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四、語言民俗

語言與文化有著密切的關係。語言本身就是一種文化現象。但二者不是簡單的包容關係。語言是文化的符號,它記錄、傳播著文化,是文化的一個負載體。文化對語言具有極強的穿透力,各種文化形態、文化觀念都會在語言中留下印跡。人們在生產、生活實踐中產生的種種觀念,首先被人們以詞語的方式固定下來。一個民族的語言,往往反映這個民族特定的文化風貌;而一個民族特定的文化,又往往對該民族的語言產生種種影響和製約作用。

動物文化對中國語言的影響是巨大的。筆者在《中國牛文化》一書中曾就牛文化對漢語的影響進行過論述。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馬文化上。中國馬文化對中國的語言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馬是人類忠實的朋友,它在人們的狩獵、畜牧、農耕、交通、征戰生活中都占有重要地位。馬不但給人類提供了衣食之源和騎乘之利,在它身上往往還寄托著人們的某些精神信仰。馬的種種物質功能和精神功用千百年來已經深深地紮在人們心裏,形成了一種集體無意識,以致使後世的人們在認識事物時經常以馬為參照,語言中經常使用“馬”或與馬有關的文化事象來表情達意,形成了獨特的語言民俗。以馬命名,以馬喻人,以馬狀物以及民間廣為流傳的帶“馬”字的成語、諺語、歇後語等,都是這種思維方式的結果。

(一)以馬命名?以馬狀物?以馬喻人

名,不僅僅是表示事物的符號,其背後還隱藏著人們的某種文化觀念。人們為某一事物命名,表麵上看似乎是隨意的,但實際上命名者在其意識深處還是進行了一定的文化選擇,“隨意”總是要有“意”可“隨”才是。在中國人的言語詞匯中,以馬命名的事物很多,之所以如此,實為馬文化長期滲透影響的結果。

馬常常被用來命名植物。以動物為參照命名植物在中國是極為普遍的。人們在分辨植物時,總是將植物與一些常見動物的某些形態、特性聯係起來,為植物命名。如狗舌草、狼牙草、虎耳草、狗脊草、狼尾草、羊蹄草等,《洛陽伽藍記》中說的“牛筋狗骨之木,雞頭鴨腳之草”,就是以這種方式命名的。馬是人們常見而且崇敬的動物,更被人們用來作為命名植物的參照,甚至馬身體的某些部位以及馬具等也成了人們為植物命名的參照。如:

馬――馬蘭、馬蓼、馬豆、馬鈴薯

蹄――馬蹄蓮、馬蹄草、馬蹄香(杜衡)

舌――馬舌菜

齒――馬齒菜

骨――白馬骨(茜草科植物)

尾――馬尾鬆、馬尾竹、馬尾香、馬尾藻、馬尾蓮糞便――馬尿蒿、馬屎蒿

馬鞭子――馬鞭草

同樣的命名方式也存在於對動物的命名上。人們在為某些陌生的動物命名時,總是參照那些常見動物的一些特征。馬是人們所熟悉和喜愛的動物,很自然地成了人們認識馬以外的其他動物的重要參照。《山海經》和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有許多異獸,被描繪成“馬首”、“馬麵”、“馬腹”、“馬蹄”、“馬尾”等特征,就是這種思維方式的結果。以馬命名的動物有:馬蜂、馬蟻、馬蟥、馬蟬、馬蛭(水蛭的一種)、馬蛇(蜥蜴)、馬郎(蜻蛉)、馬口魚等等。

馬也經常出現在地名中。如馬龍(在雲南東北)、馬邊(四川涼山縣名)、馬關(雲南文山州縣名)、馬廠(河北青縣境內)、馬頭(古城名,今湖北公安、安徽懷遠、安徽壽縣等地曆史上都有“馬頭城”)、馬跡山(如前文所舉)、馬鞍山等。查閱《古今地名大詞典》一類的工具書,可以看到,以馬命名的地名在全國各個地區簡直是數不勝數。

