廉潔,以前他到所轄之地巡察之時,都曾明令地方屬下不要鋪張接待,更不許行賄送禮。而眼前這個人帶了這麽多行囊,肯定是搜刮了民脂民膏,還打著胡公子的旗號,這種行事哪有胡大人樣子呢?打開箱子查驗,便可分出真假。”

箱子被打開之後,果然裝的都是白銀。海瑞大怒道:“這惡棍真是膽大包天,竟敢冒充總督之子,大肆行騙勒索,敗壞胡大人的清名。對這假冒之徒,一定要奏明胡大人,嚴加懲辦!”說完,他根本就不聽胡公子的分辯,下令將其拉出痛打一頓,並把那些銀兩全部充公。

事後,海瑞修書一封,派人送交胡宗憲,信中說他查扣一冒名的刁民,已獲取大量贓物證據,為正大人的清名,已當眾將其治辦,並請胡大人示下。胡宗憲接到奏報,有苦難言,隻好一麵嘉許海瑞奉公執法,一麵要求將“假冒”之人押解到總督府,由自己來查明處理。海瑞正打算由此脫身,便馬上派人將其公子送還。

嘉靖四十三年(1564),由於為官清廉公正,海瑞被提升入京,任戶部雲南主事,官居六品。

扶棺進諫鋼做脊鐵骨錚錚膽氣豪

此時嚴嵩已倒,但世宗仍舊沉溺於長生不老的美夢之中。他終日派臣子訪仙尋道,自己則留在宮中,支起煉丹爐,將皇宮變成了水陸道場。而至為重要的國家朝政,統統被他拋諸腦後了。因為世宗對敢於上諫之人一律嚴懲,滿朝文武對其行為不敢輕言,戶部也是絕口不談朝政。絕大多數臣子們後來幹脆鉗口不言了。

然而,仍有不怕死之人,那就是鐵骨錚錚的海瑞。身在朝中,海瑞對世宗的所作所為早有所聞。戶部掌握的銀兩,大多都被用於修觀建壇,這令清廉成性的海瑞憤怒不已,他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寫成一篇3600多字的奏疏,其文引古論今,開篇就將世宗聖明的外衣剝了個幹淨:國家財政枯竭,百姓饑寒交迫,他替民請願:升仙求道邪術,純粹是無稽之談,勞民傷財,有百害而無一利。又勸誡世宗,革除仙術弊端,以國為重,以天下蒼生為本。

在呈交奏疏前,海瑞已把身後事做了安排。他留給母親一封信,說忠孝不能兩全,請求母親原諒,並叮囑她萬一自己被處死,就帶著他的妻兒回老家去,另外,他又寫了一封信給好友德宏,托他照顧老母和妻兒。最後,海瑞把他京中府第僅有的一位仆人和兩名差役也遣散回家了。海瑞一生為官清廉,沒有什麽積蓄,此時手頭隻有20兩銀子,他便拿到街市上訂做了一口棺材,以免別人替自己收屍時還要破費。

嘉靖四十五年(1566)二月,一切準備就緒的海瑞將奏表呈進世宗。

昏聵的世宗讀完奏折,勃然大怒,道:“先帝在日,亦不曾如此辱我。豎子何人,膽敢冒犯朕躬!”說畢,他命太監傳令,“速將此大逆不道之人擒住,朕要將他淩遲處死,萬不能使他逃掉!”太監道:“陛下少安毋躁。海瑞實為一癡人,上奏之前,業已購棺在家,抱定了必死之心,又豈能逃?”

世宗想,我想長生不死,而這個海瑞居然不怕死,還早已買好棺材存心找死!便又把海瑞的奏章讀了兩遍,覺得他說得似乎也有些道理。但是,被海瑞罵了一頓,他胸中總覺得有一口氣沒出。於是第二天他便派錦衣衛把海瑞抓了起來,關進錦衣衛特設的監獄。

