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再版前言

《十三世達賴喇嘛――1904年江孜保衛戰》這部長篇曆史小說從上個世紀80年代初,也就是改革開放之初開始寫作,1985年首版麵市至今,已有二十餘年,在讀者當中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但是,有一些讀者反映,他們對中國近代史上西藏人民反對侵略、保家衛國的鬥爭曆史不太熟悉,對小說反映的這段曆史比較陌生,對這場鬥爭的過程、意義及深遠影響,缺乏必要的了解,在閱讀和理解這部曆史小說方麵,遇到一定的困難。他們表示,希望作者能夠介紹有關的曆史背景,以便使他們能夠更好地閱讀這本書,了解這段曆史,從中受到必要的啟迪和教益。

最近,海豚出版社決定再版本書,我們想趁此機會,談談有關情況,希望對讀者閱讀和欣賞這部曆史小說,有所裨益。

英勇悲壯,氣吞山河

西藏是祖國神聖領土不可分割的一個組成部分;西藏民族是祖國大家庭的一個重要成員;西藏人民具有熱愛祖國、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光榮傳統。

19世紀末、20世紀初,號稱“日不落國”的英國帝國主義,將他的侵略魔爪伸向我們祖國的神聖領土西藏,1888年和1904年,英帝國主義組織遠征軍,翻越喜馬拉雅山,兩次武裝入侵西藏,瘋狂屠殺西藏人民,妄圖將我國的西藏從祖國大家庭中分裂出去,作為它們的殖民地。

可是,西藏人民並沒有屈服,沒有被征服,他們同侵略者做了英勇不屈的鬥爭。

1904年,英國遠征軍翻越喜馬拉雅山,第二次入侵我國西藏,氣勢洶洶,大有要一口氣吞下整個西藏之勢。在這關係到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年僅28歲的第十三世達賴喇嘛土登嘉措高舉反帝愛國的大旗,在全國各族人民的聲援和支持下,率領西藏僧俗人民,萬眾一心,同仇敵愾,英勇抗擊英國侵略者。西藏人民在極其艱難困苦的條件下,為維護祖國統一、保衛祖國領土、維護民族尊嚴,與英國殖民主義者開展了一場持續達一年之久的反侵略戰爭,其中尤以江孜宗山保衛戰,最為英勇悲壯,最為殘酷慘烈,可歌可泣,在敵我力量非常懸殊的情況下,西藏人民以高度的愛國主義精神,發揚大無畏的英雄主義氣概,前仆後繼,不屈不撓,頑強戰鬥,他們用最原始的武器,同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武器裝備的英國侵略軍,浴血奮戰。他們堅定地表示:縱然男盡女絕,也要“殺盡洋妖,保衛國土”。在中華民族反對帝國主義侵略、保衛祖國神聖領土、維護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的神聖鬥爭中,繼林則徐領導的鴉片戰爭之後,譜寫了一曲英勇悲壯、氣吞山河的新篇章。

《十三世達賴喇嘛――1904年江孜保衛戰》一書,就是以著名的江孜保衛戰為重點,藝術地再現了這段英勇悲壯的曆史,全景式地描述了藏族人民氣壯山河、可歌可泣的鬥爭曆程,熱情謳歌了西藏人民反帝愛國的崇高品德和犧牲精神,塑造了十三世達賴喇嘛土登嘉措、拉丁代本、哲林代本、洛丹、克珠旺秋、格來、曲妮桑姆、仁賽等英雄群像,既有被尊為“雪域一神”的政教領袖,更有作為民族脊梁的普通的農牧民群眾和僧俗百姓。這些人物形象個性鮮明,具有獨特的性格和特色,在我國曆史文學的創作領域,增添了新的藝術形象。