中國人的姓氏中也多見馬字。馬是中國的一大重要姓氏。今之馬姓有多種來源,其中多與馬這種動物無關,故不贅述。但馬姓中定有一支來源於以馬為圖騰的氏族,這在前文已有所言。來源於馬圖騰的馬姓才是真正的“馬”姓。除以馬為姓氏外,馬部諸字也多用作姓氏,如馮、驕等。另有一些姓氏,雖未用馬和馬部諸字,但其來源卻與馬有關,如嬴姓、趙姓,都因其祖先善於養馬而被賜姓。姓氏及地名中多用馬字,這實際上也是人們以馬命名的一種表現。

以馬為動物、植物等命名,這是古人以馬為參照係觀察世界的結果,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以馬狀物。古人還用馬來名其他事物,在這些事物中,更集中體現了以馬狀物的思維方式。

天上的星星雲朵,使人產生無窮的遐想。有許多星宿被人們用動物來命名,如牽牛星、天駟星等,其中的天駟星就是用馬命名的星座。古人還經常用馬為天上的雲朵命名。天上的雲,狀如眾馬相鬥,遂命名為“滑馬雲”。《呂氏春秋?明理》:“其雲狀有若犬,若馬……有其狀若眾馬以鬥,其名曰滑馬。”

地上的萬物,包括一些人造物,也常常令人想起馬。比如秧馬、薅馬之類。秧馬是一種形似小舟的插秧用具。使用時,人騎在上邊,故曰秧馬。這種農具在宋代已經廣為使用。蘇軾作有《秧馬歌》,他在《秧馬歌引》中說:

予昔遊武昌,見農夫皆騎秧馬,以榆棗為腹,欲其滑;以楸桐為背,欲其輕。腹如小舟,昂其首尾,背如覆瓦,以便兩髀雀躍於泥中,擊束槁其首以縛秧。

辛棄疾《卜算子》詞:“夜雨醉瓜廬,春水行秧馬。點檢田間快活人,未有如翁者。”與秧馬類似之物還有薅馬。薅馬是用來薅禾或薅草的網籃。薅草或秧時,將此物挾穿於胯下,就像騎馬一樣,所以叫薅馬。元王禎《農書?農器圖譜集》:

薅馬,薅禾所乘竹馬也。似籃而長,如鞍而狹,兩端攀以竹。係農人薅草之際,乃置於胯間,餘裳斂之於內,而上控於腰畔。乘之兩股既寬,又行隴上不礙苗,行又且不為禾葉所結。故得專意摘剔良莠,速勝鋤薅,此所乘順快之一助也……土人呼為竹馬,與兒童戲乘者名同而實異,殆若秧馬之類,因名曰薅馬。

秧馬、薅馬不能不使人想起《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木牛流馬”。木牛流馬並非完全是小說家的杜撰,而是現實生活中確實存在之物。《三國誌?諸葛亮傳》和《後主傳》以及《南史?祖衝之傳》等史料中都有記載。《宋史》、《後山叢譚》和《稗史類編》中認為,諸葛亮的木牛流馬就是在獨輪車的基礎上發明的。宋高承《事物紀原》中說:“《諸葛亮始造之》木牛,即今小車之有前轅者;流馬即今獨推者是,而民間謂之江州車子。”學者們參照諸葛亮所生活時代前後的科技發展情況及古籍文獻的記載研究認為,木牛流馬是古代一種具有特殊外形及特殊性能的自動機械或運輸工具(車具)。木牛有前轅,車身長近四尺,寬近三尺,有車輪架,可用人或畜在前麵拉,後麵還可以有人推。流馬與木牛大致相同,車身狹長,車形似馬,主要靠人的推力來運行。這種運輸工具具有某些自動化特點,是不用吃草的牛,是能自己流動的馬,所以叫“木牛流馬”。