在海瑞被捕的第四天,敬重海瑞的下屬何以尚闖進宮中,擊打景陽鍾,呈上奏疏,請求釋放海瑞。世宗令錦衣衛將其廷杖四十,投入監獄,和海瑞押在一起。

世宗還是決定要處死海瑞。刑部已擬好了將海瑞斬首的奏章,但奏章經過內閣時,愛才的內閣首輔徐階有心將其擱置下來,沒有呈世宗禦批。沒過多久,吃丹藥中毒的世宗便駕崩了。

嘉靖四十五年(1566),徐階等朝中元老扶太子朱載?即位,改元隆慶。徐階、張居正等人,以世宗遺詔之名,宣布大赦。海瑞、何以尚等人被釋放出獄,官複原職。

在釋放前,看守監牢的官員就聽到一些風聲。為了向海瑞、何以尚表示慰問,他們在獄中擺了一桌酒席。海瑞以為這是上刑場前的送行酒,於是和何以尚大吃海喝了一頓。可是酒足飯飽之後,監獄官告訴他倆,世宗已殯天,他二人現在無罪釋放,官複原職了。海瑞和何以尚幾乎不敢相信,既而二人抱頭痛哭起來。

隆慶三年(1569),海瑞升任右僉都禦史,以欽差大臣的名義總管糧道,巡撫最富庶的應天府。

海瑞上任後,發現這個魚米之鄉已被貪官汙吏糟蹋得千瘡百孔。這一年,大雨成災,蘇鬆常杭嘉湖六府沿太湖的田地幾乎被淹得一幹二淨,很多房屋被雨水衝塌。海瑞於是決定先從治水救災入手。經與蘇州推官和上海知縣商議,海瑞草擬了治水奏疏,上報朝廷;同時行文十府,裁減供應,並要蘇州、鬆江兩府,在聖旨到達之日,即興工開河。奏疏很快得到朝廷的批準,疏浚工程迅速開工。期間,海瑞多次親赴工程現場,獎勵開河有功人員,懲處貪汙腐敗者。不到兩月,蘇州河基本疏通。積水傾瀉而去,被淹的田地顯露出來,農民們補種了蔬菜和雜糧。之後,又疏通白峁河。兩項工程相繼告竣後,基本消除了三吳地區的水患。

治理了水患之後,海瑞又開始著手實施逼鄉官退田的計劃。他的矛頭第一個就指向了原朝中元老徐階。徐階辭官後,回到了老家鬆江府,恰在海瑞的管轄範圍之內。徐階在朝時正直清廉,可其子孫卻在敗壞他的名聲。其弟徐陟以及其二子和三子均為霸一方,侵田占地。百姓的狀紙,早已堆積如山。原任官員因礙著徐階的聲望不敢處理,將狀子通通壓了下來。

徐階像開始,海瑞也是左右為難:徐階對他有知遇之恩和救命之恩,而徐家人為非作歹,自己又不能不管不問。思索良久,海瑞決定以國為重。他來到徐階家,告之以實情,並向徐階提出了三個要求:第一,把40年來徐家子孫侵占的40萬畝土地退還給原主;第二,把欺壓良民的徐階眾子侄和家人自行捆綁送到官府,請求從寬發落;第三,告家中諸人,今後不準侵奪良田、欺壓百姓。徐階長年在京城,對家中之事並不知曉。聽完海瑞的敘述,他立即吩咐眾子侄和總管,將侵占的良田悉數退回原主。隨後,又親自將犯罪的家人送到官府,任海瑞依律製裁。

海瑞勸徐階退田40萬畝,將其子弟問罪的消息傳出後,應天十府的一些鄉官也紛紛主動退還了吞沒的農民田產。海瑞在應天十府名聲大振,窮苦農民奔走相告:咱們這裏來了個“海青天”!

不到半年,穆宗又改任海瑞為督應天糧儲。當時,適逢徐階的老對手高拱被穆宗召回朝廷主掌吏部。高拱對過去海瑞支持徐階反對自己之事一直耿耿於懷:那是隆慶元年(1567)的事,大學士徐階被高拱彈劾。海瑞即上書彈劾高拱,大學士張居正亦聯合宦官馮保上書彈劾高拱。最後,高拱隻好乞假回鄉養病。

這次複出,他首先就想到了如何報複海瑞上疏之仇。他將海瑞的糧儲職務合並到應天由他人兼管,待海瑞赴應天上任時,已無任可上。海瑞隻好稱病辭官,返歸故裏。

此時,內閣的首輔是張居正。朝中海瑞的同鄉梁雲龍要回鄉省親,張居正找到梁雲龍,請他通知海瑞,自己要舉薦海瑞為禮部尚書,條件是要他在會試中錄取自己的兒子。梁雲龍回鄉後,找到海瑞,將張居正的話告訴了他。海瑞淡淡地說:“煩請轉告張太翁(張居正),禮部尚書我不當,他兒子能否考中,也與我無幹,請他好自為之。”