對於政教合一的政治製度及僧侶貴族聯合專政的政權機構的特點,它的運作方式,以及雪域高原壯麗的風光、獨具特色的民族風情,本書都有細致入微的描寫。

英國殖民主義者的北進戰略

16世紀和17世紀,英國殖民主義者在完全占領印度、並將它作為英聯邦的一個重要部分之後,便以他一手創建的所謂“東印度公司”為依托,實行北進戰略,到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幾乎控製了包括尼泊爾、不丹、哲孟雄(錫金)、拉達克等廣大地區在內的喜馬拉雅山南部地區。其中哲孟雄、拉達克和不丹等地,曆來屬於我國西藏地方的一個部分,我國曆代政府對這些地方擁有完全的主權,我國的西藏地方政府對這些地區實行有效的行政管理。當地人民,也是藏族的一個組成部分,他們使用藏文藏語,信奉藏傳佛教。

但是,英國殖民主義者並不以此為滿足,他們的野心很大,在侵略和控製尼泊爾、不丹等地之後,便把罪惡的侵略魔爪伸向我國神聖領土西藏。英國是當時世界上最大、也最凶惡的殖民主義者,號稱“日不落國”。就是說,凡是太陽照射到的地方,就有他們的殖民地。

1888年,英軍向西藏發動了第一次武裝進攻。我軍民奮起抵抗,這便是西藏近代史上著名的隆吐保衛戰,給侵略者以沉重打擊,迫使侵略者退兵。陰險狡詐的英國殖民主義者,在不能入侵我西藏腹心地區後,轉而進軍哲孟雄(錫金),將其全部占領,並把它作為日後入侵西藏腹心地區的跳板。

1904年,英國殖民主義者發動了第二次侵藏戰爭。1903年11月,英、印政府組織遠征軍,有正規軍3000多人,這支部隊擁有當時世界上最新式的來複槍2800多支,裝備十分精良。此外還有擔負運輸的民夫7000餘人。相對於當時的經濟和軍事力量來說,這是一支相當強大的隊伍。現在的一些年輕讀者往往會發出這樣的疑問:3000多人不算多嘛!有什麽了不起?要知道,在當時的條件下,有3000多人裝備精良的軍隊,戰鬥力就很強了,當年英法聯軍從塘沽港登陸,一路燒殺搶掠,攻占北京,焚燒圓明園時,也隻有3000多人,連清王朝中央政府的軍隊都抵擋不住。

1903年12月10日,遠征軍全部集中在納塘,12日即偷越則利拉山口,侵入我國境內。對我國西藏發動了一場不宣而戰的戰爭。

英國殖民主義者不但極其殘暴、極其貪婪,而且極其虛偽、極其狡猾。遠征軍頭目榮赫鵬帶著當時世界上裝備最精良的武裝部隊,侵略我神聖領土,瘋狂地屠殺西藏人民,卻又始終高舉“談判簽約”的旗號,宣稱侵略者到西藏是一次“和平友好”的行為,把他自己裝扮成“和平使者”,把發生這場戰爭的責任強加在西藏人民身上。幾十年後,榮赫鵬在他的《西藏與印度》這本回憶錄中,為自己的侵略行徑辯解時還說:

“餘告彼等,藏人既曾逾越約中規定之疆界而占領嘉崗,則破壞條約之事,藏人已為之,此其一;其次吾人應認定藏人為整個民族,每一藏人之行為,應由全體負責。”

這位外表文質彬彬、頗具“紳士風度”的遠征軍頭目,奉行的是侵略者的強權政治、赤裸裸的強盜邏輯。

不滅的星魂

1904年1月4日,榮赫鵬率侵略軍占領堆拉山口。這時,藏軍有三個代本(一個代本相當於一個小團)約2000多人,在前線總指揮拉丁代本率領下,在堆拉山口附近的嘎吾一帶,嚴陣以待,阻擊敵人。即便在這種嚴峻的形勢下,藏族軍民仍然表現出極大的耐心和誠意,1月12日,拉丁代本率領朗色林代本和吉普代本,與三大寺的代表一起,與榮赫鵬會談,強烈抗議英軍的侵略行徑,並提出英軍必須退回亞東,再開談判。表達了通過和平手段,解決爭端的態度。榮赫鵬拒絕了這一合理要求。2月7日,藏族代表又與英軍談判,仍無結果。