一個正在騎馬奔馳的人,如果突然從馬上掉下來,樣子一定很難看,但如果一個女子的發髻好像人從馬上落下的樣子,在古代則被視為漂亮的發型。墮馬髻,是中國古代婦女的一種發式。這種發式的基本樣式為:發髻在頭的一側垂下,好像人從馬上落下的樣子。這種發式主要流行於漢代,但最初被視為“妖態”。據《後漢書?梁冀傳》記載,梁冀的妻子“色美而善為妖態,作愁眉……墮馬髻、折腰步、齲齒笑,以為媚惑。”其注引《風俗通》曰:“墮馬髻者,側在一邊……始自冀家所為,京城歙然,皆仿效之。”以墮馬髻飾頭,所以古人又稱此為“墮馬妝”。由墮馬髻又演化出其他許多變式,倭墮髻就是其一。晉崔豹《古今注?雜注》:“倭墮髻一雲墮馬之餘形也。”樂府詩《陌上桑》中的秦羅敷就是“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從魏晉至於明清,曆代詩文中都有關於墮馬髻或倭墮髻的描寫。南朝梁沈約《江南曲》:“羅衣織成帶,墮馬碧玉簪”;唐白居易《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風流誇墮髻,時世關啼眉”;清二石生《十州春語》:“夜燭飛鸞影,晨奩墮馬妝。”可見墮馬髻這種發式頗能增添女性之魅力,故總可成為時尚,世代承傳。

一些外來詞的翻譯也帶有以馬狀物的特點,如“馬力”、“馬達”等。馬達是MOTOR的音譯,因其運轉速度快,翻譯時很自然地會令人想到奔跑的駿馬,所以才用“馬”字譯“M O”這個音。馬力是計量功率的單位,1馬力等於在1秒鍾內完成75公斤米的功。從物理學來講,“馬力”當然不能解釋為馬的力氣,但漢語中用這兩個字來表示功率,究其本源,還是與馬的力氣有關的。

古人以馬命名狀物,主要采取以下方式:以馬命名狀物,以馬身體的各個部位如馬頭、馬蹄、馬尾等命名狀物,以馬具如馬鞍、馬鞭等命名狀物。此外,騎馬的姿勢也引起人們的相關聯想,許多用於“騎”的工具被用馬來命名,如秧馬、薅馬、馬桶、馬紮之類。馬桶是一種便器,又叫馬子、獸子。《通雅?器具》:“獸子者,褻器也,或以銅為馬形,便於騎以溲也,俗曰馬子。”形似,是這些命名狀物方式所共同遵循的一個原則,但這個原則不是事先商定的,而是馬文化長期深入人心的結果。馬在古人心中具有的神聖地位,馬與人們生產生活的密切聯係,這一切都深深地印在了人們的心裏,所以人們在命名或摹狀事物時,常常以“馬眼”看世界,隻要有一點形似的因素,就往往想到馬。

馬為大畜,馬也因此被賦予了“大”的意義。許多事物被冠以“馬”字來命名或摹狀,正是取了馬之“大”意。馬為大,蟲草之類大者,往往冠以“馬”字。《本草綱目?草五?馬蓼》:“凡物大者,皆以馬名之。”章炳麟《新方言?釋言》:“古人於大物輒冠以馬字……今淮南山東謂大棗為馬棗,廣東謂大豆為馬豆。通言謂大蟻為馬蟻。”馬蜂、馬蛭、馬蜞、馬蟬、馬璜、馬郎、馬蓼、馬菜、馬蘭等都是這種命名方式的產物。

此外,一些經常與馬相伴、聯係緊密的人或物,也被用馬來命名。如馬刀、馬勺、馬弁等。騎兵在馬上使用的斬劈長刀,稱“馬刀”。馬勺即瓠瓢,是一種盛水的工具。因為古時騎乘時多將此具懸掛在馬鞍上,故名馬勺。《南齊書?東昏侯紀》:“馳騁渴乏,輒下馬解取腰邊蠡器酌水飲之,複上馬馳去。”胡三省注《資治通鑒?齊東昏侯永元元年》引此文時雲:“蠡,瓠瓢也,今謂之馬勺。”舊時軍官的護兵,主要為軍官喂養戰馬,所以稱“馬弁”。就連碼頭一詞的來曆也與馬有關。《資治通鑒?唐穆宗長慶二年》:“又於黎陽築馬頭,為渡河之勢。”胡三省注:“附河岸築土,植木夾之至水次,以便兵馬人船,謂之馬頭。”今稱船舶停泊處為碼頭,即來源於此。