梁雲龍回京後,將海瑞的話轉告給了張居正。張居正氣得將早已擬好的保薦海瑞做禮部尚書的奏折撕得粉碎。

再次入仕理朝政夕陽依舊奪目紅

海瑞墓得罪了權傾朝野的張居正,海瑞此後在海南整整閑居了16年。這16年中,海瑞生活貧困,雪上加霜的是他的妻兒後來又全部撒手而去,身邊僅剩一個仆人海安照料他的起居。

萬曆十年(1582)六月,張居正病故。朝廷下旨,將被張排擠的諸臣召回,海瑞也在其中。萬曆十三年(1585)正月,海瑞被任命為應天都察院右僉都禦史,二月又改為吏部右侍郎。

接到聖旨後,72歲的海瑞在海安的陪同下前往應天。途中,聽聞禦史房寰40多歲的兒子搶了一個15歲的小女孩做第13房小妾,他不禁又怒火中燒,立即派人將房公子押解到應天府,命應天府率同上元、江寧兩縣嚴厲懲辦。房寰惱羞成怒,便勾結一批貪官聯名上疏攻擊海瑞。海瑞毫不理會,更加雷厲風行地整頓官場風氣,貪官汙吏不時被查辦。

萬曆十三年(1585)冬,海瑞又被提升為南都察院禦史,為正三品官員。

晉升之後,海瑞再一次發出告示,宣布嚴禁向官員饋贈禮物,並帶頭把各種禮物一一退回。與此同時,他還明令各級官員禁止向百姓攤派徭役。為懲治貪汙腐化,他主張不能以錢贖罪,而應恢複明太祖定的舊規,對違法者用廷杖重責。

此時海瑞年逾古稀,雖雄心猶在,卻無力回天。加之他生活困苦,憂思多慮,漸漸患病臥床不起了。應天百姓聽說海瑞身患重病,紛紛入寺進香,求上天保佑這位愛民如子的“海青天”。但天不遂人願,海瑞的病情還是一天天地加重了。

萬曆十五年(1587)十月十四日,一個風雨之夜,身邊沒有一個親人的海瑞與世長辭,享年74歲。就在他臨終前三天,兵部送來的柴薪費多算了七錢銀子,海瑞還讓人如數退了回去。

消息傳至朝廷,南都禮部和應天府馬上派人幫助整理遺物,布置後事。清貧一生的海瑞,留下的遺物實在是太簡單了。海安清來點去,隻有20兩俸銀,幾件破舊的衣服,幾雙破布靴,再就是幾匹綾和綢葛。海瑞所有的家當,連一個貧士都不如。看到這些,在場的幾位官員都忍不住哭出聲來。區區20兩銀子,根本不夠籌備葬禮。在場的官員於是紛紛解囊,湊了800兩銀子,為海瑞料理後事。

送葬那天,禮部右侍郎沈鯉代表朝廷參加海瑞的葬禮。在出殯前,沈鯉宣讀了朝廷的詔諭:諡海瑞“忠介”,贈“太子少保”。之後,各衙門的官員和海瑞的同鄉諸官分別吊唁,大家長跪在海瑞的靈柩前痛哭失聲。午時,出殯的隊伍走出應天府。應天市民自動罷市一天,為海瑞送行。家家戶戶的門前都擺著酒菜飯食祭奠這位清官。鄉下的村民也紛紛趕到城裏,為海瑞送喪。

海瑞的靈柩從應天城被36位身著白衣白帽的差役緩緩抬出,沿途哭聲不絕於耳,哀樂震天。這是人民心目中的國葬啊!“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海瑞在天有靈,也可含笑九泉了。

遍觀中華曆史,正直如海瑞者、剛毅如海瑞者、清廉如海瑞者,可謂鳳毛麟角。而集三者於一身之人,也隻有海瑞而已。他那正直的風範,讓百姓交口稱讚;他那剛毅的個性,讓他不畏權勢,視死如歸。為官一生,海瑞幾番沉浮,但其個性依舊,相比之下,那些貪官汙吏,那些昏聵小人,怎不汗顏?海瑞,無愧於“剛峰”,無愧於“青天”。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5西安事變實錄
6漢武大帝
7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8大唐空華記
9紅牆檔案(二)
10紅牆檔案(三)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

  • 目擊天安門-(二)

    作者:韓泰倫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選擇了中國政治變遷的聚焦點--天安門這一獨特的視角,完整係統地記述了天安門曆經的滄桑巨變,挖掘出中國100多年,特別是建國50年來天安門地區發生的政治事件的內幕秘聞,是一部中國的近現代史的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