當時,跟隨榮赫鵬到堆拉山口的英軍隻有500多士兵,400多支來複槍、兩門山炮、兩挺機槍。榮赫鵬以“和談”作借口,拖延時日,暗地裏卻在調動部隊,積極備戰。

3月21日,由麥克唐納將軍帶領的九個大隊,包括英籍士兵、印度錫克族士兵和廓爾喀雇傭軍,來到堆拉。他們帶有最現代化的山炮、輕重機關槍,以及充足的彈藥,還配有擅長山地作戰的廓爾喀騎兵。

這時,榮赫鵬通知藏方,他們願意談判,同時提出了幾個條件:

第一,英國方麵,榮赫鵬和麥克唐納將軍都將參加會談,拉丁賽等三位代本及三大寺代表亦應全部參加。

第二,地點應在曲米仙廓草原。雙方代表應在帳篷裏舉行會談,由英軍負責搭設帳篷。理由是英軍帶來的帳篷比藏式帳篷寬敞,能容納全部代表。

第三,為了避免衝突,雙方部隊都應集中到曲米仙廓草原;為表示英軍的誠意,他們決定將子彈退出槍膛,也要求藏軍熄滅火撚,以免發生不幸的意外事件。

對於前兩條,藏軍和三大寺的代表沒有太多的爭議,唯有第三條,藏軍官兵、民兵和參戰喇嘛們都認為洋人有陰謀,絕對不能接受。

為了這事,拉丁代本等人同噶廈政府派來的多吉孜本和駐藏大臣派來的何光燮知府發生了激烈爭論。最後,孜本和知府抬出大清皇帝和達賴喇嘛來壓他,拉丁代本才不得不同意前往談判。他想,如果我執意不去,別人會以為我不敢同洋妖打交道。但他明確表示,其他條件一概不能接受,藏軍無論如何不能到壩子裏去,更不能熄火。

拉丁賽也知道,談判議和,以阻止英軍入藏,這確實不是多吉孜本和何知府個人的意思,而是朝廷的一貫主張。在噶廈政府內部,持這種主張的也占上風。噶廈還說這是“神”的旨意,乃瓊大喇嘛在降神時曾說:“應該談判議和,不要輕動刀槍。”

2月初,噶廈即西藏地方政府派哲林代本率一個代本增援,加上民兵和農牧民,共有6000多人。

幾經交涉,榮赫鵬始終不肯讓步。反誣藏軍沒有“談判誠意”。拉丁賽和三大寺的代表遵照朝廷和達賴喇嘛的指示,希望談判能取得成功,防止洋人到聖地拉薩,經反複考慮,終於答應了榮赫鵬提出的三個條件。拉丁賽在說服眾人時說:英國是一個大國,他們與朝廷訂有條約,我想他們應該言而有信,遵守承諾。何況朝廷和駐藏大臣一再要求我們與英軍談判。

話雖這麽說,拉丁賽對洋人也很不放心,在決定自己去談判的同時,又指示哲林代本堅守陣地。並對他說:“萬一洋人背信棄義,我遭不測,你就代替我指揮全部抗英軍民,把部隊帶到江孜,在那裏組織抵抗,絕不能讓洋人到聖地拉薩。”

藏曆陽木龍年正月十四日(公元1904年3月21日),在曲米仙廓發生了一件震驚全藏的事件。事情是在這一天的下午開始的。

拉丁賽等人和三大寺的代表如約於中午12時來到英軍大帳篷,參加談判。使他們感到意外的是,整個帳篷裏空無一人。他們感到疑惑,正準備問個究竟,門口被持槍的廓爾喀士兵堵住,將寒光閃閃的刺刀對著拉丁賽等人,不讓他們出去。

下午4點多鍾,榮赫鵬等人才慢悠悠地來到帳篷,與拉丁賽等人“談判”,提出許多藏族軍民根本無法接受的條件。雙方發生激烈爭論。正當他們在爭論時,榮赫鵬突然宣布“談判破裂”,站起身,揚長而去。幾位喇嘛和吉普代本等人衝上前,抓住榮赫鵬,要質問他,卻被剽悍的廓爾喀士兵擋住。