馬除了被人們命名狀物外,更多的是被用來喻人。

以馬喻人是從古至今世代承襲的傳統。“喻”起源於人的原始思維。原始思維是一種以己度物又以物及人的我向思維。以己度物,即以自己為中心看待萬物,這樣使萬物都具有了人的色彩。神話的“人格化”、“擬人化”都是不自覺的,是無意識形成的,都是以己度物這種思維方式的自然產物。以物及人,即把萬物的特性推及到人的身上,人與萬物之間似乎存在一種互動的關係,原始巫術就是這種思維方式的結果。原始人這種以己度物又以物及人的我向思維方式中已經蘊涵了擬人、比喻等“修辭方法”,就是說,最初的擬人、比喻完全是無意識的,隻是到了後來,隨著人們思維能力的提高,物我由混沌到對立,人們才有意識地在語言中運用擬人、比喻等方法來狀物喻人。可以想見,馬在初民社會一定也是被人們不自覺地用來喻人狀物,到後來發展成為自覺地以馬喻人。

馬有良駑,人有優劣。人們以馬及人,用千裏馬比喻傑出的人材,而把平庸之輩比作駑馬。千裏馬自先秦時就開始用來比喻優秀的人材,《戰國策》中多有這類故事,以後各代的文學作品中都有此喻,一直到今天還活躍在人們口頭上。與良馬相對的駑馬,有時也不完全是貶義,荀子雲“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駑馬隻要堅持不懈,鍥而不舍,最終也能達到自己的目標。

曹操《龜雖壽》中有“老驥伏櫪,誌在千裏”之句,以伏櫪的老驥喻老當益壯、充滿遠大誌向的老者。以老馬喻老者還有一成語――老馬識途,這裏的老馬是經驗和智慧的象征。

西方的“白馬王子”、“黑馬”等比喻近些年來也被中國人廣為借用。白馬王子多用來比喻英俊瀟灑的男子,黑馬則用來比喻突如其來而一鳴驚人者。

也有一些貶義的與馬有關的比喻。牛馬嗚叫的聲音很難聽,人們以馬及人,罵人聲音粗野難聽曰“牛聲馬哮”或“牛聲馬調”。形容人生氣的樣子為“馬臉”。章炳麟《新方言?釋言》:“《說文》:‘馬,怒也,武也。’今荊州謂麵含怒色為馬起臉。”人們還用“馬子”、“瘦馬”等比喻妓女。

在歐洲和日本,騎馬是性關係的隱喻。這種隱喻在中國實際上也是存在的。白居易《長慶集》卷五一《有感》詩:“莫養瘦馬駒,莫教小妓女”,詩中將瘦馬與妓女並稱。我國有些地區(如東北)民間稱妓女或女流氓時,也用“馬子”一詞。而在現代的台灣,“馬”則是“女友”的一種俗稱,是“姑娘”的一種粗俗表達方式。以馬喻人狀物,這一言語習俗更多地體現在千百年來廣泛流傳的成語和俗語中。

(二)成語和俗語中的馬

漢語中有大量的與馬有關的成語、諺語和歇後語等,這些語言現象都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中國馬文化在人們的思維和語言中長期滲透、影響的結果。

馬在古代經常與戎事連在一起。許多成語和俗語就是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產生的。如千軍萬馬、厲兵秣馬、招兵買馬、單槍匹馬、一馬當先、馬首是瞻、快馬加鞭、馬到成功、汗馬功勞、兵荒馬亂、人困馬乏、人仰馬翻、馬革裹屍、歸馬放牛等等。騎馬出征,馳騁疆場,是古人建功立業的一個重要途徑。成語和俗語中多將馬和“功”聯係起來。“馬到成功”,多用於祝福他人事業有成;“汗馬功勞”,多用於褒獎他人貢獻之大。騎上戰馬出征,是建功立業之第一步,於是馬又和“向前”、“向上”、“開始”等意義聯係起來,如“萬馬奔騰”、“一馬當先”、“馬首是瞻”、“馬前卒”等。今人多用“上馬”表示一件重要工程的開始,與之相對的則是“下馬”,表示一件事情半途而廢。漢語中還有一表示時間的副詞――馬上,其來源也應與“馬”有關。馬上原是“在馬背上”的意思,不用下馬就去做某事,逐漸演化為“立刻”的意思。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三折:“爺,有的就馬上說了罷。”這裏的“馬上”就帶有這種過渡的痕跡。

馬為大牲畜,善於奔跑,由是而獲得了“大”、“快”等意義。馬蜂、馬蛭等動植物的名字前冠以“馬”字,就是取其“大”意。俗語有“馬大哈”、“馬虎”、“馬馬虎虎”,這些詞語有時則用“大大咧咧”來替換,其中的馬字可能就含有“大”的意思。馬為大物,其“大”意還表現在力量上。民間有諺“黑漢、黃牛、鐵青馬,一個作活就頂倆”,意思是說,如果身體強健,力氣大,一個人就能做兩個人的事。馬為大牲,但大中更有大者,俗語雲“瘦死的駱駝還比馬大”。取馬“快”意的成語和俗語有“走馬觀花”、“白駒過隙”、“心猿意馬”、“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駟不及舌”等。

馬與車相連相伴,成語和俗語中也經常將二者並提。如車水馬龍、香車寶馬、風檣車馬、“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等。古人以“汗牛充棟”形容書多,實際上也可以說“汗馬充棟”。柳宗元《唐故給事中皇太子侍讀陸文通先生墓表》文:“其為書,處則充棟宇,出則汗牛馬。”意思是書多得堆滿了屋子,用牛馬拉車載書也會累得牛馬渾身是汗。

在成語和俗語中,馬還經常和牛成對出現,構成對立或互補關係,以表達一定的意義。對於人類來說,牛馬都是供人類役使的畜類,二者有許多共同特性,所以在成語和俗語中經常將二者相提並論,如“牛馬走”、“做牛做馬”、“牛馬不如”、“出的是牛馬力,吃的是豬狗食”、“呼牛應牛,呼馬應馬”、“馬牛襟裾”、“牛頭馬麵”、“牛溲馬勃”、“土牛木馬”、“問牛知馬”、“童牛角馬”、“牛頭高,馬頭高”、“牛不知角彎,馬不知臉長”、“喂牛得犁,喂馬得騎”,等等。這類成語和俗語都是在以牛馬喻人事,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在借牛馬來比喻人的社會地位或生活水平低,也用來表示謙卑。如司馬遷《報任安書》中開頭一句“太史公牛馬走再拜言”,李善注《文選?報任少卿書》雲:“走,猶仆也,言己為太史公掌牛馬之仆,自謙之辭也。”與這一意義相關的成語還有“做牛做馬”、“牛馬不如”等。做牛做馬是一種感恩之語。牛馬為人類辛勤工作,不辭勞苦,但地位卻很低。所以當人們受到他人的幫助和恩惠時,往往說“來生作牛作馬也要報答你”,而“牛馬不如”則用來形容人的生活貧窮和地位低下。