榮赫鵬剛出帳篷,外麵槍聲大作。背信棄義的侵略者,對藏族軍民開槍開炮,實行野蠻的大屠殺。

藏軍使用的大部分是最原始的火槍,火撚都已熄滅,當敵人開始進攻時,再去點火撚,根本來不及,隻有少數士兵有步槍,緊急之中,開槍射擊,稍作反擊。我軍全部暴露在英軍的射程之內,隻能任其屠殺。我軍在壩子裏,與英軍又有一定的距離,要與敵人肉搏,也不能夠。我軍傷亡慘重,屍橫遍野,血染草原。

正當榮赫鵬得意之時,在哲林代本的指揮下,兩隊人馬分兩路,一路出其不意地從背後衝向英軍營地,一陣猛烈衝殺,打亂了英軍陣腳,榮赫鵬也差一點兒成了藏族軍民的俘虜。嚇得他出了一身冷汗,在廓爾喀騎兵護衛下,逃跑了。在壩子裏的藏軍趁機突圍。

一支馬隊衝進帳篷,來營救拉丁賽等人。馬隊衝進帳篷,砍死守衛的廓爾喀士兵,帶著代表們往外突圍。英軍輕重機槍一起向他們掃射,同時向他們開炮。藏族軍民和代表,連人帶馬,紛紛倒下。拉丁賽也身負重傷。

據拉丁賽的衛士後來說:代本命令他們帶領三大寺的喇嘛趕快突圍,不要管他。拉丁賽痛心地說:“洋人太狡猾,我們太老實,太老實!”

拉丁賽將自己心愛的手槍交給衛士,說:“把它交給哲林代本,告訴鄉親們,殺退洋妖,保我疆土!”

說完,拉丁賽的身子抽搐一下,不動了。

衛士清楚地感到,代本的血流盡了,身子變涼了,但是,他的兩隻眼睛依然睜得大大的,仿佛還在關注著激戰中的軍民。

這時,槍聲更加密集,炮彈不斷地在他們身旁爆炸。時間緊迫,衛士和藏族軍民把拉丁賽的遺體扶上馬,護衛著三大寺的喇嘛們,突圍出去了。

在曲米仙廓戰鬥中,藏軍陣亡將士達1600多人,隻有300多人突圍出來。拉丁代本和朗色林代本亦為國捐軀。其餘4000多軍民在哲林代本率領下,迅速轉移。

據說,這一天的晚上,曲米仙廓的夜空異常晴朗,激烈的戰爭結束之後,一切歸於寂靜,隻見滿天星鬥,閃閃發光。抗英戰士和當地的農牧民群眾突然發現東北方向出現了一顆新星,特別大,特別亮。藏族同胞生活在世界上海拔最高、離太陽最近的地方,他們對星星非常熟悉,有很多關於星星的動人故事,可從來沒有見過這顆星。他們感到疑惑,感到驚奇。後來他們終於明白:這是拉丁代本和死難的同胞兄弟的英靈升了天,變成了明亮的、永不熄滅的星星。這顆星星在不停地閃動,分明是英烈們死得冤,他們死不瞑目。

這星星那麽明亮,仿佛在為活著的人們指引方向,鼓舞他們繼續戰鬥。他們的耳畔響起了拉丁賽最後的囑托:殺退洋妖,保我疆土!

為了紀念拉丁賽和抗擊侵略者的英雄們,當地群眾就把這顆新星稱作“拉丁星”。整整100年的時間過去了,據說,那顆星星還是那麽明亮,那麽閃爍,仿佛是在繼續鼓舞西藏人民為反對帝國主義侵略、保衛祖國神聖領土而英勇奮鬥!