馬和牛有時還以對立的方式出現。如“風馬牛不相及”、“牛頭不對馬嘴(馬尾、馬麵)”、“風馬不接”、“牛馬拉車――各有一套”、“牛車追馬車――趕不上”、“牛套馬,累死倆”、“牛圈裏找馬――錯了門”、“牛欄裏伸進馬嘴――沒你開口的分”、“牛魔王變馬――奇怪”、“牛牽馬棚――湊合”、“拉著黃牛當馬騎”等等。這些俗語意義不一,但都是建立在人們對馬牛的區別這一基礎上的,其基本意義是:牛就是牛,馬就是馬,牛和馬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動物。如“風馬牛不相及”,這個成語來源於《左傳?僖公四年》:齊桓公伐楚,楚王派使臣對齊大夫管仲說:“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這裏的“風”,是指牛馬一類的牲畜到了發情期時牝牡相誘。馬和牛到了發情期,母馬和公馬、母牛和公牛相互引誘,以交配繁殖。但母馬和公牛、母牛和公馬之間決不會發生相互引誘、交配的現象,讓牛和馬之間發情、相誘、交配是在做不相幹的事情,所以說“風馬牛不相及”。楚國使者意思是說,齊楚兩國相距甚遠,沒有任何幹係,齊國不該攻打楚國。外交談判是比較嚴肅的場合,春秋時期的諸侯會盟、談判、宴飲,常常是“賦詩言誌”,即用《詩經》中的句子表達雙方的意見,而這裏卻用牛馬發情、相誘、交配來比喻兩國關係,今天看來似乎有些不妥。但因為牛馬在當時是與人聯係最密切的動物,人們對它的生活、性情、習性再也熟悉不過了,誰都知道牛馬之間發情、相誘、交配是不可能的,所以楚國使者才口出如此“不雅”之語。“風馬牛不相及”,就像今天的罵人話一樣,是“底層”的語言,也是最深層的語言,它反映了人類早期的遊牧生活及經驗,直到今天人們還使用這一俗語來比喻兩件事情毫不相幹。

馬和牛雖然同屬畜類,但在人們的觀念中仍有貴賤之分,即馬貴牛賤。在廣大漢族地區,普通百姓一般無馬,耕地、運輸主要用牛,馬匹主要用於戰爭和貴族階層出行、田獵,正如前引《後漢書?馬援傳》:“馬者,甲兵之本,國之大用。安寧則以別尊卑之序,有變則以濟遠近之難。”馬經常與貴族相伴,牛經常與農民相伴,因而有了貴賤之別。俗語有“牛耕田,馬吃穀”、“牛打江山馬坐殿”等,用來比喻受到的待遇不公平,吃苦的吃苦,享福的享福。

馬和牛還被引作賢愚之喻。馬一般被比作賢者,而牛則被比作愚者。以馬比喻賢良和智者的成語、俗語有很多,如老驥伏櫪、老馬識途、萬馬齊喑等。牛因為老實、聽話、行動遲緩,隻吃草料,所以有時被人們賦予愚笨、遲鈍、不智、沒福氣等意義。成語中有“牛驥同皂”和“牛驥共牢”。“牛驥同皂”出於《史記?鄒陽傳》:“使不羈之士與牛驥同皂,此鮑焦所以忿於世而不留富貴之樂也。”這裏“不羈之土”與牛馬相對,牛馬均被視為下賤之物。但因為驥為良馬的別稱,所以後人用此成語時將驥與牛對立起來。牛驥同皂,意思是良馬和牛同槽。比喻賢愚同處或賢愚不分。又作“牛驥共牢”。《晉書?張載傳》:“及其無事也,則牛驥共牢,利鈍齊列,而無長塗犀革以決之,此離朱與瞽者同眼之說也。”又訛作“牛驥共宰”,意思是,把牛和良馬一起殺掉。馬被比喻為賢者,牛被認為是愚者,所以人們又用“牛驥共宰”來比喻賢愚利鈍不分。

馬和牛還分別代表戰爭與和平。馬經常與“戎”相連,牛經常與“耕”相伴。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的戰爭被人們形象地稱為“馬牛之戰”。戰爭結束,和平開始,則“解甲歸田”,“歸馬放牛”。“歸馬放牛”出自《書?武成》:“乃偃武修文,歸馬於華陽之山,放牛於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又作“馬入華山”、“放馬南山”等,古人經常將其與“刀槍入庫”並用,形容天下太平。