2004年,是江孜保衛戰100周年,西藏各族人民以各種形式紀念這個偉大的日子,緬懷先烈們的英雄業績。我們再次到江孜訪問,上宗山古堡憑吊,到乃尼寺尋訪,到曲米仙廓考察。見物思情,真是感慨無限。

更使我們高興、也使我們感動的是:在拉薩我們拜訪了拉丁代本傭人的兒子,他是一位喇嘛,那一年整整90歲。也就是說,江孜保衛戰10年後,他才出生,是抗英戰士的後代。他的父親當年就是跟隨拉丁代本到曲米仙廓與英國侵略者談判,後來遭到榮赫鵬的暗算,哲林代本帶人來接應時,一起突圍出來的。

那位喇嘛滿懷深情地說:我阿爸生前多次對我講,拉丁代本和藏族軍民死得冤,也死得悲壯。你們不懂,實際上,拉丁代本沒有死,代本和英雄的軍民都是不會死的,他們的英靈升天了,成為永不熄滅的星星!

巍巍宗山

藏族軍民在曲米仙廓失利後,退到江孜宗,以宗山為中心,重新集結部隊。

英國侵略者卑鄙的陰謀和血腥的大屠殺,並沒有嚇倒西藏人民,反而激起了更加高漲的抗英浪潮。噶廈政府發布征兵動員令,實行“十六――六十”戰時征兵製,即動員16歲以上、60歲以下的男子,參軍入伍。十三世達賴喇嘛親自發布文告,號召全藏僧俗民眾動員起來,參加抗擊洋妖、保衛疆土的神聖戰爭。達賴喇嘛還在拉薩大昭寺門前的廣場上,為抗英軍民念經祈禱,舉行摸頂儀式,發放鮮紅的護身結,祝願他們取得勝利。以三大寺為首的僧侶大眾,也組織“抗英僧兵”參加戰鬥。很多軍民在接受達賴喇嘛的灌頂和祝福後,從大昭寺前的廣場,直接走向戰場。

抗英軍民堅定地表示:手臂被砍斷,就用肩膀撞擊敵人;男人戰死了,女人衝上前。這是一句藏族諺語,表現了英勇不屈、視死如歸的堅強決心。縱然男盡女絕,也要抗擊洋妖,絕不後退一步。“殺退洋妖,保我疆土!”拉丁賽最後的遺言,成為僧俗民眾共同的戰鬥口號和堅強決心。

在這場保衛宗山的戰鬥中,西藏軍民萬眾一心,同仇敵愾,英勇頑強,視死如歸,表現了高度的愛國主義情操和大無畏的英雄主義氣概。

榮赫鵬在曲米仙廓施展陰謀,取得勝利後,帶著他的遠征軍,一路燒殺搶掠,焚燒寺院,搶劫文物,侮辱僧尼,殘殺百姓,無惡不作,對藏族人民犯下滔天罪行,真是令人發指,罄竹難書。

4月10日,侵略軍攻占紹崗,11日占領江孜市區。隻有宗山和江孜白居寺在我軍民手中。江孜成為一個孤島。

4月12日,榮赫鵬依仗精良的武器裝備,向宗山發起猛烈進攻,企圖乘勝一口氣拿下宗山。藏族軍民奮起抵抗。由此開始了英勇悲壯的宗山保衛戰。

這時,在宗山的抗英部隊,包括藏軍、僧兵、民兵和自願參戰的農牧民群眾,大約有10000多人。而榮赫鵬和麥克唐納帶領的侵略軍,加上負責運送軍需物品的民工,大約也有近10000人。人數上差別不大,但是,英國侵略者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武器裝備和通訊設備。而藏族軍民隻有少量的快槍,大部分使用的是自己帶來的、最原始的火槍,很多人連火槍也沒有,用的是更為原始的長矛、大刀和弓箭,還有放羊娃使用的藏語叫“沃朵”的拋石器。

侵略軍用日光發報機調動部隊,指揮作戰。而藏族軍民則用牛角號和宗山神廟裏的法鼓指揮戰鬥,鼓舞士氣。

就是在這樣極其艱難困苦的條件下,藏族軍民英勇奮戰,給侵略者以沉重打擊,頑強地堅持了86天。這是英勇頑強的86天,是可歌可泣的86天,是感天動地的86天,是氣吞山河的86天,是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86天,是展現中華民族寧死不屈、寧折不彎的偉大民族精神的86天。終因敵我力量懸殊,彈盡糧絕,運水的暗道又被英軍大炮轟毀,宗山上的軍民幾天喝不上一口水,情況十分危急。

7月5日,侵略軍在得到從後方運來的充足的彈藥之後,向宗山發起總攻。在內無彈藥、糧食,又沒有水喝,外無援兵的情況下,藏族軍民依然英勇無畏,不屈不撓,寧死不屈。當侵略者衝上宗山時,他們用石頭砸,用木棍砍,用牙齒咬。最後,抱著窮凶極惡的侵略者,從幾百米高的懸崖上跳下去,同歸於盡。受傷的戰士,拖著滴血的身軀,爬向敵軍,用盡最後一口氣,與殘暴的侵略者作最後的拚搏。有的士兵、喇嘛和農牧民高呼口號,跳下懸崖。

7月6日傍晚,戰鬥結束。在如血的殘陽照射下,榮赫鵬在眾多的侍衛簇擁下,邁著瀟灑的步伐,以勝利者的姿態登上宗山的最高處。當榮赫鵬看到屍橫遍地、血染岩石、藏族軍民與侵略者撕咬在一起的慘烈狀況,這個窮凶極惡的侵略軍頭目簡直被嚇呆了。麥克唐納向他報告:戰鬥已經勝利結束,正在清理戰場。沒有一個藏人投降,也沒有一個俘虜。除少數軍民於6日淩晨突圍外,守衛宗山的藏人全部被消滅。

榮赫鵬喃喃地重複著:“沒有一個藏人投降,也沒有一個俘虜。”榮赫鵬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自認為熟悉帝國的曆史,更為英國的發展史和殖民史而感到驕傲和自豪。但是,在大英帝國二百多年開疆拓土的曆史上,還從來沒有一次戰爭的結局像這次戰爭一樣慘烈,如此悲壯。“一萬多藏族軍民,沒有一個人投降,也沒有一個俘虜。”榮赫鵬暗自思忖,用麥克唐納將軍的話說,我們消滅了所有的敵人。如果站在我們對手的立場上看,就是全部壯烈殉國。

榮赫鵬畢竟不是隻會砍殺的一介武夫,是個有政治頭腦的殖民主義者,因此,他對這樣的結局並不感到高興。恰恰相反,有一種不寒而栗的感覺,有一種發自內心的恐怖。他歎口氣,沮喪地說:“我們能夠依仗最新式的武器打敗這個民族,但是我們永遠也征服不了這個民族。”

不應忘記的曆史

江孜是一座擁有悠久曆史和獨特文化傳統的曆史名城;又是一座具有愛國主義光榮傳統的英雄城。繼鴉片戰爭之後,在20世紀初以江孜保衛戰為主戰場的抗英鬥爭,在中華民族反對帝國主義侵略、保衛祖國神聖領土的偉大鬥爭中,用血與火,用鮮血與生命,書寫了光輝的新篇章,表現了中華民族高尚的愛國主義情操、英勇不屈的犧牲精神和誓死保衛祖國神聖疆土的堅強決心。

一談到虎門銷煙、林則徐抗擊英國殖民主義的壯烈事跡,國內廣大讀者不知道的人恐怕不多;但是,一說到江孜保衛戰、十三世達賴喇嘛率領西藏人民英勇抗擊英國侵略者的英雄業績,知道的人恐怕就很少很少。這是一件很令人遺憾的事。

曆史是一麵鏡子,我們認為,這段曆史,不應該忘記。《十三世達賴喇嘛――1904年江孜保衛戰》是一部曆史小說,是第一部全景式反映這場氣壯山河的英勇鬥爭的作品。我們希望各兄弟民族的廣大讀者通過這部小說,對藏族人民抗擊侵略者的這場英勇悲壯、氣吞山河的偉大鬥爭的曆史,有更多的理解和了解。在當前的形勢下,重溫這段曆史,更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對於促進各民族之間的相互了解,加強各民族之間的團結和友誼,增強愛國主義情懷,增進祖國大家庭的凝聚力、向心力和親和力,進一步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我們願借再版之機,向所有關心、幫助本書寫作和出版的同誌們和朋友們,表示真誠的謝意!

降邊嘉措 吳偉

2010年6月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