馬和其他動物也一起出現在成語和俗語中。如犬馬之勞、蛛絲馬跡、聲色犬馬、非驢非馬、馬往犬報、指鹿為馬、“馬號裏沒馬,拉驢先使喚”等。

與馬有關的成語、俗語還有很多,如盲人瞎馬、懸崖勒馬、素絲良馬、害群之馬、塞翁失馬、騎馬找馬、青梅竹馬、鞭長不及馬腹、馬裏頭挑馬不一般高、馬尾巴隻扇馬P股、馬上不知馬下苦、馬至跌時收蹄難、“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舍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馬雖瘦,還是馬;友無能,仍是友”、“馬要騎著看,人要交著看”、“馬踏軟地易失蹄,人聽甜言易入迷”、“馬老腿瘦,人老嘴慢”、“馬無頭不成群,雁無頭不成隊”、“馬上觀壯士,月下看佳人”、“馬到臨陣收韁晚,禍至頭來悔不及”、“馬上摔死英雄漢,河中淹死會水人”、“人窮誌短,馬瘦毛長”等等,俯拾皆是,舉不勝舉。這些帶有“馬”字的成語和俗語,實際上也是以馬狀物喻人的一種表現形式。

從上可見,語言習俗中的“馬”,其意義是多方麵的。既“高貴”,又“低下”;既有“賢良”、“人材”等褒義的比喻,又有“馬子”等帶有貶義色彩的比喻。同樣是馬,為何意義如此豐富,有時又相差如此懸殊呢?這和人們對馬的不同認知有關。馬是人們生活中較為熟悉的動物,從不同角度看待馬,往往會得到不同的感受。馬多與戎事相連,故而人們多將其與戰爭聯係在一起;馳騁疆場是古人建功立業的重要途徑,故而人們多將馬與事業、前途、貢獻聯係在一起;馬為大畜,力大善走,故而獲得了“大”、“快”等意義;古代中原地區缺馬,馬主要為帝王、貴族、國家所有,大量靠引進而來,故而有了“高貴”的意義;但馬畢竟屬於畜類,是供人使役的動物,一生辛苦勞累,故而又有了“低,下”的意義;馬有良駑,人有賢愚,於是人材被比做千裏馬,駑馬成了庸才之喻……這都是人們從不同角度看待馬匹、得到不同的感受,並且以“以馬及人”、“以馬及物”的方式為馬賦予相應的意義的結果。馬在語言習俗中具有如此豐富的意義,說明與馬有關的文化觀念已經滲透到了人們的內心深處,形成了一種群體意識。
更多

編輯推薦

1大羅金仙在星際
2屍人
3墨龍變
4洪荒青蓮聖卷
5八神異界遊
6鬥神狂飆
7全係修真大法師
8近戰召喚師
9魔法通行證
10逆龍道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獸戰天下

    作者:胡不歸  

    工具百科 【已完結】

    一個野獸橫行,掠食者和獵物以無窮的手法演出變化多端的二重奏或多重奏的欲望世界。一個從小被恐怖組織訓練成殺人機器,為了自由從而不得不戰鬥及殺戮的冷血殺手。就是關於這個堅忍冷酷,但不失血性的勇悍男兒...

  • 幻神

    作者:雲天空  

    工具百科 【已完結】

    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大聖獸的名字,想必大家已經耳熟能詳了,可是有誰知道,四大聖獸到底為什麽會成為僅次與神的存在?他們是經過怎樣的努力,最終成為聖獸的?他們各自擁有著什麽樣的神奇本領呢?有誰...

  • 活金

    作者:逐沒  

    工具百科 【已完結】

    靈脈為生命之脈,為免靈脈不被破壞也就有了‘護靈人’。林寶駒的先祖是‘護靈人’中的奇才,擁有逆天造勢的才能,曾強行降伏金馬,讓金馬成為白馬山的靈脈之主,用來守護靈脈。白馬吸水,養活一方。靈脈若散,...

  • 傳奇之縱橫瑪法

    作者:星星辰  

    工具百科 【已完結】

    在網吧裏激戰了三天三夜的星辰,終於完成了統一沙巴克的偉大霸業,但是由於勞累過渡,居然暈倒在地。當他醒來後,卻發現自己來到了一個神秘奇妙的世界,而這個世界赫然是他所玩的傳奇遊戲裏的瑪法世界,這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